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6400000003

第3章 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2)

我的猜想——这只是一个猜想——是,写完这封信以后,林肯看看窗外,对自己说,“等一下。或许我不应该如此匆忙。我坐在这静静的白宫里,命令格兰特去出击,是举手之劳的事;但假如我当时是在盖茨堡,假如我在上星期,也和格兰特一样,见到遍地血腥,假如我听到伤兵的悲号哀吟,也许我也不会如此急着去进攻了。也许我的性格和格兰特一样地柔弱,我的做法可能就会和他的相同了。无论怎么样,现在木已成舟了。如果我发出这封信,固然可以发泄我的不快,但是却会使格兰特为自己辩护。将会使他责备我。这将会造成恶感,破坏了他身为指挥官的效力,而且也许迫使他辞职不干。”

因此,就像我上面所说的,林肯把这封信放在一旁,因为他从痛苦的经验中学到,尖刻的批评和严厉斥责,几乎总是无济于事。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说,他任总统时,若遇到棘手的问题,常往后一靠,抬头看看挂在他白宫办公室墙上那张林肯的巨幅画像,然后问自己,“如果林肯在我这种情况下,他将怎么做?他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马克·吐温经常会大发脾气,写的信火气之大足能把信纸烧焦。有一次他写信给把他激怒了的人,“给你的东西应该是死亡埋葬许可书。你只要开口,我一定会协助你拿到这份许可书。”又有一次,他写信给一位编辑,谈到一个名校对企图“改进我的拼字和标点”。他用命令的口气写道:“此后这方面的情形必须遵照我的底稿去做,并且要教那个校对把他的建议留在他已经腐朽了的脑子里面。”

写这些可以刺痛别人的信,让马克·吐温感到很痛快,也让他消了气。不过这些信却并没有引起任何不好的反应,因为他的太太已经悄悄把这些信拿了出来,没有付邮,也就是说,这些信根本就没有寄出去。

你是否想劝某人改掉一些坏习惯呢?如果是,那么我非常同意你的想法。但为什么你不从自己先开始呢?

从一个纯粹自私的观点来说,这比有意改进别人获益更多——是的,而且所冒的风险也少得多。

白朗宁曾说:“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要革除你自己全部的缺点,或许必须到圣诞节才办得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在假期里好好休息一番,再利用元旦规劝和批评他人。

但要先把自己弄得十全十美。

“不要抱怨邻人屋顶上的雪,当你自己门口脏兮兮的时候。”

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很想表现一番。我给作家察哈丁·戴维斯写了一封信,他一度在美国文坛上红得发紫。我当时正着手写作一篇有关作家们的杂志文章,我在信中请戴维斯告诉我他的写作方式。在这几个星期之前,我曾收到一封来信,信末写着:“口述信,未读过。”

我觉得好极了。我觉得写那封信的人,一定很了不起、很忙碌、很重要。我一点也不忙碌,但是我急于向里察哈丁·戴维斯表现一番,因此我就在短笺的结尾,以这些字句作为结语:“口述信,未读过。”

他根本就没给我回信,只把信退还给我,还在尾端草草地写下:“你的礼貌真是没有礼貌。”没错,我是做错了,或许我是咎由自取。但身为一个凡人,我不以为然。我不以为然的感受是如此深刻,当我在十年之后听闻察哈丁·戴维斯的死讯时,我心中仍然想着我曾羞耻地承认他那次对我的伤害。

假如你我明天要造成一种历经数十年、直到死亡才消失的反感,只要轻轻吐出一句恶毒的评语就可以了。

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我们要记住,和我们来往的不是纯粹理性的生物,而是充满了情绪变化、受自负和虚荣心驱使的生物。

刻薄的批评,曾使得英国最好的小说家之一托玛斯·哈代永远放弃了小说写作,使得英国诗人汤姆斯·查特登走向自杀。

本杰明·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不大懂处世之道,后来和人相处变得圆滑干练,被任命为美国驻法大使。他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不说任何人的坏话,”他说,“我只说我所知道的每个人的一切长处。”

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的确,很多愚蠢的人都这么做。“全然了解,就是全然宽恕。”正如约翰博士也说过:“要知道,即使是上帝,不到世界末日,他也不会轻易审判世人。”那么你我又为何要批评别人呢?

献出你的真实、诚恳和赞赏

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可使任何一个人去做任何一件事,你有没有静心下来,想过这件事呢?是的,只有这样一个方法,那就是让别人愿意去做那件事。

当然,你可以用一枝左轮手枪,对着一个人的胸脯,那么他也会乖乖地把表给你。你可以用恫吓解雇的方法——在你尚未转身过来前——叫一个雇用的人跟你合作。你也可以用鞭笞,或是恫吓,让一个孩子做你所需要彵做的事。可是这些粗笨的方法,都会产生极为不良的反响。

我能叫你去做任何事情的唯一方法,那就是把你所需要的给你。

你要些什么?

