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6400000002

第2章 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1)

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

1931年5月7日,纽约发生了该市有史以来最轰动的一次剿匪事件。经过几个星期的搜寻,“双枪杀手”科洛雷——这个既不喝酒也不抽烟的枪手——陷于穷途末路,被困于西尾街他情人的公寓里。

150名警员和侦探,包围在科洛雷位于顶楼的藏身之处。他们在屋顶砸了一个洞,打算用催泪弹把这位“杀警察者”熏出来。与此同时,他们把机关枪架在附近的建筑物上。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在纽约这栋高档住宅区里,不断地响起呼呼的手枪声和哒哒的机枪声。

科洛雷伏在一张堆满杂物的椅子上,不断地朝警方开火。成千上万激动不安的市民涌上街头观看这场枪战,因为在纽约的街头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当科洛雷被捉到的时候,警察总督莫隆尼宣布,这位双枪恶徒是纽约有史以来最危险的罪犯之一。“他杀人,”总督说,“连眼都不眨一下。”

但是“双枪手”科洛雷对自己有什么看法呢?当警方向他的藏身之处开火的时候,他写了一封《致有关人士》的信。在写这封信的时候,鲜血从他的伤口涌出,在信纸上留下一道红色的血迹。在信中,他这样说道:“在我的衣服之下是一颗疲惫的心,但这颗心是仁慈的——一颗不会伤害任何人的仁慈之心。”

但是,就是被捕之前不久,有一天,科洛雷在长岛一条郊外的道路上和一名女朋友温存。一位警员走到他的汽车旁,说:“让我瞧瞧你的执照。”

科洛雷掏出他的手枪,一言不发地朝那位警员连发几枪。当那位垂死的警员倒下去的时候,科洛雷从汽车里跳出来,又朝着他不能动弹的尸体开了一枪。而这就是自称“在我的衣服之下是一颗疲惫的心,但这颗心是仁慈的——一颗不会伤害任何人的仁慈之心”的凶手。

科洛雷被判坐电椅。当他抵达辛辛监狱(美国关押重要罪犯的监狱)的死刑室时,他是否曾经说过“这是我杀人的下场”之类的话呢?没有。他说的是:“这是我防卫自己所得到的结果。”

这则故事的重点是:“双枪杀手”科洛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

这是匪徒中一种不寻常的态度吗?如果你这样想的话,听听这段话:“我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都花在为提供别人轻松的娱乐、帮助他们得到欢乐上,而我所得到的是辱骂,是一种被搜捕的生活。”这段话是美国大名鼎鼎的黑社会头子阿尔卡月台说的,他曾是美国昔日第一号公敌,横行芝加哥最阴险的恶人。

阿尔卡普不曾责怪自己。他真的自以为是一个大众的恩人——一个不受感激,而且受误解的大众恩人。苏尔兹,纽约最恶名昭彰的匪徒之一,当他在纽瓦克被枪手击倒之前,也是如此。在一次报纸访问中,他说他是一名大众恩人。他相信自己真的是一名恩人。

在这一方面,我和辛辛监狱的典狱长刘易士,通过几次很有意思的信件,他说,“在辛辛的罪犯,似乎没有一个自认是坏人。他们和你我一样是人。因此他们辩护,他们解释。他们会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撬开保险箱,为什么随时要扣动扳机。他们大部分人,都有意以一种不论是错误的或合逻辑的推理,来为他们反社会的行为辩论,甚至对他们自己也是如此,因此气势昂然地坚持他们根本不应该下地狱。”

如果阿尔卡普、“双枪手”科洛雷、苏尔兹,这些监狱里的亡命之徒,都是从来也不责怪自己。那那么,我们日常所接触的那些人呢?

