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80700000003

第3章 眉县张载:立心立命惟德惟规

家规综述

2016年春末,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张载后裔,齐聚太白山下渭水之滨,在陕西宝鸡眉县横渠镇张载祠,祭奠他们的先祖: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张载。他创立的以“横渠四句”和《东铭》《西铭》为代表的家规家训,熏陶了代代张氏家族子弟,传遍关中平原、三秦大地,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精忠爱国经世致用

张载,公元1020年生于陕西长安(今西安),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他15岁时父亲在涪州(今重庆)任上病故,与母亲和弟弟张戬扶柩东归河南开封,途中遭遇战乱,只好将父亲葬于陕西眉县横渠镇,并在此定居。

张载青年时文武兼修,寂寂无名却强烈关注频遭侵略的边地形势。21岁时即向陕西招讨副使并延州知州范仲淹上书《边议九条》,请缨收复失地。范仲淹慧眼独具,劝说他弃武从文。张载从此在横渠深入钻研儒道释及天文和医学,融会贯通,37岁时即以《周易》为核心,初步形成了自己哲学思想“气本论”的雏形。38岁时,张载与苏轼、苏辙同时考中进士,先后任祁州(今河北安国市)司法参军、丹州云岩(今陕西宜川县)县令,签渭州(今甘肃陇西县)军事判官公事。熙宁十年(1077),他辞官还乡,在回归横渠的途中,因病辞世。后世封其为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

治世施政立心立命

“以天下为己任,忧患民命民生”“笃实尚行”“经世致用”“民胞物与”,这些伟大的思想情怀,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张载的案头文牍,而是被他积极自觉地融入治世施政行为之中。

在云岩县令任内,他办事认真,政令严明,处理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推行德政,重视道德教育,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他每月初一常设酒食召集款待乡里老人,询问民间疾苦,提出训诫子女的道理和要求,发布县衙的规定和告示。云岩人至今还保留着张载制定的礼仪习俗。

穷究人天首创关学

张载50岁时因故曾中断仕途,回到横渠,此后六年是他创立关学思想体系和制定家规家训的重要时期。他依靠家中薄田生活,“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半夜坐起,取烛以书”,整日讲学读书。在此期间,他对自己一生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写下了大量著作,创立了关学。

关学是北宋哲学家张载所创立的理学学派。因张载长期在关中地区讲学,故称为“关学”。关学为宋明理学四大学派之一,素有“濂、洛、关、闽,周、程、张、朱”之称。关学比较注重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实际问题,研究兵法和井田制度,而且还注重研究自然现象,提倡学以致用,反对佛教和道教的玄虚思想,对于儒家的主要经典如《诗》《书》《礼》《春秋》以及各种礼仪制度等,都做过研究和阐释,在宋明理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熙宁九年(1076)秋天,57岁的张载终于完成了《正蒙》这部完整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精华和体系的重要著作。他的哲学主旨,集中体现在被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区区22个字所蕴藏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用较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要探究宇宙的规律,寻求人类健康发展的真理,继承先贤圣人的进步思想,用先进的思想方法治国理政,保证整个国家乃至人类都过上幸福无忧的美好生活。

深度链接

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

教子育孙设规立训

张载认为,人生在世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时空定位”,解决“我是谁”这个基本问题。在张载的大力倡导下,在晚唐没落的谱牒文化重新开始兴盛。也正因此,张载后裔80万人皆有据可查。

确定了“我是谁”之后,要解决的就是“我该怎么样生活”的问题。张载从自身做起,高度重视对家族子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始终把道德礼仪贯穿于家族子弟的培养和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横渠四句”主要是针对有治学治世之力的英雄豪杰的崇高期许。

针对家族人员,张载制定了基础的家规家训,即“六有”“十戒”,规范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六有”是张载15岁时护柩回籍途中,在拜谒勉县武侯祠后题言:“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后来张载又提出了“十戒”:戒逐淫朋队伍;戒好鲜衣美食;戒驰马试剑斗鸡走狗;戒滥饮狂歌;戒早眠晏起;戒倚父兄势轻动打骂;戒喜行尖戳事;戒近暱婢子;戒气质高傲不循足让;戒多谗言习市语。

