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0600000026

第26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

婴离与商婉远远地迎了上去。见伯阳的脸上伤痕累累,走起路来身形也有些憔悴,婴离心疼地摩挲着伯阳的脸颊:“疼不疼?那些刺客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为何要害你?”

“唉,秦佚这小子,怎么什么都跟你讲!”伯阳疲惫地一笑,随即又无奈地叹了口气。

“亏你还笑得出来,知道人家有多担心吗?”婴离嗔怪道。

“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伯阳夸张地在身上拍打了几下。

商婉尴尬地站在一旁,小声地说了一句:“伯阳大哥,你没事就好……”

“我说老聃啊,你可算是回来了。”堂中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伯阳知道,除了苌弘,没有第二个人会用这样的口气同自己说话。

“苌叔别来无恙啊,怎么有空跑到我这来了?”一见到苌弘那张清癯瘦长的驴脸,伯阳的心情顿时有所好转。

“你这里好啊,既有壮士护佑,又有美人环绕,真是羡煞人也!”苌弘打趣道。

婴离与商婉脸颊一红,都害羞地低下了头。秦佚没有说话,只厌恶地瞪了苌弘一眼。

“你啊你,早晚要毁在这张口无遮拦的臭嘴上!”伯阳不经意间的一个玩笑,不想竟一语成谶,苌弘后来的悲惨结局的确与他的多言脱不了干系。

“听说你遇到了刺客,这不是怕再也见不到你了吗,就顺便过来看看。”苌弘在自己的脖颈上夸张地做了一个切割的动作。

“顺便?看来苌叔的确是个大忙人啊。”伯阳笑着挖苦道。

“算了,还是说点正事吧。我今天来找你,就是想确认一下,刺客究竟是谁派的?”苌弘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我还想问问你呢!”伯阳装起了糊涂。

“哈,让我猜猜。”苌弘嘿嘿一笑,“该不会是甘氏的人干的吧?”

“知道还问,当真是岂有此理。”伯阳不耐烦地瞪了苌弘一眼。

“你不过就是在天子面前替成、景之族说了几句好话而已,甘简公就是再小气,也不至于因为这种芝麻点的屁事就派人杀你吧?”苌弘的话,让伯阳不禁打了个寒战。

“苌叔这是什么意思?”伯阳岂会不知苌弘的意思,他只是不愿将事情想得太坏而已。

“你不觉得,此事是天子一手安排的吗?”苌弘神秘一笑。

“这话可不能乱讲。”伯阳制止道。

“自己的学生,你这个当老师的难道还不了解?”苌弘轻轻拍了拍伯阳的肩头,“苌弘言尽于此,老聃兄好自为之吧。”

看到郑国在子产领导的变法下日益强盛,周景王也开始变得有些跃跃欲试。不过与子产相比,景王手中的权力委实有些捉襟见肘。除了当年从刘氏手中夺回的那点兵权,景王几乎一无所有,他既没有多少人事任命的权力,也没有太多对于重大事件的自主决策权。

刘氏失势之后,甘简公逐渐取代了刘定公在朝中的地位。不过,甘氏家族的内部并不团结,为了争权夺利,甘简公的族人竟然对甘成公与甘景公的族人“大打出手”,在王城里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血案。

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甘简公无疾而终。有人说他死于一种浑身抽搐的怪病,也有人说他是被成、景之族下毒害死的。甘简公没有儿子,所以在临死之前便将爵位传给了弟弟甘过(甘悼公)。

甘悼公刚一上台,便在家中偷偷地训练甲士。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彻底铲除成、景之族而做准备。

景王觉得削弱甘氏的时机成熟了,于是便在一日早朝后,悄悄将甘悼公唤到身旁。

“爱卿的家事,我本不该过问,可我也不得不提醒你,家里的事情都处理不好,你让我怎么能放心地将国政托付于你?”景王故意摆出一副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架势,逼着甘悼公做出表态。

“请大王放心,三日之内,臣一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甘悼公在说这话的时候,大概怎么也想不到,用不了三日,他自己就要身首异处了。

甘悼公刚走,景王便派出一位使者,前往成、景之族盘踞的甘南(今河南原阳之南)之地,向甘鳅与甘祐这两位族长透露了甘悼公准备攻杀二族的计划。

此时,刘定公已经去世一年有余,其子刘挚取而代之,史称刘献公。与刘定公相比,刘献公虽然不善隐忍,却诡计多端,老谋深算。

甘鳅与甘祐得知甘悼公的阴谋后大惊失色,他们素来与刘氏交好,于是忙跑去找刘献公求援。

刘献公闻讯,心中大喜,他对二人冷冷笑道:“哼,这是上天要灭亡甘过。你们马上去做准备,今晚就杀他个措手不及!”

