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2900000036

第36章 和政(1)

和政,简要地说,就是和谐政治,安定、团结、和睦、协调、融洽都是它的追求。和谐是仁爱的一种表达和发挥,朱熹说“仁是和底(的)意”(《朱子性理语类·卷第六》),指出和的本质是仁爱。仁爱一定导致和谐,正如爱一个人就会跟他和睦相处一样,关爱民众就会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和是全方位的,为政者与民众、人与人、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文化与文化、人与自然,等等,都要和谐。

儒家经典《中庸》第一章中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是万事万物普遍遵循的规律。治政也不例外,以和政为规则。

和政的内容很丰富,这里着重谈两个方面,一个是贵和,侧重于对内;一个是和平,侧重于对外。

(一)贵和

要义

贵和一词来自《论语》中的那句名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意思是,礼的运用,以形成和谐最为可贵。从前君主的治政之道,以这一条最英明,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贯彻这一理念。

古人之所以看重和,有其深厚的哲学背景。古人观念中,万物的产生是和的结果。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先有元气,然后分化出阴阳二气,它们相冲撞而形成和气,和气也叫精气,精气演化出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这才有了我们面前的这个世界。和具有“生”的意义,主导着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一种活力,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是正能量。这种观念用在治政上就是,和谐是政治的生命。

和谐是一种关系,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即与自然和,与理和,与人和。理,天理,道理;也就是规则、原则、价值;人们常说的符合游戏规则就属于与理和,这样的行为叫合理。

古人贵和,但特别强调这种和是存在着差异的和,甚至认为差别是和谐的前提和条件。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协调差异而不强求一致,小人强求一致而不允许差异。二者有原则区别,不容混淆。

故事

和的真谛

姬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担任周王朝的司徒,主管天下教化。他向史官伯阳咨询周朝的命运,问:“周朝将要衰败了吗?”

伯阳点点头,说:“是的,已经进入衰败了。如今的周王不喜欢光明正大的忠臣,一味接近阴险邪恶的奸臣,他抛弃了和谐,而一味地追求相同。”

姬友问:“和谐与相同不一样吗?”

“不一样。”伯阳答。“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调和叫和谐,性质一样的事物之间的互相结合叫相同。相互协调才能生养万物,互相一样则不能促进事物发展。耳旁只有一种声音就没有什么可听的,眼前只有一种颜色就没有什么可看的,食物只有一种味道就没有什么可品尝的,事物只有一个种类就没有什么可比较的。现在的周王抛弃和谐法则,一味追求相同,这样下去,周朝能不衰亡吗?”

姬友听了伯阳的话,设法离开周朝,在自己的封地建立郑国,是为郑桓公。(《国语·卷十六·郑语》)

分担压力

春秋时期,晋国与齐国交战,双方大军在齐国的靡笄(jī)山(今济南市千佛山)一带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担任晋军中军主帅的是郤(xì)克(郤献子),韩厥(韩献子)任司马,执掌军法。仗还没打起来,有人触犯了军纪,被韩厥判处死刑,立即处决。郤克不同意,驾车急驰赶来营救,不想还是迟了一步,那个人已经被韩厥砍掉了脑袋。

郤克叹了口气,请韩厥把那个人的尸首拿到军前示众。车夫问他:“这个人不是您要救的吗?”

郤克说:“不错,但是我怎么可以不分担韩将军因杀错人而带来的怨恨和流言呢?”(《国语·卷十一·晋语五》)

君子比而不别

叔向看见司马侯的儿子,不由想起了他的父亲,悲从中来,抚摸着他的脊背哭泣着说:“自打他父亲死后,我就再也找不到可以共同侍奉国君的人了!从前他父亲在前面倡导,我在后面响应;我在前面开头,他父亲在后面完成。我们俩联手,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一个叫籍偃的人正好在旁边,问:“怎么,君子也有同党吗?”叔向是闻名诸侯的晋国贤大夫,一向被视为君子。

叔向正色道:“君子只讲团结,不结为同党。(君子比而不别。)”