弗洛伊德曾这样说:凡你我所做的事,都起源于两种动机,那是性的冲动,和能成为伟人的欲望。

美国最渊博的哲学家之一,约翰·杜威教授,他的措辞稍微有些不同。他说,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欲望是“做重要人物的欲望”。记住这句话:“做重要人物的欲望。”这句话是有特殊意义的。在这本书中,你还将看到许多相关内容。

你所需要的是什么呢?也许并不是很多,只是几样你所希望拥有的东西——你不断地渴望能够享有它们。这也是大部分人想要拥有的:

一、身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延续;

二、食物;

三、睡眠;

四、金钱和金钱所能买到的;

五、长寿;

六、性的满足。

七、子女们的幸福;

八、自重感。

除了第八点,几乎所有的这些欲望都不难满足。但有一种欲望就像我们渴望食物、睡眠一样深切,但很难那样轻易得到满足,那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成为伟人的欲望”,也就是杜威所说的“做重要人物的欲望”。

林肯总统曾在一封信的开头说:“每个人都喜欢受人恭维。”威廉·詹姆士也这样说过:“人类天性至深的本质,就是渴求为人所重视。”在这里,他并没有说“希望”“欲望”或是“渴望”,而是说“渴求”。这是一种痛苦的,而且急待解决的人类“饥渴”,能真正满足这种内心饥饿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而正是这种人才能把握别人,甚至“在他去世的时候,连殡仪馆那些兜揽生意的人也会为之叹息。”

寻求自重感的欲望,是人类和动物间的一项重要差别。我举个例子。那时我是密苏里的一个农家儿童,我父亲饲养一种品种优良的猪和一种白脸牛。那时我们常在牲口展览会中陈列我们的猪和白脸牛,并曾经获得几十次头奖。

我父亲把蓝缎带的奖章用针别在一条白布上,当有亲友们来我们家时,父亲就拿出这条白布来,我握着这一端,他握着那一端,让亲友们来观赏。

猪、牛并不在乎牠们赢得的蓝锻带,可是父亲却十分重视,因为这些奖品,给他带来了一种“自重”的感觉。

假如我们的祖先对“自重感”没有强烈的欲求,我们就不会有文化,也就跟动物差不多了。

就是这种自重感的欲望,激起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在一家杂货店工作的贫困店员,翻遍了整个满堆杂货的大木桶,找出他用五分钱所买的几本法律书籍,痛下决心去研究。你或许听说过这杂货店的店员,他的名字叫林肯。

这种自重感的欲望,激发了狄更斯写出了不朽的名著。这自重感的欲望,使华伦完成了他的设计。由于这自重感的欲望,使洛克菲勒积存了他一辈子花不完的钱。也是这个欲望,使得那些富豪们建造了一栋栋巨大豪华的别墅,而这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没多大用处。这个欲望,能使你穿上最新颖的服饰,驾驶最漂亮的轿车,和别人谈论你自己聪明伶俐的孩子,也就是这种欲望,使许多青少年成为盗匪。前任警察总监玛罗尼曾这样说过:

“如今的青年罪犯,充满着自负。他们在被捕以后,第一个请求不是别的,而是要求看那篇骇人听闻的、使他成为‘英雄’的报道。他们只想看见自己的照片能够和著名的运动、电影和电视明星以及政客的照片共同登在报纸上,服刑对他们来说似乎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如果你告诉我,你是如何得到你的自重感的,那么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怎样的人;确定你的性格,对你来讲,是桩最重要的事。

洛克菲勒捐钱在中国北京建造最新式的医院,照顾了许多他没有见过面也永远不会见面的贫民,藉此得到了他的自重感反过来说,狄林克做土匪、抢银行、杀人,也是在满足自重感。当警方人员搜捕他时,狄林克闯进一家农舍,说:“我是狄林克……我不会杀害你,但我是狄林克!”他以他是第一号公敌为荣。

是的,狄林克和洛克菲勒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如何获得自己的自重感。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为了自重感挣扎的有趣事例。华盛顿喜欢被人称为“至高无上的总统”;哥伦布向皇家请求获得“海洋大将”和“印度总督”的名衔;女皇凯撒琳拒绝拆阅没有称她为“女皇陛下”的信件;林肯夫人曾在白宫像母老虎似的对格兰特将军的夫人大发雷霆:“你怎么敢在我请你坐下以前就在我面前坐下!”

