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3900000016

第16章 卷一(15)

不知从哪年哪月开始,在正月头里,穷苦的船人上岸到山人家和他们的店铺,变相卖唱乞讨的“走高时”——讨糕糍的风俗就一直在莲花港流传下来。“走高时”的大都是些老弱病残的船人。他们就拿个竹筒鼓,所谓的鼓也不过是一头蒙罩着海豚或海蛇或鲨鱼的皮,边打边敲时有单调的咚咚声伴奏而已。一年到头也只有这样的时节,山人的家门前或者店门前,才容许这些俨然乞丐化的船人在“吵闹”。

霏霏雨雪中,衣难蔽体的云玉,就这样穿着爷爷那百衲衣,赤着脚,身背上面穿个破大褂,下面却露着冻得紫红的光腚及赤脚的儿子,拿个伴奏用的竹筒鼓,踏过撒满海蛎壳的滩岸,爬上埠头,沿着街巷挨家挨店地唱着“走糕糍”的“走时谣”:

正月讨糍讨好糍,

讨到财丁两旺糍;

东家送我两旺糍,

春风得意正走时。

正月讨糕讨好糕,

讨到文武状元糕;

东家送我状元糕,

一年到头步步高。

……

云玉一路唱,一路讨来时,开店和居家的山人们态势各异:想讨吉利的,就送块糕或糍;嫌烦的,不是摆摆手赶人走,就是瞪眼开口把人骂。尽管在这风俗许可的正月,有些山人还是有些烦船人。

云玉母子讨到日后跟他们合该有缘的朱家大院“朱堂厝”了。

门匾镶嵌着“载覆资生”四个魏体字的朱堂厝,墙高宅深,门大坪阔。三级门阶头还分别昂着两只三合土筑塑的狮子。门前不远处的圹坪上,一伙山人孩子正在玩雪。

云玉背着儿子从小街角拐过来,就停在这门口边唱。

朱家大院的管家伯朱三显得清闲地从门里出来,就蹲在门口听。

云玉唱罢“走时谣”,朱三听得心情愉悦,返身进门端出几块糍饼给他母子。

云玉谢过朱三正打算到别家讨时,一条黑黄毛交杂的狗,突然像恶狼一样从墙角窜出来,直扑他母子俩凶狠地吠叫。

狗叫声也就惊动了那伙在玩雪的山人崽,一个打头叫一声:“去弄曲蹄子玩咧!”一伙人便一哄而上地赶了过来。

背着儿子的云玉顿时就格外小心翼翼地避着恶狗和他们。可他们一发现她儿子光着屁股,就呼啦一下围住他母子俩辱唱起来。狗也吠得更凶了。

山人的孩子比在学堂里背书更熟练地唱:

“曲蹄子,没裤崽;一根把佧两边甩!”

“曲蹄、曲蹄,头没帽,脚没鞋,北风一吹,嘴巴龇裂!”

“曲蹄爬上山,打死不见官;曲蹄爬上岸,岸上就遭殃!”……云玉忍气吞声地央求:“山人的小阿哥们,你们行行好,让我们母子上岸讨点吃的和穿的吧!”

山人崽根本不把船大人放在眼里:“曲蹄母,曲蹄母,没吃没穿像狗母……”

朱三看不惯地呵斥起来:“你们这些没人管的小家伙!看我不把你们的小鸡鸡统统都割了!”

可这帮山人崽偏偏不买朱三的账,打头的一个还歪着头驱使恶狗“咬!咬!上去咬!”

恶狗受了鼓励,当真扑上前去,咬住云玉的破裤腿一拽,云玉来不及躲闪,裤裆就被撕下一片,露出了半边屁股——那白皙腴润的肉肤上还划过狗齿的利痕,她顿时又羞得无地自容地惨叫起来……

山人的孩子并没有因为云玉的哀叫而住手,倒反而受刺激地抓起地上的雪团往她儿子的脖子里砸!而且又哄唱:“曲蹄子,没裤崽;一根把佧两边甩!”