“团结与结党有什么区别吗?”籍偃问。

“区别很大。”叔向答道。“以道义为准则合作共事,为国家出力,这叫团结;互相援助以加强自己的力量,为自己谋利而把国家抛在一边,这叫结党。”(《国语·卷十四·晋语八》)

敬畏天地

东周灵王的时候,河水泛滥,竟然漫进了王城,威胁王宫的安全。周灵王打算填塞河道,堵住河水。太子名字叫晋,不同意这么做。他说:“我听说古代的君主,不铲除高山,不填平沼泽,不堵塞河流,不掘开湖堤,因为这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是天地的本性。后来出了一个叫共工的统治者,他丧失了理智,竟然想堵塞河道,铲平高山填埋低谷,结果招致天怒人怨,天灾人祸一起发生,共工因此败亡。到了尧帝的时候,又出了个鲧(gǔn),犯了与共工同样的错误,结果被诛杀。鲧的儿子禹从事物的天性出发,采取疏导的方法,他按照地势的走向,疏通河道,把水流引入大海。上天赞许他的功绩,护佑他得到天下,于是禹建立了夏朝。”停了停,太子晋接着说:“不管他的祖先是有功还是有罪,只要能够顺应天地本性,就一定能够兴盛,相反则必然衰落。我们周朝掌管天下,大概确实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上天才通过河水威胁王宫来警示我们,提醒我们一定要顺应天地本性。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检查自己,而不是堵塞河道,再去做违背天性的事情。”(《国语·卷三·周语下》)

三国时,魏国明帝曹睿打算铲平洛阳的北芒山顶,在上面建造观景台。卫尉辛毗劝道:

“天地的本性,本来就是高高低低,如今却要反其道而行,已经违背了天理。加上耗费人工, 民众无力承担。如果九河涨满,洪水肆虐,那时丘陵将被夷为平地,我们靠什么来抵御灾难呢?”明帝这才作罢。(《三国志·魏书·辛毗传》)

通达根本道理

儒家学说中有一个说法,叫成人,指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人,用哲学语言表达,成人是人的根据,或者说是人的理念。

颜回问孔子:“成人的行为是怎样的?”

孔子说:“成人的行为,出自人的本性真情,与万事万物的运行变化相一致,上合乎天道下符合人道,通达天地人间的根本道理,这样的人可以称为成人了。”

见颜回有些茫然,孔子解释道:“所谓成人,从认识上说,就是掌握了天道;从行动上说,就是实践仁义;从修身上说,就是用礼乐修养自己。”

孔子最后总结道:“成人的行为,始终贯穿仁义礼乐。达到自己的行为与天道合一,才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孔子集语·卷三·五性》)

团结就是力量

春秋末期,晋国的赵、魏、韩三家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周威烈王分封三家的赵籍、魏斯、韩虔为诸侯国君主,是为赵烈侯、魏文侯、韩景侯。韩国想攻打赵国,派使者到魏国借兵,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想攻打韩国,也派使者到魏国借兵,被魏文侯用同样的话回绝了。双方使者怒气冲冲地离去。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跟自己讲的话与跟对方讲的话一样,都来朝拜魏国。于是魏国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与之争雄。(《资治通鉴》卷1)

三国时,吴国镇军大将军陆抗上疏道:“臣听说德行相等的条件下,人力多的战胜人力少的;人力相等的条件下,团结的制服不和的(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这就是战国时的六国之所以被秦国吞并,楚汉相争时的楚军之所以屈服于汉军的原因。”(《资治通鉴》卷79)

十六国时,前秦国主苻坚会见群臣,议论道:“我继承大业已有30年,四方大体平定,只剩下晋朝所处的东南一隅,还没有归附。粗略计算我的兵卒,大约有97万,我想亲自为将,率领他们去讨伐晋朝,如何?”尚书左仆射权翼认为不妥,说:“昔日商纣王无道,但微子、箕子、比干三位仁人在朝为臣,周武王因此收兵返还。如今晋朝虽然衰微弱小,但并没有大的罪恶而造成离心离德;再者,主事的谢安、桓冲又都是长江一带的俊杰,君臣和睦,内外同心。以我之见,不可图谋!”苻坚不听,大败于淝水之战,狼狈而归。(《资治通鉴》卷104)

