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0600000027

第27章 变法还是斗法(1)

周景王十八年(公元前527年)八月,穆后因太子寿的去世而抑郁成疾,不久便病逝于王后小寝之中。

同年十二月,各国诸侯纷纷派出使者,前往雒邑去参加穆后的葬礼。在宴会上,周景王以鲁国的丰富朝贡来讽刺晋国的数典忘祖。

陪荀跞(智氏族长,辅佐赵鞅执掌晋国)一同前往雒邑的晋国大夫籍谈,被周景王骂得狗血淋头,刚一回国,就对叔向发起了牢骚:“我听说,人往往容易死在自己最喜好的事情上。此话一点不假,而且很快就会在当今天子的身上应验了!”

叔向不解道:“籍父何出此言啊?”

“哼,一年之内两次遭遇丧事,丧服未除就急着与前来吊唁的使臣交杯换盏,这也就算了,身为天子,竟然当着群臣的面向诸侯索要贡品,简直就是在打着丧事的幌子敲诈勒索嘛!为自己的亲人服丧,就算是个形式,也应该走走吧?他可倒好,丧期未满就饮酒作乐,依我看,他早晚要乐极生悲!”籍谈愤愤不平道。

叔向闻言,哈哈大笑道:“籍父这是生的哪门子气?如今的王室,吃穿用度皆出自诸侯,礼乐征伐亦出自诸侯,大周天子早就成了个空架子。人家心里不痛快,骂两句娘,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应当理解。”

早在周灵王在世的时候,各诸侯国对王室的朝贡便已经大打折扣。宋国弭兵之后,小国哪头都不敢得罪,不仅要向晋国进贡,还要向楚国进贡。周天子虽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可是并没有实力号令诸侯,因为不向天子纳贡,最多也就是在道义上有所缺失,名声上有所败坏,大不了再被天子臭骂一顿。可骂归骂,真要是动起手来,王室还真不是诸侯的对手。

周景王刚一上任,就发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先王留下的府库中几乎空空如也。王室所辖之地方圆不足百里,每年所得的供赋更是少得可怜,宫中所有的开支用度几乎都要依靠诸侯的施舍。贵为天子,却要低三下四地向诸侯摇尾乞食,一想到这些,景王的拳头就捏得噼啪作响。

作为天子的近臣,宾起为景王出了一个主意——铸造大钱。所谓铸造大钱,就是用大面额的钱币来代替小面额的钱币。仅仅将货币面额稍作调整,就一下子生出许多钱来,这样的好事,景王自然是再欢喜不过了。

对于此事,单穆公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义正词严地向景王劝谏道:“大王,万万不可铸大钱,废小钱啊!此令一出,王畿之地的百姓必遭灭顶之祸!”

景王眉毛一挑,不悦道:“哼!简直是一派胡言!”

“大王,您想一想,用大钱代替小钱,这不等于是打劫百姓吗?掠夺百姓的财富来充实自己的府库,就像截流蓄水一样,可能一时丰盈,但用不了多久,水就枯了。为什么?因为水源都没了,哪里还会有水。百姓匮乏,王室早晚也会变得匮乏,王室匮乏,自然又要加重对百姓的课税。如此往复,百姓必然无力承受,到那时,局面可就不好收拾了。”单穆公据理力争,不依不饶。

景王对单穆公的话不予理睬,他已经暗下决心,要从铸造大钱开始,一步一步在王城中实施变法。

周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景王力排众议,在王畿之地强制推行大钱。

然而就在数月之后,雒邑城中的物价就翻了几番,景王倒是赚了个脑满肠肥,可百姓的日子却变得异常辛苦。一时间,怨声载道,物议沸腾。富人的积蓄大大缩水,穷人则流离失所,许多人都被迫离开雒邑,逃亡到周边的诸侯国中另谋生计。

望着日渐充盈起来的府库,景王每天都笑得合不拢嘴。直到此时,他仍未意识到,民心的散失是多少钱财也换不回来的。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21年)春,在经过了多年的准备之后,景王决定在王畿之地颁布另一项新法。他特意请伯阳写了一篇题为《义经》的长文,作为法令推行的基本纲领。