这十条戒规也反映了张载及家族的一种文化信念,为张氏子孙为人处世立下了规矩。

在“六有”“十戒”的基础上,张载还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规范要求,特别是撰写了《东铭》《西铭》训词,书于书院大门两侧,是家族弟子与学生必须烂熟于心的座右铭。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

“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教化民风泽被后世

思想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自身的内涵,还在于传承和延续。

除了张氏子孙,在他的学生的推广下,张载的哲学思想和家规家训还泽被关中大地,教化着当地的民风、社风。

熙宁九年(1076),吕大防和张载的学生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号称“蓝田四吕”,制定和实施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村规民约”——《吕氏乡约》: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这四条大纲下,有共计3000多字的行为细则,充分体现了完善自我、服务社会、促进文明的精神。这是对张载的当世告慰,也是实践关学“身体力行”良好作风的一个典范之作。明代著名教育家冯从吾赞扬说:自从《吕氏乡约》在关中推行以后,“关中风俗为之一变”。

发思古之幽情,乃为振大汉之天声。关学思想、张载的家规家训历久弥新,经受千年的岁月洗礼,在今天仍然焕发着独特的精神能量和智慧魅力。

家规简介

四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译文】

要探求天地真知,要为天下百姓谋求幸福,要继承古圣先贤的思想文化精髓,要开创一个万世太平的和谐社会。

六有

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译文】

说话要有教养,行动应有规矩。白天要有所作为,晚上应当静思自己的心得。休息时必须保养身体与气质,在瞬息之间也不能放心外驰,而要有收获存养。

十戒

戒逐淫朋队伍;戒好鲜衣美食;戒驰马试剑斗鸡走狗;戒滥饮狂歌;戒早眠晏起;戒倚父兄势轻动打骂;戒喜行尖戳事;戒近暱[1]婢子;戒气质高傲不循退让;戒多谗言习市语。

【注释】

[1]暱(nì):同“昵”,亲近,亲昵。

【译文】

戒结交社会下流人员不务正业;戒喜好吃喝玩乐,穿着艳丽;戒喜好遛狗骑马比剑斗鸡,招摇过市,玩物丧志;戒喜好喝酒,贪恋歌舞;戒睡得早、起得晚,不勤奋;戒倚仗宗族、兄弟势力欺负人;戒不守法律规矩,带头闹事;戒亲近女仆,关系不当;戒心高气冷,不懂礼仪,不尊重他人,不懂得谦让;戒说虚伪不实的话,讲粗俗的污言秽语。

中华经典家训

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

——摘自黄庭坚家族《黄氏家规》

【译文】人们都有祖宗,就像流水有源、树木有根一样,这不能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与天地一样没有边际。

东铭

戏言[1]出于思也,戏动[2]作于谋也。发乎声,见乎四支[3],谓非己心,不明也。欲人无己疑,不能也。过言非心也,过动非诚也。失于声,缪迷其四体[4],谓己当然,自诬也。欲他人己从,诬人也。或者以出于心者,归咎为己戏。失于思者,自诬为己诚。不知戒其出汝者,归咎其不出汝者。长傲且遂非[5],不知[6]孰甚焉!

——张载《东铭》

【注释】

[1]戏言:开玩笑、嘲弄人的言语,这里指不正确的或错误的话。

[2]戏动:轻浮、嘲弄人的举动。这里指不正确或错误的行动。

[3]四支:“支”通“肢”,指四肢。

[4]缪迷其四体:“缪”通“谬”,作错误、缠绕讲。意思是错误缠身,陷入迷途而不能自拔。

[5]遂非:循着错误道路走下去。

[6]知:通“智”,明智。

【译文】

戏弄、嘲笑别人的言语来自不正确的思想,戏弄人的行动是由错误的思想引起的。思想支配着人们的言语和行动。既然已经说了错话,而且表现在行动上,众人都听见了、看见了,却硬说不是出于自己本心,这是极不明智的行为。如果还想掩饰自己的错误,想叫别人不怀疑自己有越轨的言行,这是不可能的。有的人无意中说出了错误的话,无意中干出了错误的事,不想承认,而且错误缠身,陷入迷途而不能自拔,到了这种地步,还不醒悟,不知悔改,却反而为自己的错误辩解,这是自己欺骗自己。想叫别人也随声附和,原谅自己,这是欺骗别人。也有的人很不诚实,明明是自己有意识说的错话、做的错事,却硬说是无意说的、无意做的。自己错了不严责自己,不诚心悔改,反而千方百计进行掩饰,助长自己的骄傲情绪,以致一错再错,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这种人是何等糊涂、何等不明智啊!