唐高宗时,吐蕃与唐朝屡次发生冲突。吐蕃赞普去世,高宗得知消息,命令裴行俭乘机进攻。裴行俭说:“吐蕃宰相钦陵掌权,大臣团结和睦,不能打这个主意(大臣辑睦,未可图也)。”于是没有行动。(《资治通鉴》卷202)

将相和,天下安

刘邦去世后,吕氏家族依靠吕后的势力掌握朝廷大权。丞相陈平深感忧虑,担心往后控制不了局面,灾祸会波及自己身上,便闭门不出,思谋对计。陆贾来看望陈平,陈平向他讨教计策。陆贾说:“天下安定,人们注意的是宰相;天下危急,人们注意的是将领。将相和谐,士人就会顺从归附,届时天下即使出现变故,权力也不会败乱。国家的安危就掌握在丞相您和太尉周勃将军二人手中。”陆贾建议陈平与周勃沟通。陈平接受了这一建议,拿出500金为周勃做寿礼,并准备了丰盛的酒席宴请他。周勃也用同等厚礼来回敬陈平。将相二人的交情日益深厚,为后来平息诸吕、安定刘氏天下奠定了基础。(《资治通鉴》卷13)

上和与下和

西汉武帝时,征召官吏和百姓中的贤能到朝廷任职。公孙弘在考试时回答:“对于民众,只要能够从业就不会发生争斗,只要办事合理就不会怨恨,只要遵守礼制就不会暴乱,只要实施仁爱就不会背叛,这是掌握天下的人急需知道的……我听说,气相同就能相互带动,声相同就能相互呼应。君主与道相和于上,百姓与君主就会相和于下(人主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这就是心和导致气和,气和导致形和,形和导致声和,而声和则与天地之和相互呼应。到了这一步,阴阳和谐,风雨适时,甘露降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禾苗茂盛,瑞草萌生,山丘不荒,湖泽不涸,这是和谐的极致状态。”

当时参加考试的有100多人,考官把公孙弘列为下等。武帝见到公孙弘的文章,将他提至第一,授为博士。(《资治通鉴》卷18)

二虎不相争

东汉初年,执金吾贾复的部将在颍川杀人,被颍川太守寇恂逮捕,在街市上处死。贾复深以为耻,回师经过颍川时对左右说:“我和寇恂并列将帅,他却如此欺侮人。今天我见到寇恂,非一剑刺穿他不可。”寇恂听说后,不想跟贾复见面。寇恂的外甥谷崇自告奋勇,届时带剑随侍。寇恂说:“不能这样,战国时赵国相国蔺相如不畏惧秦王,却受屈于赵国将军廉颇,为的是国家。”于是下令所属各县,提前做好充足准备,供应米酒。贾复的军队进入颍川,每人全都是两份饮食。寇恂出城在大路旁迎接贾复,随后声称有病返回。贾复想要率兵追击,官兵们都喝醉了,只好过境而去。寇恂派谷崇向光武帝刘秀报告情况,刘秀召见寇恂。贾复先到,听说寇恂来了,想起身回避。刘秀说:“天下尚未平定,两虎怎么能私下相斗!今天我为你们二人调解。”于是寇恂和贾复并肩而坐,都非常高兴,之后同乘一辆车出宫,结为好友。(《资治通鉴》卷40)

五代时,后周大将张永德与李重进关系不和,张永德曾经向周世宗秘奏,说李重进有二心。当时两位将领各自手握重兵,众人为他们的不和深感忧虑。一天,李重进单人匹马来到张永德营帐,神态从容。二人一起喝酒,李重进对张永德说:“我与您有幸共同被皇上视为心腹,做了将帅,为什么要相互疑忌以至于成见如此之深呢?”张永德的敌意消除了,众人心里也踏实了。(《资治通鉴》卷293)