为了给新法造势,景王早在三年前便将王城里的全部工匠都集中起来,准备在雒邑城南铸造一口巨大的铜钟,钟面上还要镌刻上《义经》的全文,以供天下之人瞻仰、学习。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无射钟”(无射是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

无射钟属于大型乐钟的一种,由于它个头太大,所以在调定音律与音准的时候便遇到了麻烦。为此,景王亲自到乐官伶州鸠的府上登门拜访。

景王还没开口,伶州鸠便猜到了他的来意:“大王是为铸造无射大钟的事情而来的吧?”

“爱卿深居简出,想不到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景王抚掌笑道,“不瞒你说,这无射钟的音律一直定不下来,久闻爱卿精通音律,不知可有良策?”

“古代的神瞽根据律度来调和钟音,并制定出一系列相应的法则。以三为纲,平分而得六律,相间则又得十二音律,这种关于音律的分类法是合于自然之道的。”伶州鸠眼睑微合,幽幽说道。

景王迫不及待地问道:“何谓六律?”

“在古代,‘六’处于中正之位,因此将与之对应的音律称为‘黄钟’,用来颐养六气、九德,此为初律。依次往下,第二律为‘太蔟’,用来演奏钟乐,增益阳气,消除积滞;第三律为‘姑洗’,用来洗涤万物,迎宾敬神;第四律为‘蕤宾’,用来宴饮宾客,安抚众神;第五律为‘夷则’,用来歌颂万物的生长,安定民心;第六律为‘无射’,用来弘扬先贤的美德,并为百姓树立榜样。”

“何谓十二律?”

“六律之间又可分出六吕,用来斥乱宣泄,使乐声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其中,第一间称为‘大吕’,以增补阳气,助长万物;第二间称为‘夹钟’,以调节四时之气;第三间称为‘中吕’,以宣泄阳气;第四间称为‘林钟’,以平衡诸事的发展,使之各行其道;第五间称为‘南吕’,以辅助阳气而成事;第六间称为‘应钟’,使器用完备,以配合时序的周而复始。”

景王频频点头,并示意伶州鸠继续说下去。

“只要六律六吕这十二音律符合常规,就不会发生什么灾祸。音声高细的乐调中有钟而无镈(一种形制接近于钟的乐器,口呈弧状,器身横截面为椭圆形),这是要显示钟声的低弘;在音声低弘的乐调中有镈而无钟,更低的乐调中连镈都没有,则是要表现弦乐的悠扬。高细与低弘的音声都能得到彰显,便是乐的和谐境界。这是因为,音声和谐均平,才能持久;持久稳固,才能纯正;纯正显明,才能完善;完善复始,才能成乐。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使政事有成,所以先王都很重视律吕。”

景王瞥了瞥伶州鸠微合的双眼,别有用意地问了一句:“那么七律又是怎么回事呢?”

伶州鸠抚了抚案上的古琴,幽幽道:“当年,武王欲以礼乐征伐建功立业,完善教化,将岁、月、日、辰、星这五个方位与天鼋、岁星、月亮三种祥瑞结合在一起,以‘七’来协同其数,‘律’来和谐其声,人神便以七律的形式相互感应,相互交汇。”

“七律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呢?”

“一天夜里,就在武王编排乐阵的时候,天上突然下起了小雨。最终,在‘夷则’律相应的时辰上排阵完毕,正好与辰星相应。其时辰星在戌位之上,所以就以‘夷则’律为主,称之为羽,用以护佑百姓的法度。在与‘黄钟’律相应的日子里,武王恰好陈兵于商郊牧野,所以称之为厉,用以激励六军。在与‘太蔟’律相应的日子里颁令于商都,弘扬文德,指斥纣王的罪状,赞颂先王的美德,所以称之为宣。返回故土后,在与‘无射’律相应的日子里,发布政令,施惠于百姓,所以称之为嬴乱,用以宽容优厚地对待百姓。”

景王对伶州鸠的回答十分满意,他马上下令,额外铸造一口“大林”之钟来为无射钟校准音律。

铸造无射钟的消息刚一传出,朝中便已是一片哗然。如今又要造什么大林钟,百官群臣对此议论纷纷。

一日早朝,单穆公以太师的身份,代表群臣向景王提出了质疑:“大王,铸造大钱,已经掏空了百姓的口袋,如今又要铸造什么无射、大林之钟,一再劳民伤财,恐怕会激起民变啊!”