当天夜里,没有月光。刘献公亲自率领着一支百人规模的家兵队伍,将甘府团团围住。

一个身手矫捷的弓兵悄悄跃上甘府的墙头,于浓郁的夜色中冲着正堂搭弓放箭。电光火石之间,一支呼啸而出的响箭穿堂而过,将堂后的一面土墙击得粉碎。

响箭一出,潜伏在甘府内的细作便将门闩去掉,刘府家兵蜂拥而起,长驱直入。甘府守备松懈,顷刻间就被杀了个鸡飞狗跳。

混乱之际,甘悼公带着家眷从后院逾墙而走,但未出十步,就被院外的伏兵乱剑砍杀。

甘悼公死后,刘献公拥立甘成公之孙甘鳅(甘平公)为甘国国君,并趁机重掌朝政,使刘氏再次成为王城中最为耀眼的家族。

刘氏的重新崛起,对景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意外。原本只是想削弱甘氏,不料却在无意中帮了刘氏一把。景王懊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他将兵符死死地攥在手里,心中突然感到阵阵失落。有那么几个瞬间,他甚至有种想要将兵符摔个粉碎的冲动。

景王心烦意乱,却又无人倾诉,只得百无聊赖地在宫城内走来走去。忽然,一个少年的背影映入了他的眼帘。少年蹲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手里似乎还摆弄着什么东西。

当景王轻声从背后绕到少年的身前时,好奇心却顿时被一团不可遏制的怒火焚烧殆尽。

周景王有四个儿子,嫡长子姬寿,次子姬猛,三子姬匄,庶长子姬朝。姬寿为穆后所生,一出生便被立为太子。不过,在四个儿子当中,景王最喜欢的还是庶长子姬朝。

景王看到的那位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姬朝。姬朝面前是一些泥土捏成的城郭,大大小小的城郭内外,又摆放了众多代表不同含义的小土块儿。

“朝儿,你怎么又在这里偷懒?”景王强压着怒火,瞪了姬朝一眼。

“儿臣在练习排兵布阵,父王你看,这儿是王城,这儿是刘地,那儿是单地……”姬朝兴致勃勃地向景王介绍着自己的“杰作”。

“胡闹!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谁教你的?今天不是该和老聃先生学习圣王之道吗?”景王没有好气地质问道。

“父王,同样一个问题,老聃先生与宾先生的解释却迥然不同,儿臣真的不知道究竟该相信哪个……”姬朝嗫嚅道。

景王神色稍缓,好奇地问道:“哦?什么问题?”

“什么样的君王才能称得上圣王?”

“两位先生是如何回答的呢?”

“宾先生回答得十分简单,他告诉儿臣,天下本无圣王,但作为君王,只要胸怀天下,心系百姓,就是合于圣王之道。合于圣王之道,自然就会成为百姓心中的圣王。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君王就必须要严于律己,使自己成为天下人的榜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上行下效,将法令贯彻下去……”

姬朝的话还没有讲完,就被景王打断道:“老聃先生是怎么说的?”

“老聃先生的话让儿臣有些似懂非懂,他说,真正的圣王,百姓是感受不到他的存在的;其次的君王,会受到百姓的亲近与称赞;再次的君王,百姓会对他感到畏惧;最次的君王,百姓会诅咒他,唾骂他。圣王不会轻言许诺,更不会随意发号施令,他们总是以清静无为的方式对待百姓,而百姓则会在这种无为之治下自然而然地实现自我的完善与教化。”

“你认为谁的话更有道理?”

“儿臣觉得,作为君主,决不能轻易在臣子面前表露出自己的欲望与意图,否则臣子就会精心伪饰、曲意逢迎。君主的喜怒不形于色,好恶捉摸不定,臣子就不能投机取巧,只能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这样一来,君主就不用费尽心机去想着怎么对付臣子,臣子也不用挖空心思想着怎么逢迎君主。百官各守其法,群臣各司其职,君主即使无所作为,朝政也必定会焕然一新。”

“如此说来,你是认为老聃的话更有道理了?”

“老聃先生的教诲,令儿臣受益匪浅,不过儿臣却并不赞同他的看法。”

“哦?这就怪了,方才你所说的可处处都有老聃的影子啊。”

“儿臣虽然对老聃先生的‘无为之治’一知半解,但也听出些门道来。他所强调的为政之道,就是要少管甚至放任不管,要顺其自然。若是在太平盛世,这样做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可如今礼崩乐坏,人心散乱,发愤图强者称霸天下,无为而治岂不是要人坐以待毙?”

“你现在太年轻了,凡事还是要多向两位先生请教,切莫狂妄自大。”

“父王难道不想听听儿臣自己的想法?”

