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000000045

第45章 报刊地理:阅读景观的营造(3)

从基本的理论层面上,媒介地理论实质是要借助于地理学原理或地理概念来拓展媒介理论的研究,因而,媒介是其根本的研究对象。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媒介的一个特质就在于与城市地理要素的密切结合,城市地理要素与媒介的相互影响、与人们现实生活的相互作用恰恰是通过在媒介上的充分传播所体现出来的。

为了便于分析,有必要构建一个“城市、媒介、受众互动模型”(如所示),来描述关于城市地理的信息在城市内外是如何流动和作用的。这个模型可以较为清晰地表现出各方的相互关系。

首先,在城市的地理区域范围内,对于城市整体形象和各种具体的城市地理要素的信息接触主要有城市市民、参观游客、城市媒介和政府四方参与;其次,在这一模型中,城市媒介居于一个中介的地位,不仅能够与城市内的各方密切互动,而且还可以对城市以外的外地媒介和外地受众产生影响;最后,城市媒介在长期的系统互动中,还具有记录城市历史过程的功能,所以,任何一方(甚至包括媒介本身)改变地理要素行动的信息都在一定程度上被记录在城市媒介中。总之,媒介的存在不仅具有当时当事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同时,还具有事后的存档和记忆作用。

这样,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就可以通过对于城市媒介的文本解读,分析出城市地理要素如何与相关各方相互作用和影响,揭示出某些媒介传播规律。通过在多伦多城市报刊《多伦多星报》的历史数据库,选取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质化和量化的分析,可以揭示出报刊是如何塑造和想象城市地理景观的。

二、报刊对城市景观的塑造与想象

下面分别就《多伦多星报》对多伦多市一些典型的城市地理景观的报道进行讨论,以期揭示出媒介传播的规律性认识。

1.标志性建筑:万众瞩目的城市地理景观中心

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在城市地理景观中是众人瞩目的中心,也往往是媒介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标志性建筑往往都是外地游客观光的风景点,同时还具有实用的功能,比如多伦多市的政府大楼、博物馆、电视塔、教堂,因而它们的名字和形象总能占据着各种地方性报纸的版面。

(1)地理景观的信息呈现与其城市功能的关系

据《多伦多星报》报道,在多伦多城市发展史上,早期的最高建筑是矗立在多伦多岛的一座灯塔(Gibraltar Point Lighthouse),几乎保持了50年最高建筑的历史,后来在湖岸上兴建的高大建筑纷纷超过了那座灯塔。圣詹姆士大教堂(St.James' Cathedral)始建于1797年,现存的教堂建成时是多伦多最宏伟的建筑之一,教堂高92.9米,矗立在安大略湖畔,成为欧洲移民到了多伦多港口第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标,直到19-20世纪之交的时候,它还是多伦多最高的建筑,目前它仍然是加拿大第二、安大略省最高的教堂。圣劳伦斯市场(St.Lawrence Market)也是早期多伦多城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是当时市民购物、聚会的重要场所,在1845-1899年间,多伦多市政府一直在这座建筑物内办公,直到今天,圣劳伦斯市场依然是市民和游人喜欢光顾的历史性建筑。1899年,多伦多建成了一座尖顶方形的市政厅(City Hall)大楼,就成为当时的标志性建筑;1965年,市议会和政府机关搬入现今的现代化市政大厦;它由两座弧形办公大楼相连,中间是一个蘑菇状的多功能活动大厅,远远看去就像一对半张半合的蚌壳内含着一颗珍珠。这座大楼一建成,就成为多伦多市又一座标志性建筑。

选取“詹姆士大教堂”、“劳伦斯市场”、“市政厅”等英文短语在《多伦多星报》历史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从1894-1898年的5年时间内,“市政厅”在《多伦多星报》各个版面出现的频率,均高于前两者数倍,而且出现在头版的频率更是远高于前两者。“劳伦斯市场”在各个版面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詹姆士大教堂”。到了100年之后,这样的格局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这些检索的数据,并不能直接展现媒介报道的具体内容,但却能作为一个客观的统计指标,衡量出该标志性建筑出现在报纸版面上的次数和频度,以此反推这一建筑在城市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因为,这些名词由于与该建筑的城市功能相联系,越具有重要功能或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越容易被媒介所提及,则出现在报纸上的次数越多。在1894-1898年间,即使市政厅与劳伦斯市场就在同一建筑体内,检索结果仍然有显著性的差异,根本原因就在于“市政厅”与城市的各项功能密切相关。

