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2900000037

第37章 和政(2)

班超的劝告

东汉和帝时,朝廷同意西域都护班超返回内地,派任尚接替。任尚对班超说:“君侯您在外30多年,我的见识短浅,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教诲!”

班超说:“我年纪大了,智力不济,您屡任要职,我班超怎么比得上!一定要我提建议,我就进献一点浅见:到塞外驻守的官吏士兵,本来就不是什么孝子贤孙,都是因为各种罪过而被迁到塞外屯垦戍边的;我们与之打交道的西域蛮夷,也不是孝子贤孙,他们心如鸟兽,难于归依,易于叛离。而您的性子严厉又急躁,水至清无鱼,为政苛刻达不到与下面和谐的效果(察政不得下和),所以应当采取宽松简易的态度,不过是宽容小过失,把握大纲要罢了。”

班超走后,任尚私下对亲信说:“我以为班超一定有奇策,不想今天听他一番话,却如此平常。”没有接受班超的劝告。

任尚最终断送了西部边疆的和平,正如班超所说的那样。任尚的结局很惨,被指控虚报杀敌数量和贪赃枉法,在闹市斩首,财产遭到没收。(《资治通鉴》卷48、50)

以自然定人事

东汉时,章帝下诏说:“二千石官员应大力劝勉百姓从事农桑,除非犯有该当斩首罪的案件,其他案子一律放在秋后审理。各部门要审慎任命官吏,提拔温和善良之士,排除贪婪奸猾的小人,顺应天时节令,清理冤案。”又下诏说:“《春秋》重天、地、人‘三正’,而慎‘三微’,‘三微’是‘三正’的开始。现颁布法律:只能在进入冬季的十月判决罪人,到了十一月、十二月,终止判决。”(《资治通鉴》卷46~47)

东汉安帝时,司徒鲁恭上书说:“以往制度规定,立秋之日才开始审理轻刑案件。但自从永元十五年以来,将时间改到了孟夏四月,而州刺史、郡太守便在盛夏时节传讯农民,拘捕、审讯、拷问、核实,各个环节连续不断。这种做法,对上违背天时,对下伤害农业。考查《月令》所说‘孟夏四月判决轻刑’的含意,是说对于罪行轻微并已定案的犯人,不可以使他们长期遭受关押,要及时判决。我认为,如今的孟夏四月判决制度,可以照此施行;而其他案件都应该定在立秋开始。”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资治通鉴》卷49)

东汉灵帝时,中郎将张奂主张与羌人和解,建议采取招降策略。他曾说:“羌人和汉人都是上天所生,不能赶尽杀绝,山高谷阔,不能无人居住,血肉污染原野,伤害和气,招致天灾。”(《资治通鉴·卷56》)

南北朝时,北魏太原王尔朱荣喜爱打猎,不分寒暑,驱使士兵列队包围搜索猎物。太宰元天穆对尔朱荣说:“大王您已经建立了丰功伟业,四方安定无事,正应当改善治理,休养民众,顺应季节行围打猎,为什么一定要在盛夏时节驱逐鸟兽,伤害和谐之气呢?”(《资治通鉴》卷154)

唐朝太宗时,有关部门建议在二月的吉日为皇太子举行冠礼,请求赐予兵备仪仗。太宗说:“二月耕作刚刚开始,应当改为十月。”太子少傅上奏说:“根据阴阳历书,二月为好。”太宗说:“吉凶祸福在于人。如果什么都遵从阴阳,不顾礼义,能够得到吉祥吗?依循正理而行,吉祥自然就会到来。农耕时节最为繁忙,怎么好在这个时候劳师动众耽误农事?”(《资治通鉴》卷193)

一支箭与一捆箭

南北朝时,西疆有个部族叫吐谷(yù)浑,有位首领叫慕容阿柴。阿柴有20个儿子,病重时把弟弟和儿子们召集到病榻前,指定堂弟慕容慕璝(guī)为继承人。随后命令每个儿子献上一支箭。

阿柴从中拿出1支,叫他的弟弟慕容利延折断它。慕容利延一下就把它折断了。阿柴又把剩下的19支箭合在一起,叫慕容利延再折。他用尽力气,也不能折断。

阿柴告诫大家:“你们知道吗?孤单则容易折断,合起来便难以摧毁。(孤则易折,众则难摧。)你们应当同心协力,然后才可以保国宁家。”说完就去世了。

继任的慕容慕璝富有才略,安抚了来自秦州、凉州的失业民众,以及羌族、氐族等五六百个群落,兴盛了自己的部众。后来被北魏任为大将军,封西秦王。(《资治通鉴》卷120)

