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71300000004

第4章 童年学艺

7岁的时候,梅兰芳开始了他的学艺生涯,

同民间的手工艺人一样,当时的戏曲演员学艺通常采取的是师徒相传的培训方式,当时的艺人大都文墨不通,全凭历代传下来的剧本一字一句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其中又根据师承来历的不同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艺学家传”的方式。即父兄辈有从事戏曲行业的演员之家的子弟,他们受长辈熏陶,从小耳濡目染.近水楼台,在父兄辈一点一滴的教导下,慢慢就掌握了舞台技艺,而“艺不轻传”的保守心理使得这种代代相传、承继家学的教习方式能够更加便利地学到真本领,故而人称“门里出身”。另外一种是“投师学艺”的方式,即通过别人介绍或者某种姻缘关系,缴纳拜师费用,但是这种学戏方法很不容易,当时江湖上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宁给二亩地,不教一句戏。”意思是别人学走本领自己的饭碗就没了,因此任凭徒弟怎样尊敬师傅,他也不好好教你。这种俗称“手把徒弟”式的师承关系,也是历代戏曲教育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梅兰芳本来应该很自然地走艺学家传的学艺道路,不幸的是他的祖父、父亲都去世太早,伯父梅雨田又是琴师,当他开始学艺时,家里已经没人能教他了。所以他只能走投师学艺这一条路。

值得一提的是,梅兰芳的自然条件并不好。瘦小的身材,无神的双眼,用他姑母的话来说,就是“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眼皮下垂,见人也不会说话。”,“天赋并不聪明,相貌也很平常。”眼睛近视、呆滞,体格一般,双臂无力。这对于一个京剧演员来说,几乎可以说是致命的缺陷。

然而,为使梅兰芳尽早继承父业,伯父梅雨田也只好勉为其难了。他请著名小生演员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来家里教梅兰芳唱戏。《三娘教子》开头的四句老腔,梅兰芳学了好几个小时还是唱不下来。朱先生一气之下对他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便不肯再教,拂袖而去。但梅兰芳却没有因此灰心丧气,动摇初衷,反而更加以勤补拙。他决心重振家声。后来他成名了,那位老师惭愧地说:“我那时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梅兰芳笑着答道:“我受您的益处太多,当初要不是挨您一顿骂,我还不懂得奋发上进呢!”

从此之后,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数九寒冬,无论是骄阳炎炎还是朔风呼啸。每天清晨,什刹海旁边,总有一个瘦小的身影在那里晃动。踩跷、踢腿、打把子、跑圆场……摔倒,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梅兰芳近乎严苛的要求自己练习唱戏的基本功。

1902年,梅兰芳8岁时,在姐夫朱小芬家正式拜吴菱仙为启蒙老师,后来名声大噪的王蕙芳和朱幼芬都是梅兰芳的同学。梅兰芳很幸运,吴菱仙是“同光十三绝”时小福的弟子,也是梅兰芳祖父梅巧玲的老朋友。以对学生要求得分外严格而著称,他对梅兰芳又似乎另眼相看,要求的更为严格。别人唱20遍,梅兰芳就得唱30遍;别人的身段把式练习,只要学生相互观看监督指点即可,而梅兰芳的每一个身段,都必须经过老师亲自点头过目才算合格。

不光是学戏,梅兰芳的日常起居,也被严格地管束起来。饮食睡眠,都必须有规律。甚至于出门散步,探亲访友,都不能乱走。每逢外出,都有人跟着,不许自由活动。

每天清晨,天才蒙蒙亮时,梅兰芳就随着老师到城墙根空旷的地方,遛弯喊嗓。用“一”、“啊”两个字练习闭口音和开口音,由低到高,大约三十遍之后,再提起嗓子喊—段道白,发现哪种音哪个字不饱满圆润,就反复练习,直到老师满意为止。然后是吊嗓子、练身段、学唱腔、念本子。一天下来,除了吃饭睡觉外,没有闲着的时候。

