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8600000003

第3章 论慈善

第一节

人们也许会认为,要证明仁慈或温柔的爱是可敬的属多此一举,而且只要这种爱出现就总会得到人们的赞许和欢迎。在各种语言中人们都可以看到,善交往的、温厚的、人道的、仁慈的、感恩的、友好的、慷慨的、善良的等形容词,以及与它们相应的词,都普遍用来表达人性所能具有的最高价值。如果这些可爱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是与人的能力和卓越才能相伴随的,而且表现出对人类良好的支配作用和有益的指导作用,那么,它们似乎就使具有这些品质的人升华到超出人性的水平之上,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达到神圣的境界。崇高的地位、无畏的勇气、辉煌的成就,这些可能只会为英雄和政治家招来公众的妒忌和恶意,但是一当这些赞美之词被加上了仁慈的色彩,一当各件事情都表现出慈悲、温情和友谊,妒忌本身就会沉默或者加入到共同的赞美和欢呼之声中去。

当伯里克利这位伟大的雅典政治家和统帅临终时,围在身边的友人以为他已经不省人事了,于是就开始一一列举他的伟大品质和成就,他所进行的征战和取得的胜利,他对国家超长期的治理,以及他击败民主的敌人而树立起来的九座丰碑,以此来尽情表达他们对这位即将去世的恩主的悲痛。可是,这位濒死的英雄听到了这一切,他大声喊道,你们对那些以带来财富为主的庸俗成就谈得太多了,你们忘记了那项对我最辉煌的赞美。你们没有看到,没有任何一个公民是因我之过而穿上丧服的。[5]

对于才智和能力比较一般的人来说,社会美德,如果可能的话,实质上会变得更必不可少。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优秀的东西能弥补社会美德的缺欠,或使人免遭我们的强烈仇恨和蔑视。西塞罗说,崇高的志向,巨大的勇气,如果缺少完美的品格,就很容易堕落为狂乱的暴虐。这里,他主要说的是那些比较有社会性的、比较宽厚的德。这些德永远是善的和可亲的。

尤维纳利斯[6]在人类广泛的能力中发现了一个主要的优点,这个优点使我们的仁慈也变得更加广泛了,并给我们以较多的机会去扩展我们的仁慈的影响,而不是沉醉于低等的创造活动。的确,我们应当承认,只有通过行善,一个人才能真正享受由他的杰出所带来的利益。他的高贵地位自然只会使他面临更多的危险和动荡。他的唯一特权是给他所卵翼和保护的下属提供庇护。

不过我忘记了,我现在的任务不是向人们推荐慷慨和慈善这种德,或真实地描绘出这些社会美德的一切真正魅力。实际上,这些德足以使每个心灵刚一领会它们时,就被它们所吸引,而且每当人们在谈话和推理中提到它们,很难不对之发出赞赏。不过,我们这里谈论的对象与其说属于道德中实践的部分,不如说属于思辨的部分,因此,我只要说明(我相信人们会乐于同意我这样做),除了慈善、仁爱、友谊、感恩、天生的爱、公益精神,或从对他人的深切同情和对我们同类的充分关心中产生的一切德以外,再没有其他任何品质更值得人类的普遍欢迎和赞许,那就足够了。只要这些德一出现,它们就好像以某种方式感染了旁观者,并在他们身上唤起同样美好的情感,他们又把这些情感用在其他人身上。

第二节

我们可能注意到,当我们对任何仁爱慈善的人表示赞扬的时候,有一个情形我们总要充分说到,那就是,他同人们的交往及他提供的帮助给社会带来了幸福和满足。我们可以说,他所以得到他父母的喜爱,与其说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不如说是因为他对父母的孝顺和尽心照料。他的子女从未感到他的威严,而他在严厉的时候,也都是为了子女们的利益。同他在一起时,爱情借助慈善和友谊而得到巩固。而友情由于人们各自乐于礼貌相待而向着爱情和依恋的关系发展。他的用人和仆人从他那里获得可靠的帮助,他们不再惧怕命运的力量,除非他被命运的力量所压倒。饥饿的人从他那里得到食物,无衣的人从他那里得到衣服,愚昧懒惰的人从他那里学到技艺和勤勉。他像太阳,像人在地上却秉承天意的牧师,使周围的世界得到鼓舞、激励和充实。

如果他的活动只限于个人生活,那么他的活动范围是比较狭窄的,但是他的影响完全是宽厚温柔的。如果他获得了较高的地位,人类及其子孙后代都会享受到他的劳动成果。

如果我们要激发起对任何人的敬佩,我们总要提到表示赞扬的上述那些方面,并会取得成功,那么,我们难道不能因此断定说,由社会美德中产生的效用至少构成了这些德的部分优点吗?难道不能断定说,这种效用是这些德之所以受到普遍赞扬和关注的一个根源吗?

