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000000044

第44章 报刊地理:阅读景观的营造(2)

相对北京报纸的沉稳大气,广东的报纸版式更加灵活多变。例如《广州日报》作为一份党报,在保持稳重的整体风格的基础上,还显示出了版面的灵活多变。纯新闻版面庄重大方,而副刊版面着意区别,以更多的留白和更多的色彩为特色,更加灵动一些。版面大标题基本采用超粗黑字体,其他标题用大号宋体,眉题、副题用中等线体,版面一般分6栏,注重对栏、大图片、模块化设计。

而《南方都市报》则借鉴国外的小报版式,在头版多采用一张图片和标题导读,具有较强冲击力和较高信息含量。报纸分为4沓以上,每一沓分别为时政、财经、娱乐、楼市等,有独立报头,这样方便阅读,也增加了报纸的品牌价值。同时每一沓的封面精心设计,形成杂志式效果。这种版式设计纷纷为全国多家都市报效仿。

与上海这个现代摩登的大都市相呼应,上海报刊的版面样式似乎显得更时尚新潮。一些生活服务类和娱乐时尚类报纸,如《上海壹周》、《申江服务导报》等,都设计成便于携带而轻快的杂志样式。报纸封面一般整幅采用最近的人气明星照片,配上五六行本期内容导读。报纸内页也印刷相当精美,色彩悦目、图片繁多,经常出现大量留白,还如同杂志一般经常出现整版印刷优质的广告。这种报纸杂志化的风气符合上海市民的“精装”心理和小资情调,因为杂志往往比报纸更精美、受众定位更明确。尽管这类报纸有时候提供的仅仅是视觉上的放松和娱乐,信息寥寥,但这种时尚新潮的版面样式却深得年轻人的喜爱。

三、报刊风格

报刊风格不仅是报刊成熟与否的标志,而且也是报刊是否具有生存意义的重要因素。报纸风格特色指的是报纸的整体结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版面形象等所综合表现出的格调和特点,由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独特性构成。报纸版面是报纸形式独特风格的集中表现,由头版头条、标题、图片、新闻语言、新闻文体、编排等要素组成。一份报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首先就要确立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没有风格,就无法体现个性,无法得到稳定的读者群。报刊风格的形成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文化区域大体上可以划分为“燕赵文化”、“秦晋文化”、“关东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两淮文化”、“江西文化”、“湘楚文化”、“巴蜀文化”、“云贵文化”、“青藏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以及“新疆文化”等16个基本地域文化区。各个文化区都有不同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地理,必然体现在当地的报刊风格和形态上。比如《钱江晚报》、《扬子晚报》、《潇湘晨报》、《天府早报》、《南方周末》,这些报纸无论从报刊名还是刊载内容方面都体现出地理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上海、北京的报业风格就大相径庭。这是因为“海派文化”与“京派文化”的截然不同所致。“海派文化”深具商业色彩,整体特征表现为时髦、求变、创新,这与“京派文化”的传统色彩和政治色彩浓厚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这些文化上的不同特点当然也反映到了两地的媒介风格上。因此北京的报刊舆论引导性非常强,总是保持着对民众的引导、规范和启蒙气质;而上海的报刊则更喜欢创造时尚、宽松、新变的氛围。再如,巴蜀文化历来以农耕文化为主,从而导致在新闻传播上注重“农本”思想,提倡节制消费欲望,在信息交流上相对封闭;而吴越地区商品经济率先起步,市民阶层形成较早,吴越文化有实业传统、工商精神、务实个性和平民风格,当地报刊中也形成了务实、重商的风格。

南方重商,商业社会发育迅速,强调公平竞争和进取精神,同时又非常务实、注重细节,因此南方报业重视对市场、读者的研究,并力求直面社会现实,培育完备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北方政治氛围浓厚,报业的政治敏感性表现得更为突出,更倾向于从大的精神、理念出发,追求风格的浑厚稳健。如果将北京的报刊和广州的报刊对照阅读,就不难得出和上述论断相近的印象。北京和广州如此,杭州和西安当然也一样,不同的文化区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的媒介形态和媒介风格。