过世的百货业奠基人约翰·华纳梅克尔曾坦言:“我三十年前就学到,责怪别人是愚蠢的行为。我不责怪上帝对智慧分配不均,因为要克服我自己的缺陷,都已经很困难了。”

华纳梅克尔早就学到了这一课。但我自己却必须在这个冷酷的地方,碰撞了三分之一个世纪,才开始领悟出: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没有人会责怪自己任何事,不论他错得多么离谱。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史金勒以他的试验证明,在学习方面,一只有良好行为就得到奖励的动物,要比一只因行为不良就受到处罚的动物学得快得多,而且更能够记住它所学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人类也有着这相同的情形。我们用批评的方式,并不能够让别人产生永久的改变,反而经常会引起愤恨。

另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希勒也说:“我们很希望获得他人的赞扬,相同的,我们也极为害怕他人的指责。”

批评所引起的愤恨,经常会降低员工、家人以及朋友的士气,而且所指责的状况也仍然不会得到改善。俄克拉荷马州恩尼德市的江士顿,是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协调员。他的职责之一是监督在工地工作的员工戴上安全帽。他说他一碰到没有戴安全帽的人,就官腔官调地告诉他们,要他们必须遵守公司的规定。员工虽然接受了他的纠正,却满肚子的不愉快,而经常在他离去以后,又把安全帽摘了下来。

他决定采取另一种方式。后来他发现有人不戴安全帽的时候,就问他们是不是安全帽戴上不舒服,或者有什么不适合的地方。然后他以令人愉快的声调提醒他们,戴安全帽的目的是在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建议他们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戴安全帽。结果,遵守规定戴安全帽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而且再没人因此而感到不满。

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脱总统之间曾发生过一场著的名争论——那次争论分裂了共和党,使威尔逊入驻白宫,写下了世界大战的辉煌之页。让我们来简单回忆一下这段历史:

1908年,罗斯福卸任,推选共和党的塔夫脱当选为总统。然后,罗斯福就到非洲猎狮子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看到塔夫脱的保守作风,他大发雷霆,严厉地斥责了塔夫脱。他这么做,除了想要达到公然抨击塔夫脱之外,还有意为自己弄到第二任的提名,于是他另组了“进步党”,如此一来,几乎导致了共和党的瓦解。接下来大选的结果显示,塔夫脱和共和党只得到了维蒙州和犹他州两个州的选票。这是共和党在美国大选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惨败。

罗斯福谴责塔夫脱,那么塔夫脱有没有责怪他自己呢?当然没有。他只是眼中含泪地为自己辩解说:“我看不出我怎么做,才能和我以前所做的有所不一样。”

该怪谁呢?罗斯福还是塔夫脱?坦白说,我不知道,而且我也不管。我现在要指出的一点是,所有罗斯福的批评,都不能使塔夫脱承认自己的错误,结果只会使塔夫脱竭力为自己辩护。

下面,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个重要的事件,这件事曾让美国的公众舆论为此愤怒多年,几乎整个国家都为之震惊。在所有人的忘记中,美国政坛从来未出现过类似的丑闻。这件事就是著名的“茶壶堡事件”。事实的经过是这样的。

哈丁总统的内政部长阿尔伯特·弗尔受权主掌政府在艾尔克山丘和茶壶堡地区油田的出租事宜——那些油田是保留给海军以后使用的。弗尔部长有没有让别人公开投票?没有。他索性把那份丰腴的合同交给他的朋友杜梅克。而杜梅克又是怎么做的呢?他给了费尔部长所谓的十万美元“贷款”。然后,弗尔部长命令美国海军进入该区,骗走了那些对手,免得周围的油井汲走了艾尔克山丘的原油。那些对手,在枪头刀尖之下被赶走。他们冲进了法院,揭发了十万美元茶壶堡油田舞弊案。结果闹得满城风雨,毁了哈丁总统的执政,激起全国的公愤,几乎弄垮了共和党,最终使弗尔落入铁窗。

弗尔被骂了个狗血喷头——还没有一个公务员被严厉斥责得如此凄惨。那么,他为此而感到后悔了吗?根本没有!多年之后,胡佛总统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暗示哈丁总统之死是由于一个朋友的出卖,从而使他焦心和忧虑过度。而当弗尔太太听到这段话时,她从椅里跳起来,泪流满面,双手握紧拳头,尖声叫道:“什么!哈丁被弗尔出卖了?不可能!我先生从没有出卖过任何人。满屋子的黄金,都不能使我先生起歹念。他才是被出卖而带上刑场,钉上十字架的人!”

