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4000000013

第13章 鄂温克人的电视认知(1)

在社会心理学中,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社会客体(人、物、思想观念)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的、评价性的内部心理倾向,由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意向三要素组成,其中认知是基础,情绪情感是核心,行为意向是心理变化和行为发生的准备。 本编主要研究的是鄂温克人电视态度的构成及行为的变化,共分四章,即第一章至第四章。 第一章阐述的是鄂温克人的电视认知,包括对技术身份电视的认知和文本身份电视的认知。 其中对技术身份的电视认知主要论述的是对“电视是什么暠和电视“用途暠的认知,而对文本身份电视的认知阐述的是不同年龄群体的鄂温克人对电视节目内容的认知。 第二章介绍的是鄂温克人的电视情绪情感,包括鄂温克人的情绪情感表达方式、情绪情感的特征,以及电视对鄂温克人情绪情感变化的影响。 第三章重点论述了鄂温克人的电视行为意向,主要阐述的是在电视的影响下鄂温克人价值观的变化,以及由电视引发的种种欲望。 第四章则介绍的是鄂温克人的电视行为,指的是在电视的影响下,鄂温克人行为方面表现出的诸多变化。 具体包括电视参照、电视模仿和行为创新三部分内容。

牧区鄂温克人对于电视的认识和了解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虽然呼伦贝尔盟所在地的海拉尔地区于70年代便成立了呼伦贝尔电视台,但是由于当时电视属于昂贵和紧俏短缺商品,只有极少数既有购买能力又有关系的家庭才能拥有。对于居住在草原腹地的鄂温克牧民来说,20世纪70年代对电视基本是一无所知,即使个别人见到过电视,也都是到城里办事或者去有电视的亲戚朋友家串门后才知道的。直至1987年,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的伊敏、锡尼河、辉河等几个较大的苏木才有了电视台或电视差转台,居住在苏木的牧民才开始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电视和收看到电视节目。对于电视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鄂温克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电视和收音机、电影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陌生的是它们之间又有很大的区别。为此,鄂温克人对于技术身份电视的认知便建立在对收音机和电影这两种所熟悉的事物的认知基础上。至于对文本身份电视的认知,则因不同年龄群体的认知图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第一节 对技术身份电视的认知

一、鄂温克人的电视认知图式

认知是指个体为弄清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进行的一系列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对于新信息的加工和解读,总是建立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强调认知中的结构优势效应,即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当前认知活动的影响。这里所说的认知结构,也就是认知图式。图式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基本概念,概括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个体用以认识世界有组织的基本模式。是贮存在记忆中抽象认知功能结构,是了解环境、解决问题的参照系。”同时,图式也被称为“帮助个体组织社会信息,指引加工这些信息的心理框架。”图式作为一种指引加工信息的心理框架,一旦形成,将对人们的认知产生强烈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图式对人们的认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帮助我们认识客体、作出判断、理解故事以及进行其他处理环境事物的活动,它能使我们有效地对待广大而复杂的世界向我们提出的信息加工要求,帮助我们对来自世界的经验群进行抽取和归类。”也就是说,人们在认识新事物时,要借助于认知主体已有的认知经验,利用特定的认知变量来激活认知主体的认知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认知图式,由此可见,图式的主要作用在于建构主体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解释框架。

鲁默哈特(Rumelhart)认为,每个人的认知图式的内部结构是由许多变量组成。这些变量之间处在一种相互约束状态,已观察到的变量可帮助去推论那些在情景中未观察到的变量。图式作为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一经和外界接触,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就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起来。