有一些百万富翁,资助拜尔将军去南极探险,不过有一个附带条件,那就是要以他们的名字命名那些白雪覆盖的山峰。而雨果甚至希望将巴黎改成他的名字。

人们会为了取得同情和注意和“自重感”而故意装病。例如,麦金利总统的夫人曾强迫她的丈夫放下国家的重要事务,倚偎在她床边,搂抱着她,哄她入梦,这样每次需要数小时的时间,麦金利夫人藉此得到她的自重感。

麦金利夫人她治牙的时候,也坚持让丈夫陪着她,藉此来满足她医牙痛楚时被注意的欲望。有一次麦金利和国务卿约翰·海尔有要事相商,所以不得不让她一个人去看牙医,结果她大发脾气。

作家玛丽·罗伯茨·莱恩哈特也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位“聪明”的青年女性为了获得重要感突然装起病来。

莱恩哈特夫人说:“有一天,这妇人不得不面对一种事实……或许是年龄的关系,使她永远不能结婚的事实,想到孤独的晚年就将在她面前展开,可期望的事,实在太少了。”

莱恩哈特夫人又说:“她躺在床上有十年的时间。她年老的母亲,每天上下三楼,捧着碟盘去侍候她。有一天,这位年老的母亲由于过度的疲惫,终于倒地去世,床上的这个病人,沮丧了数星期后,她穿衣起床,身上的病也消失了。”

有些专家宣称,人可能真的会发疯,为的是要在疯狂的幻境中,寻找冷酷的现实世界上所得不到的自重感。在美国医院中,患精神病的人数要比患其他病的人数总和还要多。如果你年纪在十五岁以上,又住在纽约州,你可能有二十分之一的机会,在你的一生中要住七年以上的疯人病院。

精神错乱的原因是什么?

没有人能回答出这样笼统的问题,不过,我知道有些疾病,比如梅毒,会摧残伤害脑细胞,结果导致癫狂。实际上,约有半数以上的精神病是由于生理原因造成的。像脑部受到损伤、酒醉、中毒以及由于其它原因所造成的伤害。

可是另外一半精神病患者,很明显,他们的脑细胞中并没有任何病态。对这些人死后所进的尸检中,即使用最高倍的显微镜检查他们的脑部神经,也很难查出什么问题,他们的脑部神经和我们的一样健全。

为什么这些人会精神错乱?

我最近曾向一位疯人医院的主治医师提出过这个问题,这位医师对精神病学领域很有研究,得过最高的荣誉和表彰。他坦言,许多精神错乱的人,在他疯癫的状态中找到了真实世界中所无法获得的自重感。然后,他他告诉了我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现在有个病人,她的婚姻是一出悲剧。她需要爱情、孩子和社会上的声望,可是现实生活却没有赋予她梦幻中的希望。她丈夫不爱她,甚至于拒绝跟她一起用餐,而且还强迫她服侍他在楼上房间吃饭。她没有孩子,没有社会地位。这一切终于让她精神错乱,而现在在疯癫梦幻中,她已经跟丈夫离了婚,恢复了她少女时的姓名。她现在相信自己已嫁给英国皇家贵族,并且坚持要人家称她是史密斯夫人。”

至于她所希望的孩子,现在她幻想中也已经有了。每次我去看她时,她都会对我说:“医生,我昨夜生了一个孩子。”

这故事悲惨吗?我不知道。这位医师对我说:“如果我能伸出我的手,去治愈恢复她的清醒,我也不愿意那样做,她现在似乎获得了她真正所期盼的快乐。”

以整体来讲,精神失常的人,似乎要比你我更快乐,因为他们已经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签出一张百万美元的支票给你。或者给你一封介绍信,去见一位有名的人物。在他们所创造的梦境中,他们能找到他们所期望的自重感。

如果有人对自重感,如此地迫切饥渴,甚至于真的成了精神失常只为获得它,试想若是在人们尚未疯癫前,就给予他真诚的赞扬,那时你我的成就,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奇迹呢?

据我所知,有史以来,美国第一个年薪超过100万美元的人是查尔斯·史考伯。1921年,他被“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任命为新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总裁,当时他只有38岁。卡耐基为什么付给史考伯100万美元的年薪呢?因为史考伯是个天才吗?不。那是他所掌握的钢铁制造知识比别人更多吗?也不是。史考伯本人曾告诉我,在他手下做事的许多人在这方面知道得比他更多。

同类推荐
  • 人生要敢于奋斗

    人生要敢于奋斗

    这是一个奋斗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在往前行,别为自己找任何借口停下来,因为停下来你就会被淘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要敢于奋斗,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一切都需要通过我们的双手去争取。自己是自己最大的贵人,自己也是自己最可靠的救星。
  • 情商到了,事就成了:让你受益一生的EQ培养

    情商到了,事就成了:让你受益一生的EQ培养

    本书带领大家走进情商这所“大学”,它系统而全面为大家讲解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影响情商的因素很多,要想提高情商也需要多方位的努力。只有把情商培养好,才能够在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本书引用大量国内外经典理论,从多方面给读者讲解适合中国人的情商培养方法。
  • 思路决定出路(第二册)

