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3900000029

第29章 拓荒者之路——孔庆程教授创建军队后勤文书学纪实(4)

儿子说:“爸爸,你在部队干了这么多年,别人不知道你的苦楚,我还不知道吗?”

孔庆程不说话。也许,在那一刻,诸多的往事,在他的脑里一闪而过。不知为什么,他的鼻子忽然一酸。他深知: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才能为常人之所不能为。

他声音低了下来说:“你早点睡吧,爸爸知道了,明天早上还要早起呢。”

儿子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电话被挂断了。

孔庆程放下电话,看着微弱的灯光,一时思潮如涌,百般滋味,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组织上评定自己为教授,更该是大干一场的时候了。

所以孔庆程终日埋头苦干,除了上课备教案,就是研究公文写作;除了研究公文写作,就是备教案上课。

孔庆程能正确对待名,也能正确对待利,一切都为了学科的发展。

1993年,他拿出全部积蓄近万元买一套微机时,可能主要是想到方便学习、方便研究,对随之而来的消耗和给家庭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没有充分估计。直到2000年学院给他的办公室配备打印机之前,他一直用自己的打印机办公。7年多时间,光买色带、打印纸、换打印头的钱就有几千元了。可他从不向领导反映困难提要求。就连有时出去查资料,参加学术交流派不出车坐了出租车去,车费也都由自己负担。而这些开支按照规定允许报销。夫人说老孔“傻”,他自有他的理论:“部队发的工资,可以用于生活,也可以用于工作,我这么办违反了哪条规定?”夫人见他如此执著,也只好苦笑了事。须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衣食往行用,样样都得钱。有些需求满足不了,只好退而求其次:家人舍不得买肉吃点素的,儿子换不了新衣服暂穿旧的,夫人买不了皮鞋暂穿布的。刚刚搬了家,搞不了装修,添不了电器家具,只好凑合着过。后来学院调整住房,孔庆程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暂搬过渡房,第二步搬楼房,他的排名在前,可以选楼层房号。另一种是直接搬入多层楼,他的排名在后,只好住别人挑剩下的房。孔庆程当时没细想,从节约时间、节省金钱,减少搬家次数,一步到位,安居乐业的角度出发,做出第二种选择,结果住进了35号楼戊门6层12号。

只有这一件事,他事后犯了几回嘀咕。用孔庆程的话说:“回首平生,憾事一件。选房子只顾当前,没考虑长远。几年以后,自己退休,不能为部队做多少贡献了。而将来行动不便,住在6层,肯定得给社会增加负担。”这就是孔庆程,总是想着多为部队做贡献,少给社会添麻烦。

1994年,一名书商通过关系找到孔庆程,要以6万元买下《军队后勤文书学》的版权。6万元,对于孔庆程这样的家庭,肯定会有很大帮助。孔庆程思量再三,觉得不妥。其一,军队后勤文书学是经部队领导批准创立的一门新学科,这本书带有职务写作的性质,不能由个人出让版权。其二,《军队后勤文书学》是规定的主干教材,如果出让版权,堂堂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教育的最高学府,就要向个体书商去买教材,速成何体统!其三,《军队后勤文书学》涉及部队秘密,如果转让给个体书商,将不限于内部发行,可能泄密。而如果作一些技术处理,删除所有涉密内容,也就不成其为《军队后勤文书学》了。绝不能为了自己得几个钱,干出损害学科建设和部队利益的事。而部队一些同志出于教学、研究公文写作的需要,索要教材、课件,孔庆程从不保守,从不吝惜。迄今为止,他已免费向官兵进出千余套教材、专著,拷贝赠送部队各类多媒体课件千余盘,而且每盘都附有文件目录,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仅这一项开支,加起来恐怕又是一个5位数了。