你看:人性表现出来了,做错事的人只会责怪他人,而不会责怪自己。我们都是如此。

因此当你我明天很想批评他人的时候,不要忘了阿尔卡普、“双枪手”科洛雷,以及阿尔伯特·弗尔。我们要知道,批评就像家鸽。它们总会回来的。我们要知道,我们准备纠正和指责的人,可能会为自己辩护,反过来谴责我们;或者,像文雅的塔夫脱那样,他会说:“我看不出我怎么做,才能和我以前所做的有所不一样。”

1865年4月15日,林肯奄奄一息地躺在福特戏院正对面一家廉价客栈的卧房里。有人在戏院枪击了他。林肯那瘦长的身子斜躺在那张对他来说有些太短的床上。床的上方,挂着一张罗莎波南的名画“马市”的廉价复制品,桌上有一盏煤气灯发出惨淡的黄晕。

当林肯奄奄一息地躺着时,战争部长史丹顿说,“这里躺着的是世上有史以来最完美的元首。”

林肯为人处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我对林肯的一生研究了十年,而且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写了一本有关他的书,取名为《人性的光辉》。我自信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对林肯的个性和家居生活,做了详细和透彻的研究。对林肯和别人的相处之道,我更是做过特别的研究。

他是否喜欢批评别人?呵,是的。当他年轻的时候,在印第安纳州的鸽溪谷,他不止批评,还写信作诗揶揄他人,把那些信件丢在肯定会被发现的路上。其中有一封信所引起的反感,并持续了一辈子。

林肯在伊州春田镇执行律师业务的时候,甚至投书给报社,公开攻击他的对手。但他这种事,少做一次就好了。

1842年秋天,他取笑了一位自负而好斗、名叫詹姆斯·席尔斯的爱尔兰人。林肯在《春田时报》刊出了一封未署名的信,讥讽他一番,令镇上的人都捧腹大笑起来。席尔斯是个敏感而骄傲的人,气得怒火中烧。他查出了是林肯写的这封信,于是便去找林肯决斗。林肯素来反对决斗,但为了维护荣誉,迫于情势的他只好接受了挑战。席尔斯给了林肯选择武器的自由。因为双臂很长,林肯就选择骑兵的长剑,并和一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学习舞剑。决斗的那一天,林肯和席尔斯在密西西比的一个沙堆碰头,准备决斗至死为止。但是,在最后一分钟,他们的助手阻止了这场决斗。

这是林肯一生中最恐怖的私人事件。在做人的艺术方面,他学到了无价的一课。他从此再没有写过一封侮辱他人的信件。他不再取笑任何人了。从那时候起,他没有为任何事批评过任何人。

南北战争的时候,林肯一次又一次任命新的将军统帅波多麦之军,而每一个将军——麦克时蓝、波普、伯恩基、胡克尔、格兰特——相继地惨败,这使得林肯只能失望地踱步。全国有一半的人都在痛骂那些差劲的将军们,但林肯却“不对他人指责只对大家祝福”,一声也不吭。他喜欢引用的句子之一是“不要评议别人,别人才不会评议你。”

当林肯太太和其他人对南方人士有所非议的时候,林肯回答说:“不要批评他们;假如我处在相同情况之下,也会和他们一样。”盖茨堡之役发生在1863年7月的最初三天。在7月4日晚上,李将军开始向南撤退的时候,黑云密布,大雨倾盆。当他带着挫败之军,退到波多梅克时,发现洪水猛涨,无法通行,而身后又是一支胜利的北军。李将军被困住了。他无法逃脱。林肯看出了这一点——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一个消灭李将军的军队立即结束战争的机会。因此,林肯满怀希望地命令格兰特不要召开军事会议,而是立即开始攻击李将军。林肯用电话下令,又派出一名特使去见格兰特,要他立即采取行动。

而格兰特将军又是怎样做的呢?他的做法正好和所接到的命令相反。他违反了林肯的命令,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他迟疑不决,一再拖延。他给林肯打电,举出各种借口,拒绝攻击李将军。最后,洪水退去,李将军带着他的军队从波多梅克逃脱了。