“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郑国自子产变法后,百业兴旺,国力日盛。分田亩作丘赋,铸刑鼎明法度,大兴教化,广开言路,凡此种种,若能在我王畿之地顺利推行,那么用不了多久,必能使诸侯来朝,王道重振……到那时,父王就能像如今的郑伯一样‘无为而无不为’了。”

景王欣慰地点了点头,对自己的这个庶子好感倍增。

姬朝的话将景王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他俯视着地上那些泥土捏建的“城郭”,嘴角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周景王十八年(公元前527年)六月,太子寿不幸病逝。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一日没有储君。景王在悲痛之余,开始暗自盘算起新太子的人选。

按照嫡长继承的原则,太子寿去世后,嫡出的姬猛便顺理成章地成为新太子的不二人选。可姬猛生性懦弱,从小就不招景王待见。景王心中的最佳人选,还是庶长子姬朝。然而在当时,废嫡立庶与废长立幼都是有违常法的事,景王也不得不细细掂量其中的利害轻重。

景王曾向大夫宾起(姬朝的老师)透露过自己的心思。宾起虽然也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够继承王位,可是他对王城中的形势看得十分透彻。

听了景王的话,宾起的心中骤然一紧,他忙问道:“大王,这件事您没对别人说起过吧?”

“除了爱卿,目前尚未对任何人讲起。”景王的面色有些凝重。

“那就好,那就好……大王切记,以后再也不要提起此事。”宾起正色告诫道。

“这是为何?都是我的儿子,我想立谁就立谁!”话一脱口,景王就有些后悔,因为他比谁都清楚,这件事绝不像自己说的那么轻松。

“大王,您这可是把姬朝往火坑里推啊!”宾起的情绪有些激动。

“没那么严重吧?”景王觉得宾起的话有些危言耸听。

“大王想必知道,当年周宣王执意干涉鲁国内政,将鲁武公的少子戏立为太子,结果导致武公长子括的反叛,最终戏被弑杀,括也被宣王所戮;晋献公宠爱骊姬,逼杀太子申生而立幼子奚齐,结果导致晋国大乱,奚齐被杀,公室诸子流亡在外,国内卿士一枝独大……”

“好了,好了,爱卿不必讲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景王对宾起的滔滔不绝有些厌烦。

“大王的心情,臣能理解,可您也看到了,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啊!”宾起在说这话的时候,内心也很矛盾。以他对姬朝的了解,王位之争自太子寿的去世开始,便已注定成为东周王室的宿命。

见景王默默地背转了身子,宾起只好悻悻地退了出去。

不久,景王正式宣布,立姬猛为太子。姬朝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倒显得格外淡定,既没有生气,更没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这种反常的状态,着实让宾起出了一身冷汗。

不过宾起的担心显得十分多余,因为此刻,姬朝正坐在伯阳的对面,气定神闲地请教有关修身养性的问题。

“先生,我记得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您能解释一下吗?”姬朝谦逊地问道。

“低洼才能盈满,委屈方可求全,少取反倒多得,贪多必遭祸乱。圣人从不自我表现,可他们的智慧却令常人望尘莫及;圣人也不自大自满,可他们的丰功伟绩却历经百代也不衰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万事万物至少都有两个相互转换的方面:新与旧,多与少,大与小……新会变旧,旧亦会趋新;多会减少,少亦可增多;大会变小,小亦能成大。所以很多时候,不争反倒能够获得大争也得不到的东西。”伯阳循循善诱道。他虽然不太喜欢姬朝的桀骜不驯,但也不得不承认,姬朝的身上的确有着许多王者的天赋。

“姬朝谨记先生的教诲。”

身为柱下史,伯阳对王城中的局势洞若观火。

姬朝自幼跟随宾起修习六艺,后来又在景王的安排下师从伯阳,学习礼法与治国之道。伯阳明白,在景王的诸子当中,姬朝是太子的最佳人选,只可惜他是庶出,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继承王位。这也是伯阳最担心的一点,以姬朝的心性,怎么可能甘居人下呢?

伯阳叹了口气,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姬朝谆谆告诫:“富贵而骄,必招祸患;金玉满堂,不可长保;与其相争,不如放手;功遂身退,岂不更好?”

同类推荐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 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曹卫东学术文集)

    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曹卫东学术文集)

    中德思想文化彼此靠近的摆渡人曹卫东学术散文自选集。追溯法兰克福学派的沿革史,绘就德国现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思维图景。《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是作者的学术译文合集,涉及形而上学批判、话语政治、文艺理论等,收录了霍克海默、哈贝马斯、伽达默尔、克吕格、巴尔塔萨、罗曼·茵伽登、顾彬等著名学者的经典文章。译文难度较大,可见译者译笔矫健,这些文章也为学术界提供了颇具学术价值的成果。
  • 科技伦理问题研究:一种论域划界的多维审视