孔庆程整天忙于军队后勤文书学的研究和教学,赡老抚小照顾家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他常为此感到愧疚,也在尽力弥补。他常说,父母作为不识几个大字的农民,能把几个孩子养大教好,不知付出了多少辛苦,哥哥孔庆鹏如今是江苏省体委主任,弟弟妹妹日子都过得不错。自己能在学术上有点成就,除了部队的培养教育、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以外,和父母的早期教育是分不开的。比如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习惯就是从小养成的。因此,尊敬父母是本分。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谈什么精神文明建设都是说瞎话。他除了定期给父母寄钱。过节给父母寄物以外,每次探亲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父母身边。而且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只要不是部队组织开会,每个星期日上午9点,他都要给父母打电话请安。就是下部队讲课,他也要在课间休息时给老人打电话。

他认为,在物质生活有保证的前提下,老人最需要的是精神安慰。母亲病重期间,他请假回家照料,一直守候在病榻边。困了就躺在母亲身边打个盹。村里人来看了劝他说:“你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她身上、病床上多脏呀,别在这儿睡了。”他说:“我再有身份也是娘的儿子,她再脏也是我娘!”就这样,老人临终前,已经说不出话了,用手摸着他的头含笑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那眼神分明是在说:“有这样的好儿子,我死了也会瞑目的!”孔庆程的父亲去世后,他回去料理后事,一气写下六副挽联,副副情真意切。其中一副是:茹苦一生教诲子孙成大器,含笑九泉喜看后代无小人。既寄托了对父亲的哀思,又抒了自己的志向。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这话用在孔庆程身上也非常恰当。孔庆程常说,自己能在学术上取得一系列成就,多亏了夫人的帮助。他的夫人邓鲁芳出生于红军之家,对军队有特殊的感情,对孔庆程非常支持。当初孔庆程选择继续留在学院任教而不回去当战勤处长,她全力支持,也因此而做出了一连串的牺牲:

先是一个人养老抚小好几年,接着是随军进京由干部改成售货员,而且是跨区上班,每天要坐3小时公共汽车,还得走30分钟路。这对于习惯于出门就上班、一直坐机关的邓鲁芳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好在孔庆程也够意思:只要没外出,每天做好晚饭,再骑自行车到地铁口去接夫人。好在那一段路上没有交警,一辆自行车,前面是儿子后面是夫人,老孔在中间使劲蹬,通常有个十几分钟,也就能到家了。当初孔庆程决定不买家具买微机,她全力支持,而且在家里布置了机房。抽空还帮老孔收集资料。特别是她从商场书记兼经理的位置退下来以后,还帮老孔打材料,仅《军用公文写作20讲》,就有十几讲是她打的。

如今,她走马上任后勤指挥学院家委会主任兼总支书记,依然十分支持老孔。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精打细算,老孔用于做学问的钱她从不吝惜。不过有时也调侃几句:“人家不把公家的东西往自己家里拿,就算廉洁自律的好干部。老孔老是公事私办,把家里的东西往办公室拿,这种傻乎乎的人真是少见!”她俩结婚近30年,一直相敬如宾。她被总后勤部评为“好军嫂”,被海淀区评为“双拥模范个人”,他们的家庭被万寿路街道评为文明五好家庭。

谈到儿子,孔庆程既有自豪又有点自愧。因为他一直忙于军队后勤文书学的研究,很少有时间辅导儿子学习。最多问一句:作业完了没有?好在遗传基因起了不小作用,儿子成绩一直不错,高中毕业考入军校,表现出色、多次受奖,被评为优秀学员,在学校入了党。在建国50周年大庆阅兵式上,他的儿子昂首阔步,在紧随三军仪仗队之后的“将军队”第七排,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加之儿子唱歌、跳舞、打球样样在行,一米八的个头,体格健壮,十分招人喜爱。这是孔庆程引以为自豪的。让他感到自愧的是:自己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去给儿子的工作安排做铺垫。

自国庆阅兵之后,儿子一直落实不了具体的单位,成了“忙来用”,老是做“填空题”。哪个单位的干部探家或外出学习,就让邓勇搬着行李到那里去代职。别人回来了,他再退出来。儿子常有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于是就向家人诉苦。孔庆程听完儿子的诉说,一面表示同情,一面表示无奈,一面还得教育他正确对待:驻京部队各单位的干部都过剩,定不了位的也不止你一个。让去代职是对你的考验。只要积极努力工作,最终肯定会有好的结局,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现在他儿子已被北京军区联勤部司令部任用。