西铭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1]。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2]。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

——摘自张载《西铭》

【注释】

[1]“尊高年”四句:所以,以此,以之。长其长,前“长”字为动词,后“长”字为名词,意为尊重年长之人。幼其幼,意为爱抚年幼之人。《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两句:疲癃,衰老龙钟的人。惸独,孤苦伶仃的人。鳏寡,鳏夫和寡妇。颠连,困顿,苦难。无告,无可诉告。

【译文】

人们都应该尊敬年老的人,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去尊敬一切老人;要爱护所有孤独弱小的儿童,就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被尊称为“圣人”的人,是最有德行的模范人物;被誉为“贤人”的人,是优异秀出之辈。凡是年老体衰和身有残疾的人、孤苦伶仃和无依无靠的人,都是我们的同胞兄弟姊妹,他们受苦受难、颠沛流离而无处申诉。

及时地照顾好长辈,是子女应尽的责任;使老人快乐而无忧无虑地生活,是真正纯粹的孝道。不遵纪守法,是违反道德的行为;破坏社会公德,祸害好人,是最凶恶的盗贼;自己妄为,又勾结别人作恶,是最坏的人。只有那些维护道德风尚、遵纪守法的人,才是最美好最善良的人。

专家观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中华经典家训

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融彻于心。

——摘自左宗棠家书《与孝威孝宽》

【译文】天地、百姓、万物,都与自己息息相关,理应勇于担当责任;时间、空间、过去、未来的发展规律,都在心中融会贯通。

张载自幼聪颖,努力向学。少年丧父的经历使其养成独立的品格,并从小就把个人的成长道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立下为民除患、为国建功的宏愿。宋康定元年(1040)初,西夏入侵中原,宋军抗击失利,这对年轻的张载刺激很大,于是他力图组织兵力对西夏作战,收复被夺走的洮西之地,以解除西夏对边境的侵扰。

当时,负责西北防务的范仲淹在延州积极整军练兵,准备对西夏作战。时年21岁的张载,奔赴延州,上书谒范仲淹,建议对边境用兵。二人相见,张载谈及保卫边境、对敌作战及收复失地之策,得到了范仲淹的称赞。范仲淹一见知其有远大抱负,但发现他并非用兵之人,于是劝他攻读儒家经典《中庸》。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劝告,回家之后苦读儒家经典,“遂翻然志于道”。由此可见,张载在探求知识、寻求人生努力方向时,是经历过曲折历程的。

经过多年对儒家经典的研习,张载对自己的儒学研究树立起信心。嘉祐二年(1057),张载赴汴京(开封)应考,进士及第后,曾做过几任地方官。他主张“学政不二”,即为学和为政是不能分开的,为学要体现在为政的实践中。所以在任职期间,他努力按照儒家先贤的教导,进行为政实践,并创造佳绩,留下美名。

首先,他从根本抓起,以敦本善俗为先,重视乡村的道德教育。他在任云岩县令期间,采取了许多措施改良社会风俗。他常常教导乡人养老事长之义,以树立尊老爱幼的优良风尚。他通过各种方式在民间加强教育,自己亦率先垂范、身体力行,遂使当地风俗为之一新。

其次,他政令严明,且能做到广泛宣传,使人人知晓。他发出的敦告,都能“尽达于民”,即使“谆谆口谕”,也能“告其闾里”,就连偏僻山村的妇女儿童也能闻知,真正做到了政令畅通、上传下达,于是“俗用翕然”,使当地社会风气得到有效的治理。

再次,张载尤能关切民众疾苦,经常参与救助当地老百姓的活动。由于西夏对边地的连年侵扰,加上自然灾害,民众生活极端贫困。为了解救民众于水火之中,张载力劝官府拿出军储之粮数十万救助灾民。为了减少戍兵往来,他建议招募当地人补边兵之缺,以减轻人民负担。他深知不务实际的空谈毫无意义,总是实实在在地为守国固边、除患保民献策献力。

最后,他为人刚正,一身正气,秉公执法。张载有主见、有气节,既不阿谀逢迎,亦不随波逐流。后来王安石派他赴明州(今浙江宁波)办一件很棘手的案子即苗振贪污案,他经过认真调查审理,发现苗振并没有贪污,遂把原判死刑加以纠正。张载遇到贪官污吏从不放过,同时又能秉公行事,尽力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