第三节 报刊的地域性特点

报纸天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读者也具有明显的地方亲近性。从社会环境方面来讲,报刊不可避免地带有地域性。报刊作为社会文化的表征,反映了一时一地的社会现状。任何社会都必须根植于一定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会为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地域特色,这些地域特色通过传播者或受众影响报刊。从新闻价值角度而言,报刊也是具有地域性的。在对新闻价值进行衡量时,接近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受众对新闻的兴趣是与新闻发生的地理距离成反比的。地方报刊出于对接近性价值的追逐,对本地新闻的关注度也就较其他报纸更高,不管是报纸的版式设计,还是新闻的题材选择,或是新闻报道的风格,都明显地突出着地域性。报刊作为印刷媒介,其传播方式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地域性。不管是全国性报刊还是地区性报刊,它的发行范围都是有限的和特定的,它必须满足特定地区读者的需要。这也决定了报刊必须坚守地域性。

世界各国报业都重视地方报刊的发展,相对全国性报刊而言,地方报刊更具有地域性特点。对于某一地区的受众来说,地方报纸是其掌握各种综合信息的首选媒介。外地报纸或全国性报纸在地方新闻刊载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无法取代本地报纸。地方媒介以其大众性和地方特色贴近读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较强的可读性、服务性和实用性等优势与全国性大报抗衡,成为彰显地方文化、展示地方特色的前沿阵地。

美国的报业向来倚重地方办报,美国报刊对地理景观的展示、对地域性新闻的关照和重视是有传统的。从1704年4月,北美第一张连续出版的报纸《波士顿新闻信》(Boston News Letter)出现,到19世纪后半叶《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现代报纸的相继问世,再到当今建立的高度发达的传媒体系,地方报纸一直作为美国传媒的主导力量而存在。美国有些报纸虽然是世界主流媒体,但是他们本身是地方性媒体,以地方新闻为主。

我国地方报刊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才开始崛起。地方报刊的崛起不仅反映出我国传媒文化的生产机制的转变,而且显示出媒介产品内容的都市化特征。

地方报刊崛起的过程中既包含了地区经济中心的建构,又包含了以都市生活为表征的文化中心的建构。

在我国传媒业的发展进程中,地方报刊的崛起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晚报热”,各种日报和专业报纸纷纷转型为晚报,而“晚报热”的出现代表了媒介的都市文化发展趋向。1979年《南昌晚报》率先复刊,随后各种晚报犹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晚报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创造出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地方感和亲近感。一方面,晚报具有时效性和接近性,它的受众是本地居民,报道内容也大多是一些本地新闻;另一方面,晚报以生活性和服务性为导向,反映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各类生活服务信息。第二个阶段是“都市报热”。1995年创刊的《华西都市报》是我国第一份都市报。相对晚报而言,都市报具有更明确的受众定位:城市市民。“都市报”不仅提出了媒介的区域定位——城市,而且立足城市,为人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都市文化。第三个阶段是地方媒介的集团化发展。1996年,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成立。随后,各地纷纷组建报业集团。2004年,我国共成立39家报业集团,报业集团已成为报业的主导力量。39家报业集团拥有的报纸数量占全国报纸总量的17%,平均期印数占30%,总印数占41%,总印张占56%。地方报刊在媒体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壮大。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报刊的地域性对于地方感的显现与表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可以这么说,地方的文化特质,是这类媒介生命力所在。因为,如果地方报纸不立足于本土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而处处与中央媒体看齐,难免会造成“千报一面”的局面,它的存在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而且,保持地方特色,关注地方民生,通过建立地方感来使受众感知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特地域群体的价值和力量,也是抗拒全球化浪潮中裹挟而来的消费至上主义的有效方法。否则,如果从北京到广州、从西安到上海的报纸清一色全都印满了BMW、LV的标记,除了倡导以奢侈消费品为表征的时尚生活之外别无他物的话,那将是一副多么乏味单调的景观。