母性使云玉顾不得遮露体的羞了!她真的变得像一只发疯的母狗一样,一边护着儿子,一边乱抓乱吼地驱赶着山人崽们。但是她明显寡不敌众,山人崽仍然像小狼崽一样扑上来,有得还不懂事地撕拽她那已被恶狗咬裂的裤片……

正在这时,一个身材高挑,脸型长圆,神情慈善的人——长得很像百年后那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马英九那模样的人,从外头回到他这朱堂厝来了。见这一幕,他那慈善的神情多了一层愁怒:“你们这些小崽子,小小年纪就这样做歹作恶!看我不一个个告诉你们父母?”这人边说边赶过来时,明显敬畏他的山人崽们这才一哄而散。

这人这时仔细抬头看人时,云玉羞愧难当地马上往后遮掩着下身—她已经认出他是码头上最大的鱼行主,同时还是莲花港一个什么团体里头面人物的朱登贵。

看见云玉的窘状,朱登贵不禁皱起眉头:“三哥,到里头找件衣服给她遮遮身子。”

朱三应声而去后,云玉不禁怀着感激之情看了朱登贵一眼。

朱登贵也下意识地看了她一眼,还不由自主地把眼光落在她丰满的胸脯上。

云玉发现他这痴愣的眼神,很快感到不安起来地低下头来。

朱登贵这才醒过神来,连忙装作若无其事地把眼抬开。

朱三捡了几件半旧的衣服出来,一股脑儿塞给云玉:“反正都是不穿的衣服,大人小孩的都有,你都拿去吧!”

云玉眼里立刻噙满泪水,突然向朱登贵鞠了个躬,又朝朱三拜谢了一下,就匆匆离去。

朱登贵呆呆地看云玉那双赤脚,融着新落的雪花,在撒着尖利的海蛎壳的路上留下一行足迹远去时,很不是滋味地回头对朱三说:“三哥,船上的女人真正叫苦啊!”

朱三也怜悯不已地叹息:“我知道她的命好像比别的船家女都苦,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朱登贵不解地问:“她是谁家船上的?怎么啦?”

朱三提醒道:“阿贵,她就是那年被瘌崽们糟蹋掉的弹涂鱼的孙女啊!”

朱登贵一下子愣住了,他不由“啊!”地一声惊叹,两眼就无比哀伤地盯在云玉的背影上。

半晌,有点愧疚的他仿佛下了个意愿:“三哥,别的人咱们没法一个个管;可弹涂鱼这一家你有空时替我多留心一下,要不我这当会长的心里头总不踏实。”

这些年来,因为京都里时不时地传来大清王朝的江山不稳的消息,再加本地的乱象,几年前镇上有些名声和实业的士绅们,怕天下大乱百姓遭殃,就以协助巡检司料理社会纷杂事务的名义,成立个“莲花港综合事务公议会”。此举不但取得巡检司首肯——他们正巴不得有人出面料理那些乱麻一样的杂务呢!也赢得许多洋行和洋人们的支持。同时大家也公推他朱登贵这个最大的渔行主做会董。几年前发生瘌崽们轮奸船家女的事件时,他曾经力主严厉查办。无奈公议会里都是山人们的头面人物,没有一个是船人。更何况当时还有人说,自古以来“曲蹄爬上山,打死不见官”等等,他也就不敢违绝大多数公议员们的民主意识了。

此刻,朱登贵正在回想几年前的往事时,他家的院里头就传来好不热闹的婴啼声,随之也传出泼妇骂街般的叫骂声。

朱登贵不禁烦恼起来:“三哥,奶母找到了没有?”

朱三有些无计可施地答:“人都看了好几个了,可你媳妇挑三拣四的,一个都没看上眼呢!”