此外,如果与城市重大事实或者新闻突发事件联系越密切,也就越容易在头版见报,但是在进入厚报时代的1994-1998年,头版往往有大照片和导读,在头版出现的机会反而会少于早期报纸;这也能解释为何“市政厅”出现在头版的频率会明显少于100年前;而“詹姆士大教堂”、“劳伦斯市场”则会连续几年内都上不了一次头版,或许是因为这些建筑物已经基本淡出了时代风云变幻最前沿的舞台。

(2)受众对地理景观关注度的变化过程

除了以上讨论的这几个标志性建筑之外,1976年6月建成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CNTower),因为其553.33米堪称当时世界第一的高度,成为多伦多市的地标,一直到今天,它与簇拥在金融区内的摩天大楼群一起构成了多伦多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天际线。从“CNTower”出现在1972-1982年《多伦多星报》头版的版面数的检索结果看,在建成前后的1975年和1976年,是媒介曝光率最高最集中的时间段,加拿大国家电视塔一时成为头版的主角,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在媒介视野里淡去。所以,媒介对于标志性建筑的报道数量在时间和数量的坐标平面内,呈现的是一个类似电波的脉冲曲线。这一由低突然增高、然后渐次下降的过程,反映出公众对于一个新景观的关注程度经历了大致的“不知-知晓-注意-聚焦-逐渐淡化”的一个周期过程。

当然,标志性建筑也有可能因为相关的重大新闻事件被重新唤起,在原有的脉冲曲线上叠加新的周期过程(参见)。例如,1985-1986年,加拿大国家电视塔下立项兴建巨型的穹顶体育馆和增添新的旅游项目,又赢得了媒介再次关注的眼光。

(3)地理要素的媒介呈现与集体记忆、文化认同

在对于城市地标的观察和研究中发现,媒介不仅能对地理要素有一种即时的呈现,在时过境迁之后,还具有历史的集体记忆作用。一些地理要素会在城市居民和参观者的心理留下印记。例如,在1896年1月24日《多伦多星报》的前身《星晚报》的一条新闻报道里,由于大风,“詹姆士大教堂的钟停了”。1996年7月1日《多伦多星报》的一篇文章里提到“在1867年7月1日刚到子时,詹姆士大教堂欢乐的钟声响了”。两相比照,我们可以看到,教堂的钟俨然成为一个符号,在媒介上反复呈现,积淀了上百年时间;城市地理景观就如同钟声一样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不仅作用于单个人,而是在整个城市人群中产生一定的心理共鸣,从而在文化意义上,对于生活在城市地理范围的人产生文化认同感。在这个过程中,媒介所承载的作用就不仅仅是中介物和催化剂,还具有日积月累的教化功能和文化力量。

同类推荐
  •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度总结提炼,涉及到修身、养性、学习、处世、心态等诸多方而,在每条经典诗句后均附有出处、释义及延伸阅读,以期在帮助读者了解每一句经典之作的来源及现代解释外,引导读者向更深的层次去探寻、去思考。好的诗句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中华句源(超值金版)》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缕缕春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我想,作为第一线教师,我们要紧的不是盲目地否定哪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将某种教法不加任何更改就糊里糊涂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使用。好的一线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广泛采集对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教师有必要集各家教法所长,结合自身的素质、个人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找到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样是课堂,教师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讲,有的时候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这种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时候,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瞌睡,忽而惊觉欠伸,这时的课则成了受罪。
  • 技术元素

