登陆注册
4740600000029

第29章 血色家园(5)

聂荣臻司令员在他的传记里,专门记录了平山下庄反“扫荡”的故事:这个村的民兵把石头打上眼,装好药,放在敌人必经的路上,还在山上插上许多草人。敌人遭到石雷轰击后,误以为大部队在阻击,立即架上机枪、大炮进行攻击,费了好大力气攻上了山,才发现上边原来都是些草人……

抗战期间,平山县参加各种武装的有71524人。除了以县长徐达本兼总队长的武装总队外,还有县大队、县武装工作队、平山支队、平山青年游击队、回舍大枪班等各种游击组织,他们积极配合五团作战,完成站岗放哨、破坏交通、割电线、除汉奸、盘查粮食出境等任务。有《游击队歌》歌谣:“西风吹,天气凉,模范队员上战场。拿上炸弹和快枪,袭击敌人势难挡。你一刀,我一枪,日本鬼子遭了殃。我们开展游击战,鬼子日夜心发慌。”抗战中,5团曾四次攻打过平山县城,虽然都失利了,但鬼子始终不敢掉以轻心。

研究抗战的学者萨苏,曾向我展示多张日军在平山拍摄的照片。一张图片显示,日军在县城的警备司令门前,堆积着高高的沙袋,随时准备战斗的样子。这也证明,鬼子们的确日夜发慌。

在1939年,由日本驻平山大队中川州男呈送给大本营的一份报告,收件人是日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报告中说,平山老百姓“亲共”,反抗很强烈,“这个地方大部分的区控制在共产党的手里”。这从侧面说明了平山当时的情形。

5团更是利用自己的优势,从各个营抽调了100多名“神枪手”,组成12个“飞行射击组”,后来又成立“飞行爆破组”、“飞行锄奸组”,搞得敌人闻风丧胆,连散步都不敢出炮楼了。后经5团统计,在近一个月的战斗中,仅冷枪杀敌一项就歼敌400余名。

5团的麻雀战中,最著名的是袭击石家庄郊外大郭村日军飞机场。

那一夜,寒星寥寥。一支200多人组成的轻骑队,从平山南甸出发,奔向百里以外的石家庄。事先,敌工部长贡喜瑞,以历史教师的身份打入石家庄市日伪宪兵司令部,搞到了一张大郭村飞机场分布草图。当时,日寇飞机狂轰滥炸无辜的群众,毁坏房屋田园。有民谣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飞机拉。”边区军民对此恨之入骨。5团领导下决心远途奔袭飞机场。

夜色幽幽,敌人的探照灯不停地晃动着光束,扫过地面的停机坪,机场跑道上排列着几十架日军战斗机和运输机。顺光柱看去,在高高的指挥塔上,鬼子哨兵的影子在月光下游动,还不时拿机关枪向四周扫射一番。

午夜12点整,萧锋下达了行动命令。张瑞仁(侦察股长)、杜先锋(3营副营长)、康银寿(12连连长)、粟秉城(3营副政教)立即率领五个战斗小组开始行动。他们悄悄在机场外围的电网下挖了数条沟,钻过去,这样就成功地避开了电网而不惊动鬼子。接着来到铁丝网下,用铁钳铰断钢丝网,五个小组全部进入机场。他们迅速布置好9挺机关枪、3具掷弹筒,组织各组人员迅速接近敌机,开始爆破准备。

突然,敌哨兵大喊:“八路的有!”顿时,枪声四起。5个爆破组的勇士们在战友火力支援下个个勇敢麻利,迅速按分工接近了飞机,把炸药捆绑到了机头上,手榴弹拉线则用一根长绳连接。随着杜先锋一声令下:“点火!”转瞬间“轰隆隆”几声巨响,多架飞机被炸毁、炸伤,熊熊火焰冲向天空。一时间整个机场灯火通明,指挥塔的报警器不停地响,一个中队的鬼子向燃烧的飞机方向冲来。

日军训练有素,未被炸的飞机,很快就由飞行员发动起引擎,都接续起飞逃跑。其中一架,两位负责爆破的战士封相勒、冯志祥已经来不及离开飞机,他们一手抱着炸药,一手抓着已经起飞的飞机轱辘,毅然拉响了导火索……两位勇士与敌机同归于尽……

今天,我们都知道有手举炸药包炸碉堡的***,却并不知道,在抗战最艰苦的那个夜晚,平山战士怀抱炸药包炸毁飞机的壮烈!那一刻,明亮的火焰中,惨烈的一幕震惊了整个机场,两位战士把他们的血肉之躯,抒写进了晋察冀抗战的光辉篇章里,而他们和千万个子弟兵烈士一样,默默无闻……

