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6200000023

第23章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观研究(5)

一、教学要不要回归生活世界

教学本来是源于生活的,但是现在的教学却严重脱离了生活的本真,因此产生了一系列消极的后果: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学生的创造力被束缚,学生沦为了书本的奴隶“教学回归生活”的倡导者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所以极力提倡教学要回归生活。诚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长期以来,中小学课堂教学目标指向的是‘书本世界’而不是学生的‘生活世界’,从而产生了课堂教学的生活意义的丧失,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被定格在既定的学科教材上,课堂生活没有现实感,没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因而,关注生活世界,扩展精神生活空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63]与此观点类似,有论者更详细地列举了教学脱离生活的种种罪状:“长期以来,在学校教学中,往往注重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准备,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知识体系的逻辑性、科学性,存在‘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教学过程中压抑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这些都是因为现实教学脱离了生活、背离了生活造成的。” [64]那么,既然祸从脱离生活、背离生活而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是要向生活回归了。正是怀揣着这样的理想,有学者富有诗意地描述道:教学的故乡———教学生活世界,教学源自生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学从异乡回到故乡,回归故里是教学的应有之意。 [65]

回归生活针对的是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那么用这种“回归”的方式是否就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呢?在很多学者看来,“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提法本身就没有合理性,更不可能为现实困顿找到一个适合的“药方”。诚如有学者指出的:“就这一口号而言,一方面,它意味着教学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学脱胎于生活并始终观照着生活,因而现在是‘回归’生活而不是‘归于’生活,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应该从根本上去挖掘;另一方面,它意味着教学是脱离于生活的,或者说是‘非生活’的。然而事实上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它首先既不作为生活的手段,也不作为生活的准备,而是作为生活本身、作为促进和成就人的有效发展的生活而存在的。教学生活担负着为其他诸种生活奠基的使命。‘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提法,将教学与生活世界完全隔绝,本身就是一种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66]此外,亦有学者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展开了进一步阐释:“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主张,伴随着对教学中工具(目的)理性主义的批判,或者正是对工具理性主义的批判而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主张。批判者借用西方哲学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视角,将教学实践中的种种问题视作工具理性猖獗的结果”,“教学中的某些缺陷表面看来似乎是工具理性膨胀的结果,实则是理性初具却并不完全的表现” [67],鉴于此,该学者认为,尤其在中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论的科学化水平,而不是依靠“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方法或路径。

二、教学能不能回归生活世界

有研究者明确表示:“无论纷争如何,笔者坚持认为,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无论是理论诉求还是实践尝试,都是有可能的,而且利多弊少。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教学过程的活力得到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使人们更多地以人作为出发点审视教学过程,从生存论的角度去思考关于人的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可能路径。” [68]但是究竟如何操作,通过怎样的方式能够使理论贯彻于实践,该研究者却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作为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积极倡导者,郭元祥教授认为,教学不仅应该回归生活,而且完全能够回归生活,他为“回归”提供了很多具体的路径:“‘回归生活世界’不是一种教学技术和教学方式,而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即生成性思维方式。这种理念的实施策略则是多元的,如在方法论上强调教学联系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在具体方法上强调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和实践等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上强调‘情景’和‘情境’的作用,注重过程的价值。” [69]和郭教授的观点类似,也有部分学者和教师将此次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些新的学习方式或教学方法作为教学回归生活的有力途径,但仔细研究发现,这些所谓的“回归生活”的路径实质上描述的都是“联系生活”的方法。就连郭教授也写道:“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无数的教师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学联系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教学策略如笔者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伙伴一起正在进行的‘学生的数学日记’‘语文单元主题的拓展教学’‘搜集处理信息、自主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习方式变革与综合实践能力发展’等研究。” [70]这里存在明显的“替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即将“联系”等同于“回归”。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这个表述内涵清晰、并无争议。如果说“教学回归生活”就是为了重申“教学联系生活”的话,那这种提法的意义就要遭到质疑了。

正是因为“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提法内涵模糊,难以自圆其说,所以很多研究者纷纷指出教学不可能回归生活。例如,郭华教授在揭示“生活世界”内涵的基础上就提出:一方面,教学无法回归现象学哲学意义上的“生活世界”。这是因为胡塞尔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空无一物,主客不分,不可经验,没有逻辑;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明,只能解释;没有对象性活动,只有意向性的“看”;没有实践改造,只有对世界“意义”的“领略”“传达”。在知识没有立锥之地的“生活世界”,不需要教学,也不会有教学。另一方面,教学不能回归经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若主张回归生活,则无异于取消了教学尤其是学校教学存在的根据和理由。 [71]江玲从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潜在巨大风险的角度出发指出:教学世界在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中,将有痛失自身特点,丧失自身价值的可能性。 [72]此外,不少学者基于对教学独特性的思考和关切,纷纷指出“回归生活世界”的提法抹杀了教学存在的边界,消解了教学的本质,将教学与生活再次混淆,无异威胁着学校教学存在的合法性。 [73]

可以说,教学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就意味着教学获得了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独特地位。正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提炼和纯化,教学才能够担负起传递人类文化、培养社会公民的使命;因此,教学既源于生活,又联系着生活,更高于生活。主张教学返回到日常生活的做法,完全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不仅如此,教学更不能回归到哲学概念上的“生活世界”中去,因为教学是真实存在的活动,不是文字游戏中的一粒棋子!

