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53600000003

第3章 我要建一个改革开放馆 樊建川

◎1957年出生于四川宜宾。收藏家,建川博物馆馆长,成都建川实业集团董事长,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改革开放四十年中,下过乡,当过兵,教过书,从过政,经过商。20世纪90年代末,建立建川博物馆,至2005年,建成全国最大的私人博物馆聚落。展馆包括抗战系列、红色年代系列、抗震救灾系列、民俗系列等。2018年新增改革开放馆,积聚四十年历程中国家和个人的点点滴滴,留住民族命运改变的历史记忆。

我现在61岁,改革开放开始于我21岁那年,到今年整整四十年。这四十年,我下过乡,当过兵,教过书,从过政,经过商,最后办博物馆。这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是亲历者,同时,我是一个建设者,也是见证者、受益者。今年,我要在我的博物馆聚落中增开一个改革开放馆,记录这一伟大历程中的一个个脚印。

我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考入军校的士兵

改革开放前,我的日子,一句话,都是苦日子,饥饿是最大的问题。我四五岁赶上困难时期的大饥荒,到当知青的时候,仍旧常年处于饥饿状态。那种实实在在的饥饿感,刻骨铭心。1976年底,部队来招兵。我想,当兵嘛,应该能有饱饭吃的,加上我父亲是个优秀的军人,我有很深的军人情结,所以我就去了。到部队是1977年1月份,内蒙古化德县二道沟。那里条件很艰苦,蔬菜只有土豆、白菜,西红柿、辣椒这些品种几乎见不到,水果一年只发一次——苹果,一次发四个,吃一年,而且天寒地冻的,一年只有三个月不用穿棉袄,也看不到几个人。我在新兵连除了训练,成天就知道干活,没什么别的想法。训练完后,到了离二道沟七八里远的连队。这段经历很艰辛,但非常值得,非常珍贵。我不仅学会了使用冲锋枪、步枪、轻机枪、重机枪,还有炮,还得过“特等射手”称号呢!部队生活激发了我的文艺创造力,我还写过一首《一号山之歌》。我会拉手风琴、二胡,办黑板报,学习毛主席著作更认真,干活又卖力,被树成典型。我还立过三等功,被《解放军报》表扬过。

部队想提拔我当排长,我说我不想当,因为确实有点受不了那里的环境,内心还是想改变的。这个时候,高考已经恢复了,我的教导员陈章元鼓励我参加高考。他说:“小樊,时代变了,要读书了,今后军队要军校生了,你要想想办法了。”可以说陈教导员的点拨改变了我的人生,我非常感谢生命中遇到的这位贵人。

我让家里寄来高考复习资料。离高考只有二十多天了,我天天把五本书背在身上,有时间就看。高考是去化德县考的,数学考了8分,极其不争气,地理和历史考得不错,总分算上线了。但我还是很纠结,因为当时规定从部队考上地方高校的,毕业后还是回部队。正好碰上西安政治学院招生,毕业后可以到军队院校当老师。当时我的高考分数过了线,地方高校没有录取之前,可以去报考,部队也同意了。1979年9月,我非常幸运地收到了西安政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考入军校的士兵。

现在看来,那次考试真的是我人生中的转折点,我的人生轨迹第一次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如果没有去西安上学读书,我可能就在内蒙古干下去,走另一条路了。

在商品经济的海洋里学游泳

从西安政治学院毕业后,我当过大学老师,后来转业到宜宾当公务员,1991年当宜宾市副市长。当时我这个副市长分管体制改革,实际上我的任务就是发展乡镇企业。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非常赞同这些论断、决策,我紧跟形势,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践它,去锻炼锻炼,亲自参与进去。宜宾的“碎米芽菜”公司就是我当时操办的,到今天这个企业也发展得非常好,宜宾特产“碎米芽菜”已经走向了全国市场。之前,宜宾芽菜用大坛子装,没有工业化生产,政府帮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把工厂建了起来,把芽菜朝现代化方向做。芽菜生产出来后,我还帮着扩大宣传,就在地摊市场上卖,大声吆喝卖。这一卖大家都知道了,报纸也去了,电视台也去了。当时没有市长去摆地摊,一般放不下身段,觉得跑去市场卖芽菜很掉价,况且是帮一个企业卖。《四川日报》有篇文章《樊市长摆摊》,宜宾电视台也拍过《市长摆地摊》,好像还获了个新闻奖。接受采访时我说了一段话:实际上我就是体验市场经济,在商品经济的海洋里学游泳。