“三哥,这回南埕人生了一对双胞胎,开国元老般地挺个功劳呢!只是不知道她怎么搞得,天天吃这吃那的,却光长肥肉不长奶!”

“阿贵啊,不看僧面看佛面,你就看在一对金童玉女的份上,凡事再让她一些吧!”

院里头的声音更大起来:“三伯,你快给我到鱼行里把朱登贵给我叫回来!告诉他,还不给我找个好的奶母的话,我就要把他的一对龙凤胎全送人养了!”

朱登贵把脸皱成一把地回头:“我回来咯!我已经回来咯!正和三哥打算讨奶母的事情呢!”

三十七八岁的朱登贵这些年可谓人丁两旺。虽然说他三十左右成家,成得虽然晚了些,可是后劲却很足,几年前就有一男一女,几个月前,又一下子来了两个,而且还是罕见的龙凤胎。此刻,在他这座“朱堂厝”的朱家大院的厅堂上,他那从南埕村娶来的媳妇南埕人。正一手一胎地抱哄着那一对龙凤。双胞胎儿明显奶水不足地你哭我啼,使得她这当母亲的又疼又怨。

朱登贵与他媳妇的婚姻,是典型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来自莲花港附近的南埕村的媳妇,是个古装戏里经常见到的老财主老员外的独生女。从小的娇生惯养与朱登贵崇尚的和气生财的性格,正好就造就她河东狮吼的凶悍。

这时,一见朱登贵进门来,南埕人就娇悍地责骂:“你这死人!一个奶母都要找好几天!你存心要把孩子饿死是不是啊你?”

朱登贵与南埕人的夫妻关系,就是“好汉无好妻”的生动写照。为了撑个夫妻门面,碰到河东狮吼时,他朱登贵往往只能在心里头恼怒。

此时也一样,他只能抑制心头恼怒,苦着脸道:“我一整天下来,既要忙公议署里的事,又要忙自家鱼行的事,哪有工夫想讨奶母的事!”

南埕人把孩子一齐塞到朱登贵怀里撒手不管:“去!去!去!你既然是个大能人,你就给他们找奶吃!”

朱登贵只得一手一个地接过孩子,苦着脸叫:“你叫我到哪里找奶?孩子还没满月时我早就说去讨个奶母,可你不让讨。硬说你自己的奶够吃,怕孩子吃了别人家的奶,日后生疏你什么的……”

南埕人恼羞成怒地暴粗口:“谁叫你的家伙那么厉害,一下子弄两个出来,又那么馋?你倒反而还怪我没奶呢!”

朱登贵把脸皱成一把:“哎!哎!你说点人话好不好?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随即求援地回头叫:“三哥,林妈,你们快来啊!”

朱三和女佣林妈一齐赶来,分别把孩子接过去。

朱登贵这才松口气:“林妈,奶母讨着了吗?”

中年的佣人林妈回禀道:“东家爷,这两个孩子的奶母最好还是找咱船上的女人。咱船上的女人不但体格壮奶水多,而且成天在水里头洗洗泡泡的,身子比谁都干净啊!”

林妈是个正宗船人女,丈夫年轻时出海打鱼被浪“烫”了;说是被浪“烫”了,其实还是被“风狮”咬了,那是船人们最怕的横过岛角的“沟鼻”风,就好比现在高速公路上用警示牌提醒人们注意的横风。丈夫被浪“烫”后,林妈好不容易把几个儿女抚养大了,也都成家立业了一条小船一小家子过了,她再也不愿意在水面上和风浪中过她的后半生,就来到朱家当佣人了。

平时跟林妈很投缘的朱三说:“林妈说的是,船上的女人奶水好,又会拾掇呢!”

突然间朱三又恍然大悟地叫起来:“哎!刚才来讨糍的那弹涂鱼的孙女不是很好吗?年岁轻,奶骨又大哪!”

朱登贵两眼很快一亮,可马上就摇头了:“不妥!不妥!人家还拖个孩子呢!”