林肯勃然大怒。“这是什么意思?”林肯对他的儿子罗勃叫起来。“老天爷!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在我们的掌握中,我们只要伸出手来,他们就是我们的了;但我无论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法让我们的军队移动一步。在那种情况之下,几乎任何一个将领都可以击败李将军。假如我在那儿的话,我自己就能把他歼灭。”

在痛苦和失望之余,林肯坐下来,给格兰特写了一封信。别忘了,林肯这段时期的措辞总是非常保守和克制。因此,他在1863年所写的这封信,算是再严厉不过的了。

我亲爱的将军:

我不相信你能体会李逃脱所引起的严重不幸。他本来在我们的轻易掌握之中,当时假如对他一拥而上的话,加上我们最近的一些其他胜利,就可把战事结束了。结果现在呢,战事可能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如果你上星期一不能安全地攻打李的话,又怎么能在渡河之后,在你只剩下少部分的兵士时——不到你当时手边的三分之一兵力——去进攻他呢?我无法期望你可以改变情势,若要期望你可以的话,也是一种不合理的期望。你的良机已经失去了,因此我感到无限的悲痛。

你猜,格兰特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

格兰特一直没有看到这封信,因为林肯没有把它发出去。这封信是在林肯死后,在他的文件中被找到的。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失败的人总是抱怨自己的运气不佳,总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说如果幸运之神站在自己这边就会取得成功。同样,穷困潦倒的人也常常感叹命运不济,总认为有钱人是天生的富贵命,幻想自己如果也是富贵命,一定会比富翁更富有。其实非凡与平庸的主要差别不在于是否拥有强健的体魄,而在于人的思想与精神,在于人的心智。否则,那些伟人也一定是体格最健壮的人了。
  • 20岁开始,30岁成功

    20岁开始,30岁成功

    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20岁,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是我们精心设计人生的地方;20岁,我们又站在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起跑若能领先一小步,人生必将领先一大步,甚至在而立之年就开垦出一块属于自己的黄金宝地,戴上成功的光环。那么,在这至关重要的十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清楚些什么呢?我们有没有清楚的目标去为之努力奋斗,有没有设计好人生?我们缺少什么,要学习什么?我们的时间在哪里,要取得的成就在哪里?我们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我们30岁以前,能不能掌握财富的密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又在哪里?我们现在最应该做什么,做什么才对整个人生有价值?
  • 让感觉跟着跑

    让感觉跟着跑

    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 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本书总结了七个方面怎样管好自己,并列集为七个法则: 真正认识自我:首先给自己定位; 确立人生目标:明确奋斗方向; 人生必备的生存能力:是你生存的必要手段; 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使人一生受益无穷; 学会善待时间:不会利用时间将会一事无成; 学会为自己理财:打理她自己一生的财富,是走向成功的标志; 保持身心健康:拥着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其实,人的一生,追求的很多,就看怎么支待。如果能管理好自己的一生,相信每个人都会业有所成。说到底,一个人的成功没有什么秘籍和宝典,只能是从自身做起,循序渐进走好自己的每一步,相信成功便指日可待。
  • 幽默沟通技巧:在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

    幽默沟通技巧:在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

    一般而言,思维敏捷的人幽默感强些,思维迟缓的人则相反;性情开朗的人幽默感强些,内向性的人常相反。幽默与文化修养相关,所以,知识多的人总比知识少的人感受面要大。幽默感是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常听笑话,常开玩笑,幽默感就会滋长。大家对幽默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如说是一种情感,那就是人的情感;如说是“使我们发笑的东西”,那就不仅限于人的;如说是人生观,是人的观点,就又属于人的思想,而不是别的东西。总之,是人在交际场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助力。本书从多方位讲解幽默在各种场合、各个领域的作用,通过多个幽默的案例以及分析教给读者如何将幽默运用到细微之处,让幽默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你各种场合应对自如的资本。
热门推荐
  • 大唐混世小魔王