真正下海游泳是在1993年,在宜宾干了五年之后。为什么要辞职呢?一是觉得我不太适合干这个工作,嘴巴太快了;二是我喜欢收藏,宜宾偏远,不适合我搞收藏;三是觉得公务员收入太低了,市场经济的大潮就在眼前,我一个学经济、教经济、管经济的,能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面干经济呢?我想检验一下。于是我就辞职下海,到了成都。

我租了一个三十平方米的房子。我当时去给企业打工,挣工资,交房费,然后我还要攒点钱准备创业,所以特别节省。我们的房子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卧室,有一个小厅,我女儿就睡在小厅的沙发上,我们两口子住卧室。

我记得有一天深夜,警察来查暂住证,我不知道要办暂住证,当时户口本、结婚证都没带在身边,警察就要把我带走。后来我在身上到处找,终于摸到一张我之前在宜宾时的人大代表证。警察验证核对了一下才走。第二天我就去了跳蹬河派出所,办了暂住证。1994年初,和几个朋友凑了一百多万起步,办起了“建川房屋开发有限公司”,进入建筑行业。其实这是一个未经考虑的入行,但是入对了,到了一个很有发展能获得利润的行业。我花心思学习钻研,勤跑勤干,慢慢就有了些成绩。后来我还被评选为成都市优秀市民、突出贡献市民。当时还举办了一个隆重的颁奖仪式,市委书记和市长给我颁奖。我得的奖杯现在还珍藏着,上面刻着字:“第二届金芙蓉杯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樊建川。”

我从一个无证人员变成成都市的杰出市民,这是什么原因?是我樊建川有本事吗?不是,不是我有本事,是改革开放有本事。想起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家五口人,一辆自行车。在县城里面,我们家里有辆自行车,就算是很富裕的家庭了。但现在呢,我女儿有台车,我女婿有台车,我妻子有台车,我自己有台车,这就是这四十年的变化。其实我们一个家庭的变化,只是这个变化的一个缩影而已,所以我特别想做改革开放的陈列馆。

我从小就喜欢收集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的东西,有收藏意识。藏品多了,就想盖几间房子把它们装进去,而且也为了合法地收藏更多东西,所以,1999年建立了建川博物馆。做了这么多年,到今天已经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馆,我很欣慰,很自豪。这个改革开放馆就准备设在四川的建川博物馆聚落中。

小物件,大时代

改革开放馆的房子,我现在已经建好了,文物也已经征集了几十万件,现在要开始动手陈列展品了。说到征集展品,我也特别有感触,改革开放深得人心,每个人都是受益者,走到哪儿都有支持者!2018年1月,我专门到北京走了一趟,就为了再征集一些展品。响应的朋友很多很多,马未都、孙冕、米家山、潘石屹、陈丹青、高晓松等等,都非常积极地参与进来,著名作家张抗抗大姐送给我她的手稿,歌手崔健也托人送来手书的歌谱,万里的儿子万伯翱也大力支持我。

我征集的文物,都是一些个人收藏的小物件,但每一件背后都有一个时代的故事。比如说“大哥大”。我记得在90年代大哥大刚出来的时候,我也买了一个。大哥大当时两三万块钱一个,手里面能够拿个大哥大的人那真是很有钱的人,那不得了。跟别人谈项目、谈判的时候,把大哥大往那儿一摆,那就是不得了的富豪。这种大哥大我收了上百台。后来不是出现了传呼机吗?刚开始是数字传呼,后来是汉显,慢慢慢慢地,传呼机没了,传呼台也没了,这不是社会变化吗?这不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吗?

