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700000067

第67章 我国媒体灾难性事件新闻传播观念的变化——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2)

三、传播什么:从“救灾宣传”到“以人为本”

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于对社会稳定和政治因素的考虑,我国政府要求新闻传媒对于灾难新闻必须持特别慎重的态度,反对纯客观地报道灾情,必须积极宣传战胜灾害的成绩。1950年4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还给各地新闻机关下发了“关于救灾应即转入成绩与经验方面报道的指示”,要求“各地对救灾工作的报道,现应即转入救灾成绩与经验方面,一般不要再着重报道灾情”[4]。

所以,我们在1970年《云南日报》对通海地震的报道中,才会看到有这样的描述:“金家庄公社社员们揣着毛主席的红宝书……说,地震震不掉我们贫下中农忠于毛主席的红心。”“千条万条,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武装灾区革命人民的头脑是第一条。地震发生后,省革命委员会派专车专人,星夜兼程把红色宝书《毛主席语录》、金光闪闪的毛主席画像送到了灾区群众手中……(看到红宝书和画像)灾区群众激动得热泪盈眶。”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人民日报》对该地震报道的标题是《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5]。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媒体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强调的是领导对群众的关怀,强调的是“人定胜天”的思想,而受众最为关心的灾情、灾民生存状况等,却很难从报道中发现。这种“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才是新闻”的观念曾在我国新闻媒体中普遍而且长期存在。在大大小小的灾难性事件报道中,我们看到的是全民抗灾的热情高涨的新闻或“灾难出英雄”的典型报道,而且典型报道打造出来的救灾人物几乎是“高大全”的形象。对救灾的积极报道体现出的是政府和媒体的“宣传”观念,而不是尊重新闻规律的“信息”观念。受众真正关注的灾民、灾情等信息在报道里只是轻描淡写,这种现象在1998年的长江洪灾、2003年的淮河洪水等事件的报道中仍有迹可循。灾难事件报道只见抗灾不见人,似乎是中国媒体报道走不出的怪圈。

然而在汶川地震报道中,我们可喜地发现,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其新闻报道更多的是以人为本,“人”的因素在新闻传播中得到了凸显。

(一)报道取材的百姓化

报道取材百姓化就是媒体将目光对准百姓,关注普通人的事迹,反映他们的需要,报道围绕灾民来展开。在此次地震报道中我们看到了媒体将一部分的版面、时间留给了灾区的普通灾民,以及救灾、捐款的普通百姓等一个个平凡的人物。

如《北京晚报》5月22日16版刊登了这样一幅图片:从地震下逃生的女中学生吴金莉正在面对废墟上的衣柜镜子梳妆。这样的场景给人以温暖和力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为它能让人体会到灾区人民对美的向往和期待,对新生活的期待。

即使是对救灾英雄的刻画也在努力摆脱“高大全”的写作模式,如保护学生的老师谭千秋、捐款的乞讨老人、喂奶警察蒋晓娟、灾民陈坚等,个个栩栩如生,可信可敬。凤凰卫视新闻采编总监吕宁思在谈到他对中央电视台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人物报道的看法时认为,像抗灾初期央视报道的蒋敏等令人感动的救援者,并不是中央台的“有意宣传”,但碰上了这样的人物,中央台以一贯的思维敏感地抓住了。所以,这些典型人物的报道仍是遵循“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下的人物报道,也是受众所感兴趣的“人物故事”。

(二)传播视角的平民化

以前我们的媒体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多数以居高临下视角来展开报道。领导人一出现在灾区,一般都是高高在上的发号令、下指示的刻板形象。但在汶川地震中,一些媒体从平民化的视角抓住了领导人在灾区慰问等感人细节,佳作频出。

如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温家宝总理在灾区都江堰新建小学倒塌的学校查看灾情时,发现一个大坑里露出头部的王佳淇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温家宝流泪呼喊:“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这感人的一幕通过我们的媒体传播出来,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镇定指挥救灾的一国总理,更是一位为灾情揪心的亲人般的老者,极大拉近了受众和领导之间的距离。

