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0600000025

第25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

宋地弭兵大会之后,晋楚两国的霸权双双衰落。晋楚两国虽然貌合神离,但总的来说,还是遵守了互不征伐的弭兵精神。子产在郑国的变法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便得益于这种难得的和平局面。

中原地区渐渐出现了一种难以打破的实力均势,正是这种暂时的平衡,给了东周王室一线喘息之机。周景王自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他时刻关注着郑国变法的动向与效果,同时也接受了伯阳与苌弘的建议,决定隐忍蛰伏,等待时机。

周景王十年(公元前535年),也就是楚国的章华台竣工的那一年,卫襄公突然病逝,周景王特意派成简公前往帝丘(卫国国都,在今河南濮阳西南)吊唁。

卫国公室在对王室表达感谢的同时,又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王室能够派遣一位精通礼仪之道的史官(依据周礼,姬姓诸侯去世后需要通报王室,并由王室指派史官为诸侯主持葬礼),替卫襄公主持葬礼。周景王欣然允诺,随即将此事交给了伯阳。

接到诰命的当天夜里,伯阳独自在屋里收拾行装,他的神情有些落寞,举手投足间都带着几分怅然若失的感觉。不久前,婴离的姑妈突发恶疾,卧病在床,这些天,她一直守在刘府中照顾姑妈。婴离不在的日子,伯阳一时还有些不太适应。

婴离的姑妈不是别人,正是刘康公的遗孀——范氏。难怪伯阳第一次见到范氏时,便觉得似曾相识。当年,刘定公的母亲去世得早,于是刘康公又从晋国迎娶了一位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范氏女子。康公之后,刘氏几乎世代都与范氏通婚,两家的关系非同一般。

婴离与范氏相认,还要归功于刘定公。那日刘定公在马车中望见了在宫城外独自徘徊的婴离,若不是因为刘挚带着家兵在西市与秦佚大打出手,或许婴离在那天就能与范氏相认了。可惜好事多磨,刘定公疲于善后之事,一时也就把婴离忘得一干二净了。

伯阳代景王收了刘氏的兵权后不久,就被擢升为王室的柱下史。刘定公为了感谢伯阳的善意提醒,特意将伯阳与婴离请到府上做客。

范氏与婴离的初次谋面,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一惊。原来婴离就是伯阳的夫人,这让刘定公有些喜出望外,对于婴离与范氏相认这件事,他更是表现出一种毫不掩饰的欢快之情。

刘定公紧紧握着伯阳的手,在他看来,有了婴离与范氏的这层关系,就等于向众人宣告,伯阳是刘府的人。然而,内心深处,伯阳从未将自己划入到某个阵营当中,他永远都只代表自己。

第二天一早,伯阳换好礼服,便跟随使者乘车前往卫国。秦佚与商婉早早地站在官道旁,等着为伯阳送行。

“文甦,婉儿,外面风大,你们都回去吧。”伯阳深情地冲二人摆了摆手。

“伯阳大哥,卫国不太平,你要万事小心,早日回来……”这时的商婉早已不再是那个整天在商先生怀里撒娇的小孩子,岁月的雕琢让她多了几分沧桑,也多了几分成熟。

“先生保重,家里的一切有我照应,你就放心吧。”秦佚的嗓音有些沙哑,走起路来还微微有些跛脚。在西市的那场打斗中,秦佚身被数刃,险些丧命。射在腿上的那一箭,箭镞有毒,虽经风尘先生精心医治,但还是留下了残疾。

伯阳望了望城门,似乎有些去意彷徨。自从来到王城以后,这还是第一次准备离开。在刚做柱下史的时候,景王原本答应给他半年的休息时间,而秦佚与商婉的突然到访,在令他喜极而泣的同时,也使他放弃了原定的出行计划。

“聃!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能不说一声就走?”一辆飞驰出城的马车在伯阳面前转了几圈才牢牢停稳,婴离从车篷中跳了出来,脸上带着几分愠怒与憔悴。

“不算大事,去去就回,所以才不想惊动你……”见婴离的眼眶里滚着泪珠,伯阳顿时觉得有些心疼。

婴离一头扑进伯阳的怀中,一边轻轻地拍打,一边嘤嘤地抽泣。

清晨的阳光在大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四人各怀心事,于一片寂静中默默道别。

卫襄公的陵寝建在卫国与鲁国交界的一处名叫巷党的山谷间。从雒邑到巷党,路途十分遥远,伯阳的马车昼夜兼程,仍用了六天的时间才赶到。

卫襄公虽然并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但为他送葬的队伍极为壮观。盛殓襄公遗体的灵柩被身着丧服的众人簇拥着,从卫国的太庙里缓缓地抬上了黑色的柩车。在伯阳的指引下,柩车启行,驶往墓地,随行的众人或号啕痛哭,或潸然泪下。

