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600000028

第28章 血色家园(4)

“哈哈哈!”贺龙看着紧张的壮汉笑起来,说道:“老乡,紧张什么?认得我贺龙不是?没关系的,贺龙又不是皇帝老子!挑柴去吧。为我们部队送柴,我还要谢谢你哪!”

朴实的壮汉红着脸,说不出任何的话……

贺龙身材高大魁梧,房东家的厕所门却是又窄又矮,他每天进出非常不便。房东就想开大开高厕所门。贺龙听说硬是不让他动工。他风趣地说:“贺龙的腰又不是铁的,能弯下来哟。”

离他的住处不远,有一盘石碾,乡亲们每日来推碾。一天一个叫润润的孩子将半瓢玉米粒倒在石碾上,然后奋力地推起来,他才10岁,细胳膊细腿儿,使出吃奶的劲儿才让碾砣慢慢地转动起来。忽然,他觉得一只大手放在推碾棍上,顿时碾砣撒欢地转动起来。不一会儿玉米粒变成了玉米面。润润高兴地看着这个拿烟斗的军人,傻呵呵地笑了。贺龙笑着问:“小鬼,我的力气大不大?”

“大,真大,比牛的力气还大!”

贺龙笑着“辩白”说:“哎,小鬼瞎扯,我可没有牛的力气大哟。”

一天,贺龙走到一家老乡的猪圈旁,看到老乡蹲在那里长吁短叹,似乎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原来师部招待部门来了一个新同志,刚刚买了这家的一头猪,但是他让老乡割掉猪头,去掉猪蹄,这些都白白搭上不算数,而且猪头割得特大,让老乡吃亏不少。贺龙问明白了情况,马上叫来了那个新同志,严肃地说:“公买公卖哪里去了?怎么能把这纪律忘掉?”那个新同志赶紧去高价把猪头买了回来。

到了晚上,那老乡家收到了师部送来的煮熟的猪头肉和猪耳朵,老乡分外感激,眼里都溢出了泪水。其实贺龙师长是最爱吃猪耳朵的。

一个细节,倏然飘过。那是贺龙生命的最后时光,住在301医院。临去世时,贺龙似乎听到猪叫声,他对妻子薛明说:“好想吃一口猪耳朵。”这位征战一生的共和国元帅,最后的心愿是这样简单,却被那些看守拒绝了……

贺龙率领部队在会口驻扎的一段时间里,缺柴少煤。忽然之间,一个放牛的孩子在村外一道沟里发现了木炭,足足有200担之多,正好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过去滹沱河里的鲤鱼很难捞到,但是部队驻扎后,满筐的鲤鱼都挑到了镇上,大大改善了伤员和战士们的生活。这些凑巧的事情常常和贺龙联系起来,被乡亲们演绎着传奇。都说贺龙的洪福大,不然怎么偏偏这个时候发现那些木炭?鲤鱼为什么这样容易捞到?

平山团战士封奇书的眼里,却永远留下了另一种感动。

那天,位于陈家院村的四分区政治部内,封奇书喜上眉梢。陈庄歼灭战的祝捷大会,要在陈家院举行,他们要接待久闻盛名且日夜思慕的贺龙师长了!

上午10点钟,封奇书刚在政治部办公桌下放好木炭火盆,分区司令员熊泊涛、政治委员刘道生、参谋长叶长庚就陪同120师的一些首长走了进来。他一面急忙冲茶倒水,一面暗自苦心猜度:哪位是贺龙师长呢?正当此时,一位同志走到他面前,指着办公桌上摆着的水果、糖果等接待品向勤务员小马问:“这些东西是哪里来的呀?”

小马一时蒙了,竟然答对不上来。封奇书急忙接过去回答:“为招待120师首长,从敌工科领来的。”封奇书注意观察了一下问话的同志,只见他40岁左右年纪,身材高大,上唇一抹短胡,穿一身半旧灰粗布军装,衣领、袖口都磨破了,膝盖上还补了两个大补丁,脚下穿一双普通的粗布慰劳鞋。封奇书根据参军两年来待人接物的经验,又看他一进屋就问吃问喝的,便断定这个人一定是120师的管理处长。

“管理处长”在继续着他的问话:“敌工科哪里来得这样多的好东西呀?”