任务完成,5团勇士们准备撤退。此刻江西籍老红军杜先锋,凭着他丰富的经验,机智、冷静地指挥各组人员边打边向敌指挥塔后面枪声稀疏地带撤退。但他不幸被子弹击中头部,左眼被打瞎,鲜血直流。他忍着疼痛,令战士们背着伤员和牺牲的战友,边打边撤到指挥塔之南。但走出不远,被敌人电网阻住。情况万分危急!如果出不了电网,多一秒就会有许多伤亡,多分钟将全军覆没。杜先锋果断下决心,命令用炸药爆破!随着一声巨响,电网被炸断了,部队全部通过!

随后,勇士们钻地道安全撤到大马村,浑身是血的杜先锋和老表萧锋紧紧拥抱。卫生员为负伤的同志紧急包扎了伤口,五团战士们又骑着自行车,听着敌人的枪炮声,离开石家庄,奔驰回到平山。

这次奇袭由于布置周密,作战灵活紧凑,发挥了麻雀战的优势,所以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这也是我军开赴抗战前线以来的第二次炸机场,为八路军争光,为边区军民解恨。

小小麻雀战成果显著。聂司令把五团的战斗经验刊登在《抗敌三日刊》和《火线报》上,号召全体抗日军民学习这种被称为“麻雀战”的游击战术。

八百新兵赴延安

夜雨蒙蒙,秋凉阵阵。1944年9月6日,一支850人的特殊部队悄悄地从平山县出发。他们是刚刚入伍的新兵,是一支要补充到延安的又一个“平山团”。他们的背上是产自家乡的两匹白色土布,腰上悬挂着三颗手榴弹,许多战士的土布里还藏着一些晋察冀边币。这些不会打仗的子弟兵即将穿越日军的层层封锁线,跋涉两千多里奔赴延安,连人带物一起支援延安。

带领这支队伍的是生着肺病的萧锋,他本来是接到聂荣臻司令电示,要他到延安治病。临走前,代司令员(聂在延安准备开七大)程子华忽然交给他一个任务,送这支新兵部队赴延安。程司令满含期待地看着萧锋,说一定要带好这支平山的优秀子弟兵啊!萧锋忍不住一阵剧烈的咳嗽,之后认真地点头答应。

他心里知道此行的艰难:新兵不会打仗,并且身背土布,行动不便,远赴延安,谈何容易!但他依然非常乐观,坚定地向首长表态:“拼上一死,也要把新兵带到延安!”出发前,他风趣地对妻子贡喜瑞说:“走啊,老婆子,日本鬼子要知道是他萧二爷带队,会诚挚地让道的!”

屋漏偏遭连阴雨。部队刚刚走了一天,在晋察冀二分区的边缘地带,遇到前来接应的二分区小队长,他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敌人已经获悉我晋察冀新兵要过铁路,不但加强了戒备,而且集中了六七百日寇准备袭击新兵,正在朝这一带运动。萧锋知道,如果一旦被日军遇到,新兵没有战斗力,结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最稳妥的办法是返回晋察冀,等情况好转了再过铁路。但是保卫延安的任务迫切,不能就此折返啊!

萧锋急得团团转,迅速召集几个党员以及二分区的人研究对策。当机立断,决定派出一支诱敌小分队,在敌人还不明情况的时候,把敌人引开,大部队迅速西行通过铁路。

敌人正在逼近,情况不容萧锋迟疑。可是派谁去充当诱敌小分队呢?他看了看他的身边,一位马夫,几名从五团带出的警卫人员,再就是身怀六甲的妻子贡喜瑞。谁去都不合适,只有自己亲自去了!用几个人去吸引千百个全副武装的日本鬼子,这是九死一生的博弈。

萧锋刚要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妻子贡喜瑞时,这位平山女儿坚定地问:“诱敌小分队的人给我选好了吗?”

“什么?你带诱敌小分队?!”萧锋诧异地望着妻子,目光落在她凸起的腹部上。他浮想起前妻曼玉,怀抱婴儿倒在血泊中的景象,情不自禁地大声嚷道:“不!不!决不能让你去!我自己亲自去!”

