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91200000005

第5章

一月十九日早晨,钟刚敲五点,贝茜就端着蜡烛来到我的房间,看见我已经起床,衣服差不多穿好。其实在她进来半个小时前,我就起床了。借着一轮半月从床边狭窄的窗户投进的微光,我洗了脸,穿好了衣服。那天是我离开盖茨黑德府的日子,坐六点经过府门口的马车。只有贝茜已经起来了,她在儿童室里生了火,正在给我做早饭。当孩子们怀着要出门的兴奋心情时,很少能吃得下饭,我也不例外。贝茜劝我吃几口她准备的热牛奶和面包,却是徒劳,她只好用纸包了些饼干,放进了袋子里。然后她帮我穿上大衣,戴上帽子,她自己也裹好披巾,我们两人便从儿童室出来,经过里德太太的卧室时,她问我:“要进去和太太说再见吗?”

“不了,贝茜,昨晚你下楼去吃饭的时候,她来到我床边,让我早上不必打扰她或表兄妹们了。还让我记着她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在别人面前也这么说,心怀感激。”

“那你怎么回的,小姐?”

“我什么也没回,只是用床单蒙着脸,转身面对着墙壁。”

“那就是你的不是了,简小姐。”

“一点儿没错,贝茜。你们太太从来就不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敌人。”

“噢,简小姐!别这么说!”

“再见了盖茨黑德府!”我路过大厅,走出前门时说道。

月亮已经沉下去,天空漆黑一片。贝茜提着一盏灯,刚解冻的台阶和砂石路上湿漉漉一片,闪烁着灯光。冬日的清晨湿冷交加。我匆匆沿着车道走去,牙齿直打颤,门房的屋里亮着灯光。等我们到那儿时,他的妻子正在生火。前一天晚上我的箱子就已经拿下楼,绑好放在门边上。还有几分钟就六点了,不一会钟就响了,远处传来辚辚的车声,马车也到了。我走到门边,望着车灯在黑暗中快速驶来。

“她一个人走吗?”门房的妻子问。

“对啊。”

“有多远?”

“五十英里。”

“这么远啊!真奇怪,里德太太竟敢让她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

马车停在大门口,车套着四匹马,车顶上坐满了乘客。管车人和马车夫大声地催我赶快上车,我的箱子给托了上去,我正搂着贝茜的脖子,亲了又亲,后来则被人拉开了。

“一定照顾好她啊。”管车人把我抱起来放进车里时,贝茜对其大声叮嘱道。

“成,成!”那人回道。车门猛地关上了,一声“好啦”,我们出发了。就这样我告别了贝茜和盖茨黑德府,一阵风似的被卷往未知的地方,在当时看来那里遥远且神秘。

我已记不太清那次旅程。只记得那是很漫长的一天,我们似乎赶了好几百里路。途经好几个城镇,在其中很大的一个停下休息。车夫卸了马,让乘客们下车吃饭。管车人把我带进一家客栈,让我吃点东西,我没有胃口,他便留我在一个很宽敞的房间里,房间两头各有一个火炉,天花板上挂着一盏枝形吊灯,高高的墙上有一个很小的红色陈列窗,里面摆满了乐器。我在房间里来来回回走了很久,心中觉得诧异,担心有人会进来把我拐走。我相信确实有人贩子,他们经常在贝茜于火炉旁讲的故事中作恶。管车人终于回来了,把我再次塞进马车,我的这位管车夫监护人坐上座位,吹了一声他的空号角,车子咯吱咯吱地驶过了L镇的“石子街”。

当天下午天气变得潮湿,雾气迷蒙。渐入黄昏时,我开始真正觉得离盖茨黑德府很远了。我们再也没有路过城镇,乡村的景色也变成耸立在地平线上的座座灰色高山。夜色渐深,我们驶进一个山谷,看到一片黑压压的森林。夜幕降临,遮盖了一切景物,过了许久,我听见狂风在树林里嘶吼。

风的声音仿佛催眠曲,我终于睡着了。睡梦中感觉车子突然停了下来,我被惊醒了。一个仆人模样的人站在车门边。借着灯光,我看清了她的脸庞和衣着。

“有个叫简·爱的小姑娘在车上吗?”她问道。我应了声“有”之后,便被人抱了出去,箱子也卸了下来,马车立即向前驶走了。

长时间坐在马车上让我的全身都僵了,马车的喧闹声和颠簸弄得我晕头转向,我定了定神,环顾四周。空气里风雨交加,一片黑暗。不过我隐约看到前面一堵墙上开着一扇门,新来的向导领我进门,她把门关上,上了锁。这时我看见一间,或是几间房子——由于房子延展很深——上面有很多窗子,其中几扇里亮着灯。我们沿着一条宽阔的石子路走,脚下竟是水,后来进了一扇门。仆人领我穿过一条过道,把我留在一个生着火的房间。