“危言耸听!”景王不屑道。

“大王不要忘了,先王当年对铸造大钟可是严加限制的,从重量上来说,绝对不能超过一百二十斤,您要造的这两口钟都大大超出了这个规定。再说,钟造得越大,就越难用耳朵分辨出其音之清浊,也很难判断出音律是否和谐适中。这样的钟既无益于百姓,又无益于音声,造之又有何用呢?”单穆公直言谏道。

“先王当年夜观星象,在细雨中编列乐阵,不就是为了以礼乐来安定天下吗?我现在就是想要将这种礼乐精神发扬光大,这样做难道有什么不妥吗?”景王愤然反驳道。

“礼乐治国固然很好,可是也用不着造这么大的钟吧?音乐不就是为了让耳朵能够听见,美物不就是为了让眼睛能够看见?假如音乐听起来震耳欲聋,美物看起来眼花缭乱,臣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事。只有耳闻和谐之音,眼观正当之物,才能耳聪目明,德行磊落。唯有如此,一个人的思虑才能变得纯正。”在景王面前,单穆公总有讲不完的道理。

景王还没有来得及插话,便又听单穆公侃侃而谈道:“视听不和谐,百姓的心中就会失了准则,就会与大王您离心离德。到那时,政令出而无人响应,该会是多么尴尬呢?如今,您在三年之内就做了两件让百姓与您离心离德的事情,再这样下去,恐怕就要危害到社稷了。”

“哼!”景王冷哼了一声,没有接话。

于是单穆公继续说道:“口吐优美之言,耳闻和谐之音,将这些作为法令颁布于天下,百姓自然会尽心尽力地追随您。不用刻意改变什么,就能够成就一番国泰民安的伟业,这才是礼乐的至高境界啊!与之相比,钟的大小实在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

单穆公言在此而意在彼。他所关心的根本不是无射、大林之钟,而是铸钟背后所隐藏的政治动机。

景王听出了单穆公的弦外之音,他不愿与一个食古不化的臣子多费唇舌。景王十分清楚,单穆公不过只是冰山的一角,他的背后还站着一大群面目狰狞的争食者。

单穆公见景王默不作声,忙将话锋一转:“大王您再想想,钟造得这么大,倘若音律不和,岂不是适得其反?”

“爱卿说得也不无道理,容我想一想吧。”景王恨透了堂下这位手握重权的太师,但表面上,他还是装得十分客气。

退朝后,景王将伶州鸠召至身旁,并将单穆公的话原封不动地向他转述了一遍。

“爱卿觉得,太师的话可有道理?”景王满怀期待地问了一句,不料伶州鸠这一次的回答令他大失所望。

“大王恕罪,臣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乐官,您要是问臣乐律方面的事情,臣倒是还略知一二,可要是拿这些高深莫测的东西来问臣,臣恐怕就无能为力了……”伶州鸠的眼神虽然不好,可政治嗅觉却很灵敏。

“怎么?爱卿这是在明哲保身吗?”景王冷言挖苦道。

“臣不敢,只是……大王如果执意要让臣说的话,臣是觉得,太师的话的确很有道理……”伶州鸠吞吞吐吐,神色也有些唯唯诺诺。

“什么道理?说来听听。”景王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大王想要铸造的大钟,乐音远远高于‘无射’的音律,您不觉得这是对和谐境界的一种破坏吗?此外,铸造这样的大钟,耗费定然不小,弄不好,还会造成财货用度的紧张。声音不和谐,又斥资巨大,这样的大钟不要也罢……”

“退下吧,我累了。”伶州鸠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景王哄了出去。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21年),无射钟的铸造终于大功告成。

前去查验的乐官回来报告说:“恭喜大王,大钟的声音非常和谐。”

景王闻讯后喜出望外,他一直担心大钟造成后,果真会像单穆公与伶州鸠所说的那样有损乐声的和谐,这回他总算是放下心来。

景王特意命人将伶州鸠召来,一边敲钟一边得意扬扬地讥讽道:“爱卿现在还有什么好说的吗?你听,这钟声是不是非常和谐?”