军队后勤文书学的创立和发展浸透了孔庆程的心血和汗水,孔庆程为军队后勤文书学献出了青春年华。二者已经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孔庆程已过了55岁,尽管高大魁梧的身材依旧,炯炯目光的神采依旧,幽默精警的语言吸引力依旧,但血压居高不下,长期依赖药物治疗。尽管如此,他决计要为军队后勤文书学奉献毕生的精力,而且要为培养新人做出积极的努力。他受聘担任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委,表示要不计自己的利害得失,妥善处理遵命与求实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资历与实绩的关系、重点与全面的关系,倾全力把这件关系教员根本利益、关系学科长远建设、关系学院长期发展的事办好。

对于一些人来说,今天的努力和创造,意味着明天的成功,而明天的成功,意味着不再像今天这样拼命了;而对于于孔庆程来说,昨天、今天、明天都是一样的,反正,自己的日子便是工作、工作、再工作。因为,他的确有太多的事要做。他的确是忙不过来。岗位离不开他,同事们离不开他,学生离不开他,学院更离不开他。面对着成功与荣誉,面对着历史与未来,孔庆程总是想把一本本厚厚的书籍打开,把一道道难题解开,把一个个疑问揭开……他还要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那些如饥似渴的学生们,要让那些最可爱的人踩着自己的肩膀向上攀登。

他有这个信念,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一生的追求与理想。

末了,不妨以一首短诗对孔教授走过的人生之路作一个评价:

半路出家创新学,一门心思育英才。

两翼添霜无所求,四方美誉接踵来。

同类推荐
  • 90后的痕迹:刘海军散文随笔集

    90后的痕迹:刘海军散文随笔集

    本书集结了作者的多篇优秀随笔散文,大部分已经见诸报端,作者集结出版,以飨读者。作品包括在起点中文网发表过短篇小说,在中国邮政报、省、市邮政报刊发表过的百余篇文章。作者认为做人就应当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培育自己优秀的品德,方可在此时代稳当前行。以“天行不息”的精神,加之“修德载物”的品行,步步留印,终达目的。做人如此,做事如此,做文亦是如此。书中渗透着满满的正能量。作者为人谦和,作品文采飞扬,曾被多家媒体采访和介绍,希望读者能喜欢此文,此人。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 生存与安然

    生存与安然

    从海拉尔起,大约过了整整三天,我才适应了原有生活中的一切。估计一头来自草原上的羊要适应城市,从慌张到安详也需要三天。火车开始向南开,尘世在南,我觉得我又在钻回那个厚闷而熟悉的口袋。过去的半个月里我意外地得到了呼伦贝尔大地的慈爱从容宽厚安逸,我是个享受到了幸福的人。
  • 八月桂花香

    八月桂花香

    《八月桂花香》虽采用一种看似平淡娓娓道来的叙述话语,却让我们看到了一颗真诚的纯粹的充满激情的拥军之心,同时也看到了高悬于天空的、在猎猎红旗的飘动中闪烁并充满英雄气概的军人之魂。呼唤军魂,也许才是这部书的真正的主题。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对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今天的这个时代,军人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英雄的意义在哪里。
  • 那时青春不懂爱

    那时青春不懂爱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那时青春不懂爱》挑选能与你产生共鸣的文字,和你分享,打造经典阅读典范!这些文字都由《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的超人气当红作家倾情奉献。
热门推荐
  • 沧海月明

    沧海月明

    从任人摆布的商贾庶女,到名动四方的女性爱国实业家。她踏着荆棘前行。几度错身,如何分辨真情与假意?沉浮跌宕,谁又能不离不弃?待到夜阑人静时,她念念不忘的那个人又是否也在想着她?时局诡变,硝云弹雨,这乱世中他们究竟能否再次相遇?相拥于炮火硝烟中,这一世,就让他们做慰藉彼此的黎明。
  • 勇于品尝苦涩人生