到了网络时代,报刊的地方性显得更为重要了。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媒介之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有人甚至预言报纸将在网络时代逐渐消失。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面对网络的强大攻势,报刊的传播劣势是比较明显的。在新闻的时效性方面,报纸远远落后于网络、电视和广播。那么,报刊拿什么与其他媒体竞争?注重地域信息成为报刊安身立命的根本。报刊只有将新闻信息植根于所在的发行地区,强调地域性,才能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今天中国的报纸一直强调“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社会生活的实际、群众的喜怒哀乐都根植于特定的地区,“三贴近”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强调报刊的地域性特点,报刊要为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更加具有贴近性的信息服务。不论是全国媒介还是地区媒介,要想占领和覆盖全国市场或本地市场,都必须嵌入当地,根植本土,体现地域特色,在牢固守住自己媒介所在地的城市市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向外拓展。否则,它也不可能聚集足够的能量对内用功、向外发力。

第四节 报纸对地理景观的塑造与想象

媒介地理学不仅强调人文地理环境对媒介的形塑作用,更重视地理样本在媒介中的呈现。今天绝大多数人关于地理的观念更多地来自媒介的呈现,这是因为,“即便最小的民族国家,绝大多数成员也是彼此互不了解,他们也没有相遇的机会,甚至未曾听说过对方,但是,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却存在着彼此共处的一个社群的想象。”媒介正是参与建构这种想象的一种重要的力量,通过阅读、讨论共同关心的议题,树立相近的价值观念,同一个国度中的居民,即使彼此陌生,但仍能获得相同的地方归属感。城市作为大众媒介包括报刊最为发达的地方,也是这些媒介最乐于塑造和想象的地方。地方性报刊正是通过文字、图片等符号对地理景观加以塑造和想象,在我们头脑中建构起了关于城市的概念。

一、城市、媒介、受众的互动

在传播学者对于城市的研究中,仅有少量研究案例揭示了城市地理景观与传播媒介尤其是报刊的关系。澳门大学学者采用受众抽样调查的方法,描述了珠海受众心目中珠海和澳门城市形象的现状,提出并测试了一个非典型的涵化分析的模式。然而该研究仅停留在“人们对城市的可感知特征的主观看法和印象”这样一个大而化之的“城市形象”概念上。

事实上,城市本身的丰富性,即便是在地理景观形象这个层面上,就有许多可以被受众广为传播、认知和产生心理认同的要素。西方地理学者Lynch关于城市意象(city image)的观点,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他基于人确定自己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认识城市形象的心理过程,抽象出5个基本的城市地理要素:道路(paths)、边缘(edges)、区域(districts)、交叉点(nodes)和标志(landmarks)。他的这种划分方式具有图形思维、抽象思维的特征,无疑是有启发性的;但在媒介传播中,城市地理要素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有着外在的形象和内在的功能,例如:城市内的建筑、街道、商店、街区、公园等等。对于城市居民和外来参观者而言,城市的地理景观形象是直接映入眼帘的,是可以切实感同身受的,也可以说是最容易留下集体记忆的传播符号。这些具体的城市地理要素如何与传播媒介产生相互作用,还有待于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

下面以多伦多作为个案,尝试对地理要素和传播媒介的关系给予一种动态分析。

对于多伦多城市的地理与文化景观,加拿大学者分析了城市兴建大型标志性文化建筑对于多伦多“文化复兴”的作用,不仅具有推动文化旅游的实际功效,还能宣传城市品牌和倡导国家主义(nationalism)。然而,多伦多的报刊如何与这些标志性的文化建筑产生互动关系,却未见详细分析。因此,需要深入讨论一系列关于城市地理景观与报刊的问题及其内在传播规律:地方性报刊如何呈现城市的地理信息?城市又是如何在报刊上打上自己的地理印记的?人与城市各种地理要素的关系是如何被传播所影响的?城市人群又是如何通过报刊的传播作用来认同城市文化的?

