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2200000035

第35章 故事(8)

过一会儿,高兰英娘走出来说:“还是请王秀才和郑师父给外孙起名字吧!他俩见识广,文才深。”

王秀才捋了捋短短的羊尾胡须,说:“听郑师父讲孩子出生时候的天象是文曲星下凡的天象,那取个名叫‘文’,好不好?”他用探问的眼神扫视着众人。

“好!”众人异口同声。

然后,王秀才说:“孩子的字还是叫郑师父来取吧!”

“咕噜噜——”和尚又一口酒下肚后说:“婴孩身上的那块白玉能为他消灾避难,上面刻有‘隐’字,就取个‘隐’字作为字吧!这能使你们不忘记今日,祝愿小孩无灾无难平安长大。”

“取名是文,做圣贤;取字为隐,保平安。好极了!好极了!”三叔笑笑评论着。

“请喝酒!”罗士雄倒满各人的酒杯后说。

接着,主宾谈谈喝喝,又畅饮着。

午后,王秀才和郑建良一起向罗士雄告辞,回去了。郑建良在回五磊寺的路上,想:当今社会黑暗,嘉靖皇上昏庸,朝廷中像谢正那样的官实在太少了。据谢正说,严党势力近几年虽有所收敛,但还很强,慈城人赵文华还在京城做大官。这婴儿将来如果真像方丈预料的那样就太好了,但愿三北地灵人杰,再出阁老、圣贤来革新政治……到那时,佛教在四海之内就可以发扬光大了……他想着想着,觉得人在飘似的。因他今日为将来佛教的发扬光大做了一件事,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郑建良和王秀才离开罗家后,罗士雄和丈母娘、高兰英哥哥来到内房,攀谈起来了。

“几年来,我很孤单,兰英哥一家移居上林湖,全家人很少团聚,兰英出嫁后学裁缝手艺,也很少回家,家中只剩下患病的你爹和我,今年开春,你们的爹又去世……”高兰英的娘说。

“满月后,让兰英妹带着孩子到娘家去住一阵子吧,解解母亲的寂寞。”

“阿哥,你和嫂子可以来走走呀。”高兰英说。

“侬哥嫂是大忙人,办窑厂、做砖瓦、烧陶瓷,还要种田、砍柴……生活忙不过来呀。”高兰英娘说。

“阿哥,听说今年还雇了两个长工。”

“人手少,活儿多,靠雇短工实在不行了,只好雇长工。”

“移居上林湖后,侬既烧窑,又种田,富起来了,总算没有负侬爹一片苦心……”

“醒了!醒了!罗文醒了!”从此时起,高兰英的嘴中常常发出那动听的“罗文”这两个字。

(1980—1982年,采录于择浦乡联兴村和逍林镇破西村)

道士谏巡

孙永盛/口述 张水洲/搜集整理

道人伴君

公元1522年,嘉靖皇帝登基,经过除弊政、诛佞臣,朝政有点起色了。但是,他运气不好,第二年各地旱涝成灾,民不聊生……

太监崔文上奏嘉靖帝:“各地要建筑神坛,召见真人,虔诚祈祷,才可消灾灭祸。”

这年冬天,京城来了一位童颜鹤发,道袍方巾整洁,颇有仙家风度的道士。他名叫邵元节,自称是一个能呼风唤雨、逐鬼驱魔的通仙老道人。太监崔文把他推荐给嘉靖皇帝。

有一天夜里,他在神坛求雨时,对嘉靖皇帝说:“万岁!三天之内京城就要下雨了。”

不出所料,第二天傍晚起,京城下了一场大雨,百日的旱情得以消除。原来,邵元节精通天文,会观察天文现象。那天夜里,他综合几天的天象变化,估计近期是要下雨的,就向皇上报告。但是,嘉靖皇帝确信他是个通仙道人,能呼风唤雨,要邵元节跟随在他身边。这样,他就可以陪伴自己传授道教。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越来越相信道教了。

十几年后,黄冈有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来京城拜访邵元节。邵元节年纪大了,不便行动,正盼望有位道人来接替他。于是,邵元节向皇上推荐了陶仲文作自己的接替人。嘉靖皇帝封陶仲文为“秉一真人”。

有一年,宫廷火灾,锦衣卫掌事陈柄把嘉靖皇帝从熊熊大火里救出来。

陶仲文巧言欺骗皇上说:“老道以烧掉眉毛、胡子代替了皇上受灾,使万岁安然无恙。”