一笑泯恩仇

南北朝时,北朝的东魏与南梁互通友好。东魏任用魏收兼任中书侍郎,编修国史,自此东魏的国书上总要写上这样一句话:“料想彼境内安宁平静,此间平安祥和。”梁武帝复信时,保留原话,仅仅去掉了一个“彼”字。于是魏收起草国书便确定了这样的用语:“料想境内清明平静,如今天下平安祥和。”梁武帝接受了这一格式,把它写在国书上。(《资治通鉴》卷158)

也是南北朝时,北周进攻北齐都城晋阳。北齐国主高延宗在作战中力量用尽,被北周军队活捉。北周国主宇文邕下马握住他的手,高延宗推辞说:“我这死人的手,怎么敢靠近天子!”宇文邕说:“两个国家的天子,没有恩怨仇恨,都是为了百姓而来。我永远不会加害于您,不必害怕。”遂请高延宗重新穿戴衣帽,以礼相见。见此情景,北齐宰相唐邕等都投降了北周。(《资治通鉴》卷172)

亡国之政

唐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设置中书省、门下省,本来就是为了相互检查监督,中书省起草诏令有不恰当和错误之处,门下省进行驳斥和纠正。每个人的心思不一样,看到眼里的也就不一样,人们之间的辩论、质疑,务求恰当,这种情况下,放弃个人意见去服从别人,又有什么害处!最近有人维护自己的短处,发展成怨恨仇隙,或者因为回避私人恩怨,明知错误也不给与纠正,这都是为了个人的面子和情绪,不顾亿万民众的利益,这是导致亡国的政治啊(此乃亡国之政也)。前朝隋炀帝时代,内外官吏相互顺从,都自以为是明智做法,想的是灾祸不会波及自己身上。到了天下大乱的时候,家国两亡,虽然其中偶尔有人得以幸免,但也遭到舆论的贬斥,到死也不会停止。你们每个人都应当徇公忘私,不要走同样的道路。”(《资治通鉴》卷192)

唐太宗又对群臣说:“中书、门下省,都是机枢部门,发现诏令敕书有不妥当的地方, 都应该进行争论。近来看见的只是顺从,听不见相反意见。如果只是起草文书,谁又干不了,何必一定要选择人才来做呢!”房玄龄等人都磕头谢罪。(《资治通鉴》卷193)

怎样做同事

唐高宗时,狄仁杰曾经任并州法曹。同事郑崇质应当去荒远之地任职,他的母亲年老多病。狄仁杰说:“他母亲这样一种情况,怎么能够让儿子在万里之外为母亲担忧呢!”便去见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的职务。蔺仁基一贯与司马李孝廉不和,这时两人不禁互相说:“难道咱们不感到惭愧吗!”从此二人和睦相处。(《资治通鉴》卷202)

水与土

唐朝武则天当政时,吉顼受到重用,遭到武氏子弟的忌恨,被排挤出朝廷。出京那天,武则天召见吉顼。他流着泪说:“臣如今远离朝廷,永远没有再见到陛下的机会了,希望能够进一言。”

武则天让他坐下,问他要说什么。吉顼问:“水与土合在一起成为泥,二者还有争斗吗?”

武则天答:“没有。”

吉顼又问:“那么分成两半,一半给佛家,一半给道家,有争斗吗?”

武则天答:“有。”

吉顼叩头说:“李氏皇族、武氏外戚各守本分,则天下安定。如今已经立李氏为太子,而武氏外戚依然保留王位,陛下如此安排,只能使他们日后发生争斗,双方都得不到安宁。”

武则天说:“我也知道这些,但事已至此,没有办法了。”(《资治通鉴》卷206)

斗则两伤

唐朝玄宗时,韩休与萧嵩共同担任宰相,韩休多次当着皇帝的面与萧嵩发生争执,揭他的短处,玄宗很不高兴。

萧嵩请求告老还乡。玄宗说:“我又没有厌恶你,你为什么急于离去?”萧嵩回答说:“我承蒙陛下您的厚爱担任宰相,富贵达到了顶点。趁着您现在还没有厌恶我,我能够从容不迫地退休;等到您厌恶的时候,我别说退休了,恐怕连脑袋也保不住!”说着眼泪便流了下来。玄宗让他下去,说要好好想想这件事。

不久诏令下达,萧嵩和韩休一起受到降职处理,京兆尹裴耀卿和前任中书侍郎张九龄担任宰相。(《资治通鉴》卷213)