    科技伦理问题研究:一种论域划界的多维审视

    该书从较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科技伦理,认为凡是科学技术本身或者科技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引发的所有关涉道德、义务、责任、价值等方面的问题均应属于科技伦理的范畴,在此基础上,考察科学技术的伦理全貌,试图建立一套并列关系的论域分类体系,试图用科学技术本身为参照系,衡量科学技术与各种伦理问题涉及领域的关系为逻辑,尝试对科技伦理的不同研究领域进行了划分,共划分为本体域、主体域、客体域、学科域、工程域和管理域六个部分。希望这种观察能够准确梳理、表达和评价当代科技伦理的研究成果,并呈现创新性的观点和意义,给人以有益启示。
  • 慢慢来,修行就是修理自己

    慢慢来,修行就是修理自己

    本书是台湾千佛山开山宗师白云禅师弘法数十年来首部演讲集,涵盖了他1999至2003年间在海内外的精辟演讲。他以平常事物为切入点、以聊天的形式阐述佛的智慧,告诉我们,学佛不是背经典,是用佛法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佛法不是保存起来的佛经,修行不是打坐、念经,是修理自己,让人生更为圆满、智慧。
  • 人生的亲证

    人生的亲证

    阐明这本书所发表的论文题材,我没有用哲理性的说教,也没有以学者观点加以探讨,也许这对我来说更为合适。我生长在一个以奥义书经典作为日常礼拜的家庭,并且在很久以前父亲就作出了榜样。父亲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一直保持着与神的密切交往,但是他没有忽略对世界应尽的责任,也丝毫没有减少对世俗事务的强烈兴趣。因此,我希望这些论文能使西方读者有机会接触到印度的古代精神,这种精神曾反映在我们的圣典中而今天仍然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热门推荐
  • 漫游诸天从火影开始

    漫游诸天从火影开始

    漫游诸天万界,从火影世界开始!这是一条通往诸天万界的荆棘小路,只要苟住别浪,你早晚都会成为诸天万界的主角!
  • 行星与恒星

    行星与恒星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却经常淹没在太阳的光辉中。尽管水星很亮,人们却很难用肉眼看清它。通常人们认为水星表面没有水,但最近科学家用雷达探测水星时发现,水星极地或许有着冰块的存在。科学家们还发现水星磁场的存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像水星这样的行星和恒星数不胜数,天际中一闪而逝的彗星,万道金光划破天空的流星雨,从形成到陨落不断演绎着生命的轮回。当人类的触角伸向宇宙空间后,慢慢的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 怪物勋章

    怪物勋章

    乱世纷争修魔轮,一跃龙门看真身。谛了十方大世界,百代归流万物春。
  • 我在时光深处见过你

    我在时光深处见过你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自己的遗憾,本文的女主林时光也一样。在她的生命中,曾经出现过一个可以带给她快乐的人。但最后,那个人让她明白了什么是痛,最终那个人离开了她。这是一本不完美的书,也是林时光不完美的一小段人生……
  • 夜妃太鬼精o其夫太宠溺

    夜妃太鬼精o其夫太宠溺

    她,本是一个无情、喜欢耍鬼机灵的杀手,却因一场意外重生到了家境不错的废柴大小姐身上。他是一位王爷,与她,因机缘巧合相遇相见,到相识相知,一层又一层的迷雾拨开……她一把按住他的头,“哦,我就不信了,你还还真敢”“本王有什么不敢的。”低头吻上了她的唇。原本充满自信的眼瞬间惊住了。“
  • 红色地址簿

    红色地址簿

    多丽丝96岁了,她独居在斯德哥尔摩的公寓里,生活中除了旁观每周轮换来照顾她的护理人员外,就只剩下和远在旧金山的侄孙女珍妮视频。一次意外事故后,多丽丝住进了加护病房,珍妮赶来照顾她,在整理公寓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本尘封许久的红色皮革记事本。本子里满是被划掉的人名和从不曾听多丽丝提前过的惊人往事,继续翻阅,珍妮更是意外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并发现了多丽丝隐藏了一生的秘密和遗憾。
  • 傲骨浸香

    傲骨浸香

    这是一部描写古代人文、战争、爱情的经典小说,从浪荡匠人木隶的从军生涯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由和权贵的冲突,从血泪中依稀看见那一缕闪光的唯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倾城新娘:霉妃不好惹

    倾城新娘:霉妃不好惹

    马见马翻,楼见楼塌,霉遍天下无敌手,倒霉更上一层楼!没错,她就是花见花焉,鬼见鬼愁的极品倒霉鬼梅开心。可是倒霉不是罪,倒霉也没吃别人家大米。他居然公然在跟她的大婚上一婚多娶,还让公鸡代他拜堂成亲!她迎着冷落进门,看着面前脖子系着大红绸布的公鸡冷冷一笑——这个臭男人,本王妃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休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