同类推荐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 智慧六讲:犹太人的精英教育(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6)

    智慧六讲:犹太人的精英教育(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6)

    孩子是我们真正的产业,对孩子的投资就是对未来的投资,再多的金钱也弥补不了孩子教育的失败和家庭教育的失败。我们不应该做金钱的奴隶,让我们同孩子和事业共同成长。犹太教育智慧的精髓,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会提问,能够解决问题,树立目标和理想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犹太精英教育的核心有六大价值观:没有灵魂的人永远不会忏悔,过有节制的生活、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智慧、问号代表一切、捍卫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思想能不能烤出面包。
  • 李贽:告别中庸

    李贽:告别中庸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本书是对伟人写作艺术的分析和鉴赏,《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概述了毛泽东一生的写作实践;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从立意、结构、语言、修辞、逻辑、思维等六个方面分析毛泽东的写作艺术,并结合现代写作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八章撷取了毛泽东的精彩篇章,进行了全文赏析。《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对毛泽东的写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战略分析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10年讲座精选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10年讲座精选

    2010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了白燕升、孙立群、白岩松等60多位名家大师举办了60多场讲座,从讲座文稿中精选出62篇整理编辑成本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民生文化、民俗文化、纪念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励志教育、文学艺术、生态文化等等多个领域。
热门推荐
  • 至高悬赏

    至高悬赏

    “总有一天,我会成为整个宇宙海里悬赏金额最高的男人!”在海蓝星基础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的古丁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说出了自己伟大的理想。
  • 盗世狂妃

    盗世狂妃

    她是天赋异禀的中医界大佬,阴差阳错误入神偷行列,尊师为让她悬崖勒马,丢入幻梦空间后,意外穿越到了一个人人喊打的废物丑女身上。大婚当夜被人毒死,险遭人丢下万丈深渊。废物?殊不知她自带异界灵镯,炼就绝品丹药,身带灵宠护身,天地间尽在掌握之中!丑女?浴火重生,倾城容颜,绝代风华,她要告诉所有人:老娘才是最美的!
  • 我在东北当警察(套装共3册)

    我在东北当警察(套装共3册)

    《香水》来袭!一向让黑道闻风丧胆的刑警苏岩靠着一桩亡命徒抢劫案再立奇功,只是,此案牵出的一个人引起了他的怀疑,那就是当地的夜总会老板郝飞。《真相》一阵刺耳的警笛声,打破了花园小区的祥和和安静。19岁的女孩横尸家中,一名男子在现场不省人事……《伪证》流氓头子王大虎从13楼的宾馆坠楼身亡,现场的重点嫌疑人是死者的小跟班——小流氓刘长江。刑警苏岩到达命案现场,目击证人段平咬定刘长江害死王大虎,刘长江被当场羁留。
  • 从头再爱

    从头再爱

    前男友蒋雨墨感慨: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厉衡嗤之以鼻:那是你没本事让它重来。蒋雨墨愤慨:趁虚而入夺人所爱,你还好意思说。厉衡志得意满:有本事你再夺回去啊。苏纯忍无可忍了:你们俩给我闭嘴。一女两男的都市爱情故事,爱从来没有先后之分。
  • Narrative of the Captivity and Restoration of Mrs

    Narrative of the Captivity and Restoration of M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转身成宠妃

    转身成宠妃

    阳春三月的傍晚,太阳早早的就在天边藏起了半边脸,远出偶尔传来隆隆的春雷声。在台大医院的侧门,一颗戴着鸭舌帽的小脑袋怯怯的伸出大门口,谨慎的左右瞧了瞧后,迅速钻进一辆taxi,车子立即向前方驶去。小脑袋趴在靠座上看着挡风玻璃外,确定来接她回家的司机真的没追来后,才大大的呼了口气,转身坐回到座位上,脸上露出贼贼的笑容。坐在车上的女孩名叫韩茜儿,是黑帮老大韩冥九的掌上明珠。她……
  • 监控摄像头:知道这些就够了