安定带来的奇迹

唐僖宗时,东都洛阳经过黄巢之乱,又遭到秦宗权、孙儒的蹂躏,只剩下了残垣断壁。河南尹张全义刚到这里时,累累白骨遮蔽了大地,满目凄凉,居民总共不到一百户。张全义竖起旗帜,张榜布告,招收安抚流民,号召他们种植耕作。除了杀人者处死外,其余罪犯只是给予鞭打杖击,再加上减免租税,来投奔的民众就像市场上的人那么多。不过几年工夫,河南各地的城市、店铺、小巷,便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各县户口,大多也达到了原来的数量,庄稼和桑麻一片茂盛,看不见空旷的土地。各地供养的军队,大县7000人,小县也不下2000人。(《资治通鉴》卷257)

唐僖宗和唐昭宗两朝,淮南一带连续6年遭受战乱,当地百姓几乎跑光了。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刚到这里时,赏赐将领官吏,能拿出来的布帛不过几尺,银钱不到几百。他曾经打算采取强制百姓与官府交易的办法来聚敛钱财,被掌书记高勖劝住。高勖的意见是,可以跟别的地方做生意赚钱,对淮南当地只能督促农桑,发展生产,说用不了几年,仓库自然就会充实。杨行密听从了高勖的建议,招收安抚流民,减轻徭役降低赋税,只用了几年时间,官府和人民都富裕起来,几乎恢复到了太平盛世时的光景。(《资治通鉴》卷259)

五代时,后梁进攻河东潞州,守将李嗣昭在围困中坚持了一年多,士兵百姓挨饿受冻,死了一大半,市井一片萧条。解围后,李嗣昭奖励督促生产,减租宽刑,没用多久,潞州便恢复了元气,繁华再现。(《资治通鉴》卷266)

小结

故事中伯阳的论述,分出两种和,用原话说,一种叫“以他平他”,另一种叫“去和而取同”。所谓“去和而取同”,就是抛开各自独立条件下的相互促进,一味追求相同。“以他平他”则不是这样,“他”,他者,意味保持独立性,平的意思是调和,也就是双方彼此相适应。伯阳赞成“以他平他”,认为这种和才是真正的和,才是治政者应该坚持的和。

可以说,和政是为政的目标。前面的仁政、德政、法政、善政、廉政、简政、宽政、信政、勤政,它们的实施,都是为了创造和谐局面,就是古典小说喜欢说的国泰民安、海晏河清、时和岁丰,按照《孝经》的用语,叫“天下和平”。具体到今天来说,就是全面贯彻和谐理念,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推进协调发展,同时协调各领域建设之间的平衡,特别是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而全面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和平

要义

东汉学者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儒:“儒,柔也。”这就告诉我们,儒是以柔的方式与世界打交道。孔子一向不喜欢兵战,见不得好勇斗狠,视其为“恶勇”,反对以强权压人的暴政,追求温和的仁政,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做是柔的注脚。用在为政上,就是倡导和平,与四邻和睦相处。

故事

化剑为犁

孔子北游时向东登上农山,子贡、子路、颜回跟在后面。孔子站在山顶,叹息道:“登高远望,常使人心中涌起悲怆。”他转头对三个学生说:“我想听听你们的志向。”

子路豪情万丈,说:“我希望能够统领手持月亮般白色箭羽、太阳般红色箭羽的战士,出现在钟鼓之声响彻天空、旌旗翻飞覆盖大地的战场上。我命令全军向敌人大举进攻,夺取千里土地,这样的壮举只有我子路能够担当!”他骄傲地望了子贡和颜回一眼,补充道:“到时候请两位同学做我的副官。”

孔子说:“真是勇士啊!多么激昂的场面!”

子贡心潮澎湃,说:“在齐国和楚国这两个大国即将决战于莽莽苍苍大地上的时候,两军相对,旌旗相望,尘埃相接,战争一触即发。关键时刻,我希望我头戴白冠身着白衣,乘一辆车,在凶光闪耀的锋利兵刃中奔走于双方,化解两国纠纷,这样的善举只有我子贡能够做到!”他骄傲地望了子路和颜回一眼,补充道:“到时候请两位同学做我的助手。”

孔子说:“真是辩士啊!多么神奇的场面!”

轮到颜回了,他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孔子问:“你为何不谈自己的志向?”

颜回说:“文的和武的这两个方面已经让两位同学说尽了,我哪里敢再掺和呢?”

孔子看了他片刻,说:“我看你是心存鄙薄,不愿意走他们的路子,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颜回说:“我听说,咸鱼与兰花、白芷不能装在同一个匣子里,尧、舜二位圣主与桀、纣二位暴君不能在同一个国家施政。我与两位同学的志向不同。我希望遇到英明的君主而辅佐他,不去加高加厚内城和外城,不去加宽加深护城河,化剑为犁,使天下千秋万代永无战争。”他平静地望了子路和子贡一眼,补充道:“那时候,还用得着子路慷慨激昂地奔赴战场,子贡风尘仆仆地周旋于双方吗?”