即使在我们介绍一个动物或一株植物有用或有益之时,我们对它的赞美和推崇也是与它的本性相适合的。相反,当我们想到任何这些低等生物的有害影响时,总是激起我们的反感。当我们看到广阔的麦田,看到果实累累的葡萄园,看到放牧的畜群等景象时,我们会感到赏心悦目,而当我们看到豺狼和毒蛇藏身的荒草树丛时,就会逃避。

一台机械、一件家具、一件衣服、一幢房屋,如果它们被设计得实用而方便,就此而言,它们是美丽的,就会使人们看到它们时感到快乐和满意。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人可以在对象中看到许多无知和未受教育的人看不到的优点。

在我们赞扬一种行业,诸如商业或制造业时,除了说到这门行业为社会所带来的利益外,难道我们还能说出别的更重要的理由吗?当我们把宗教法庭僧侣审判官的命令当成是对人类毫无用处或完全有害的,他难道不会勃然大怒吗?

历史学家乐于炫耀由他的工作所带来的益处。浪漫文学家则缩小或否认据认为由他的写作手法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总的来说,凡是值得赞扬的东西都包含有用的这个简单形容词所指的意思!凡是应当谴责的东西都含有它的反义词所指的意思。

西塞罗反对伊壁鸠鲁派说,[7]你们的神不能正当地要求得到任何崇拜或敬仰,不论你们假定他们有何种想象出来的完美性。因为他们是毫无用处、无所事事的。甚至你们大加嘲笑的埃及人,也不会把任何动物拿去献祭,除非因为那个动物是有用的。

怀疑论者(尽管很荒谬地)断言[8],一切宗教崇拜都根源于无生物,如太阳和月亮,对人类的维系和幸福所具有的效用。这也是历史学家把杰出的英雄和立法者奉为神明时所持有的共同理由。[9]

种植一棵树,耕耘一块田地,以及生儿育女,根据琐罗亚斯德教[10]所说,这些都是值得称赞的活动。

在一切道德决定中,社会效用这个条件是人们主要考虑的。不论在哲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出现有关人的责任界限的争论,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只有在任何方面弄清何者是人类的真正利益,我们的决定才能达到最确实的程度。如果我们发现任何从现象中得来的错误观点到处流行,我们只要通过更深一层的经验和更可靠的推理得到有关人类事务的比较公正的概念,我们就马上会收回我们最初的意见,重新调整道德善恶的界限。

给普通的乞丐以施舍自然会受到赞扬,因为它似乎给穷困潦倒的人带来了宽慰,但是,当我们看到这样做会助长懒散和放荡,我们就会认为这种善施与其说是一种德性,不如说是一个缺点。

诛戮暴君或弑杀篡位者和专制君主,在古代是受到高度赞扬的行为,因为它既使人们摆脱了许多恶人,又使尚未丧身刀剑之下的其他恶人感到恐惧。可是,历史和经验使我们相信,这种做法只会使君主更加防范、更加残暴。因此,尽管由于当时的偏见,梯蒙利昂(Timoleon)和布鲁图(Brutus)[11]曾使人们着迷,但现在看起来,他们是非常不适于效仿的榜样。

君主的慷慨被认为是慈善的一个标志,但如果正直勤劳者的家常便饭常常因此而成为怠惰淫奢之徒的美味佳肴,我们就会马上收回对那种慷慨行为的轻易赞美。如果一位君王因浪费了一天的时间而懊悔,那么,他的懊悔是高尚的、深切的。但如果他本来打算用这一天时间去给他的贪婪宠臣滥施恩惠,那么,他还是浪费这一天的时间而不要那样滥用为好。

奢侈或过于精细地讲究生活逸乐,很久以来就被人们看成是政府中一切腐败的根源,看成是派争、暴乱、内战和使自由完全丧失的直接原因。因此,人们普遍把它看成是一种恶,它还是一切讽刺作家和严肃的道德家谈论的话题。而现在,那些证明或试图证明这种讲究逸乐有利于促进勤俭、文明和艺术的人,则重新调整我们的道德观点和政治观点,并且把以前认为有害的和应当谴责的东西说成是值得称赞的或无辜的。