我还收集了街巷的门牌号。过去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可能只有几平方米,一般家庭的住房,挤得不得了。商品房出现以后,现在人均住房面积四十平方米。国家的变化很大,百姓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也变化很大,当然现在房价过高是另外一回事。

再比如说重庆“棒棒军”的棒棒。当时我在街上看到那个“棒棒”,先递给他烟抽,然后问:“什么地方的人哪?这棒棒用了多少年了?”“用了十年了。”棒棒上全是汗水,被染成红的了。我说:“我要办博物馆,把它卖给我好吗?”他说:“这个棒棒值什么钱,我到山上去砍根竹子就完了。”我说:“你去砍竹子要耽误你的工夫嘛。”后来我就给了他一百还是两百元钱,记不清了,他高兴得很,因为他一天也挣不了一百元钱。现在有车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棒棒不就是文物了吗?这真是文物了!

我还收了一块印着“和谐号”的布条,动车座椅上搭的那种。有人说:“樊建川,你拿一个‘和谐号’,这叫什么文物?”2011年的温州动车事故,相信很多人还记得,这就是那个动车的残片,我们从温州收回来的。再比如三鹿奶粉事件,我们也收集了袋装的和听装的三鹿奶粉。这都是记录。

还有,大家都知道安徽小岗村“十八个红手印”的故事吧,我们农村的改革开放就从这开始。差不多二十年前吧,我们把当年记载着小岗村“包产到户”报道的《安徽日报》拿到村上,找到当年按手印的十二个乡亲,我请他们重新签了名,重新按了手印。这份报纸,是改革开放非常非常重要的文物。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这四十年里面。在这四十年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环境,乡村、城市,都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变化。而承载这份记忆的,留下这段时光足迹的,就是一个个小物件。每一个有意义的物件,比如第一次出国的护照、第一次办企业的营业执照、下岗证、低保证等等,都很有意义。大家要把它保存好,别扔了,要扔就扔给我,我这儿有个巨大的仓库,我都存起来,到时候轮流展览出来。一个时代的变迁,今天发生的事明天就变成历史了,我们每个人都应悉心保存历史,保存我们共同的记忆。中国的改革开放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改革开放的历史要我们共同存留。希望每一个人都来关心我们的改革开放,每一个人都来关心我们这个改革开放馆,我们一起来把这个馆做好。

来,看看这个馆

我征集的文物不胜枚举,一共可能有几十万件,怎么陈列呢?我打算这样。1978年,不是刚刚恢复高考吗?(1977年10月恢复)1979年,不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吗?然后1980年,1981年,1982年,1983年,一直往下走。还比如说抗洪啊,“非典”啊,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啊,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每年都有大事。很多年轻人说,樊老师,你做这个馆我们很高兴,我是1982年出生的,我一定会从1982年开始看,从1982年看到今天,看我当年的玩具,看我当年的教科书。有的人说,我1992年的,我从1992年开始看。我想,这个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记忆,不管从哪里看,看哪里,都可以找到你自己的印记。

改革开放馆是建川博物馆聚落的一个分馆,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我打算在2018年8月份对广大游客开放。建川博物馆聚落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拥有藏品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25件(套)。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设有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个场馆。现在这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被评为“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在改革开放馆开馆之时,我们还要举办“我爱我家”摄影展览,也是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相对于实实在在的物件,可能很多家庭更容易保存下来的是照片。照片不算文物,但是内容更丰富。改革开放,富国强家,老照片里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改变,一定会拨动你心里的某一根弦。我希望大家在匆忙之中,花一点点时间来看看我的博物馆,看看我们的改革开放馆,并在看完以后做五分钟的思考——在生活的路上停留五分钟,回头看看,把人生的意义理得更清楚一些。这我就很满足了。

一百个馆的中国梦

我曾经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因为梦想上战场,当英雄,但我现在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恢复高考,我去读书;市场经济大潮来临,我辞去副市长职务下海做房地产;允许私人开博物馆,我又把自己的收藏爱好升级为做博物馆。我最大的幸运是遇上了一个好时代,赶上改革开放,以一个劳动者的身份见证了改革开放这四十年。