熙宁二年(1069),张载回到僻陋的眉县横渠镇,依靠家中薄田以维持生计,虽然“人不堪其忧”,他却“处之益安”。这一时期正是张载静心读书、研究义理且思想日臻纯熟的重要阶段。他一面疗养身体,一面认真研读。由于他勇于造道,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大儒,成为一代关中士人的宗师。

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四为”,集中体现了他的使命意识和精神气象。“为天地立心”,就是让人们确立起一个目标和信念,决心以自己的努力,通过习孔孟之学、先王之道,为社会确立起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系统;“为生民立命”,就是为民众确立起正确的人生方向和基本的生活原则,以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为往圣继绝学”,就是继承弘扬圣人的学术传统和道统;“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要努力为人类开创万世和谐的太平基业。这“四为”涉及人类的价值目标、生命意义、道统传承、社会理想,展现了张载博爱的情怀、远大的志向和强烈的使命意识。

最能体现张载仁孝精神的,是他的《西铭》一文,该文集中阐发了“民胞物与”的伦理情怀。在他看来,天地是人的父母,宇宙万物都是人的同伴和朋友,所以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尊重和慈爱他人的义务,也有受到尊重和被爱的权利。在社会伦理层面,每个人都应该尊老慈幼,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也都要发挥人道主义的精神,将那些“疲癃、残疾、惸独、鳏寡”者视为自己的兄弟给予同情和爱护。“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蕴含着建立在天人一体、万物同根基础上的博爱精神,倡导了仁爱忠孝的伦理情怀,这也是《西铭》的核心精神。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刘学智)

“以礼为教”:张载关学的根本特色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

作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不仅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理学家,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漫长的教育实践中,张载提出了“十戒”等家规,制定了《东铭》《西铭》等学堂规范,以深厚的儒学修养和勇敢的创造精神,丰富了我国教育思想和家训文化,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一、张载的家训:十戒

张载家训散见于《张载集》各篇,对后世影响颇大。

横渠张子谓子弟十戒:一、戒逐淫朋队伍;二、戒好鲜衣美食;三、戒驰马试剑斗鸡走狗;四、戒滥饮狂歌;五、戒早眠晏起;六、戒倚父兄势轻动打骂;七、戒喜行尖戳事;八、戒近暱婢子;九、戒气质高傲不循退让;十、戒多谗言习市语。

张载理学是一个内圣外王兼备的完整体系。他的内圣之学,即所谓修身养性之学;他的外王之学,即张载的礼学。《宋史·道学》说张载之学“尊礼贵德”,“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因此,后世多以“以礼为教”四字总结张载关学的根本特色。礼,实际上就是对人言行的约束条款,是人修养德行的重要途径。对此,张载深以为然,他所提出的“十戒”就是对子弟和家人中违礼行为的预防和约束,目的是防止子弟身上的种种不良恶习。其中,对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主要恶习,如妄交匪人、好逸恶劳、懒惰成性、仗势欺人、动辄暴力、搬弄是非、傲慢无礼等都做了明确的禁止。孔子曾经提出:“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张载的十条子弟戒律,正是对孔子礼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张载的学规:《东铭》《西铭》

《东铭》《西铭》是张载《正蒙·乾称篇》中的一部分,张载曾将其录于横渠镇学堂墙壁两侧作为学规,一曰《订顽》,一曰《砭愚》。后来程颐来到关中,对这两篇文字大为赞赏,玩味再三,把学堂窗户西边的《订顽》改为《西铭》,将贴在学堂窗户东边的《砭愚》改为《东铭》。《西铭》因是程颐改名,朱熹又单篇作注,所以影响很大,后世都视其为张载的代表作。

《东铭》全文112字,主要阐述《中庸》的“诚意”思想,说明人之所以有所进步,在于诚其本心。其理与孟子“求义”相近,其用意与荀子“劝学”相近。《东铭》剖析了部分子弟在言听视动中所表现出的恶习,含蓄地指出,之所以有这些恶习,根本原因是他们自欺欺人,没有做到“至诚”。督促子弟要在“言”“动”等小处下功夫,明确分辨并省察、改过有心之故与无心之误,正心诚意,迁善改过,以正立身之本。