同样的,5月13日四川卫视播出了一段温家宝看望灾区群众的新闻,这些视频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十分真实。记者记录下了总理的一段同期声:(对工作人员)“食品运输要快,孩子们都没吃的了。”这时抱着孩子的灾区群众说,从昨天就没吃的了。温家宝摸着灾区孩子的脸说:“不哭啊,马上可以给你吃的了,给你吃饼干啊。”像这样突破常规化的、具有人情味的领导人报道在此次汶川地震中还有许多。

此外,在对灾区群众的报道上视角亦十分平民化。如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新闻特写《再见北川守望乡土》,没有太多的解说词,就是从几个普通灾民的视角,反映在政府下令所有人撤离北川后,灾民们对他们长期生活的这片热土的记忆和守望,极具人情味,感人至深,让人们对灾难中的幸存者们的心情有进一步的理解。

平民化视角更能与受众的心态同步,引起受众的共鸣,这种视角的选择也说明了中国媒体在灾难性事件报道的文本表达上更加具有平民意识。

(三)议程设置的人性化

在汶川地震报道中,我国媒体在报道议程的设置上,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抗灾初期,各媒体积极报道救援;随着救援的进一步深入,许多媒体将报道重点转向灾区人民的心理援助;后来又慢慢转到灾民安置、灾区防疫、灾后重建等。在此过程中,媒体还开设了特色的服务节目,担任起公共服务提供者角色,为灾民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多次播发了灾区救援者、被救者的安全名单,并与央视国际“TV大社区”联合开展寻亲活动;东方卫视的《东方大讲坛》向公众普及防震减灾的知识、《名医大会诊》为灾民提供灾后如何防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直播中每隔十几分钟就播送四川地震灾区各地的收听频率以及寻亲纸条……在哀悼日三天里,无论电视媒体还是纸媒,都以黑白为基本色,停播一切娱乐节目和广告,用庄重肃穆的报道表示对遇难者的最高尊重。上述种种议题的选择都体现了媒体对灾难事件中生命个体的关注,充满人文关怀。

无论是报道的取材、传播视角还是议题的设置上,我们可以发现,媒体已经从以往“眼睛朝上”逐渐转向现在的“民生视角”,这使得报道更具有接近性和人情味。这种转变体现的是媒体对灾难关注视角的调整和对报道内容新闻价值的重新定位,也是新闻媒体在灾难报道理念上的升华。

〔成文胜: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陈曼燕:中国传媒大学2007级续本生〕

[1]赵化勇:《尊重新闻规律完善应急机制牢牢把握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主动权》,《震撼——媒体回想》,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2]时统宇:《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直播的历史意义和传播价值》,《震撼——媒体回想》,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版,第47-55页。

[3]于长洪、唐璐、葛素表:《共产党在中国越来越成功》http://cpc.people.con.cn/GB/64093/64095/7424600.html

[4]沈正赋:《解读传媒——传媒生态与新闻生态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1页。

[5]沈正赋:《解读传媒——传媒生态与新闻生态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1页。

同类推荐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 传播:主体间意义建构与共享

    传播:主体间意义建构与共享

    论著从人类话语传播视域考察个体、个体间、群体间意义建构的心理、文化内容,提炼主体(间)意义建构的结构性要素。剖析相关历史节点的话语传播个案,以及不同地域文明族群的话语特征,结合相关意义符号理论揭示个体、群体心理机理、文化背景、行为动机与话语符号表述间的内在关联,建构意在实现主体间意义共享、不同价值主体和谐共存、发展的话语交往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首创意义,预期将对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变革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 怎样当记者