因此,总的来说,似乎不能否认,没有任何东西能比高尚的慈善情感更能赋予人以价值,它的价值中至少有一部分是从它有助于促进人类利益,给人类社会带来幸福的倾向中产生出来的。我们看到了这种品格和气质产生的良好后果,而且凡是具有那样有益影响的,并倾向于达到那样令人满意结果的品格和气质,都会带来惬意和快乐。我们既不能认为社会美德是没有慈善倾向的,也不能把它们看成是贫乏而毫无效果的。人类的幸福、社会的秩序、家庭的和睦、朋友之间的互相支持,都永远被认为是那些美德温柔地支配人们的胸怀而引起的。

社会美德的价值中有多大部分应归于它们的效用性,以及这一条件为什么会如此博得我们的尊敬和赞许,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的探讨中更好地考察。[12]

同类推荐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守望家园:中国哲学的当代性反思

    守望家园:中国哲学的当代性反思

    本书的主旨是从中国当下思想的存在出发,来考察中国的思想、文化、学术作为哲学的主题、方法与思考路径。历史中的中国本土思想与文化给予我们的存在方式到了近代发生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使我们原有的生存存在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原来本土既有的可以代表我们的身份的本土思想文化遇到了“为天下裂”的境遇而发生了变异。正是在这个“存在”的意义上,“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与“构建当代中国哲学”作为问题被呈现出来。通过哲学之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可以认识到:“中国哲学”不在“哲学”之中,而在“哲学”之外。就是要让“中国的哲学”从纯粹的“哲学”象牙塔中走出来,在具有生命意义的历史中寻找属于中国的“哲学”之“性”。这样的“哲学”需要的是中国这块土地的滋养和润育,中国哲学之“道,行之而成”。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

    本书从逻辑起点整体性、理论内容整体性、价值指归整体性、实践功能整体性和发展创新整体性等方面论述了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历史联系及内在逻辑关联性;揭示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创立中的奠基作用,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主要组成部分赋予了新的内容理解和体系定位,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统一整体”这一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难题作了一种新的研究和解答。
热门推荐
  • 听说你从月光来

    听说你从月光来

    无论月亮离地球有多近,洒下的光芒依旧毫无温度可言。多年后秦婉才后知后觉,爱上一个本不该爱的人到底是什么感受。大概就是进一步不敢深爱,退一步不甘放弃。曾经她以为她非他不可,可后来她对他再无期待。【推荐虐文《方先生,余生请放手》】
  • 许你一世可求

    许你一世可求

    暖萌矛盾妹子对上无良智障学长的成长小故事。人生不会一直甜蜜,但只要有你在,我就拥有了想面对忐忑未来的勇气。
  • 再世武圣

    再世武圣

    当关羽在拥有比以前更好武艺同时还有现代的记忆,会发生什么?当历史上命运凄惨的貂蝉,蔡琰,甄宓在改变的历史中碰到关羽,她们的人生还会和以前一样吗?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历史,弥补历史的遗憾。平四夷,征欧洲,笑傲天下。让大汉立于世界之颠。
  • 资宋

    资宋

    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今日大势在我。
  • 从零开始学魔法

    从零开始学魔法

    叶泉被流星碎片砸死了,又在一个奇怪的魔法世界复活了,他没有得到穿越者应有的光环待遇,反而还要学习魔法养家糊口。“什么?魔法师不用法杖?”“啊?魔法难道不是要念咒语来发动的吗?”“我去!没有法杖的魔法师算什么魔法师啊?”颠覆三观的魔法世界在此展开,一切从零开始。
  • 我体内有块石头

    我体内有块石头

    一颗流星,划破长空,坠入大地。刚从网吧回来的皓月纪,和流星来了次亲密接触,却意外死而复生,发现自己与众不同……咦,我胸口怎么有个扫帚印?“咕嘟……你说咋随便遇到块石头,就那么想捡起来啃两口呢?”“遭了……一定是石头啃多了,消化不良!”关于一位喜欢玩火,又痴迷于啃石头,而且愈啃愈强的少年,走上浪荡不归路的故事,谨慎入坑哦!
  • 凌爷久违了

    凌爷久违了

    带着懵懂无知的她,就这样闯进了他的世界。
  • 二十几岁,规划你的人生

    二十几岁,规划你的人生

    二十几岁的人,想法很多,但是真正着手去做的人不多,我们总是自己找一大堆借口,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借口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由,只要想做,总会挤出时间。那些忙得不亦乐乎的人,有多少时间用在重要的事情上?二十几岁时,只要我们确定了一种不服输的人生精神,最终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境界,完成从弱势地位到强势地位的转换,在社会中争取到最大的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唐保大乙巳岁续贞元释教录

    大唐保大乙巳岁续贞元释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