我觉得13亿中国人中,12亿,甚至12.5亿都可以过自己平淡的普通的生活——吃火锅、去酒吧,像我的女儿他们,但也应该有一部分人敲响警钟,去做牺牲,就像谭嗣同、张志新一样。我就想做一个敲钟人。作为一个先行者,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我一直站在最前沿,不断地给社会提意见,推动改革开放,推动思想进步,推动社会进步。从2005年博物馆聚落最初的五个馆开馆展览到现在,我已经做了十余年博物馆,十多年来收藏家国历史,我很充实,自问无愧于这个时代。我承担了我该承担的责任,有成就感,有幸福感。我曾经说过,我的目标是建一百个博物馆。这一百个馆不是口号,是梦想,是我樊建川的中国梦。

这个梦到今年又迈进了一大步。今年在重庆九龙坡,利用抗战兵工防空洞,我又建了八个博物馆,包括兵工署第一工厂(汉阳兵工厂)旧址博物馆、兵器发展史博物馆、中国囍文化博物馆、重庆故事博物馆、民间祈福文化博物馆、票证生活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2005年建安仁本部的博物馆时,从建房开始算,九个月开了五个馆,这真的是奇迹了;这次建重庆博物馆聚落这八个馆,2017年7月进场,到现在已接近尾声,计划“五一”开放。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终有回报,我没有想到自己能再次创造奇迹。我相信,一百个馆的梦指日可待!

(樊建川/口述 李晋西、魏建明/整理)

补记:本文口述整理于2018年4月。重庆建川博物馆已于2018年6月开放。改革开放主题馆于2018年9月25日正式开馆。

同类推荐
  • 我问关公

    我问关公

    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为什么说关公“生在蒲州,长在解州”?、关公是怎样熟读《春秋》的?、关公是怎样到绛邑小华山求师学艺的?、南山上的三道狭谷是怎样形成的?等。
  • 学理与诗意的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

    学理与诗意的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

    本书是一部文学评论专著,全面而系统地收录了安徽大学教授、博导、评论家赵凯自2000年至今撰写并发表的文学评论文章45篇。赵凯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理论研究的专家,这部评论集的文章主要针对安徽本土的文艺现象有感而发,正是作者着眼于当代中国的文艺实践,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文学研究和批评中的成果展现,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深刻的历史意味。收录的评论文章曾陆续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文艺报》《文艺研究》《文学理论与批评》《安徽日报》《安徽文学》等报刊,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 善行启示录

    善行启示录

    作家李春雷、李铮站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入研究古今中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的脉络过程,进行详细梳理、深层思考和准确把握,创造性地以二十八个感人故事为经,以古今中外“善行”脉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历程为纬,把理性文字变成了清泉般灵动、绿叶般鲜活的形象描述。这两条线索和两种叙述,像藤萝缠绕树干,既泾渭分明,又融为一体,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使读者在激情阅读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深度阅读、深层感悟。正是这方面的重大突破,使得《善行启示录》实现了思想性、文学性的完美结合,成为一本着力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 城市·大演奏厅(上)

    城市·大演奏厅(上)

    让时间回到三年前吧,也是秋天。我从东莞来到深圳罗湖。不等车停稳。车门就“哗”地散开。没有熄火的车尾管还在喷吐热气,杂乱人流车流往来穿梭。谁也不肯相让。太阳明晃晃高悬,往哪里瞅都刺眼。城市最乱的地方当数火车站,尤其深圳的罗湖。汽车站、火车站、罗湖口岸三位一体,纵横交错,如陷迷宫。人流不知从哪里咕噜噜往外冒。长途客运站设在最底层。底层的简陋粗鄙还有嘈杂无序,将城市弱点暴露无遗。只有踏上滚梯,才会解脱。大理石地面光泽可人。有着浮游的幻觉。
热门推荐
  • 捕头新娘