    怎样当记者

    《怎样当记者:一个国际新闻工作者走过的路》作者一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工作。他曾长期担任驻外记者,在国外新闻王作岗位上当过翻译和记者,在各种情况和环境下采写新闻。他也在国家通讯社的编辑部门和领导岗位上,从事编辑业务和组织指挥报道工作。他在约60年前走上新闻工作道路后至今,始终没有放下记者手中那支笔。他当记者的经验,是在漫长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
  • 学校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学校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本书是教育部与联合国儿基会合作项目,主要内容是从学校生活主体的儿童的视角关注学校管理应该如何改进与创新,并结合项目实施的经验,给与学校管理如何改进与创新以实际的指导,可与已出版的《爱生学校与学校管理》成为姊妹篇。
  • 空间正义论:正义的重构与空间生产的批判(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空间正义论:正义的重构与空间生产的批判(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空间正义是当今时代正义理论新的生长点,新的发展趋势。伴随着现代都市化运动,空间生产成为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对空间正义的本质及其在信息时代的新发展的详尽论述。
热门推荐
  • 玉苍石

    玉苍石

    蓝幽国的小公主生下来就手握一颗泛着蓝光的玉石曾有传说,同时拥有玉苍石和公主的人,便能权倾天下但在那之前三界必有一场腥风血雨只有在公主学会控制自己灵力时将她送去蓝幽国和妖召国中间的北冥谷三界才有机会恢复平静
  • 小城文化人

    小城文化人

    《小城文化人》是一部当代文化人的心灵秘史,展示了当代文人情感的历练、精神的走向、人生的定位、人性的煎熬、灵魂的拷问、人格的裂变、思想的深邃……当代文化人在社会价值观面前,如何抉择自己的人生?面对痛苦的抉择,又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在小城文化的背景下,文化人或是坚守着自己的人生理念,或是趋于精神的堕落。一群文人,为了追求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扭曲的现实中与命运抗争,奋力突围。突围是当代文化人的精神追求,既是无奈的又是积极的,从而构成了人的精神,诠释了人的命运。《小城文化人》笔者赵丰诗化的语言,散文的语境,东西方哲学的精神气象,充满哲理的意蕴;人物和故事缠绵伤怀,具有悲剧色彩。
  • 爱豆今天又跟我表白了

    爱豆今天又跟我表白了

    【双洁】【女扮男装】沈罪很喜欢隔壁家的男孩,可是母亲总说作为罪人之女,沈罪配不上人家。于是灵光一闪,罪人之儿应该就可以了吧?剪掉了头发,痛快地离家出走了。这边沈罪家里少了个人,安让就发现自己身后多了个跟屁虫,吃饭跟着他,睡觉也要在一旁看着,就连去选秀人也要跟着参加。后来木疙瘩恋爱脑沈罪开了窍觉得追傲娇怪安让没意思,安让也很好地演绎了傲娇一时爽,追妻火葬场。再后来,安让的粉丝:“我家爱豆又跟隔壁那位表白了嘛?”沈罪的粉丝:“今天不一样,还求婚了。”
  • 孤女悍妃

    孤女悍妃

    这一世她是父母双亡的国公府三房孤女,不想勾心斗角,只愿在深宅大院中,护住幼弟平安一生。没曾想,初见,再见,两次差点因他丧命,后来却心甘情愿为他放血续命,为他奔袭千里、为他战场搏杀……
  • 金刚针论

    金刚针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罗伯特·德尼罗(1943-)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演员之一,他所塑造的一系列银幕形象不仅成为世界电影史的不朽经典,也让更多的人喜爱并迷恋上了电影。秉承方法派体系的德尼罗独创了“获得授权”的表演理论,以改头换面的方式挑战不同的角色,其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使他当之无愧地得到同行的尊敬和钦佩。
  • 仙道魔命

    仙道魔命

    他曾因为一个人,屠戮了一方世界的大半强者,修的是仙道,却有魔王之称,为天下所不容。万年后的今天,他在被称作九州的大陆上重生了,这次如果有选择,成仙还是成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