电视对于鄂温克人来说是一种新鲜刺激,在鄂温克人的认知经验中没有关于电视的认知图式,鄂温克人的电视认知图式是一种空缺,因此,当电视这一刺激出现的时候,鄂温克人的首要任务是建构电视的认知图式,即面临图式重建的问题。“图式重建是指个体在面临新情境和以前未遇到的问题时所进行的一种认知活动,是对原有图式的一种重新建构。”由于鄂温克人对收音机和电影并不陌生,尤其是收音机,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是鄂温克人最频繁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介。几乎每一顶蒙古包中都有收音机,鄂温克人首先是关注天气预报,其次为收听各种其他节目。与此同时,鄂温克人对电影也不陌生,在大型活动期间,苏木和嘎查都会放映电影。鄂温克人的认知结构中由于有收音机和电影的认知图式,为此,鄂温克人在建构电视的认知图式时,借助了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收音机和电影的认知图式,这些关于收音机和电影的认知图式从记忆中不断被激活,而且通过不断调整、变化,使得原有的关于收音机和电影的认知图式得以丰富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对电视的认知图式。鄂温克人在收音机和电影图式基础上建立的电视认知图式,实际上是受到同化作用的影响。同化是“指受者对输入的刺激进行过滤和改造,并将之纳入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网络当中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表示主体对这一信息的认知和理解。”也就是说用已有观念解释新的客体或新的观念,而且同化是一种“不知不觉起作用的心理过程”。

二、鄂温克人对“电视是什么”的认知

(一)收音机里的人走出来了

与其他地区的人相比,电视出现在鄂温克人的生活中比较晚,特别是居住在鄂温克草原腹地的牧民,许多家庭近几年才看上电视。目前,还有个别的贫困家庭没有电视。过去,牧民们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收音机。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于1950年11月,从成立之日起,就开办了蒙语广播节目。鄂温克人在呼伦贝尔草原上与蒙古族人民一起生活了270多年,他们不但都能听懂蒙语,而且还会说蒙语。由于当时鄂温克族自治旗管辖的10个苏木、44个嘎查大多数不通电,而且那个年代的收音机又都是电子管的,所以,只有城里人或有长电的较大苏木才能有条件听收音机,并且这些家庭的条件一般都比较好。而对于生活在草原深处的牧民来说,当时想听收音机几乎是一种奢望。1960年,我国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在上海无线电三厂试制成功。1966年,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所在地的海拉尔市才有了可以使用电池的半导体收音机。从那儿以后,没有电的苏木、嘎查以及生活在鄂温克草原的牧民陆续购买了半导体收音机,终于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听到了党和政府的声音以及蒙语节目。收音机给牧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他们知道了许多草原外面的事情。

笔者在鄂温克族自治旗辉河苏木调研期间,牧民们听说我是专门来了解广播电视与鄂温克人生活的,他们给我讲述了许多自己与广播电视的故事,其中一位名叫敖光喜的鄂温克牧民讲述的经历最具有代表性。40年前的一个夏季,7岁的敖光喜跟随父亲到海拉尔市购买兽药,由于当时兽药店缺货,他便跟着父亲一起逛商店。在五金商店溜达时,他们看到好多人都在买半导体收音机,而且用电池就可以收听,里面还能听到蒙语节目。光喜的父亲一冲动,便买了一台“红灯牌”的半导体收音机,相当于当时四只羊的价钱。回到家里,光喜的母亲好一顿埋怨,但小光喜却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这个东西能说话、能唱歌,里面还有电影、小说等等,而且这也是他们嘎查三十几户人家中的第一台收音机。嘎查牧民听说他们家买了个新鲜玩意儿,左邻右舍甚至是几公里之外的亲戚都跑到他们家看这个方盒子,听里面传出来的故事和歌曲。打那儿以后,只要是有蒙语节目,他们家的半导体就开着。收音机让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牧民知道了很多发生在草原以外的事情,也给他们孤寂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欢乐。

有一天,敖光喜和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听《闪闪的红星》电影录音剪辑,当听到胡汉山要放火烧死潘冬子妈妈的那一段时,收音机前的敖光喜和几个小伙伴都非常着急,因为不知道收音机里面到底是什么景象,只能凭自己听电影录音的感受去想象里面的一切。听完电影录音后,几个小伙伴就说:要是能看见收音机里面的人该有多好!其实,不只是孩子,很多鄂温克牧民都有同感,要是收音机里的人能走出来就好了!那时候,牧民们一直梦想着有一天收音机里的人能走出来与大家见面,更想看到收音机里面发生的所有事情。虽然当时电视已经出现,但是生活在封闭草原的鄂温克牧民们并不知道有“电视”这个名词,他们只知道有电影,不过一年也看不上两次,而且要骑马到很远的苏木去才能看到。