伶州鸠轻蔑一笑:“呵呵,和谐?恐怕未必吧!”

“你这是什么意思?”景王皱了皱眉头。

“大王果真是不明就里。臣以为,君王铸造乐器,要让百姓感到高兴,才称得上和谐。劳民伤财地铸造一口大钟,惹得百姓怨声载道,这哪里是什么和谐?”伶州鸠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傲慢。景王虽然心里不快,却也不好发作。

“古语有云:‘众志成城,众口铄金。’自古以来,但凡是百姓都支持的事业,几乎没有不成功的;百姓都怨恨的事情,也很少有不失败的。您在三年之内做了两件不得民心的事,怕是总有一件会失败的。”伶州鸠的话讲得很不入耳,他等于是在暗示景王,“你现在就像那前朝的桀纣,民心散尽之时便是你灭亡之日”。

景王忍无可忍,当即暴跳如雷道:“你给我闭嘴!我看你是老糊涂了,竟敢在明堂之上大放厥词,滚!别让我再看到你!”

伶州鸠象征性地向景王揖了揖手,然后匆匆地退了出去。

“天子休矣!”刚一踱出宫门,伶州鸠便重浊地叹了口气。

随行的小吏忙提醒他:“这话可不能乱讲啊!”

“我可没有心思和你开玩笑,依我看,用不了多久,天子就会死于心疾。”伶州鸠的语气显得非常肯定。

“您是怎么知道的?”随从疑惑不解道。

“天子欲以礼乐教化万民,就必须要深察各地的民俗,然后再将之制作成不同风格的乐曲。与此同时,还要用合适的乐器来承载它,美好的乐声来表现它。只有较小的乐器发音并不纤细,较大的乐器发音并不粗粝,对于音乐的诠释,才能算得上是和谐之境。和谐的乐声由耳入心,内心就会喜乐安详。反之,乐声如果过于粗粝,那么内心就会惴惴不安,久而久之,必生疾病。你瞧瞧天子铸的那口大钟,发出来的声音要多粗粝有多粗粝,只怕他的心脏会不堪重负……”伶州鸠的话虽不无道理,但更多地带有一种发泄私恨的成分。

同类推荐
  • 西洋哲学史

    西洋哲学史

    《西洋哲学史》是李长之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编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哲学史的著作,体例参考了法国人韦伯的《哲学史》,对西方哲学史上颇具研究性和争议性的哲学家做了简明的介绍。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对西方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有一定比较,表达了其写作时的“中国人的立场”,除了在体例上附以中国年代外,还将中西关键节点的人物的进行比较,这让当时对西方文化了解不深的文人很容易有代入感和亲切感,也便于现在的中西哲学文化研究。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的边界问题研究

    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的边界问题研究

    《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的边界问题研究》讲述我们生活在一个价值碎片化的时代,当代哲学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寻求道德客观性,但都陷入理论困境之中。这说明伦理生活包含有无法合理解决的价值冲突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而不是为了理论的一致性而应该清除的东西,从而要求伦理学调整对自己的本性与限度的理解,重新思考伦理学与形而上学以及与政治哲学的边界与关系问题。
  • 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

    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

    全书包括“当代哲学的思想成果与重大进展”、“哲学的自我理解与当代合理存在方式”、“形而上学问题的当代反思”、“辩证法理论的范式转换与合理形态”、“价值困境的哲学理解与价值规范基础的探寻”、“马克思哲学的观念变革”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虽然触及不同领域与课题,但有一个内在的精神旨趣支配着它们的运思轨迹与思想展开,那就是如何以一种哲学的方式,破除种种与人的尊严与幸福相悖的抽象教条与过时观念,确立与人的尊严和幸福相适应的现代哲学观念。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热门推荐
  • 小鱼儿遇上花无缺