“这是给日军高级战俘准备的,他们生活标准高,反战同盟支队的朋友们病了,有时也用一点。”

“这些东西在这山沟沟里能买得到吗?”

“买不到,是敌工人员、便衣侦探从敌占区买来的。”

“是哪一个叫你们去领的呀?”

“政治部徐秘书和敌工科王科长。”

“……”

看样子,这问话还要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封奇书心里便有些不耐烦了:你这位管理处长呀,我们招待贺龙师长,与你有什么相干呢?你只管吃喝吸就算了,何必多管闲事。

正在此时,外边的首长们都陆续进屋来了,“管理处长”的问话到此也便结束了。他笑眯眯地拍着封奇书的肩膀说:“小鬼,你们招待得很周到。”

会议开始了,刘道生政委宣布:“首先,请贺龙师长作指示。”大家热烈鼓掌,可眼光却都集中在那位“管理处长”身上了。他欣然站立起来,开始讲话。封奇书不觉大吃一惊:“原来,他就是贺龙师长!”

会场响起贺龙风趣幽默的话音,不时有爽朗的笑声,会议气氛活跃愉快。

贺师长坐在一把红色的大圆椅上,手里攥着个紫红色的大烟斗,从黑色荷包里装着叶子烟,还不时地端起自带的军用白搪瓷缸,大口大口地喝白开水。而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摆着当时的名牌“哈德门”和“大婴孩”香烟、黄灿灿的橘子、红澄澄的苹果、五光十色的水果糖;细瓷带茶托的扣碗里,香喷喷的花茶水冒着热气,这些他却连看也不看,碰也不碰,就连其他首长们,也都好像受了感染似的,谁也不向那些东西伸手了,贺师长显然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他又是那样笑眯眯地说:“我们都是自己人,我看今天太浪费了,开会嘛,应当一切从简,厉行节约才好,不要忘掉我们红军时代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菜根谭》中说:“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远古时代就有“纣用象筷而箕子怖”,也许你认为这样没有什么,纣王用一双象牙的筷子有什么好恐怖的?但是,“志”和“节”恰恰就是这样逐渐丧失的。

年轻的封奇书自然还不能完全理解其深远的意义,但他恍然明白了刚来时他不厌其详地问话的用意。封奇书望着那朴素的身影,一股暖流顿时涌遍全身,眼睛也不自觉地湿润了起来……

下午,一场篮球比赛在简易的篮球场开始了。

贺龙师长看着两队鏖战,不时地热烈鼓掌喝彩,间或谈笑风生地发表评论。赛间休息时,封奇书怕贺龙师长口渴,冲了一大搪瓷缸白糖茶水送给他。他一见,腾的从板凳上站了起来,高兴地连连挥手说:“水嘛?好的,快快去送给打球的球员们喝,他们辛苦得很哪!”队员们也兴奋得忘乎所以,你争我抢,连喝带洒地把一缸水弄了个干干净净。一位队员还摇头晃脑地说:“哈,今儿个喝了贺师长赏的白糖茶水,就是输给政治部心里也痛快!”

夜晚,陈家院村边,几盏大汽灯把戏台上下照得一片通明,抗大二分校文工团、华北联大文工团和四分区火线剧社的演出就要开始了。

贺龙师长一直等到勤务员撤掉矮桌上的糖果和瓜子后,才坐在凳子上,转眼看到后面兴奋的妇女和叽叽喳喳喊叫的小孩子们,随即站起来对大家说:“我们个头大,往正前方一坐,把他们都挡住了。戏是大家看的嘛!我们要往两边靠一靠。”在他的亲自指挥下,首长们都很快向两侧移开了位置……夜深了,贺龙师长的军衣已经披在一位老迈的乡亲身上,老人激动得留下了热泪……

雷鸣般的掌声骤然响起,演出开始了。台上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四分区火线剧社演出的反映陈庄战斗的快板书,更逗得大家乐不可支:

中秋节,月光光,

鬼子进兵到陈庄。

破门口,形势险,

我军打了歼灭战。

水源、田中被打死,

活捉了水源的翻译官。

皇军的威风扫了地,

混成旅团完了蛋。

纵有几个漏了网的王八蛋,

也都缩着脖子夹着尾巴忙逃窜。

看到这里,贺师长哈哈大笑,并夸赞说:“好的,有一股胜利的豪情!”可是当他接着听到“陈庄歼灭战打得好,多亏了贺龙师长指挥英明又果断”时,立即把脸沉了下来,对坐在他旁边的袁心纯主任严肃地说:“嗯?!陈庄歼灭战是全体指战员的功劳,怎么能记在我一个人账上呢?下次要再演,必须把我的名字勾掉!”

谁不知道陈庄战斗是贺龙师长亲自指挥的呀?六天五夜他从没有离开过前沿一步,在激战的一个早晨,贺龙师长听着枪声,一直步行到了战斗最前沿,不写贺龙,人们的良心何忍呢?但是贺师长根本不允许袁主任等人分辩,以命令的口气说:“今后如再提到陈庄战斗,决不许突出我个人,要讲党的领导,讲120师和晋察冀各兄弟部队的团结战斗,讲广大群众的作用。”

此刻,一个令人纠结的细节飘过眼前。记得我第一次到灵寿县横山湖湖边,瞻仰苍翠的松柏中的“陈庄歼灭战”纪念碑。发现碑文中出现了一次贺龙将军的名字。但这个“名字”很特殊,一看就知道是后来补刻的。后来访问当地老乡,得知“文革”中在贺龙被打倒的时候,他的名字也被凿掉,贺龙平反后复刻上……历史是不容遮蔽的,不会因为这个凿而复刻的名字,更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谦虚而被忘记的。

封奇书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这一晚,对我来说,与其说是在看戏,倒不如说是在聚精会神地看贺龙师长。望着他那魁梧的身躯,慈祥的面容,我好像变得聪明起来了。因为也只是从这时起,我才开始真正地认识了党,认识了革命,认识了人民子弟兵,也更彻底地认识了人民军队的将领……

战士封奇书的眼眸就是一面镜子,里面反射的是一位将军,同时也是整个共产党部队的作风,而他心海泛起的层层涟漪,一生都被激荡着。平山百姓和子弟兵对共产党人的忠诚和热爱,始于理想的憧憬,也始于这些点点滴滴的高尚。

“麻 雀 战”

1937年11月,当平山团开赴山西后,由刘桂云、黄胜斌等十几名老红军干部率领200多人返回平山,他们组织、收编地方武装,建立起四分区七、八、九抗日游击大队,1939年3月在平山县东黄泥村广场整编为晋察冀军区5团,全团作战人员一直保持在五千人,平山人居多。团部常住阎庄,主要战斗在平山、灵寿一带,坚守晋察冀的南大门,因战斗频繁,牺牲很大。抗战期间,仅《萧锋日记》记载的战斗就有230次之多。聂荣臻称赞5团是一支“能攻能守的野战团”。

1939年8月的一天,平山县敌工部长贡喜瑞提供了日军“东京慰问团”要到温塘的情报,慰问团工共25人,其中还有8名妓女,带着很多物资,由板治大库中队长带200多人护送。5团果断决定在地形最有利的东回舍打伏击战。8月13日凌晨,5团战士早早埋伏于公路两旁的青纱帐。陈祖林团长和萧锋也背着粪筐,佯装百姓。盛夏的太阳很毒,蚊虫繁盛,战士们一动不动忍着叮咬坚持了5个小时,还不见动静,莫非走漏了风声?团长刚要执行第二套作战方案,忽见便衣侦察王荆枫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敌人出动了!”9点20分,4辆满载鬼子的卡车,28辆载满物资的大排车气势汹汹地开来,路上鬼子们还挺放松,嘴里哼着下流的小曲儿。忽然间,50枚地雷同时爆炸,汽车被炸翻,马匹被炸惊,板治大库被炸翻在沟边不省人事……号称神炮手的陈祖林从老炮手手里接过迫击炮,一阵猛轰。战士们一拥而出,不足15分钟,结束了战斗。炸毁全部车辆,缴获洋马58匹,三八枪75支,掷弹筒9具,歪把机枪6挺,九二重机枪3挺,炸药5000斤以及大量弹药和其他物品。转瞬间,这些物品就被民兵运上山。战场悄无人声。过了老半天鬼子派来三架飞机,加上温塘日军的大炮,一阵猛轰。战士们遥远听着,像是听祝捷的鞭炮声。