    勇于品尝苦涩人生

    本书告诉我们只有勇于品尝苦涩人生的人才能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
  • 米市风云

    米市风云

    这部小说从清末写到抗日战争胜利为止,故事分上下部,也是分两个不同时期所写。故事大致内容是:许少龙家因父亲打生死擂,赢得米市码头,虽然家境势力很大,但许少龙爱情并不如意。他订婚多年的未婚妻张晓芸竟然喜欢上思想进步的汪浩然老师,于是三人有了感情纠葛,并延续多年。
  •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如果陪伴父母与追求人生不能两全,你会怎样选择?在作者威尔·施瓦尔贝处于风光无限却也疲惫不堪的职业巅峰期时,母亲突然查出癌症晚期。两难之间,威尔选择了陪伴母亲走完最后的时光。但是威尔一直不知道如何与母亲沟通并自然相处,直到他们开始共读一本书。在固定进行的读书会期间,他们开始了一段阅读广度和人生深度的对话之旅。从热门惊悚小说到经典畅销书,从诗歌到悬疑故事,从异想天开到精神层次探讨……借阅读,他们探讨了勇气、信仰、陪伴、孤独,感恩、学习、倾听,甚至葬礼等多个话题,分享着各自对文字和生命的态度和观点。
  • 我有本炉石宝典

    我有本炉石宝典

    传说中的炉石宝典,只有幸运的人才能抽中,你拥有过吗?
  • 掠爱成瘾:言少毒宠小娇妻

    掠爱成瘾:言少毒宠小娇妻

    她曾为他放弃所有,一心只想要他活命。他却毁了她的所有,把她的自尊踩在脚底碾压。“言溪,我们离婚吧。”“离婚?不可能,我要你付出代价。”直到光阴不再,直到一切已成定局,他才知晓事情的真相。“任嫣,求你,回来。”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最速救护车司机传说

    最速救护车司机传说

    书友企鹅群:535765042八分之一的空间。更少的人手。但他们做着与急诊室一样的工作。并且以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前进着。多耽误一分钟,病人的危险就多不只一分。在救护车司机的圈子里,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说法:如果车开得够快,死神便无法追上救护车中生命垂危的病人。“雅湘附二医院编号0110,湘AGZ689,正在前往事发地点!”
  • 重生之鸢归君心

    重生之鸢归君心

    高洁党可入!!! 在叶千鸢眼里:小时候君墨倾是那个单纯可爱得小萌娃。只是这小萌娃为啥时不时脸红结巴,还一脸霸道的让她等他呢十几岁时君墨倾在外臭名昭著,确是那个永远对她傻傻的笑着,把所有好东西都孝敬给她的好弟弟只是这好弟弟为啥依旧时不时脸红结巴,还外加时不时笑得像个傻子,脑子有病还是用坑,能治吗十五岁时君墨倾啥都好,除了二点,傻点,脑子有坑点,脾气差点,其他还是勉强可以的。未来的弟媳妇不好找啊只是为啥,这二货一脸视死如归强吻了后,开始明坑暗夺软硬兼施,誓要把自己拐回去这画风真的不对哈本文男主重生,女主穿越,男主女主身心干净
  • 穆家千金

    穆家千金

    因蛮横无理而十六岁未嫁的秀丽少女,拥有一张祸国殃民的脸,却调皮捣蛋不惹人喜爱。她的一生,却也少不了一波三折。将军府出生的她,聪慧那是高人一等。闯祸之后出门逃难,却听见贵妃离奇被杀;赶去询问父亲,却被父亲一阵惩罚;而这位皇上钦点的破案负责人,又会怎样处理这个迷雾重重的案件?身处风云暗涌的皇宫,她要怎样应对这心机重重的后宫众妃?英俊帅气的他与聪明机灵的她,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漫长的一生,他们又能否相伴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