鄂温克牧民第一次看到电视,是在1977年春节前进城买年货的时候。在海拉尔市当时最大的第一百货大楼,牧民们第一次在电视机柜台处看到了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激动地说:“咱们平时不总是希望收音机里的人走出来吗?你看,人家城里人的收音机就能看到里面的人,但城里人不管这个叫收音机,人家管它叫电视”。电视的出现,令牧民们心里既兴奋又疑惑。兴奋的是盼什么有什么,收音机里的人真的出来了;疑惑的是那么多的人是怎么装进这么小的盒子里的呢?会不会把盒子给挤坏了呢?在那个对电视刚刚接触而且知之甚少的年代,即使是城里有电视的家庭对这个问题也是难以回答,更何况深处草原的牧民呢!

最初在海拉尔市见到电视的牧民回到嘎查以后不断地向没出过远门的大人及孩子们炫耀电视的神奇。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鄂温克牧民听说收音机里的人真的出来跟大家见面了,很多大人和孩子纷纷找借口进城,亲自看看那么小的方盒子是怎么容纳很多人的。巴特尔告诉我,他第一次看到电视,就被那个小小的银幕吸引住了。为了能经常看到它,他便主动承担起进城采购的任务,表面上是办公事,实际上是为了能经常到城里看看免费的电视。有的牧民晕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索性骑马进城,见识一下从收音机里走出来的人,看看他们的模样,听听他们的说话。就是在那个时候,鄂温克牧民们在电视里认识了赵忠祥、李娟、沈力等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

在与其他牧户的牧民聊天时也了解到,鄂温克人对电视的认识,几乎都是从收音机开始联想起来的。最初他们听收音机的时候,就都有这样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收音机里的人和事。今天,电视终于让他们由听电影变成看电影,由听评书变成看评书,由听播音员播节目变成看播音员播节目,电视真的让收音机里的人出来和牧民们见面了。

(二)坐在家里看电影

看电影对于城里人来说,那只是业余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但是,对于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鄂温克牧民来说,看电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嘎查没有电,根本看不了电影。除非是进城的时间比较宽裕,并赶上有好片子上映才能顺便看上一场。但是自从电视在草原落户之后,牧民们在家里就可以天天看电影了。

毕力格苏图和乌云其其格夫妇是电影迷,汉语说得非常好,讲起话来也特别幽默。在访谈过程中,他们告诉笔者,在过去那个年月,草原上没有太多的娱乐项目,每个月到苏木去看场电影就成了大家最期盼的娱乐活动,放电影的日子也就成了牧民们共同盼望的日子,年轻人更是如此,那场面就像过节一样。在苏木看电影与在城里看电影不一样,苏木没有电影院,看电影全都是露天的,而且每个苏木一个月才能放一回,偶尔能放两回,每次放电影前还要先加演《新闻简报》,让牧民了解一些国家大事。看电影对于居住在苏木的牧民还好,他们可以提前从家里占据前面的位置。而住在嘎查的牧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要骑马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才能赶到苏木。来晚了,就只能站在后面看。如果后面人多,就只好到银幕的背面看“反片”。夏季的草原日落较晚,放电影一般都要在晚上9点钟左右。牧民看完电影再赶回嘎查大都是后半夜了,既疲劳又影响第二天干活。由于这个因素,有些牧民几年都看不上一场电影。其他时间要是想看电影,只能专门到城里花钱去看,搭上来回的车费、浪费的时间,太不划算了,而且家里的活还要找别人帮着去做。

同类推荐
  • 关注2014:民生热点面对面

    关注2014:民生热点面对面

    为深入回答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户籍制度改革、转基因食品安全、住房保障、城市交通管理、择校难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民生热点,精选新华社播发的系列相关稿件,再编辑深加工,策划出版了《关注2014:民生热点面对面》这本通俗理论读物。该书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解释疑惑,既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又呈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对2014年民生热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观点准确、文风朴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广大干部群众参阅。
  • 大学开放天地新:一位百年学府校长的思考与探索