我站在火炉旁边烘着冻僵了的手指。环顾四周,房间里没点蜡烛,但间或借着火炉里摇曳的火光,我看到了糊过壁纸的墙壁、地毯、窗帘、发亮的红木家具。这是一间客厅,虽然没有盖茨黑德府客厅那样宽敞堂皇,却十足舒服。正当我迷惑地思索着墙上一幅画的内容时,门开了,一个人手里提着一盏灯进来了,后面还紧跟着另外一个人。

先进门的是个高个子女人,黑头发,黑眼睛,白皙宽大的额角。她半个身子裹在披巾里,神情严肃,体态挺直。

“这孩子年纪这么小,怎么让她独自来。”她说着,把蜡烛放在桌子上,仔细打量了我一两分钟,然后又说道,“还是快点送她上床休息吧,她看起来累了。”“累不累?”她把手放在我肩上问道。

“有一点儿,太太。”

“你肯定也饿了。米勒小姐,睡前给她吃点东西。你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来上学吗,小姑娘?”

我向她解释说我父母双亡。她又问我他们去世多久了,还问我几岁,叫什么名字,会不会一点读、写和缝纫,然后用食指轻轻碰了碰我脸颊说她希望我做个好孩子,说完便让我跟着米勒小姐走了。

那位刚离开的女士二十九岁左右,和我一起走的那位显得小几岁,前者的嗓音、神情和气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米勒小姐则相对平凡,整个人看起来很憔悴,面色却也红润。她的步伐和动作很忙碌,仿佛手头有很多事要忙,看上去真像个助理教师,后来我发现果然如此。她领我走在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大楼里,走过一个个房间,穿过一条条过道,周围一片寂静,甚至有些凄凉。过了一会儿,我们突然听到有人说话的嗡嗡声,很快便走进了一个宽敞的房间,屋两头各摆着一张大木板桌,每张桌子上点着两支蜡烛,有一群九岁到二十岁大的姑娘们围着桌子坐在长凳上。在昏暗的烛光下,尽管屋里不会超过八十人,但我觉得她们好像多到数不清。她们统一穿着样式古怪的褐色毛罩衫,围着长长的亚麻细布围裙。此刻正是学习时间,她们正忙着学习明天的功课,刚刚听到的嗡嗡声,是她们一起小声读书的声音。

米勒小姐让我坐在门边的长凳上,然后走到这个长房间的前头,大声喊道:

“各位班长,收好课本,放到一边!”

四个高个儿的姑娘从各自所在的桌子旁站起来,转了一圈,把书收起来放在一边。米勒小姐又指示道:

“各位班长,去拿晚饭要用的盘子!”

高个子姑娘们走了出去,很快又回来,每人手里端着一个盘子,盘子里放着一份份食物,我不知是什么,盘子中间放着一大罐水和一只大杯子。那一份份食物都分发了出去,想喝水的人喝了口水,杯子是公用的。轮到我的时候,我口渴喝了点水,但没有吃东西,到这里的激动心情和身体的疲倦让我食欲全无。然而我却看清那是一个薄薄的燕麦饼,分成了几小块放在盘子里。

吃完饭,米勒小姐念了段祷告文,各班同学都离开教室,两个一组上了楼梯。已经疲惫不堪的我,几乎没注意到寝室什么样,只看清了它和教室一样很长。晚上我和米勒小姐在一起睡,她帮我脱掉衣服。躺下时我瞥了眼那一长排床,每张床上很快有两个人躺上,十分钟内那唯一的灯光也熄灭了,四周安静无声,漆黑一片,我慢慢睡着了。

那晚过得很快,我累得都没有做梦,夜里只醒来过一次,只听见外面狂风呼啸,下着大雨,发现米勒小姐还睡在我身边。当我再醒来时,只听见铃声大作,同屋的姑娘们都已经起床穿好衣服。天还未亮,屋子里点着一两支灯芯草蜡烛。我也只好起床,天气很冷,我打着哆嗦穿好衣服,好不容易等脸盆空了之后才洗了脸,因为这里六个姑娘合用一个脸盆,放在楼下房正中的架子上。铃声再次响起,所有人都排好队,两个一组地走下楼梯,到了阴冷昏暗的教室。米勒小姐念了祷告文后,大声喊道:

“以班为单位集合!”