    监控摄像头:知道这些就够了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似乎我们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都被监视着?其实这并不是你的妄想。在美国,这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因为在社会生活中,监控摄像头无处不在。今天的我们似乎无以遁形,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拍到,政府说这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但仍然有很多美国人认为政府在这件事上做得太过了,不需要在公式场所安装那么多监控摄像头。人们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整个私人生活都被侵犯了。很多人开始讨论我们目前文化中大量的看起来完全没有必要的监控摄像头。
  • 狂学日记

    狂学日记

    养儿方知父母恩,教育才懂老师难,学习立晓学生苦、科研秒懂家国情!这是一个高知的时代,高能的社会,我们为了家必须学习,为了国必须科研,哪怕仅仅是为了自己,也必须努力。学渣进不了世界五百强,低能保不住温馨家,世界上没有永远的“铁饭碗”,只有领先的“金脑壳”才能成为学霸,拥有事业,保鲜爱情。不信,你看魏民生和魏星萌的狂学日记,这里都是你或你的父母曾经经历、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事情。不知道他们的秘籍适合不适合你,但是,他们的酸甜苦辣确是很有味道,也很耐人寻味的。
  • 豪门逆宠四少别使坏

    豪门逆宠四少别使坏

    他与她缠绵,激烈粗俗的几乎要了她半条命。西装裤一穿,这男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装君子。世人都道陈家四少陈漠北只钟情于一个女人,并为她守身如玉。程诺咬着苹果哼哼,“没那金刚钻,自然揽不了瓷器活。”这话落到陈漠北耳朵里,他眼底邪气四溢,简简单单四个字:“口是心非。”……一场豪赌,让程诺彻底认识了陈漠北,她冷汗直冒,“我这手不值钱,就是煮了也没几量肉!四少你高抬贵手!”“手太贵了抬不起来!”男人精致面容透着邪气,“伤了我的人想全身而退从来没有先例!”程诺欲哭无泪,“你要剁了你就赔大了!”“我赔得起!”草泥马,我赔不起!她和他的相遇,是一幕绝壁禁播的暴力剧。她和他的相处,是一幕她想扑倒他的心理剧。她懵头懵脑栽进去,才知道这男人表面耀眼强韧,翻开来就全是毒。无肉不欢篇:“是你不吃的,可不是我不请!”程诺盯着面前一大盆烤香肠眼冒绿光!陈漠北身体往后一靠,看她大快朵颐狼吞虎咽,完了以后意犹未尽的舔了舔手指头,男人眸光一下深了,有股邪火噼里啪啦的烧,“我没你口味那么重!”她抬头看他,男人阴测测的笑了,“晚上我请你吃!”莫名打了个寒颤,“不用了!”“可以用!”夜黑风高激情连连,程诺破口大骂:陈漠北你个贱人!程诺说,我无肉不欢!陈漠北说,你可以吃个够!小包子篇:某年某月某日陈小盆友从学校回来。“爸爸,我要改名字!”陈漠北眼皮子掀了掀,“可以。”然后在小盆友脸上挂上笑容的一刻,淡淡的,“要么姓陈要么姓程,名字不能改!”“……”陈小盆友满脸黑线,怨愤的,“凭什么!”“你妈起的!”“……”陈吉思瀚小盆友痛定思痛,“那我还是姓陈吧!”总比程吉思瀚要好!有个不靠谱的老妈,当儿子的也很辛苦!推荐四某人完结文:《豪门婚色之前夫太坏》《裴公子,吃完请负责》
  • 猪倌朱勇

    猪倌朱勇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