与此同时,位于巷党的墓地里,一群仆隶正将石灰与木炭均匀地铺撒于长长的墓道之中。待送葬的队伍将灵柩送到之后,还要再进行一次祭奠,并于墓穴的底部铺设席篾,使灵柩能够被平稳地安放到墓穴里。

送葬的队伍里,有一位来自鲁国的年轻人。他生得海月骈齿、双目凝重,虽然只有十七岁,却对古制礼法的研究有着一种异于常人的狂热。他姓孔,名丘,生于鲁国陬邑,先祖是宋国贵族。

孔丘早就听说雒邑王城中,有一位深居简出、学贯古今的柱下史。在得知这位名叫老聃的柱下史将要为卫襄公主持葬礼之后,孔丘立即告别了家人,只身前往巷党,希望能够得到老聃的指点。

为了不虚此行,孔丘特意托朋友从季孙氏那里求得一份举荐信。伯阳原本就是通情达理之人,见到举荐信后,立即答应让孔丘跟随自己,做一名助葬。

就在送葬队伍行至中途之时,天色突暗。众人纷纷抬头,发现天上的太阳竟像是被一块黑云遮住了一般,变得漆黑恐怖。

“此时惊现日食,恐怕不是吉兆啊。”孔丘心中一沉,转头望了望身旁的伯阳。

伯阳镇定自若地指挥道:“诸位不要惊慌,从现在开始,所有人都停止哭泣,并沿着道路两边默默站立,等日食结束,我们再继续前进!”

日食持续的时间并不久,待阳光再次普照大地的时候,哭声又起,一行人在伯阳的率领下慢慢地向墓地走去。

葬礼结束后,孔丘困惑不已,因为在他所了解的周礼中,伯阳的做法似乎有些不妥。他思忖再三,还是向伯阳道出了自己的意见:“老聃先生,请恕丘愚钝,今日您中途停下柩车的做法,似乎有违周礼吧?毕竟,日食持续的时间很难测定,假如等得太久,逝者的亡灵恐怕会难以安息。因此丘觉得,即便是出现了日食,也应该继续前进,而不是让葬礼中断。”

伯阳微笑地端详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你所说的不过是一般情况下的礼,可在很多时候,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对于礼的运用,一定要学会灵活变通。”

孔丘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您能讲讲今日之礼是如何变通的吗?”

“自古以来,诸侯朝觐天子,大夫出访列国,无不是日出而行,日落而歇。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到了晚上还要披星戴月赶路的,不是逃犯就是急着回家为父母奔丧的人。送葬也是同样的道理,日食发生之时,天色骤暗,宛如黑夜,将别人刚刚去世的亲人置于这样一种‘星夜出奔’的境地里,是非常不吉利的。因此,送葬的时候一旦遇上了日食,就应该马上停下来,等日食结束以后再走。”伯阳将葬礼中的学问娓娓道来。

孔丘深感折服,激动地向伯阳揖了一礼:“先生请受弟子一拜,今日得见先生,孔丘三生有幸。”

伯阳谦逊地回礼道:“老聃鄙陋,不敢言教,小先生多礼了。”

“请先生教我!”孔丘真心拜师,对伯阳施起了大礼。

伯阳忙将孔丘扶起:“小先生请起,老聃学业不精,实在难为人师。”

拜师不成,孔丘不无失望地返回了鲁国。二人的第一次会面,就这样匆匆地结束了。

卫襄公的葬礼结束后,伯阳便马不停蹄地赶回雒邑。然而就在马车快要到达朝歌之时,却发生了一件意外。

马车在经过一片树林的时候,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猛地侧翻到路旁。紧接着,树林之后蹿出四名手执利刃的黑衣刺客,将挣扎着爬出车厢的伯阳围在中间。

驾车的驭夫头部受伤,昏死在侧翻的马车一旁。

伯阳毫无惧色,对面前的四名黑衣刺客怒目而视。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千万别怪我们心狠手辣,怪也只能怪你自己平日里的废话太多!”领头的刺客一边狞笑,一边提起了手中的利刃。

就在手起刀落的危急时刻,一柄闪着寒光的青铜巨剑“嗡”的一声从刺客身旁的树林里击出,将其手中的兵刃震得飞了出去。

巨剑在击落刺客手中的兵刃之后,又重重地插到一棵粗壮的侧柏树上。刺客们惊恐万分地环视四周,却只听到呼呼的风声,没发现任何异常。

“什么人?有种就出来跟老子单练!”失了兵刃的刺客气急败坏地咆哮道。

“想活命的,就赶紧滚!”树林深处传来一个略带沙哑的回音。

“哈哈,叫我们滚?那得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刺客们都是刀尖上舔血的老手,根本不把这样的威胁放在心上。然而,他们的笑声未落,领头的刺客便惨叫一声,扑倒在地上。