话音一落,人群中引起了几分钟的大骚动,“安静!”“保持秩序!”米勒小姐反复喊着,喧闹声平息后,我看到她们排成四个半圆形,分别站在四张桌子的椅子前面。每人手里都拿着书,空椅子前面的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本《圣经》模样的书。安静了不过几秒,人群中又响起了低沉的说话声,米勒小姐从各班前走过,说话的嗡嗡声才慢慢消失。

远处铃声响起,很快就有三位女士进了房间,在一张桌子的旁边坐下。米勒小姐坐在靠门最近的第四张空椅子上,周围是一群年龄最小的孩子,我被叫到了这个低年级班,安排坐在最后一个位置。

开始上课了,我们首先反复念诵那天的祷告文,然后读了几篇经文,最后是慢声朗读了《圣经》中的几个章节,一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早课结束后,天已大亮,钟声似乎不知疲倦,第四次又响起来,各个班级排好队,到另一个房间去吃早饭。想到马上有饭吃了,我快高兴死了!昨天吃得太少,这时简直饿坏了。

餐厅倒是很大,但又低又暗,两大盆热气腾腾的食物放在两张长桌子上。可惜的是,散发出来的味道却并不是那么诱人,不得不吃这些东西的学生们一闻到这个味道,我发现她们都露出不满的表情。高年级的高个子姑娘们窃窃私语道:

“真是烦人,粥又烧煳了!”

“安静!”人群中一个声音喊道。这人并不是米勒小姐,而是一个高年级的老师,小个子,皮肤黝黑,穿得倒很时髦,脸色有些暗。她坐在一张桌子的上手位置,而另一位较为丰满的女士则坐在另一张桌子相同的位置。我在人群中寻找头一天晚上见过的那个女士,但没有看见她的身影。米勒小姐坐在我那张桌子的下手位置。而另一位长相古怪、外国人面孔的年纪较大的女士则坐在其他一张桌子的相同位置,后来我才知道她是法语老师。大家做了一个很长的祷告,唱了一首圣歌,后来一个仆人给教师们送来了茶点,大家开始用早餐。

我已经饿得头昏眼花,便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两勺粥,也顾不上是什么味道。但没了刚开始的饥饿感后,我便觉得手里拿着的粥难以下咽,烧煳的粥和烂土豆一样难吃,恐怕连饥饿本身都吃不下。每个人都慢慢地舀着勺子,我看见每个姑娘尝尝自己的粥,努力想把它吞下去,但大部分人很快就放弃了。早餐结束了,然而谁也没有吃多少。我们又念了祷告文,感恩这些没吃到肚子里的食物,还唱了第二首圣歌,接着便离开餐厅,集体去教室。我是最后一批走的,经过餐桌时,看见一位教师舀了一碗粥尝了尝,又看了看其他人,她们脸上都露出了不爽的神情,有个矮胖的教师嘟囔道:

“做出这么难以下咽的东西!真丢人!”

离上课还有一刻钟,教室里人声嘈杂,乱作一团。这段时间,似乎允许自由地大声说话,大家便利用了这个权利。整个聊天的内容都围绕着早餐,人人都狠狠吐槽了一番。可怜的人们!这是她们唯一的安慰。教室里只有米勒小姐一位老师在,一群高年级姑娘围着她,愤怒地做着手势和她说话。我听到有人提到了布罗克赫斯特先生的名字,米勒小姐听后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而她却无意去制止众愤,无疑她也深有同感。

教室里九点的钟声响了,米勒小姐离开了包围着她的人群,站到屋子中央,大声喊道:

“安静!回到自己的位置!”