    大学开放天地新:一位百年学府校长的思考与探索

    本书是作者在担任具有百年历史的福建师范大学校长期间对中国大学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内容既包括大学的本质、使命、特色、发展方向这类探讨大学“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抽象理念问题,也包括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开放办学和学校管理这些旨在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具体办学实践问题。本书融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于一体,综合应用于作者所任职大学的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体现了知与行的具体和历史的统一,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大学发展的时代特征。本书对各类学校管理者,特别是高等学校的领导者以及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
  • 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佳航同志的专著《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研究》即将付梓面市。作者经过悉心淬炼,对其毕业时获得好评的同名博士论文加以梳理、充实和提高,以更具科学性、系统性的论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为她的博士生导师和书稿第一读者,我深为自己所带的第一个学生的刻苦精进和可喜收获而感到欣慰。记得初次与佳航见面时,她刚从媒体调入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踌躇满志地要从记者、编辑转型做新闻学学者。三个春秋过去,她虔敬地捧出这本十几万字的著述,如愿以偿地实现了人生角色的转换,其间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十大读书推动人物”之一凌宗伟老师的一本阅读随笔集。全书收录60篇文章,按作者的阅读思考,分为“我这样理解教育”“寻找理想学校的走向”“改变从自己开始”“在热闹纷繁的教育世界中”“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建构自己的教育哲学”等七部分。作者立足于对教育经典著作的阅读、理解,思考中国当下教育的生态,反思现实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追寻教育的本质,提醒广大教育者重返“为了人”的教育。
热门推荐
  • 我家Boss太神秘

    我家Boss太神秘

    唐斐乐因为工作思路堵塞所以回老家小住放松,就半夜爬了一下自家后山找了下灵感,不知道踩了什么狗屎运偏偏撞上空间重叠,捡了一个绝世美男。时隔多年,唐斐乐都为孩子爹做了假坟墓了,萌宝却牵着一帅哥回家。“妈咪,我找到我转世投胎的爹地了,哦,对了,他还不是人,他和我一样有尾巴,也有角。”唐斐乐:“!!!”老公和儿子都不是人,这件事为什么她现在才知道?
  • 魔王的淘气王妃

    魔王的淘气王妃

    他是人人敬畏的冷酷魔王,独立于天地间,睥睨天下,直到遇见了她。她是令人头痛的顽皮公主,快乐无忧,直到遇见了他。明明很幸福的他们,却要经历分离与遗忘。为什么看着他难过痛苦的样子,她会感觉心虚,心莫名的疼了起来?他失去他的妻子,又不是她的错,为什么会觉得对不起他,奇怪了。母后告诉她,不要接近他,他冷酷无情,只会欺骗别人的感情。亲姐姐们告诉她,不要和他有所牵扯,否则会受到伤害。与自己情同姐妹的朋友们告诉她,他很寂寞,因为他视若珍宝的妻子遗忘了他。谁来告诉他,她到底该怎么做呀?*****************************清醒的新文《妃颜》身子急剧的下坠,像只美丽的火蝴蝶。以这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是不是就会到达你那里的天堂?将军府的三小姐,当我的灵魂带着记忆注入到这个有着美丽容颜的女孩身上,我感觉不到丝毫喜悦,因为我并不觉得换个皮囊继续相似的生活是件快乐的事情,虽然我得到了重生。从丫鬟们恐惧的神态和我的旁敲侧击中,我知道这个女孩虽然美丽,却有着蛇蝎一样恶毒的心肠,虽然有丫鬟伺候却地位低下,及其不受父亲的喜爱,只是安置在将军府偏僻的院落里。在一个古代,一个不受宠的女子,等于失去了一切。这个我闻所未闻的朝代,却有着和封建社会相似的制度。当这个身体所谓的父亲宣布让我和姐姐一起进宫选秀的时候,我猜不透这个威严男人的想法,不知他怎么看待我这个女儿的转变。这个对我冷嘲热讽,在宫中最受宠爱的贵妃姐姐,利用她的手段,对我百般刁难,我虽然不害怕,却厌烦至极。当那个温柔端庄的女子出现在我的面前,说会照顾我的时候,我同意了,因为她酷似沁心的容貌让我怀念。多年以后,当我问她,“你爱君夜神吗?”她坚定地点头。“如果你爱她,为什么还要对作为敌人的我这么好?”“我爱他,但我也喜欢你呀”看着她温婉的笑靥,我不知怎的,泪流满面。君夜神,这个时代的神话,尘世的尊者,带着媚惑之姿突然闯进了我平静的生活,我才知道,原来王者也可以长的如此倾城邪魅。对于他后宫的女人,他向来不吝啬,赞美,赏赐,但是我从他的眼里读不出丝丝的爱意。他同时也是残忍的,冰冷无情,违背他的结果通常很凄惨。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