在陈庄歼灭战中,5团受到贺龙师长赞扬;百团大战中,5团勇夺娘子关,把红旗高高插上娘子关的城头,备受瞩目。5团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装备和作战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一种喜欢打大仗的骄傲情绪也在部队蔓延,老想打大仗过瘾。

但是萧锋在他的日记中记载,攻打灵寿县的狗台疙瘩等两次攻坚战中,部队损失不小。

一次,萧锋去军区汇报时,聂荣臻司令员专门接见了萧锋。聂司令员第一句话就问他是不是不愿意打小仗?

萧锋马上回忆起一件事。前不久,军区来人到我团检查工作,他正在汇报,时任8连副指导员的曹振国(萧锋原先的警卫员)急匆匆地未喊报告跑了进来,说他早上带半个班出去执行侦察任务,走到觉石院村北,看见一群鬼子押着农夫,在山上修炮楼,还抢老百姓东西吃,他们6条三八枪突然同时开火,一下子把鬼子撂倒4个,剩下的鬼子拔腿就往碉堡里面跑,半路又给撂倒一个。听了这个报告,军区来的同志很重视,认为这是消灭敌人的好方法,值得推广。但当时萧锋却不以为然,认为这零打碎敲没有什么了不起,没有重视起来。

原来,聂司令员也知道了这些!萧锋只听司令员严肃地指出:“萧锋同志,你的思想不对头呀!你一点也没察觉到吗?”聂司令一番话语重心长,“全边区有200个县,每天每个县打死一个鬼子,一个月就是6000个,相当于日寇一个旅团。帝国主义的武器不算什么,机器一转就出来了。但是机器转不出来士兵,在任何时候,人都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一番话语,萧锋如醍醐灌顶,思想明朗了起来。回到团部,召开会议,大家统一了思想。特别是有数字显示,他们团半年毙伤敌人的数目竟然不如一个七八百人的游击队,所以大家决心改变思路,开展游击战。自此,5团配合当地民兵,完善了地道战、地雷战,打得敌人战战兢兢。

同类推荐
  •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薇蕨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薇蕨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陈昂诗选(上)

    陈昂诗选(上)

    全书共收录陈昂现代诗歌375首,非现代诗歌38首,陈昂谈诗11章。该书是21世纪慢抒情诗歌中的典范之作,更是“诗歌王子陈昂”献给新诗百年的重要贺礼。
  • 郁达夫日记

    郁达夫日记

    郁达夫在小说、散文创作的同时,坚持日记写作。他的日记内容之丰,艺术成就之大,并不在他的小说创作之下。从内容上说,社会风云、山川景物、风土人情、文坛趣事、朋友聚会、婚姻恋情……无所不包,丰富多彩。从艺术上看,郁达夫日记的最大特色是一个“真”字,他以率真、朴素的笔调倾诉了对祖国、对风光、对文学、对异性的恋情、爱情、友情和亲情,感情真挚,文笔生动。读他的日记,不仅可以使我们捉摸到作者隐秘的内心世界,而且可以得到众多的启迪和艺术的享受。本书是“中国现代作家日记”丛书之一。
  • 低头会看到的美

    低头会看到的美

    这本书以亲情、师生情的故事为主。男孩的爱或许更内敛,他们不善表达,时常变成凶恶的小兽。但在每个男孩心里,都住着一位重要的人,他/她让他在最孤独的日子里,充满勇气。让他们能够对着手心呵一口气,掷下骰子,大或者小,对或者错,不去计较,然后昂首跟着暖暖的光线走去。是的,总会有收获会在旧日的时光里碰撞,总会有暖梦惊扰着屋檐下一节课的微酣。它告诉我们,花季的天空,不只阳光灿烂,也会有风雨阴霾。这是一个治愈系的故事,会有纠葛,会有退缩,但更多的,是大人对孩子们的宠爱,以及男孩儿们的勇往直前和女孩儿们的无往不胜。
热门推荐
  • 店铺销售管理