南埕人又怨怪:“你这死人!当奶母的本来都是正在喂奶的女人哪!要是没有奶水还怎么当奶母?”

朱登贵怔住了。

南埕人却来了劲:“三伯,林妈,你们赶紧去把她叫来让我看看!”

朱登贵开始动心了:“人家不知道还肯不肯来呢?”

南埕人财大气粗:“那些曲蹄母可贱呢!咱们多给她们几片钱,还怕她们不来?”

旁边的林妈顿时就觉得很不是滋味。

朱登贵狠狠地瞪了南埕人一眼,带着歉意对林妈道:“林妈,她尽说些浑话,你不要往心上去。”

林妈与世无争:“东家爷,咱们上岸来赚饭吃的船人怎么在乎这呢!何况太太的直脾气我又不是不知道?”

朱登贵这才宽了心:“亏得你知道她这脾气,没往心上去就好。那奶母的事情你就抽个工夫去问问看吧!”

林妈的名字叫嫩妹,她来到船上时,把一袋米和几块银圆放在舱盖上,就很真切对弹涂鱼道:“阿叔,你也知道朱会长是做小鱼贩起家,苦出身的。他和别的山人确实不一样,对我们当下人的都很好。要是不好,冲着南埕人那母夜叉,龙的肉摆给我吃,我都不想在他家做事呢!朱会长说,云玉假如肯去他家做奶姆,每天晚上都可以回来陪自己孩子;即使不想去,这几块钱和一袋米也送给你们家贴补几天日子。”

林妈嫩妹算起来跟云玉他死去的爹是堂兄妹,属于自家人,她当然不会蒙自家人的。

云玉显然动心了,可又明显不忍白天一整天抛下孩子地紧搂着孩子!

弹涂鱼看出她的心思,叹口气:“妹子,你自己想去就去吧!有了米,白天我就煮点粥糊用鱼汤搅着让他填肚子,等晚上回来你再好好给他喂奶。不去的话,你母子俩也还不是半吃半饿?”

嫩妹姑妈说:“孩子,还是去吧!我猜想他朱登贵心好,是念着你爷孙辛苦,才这样好心呢!”

弹涂鱼也说:“我长眼睛来也没见过别的山人有他那么好地对待咱们船人的,你就安心去吧!再说还有你嫩妹姑妈在你旁边关照长短呢!”

云玉想了许久,虽然点了头,可是泪水终究还是噙不住地掉在儿子脸上。可儿子正在她怀里甜甜地酣睡呢?

第二天上午,穿着朱家给的半旧衣裳的云玉,赤着脚板从“示我周行”的外门匾下,又经过“载覆资生”内门匾底下,踏进那两扇青砖钉铁皮的大门后,两眼就不敢离开石板条台阶和三合土地面地低垂着。直到嫩妹姑妈叫她抬眼走路时,在她有些晕乎的感觉里才感觉到那些天井鱼池,雕梁画栋,藻角斗拱的存在。

到了后厅,比云玉也就大五六岁的南埕人,用一双剖鱼刀一样尖利的三角眼,打量上秤钩的鱼一样地从头到脚地剖了她好几遍,最后才比较满意地把眼光落在她丰鼓的胸脯上。

南埕人首先约法三章:“头一条,也是最紧要的一条,你得给我好好记着!不要在男人面前翘奶子,撅屁股的。要是让我发现你故意在男人面前这样做,那就得小心你自己的奶子了!记住了吗?”

云玉羞惶不已地低下头点着。

南埕人这才和颜悦色些:“你别看我好像很凶,你要是能好好帮我带好孩子;让我高兴的话,我另外还会赏你的。”

嫩妹姑妈赶紧说:“还不谢谢公议长夫人?”

云玉还是那样羞惶:“谢谢公议长夫人!”