纪律奏效了。就五分钟,嘈杂的人群便井然有序了,相对的安静镇住了嗡嗡的说话声。高年级教师们此时都准时就位,不过全体好像都在等什么。八十个姑娘身子笔直地坐在屋子两头的长凳上,一动不动。她们聚集在一起看起来怪怪的,头发都清一色地梳到脑后,看不见一丝卷发。身穿高领褐色衣服,脖子上围着一个窄窄的领子,罩衣前都系着一个亚麻布做的口袋(形如苏格兰高地人用的钱包),用作工作口袋,她们脚上都穿着羊毛长袜和乡下做的带铜扣鞋。二十多个这样打扮的大姑娘,或者说年轻女士,这身装扮显得极不相称,即使再漂亮的人穿着都看着怪异。

我一直看着她们,间或也仔细端详了一下老师们——确切地说没有一个看起来顺眼的。胖胖的那位显得有些粗俗;黑黑的那位看起来很凶;那位外国人严肃怪异;而米勒小姐呢,好可怜,脸色发紫,看起来一副饱经风霜、劳累过度的样子——我的目光正从一张张脸上移动时,全校学生同时起立,仿佛由一个弹簧带动起来一样。

发生了什么?并没有听到谁下过命令,我有点不明所以。不等我反应过来,各班学生又再次坐下。不过所有人眼睛都在一处,我的目光也盯着那个方向,发现第一天晚上接待我的人在场,她站在房间里端的壁炉边上,房子的两头都生了火,严肃沉默地审视着两排女生。米勒小姐走近她,好像问了个问题,得到了回答后,又回到自己的位置,大声说道:

“一班班长,把地球仪拿来!”

当班长去拿地球仪的时候,米勒小姐刚刚请示过的那位小姐从房间的一头缓慢走过来。我想自己有很强大的产生敬重的器官,时至今日仍保持着当时对她的敬畏之情,目光尾随着她的脚步。此刻正是白天,她看上去很高挑,皮肤白皙,身材匀称,棕色眸子,充满慈爱,细长睫毛,如画一般,把宽阔的额头衬得十分白净;两鬓暗棕色的头发,则按时下流行的发型束成圆圆的卷发,当时还没有流行起光滑的发辫和长长的卷发。她穿得也很时髦,紫色衣服镶着一种黑丝绒西班牙饰边。一只金表(当时手表不像如今这么普及)别在她腰带上闪闪发光。读者们还可想象一下剩下的画面:面容姣好,皮肤洁白明澈,仪态端庄。这样至少在文字可描述的范围内得出坦普尔小姐的形象——后来有一次我去教堂送她的祈祷书,看到她的全名是玛丽亚·坦普尔。

这位罗沃德学校的校长(这位女士的职务)在一张桌上的两个地球仪前面坐了下来,让一班的学生围在她旁边,开始上地理课。其他老师则给低年级班的学生反复上历史、语法等课程,课程持续一个小时。接着上写作和数学课,坦普尔小姐还给高年级的姑娘上了音乐课,每堂课按时间计算,时钟终于敲了十二下,校长站了起来。

“我有话要跟在座的同学们讲。”她说。

课一结束,随之而来的就是嘈杂的说话声,但她的话音刚落,大家又安静下来,她继续说道:

“今天的早餐,你们都没怎么吃,肯定已经饿坏了,我已吩咐给大家准备了面包和乳酪当点心。”

老师们都惊奇地看着她。

“这事我会负责。”她补充道,语气中带着点解释的意味,随后马上走了出去。

很快就有人端来面包和乳酪,分发给大家,全校都热情高涨,精神振奋。这时有人让大家都“到花园里去”,每个人都戴上一顶粗草帽,帽子上系着用彩色布条做成的带子,还披着黑粗绒料子的斗篷。我也是这副打扮,跟着人流,走到户外。

这花园是一大片圈起来的地方,四周围绕着高墙,挡住了外面的景色。一条带顶的回廊和几条宽阔的走道,连着花园中间的一块地,地被分成几十个小苗圃当作花园,分配给学生们种些花草,每个苗圃都有负责人。鲜花盛开的时节,这些苗圃一定很漂亮,而现在是一月末,园子里一片冬天草木枯黄凋零的景象。我站在那里冻得发抖,环顾周围,大家在这种恶劣的天气进行户外活动,虽然并没有下雨,但黄色雾霭弥漫,天色灰暗一片;地上由于昨天下雨依然湿漉漉的,身体比较健壮的几位姑娘跑来跑去,积极参与;但身体瘦弱的姑娘都挤在走廊上躲雨取暖。在浓雾渗透的空气中,她们的身体都在颤抖,不时能听见干咳的声音。