    小鱼儿遇上花无缺

    一场略显尴尬的相遇,两个特别不靠谱的名字,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恋情,爆笑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 新黑猫警长第四辑:超完美犯案

    新黑猫警长第四辑:超完美犯案

    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机灵;耳朵竖得像天线,能听见一切可疑的声音!对了,我就是黑猫警长!我用智慧、果敢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带领着白猫警士们消灭一切来犯之敌,侦破一个又一个案件,誓死保卫森林市的安全!黑猫警长的形象和故事已经在中国少年儿童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经典不会随时间的磨砺而黯然失色,只会在岁月的砺炼中愈加璀璨!你瞧!黑猫警长又出发了!全新的黑猫警长系列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大家将会领略到黑猫警长利用高科技破案的风采,在错综复杂的故事中增长知识和智慧!
  • 异界之魔刀悍厨

    异界之魔刀悍厨

    炮兵连,炊事班班长王老炊穿越了!扯下头上的军帽,撇飞了出去。解下身后背着的大黑锅,狠狠的砸在了地上,王炊事仰天长啸: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异界。这是一个魔甲纵横的世界!魔甲:魔兽晶核,镶嵌在盔甲之上,辅助以阵法,使盔甲拥有强大的威力!重拳出击,打造厨子的彪悍人生!
  • 每天读一点:猫的心理

    每天读一点:猫的心理

    本书汇集动物行为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从猫的生活习性、猫与猫的交流、猫与人的交流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其中特别强调猫与生俱来的种种心理变化,传授主人读懂猫咪心理、与猫咪打成一片的秘技。
  • 因为我的世界有了你

    因为我的世界有了你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人,但是那个能真正走进你内心待一辈子的人就只有一个。
  • 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

    本书是一本个人散文集。作者以少年特有的敏锐视角,观察社会,观察生活,感悟青春,感悟人生。既有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也有由日常生活引发的哲思,还有在阅读经典中获得的更为深入的思考。作者虽然年轻,但已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阅世眼光,文笔清新流畅,堪称后生可畏。
  • 小村名人简史

    小村名人简史

    老白人我们村的大人小孩,总是叫他“老白人”。听我奶奶说,老白人一过六十岁,就不洗脸洗脚了。奶奶只小老白人五岁。七十岁的奶奶模仿着老白人的口气说:“我就是不洗,我要人嫌鬼怕,活满一百岁。”儿子为他做了棺材,被他偷偷叫人来低价卖了,养了肥猪准备为他办后事时用,他一有空就去打猪。老白人并不白。他长年一身黑衣黑裤,依然还浓密的头发由于经年不洗,粘粘腻腻,猛看上去,就像顶着一泡牛粪。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修仙奶爸的至强人生

    修仙奶爸的至强人生

    五千纪元年前,杨帆失去了自己最疼爱的女儿,飞升仙界;五千纪元以后,杨帆独断今古,列为仙界至尊,却痛苦一生;为了曾经的那一声“粑粑”,他毅然决然,以大神通葬送整个天道世界,回到女儿第一次叫他“粑粑”的因果点上,彻底变为一个“女儿控”,充当职业奶爸。本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却万万没想到职业奶爸比修仙还难,不但要关心女儿的身体健康、学习好坏,还要改变女儿的天赋,不能让女儿输在起跑线。而在这之中,最主要的是还要打跑一群一群,蜂拥而至对女儿伸出狼爪的坏人!当带着女儿凌驾九天之巅时,杨帆望着明月皓齿的小萝莉,嘘嘘道:“当男人难,当奶爸更难啊!”散修群:863263272
  • 温暖的猫

    温暖的猫

    黑夜雨声,使的心中的世界更加宁静。女孩,感到的不是孤单,而是喜欢听着雨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天马行空,任由幻想。男孩,每天的烦恼只有在雨声中得到释怀,一个人静静听着,一个人的时光渐入梦乡。猫,渐渐把两个世界连接一起,从此,彼此的世界有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