南埕人随即吩咐:“带她到后厅的下房去安顿一下。”

云玉这才如释重负地跟林妈到后厅。

嫩妹姑妈刚刚把云玉带到后厅的房间,外头就传来赛歌般的啼哭声。

南埕人就在哭声中厉叫:“林妈,快叫那奶母来喂奶!快来!”

嫩妹姑妈带云玉赶回后厅时,那一对龙凤胎正在南埕人怀里哇啦地哭个不停。

同类推荐
  • 最漫长的祈祷

    最漫长的祈祷

    他曾经是个开心的顽童,调皮而叛逆,他毁坏邻居家的房子、偷喝圣餐里的酒、和朋友偷偷抽烟,还和女孩们胡混……他不是父母期望中的孩子,而父母的爱也让他感到窒息。于是他离家千里,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他以为这样就自由了,然而,父母终有老去的一天,在接到父亲病倒的电话那一刻,他幡然醒悟:世界上再没有这样一个安全、温暖的地方,可以肆意纵容自己,我们终要回归。
  • 深入北方的小路

    深入北方的小路

    澳大利亚医生多里戈·埃文斯在二战中成了日军的俘虏。他每天在战俘营的工作除了治疗生病、残疾的战俘,还要负责从他们中挑选出日军规定的人数,去修建泰缅铁路。在修建这条“死亡铁路”的过程中,每天都有人因为殴、饥饿、热带疾病和繁重的工作而死去。白天,多里戈·埃文斯要想办法营救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战友。晚上独自一人的时候,他会想起人生中经历过的唯一一次真正的爱情,日复一日地等待着艾米的来信。终于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而这封信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 梧桐树

    梧桐树

    树这东西,像人一样,高兴的时候,是会笑出来的。当然了,树也有不高兴的时候,甚至还有伤心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呢,树也会哭出来的。树笑的时候需要风的鼓动,而哭的时候则需要雨的帮助。风和雨是性情的,最知道树的欢乐与忧伤……这就是冯举旗了,自以为是个文化人,而且还怀揣着一个不死的文学梦想,得空儿写篇千把字的小散文,寄给我,让我想办法给他在报纸上变成铅字。我得承认,冯举旗的文字是不错的,写的小散文都很有味,像我起头用的几句话,就是抄录了他近些日子寄给我,我给他发在《陈仓晚报》副刊的文字。
  • √2整容术

    √2整容术

    火焰首先是从一个窗口喷吐出来的,随着一夜未停息的山风顺势腾跃而起。没多一会儿,其他窗口也冒出了火舌,瞬时连成一片,顷刻吞没了整个建筑。“着火了,着火了……”一阵上气不接下气的叫喊声,惊醒了天刚蒙蒙亮的山村。当人们从睡梦中跑出来时,“冰雪之家”旅店已在一片火海之中。“赶快……救火,救火……”村主任朝跑来的人们声嘶力竭拼命地呼喊道,“快,操家伙……端水,扬雪……”所有人在慌乱中就近找来工具,有的去接水,有的铲起地上的积雪撒向火中。“赶紧给县消防队和镇里打电话,叫他们快来救火!”村主任一边交代,一边奋力扑火。
  • 见习记者

    见习记者

    见习记者于之恒被派去执行一项特殊使命,究竟是什么使命,因为使命的高度保密,于之恒也不知道。抵达目的地之后,看到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现场,随着内幕的层层揭开,于之恒感觉此行确实值得,于是,他深入调查,决定按照领导的要求搞出一个惊天动地的报道来。当他像秘密战士一样一路过关闯将,终于掌握了完整的资料,并且花了不少心血完成了采写任务时,结果又却出乎意料之外……
热门推荐
  • 琴侠传之劝君善良

    琴侠传之劝君善良

    《琴侠传》系列之《劝君善良》正式完结啦!敬请期待第二部——《琴侠传之卿不负》,不日开坑哦!琴心义胆,一曲断人肠。本书主写一个性情桀骜不驯高冷叛逆的黄毛丫头,如何从区区无名小卒成长为一代琴侠的过程。喜欢就加收藏哦~(笑)
  • 外科圣医