“锋哥!”贡喜瑞亲切而冷静地称呼道,而后克制着眼中的泪水说,“你的担子很重,又在病中,我个人的安危是小事,把这些战士带出去,保卫党中央是大事。别再犹豫了,就这样定了!”她拿出平山女子的飒爽与倔强,不由分说,将蓝布包袱往萧锋的手里一塞,嘱咐道,“要保护好你的日记。”

一股巨大的激流冲到萧锋的眼底,他忍住泪水,深情地握住妻子的手,只说了一句话:“一定要活着到延安!”

次日,天色微明,贡喜瑞带着富有战斗经验的警卫员曹振国、马夫和从新兵中挑选出的20多名战士出发了。可巧的是,他们在途中遇到被日寇追踪的山西定襄县委机关的人员,于是一起和敌人周旋。他们把扫帚绑在骡子尾巴上,故意搞得声势浩大。果然,在封锁区的一天半时间里,敌人一直以为他们是新兵队伍,紧追不舍。最后,敌人把他们逼上了海拔1600多米的白佛堂高峰。敌人发现上了当,于是放火烧山。诱敌小分队最后被追到一处悬崖边上,再无路可走。望着狼烟四起的山谷和慢慢爬行的敌人,大家决定慷慨赴死,从悬崖上跳下去。绝对不能让敌人俘虏!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来到陡壁前。

突然,曹振国大喊一声:“快把绑腿都解下来!”他观察地形后,急中生智,用绑腿连接成一条绳子,一头拴在骡子身上,一头放下去,让大家一个一个顺着绳子摸下去。敌兵渐近,马夫和他心爱的骡子走在最后,他无法让骡子走下悬崖……悲痛间,敌人的一颗流弹飞来,马夫牺牲了。

就这样,贡喜瑞率领的诱敌小分队出人意料地冲出了敌人的包围。

在小分队争取出来的一天半时间里,萧锋带着新兵急速前进,通过封锁线,蹚过滹沱河,准备过同蒲铁路,这也是最危险的一条封锁线。他们在路过南金山铺村时,打听当地群众,说是一队敌人刚刚从这里经过,向南追八路军的新兵去了。萧锋突然灵感一闪,何不利用敌人的部队做掩护过同蒲路呢?于是,他让做掩护的一个排走在最前面,新兵紧紧跟上,就和左翼的敌人保持一定距离,平行地向前跑步行进,竟然顺利地通过了同蒲路,而敌人毫无察觉。

萧锋顺利率新兵部队向西前进,当他们走出5里路时,听见后面响起了枪声,敌人醒悟了,复又追了过来。大家加快了脚步。萧锋打趣地说:“鬼子在欢送我们过铁路喽!”

战士们无不佩服萧锋的胆大心细,说他算得准,像敌人肚子里的蛔虫。萧锋说:“这可不是靠数学公式算出来的,这是在血雨腥风里摸索出的战斗经验啊!”

两天后,萧锋放慢了行军速度,是有意等着诱敌小分队。他派出人员回头去找,连续三天杳无音信。萧锋越来越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肺病复发,咳嗽到吐血丝。

夜深人静,萧锋打开日记本,凑着老乡家的油灯,写起日记:革命多么不容易啊!1928年和我一起参军的42个兄弟姐妹,就剩下我一人……长征中全州之战,8万红军死伤过半,我冲出重围……萧锋又想到眼前的小分队,“难道他们……”他不敢再往下想,也写不下去了,泪珠滴滴答答落在日记本上……

天麻麻亮时,萧锋突然听到敲门声。萧锋心里一惊,“莫非新兵出事了?”他起身开门,惊诧地看到妻子贡喜瑞站在眼前,披头散发、满身泥血。

“这不是做梦吧!”萧锋急忙咬咬自己的手指头,指头生痛,是真的!他们俩紧紧地抱在了一起,顾不上说情况,贡喜瑞放声大哭起来。“相逢无语泪先盈,启齿欲言已失声”,生死患难此刻相逢,有什么能比这哭声和泪水更能表达自己的心情呢?贡喜瑞后来作诗云:

雨蒙蒙,鸟雀归巢,风萧萧,我心如潮。

弹指十年沙场事,半壁河山浸战袍。

梦里几回惊君醒,忍看战友殁草蒿。

老营盘双兄鲜血洒,水南案曼玉娇儿把头抛。

想今日,护送八百新兵赴延安,谁料得,路上千般艰难遇波涛。

日寇穷追四十里,马嘶人嚎似虎豹。

而今祥甫钓敌生死未测,我等逃脱怎不心如刀绞。

众人说,任务完成诚可贺,可知我,夜夜思念泪悄悄?