三、关于“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引发的思考

(一)哲学话语是不是解决教学问题的“良药”

为了清晰阐明“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内涵意蕴,很多学者都选择对“生活世界”展开进一步的追问,例如:谁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生活世界”的提出源于怎样的社会背景?“生活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世界?于是,胡塞尔、哈贝马斯、海德格尔的身影反复出现在有关“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中,“活的世界”“非客体性世界”“主观世界”“直观世界”“主体间性世界”“日常共在世界”等哲学话语一时间成为了教学界的流行话语,似乎采用了这样的解释视角,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才容易被梳理得清楚、分析得深刻,也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然而,在我们触及了种种与所谓“科学世界”相对的“生活世界”之后,却没有找到一个教学回归的真正落脚点,有研究者花大篇幅介绍了胡塞尔、哈贝马斯、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之后却模棱两可地总结认为:教学中“生活世界”的概念,决不是指“生活环境”,也不是指“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生活世界更不是对科学世界的背离。那么,教学究竟要向哪里回归呢?学习并研究哲学,是为了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对于哲学话语,需要认真学习并领悟其精神内涵;但是不合时宜地生搬硬套,力图从哲学概念的只言片语中寻找解决现实困境的钥匙的做法实在欠妥。

(二)浪漫的人文情怀能不能“解放”压抑的儿童

针对现实教学中压抑学生主体性、抹杀学生个性、抑制学生创造力的种种消极做法,不少研究者都肯定了“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积极意义,如:提升了人的尊严,张扬了人的价值,凸显了人本意识,弘扬了人文精神。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主张,是有责任感的研究者出于对中国教学实践的忧思,试图补救人文精神的缺失而提出的。”①

[74]然而,通过对“生活”的回归,教学真的能够解决那些现实问题吗?对于这一点,很多研究者都表示怀疑。“生活世界”概念的含混不清,根本无法让人了解“回归”究竟是何去何从,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现行的教学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实现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正如有研究者评价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不可能达到目的,因为它找错了人文精神缺失的根源和症结;它所提出的主张也无法操作,后果难以设想。中国教学实践人文精神的唤醒,不能寄希望于空洞的道德说教,也不能寄希望于将其与科学精神割裂甚至对立而孤立地实现,而必须通过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化水平来为人文精神创造生长的土壤和空间。”②

(三)教学究竟应该是“联系”生活还是“回归”生活

部分“教学回归生活”的倡导者指出: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枠明确提出了“教学回归生活”的口号。但是仔细阅读2001 年教育部颁布的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枠(以下简称枟纲要(试行)枠)后发现,枟纲要(试行)枠里确切提出的是“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回归生活”只是在此基础上的演绎或者说是某些学者的个人解读。“联系生活”和“回归生活”有着本质的差别:所谓“联系”,它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承认了教学应该是对日常生活的抽象和超越,教学和生活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教学源于生活而又经过加工创造之后高于生活本身;但是“回归”的一个前提判断是教学本应该是与生活处在同一个层面的,而如今的教学偏离了生活的正轨,所以教学需要向它的原点靠拢。

在很多以“教学回归生活”为主题的文章中,我们发现:作者对“回归”的理解完全是和“联系”等同的。例如:“‘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转化为课堂教学实际行为,就是要求教师树立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有语文、生活中蕴含着各种教学资源的观念,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75]又如:“教学回归生活是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谋求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整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并谋求人对自然的审美体验与求真意志的有机统一。” [76]

在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教学研究中,不少理论工作者对“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予以了高度关注,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此外,很多一线教师也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了大量教学如何有效联系生活实际的宝贵经验。这对于回答“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与“教学回归生活”相比,“教学联系生活”不仅表达准确、内涵清晰,而且歧义少、易操作,更加适合于中国的语境空间。在“赶时髦”和“求实效”之间,相信更多的学者和教师会做出更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社会的发展是个永不止步的过程,因而教育教学的调整也势必需要持续进行。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关于教学的改革都离不开正确教学观的指引。这场发生在新世纪之初的教学观论争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那么,教学改革的明天究竟何去何从呢?透过这场论争,我们至少得到了如下的一些启示:

同类推荐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
  •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从九个方面介绍了制定策划方案写作、广告文案策划写作、企业内部管理策划写作、经营目标及方针策划的写作、市场调查策划的写作、经营战略策划的写作等内容
  •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以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为主要内容,将前沿性媒体运营理念与实战性媒体运营实务相结合,涉及媒体实务、媒体运营、新媒体、传媒思想等方面。《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对区域性媒体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可作为高校传媒专业参考用书,也可为传媒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问道新闻