    在这本随笔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当下许多人早已淡忘的记忆。他没有滥用笔墨倾倒往事,而是认真梳理自己走过的路和留在路上的深浅不一的足迹,而我们,却可以藉此聆听一个时代的风声雨声。平静的叙述,丰富的情感,诗化的语言,缜密的思考,使作品别具一种魅力。
  • 让孩子学会自立的50件事

    让孩子学会自立的50件事

    本书属家庭教育类书。从孩子的生活、学习、交际等方面的细节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关于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50件事。
  • 冰山公主的恶魔王子

    冰山公主的恶魔王子

    校园的生活永远是那么的快乐,无忧无虑,但同样的事情在这个年龄阶段是时有发生,暗恋,朦胧的情感时常在这群未经世事的还在中间发生着,纯真的情感,是似懂非懂。多少人怀念的年代,多少人都想永远停留的年代是一去不复返的,面对升学的别离,又是满心的伤感。
  • 末世之海姆冥入侵

    末世之海姆冥入侵

    不知为何出现的裂缝,原本动漫中的异域者竟出现在现实中,突然出现的战极驱动器,异世界的不确定因素,主世界的异变,主角将如何守护自己的珍视
  • 王爷你家人设毁了吧

    王爷你家人设毁了吧

    申屠承傲和卿落是一对青梅竹马,关系很好,人神共愤的那种好!从小时看到卿落的第一眼,她还尚在襁褓,申屠承傲却知道,这个女娃娃,将会是自己穷尽一生的守护!“这一把剑,这一双手,能屠世人,亦能护你!”这是申屠承傲心中所念,他却从未将这话说出口。年少的喜欢是细水长流,卿落喜欢申屠承傲却抵不住曾经恩怨的疯狂,为了活着,她将身体交给了异界一个同名同姓的灵魂,她却在身体内长眠。一场刺杀,异界的灵魂不知所踪,曾经的卿落回来了,却失去了记忆,日日面对温柔体贴的申屠承傲,她好几次怀疑自我……“我真是这世界的卿落吗?好不真实!”卿落倚在窗台悠哉悠哉与传说中的暴虐王爷聊着天。传说中的暴虐王爷立在一旁,一身黑衣从小时候穿到成年:“你是!我认得你!”
  • 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续)(刘易斯·托马斯作品集)

    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续)(刘易斯·托马斯作品集)

    这是刘易斯·托马斯的第二本随笔结集。书名The Medusa and the Snal 7,来自本书中一篇文章的题目。Medusa(美丢莎)是希腊传说中三大妖怪之一。她的头发是一条条蛇。有一个属的水母长有触手,像那妖怪的蛇发,因而得名。所谓Snail,是一种海生的蛞蝓,裸鳃类,没有壳。那篇文章,讲的是那不勒斯海水域中那一个特殊种的水母和那一个特殊种的蛞蝓结成共生关系的故事。刘易斯·托马斯一直关注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共生、依存和合作的现象。共生与合作是他第一本书的主题之一,也是这第二本书的主题之一。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位传奇之士,他博学多才,诲人不倦,传承着释迦牟尼的伟大教化,不辞辛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