和而不同

东汉光武帝刘秀任命任延为武威太守。刘秀亲自接见他,告诫说:“好好侍奉长官,爱惜自己的名誉。”任延答道:“臣听说,忠实的臣子与人不和同,与人和同的臣子不忠实(忠臣不和,和臣不忠)。履行正道,一心奉公,是臣子的节操;下级与上级雷同,绝不是陛下您的福分。陛下叮嘱好好侍奉长官,我不敢奉召。”刘秀叹息着说:“你讲得对呀!”(《资治通鉴》卷43)

东汉和帝举行朝会,召见诸儒,让中大夫鲁丕与侍中贾逵、尚书令黄香等就儒家经典中的难点互相质疑。和帝赞同鲁丕的观点,散朝后,特意赏赐他衣服和帽子。鲁丕上书道:“我听说,讲解经书的人,只是传述先师的言论,并非发表个人见解,所以不能相互谦让。要是相互谦让,道理就不能明白(相让则道不明),就像规、矩、权、衡,不可以任意变化一样。质疑者的根据一定要明确,回答者的论点务必要清楚,不在人前卖弄华而不实的无用之言,这样道理才会因为精神思想没有过多耗费而愈发彰显。所以遇到意见分歧时,应该各自论说先师的理论,以便广泛把握要义,不因言辞不当而获罪,不让罕见或独到的见解有所遗漏。”(《资治通鉴》卷48)

唐文宗时,宰相李固言举荐崔球为起居舍人,另一个宰相郑覃不同意,再三反对。文宗说:“在公事上不要相互矛盾!”郑覃说:“要是宰相的意见都一样,其中一定有欺骗陛下的人!”(《资治通鉴》卷245)

同类推荐
  • 史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19—1991)

    史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19—1991)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作者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以时间为经,分为八个阶段,从列宁创建共产国际直至戈尔巴乔夫导致苏共灭亡、苏联解体;以事态为纬、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对外战略等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中苏关系由朋友到对立面,从结盟到对抗的历史演变过程。据此,分析导致发生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
  • 台湾问题与中华复兴

    台湾问题与中华复兴

    本书作者致力于台湾问题研究已有40余年,并亲身参与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全书客观清晰地评述了1990年李登辉上台直到马英九当政后的两岸关系现状和岛内政局的发展演变,包括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颇具参考价值。内容涉及台湾政治、历史、经济、社会到两岸关系、美台关系等,对台湾问题产生的背景由来,台湾问题的演变过程,台湾问题的实质和不同阶段特点,“台独”分裂的危害和两岸统一的前景,都能够从战略高度和历史眼光进行较深入的理性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不少见解,都有一定的前瞻性。
  • 施米特文集:合法性与正当性

    施米特文集:合法性与正当性

    《合法性与正当性》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三种:《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合法性与正当性》、《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主题围绕施米特作为宪法学家的思考与命运。《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尖锐提出议会民主制的法理学和政治学困难,既立足于现实政治问题,又具有思想史视野。《合法性与正当性》为宪法学和政治学的经典文献,是施米特在魏玛宪政危机关头书写的法学名作,堪称挽救魏玛民国宪政的“绝望尝试”,明确主张对反魏玛宪法的政党(纳粹)实行党禁。然而战后,施米特却吊诡地被贴上“第三帝国桂冠法学家”的标签,1945年被盟军当局拘押近两年。其间,施米特写作六篇随笔,结集为《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出版,篇幅虽小,但在施米特研究中征引率却很高,因为从中可以看到施米特因欧洲法学传统的彻底崩溃而深感无奈。
  • 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党的十九大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本书从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八个方面着手,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切实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的理论内涵、目标要求和现实路径,这八个方面构成了执政本领的基本要素,覆盖了执政能力建设的方方面面,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提高执政本领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举措,本书对于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加强、提升自身履职能力和执政本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2013年3月5日下午,委内瑞拉副总统马杜罗宣布,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于当地时间5日16时25分去世。这颗拉美乃至世界政坛巨星的陨落让委内瑞拉全国沉浸在悲痛之中,很多国家纷纷悼念一直大力推行“21世纪社会主义”的英雄战士,也让查韦斯这个极具个性的拉美领袖和“21世纪社会主义”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本书通过对这位有着“拉美红星”、“卡斯特罗第二”、“穷人的希望和救星”、“反美旗手”、“21世纪社会主义的倡导者”等众多美誉的查韦斯是如何走上了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他所倡导的“21世纪社会主义”是怎样的一种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战略为何能获得成功,他在这方面的探索又对拉美乃至整个世界的左翼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有着怎样的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和研究,使读者对查韦斯和他所大力推行、正方兴未艾的“21世纪社会主义”有一个全面、清晰、深入的基本认识。
热门推荐
  • 云海侠行