我还没有和人说过话,似乎也没引起注意。我一个人站着,但对这种孤独感已经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沮丧。我倚在走廊的柱子上,裹紧灰色的斗篷,使劲忘掉外面的严寒,以及难忍的饥饿感,整个人只好四处看看,思考思考。我的那些思索太零碎不提也罢,我对自己身居何处毫无概念。盖茨黑德和往昔的生活似乎已经离我远去,相距甚远。现实模糊莫测,而未来又想象不出。我朝四周看了看这修道院一般的花园,又抬头看向建筑——这是幢大楼,一半灰色的楼看起来很旧,另一半却显得很新。新的一半楼里设置了教室和寝室,竖框格子窗里灯火通明,给人以教堂模样的感觉。门上有一块石匾,上面刻着如下文字:

罗沃德学校——这部分重建于公元××××年,由本郡布罗克赫斯特府的内奥米·布罗克赫斯特筹建。“你们的光也应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第五章第十六节。

我把这段文字读了一遍又一遍,想着它们应该有其释义,却无法充分理解其中的寓意。我正在思索“学校”一词的含义,试图找出开头几个字与后面经文之间的联系,却听见身后有人咳嗽了一声,转过头看见一位姑娘坐在不远处的石凳上,正低头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本书。从我站着的地方可以看到书的名字——《拉塞拉斯》。这名字听着有些陌生,自然也吸引了我。她翻书的时候,正好抬起头来,于是我直接问她道:

“你看的这本书有趣吗?”我已经起了日后向她借书的念头。

“我喜欢读。”她顿了一两秒钟,打量了我一下后回答道。

“这上面讲的什么?”我继续问道。我自己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胆量,居然同一个陌生人主动说起话来。这一点都不符合我的性格与习惯,不过我想是她的专注引起我的共鸣,因为我也喜欢阅读,尽管是浅薄幼稚的一类书。我很难消化或理解那些严肃深刻的书。

“你可以看一下。”这姑娘一面回道,一面把书递给我。

我看了看,粗略一翻,便发现书的内容不如书名那样具有吸引力。在我当时肤浅的品位看来,《拉塞拉斯》显得很枯燥。我没有看到仙女,也没有看到妖怪,密密麻麻印着字的书页中,没有炫彩夺目的东西。我把书递还给她,她默默地收下了,二话没说正要低头认真看书时,我再次冒昧地问她:

“能告诉我门上那块石匾上的字是什么意思吗?什么是罗沃德学校?”

“就是你来之后住的这座房子。”

“他们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呢?它与别的学校有什么不同吗?”

“这是个半慈善性质的学校,你我以及其他所有人都是慈善学校的孩子。我猜你也是个孤儿,你父亲或者母亲有去世的吗?”

“在我能记事之前,他们就都去世了。”

“是呀,这里的女孩子不是没了父亲或母亲,就是双亲去世了,这里是专门教育孤儿的学校。”

“我们不交任何费用吗?他们无偿养咱们吗?”

“我们自己可以付,或者我们的朋友付,一年十五英镑。”

“那他们怎么还管我们叫慈善学校的孩子呢?”

“因为十五英镑不够付住宿费和学费,剩下的部分由捐款来补足。”

“都什么人捐呢?”

“这附近或者伦敦心地善良的太太、绅士们。”

“内奥米·布罗克赫斯特是谁呢?”

“石匾上介绍了这位女士,她出钱建造了大楼新区部分,现在她的儿子监管这里的一切。”

“为什么?”

“因为他是这个学校的司库和经理。”

“那位戴着手表的高挑个子,还让我们吃面包和乳酪的女士不是这栋楼的主人吗?”

“属于坦普尔小姐?啊,不是!我倒希望是她的。她是布罗克赫斯特先生的下属,我们吃穿用度都是布罗克赫斯特先生出资买的。”

“那他住在这儿吗?”

“不——他住在离这两英里路的一个大庄园里。”

“他人好吗?”

“他是个牧师,据说做了很多善事。”

“你说那个高挑女士叫坦普尔小姐吗?”

“没错。”

“那其他老师怎么称呼呢?”

“面颊红润的那个是史密斯小姐,她主要负责劳动课和裁剪——因为我们自己做衣服,罩衣、外衣,所有的都要做。个头小但头发乌黑的那个是斯卡查德小姐,她负责教历史、语法课和检查二班的朗诵。那位裹着披巾、腰里用黄缎带系着一块手帕的是皮埃罗夫人,她来自法国里尔,负责教法语。”

“你喜欢这些老师吗?”