步步攀登白佛堂,水米无着胎儿闹。

但盼何日续血诏,夫妻抱头破涕笑。

萧锋日记里的两烈士

萧锋出身于江西贫苦老雇农的家庭,他的村庄离井冈山只有百多里。他的童年非常凄苦,无法读书,小小年纪就去学徒做裁缝。在他11岁时,遇到一个中学生萧曼玉,不但引导他参加革命,还用每天记日记的形式教他读书识字,后来两人成为革命伴侣。萧曼玉牺牲后,萧锋一直保持了记日记的习惯。

当我寻找平山团的时候,知道返回到平山的200名718团的干部战士,大都战斗在五团。萧锋抗战中一直在五团当政委,他的日记里会不会有平山团战士的身影?

果然,打开一本《萧锋征战记》,里面《痛失战友张钦副团长》、《追思爱将曹振国》两个章节,记述了两位转入5团的平山团烈士的事迹!

读完这两个章节,沉寂了几十年的两位烈士复活在了读者心中。

张钦,平山县东回舍村人,1937年小学毕业后,参加八路军平山团,后转到四分区八大队,1939年五团整编时他担任5团10连连长。1944年春,调任平山回舍武工队队长。抗战胜利后调到渤海军区警6旅任特务营长,1946年初任该旅11团副团长兼1营营长。1946年5月26日,蹲在战壕里研究战斗的萧锋,猛然听到11团主攻方向第5包炸药响了。不料一会儿,通信员跑到萧锋跟前含泪报告:张团长牺牲了!

同类推荐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用斧子砍死一个人,因为他是我们的敌人,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话,谁能反对他这个理由呢?——由我们元祖宗亲已经给了我们放仇人不过的教训。
  • 铁血英雄

    铁血英雄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国武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了一批官兵喜爱看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其中多部图书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确定的纪念建军80周年重点图书。这些出版物在指导部队推动工作、引导官兵鼓舞士气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黑箱:日本之耻

    黑箱:日本之耻

    2019年12月18日,“日本之耻”性侵案历时四年胜诉。性侵的案发现场,隔绝的私密空间,被称为“黑箱”,而揭开这个“黑箱”时,暴露出来的则是调查机构与司法体系中的更为巨大的“黑箱”。2015年4月3日,日本女记者伊藤诗织就工作签证问题与当时TBS电视台华盛顿分局长、首相晋三传记作者山口敬之相约进餐会谈,却遭对方性侵。之后的一年,面对媒体、社会、司法的重重壁垒,她以无比坚韧的勇气与毅力,不断诉诸法律……这是日本历史上女性首次公开具名指控职场性侵害,这是一次对社会、司法、媒体的激烈审问,是给所有女性的勇气与鼓舞:为何司法系统无法制裁伤害女性的人?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在社会不公、大众冷漠、舆论暴力兴盛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生存、如何自救?2017年10月,伊藤诗织根据亲身经历写就的纪实作品《黑箱》面世。2018年,BBC将她的遭遇拍成纪录片《日本之耻》,在全世界引发强烈反响。前后历时四年,2019年12月18日,伊藤诗织诉山口敬之性侵案终于在民事诉讼法庭上得到了日本司法系统的支持,伊藤胜诉。
热门推荐
  • 孝诗

    孝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地人间

    天地人间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专家解答月经失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解答月经失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旦生病,就不再满足于看病拿药了。人们希望了解自己的病是怎么得的?怎么诊断?怎么治疗?怎么预防?当然这也和疾病谱的变化有关。过去,患了大叶性肺炎,打几针青霉素,病就好了。患了夜盲症,吃些鱼肝油丸,也就没事了。至于怎么诊断、治疗,怎么预防,人们并不十分关心。因为病好了,没事了,事过境迁,还管它干嘛呢?可是现代的病不同了,许多的病需要长期治疗,有的甚至需要终生治疗。许多病不只需要打针服药,还需饮食治疗,心理调适。这样,人们自然就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相关知识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有鉴于此,新出一套“挂号费丛书”。每册之售价恰为市级医院普通门诊之挂号费,故以名之。“挂号费丛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每册十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答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日了解。而且作者皆是各科专家,病人或家属所需了解之事他们自然十分清楚,所以选题撰稿,必定切合需要。所谓珠联璧合,从内容到形式,“挂号费丛书”确有独到之处。我们相信病人或家属读了必能释疑解惑,健康的人读了亦必有助于防病强身。
  • 无双懒医