《西铭》全文253字,阐述了张载“民胞物与”的伟大社会理想和一个理想人格应有的道德言行与人生观念。程颢赞誉:“《订顽》之言,极醇无杂。秦汉以来,学者所未到。”又说:“《订顽》一篇,意极完备,乃仁之体也。”

《西铭》《东铭》不只是学规、族规等训诫之词,它还突破了家族概念和范围,将其提升到了人类修养的目标这一高度,尤其是《西铭》中涵盖了宇宙境界、天地境界、人性境界以及伦理、道德境界,其中“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仁爱思想、平等意识与和谐精神,也是我们今天要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

(西安文理学院教授贾俊侠)

同类推荐
  • 中华神秘文化:相术文化

    中华神秘文化:相术文化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富贵之骨,不遇贫贱之苦;贫贱之相,不遇富贵之乐。世间之人各有其察性、聪愚、寿夭,乃至贵贱、吉凶、祸福的差异,并有其相应的特征。“故知命之工,察骨体之正,睹富贵贫财,犹人见盘孟之器,知所设用也。”让我们一道进入相术的神秘世界,披石拣金,去芜取菁。
  • 末世·2012

    末世·2012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对未知世界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殷谦的《末世·2012》不可能全面了解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但本书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尝试,包括研究和分析,将为我们关注玛雅文明以及地球人类和宇宙未知世界的话题,提供全新的、独特的、有力的参考。公平的知识之树结出智慧的果实,滋养孕育着全人类。知识之树繁茂地生长在一切能生根发芽的地方——这本书中所有的探索与思考、假说和数据、交流和评价,都反映出作者智慧的结晶,于是就有了《末世·2012》。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猜的刚好:新编谜语大全

    本书概述谜语基本知识,让你对谜语有一个大体了解,引导你顺利步入谜宫大门,提高猜谜能力;精选生动有趣的谜语小故事并予以解析,引你领略谜语的独特魅力;网罗上千个小谜语,构思奇巧,语言精炼,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给你不一样的谜语享受,让你变成知识面超广的猜谜王!
  • 天下蜀道

    天下蜀道

    道,蜀道,道载蜀道。缘,广元,缘结广元。谨以此书献给中国蜀道文化联合申请世界遗产工程!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将才狂妻

    重生之将才狂妻

    她是异时空的最高指挥官寒鸦,她是知更星的军门大小姐薄暮歌。一朝重生,她成为了薄暮歌。初遇,她在乱葬岗,周围萦绕着一圈幽蓝火,显得她凉薄至极。再遇,她与他一同浴血奋战,抗战外敌来临。自此,她成为了无数人的光和信仰。天生弑神沈修瑾×天生将才薄暮歌神佛万千,你是我唯一的信仰。
  • 盛皇财团:云少惹不起

    盛皇财团:云少惹不起

    “大少爷,你不能进去!”门口忽然有人喊道。“我的家我为什么不能进去!都给我让开,我要看……
  • 茅山捉妖师

    茅山捉妖师

    战争年代,出身寒微的茅山术法沐天阳和自带一条白绫神器的小织偶然结伴捉妖。看尽了人间丑恶繁华,最后平淡归真。
  • 每天读一点世界战争史

    每天读一点世界战争史

    战争的萌芽在原始社会就已产生,远古的人类部族之间为了争夺食物、土地、人口、资源、财物会进行残酷的暴力厮杀。当原始的蛮荒社会走向灭亡,文明时代的曙光照亮全人类后,战争却以更为极端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上古时期、中世纪、近代社会、现代社会,战争并未随着文明进程的扩展而终结,反倒是愈演愈烈,先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断升级,直至威胁到全世界人类的生存安全。
  • 100 Strokes of the Brush Before Bed
  •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

    本书以生态危机为切入点,从人与自然、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社会主义与生态危机的多维角度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在分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方法论的发展(重构)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及其方法论进行了评析。
  • 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唱给你的晚情歌

    唱给你的晚情歌

    “总裁。”“讲。”“夫人被你扔设计圈里三年了。”“难道她……认错了?”“不,夫人成为了金牌设计师,已经比你还有钱了。”【正经版文案】:一朝重生,江暮晚秉承着护好陆北夜,护好江家的责任,兢兢业业的搞事业,但是每到晚上……【我,多少年来,不为人知,不动声色的,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