孔子说:“真是贤士啊!多么美好的场面。”

子路说:“我们想听听夫子的志向。”

孔子道:“颜回的志向就是我的志向。到时候,我将背上行李,去做颜回的家臣。”《孔子集句·卷九·论人》

同类推荐
  • 喜迎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优秀论文集

    喜迎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优秀论文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一步提升我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部署要求和全国国有企业党建专委会、省国资委党委加强国企基层党建工作的安排,省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会于2012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迎接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征文活动。
  • 党员干部理政句典

    党员干部理政句典

    科学理政是廉政的组成部分。为配合当今廉政文化教育,作者金仓、金波精心选编了《党员干部理政句典》这本书,它撷取国学句典里的章句,加以归类和译介,目的是给党员和领导干部读者推荐国学知识,从中了解治国理政的经验和为官处世的道理,思考古人的教诲,结合当今理政的条件,进一步吸取精华,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使自己的从政行为更符合党员干部的标准和要求。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 诚信的力量

    诚信的力量

    本书以“人无信不立 国无信不强”、“名人谈诚信”、“草根谈诚信”“搜诚信模范 讲诚信故事”等五部分,通过主题阐述、名人访谈、基层采访和网络交流等方式,系统阐述和探讨了诚信社会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全面反映了各个阶层的人们对诚信社会建设的看法和建议,生动讲述了诚信模范的感人故事,为推进诚信社会建设提供了榜样和有益的建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霸业无疆

    霸业无疆

    这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背景的军事战争小说!帝王无道,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烽烟四起;内有攻城拔地势如破竹的各路义军,外有虎视眈眈狼子野心的异族外敌,君昏臣谗,各怀机心,铁血战场,尔虞我诈,江山美人,阴谋较量,大益王朝风雨飘摇;且看穿越而来的小人物杨靳如何一步步争霸群雄,傲视天下!漫漫人生路,奋斗不懈;乱世浴烽火,霸业无疆。’
  • 密杀令之谜

    密杀令之谜

    黄昏。米店。已上了门板。“汤家米店”四字横匾象刚刚被血水洗过,在残阳中闪烁着淡淡的红光。一个衣衫褴褛、满面泥垢的乞丐来到米店门前,向四外张望了一下。一条石街,两排茅屋,三株败柳。一个多余的人也没有。兵荒马乱,没事谁愿到街上闲逛?乞丐仰起脸,望了望米店的横匾,伸出脏兮兮的手掌,在门板上很有节奏地拍了拍:砰!砰砰!砰!“谁?”屋里传出主人的问话。“粮食“粮食。
  • 旅行的地球人

    旅行的地球人

    在离开自己的世界之后,地球赋予了他60亿人的庇护。年轻的人,终究会有自己的归宿。
  • 蔷薇之庭

    蔷薇之庭

    只要人们还会做梦,蔷薇之庭就不会就此消亡
  • 情谊·名人·美文

    情谊·名人·美文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情谊·名人·美文》包括名人的生平小传、婚恋故事、友谊往来、经典作品以及家书。
  • 深宫缘之残王悍妃

    深宫缘之残王悍妃

    坊间传闻将军嫡女汪云锦胸无点墨,残暴粗鲁,哪家好男儿敢娶?世人皆知大齐二皇子天生体虚,半生瘫痪,哪家贵女肯嫁?一纸圣旨如惊雷劈下,残王配悍女,从此搅乱江湖朝堂,终将问鼎天下……
  • 两世情缘

    两世情缘

    仙界公主被贬下凡被杀手组织收养长大,情同手足的姐妹的遭遇灭门之祸,她出山调查,却遇见命定的他,原来,此番历劫,只是为了与你相遇……
  • 正午时分遇到你

    正午时分遇到你

    主任“同学,你在干什么。”杨梓鑫“嗯,主任,我在系鞋带啊,不知道怎么回事,这鞋带老是开。”主任“我没记错的话,这是三楼,你教室在二楼吧!你一天跑这系五次鞋带。你是路痴吗?”……认识陆轩前,杨梓鑫的人生是……认识陆轩后,杨梓鑫的生活像电视剧。
  • 抗战之我的系统有点秀

    抗战之我的系统有点秀

    【免费新书】眼睛一睁,苦逼青年发现穿越到了1937年的雨花台,还发现系统加身了。啊啊,系统有点狠,非用鬼子的血开光不可!尼玛,系统有点坑,偶尔大姨妈!哈哈,系统有点逗,居然戏弄我!卧槽,系统还有点躁,老是凶我!嘻嘻,当然系统也有点爱,经常给我惊喜。叮叮叮叮!请宿主杀一名鬼子军官激活战神系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