    技术元素

    技术元素(technium)一词是凯文·凯利(KK)专门创造出来的词语。“技术元素不仅仅包括一些具象的技术(例如汽车、雷达和计算机等),它还包括文化、法律、社会机构和所有的智能创造物。”简而言之,技术元素就是从人的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一切。KK把这种科技的延伸面看成一个能产生自我动力的整体。KK把对这些疑惑的理解都写在了“技术元素”博客专栏里,他说:“我会将我不成熟的想法、笔记、内心论争、草稿以及对其他文章的回应上传到这儿,这样我就能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技术元素》一书便是基于此专栏编撰而成。相比于KK之前的著作,本书将更通俗易懂,文章中涉及到的领域、所举的事例都更贴近当下人们的生活体验。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命令、指令、议案、决案、布告、通知、指示、请示;条例、制度;计划、总结;函电、传真;会议文书;社交文书;涉外工作文书。介绍了各文书的概念及写作要点,并附有大量的例文。特在第十一章对公文的处理作了全面的介绍,在第十三章介绍了新兴的各行业岗位职责写作,全书涉及面广,因而具有全面性、指导性、借鉴和实用性,实是公务员必备之工具书。
热门推荐
  • 权国

    权国

    “风起云涌的大陆,战乱四起的王国,铁蹄是的我的脚步,箭镞是我的眼睛,战场猎鹰的旗帜迎风飘扬,从偏远的南部到繁华的京都,以独特的视角,波澜壮阔的战争,再现一个帝国的崛起之路(骑马与砍杀题材小说)
  •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因为中药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最早系统记载中药知识的《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中国汉朝时期,收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明朝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收集中药达1829种。
  • 这重生有毒

    这重生有毒

    重生回到末世前,带着异能回来的林兮愿望很简单:找出父母的死因,努力提升异能,和那个不太给力的男票分手!只是……为啥某人,不对,某死人,也不对,某丧尸王也跟着重生了?林兮:(炸毛)泥奏凯,离我远点,你这人有毒!某前丧尸王:(一本正经)明明是你有毒,我甘愿被毒倒……林兮望天:明明是这重生有毒,否则堂堂丧尸王为什么这么不要脸……作者还著有《重生之整形师》《末世点心师》 新书(重生之大灵医)求收藏
  • 灸法秘传

    灸法秘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并以此书开创了海明威式的独特文风。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椎受伤,失去性能力,战后在巴黎任记者时与英国人阿施利夫人相爱,夫人一味追求享乐,而他只能借酒浇愁。两人和一帮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绝了犹太青年科恩的苦苦追求,却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双方年龄实在悬殊,而阿施利夫人又不忍心毁掉纯洁青年的前程,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夫人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界偷天师

    三界偷天师

    素手轻挥研磨盘,调出尘世万盏香。荒城一直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传说,据说迷茫的有缘人会在夜半子时的时候走进一家香料铺子。这里出售尘世间最神秘莫测,诡异神奇的香,可以帮助你完成你的愿望。每一盏香,都有着自己背后的故事。每一种香品都汇集了世间最珍贵的香料,等待着自己的有缘人。
  • 盛世风华之嫡女归来

    盛世风华之嫡女归来

    母亲离世,父亲冷淡,落星辰从高高在上的尚书府二小姐沦为小可怜。八年后,嫡女回归,风华万丈。打继母,撕白莲,她的世界里就没有忍这个字!江湖纷争,朝堂风云,她被迫卷入这场逐鹿天下的争斗中,唯有他倾心守护,不离不弃。她用了八年的时间成长,他便用八年的时间等待,携手同归,终成眷属。
  • 穿越之天后进化论

    穿越之天后进化论

    素有“东方夜莺”之称的民国歌女白疏影,死后借尸还魂,成为21世纪的一个三流明星。谁知这三流明星还是个重生之身,前一世寄希望于影帝男友,到头来却被人抛弃,成为整个娱乐圈的笑话,最终想不开寻了短见。重活一世,白疏影决定好好经营她的人生。影帝?她可没兴趣,她的目标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天后!
  • 随身空间:暴富小农女

    随身空间:暴富小农女

    小农女:何以解忧?唯有暴富!过儿是谁?没听说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