学艺生活单调而枯燥。学唱腔时,老师坐在椅子上,学生站在桌子旁边。桌子上摆着一摞铜钱、一个漆盘,老师手里则握着一块长形的木质“戒方”——用来预备按拍,也用来教训学生。一段唱腔,按规定要学20至30遍。唱一遍,拿一个铜钱放到漆盘里,唱够10遍,再把铜钱送回原处,重新翻头。通常学生要是倦了,乏了,困了,老师的戒方马上就会落到头上。不过吴先生虽然严格,却又开通,从来也没有对梅兰芳使用过戒方,最多只是在他打盹的时候,用手轻轻地推他一下。

除了完成老师规定的练习外,梅兰芳知道自己天资不如别人,为自己自觉地加大了练功的范围和强度。小小的一条长板凳上,放上一块砖,梅兰芳将双脚绑在两根木棍上,再站到这块砖上,苦练跷功。开始练时,战战兢兢,痛楚异常。一会儿工夫就支持不住了,只好跳下来。天长日久之后,从一炷香的时间,到两炷香的时间,站得越来越稳,腰腿也就越来越有劲了。在练习拿大顶的基本功时,时间一长人就会头晕、呕吐,但梅兰芳从不在乎,有时竟昏倒在排练场上。所见之人,无不称赞这个孩子的耐性和倔劲。

1904年初秋,吴菱仙先生考虑到梅兰芳的家庭已经不可能为他单独请教师,也为了让梅兰芳加强舞台实践,所以一直为他留心着各种各样的演出机会。有一次,一个戏班在前门广和楼演出应时戏《天河配》。吴先生和班主商量好,让刚学了两年戏、只有10岁的梅兰芳串演昆曲《长生殿·鹊桥密誓》中的织女一角。这是梅兰芳第一次登台。他比先学戏的王蕙芳、朱幼芬还都早上台。

他由吴老师抱上椅子、登鹊桥。踏插满了纸喜鹊的桥身砌末,面对着满楼的观众,梅兰芳一边唱,一边看,心里充满着莫名的紧张和兴奋。而梅兰芳甜润的嗓音,俊美的扮相,恰到好处的表演,也赢得了全场如雷的掌声。下台后,吴老师兴奋得连声称赞,梅兰芳的小脸也因为高兴而涨得通红。

就这样,梅兰芳一边学戏,一边走上舞台演起戏来。他不断地在各班里串演小角色,有传统戏,也有时装戏。当时俞振庭组班在文明茶园演出的时装新戏《杀子报》中的两个小孩,就是梅兰芳和李洪春扮演的。

等到朱幼芬、王蕙芳都上了舞台以后,观众渐渐开始对他们的表演有所评价。当时有人评论说梅兰芳的脸死、身僵、唱腔笨,还有人说他将来没有什么大出息。而朱幼芬却以他响亮的高音大为人们赞赏。有好心人对梅兰芳说:“幼芬唱得那么亮,你为什么那么闷呢?你嗓子不是也很好吗?”梅兰芳听了,不答不辨,一如既往,于是人们说他有点傻劲。还是当时一位琴师陈祥林先生知底,他说:“人们看错了。幼芬在唱上并不及兰芳。目前兰芳的音发闷一点,他是有心在练‘a’音,这孩子音法很全,逐日有起色。幼芬是专用字去凑‘i’音,在学习上有些畏难。别说兰芳傻,这孩子心里很有谱,将来有出息的还是他。”

不出风头,不走捷径,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梅兰芳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成熟的心智和秉性。

在吴菱仙老师的辛勤指导下,梅兰芳这种边学戏、边登台的生活方式,持续了多年。即使当他13岁,正式搭班喜连成后,演唱之余,他仍抽时间去学戏,去学一切对自己的成长有益的戏。

同类推荐
  •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蒙古族英雄史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中国近代民族英雄的杰出代表冯子材