    思路决定出路(第二册)

    留意一下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总会有碰壁的时候。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你是否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有条不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还是整天发牢骚,埋怨事情多了,思维乱了,没头绪做事?以上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清晰的思路,有没有按照思路去做。“成功不是不可能,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本书让大家知道了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或方法,更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员工培训还是个人的成长,本书都是最佳的范本与参考书。
  • 魔幻记忆100%

    魔幻记忆100%

    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这是他们成功的基石。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不是你所期望的吗?杰出诗人泰戈尔在幼年时记住了很多歌谣,4岁时便能读书,8岁时就能掌握4种语言;著名科学家卢瑟福,1岁半就能读书认字,5岁就能背出50多行的拉丁文诗歌;著名小说家罗曼·罗兰,对各式的花朵及食品,一嗅就能正确地分辨出它们的香味来。
  • 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口才是金,它能让你如鱼得水,助你迈向成功。本书从实际出发,对做人办事所需要的口才知识做了完备详尽的介绍。
热门推荐
  • 陆费逵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陆费逵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陆费逵谈教育(名家谈教育)》共收陆费逵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45篇。前面部分的文章均为陆费逵先生以一个教育家身份所撰写的关于教育的心得文章,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陆费逵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灵魂与教育》《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当与国民教育并重》《学然后知不足,做然后知不能》等;后面部分的文章是陆费逵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他回忆《辞海》的编纂、青年时期,及谈孝道、勤俭、实业、读书等方面的文章。
  • 犯罪心理档案(全集)

    犯罪心理档案(全集)

    这是一部深度剖析犯罪心理、囊括了几乎所有犯罪元素的惊悚之书——一连串神秘莫测的死亡;一系列诡异老练的犯罪手法。真凶以伪善之名隐藏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同眠共餐。善与恶的殊死角逐后面,是深不可测的人性。由韩印、顾菲菲、杜英雄、艾小美、吴国庆等刑侦精英组成的团队,穷尽毕生所学,孜孜不倦地与一个又一个变态心理杀手展开缠斗。他们通过微表情解读,识破犯罪分子的谎言;通过行为证据分析,洞悉犯罪分子的心理动机;通过犯罪侧写,还原犯罪现场,让罪犯无处遁形。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萤火虫传说

    萤火虫传说

    女主人公安霜年幼时认识了比自己大五岁的男孩子韩非,几次的相遇,几次的分离,使二人产生异样情愫,安霜十一岁那年,原本以为的后会有期却变成了后会无期……如果能再次相遇,我一定会第一眼认出你。
  • 闯荡诸天

    闯荡诸天

    那一年,高明被[诸天乐园]选中,成为了一名编号[7143]的实习主神。为了能够在十年后的主神评比中存活,他链接了几个世界,并选中了几个现代人去探索世界。结果现代人因为熟知剧情的缘故,喜欢各种作死,害的高明血本无归,亏掉了仅有的本源。好在已链接的世界并不会因此消失......高明无奈之下,只能从各种影视中选择剧情人物来进行诸天世界的闯荡。......四目道长:“燕赤霞道友且慢动手,这魔很似不凡!浑身上下都能卖个好价钱!家乐,把我昨夜新画的五雷符拿来!”鸠摩智:“道长且慢,小僧昨日刚买了诱惑之光,看能不能将此魔收为坐骑!”扫地僧:“你们都退后,此魔身形巨大,老僧有三丈护体真气!先抗一波!”独孤求败持伫木剑而立,须发随风舞荡时,他幽幽道:“余至此,但求一败,人难如愿,妖可遂否?”躲在安全区,正在摇旗助威的高明、宋青书、秋生,以及坐在水晶球上的占卜婆婆:“大佬们牛逼(破音)!”
  • 末世狂欢节

    末世狂欢节

    冷学霸萝莉无安全感痞坏少年一起闯荡末世,助力祖国的故事甜文+爽文本宝介绍废︿( ̄︶ ̄)︿,要看的直接进入男女主身心干净
  • 日瓦戈医生(下)(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日瓦戈医生(下)(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日瓦戈医生(下)》内容简介: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外科医生日瓦戈,一次大战期间在沙皇军队供职,眼见沙皇的虚弱无能和旧军队的腐败,聪颖的心灵预感到革命力量的日趋成熟,期待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新生,并以积极的行动拥护新的政权。然而国内战争的严酷现实,以及新政权随后的一系列政策实施,使这位诚实、正直的旧知识分子,对于暴力和集权产生了深切的怀疑和忧惧,在被迫而有系统的双重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称赞质朴宁静的俄罗斯品质,并向往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做有意义的工作;而这样的人生理想,以及他与拉拉艰难优美的爱情,最终不为严酷的现实所容。
  • Strictly Business

    Strictly Busin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