“大哥,你怎么了?”其余三名刺客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得有些不知所措。

“哎哟,真是见了鬼了……”倒在地上的刺客借着手下的搀扶才勉强站了起来。他的左胸多了一块显豁的泥渍,击倒他的竟然只是一枚普普通通的土块儿。

直到这时,刺客们仍不知道袭击他们的究竟是什么人。一看形势不对,四人拔腿就走。

待刺客们走远,伯阳冲着方才传来声音的树林深深地揖了一礼:“多谢壮士救命之恩!”

“哈哈,先生怎么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一个沙哑的声音由远而近。

伯阳定睛一看,顿时豁然开朗:“文甦,你怎么会在这里?”

“你孤身一人到卫国,师娘和婉儿都不太放心,于是就叫我跟过来了。”救下伯阳的正是秦佚。

西市之祸后,秦佚便一直追随在伯阳身边。三年前,他又正式拜伯阳为师,成为伯阳的弟子。伯阳一直将秦佚当作自己的弟弟、朋友,起初,他对秦佚拜师这件事感到十分为难,但后来,终于还是被秦佚的真诚深深打动。

伯阳曾问过秦佚:“文甦,你的剑术是跟谁学的?”

“是……是一位隐姓埋名的老翁……”秦佚回答得似乎有些犹豫,“为师父服丧期间,陵冢外突然来了一位奇怪的老人。他沉默寡言,还整天都戴着一副面具。问他什么,他都不说。婉儿见他可怜,就将他留在了茅庐里。”

“面具?”伯阳的眉头微微一皱。

“听他的口音分明就是宋人,可他偏偏说自己是楚人。”秦佚用力拔出了插在树上的青铜巨剑,剑端与空气接触的瞬间,发出一阵嗡嗡的鸣响。秦佚轻抚剑身,面带忧伤道:“此剑名为‘承影’,是那位老翁临终前交给我的。我的剑术也是他传授的。”

“你是说,他已经不在人世了?”伯阳的语气有些怪异。

“难道伯阳他猜到了什么?”秦佚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他既不想对伯阳有所隐瞒,也不愿违背誓言,将老人的秘密吐露出去。

“那老翁临终前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交代?”伯阳似乎对秦佚口中的那位老人很感兴趣。

“他让我替他保护你。”秦佚注视着伯阳,眼神中充满了哀伤。

“真的是他?”伯阳的眼眶有些湿润。直到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商先生提到过的老渊,那个面带刀疤的生父,一直都在默默地守护着自己。

刚一返回王城,伯阳便将主葬卫襄公的情况向周景王做出了详细的汇报。

景王听了频频点头:“爱卿辛苦了,一路上没出什么意外吧?”

伯阳不愿提及自己在朝歌遭遇袭击的事情,于是忙矢口否认道:“一路都好,多谢大王关心。”

“爱卿什么时候也学会扯谎了?”景王意味深长地挑了挑眉毛,然后命内竖将一卷帛书递给伯阳。

伯阳展开帛书,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帛书上竟然是对自己此番卫国之行的详细记录。

“请大王恕罪,臣绝非有意隐瞒,只是……”早在很久以前,伯阳便隐隐地觉察到,天子的身边一直游荡着一支鬼魅般的力量。伯阳曾向景王提起过自己的这种感受,而景王对此总是讳莫如深。

景王笑吟吟地扶起跪伏在地上的伯阳:“爱卿请起,你是我的老师,我自然要多加关心。发生在朝歌的意外,已经水落石出了……”

伯阳的精神有些恍惚,面前的这位天子越来越让他感到陌生。

“甘氏胆大包天,竟敢唆使歹人行刺当朝御史!哼,看我怎么收拾他们。”景王愤然作色道。

“大王,此事甚为蹊跷,恐怕远没有您想的那么简单,所以臣觉得,还是不要再深究下去了。”伯阳知道,事情绝没有景王说的那么简单。

“如此也好,爱卿一路辛劳,早点回去歇息吧。”

伯阳回到府中的时候,天色已晚。

同类推荐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

    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

    明朝著名思想家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教导子孙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本书力求引导人们积极向善。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道的气场