    无双懒医

    她是无盐丑女,男女老少退避三舍。她是无敌懒医,牛鬼蛇神望而生畏。当丑女跟懒女撞在一起,懒丑,谁占上锋?◆◇◆成王:我心向明月,明月照地沟。一推香玉陨,再醒异世魂。渣男:我不会退婚的!懒女轻笑:由不得你。渣男: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懒女抛给渣男一东西:从今天起,我可是你皇姑,乖皇侄,叫声姑来听听,以后别忘了三跪九磕。渣男悲痛欲绝:心赖,你就如此讨厌我!◆◇◆败寇:男女之事,无外乎东西风关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懒女掐着某男的脖子:在上不在下。某男挑挑眉,搂着女人一个翻转:上可,下亦可。N久之后。某男:娘子,是上还是下?懒女苦哈哈:上可,下亦可。(反正不用她来动)◆◇◆某男做事准则:她身边的渣男,宰了。她身边的极品,剁了。所有男人离她十丈远。所有女人离她二十丈远,因为女人比男人更危险!◆◇她虽懒,五系灵根全都没缘,可三百六十行,她乃医界大状元。她是神医,在阎王手下夺命。(牛鬼:老大,这女人抢我们生意!)她更是毒医,杀人于弹指之间。(蛇神:老大,这女人增加了我们工作负担!)懒女狂吼一声:有本事TM都别给老娘生病受伤!要不然,你们就是老娘手里的面粉团儿!◆◇穿前废柴,穿后依旧是废柴。若这命是天定,她便破了这天!深宅大院,奸细不断,人心不稳,皇室觊觎。命如草芥,吹灰之间,命丧魂断,危机重重。信我,得永生。逆我,下地狱!皮矣斯:说明白一点,这就是一本打怪升级文。男主很干净,身心都是女主的。特注明:一生一世一双人。亲亲若是喜欢,给个脸赏个光收藏个。若是不喜欢,合理建议,曲子必采纳。曲子心脏很脆弱,言辞激进会受伤。最:祝亲阅读愉快。
  • 蚕丝:钱学森传

    蚕丝:钱学森传

    《蚕丝:钱学森传》讲述了钱学森旅美二十年、曲折归国以及为中国航天事业殚精竭虑的传奇一生。钱学森是如何从一个清末杭州西子湖畔出生的钱王后裔一跃成为美国航天业界最杰出的火箭动力专家,以及如何成为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而离开美国,从而摇身变为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成为中国的“导弹之父”?这本书都做了解答。
  • 乔布斯给青少年一生的忠告

    乔布斯给青少年一生的忠告

    也许你不知道如何能爱上自己所做的事情,也许你正在为自己的将来担忧,也许你不知道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这份送给青少年的知识厚礼中,乔布斯会用他不同凡响的一面,帮助你拓宽视野增进智慧,帮助你超越自我升华人生,最终从平凡走向卓越,成为同龄人中的精英,赢在起跑线上。
  • 可爱的80后

    可爱的80后

    所谓80后,是指出生在1980~1989年的人群。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超过80后的字面含义。因为,80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喜怒哀乐。其性质与60后、70后一样,具有深深的时代印痕。其实,所有的80后,就像我们的小弟小妹一样,有着成长时的幼稚、有着不被理解的苦恼、有着桀骜不驯的叛逆。我们无需担心,也无需责怪,80后就是80后,他们将是民族的脊梁,将是时代的砥柱,必将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勇立潮头!
  • 标准论概论

    标准论概论

    本书是阐述作者上世纪80年代草创的标准论的。书中指出,标准不可或缺,标准在人们的思维中几乎处处都存在的衡量上起着决定作用;说到了作者已解决了人们一直未解决好的标准是什么问题,从而给出了标准的定义;阐明了可与力学三大定律相比拟的标准论的三个定律:“标准由人确定定律”、“标准决定定律”和“权威统一标准定律”;说到了标准论定律的具体应用;还说到了标准论的方法论方面的事。
  • 无人寄我相思泪

    无人寄我相思泪

    往后余生,空无一人,当相遇时,不知是谁的初心先动。在遇到他之前,她的世界一片荒芜,当她遇上之后,心中的黑暗一驱而散。可曾谁想,当有一天发现,他接近她另有目的,她失望难过地放手离开,却也无意中找到了她的身世,原来,她是……
  • 我最喜欢吃白菜

    我最喜欢吃白菜

    “你的头为什么那么大!胸还那么小!鲈鱼了解一下”“哭唧唧,你才是鲈鱼。”Ps:还有书友群75445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