“挺喜欢的。”

“那你喜欢那个挺黑的矮个子和那个什么太太吗?——我把她的名字读不成像你那样。”

“斯卡查德小姐脾气急,你可得小心,别去招惹她;皮埃罗太太人倒不错。”

“不过坦普尔小姐人最好,对吗?”

“坦普尔小姐很好,很聪明,见识比她们都广,她比其他人强多了。”

“你来这儿很久了吗?”

“两年了。”

“你是孤儿吗?”

“我母亲去世了。”

“你在这儿过得快乐吗?”

“你问题真多。我回答你已经够多了,我要看书了。”

但这时吃饭的铃响了,大家又进到屋里,餐厅里弥漫的味道和早餐时扑鼻而来的味儿有得一拼,并不怎么引起人的食欲。午餐盛放在两个大白铁桶里,从里面热腾腾冒出一股臭肥肉的味道。我发现这锅大杂烩是烂土豆和几小块不可思议的臭肉煮的,每个学生都分到了足够分量的一盘。我努力下咽,心里想着以后每天的伙食会不会都是这个样子。

吃完午饭,我们马上去教室。又开始上课,五点才下课。

下午只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到在游廊上跟我说话的姑娘丢了脸,她被斯卡查德小姐逐出历史课,罚站在那个大教室中间。这种惩罚在我眼里实在是奇耻大辱,尤其对像她这个年纪的姑娘来说——她看上去十三岁以上。我想她会露出伤心和羞愧的表情,然而她竟然出奇地既没哭,也没脸红。她站在众目睽睽之下,虽然神情严肃,却很淡定。“她怎么能这么冷静地接受惩罚——又那么坚定呢?”我心里怀着疑问。“这要是我,肯定早就希望地球裂开,把我吞噬。而她看上去好像并没有想惩罚的事,想的是与她此时处境无关之事,某种身外之物。我听说过白日梦——难道她正做白日梦呢?她的眼睛盯着地板,但我肯定她并没有看——其目光似乎向内看,直视自己的心灵。我相信她在看记忆里的东西,而不是眼前真实存在的事物。我好奇她是哪种类型的姑娘——好姑娘还是淘气鬼。”

下午五点刚过,我们又用餐了,包括一小杯咖啡和半片黑面包。我大口地吃了面包,喝了咖啡,吃得津津有味。不过我倒是很乐意能再来一份,因为我还饿着。吃完饭后有半个小时的娱乐时间,然后接着学习,睡前一杯水和一个燕麦饼,做完祷告上床,我在罗沃德第一天的生活就这样过去了。

同类推荐
  • 女神捕

    女神捕

    温瑞安短篇经典小说。武侠经典,千万温迷与侠义小说爱好者不容错过。
  •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本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足平庸的生活而逐渐堕落的过程。主人公爱玛为了追求浪漫和优雅的生活而自甘堕落与人通奸,最终因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身败名裂,服毒自杀。这里写的是一个无论在生活里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很常见的桃色事件,但是作者的笔触感知到的是旁人尚未涉及的敏感区域。爱玛的死不仅仅是她自身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作者用很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情感堕落的过程,作者很努力地找寻着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
  • 寂寞的游戏

    寂寞的游戏

    在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寂寞的游戏》中,袁哲生通过各种不同的人际情感,例如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亲情,年少时同学之间的友情,或是两人结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这种“生而为人必定面临的困境感”,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孤独的感觉。寂寞、孤独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基调,也是许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当我们在《寂寞的游戏》中仔细品味袁哲生冷静节制的文字后,终将会发现一种袁哲生独有的寂寞书写。
  • 新七宗罪(一)

    新七宗罪(一)

    你能听到么?在这个虚无的世界里,我可以看到月出,然后月落。不论阴晴圆缺,世上已经没有什么能让我动容。我只倍感孤独,没有一个人理我。哪怕是最微弱的伤,也无法在我的胸口愈合。而你,却一去不归,你为何偏爱那里。是他们满足了你么?还是你满足了人类。 “罪 ” ——曾是我们共同的名字,却被神无情的分成了7个。你走了,你们都走了,唯留下我。在这没有阳光的天际,我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我泪流满面,我快要疯了,你能体会到么?我真的不行了,我也要和你一样,放纵自己。人类的灵魂对于我们就像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
  • 闯关东2