    云海侠行

    少年未携佩剑,出门已是江湖。这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江湖,还有一个快意恩仇的故事……
  • 离合难离悲欢

    离合难离悲欢

    每天,总有人在面对分离:每天,也总有人在面对重逢。前者为悲,后者为欢。每个人也需要历尽离别,换言之,每个人的一生,都在离别和重逢中度过。如何把握从中的情感,这是一个值得考虑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 明诗评

    明诗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意难问

    天意难问

    大河煤矿作为省管企业,在改制风潮中,发生了颠覆性改变——矿长赵晋一文钱没掏,就成了大河能源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掌控了近万人的前途命运;职工作为股东,每人配给了十万元股金。赵春生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更衣室。即将下井那一刻,忽然感觉肚子又疼又胀,难以忍受。没奈何,他只好去向班长告假。一小时过后,突然听得一号井方向传来一声天崩地裂般的巨响。赵春生一惊,连忙从宿舍走出,只见几个职工家属正惊慌失措地左盼右顾。口中嘟嘟囔囔:“地震了,地震了!”其中一些人忙着呼儿唤女,躲避灾难。赵春生明白这声音从何而来,不及细想,便飞一般的朝井口方向跑去。
  • 到往异世界的神

    到往异世界的神

    一个都市的平凡少年,偶然获得了自由穿梭于两个世界的能力。现实的亲情友情爱情,异世界的奇妙冒险,一个都不能少!知恩图报与身负使命,总之保护所爱的人,报答有恩情的人!名扬天下,在现实世界平庸了多久,那异世界就等着大放异彩吧!
  • 为美剧世界献上灵气复苏

    为美剧世界献上灵气复苏

    推门入道乘风去,回首已是百年身。心心念念思旧人,不料已是漫威魂。意外穿越,又有系统傍身,有人选择乘势而起,搅乱漫天风雨,或是为华夏崛起而奋斗,或是为一己之私大开后宫,而林太一在知道自己至少能够活到普通人极限的120岁之后却选择了枯坐深山百年,为的却是将自己的影响降到最低,然后再见父母妻儿一面……然而,他来到的是一个以美漫为主的西方影视世界。“那么就让我来为这个美丽的世界献上来自异界游子最为深沉的祝福吧!”双眸中闪过一丝疯狂,林太一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PS:已经完成《X战警之逆转未来》、《X战警2》魔改版副本、《钢铁侠1》、《无敌浩克》,当前进行的衍生副本为《恶灵骑士》,请要看漫威的从六十四章开始阅读。
  • 我闺女是天师

    我闺女是天师

    野生编剧杨帆穿越了,原以为自己可以抄抄小说、复制经典电影、从此徜徉在自己的娱乐生活中走上人生巅峰,却万万没想到,为了拯救身陷修道骗局的原主闺女而瞎掰出来的话竟然成为了现实?
  • 二十四朝

    二十四朝

    这里是一个历史平行时空,虽然你所知道的美人还是历史上的那些美人,但是它绝对能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妖姬们!请带着温暖开外挂吧!神将祝福你们,哈哈哈……哈哈哈(ps:不按时间历史写的哦(?-ω-`)想到哪个写哪个。)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本书是根据各种希腊神话文献加以整理编著,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故事优美,语言动人,故事主线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突出反映了古代人类把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象力,英雄传说则主要是对某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本书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
  •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历经数百年的大周王朝已有亡国景象,在歌舞升平的背后,是一道升腾的巨浪,随时会将已经千疮百孔的大厦掀成碎片。一路从弃卒爬到远东边军主帅位置的刘策,在经历抵御胡奴、平定内患、收复冀州、威慑塞外之后,再次开始了他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