    大唐混世小魔王

    穿越大唐,成为程处默。混世魔王程咬金是我爹,碰到这么一位奇葩老爹,也真够倒霉的。无耻、耍赖、不要脸,还总爱动手打人。不过,作为二十一世纪五好青年,绝不能受老程影响,立志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良心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然后……撩公主,揍皇子,收了高宗做小弟。
  • 超时空垃圾站

    超时空垃圾站

    苏璟大学毕业后,处处碰壁,心灰意冷,回老家调整心情。却发现自家后院,成了超时空垃圾站,每天都有大量垃圾汇入其中,有的来自神墓、斗破苍穹、盘龙等小说时空;有的来自海贼王、火影、死神等动漫时空;有的来自X战警、美国队长、钢铁侠等漫威时空……作为垃圾站主人,苏璟有处理这些垃圾的义务。一开始他认为这是一件苦差,后来才发现,这是这辈子所遇到过的最美的美差。新书《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氪金玩家》。
  • 道以载万物

    道以载万物

    走向真实又完整的世界,才知道,活着并不是只为了自己。
  • 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全2册)

    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全2册)

    “人文平凉”丛书一套5本(暂定名《平凉诗词》《崆峒诗词》《平凉游踪》《平凉掌故》《平凉金石》),编者姓名:茹坚、李世恩、魏柏树、李业辉等。前两册精选古代至民国历代诗人所写崆峒山及平凉其他地方的各类诗词曲赋,略作简注。第三册精选历代作者所写平凉山川名胜、风土人情的游记。第四册精选有关掌故。第五册精选当地重要金石碑刻。
  • 大家小书·译馆:动物肖像

    大家小书·译馆:动物肖像

    本书是法国著名博物学者布封所写的一本关于动物之美的小册子,分为文艺理论、动物肖像、科学论文三个部分。布封对于动物的描写全部来自于对描绘对象认真充分的科学观察,是透过人生写出来的,往往借物讽世,因此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动物肖像》译者为著名翻译家范希衡,他的译文文雅而情感充沛,为读者充分展示了法国十八世纪博物学著作的风貌。
  • 明太祖宝训

    明太祖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的狂飙,始于70年代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融合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写作手法以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实验意识,以多样、丰富的文本形态日益吸引着文学评论家和读者的视线。本书在后经典叙事研究的语境下,依托后经典叙事学提出的颇受文学批评学界关注的理论、视角、概念、范畴,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新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结构、话语、修辞、伦理等方面的探究,从而解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轫的美国小说现实主义转向的叙事内涵。
  • 快穿宿主总爱和boss作对

    快穿宿主总爱和boss作对

    身为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大boss生生世世的夙愿皆是征服世界,统治宇宙。结果遇上了一个自称要铲奸除恶,实则比他还反派的宿主。……大前天,大boss西装革履,不可一世——被宿主坑了。前天,大boss披袍擐甲,威震八方——又被宿主坑了。昨天,大boss不死不灭,唯魔独尊——还是被宿主坑了。坑人就算了,还坑心。——今天,大boss忍无可忍,把装满花样外观的衣柜一脚踹飞:“老子不想陪你玩了!”下一秒却被宿主反手捂住嘴,目光玩味。“不,你想。”【1v1双c双强,偶尔撒撒狗粮。】
  • 最强科技大亨

    最强科技大亨

    通关末日游戏后,杨飞白发现自己的队员都穿越到了科技发达的末日世界,只有他留在现实世界成为后勤保障。杨飞白:“队友们,加油开荒啊!捡到的智脑、机器人、机床、核潜艇、卫星、火箭……都可以来我这里换一桶泡面加一根火腿肠!”队友:“无耻老贼!”杨飞白:“我这是为你们好,等我成为科技大亨,才有钱给你们加餐啊!”
  • 爱被藏在记忆深处

    爱被藏在记忆深处

    又名《花开半夏:99次说爱你》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你偷偷的记住了她的笑容,十年如一日,而她却从来不知?罗弋:我的公主,只要你愿意,我愿为你付出所有;你的幸福,便是我的幸福。安言:我的幸福便是,我喜欢你,正好你也喜欢我。安言暗恋了罗弋十二年,却不知那人等了她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