    捕头新娘

    芳华园,大雪时。故人归,亡者去。崇州的隆冬时分,月圆云薄,花市彩灯如昼,人头攒动。忽然嘭的一声,远处花街尽头蓦地绽开了一朵烟花。皎月与烟火映在漫天遍地的雪上,一支送亲队伍吹着唢呐、打着锣鼓穿过花街,向万方山庄而去。万方山庄的主人是崇州的首富,也是江湖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此番少庄主方泽结婚喜事,让整个崇州都热闹了起来,流水晚宴摆了整整三天。方泽原本生得就好看,此番一身鲜红,喜气洋洋,在一片银装素裹之中,显得十分瞩目。他站在万方山庄的门口,嘴角带着新郎官独有的笑意,看着远处的花轿,伴着锣鼓声渐渐靠近停在门口。
  • 叶紫作品集

    叶紫作品集

    本书收叶紫写的文艺杂感,包括编辑日记、作品序跋、作家印象、新作评论、文艺随笔之类;收作者以汤咏兰(叶紫夫人)之名出版的《现代女子书信指导》的节选;收作者最后一年(1939年)的日记,即系据北京图书馆藏作者自题为《回忆·感想·日记·笔记·杂记》的日记手稿;还收了几通信。
  • 最强坏人系统

    最强坏人系统

    怀仁穿越了,到了一个与神奇的世界。这里,各种修士层出不穷,有修真的练气的,还有魔法师,亦有兽魂战士。怀仁平淡20年的生活,且因一个迟来的系统打破。
  • 师父,晚上好

    师父,晚上好

    新手小白宋言阴差阳错收入了徒弟一枚,忽然开了窍,并信誓旦旦地说:“我会成为大神,让你有肉吃,横着走!”她失落时,小徒弟陪着;她犯难时,小徒弟教着;她迷失时,小徒弟牵着。她在小徒弟的细心照料下一步步长大……但,对于这样的设定,她的内心是拒绝的。终有一日,她抓住机会实现了逆袭!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是对胡适先生关于人生、社会、文艺、教育等方面的散文、演讲及论文的收集和整理,展示了他以人的启蒙为中心的思想发展轨迹,体现了他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大半个世纪里,胡适一直备受争议,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思想家的历史地位。作为影响后世国人的先行者,胡适先生更多的是真诚劝告和谆谆教诲。他面向未来,深信如果每人都多做小事,多研究问题,这个世界会一点点变好。如果为个人多争一些自由。就会为国家争到自由。他曾对我们寄予厚望。
  • 丑女不愁嫁:玉面美娇娘

    丑女不愁嫁:玉面美娇娘

    她是五毒教最小的师妹,却是资质最差的一个,也是最丑的一个。因为从小脸上的伤疤,她不得不带着半边面具示人。她被众师兄逼上了寻找大师兄之路。她是爬山涉水啊,翻山越岭啊,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大师兄’。眼前这个颓废得不行的男人,真的是大师兄吗?他那唏嘘的胡渣子,忧郁的眼神,还有那神乎奇技的刀法……都深深的吸引了她!等等!他真的是传说中的大师兄吗?为什么混混打他都不还手,真是越看越窝囊,本来还指望他一展五毒教的绝学的,怎么变成了她救他?有没有搞错啊!难道她认错人啦?不会吧!
  • 末日之祝福

    末日之祝福

    平凡的高中女生祝福,先是有一个身份不凡的父亲找上门;然后又知道自己有个更不凡的太外公,得到太外公亲手制作的一件护身符,而这时她所在的城市爆发了病毒,末日来临---细水长流的末日种田文,有空间,无异能
  • 重生贵女成长记

    重生贵女成长记

    作为贤妻时被嫌弃。而现在,徐楹一鞭在手,将军,您确定要娶一个悍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高楼也许通向地狱

    高楼也许通向地狱

    柳树这几天很闹心。相好小莉跟他说怀孕了,要跟丈夫离婚,非要跟柳树结婚不可。他不离婚,小莉这头不答应;离婚吧,跟妻子青豆和孩子又没法张这个嘴。柳树思忖半个月也没找出来跟青豆离婚的理由。最让他头疼的是女儿。一看到这个小家伙活泼可爱的样子,就像拿刀子割着柳树的心一样疼。小城街边的树被秋霜涂染上了油彩,陪衬着晚霞显得分外的别致。夜晚饭口的时候,因为女儿一直吵着要吃红焖鸭头,不常上饭店的柳树带着一家三口选个临街的饭店点了几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