    闯关东2

    著名作家高满堂、孙建业联袂打造的一部史诗巨作,同名电视剧为2009年中国电视剧扛鼎之作,由王茜华、苗圃、董璇、濮存昕、刘佩琦等主演。讲述了仨姐妹极尽缠绵柔美的爱情传奇,铁血男儿白山黑水间化民族英魂,一个小家的情感命运故事,浓缩了人世间的悲喜剧,
热门推荐
  • 蚀骨迷恋

    蚀骨迷恋

    从校服走到婚纱,顾清欢才真的相信,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没有婚礼没有任何仪式,甚至连结婚证上的照片都是ps的。她不止一次,目睹自己老公和众多女人纠缠不清。没有爱,为什么要娶她?这句质问只换来云阙歇斯底里的咆哮,他说今生没玩够之前,绝对不和顾清欢离婚!当爱已成往事,却忽然有一个人,出现在她身边,说也爱了她十年。在这件叫做爱的小事里,没有胜负,只有付出。我不能告诉她当年的真相,她知道后会恨我。我要让她在恨我之前,先爱上我。
  • 陨石猎人

    陨石猎人

    年幼时,马陆亲眼目睹科考队挖出一颗陨石,数年后,他成为一名“陨石猎人”。自此游走于绝境死地,只为寻找那些来自太空的遗迹。恐怖的“115元素”、引发上古洪水的“力量石”、使人自燃的“凤凰蛋”、触发奇异能量的“死亡钟”……马陆逐渐意识到,陨石中,往往隐藏着不可思议的力量。而沙漠中的黑市、居心叵测的藏家、行星坟场中的诅咒……世间苦求陨石者,并非只有“猎人”一行。死亡的星体,宇宙的秘密。一切,亟待开发……
  • 夜醒血后

    夜醒血后

    她,冷血残酷无情,却没人晓得她的经历残酷,因父母异族之差,留下她。。。。
  • 神仙骗你谈恋爱

    神仙骗你谈恋爱

    相传,孟婆是一个身材佝偻、长相丑陋、性格阴郁的老妇人,一生都在为转世投胎的鬼魂熬制孟婆汤。屁,一句话半个点都没答上。孟婆,孟茯笙,三定天下时便存在的正神,懒惰闲散的漂亮女子,常年在冥界挂职,享受幽冥之神的称号,所有事物都全权交付于一众鬼差,卧床看话本子数栽。有人终于忍不住了,然后她就被天地共主派去指导新晋小仙修习仙法,满腔的不情愿在见到小徒弟的瞬间消失,天哪!瞧着这俊秀的消磨样,一看就是长成话本子里温柔帅气、贴心宠妻的好男儿啊!行吧,一日为师,终生为妻。上至天界九重天,下至地府十八层,你都跑不了了!众神仙:为了我们的姻缘,求你们快点在一起吧!
  • 原野时光

    原野时光

    时光荏苒,我们都不再是曾经的自己……做出的任何选择也许都有可能不是为我们自己
  • 战略特战队

    战略特战队

    这是一部十个兄弟的故事,经历坎坷,成就自己的辉煌。看他们一步一步走过的艰苦路程。
  • 壬午功臣爵赏录

    壬午功臣爵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斩龙III:烽火狼烟

    斩龙III:烽火狼烟

    一个退伍的特种兵李逍遥,偶然一次机会成为了绝世美女的贴身保镖,陪着美女大小姐一同进入了炙手可热的游戏世界,为了铸造斩龙行会在游戏里的辉煌,为了创造一个属于英雄的年代,李逍遥凭着一身智谋与虎胆,执剑天下,扫清污浊、荡尽不平,最终登上了一代天王的宝座,并且抱得美人归。这是一个属于热血英雄的传说,一个群雄并起、烽火连城的虚拟年代,讲述你从未听闻过的事,做你从未想过的事。游戏与现实细腻的交织,柔情与刚毅讲述传奇人生,在这里,邪恶永远战胜不了正义,黑暗永远遮不住光明。侠肝义胆,群雄并起的江湖情怀不再只是梦境,正义和英雄的力量沸腾着每一位读者的血液,体验前所未有的侠义青春。
  • 在樱花飘落下时的我们

    在樱花飘落下时的我们

    在樱花落下以后,我们还在原地徘徊着吗?你还会在原地等你我吗?你知道吗?你占据了我的心,我爱你,你呢?你是怎样想的,你还爱我吗?我一直会在那棵属于我们的樱花树下等着你回来的…………
  •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