    问道新闻

    王存政著的《问道新闻》是一本新闻作品集,汇编了作者自2006年起至2015年12月这十年间在工作岗位上的一些会议发言、为报刊的新栏目新专栏而写的开栏语、在会上的讲话、参与采写的新闻稿件,还有部分论文和单位管理方面的文字。全书分为随谈、感言、唠叨、口传、论调、说道共六个大辑,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可以看到作者十年来的变化发展以及行走在“新闻”这条路上的履痕。
热门推荐
  • 经典武侠小说:十二金钱镖(套装共13册)

    经典武侠小说:十二金钱镖(套装共13册)

    全书以振通镖局镖头胡孟刚向十二金钱俞剑平求借镖旗开始,随即转入悬疑性的曲折故事,由探风、传警、改道、遇劫、拼斗、失镖,到盗踪飘忽,扑朔迷离,无人知其来历,寻镖人多次受骗、扑空,一步紧扣一步,书中悬念重生,线索紧罗密布,却又严丝合缝。小说人物刻画入微,生动活泼。如俞剑平的侠气横溢、老练精滑;飞豹子的神出鬼没、狡诈绝伦;黑砂掌的玩世不恭、热血心肠;九股烟的刻薄嘴脸、小人心性,及其色厉而内荏的意识活动,几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 狼族崛起之风云再起

    狼族崛起之风云再起

    一个古老狼人族遗留在尘世的种子,闯过狡诈欺骗,历经血雨腥风,带着人族挚爱,一层层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
  • 怕老婆故事

    怕老婆故事

    本书汇集的怕老婆故事,有古代代表性作品,更多的是描写当代人的怕老婆故事,具有现代怕老婆色彩。作品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市民、官员、群众、干部、知识分子、穷人富人,老才青都有。怕的行为,离奇古怪;怕的动机,五花八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首席夫人太抢手

    首席夫人太抢手

    时光重回十七岁,丢失了关于他的记忆的林语婼,还会遇到那个伤害了自己的男人吗?这一次,他还会抱得美人归吗?他是以暖男的形象走进她生活的男人,实际上他却是腹黑的代表。首席跟军长之间的较量到底谁输谁赢,谁会笑到最后?
  • 王妃有毒:王爷快投降

    王妃有毒:王爷快投降

    她贵为一品军候嫡女,却被人诬陷,经历火灾,毁容,背负着背祖忘宗的骂名,在府里忍辱偷生,嫁给皇子,本以为得到幸福,换来的却是欺骗,背叛,最终不得好死,再次回归,改变命运从此开始,先斗姨娘,再治妹妹,三惩渣男,光芒无限,却不想招惹上了一个无良王爷,从那之后就是步步陷阱,处处算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为了不嫁给太子她嫁给他为妃,为了继承王位他娶她,两人各怀心事各有算计,最终造成凄怆结局…两人的相遇是劫还是缘?看小纸细细分解!
  • 先生,给爷笑一个

    先生,给爷笑一个

    高岭之花南大小姐未婚生子,一夜毁容,大婚前夕被退婚,简直可笑!看热闹的有之,嘲笑的有之,鄙夷的有之……不好意思,南大小姐重生一次,神医降世,智商上线了!久而久之……南默发出疑问:我怎么不知道我有这么多马甲??
  • 佛治身经

    佛治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和魔衣柜(中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和魔衣柜(中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系列作品对后世作家影响深远,包括《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都曾表示自己深受C·S·刘易斯作品的影响。随着《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改编成电影,全世界更多观众和读者开始认识这部不朽的作品。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纳尼亚冒险故事中,这绝对是你一生难忘的神奇旅程……
  • 战城纪之天幕之曙

    战城纪之天幕之曙

    姜子牙封神完后,天界秩序已定,六百年后,东豫神州,修仙兴起,有七大境界──灵师、灵天师、天师、神天师、神师、圣师和神尊师。修仙者终极追求就是修得神尊师,只有神尊师才能破咒千年命限,获得永生,修成神尊师却只有两人──三圣山广云子和东陵胜山东陵道人。这二人相互敌对,广云子主张“物法”修炼,东陵道人主张“术法”修炼,两人修炼理念互不相容,在天幕古城暗中较劲,广云子和东陵道人都想让自己的修炼理念得以广传东豫神州,对天幕古城影响力争夺互不相让。天幕古城城主摩啸天已修成圣师,即将面临千年命死大限,沉溺修炼神尊师,此时,螯金趁着摩啸天修炼神尊师期间,设计让摩啸天的儿子摩英入魔,成了天下第一个拓天剑魔,相传千余年前,一把拓天神剑横空出世,混乱神州,最后被四大天王联手制服,拓天神剑被一分为九,其中神骨铁甲、神火铁甲、神冰铁甲、神木铁甲、神石铁甲封印在东豫神州内,另外四块神铁甲至今下落不明,难以寻觅。摩啸天闭关修炼,摩英入魔,螯金迅速掌控了天幕古城六大州,成了天幕古城实际掌控者,此时,摩云离开三圣山,回到天幕古城,开始了重建王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