    店铺销售管理

    史上最实用、最有效的店铺销售管理手册。怎样做一份店铺市场的调查和预测?如何做有效的商品规划?怎样制定一份陈列商品的最优方案?如何提升促销的艺术?所有店铺销售最实用的管理技巧尽在本书。让你轻松高效地学会店铺销售管理。
  • 落英缤纷谁细数

    落英缤纷谁细数

    本小说故事主要讲新文化运动期间,民国时期的中国青年慢慢把旧思想、旧文化摈弃,很多人为提升女性的地位而不懈努力,很多青年女性有了自主意识、越来越独立自信,努力提升自我价值,不再任人摆布,把“女子无才便是德”视为错误思想,努力学习新文化,传播新思想。本故事重点讲长辈与晚辈们相互关心,无论年轻人怎么折腾总有最温暖的的港湾为他们遮风挡雨,长辈总是无条件赋予晚辈们力量,教会他们做人处事,让谈他们切身体会和谐的家庭关系更有利于成事。小说的背景是1921年至1923年间旧上海几大家受新文化思潮的青年一代与老年一代斗智斗勇,在“争斗”的过程中,晚辈逐渐体会到家的温暖。本文情节纯属虚构,背景不偏离历史,带有一定教育意义;以芩菥两人的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主要讲述民国上海滩江·陆·苏三大家兴衰。主人公是一位弱小的女子,身为商贾千金,却要面临和商品一样因利益而被置换的命运,她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她心有不甘想要反抗命运,可自己的力量很渺小,充满商业味道的婚姻,两家人该如何宛转?
  • The Wife and Other Stories

    The Wife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位面超凡之路

    位面超凡之路

    机缘送上门的时候,任何人都不介意拼搏一把!所以,在那无数位面之中,踏上那条超脱之路吧!
  • 还不是因为我可爱

    还不是因为我可爱

    大学辩论队大神与小萌新的轻松美好爱情,送给每一个追爱少女甜度100%的恋爱小情书。初次见面,礼服拉链卡住的秦落与更衣室里唯一的救星顾言深尴尬相逢。再次见面,辩论届菜鸟秦落丝毫不怂地正面对上大佬顾言深。后来高校辩论赛他是领队,于是她开始了每天换着花样骂到狗血淋头并不断自愈的生活。好不容易熬到比赛结束,她以为终于要迎来美好人生,结果随手选的选修课,他是代课老师……“顾师兄,顾老师我真的不是故意逃课,我发誓是床先动的手!”“那我也发誓,是平时分先动的手。”“顾师兄,你是不是喜欢我?”“把‘是不是’去掉。”于是师兄和师妹携手走向诗和远方。一句话就是高岭之花顾师兄与脱线可爱秦师妹之间轻松美好的爱情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限制级宠婚:再生一个宝

    限制级宠婚:再生一个宝

    狂拽霸气尊贵倨傲的特种作战部队头领肖凛,号称‘两不’!‘不近人情’以及‘不近女色’!作为红到发紫粉丝众多的金马奖影后池蓝表示不能理解‘不近女色’四字。因为……这个怎么都吃不饱的男人是怎么回事?!春夏秋冬东南西北,肖凛对池蓝的执着,乐此不疲。乖,再生一个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青青河边草

    青青河边草

    本书是江苏省作家周景雨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青青河边草》《救赎》《花儿浪漫地开》《情人节玫瑰》等20余篇中短篇小说,展示了石安运河两岸的淳朴的风土人情,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
  •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20th centur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unique in human history. It has seen the rise of some of humanity's most important advances to date, as well as many of its most violent and terrifying wars. This is a condensed version of renowned historian Martin Gilbert's masterful examination of the century's history, offering the highlights of a three-volume work covering more than 3,000 pages.From the invention of aviation to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and from events and cataclysmic changes in Europe to those in Asia, Africa, and North America, Martin examines art, literature, war, religion, life and death, and celebration and renewal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throughout this turbulent and astonishing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