    中国近代民族英雄的杰出代表冯子材

    在中国近代抵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由于中外军事水平的巨大差距,因此,这些民族英雄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关天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定海三总兵、中法战争中的杨玉科、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抵抗八国联军战争中的聂士成等,都因战败而英勇牺牲,壮烈殉国,永受后人尊崇;也有一些民族英雄曾经英勇抵抗外敌,但由于主客观原因的限制,而先胜后败如中法战争中的刘永福,或先败后胜如中法战争中的刘铭传,他们为保卫祖国而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一直为后人们肯定。而像冯子材那样,在湘、淮、桂、黔、滇等省军队都先后被侵华法军战败的不利情况下,率领新募而成的萃军,勇当前敌,指挥取得镇南关—谅山大捷,完胜猖獗一时的侵华法军,迫使法国内阁倒台,法国政府放弃对中国“踞地索偿”的侵略野心,从而创造了中国近代抵抗外国侵略战争的奇迹,同时代无人可及,鲜有可与之比肩者。因而,称冯子材为中国近代民族英雄的杰出代表应该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的。
  • 雷锋·榜样的力量

    雷锋·榜样的力量

    本书分为了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两个部分,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鲜活可爱的雷锋。本书史料真实、内容翔实。许多珍贵资料来自于中国雷锋研究会、抚顺雷锋纪念馆、湖南雷锋纪念馆、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
  •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大师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大师

    《图说世界名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大师)》介绍了,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擅长塑造被贪婪、仇恨、野心等强烈情感所控制的人物。一些评论家认为他的文学造诣仅次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计划以《人间喜剧》为题,撰写描绘和分析法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系列小说共137部。至其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91部小说。这些小说主要分为三组:道德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每一组又可以分为个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及乡村生活等场景。
  • 名人传记丛书:高更

    名人传记丛书:高更

    名人传记丛书——高更——他与梵高齐名的不只是画作:“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血隐狂刀

    血隐狂刀

    何为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注定会有纷争……
  • 快乐星球:纪念版·森林怪人

    快乐星球:纪念版·森林怪人

    前段时间发生在乡下的那次不寻常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我们几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位奇怪的“哑巴”叔叔,他人非常好,不仅救了我们,还送我们回家,出于感恩和对“哑巴”叔叔身世的好奇,我们决定帮助“哑巴”叔叔开口说话,没想到竟发现了隐藏在他心底的大秘密……
  • 春情只到梨花薄

    春情只到梨花薄

    【已出版上市】丫鬟阿梨,单纯却执着于对少爷杨劼的爱恋。在她的帮助下,杨劼几经坎坷,踏上寻亲之路。而命运多舛的阿梨遭遇晟阳王裴元皓,成为名霸一时的红妓。错综复杂的情感交往中,一个更大的秘密渐渐浮出了水面。红颜绝色,谁舍谁收?爱的丝线断了,牵住各自的,却是另外一个人。随着杨劼真正身世的揭开,一直受皇帝控制的裴元皓对权欲也日益膨胀。阿梨不愿成为两个人争夺天下的挡箭牌,她会选择怎么做?隐藏极深的静心师太从中又会扮演何种角色?诡谲多变的刀风剑雨下,又一场政变寂灭。她与他们的命运如梨花飘落,瓣瓣无声。阿梨恍然明白,原来爱是沧海遗珠,前面的路不能回头。
  • 别叫我歌神

    别叫我歌神

    谷小白不想当歌神,他只想当大物理学家。但系统不同意。没关系,还可以两开花。(学霸+音乐,偏专业向,非抄歌流,一切情节围绕音乐展开,基本不涉足其他娱乐或商业领域。)群:8520910
  • 天命必逆

    天命必逆

    当黎明的黑夜得以笼罩凡尘,已再无可留恋之处,时光得以扭转,乾坤波荡,少年生而可悲,去而平凡,再归来,愿平生,当为帝,踏九歌行,逆天轮回!记住,如果天命如此,那我必定,逆!!!
  • 纵宠千金宝贝