    道的气场

    修一颗清净心,心清净了,智慧自然而生。处理一切事务,就不会有错误,不会有偏差;是非、邪正、善恶,都会看得清楚、想得明白。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力量传递到身体,就会让我们在行动上散发出无穷的感召力、影响力,实现悟禅、修心、正行的过程。《禅的气场》将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结合,边读边悟,能使你的心灵从佛的气息中得到洗涤,让自身的气场变得和善、慈爱、博大,无形中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实现和谐、温情的人际关系,迎来超脱的大境界。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热门推荐
  • 求仙者

    求仙者

    英雄白骨,红粉骷髅,凡世千姿,终究难逃因果轮回。红尘百转,浮华皆虚,匆匆碌碌,但问众生所求为何?**********************************************她本凡尘孤女,幼时偶得机缘踏入修仙界。从此命运悄转,几经波折。探上古遗址,闯百族禁地。跨茫茫乱海,越万里险山……借丹药符箓,用法宝灵兽,遣阵法之道,辅功法秘术……学的是逆天术,行的是通天路。无数劫难,生死历险。不问因果,但求成仙! ps:无男主。不想再重复回答这个问题了,放简介上吧。
  • 武境

    武境

    世人修武,三脉分,月读稀,烈日阳,星辉强,武道磨折多,离愁欢喜修武道,世间再乱,三脉合,武帝出,人物阴险狡诈、性格豪爽。
  • 尊上

    尊上

    新书《我的师兄绝世无双》已发布上古终结之时,诸天浩劫降临,天道开始审判世间一切罪恶威震三千大世界的一代传奇霸主古清风,因其一身罪恶,遭天道审判当古清风在自己的陵园苏醒,他名字早已成为上古时代那些传奇故事中的传说。
  • 魔法奇迹之移位

    魔法奇迹之移位

    阮柏南,二十岁,L市富豪阮某的独生子,终日吃喝玩乐、不务正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齐彦士,五十一岁,一年前开始,在L市富豪阮某家担任大厨,至今。他性格古怪,沉默寡言,大宅里的人都不喜欢跟他接触。这一天,阮柏南跟几个同学在房间里闲聊。“南哥,”其中一个同学说道,“那伙人实在是太嚣张了,他们说,阮柏南独占鳌头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的车神是他们‘闪蝎队’。
  • 邪萌尊主:王爷,你好酸

    邪萌尊主:王爷,你好酸

    她是大梁得宠的小公主,江湖神秘门派墨府秦尊主。生来性情冷淡,因遇负心汉,不再相信爱情,可在遇见他后,她愿意再相信一次。因为他是救她多次的面具哥哥,那个神秘煜门门主。传闻中,他喜好男色。婚后,两个性格冷淡的人。“主子,夫人把你的那些男仆都给赶出去了。”“无碍。”曾经她以为他们在一起只是因为合作,但从未想过这场合作确实有些人的“预谋。” 若是连他都治不好,我要这医术何用? 如果他不在,京城这条披荆斩棘的路,我怎么走?缘来一场相遇,真的有三世的执念
  • 十二楼(古典文库)

    十二楼(古典文库)

    本书是李渔继《无声戏》一、二集之后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约成书于顺治末年。共收小说十二篇,每篇故事中都用一座楼作为中心关目,可见它们是作者有计划创作的,这也体现着作者一向追求故事新颖奇巧的创作思想。这些小说的个别篇章,如《十卺楼》《生我楼》,因过分追求情节的奇巧,不免有描写失真之处,但总的看来,它们还是非常生动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多方面的社会生活,不愧为清代拟话本小说中的佼佼者。
  • 口才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口才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时代,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你如何实现自己的使命呢?那么,怎样营选良好的人际关系?怎样才能得到身边人的敬爱和尊重呢?本书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 绝句代书赠钱员外

    绝句代书赠钱员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快要碎掉了

    我快要碎掉了

    本书试图以我们大多数人外化的存在状态:寻与不寻,猎手与猎物,探寻与之或对立或模糊或平行的内心世界。坏坏和走走相遇,一个寻者,一个等待者。他们相恋,交流,写作,倾诉,分手。“这种悲伤是他们两个人的:无法得到爱的悲伤,无法释放爱的悲伤。她就像个溺水的人,双手挥舞,试图抓住任何可以抓住的东西。每一段感情其实都是生命的一次充满希望的挣扎,只有这种挣扎才能证明,她还活着。”就像一些梦境、一些对话、偶发事件、读过的诗歌、看过的小说、一次旅行、某次不起眼的悸动,会触动我们深藏的真实。它不只是在讲一个故事,它需要你放下防备、放下束缚、放下犹疑、放下立场,梳理被遗忘或正被遗忘的片段,走进自己,才能走进它的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