    外科圣医

    实习医生李铮,脑海中有一个神奇的魔方,不但可以获得各种超前的手术技术,还可以真实的模拟任何手术。于是,一个巨牛的外科医生,从此诞生。ps:搞笑又不失严谨的医生小说,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欢迎加入外科群:611648277。
  • 班主任感悟幸福100篇千字妙文

    班主任感悟幸福100篇千字妙文

    《班主任感悟幸福100篇千字妙文》是“班主任千字妙文”系列中的感悟幸福篇。每个人都渴望幸福,然而幸福并非只有一面。《班主任感悟幸福100篇千字妙文》收录的100篇千字妙文,从教育事业、专业成长、开展活动、唤醒心灵、融合沟通、享受生活、获得回报等七个方面探寻了教师幸福的来源,阅读这些文章,或许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审视自己教育生涯的崭新视角,于忙碌之中重新发现点点滴滴的幸福。
  • 大宗地玄文本论

    大宗地玄文本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诡案实录(全册)

    诡案实录(全册)

    本书作者笔下那些沾满鲜血的罪恶,绝没有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你能想象一个残忍变态的刽子手就藏在你身边的可怕吗?不要问原因,或许在午夜睁眼时,就有一个人用锤子砸向你的脑袋;不要求解释,或许转过一个胡同,就有一个黑影用钢绳死死勒住你的脖子,或用硫酸灌入你的喉咙。作者以他亲身经历给我们讲述的8桩离奇凶案,不仅是最血腥的,而且罪犯的狡猾、手段的残忍、处理尸体的怪癖以及整个案件的诡异,每一个案件背后牵扯出来的故事,足够令你惊声尖叫。这些故事,讲出来你也许不会相信,但是一切的诡异确实存在,此刻开始,请随主角的口述,进入那个恐怖的凶手世界,探索那些无法想象的罪恶与残忍。
  • 豪门盛宠,首席的甜心娇妻

    豪门盛宠,首席的甜心娇妻

    十年前,她是想要嫁给他的小萝莉﹔十年后,重新遇到她,他想起曾经的她扬言要做自己的新娘,但是她却在为了另外一个男人买醉。她觉得这一生大概是要做一个“无人垂帘”的女人,但是突如其来的认亲的哥哥却把她迷得七荤八素,原来世间自有缘分在,即便是十年的时光,但是依旧没有冲的掉他们之间的一切。
  • 而这个世界不缺少国王

    而这个世界不缺少国王

    骑枪之下众生平等。耕田的耙子能够钉死国王贵族;杀敌的利剑能够砍死平民。有文采的封臣把满腔的仁义道德说给平民听,却把阿谀奉承的话递给国王;王国坚毅的勇士在贵族中享有勇敢的标签,却被平民所憎恨着。国王总能活着,活在平民的尸体下。
  • 我真不想当偶像

    我真不想当偶像

    当2019年的青年灵魂与1997年的女孩灵魂融合在一起之后她自己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他还是她了
  • 战国赵为帝

    战国赵为帝

    穿越到战国时代,成为公元前295年,16岁的赵国惠文王赵何。什么,沙丘宫变即将发生,我爹武灵王赵雍马上要被活活饿死?什么,我赵何死了爹之后还要被权臣架空十年?什么,好不容易赶走权臣夺回权力,还要被秦昭襄王嬴稷压制几十年,到死不能带赵国翻身?赵何怒了。怼他!寡人是要成为千古一帝的男人,谁敢挡路,全部怼死!战国精英QQ交流群:672482759
  • 北极学院

    北极学院

    北极国最高学府神功学院,拥有北极国最顶尖的学子,他们勤奋刻苦,学习多种神功本领,在激烈的竞争中,选出来最优秀的人才,为北极国培养可一代又一代的高级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