    纵宠千金宝贝

    他是一国皇帝,世人称颂的明君,后宫佳丽三千。但他的后宫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不驯的女人,他都不嫌弃她丑,她居然还敢嫌弃他,时刻防备着他,还胆敢逃跑让他追!没关系,会跑的猎物才能激发猎人狩猎的欲望,为了得到她,他可以不择手段,强占、监视、纵宠,甚至无暇顾及他的后宫。果然,她终于臣服于他,但他的心里清楚明白,真正臣服的人其实——是他自己!她这辈子注定是他的女人,他的唯一!偏偏,意外来得跟爱情一样突然……※※※最痛萧文:我恋你时你不知,我爱你时你已心有所属。原来有些人错过一时,就是错过了一辈子。最殇慕容天天:为了你,即使化身成为魔鬼又如何?就算是地狱,我要拉着你一起下。原来有一种爱情可以执着直至成殇。最爱夏侯烈:宝贝,你能不能相信我一次,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许我一个一生一世?原来有一种爱情,可以纾尊降贵,甚至可以很卑微。※※※人生最不可理喻的事情,莫过于原来你心心念念暗恋着你的那个人也苦苦爱慕着你!人生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遇到一个莫名其妙,却苦苦追着你,纠缠着你的人!人生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遇到一个真正宠你,爱你,疼你,并且你也深爱着的人。******本文有小虐,不喜慎入,但总体是以宠为主,属于半慢热类型。******补充说明一点,一对一,男主女主干净。※※※亲,你最近生活有压力吗,心情压抑吗?(*^__^*)如果你觉得压抑,又有空的话,可以去试读我的完结文(夫君个个都很坏),保管你看了心情会好起来。推荐完结文夫君个个都很坏,网址链接:
  • 唯止一心

    唯止一心

    本书打通心理学、哲学和人生观的边界,与佛法融合,剖析了从“有”到“无”再到“真空生妙有”的佛学发展概况,并解读了三部真常系经典《圆觉经》《楞伽经》《楞严经》、两部禅宗经典《金刚经》《坛经》,以及具体修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 贪财王爷抱错妃

    贪财王爷抱错妃

    老天不带这么开玩笑的,穿越不是她的错,上错花轿不是她的错,遇人不淑也不是她的错,为什么每当她食欲大开的时候,就有个穷鬼在叨念:表妹,我想拉屎。不能好好地吃就算了,每当她跟帅哥艳遇的时候,总有一个吝啬财主追在后面喊:还我两个包子!他,年仅七岁踩到婚礼现场当着众位叔伯兄弟面前宣布,将来要迎娶一个求而不得的女子为妻,打滚十多年,好不容易觅得佳人,关键时刻,点错了新娘子。
  • 换个方式爱孩子:女孩写给父母的60封信

    换个方式爱孩子:女孩写给父母的60封信

    《换个方式爱孩子:女孩写给父母的60封信》既有亲切可感的育儿体验,又充满了专家具有反思性质的思想启迪。它启发更多的妈妈们,换个方式爱孩子,从这份轻松中获得妈妈与孩子共同的自由和成长!《换个方式爱孩子:女孩写给父母的60封信》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走进女孩的秘密世界、给女孩更多的关心和认可、别让不良情绪影响女孩的生活、妥善应对女孩遭遇的学习挫折、不可忽视的青春期教育等。
  • 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

    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

    本书在区域总体史视野下考察了西南边疆治理的特点及其成因。在探讨土司制度推行前中央政府治理西南边疆的基础上对土司制度推行后中央政府对西南边疆的治理进行了重点研究,对我国处理西南边疆地区因土司制度所引发的与中南半岛三国的关系、边疆跨国民族关系、边疆民族社会发展、我国西南疆域的变动、边疆政治安全与稳定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进行了总结,也指出了土司制度在西南边疆安全稳定方面所暴露的政治文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