嘉靖帝深信不疑,竟封他为“神霄保国宣教高士”,陶仲文上任后,大兴道教,肆意排挤佛教。

嘉靖帝是个荒淫透顶的皇帝,很少管朝政大事。而且他一心想生长不老,命令大量宫女起早为其收集露水,宫女们怨声四起,宫中发生了“壬寅宫变”。嘉靖帝在宫女手中死里逃生,更以为神仙在保佑他,便下旨严嵩主宰朝政,自己与陶仲文一起专心“修道”去了。

陶仲文死后,即他位的道士名叫胡潺。嘉靖帝封他为“护国真人”。此人更刁,常常无事生有,在嘉靖帝面前谎报功劳。有一天,胡潺对他说:“只要满朝文武官员都像我老道一样,设法虔诚祈祷,或者做炼仙丹等事,那皇上升天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嘉靖帝信以为真,拟了一道圣旨:这一月内,所有官员都应为皇上升天设法办事,上朝奏章必须道贺皇上升天,违者斩首。嘉靖皇帝如此荒唐,如此昏庸。这为道人行骗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道人的行骗,嘉靖帝变得更荒唐,更昏庸!

卜议星象

一天凌晨,北方一颗流星划过京城上空南下。道人胡潺在庭院里练功,看到这一星象,想:又可编谎言向皇上报功了。于是,他望着蓝天编起谎话来了。

早朝散时,胡潺等大臣走后,向皇上面奏:“万岁!贫道有一要事相告,只因时间来不及未写成奏章。”

嘉靖皇帝想:上奏无章,“护国真人”是来送仙丹的吧。于是,下旨:今有护国真人口奏,其他事搁到明日,退朝!

大小官员走完,皇上说:“仙丹带来了吧?”

“我有……”胡潺支吾着,显出了为难的样子。因为一个月前他曾经对嘉靖皇帝说过他在炼长生不老之仙丹,想不到嘉靖皇帝急于成仙,今日就讨。于是,他眼珠一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万岁,成仙之道应您自己虔诚修,日长必见效,长生之丹,我已派人在炼,三个春秋过后方可炼成。”

“那你来做什么!”嘉靖帝皇没得到仙丹,恼火了。

“万岁,我有……有一事相告……”胡潺支吾着。

“那你说嘛!”嘉靖皇帝语气缓和了。

“万岁!清晨,我在练功时,北方有一颗流星划过京城上空,落于东南方。”

“巨星陨落?”嘉靖皇帝愕然了。

“万岁,此流星非同一般啊!”胡潺又来劲编谎言,“它陨落时明亮异常,使天上的启明星黯然失色,京城长明灯惨淡无光。”

“明星陨,天子出,朝代灭。”这是星象卜测者常说的话,在民间广泛流传。嘉靖皇帝和胡潺都知道。但是胡潺没有说出来,因为这是忌讳语,在皇上面前讲了,是要砍头的。

“护国真人,你有何办法?”

胡潺咽下唾沫后说:“万岁修道渐成真果,日久必成神仙。明朝已有近两百年的基业,自太祖开始修建长城,至今已有万余里,江山牢固,外患无忧……但是,这颗明星落在东南方,我看得一清二楚,它委实不同于别的流星呀……”将要吐出的讳言咽下后,他瞟了嘉靖皇帝一眼,吐了吐舌头,接着说:“万岁,要防止逆贼下凡啊!”

真亏他三寸不烂之舌,竟把星象解释得如此,故意避掉了改朝换代,暗暗点明新君降世,既讲明了事情,又注意了忌讳。

“这逆贼我非杀死他不可!真人,他在何处呢?”

“星落在东南,贼生在东南。”

“东南广阔,有山东、江苏、浙江和江西等六省,寻贼犹如大海捞针呀!”

“贫道据天象预测是在江浙一带,又按大明朝中当今情况分析,浙东可能性最大。”

“此话从何说来?”

“依贫道看来,太祖为‘皇图永固’采纳刘伯温的‘军卫法’,揽兵权,造卫所,修建长城,如今大明长城已有万余里,江山固若金汤池,塞外无外患之扰,中原百姓安居乐业,修道盛行,人人归顺万岁。但是,浙东一带百姓信奉佛教者甚多,秃头们游历南海拜佛频繁。据说,从前那里倭寇干扰厉害。前几年,皇上派山东的戚家军去抗倭,海患总算平息下来了。今在朝中的一大批官员出生于浙东,像谢迁、赵文华等人已经掌握了大权。万岁,您想一想倭寇侵扰之地,将帅官臣合众之处,若有几人居心叵测,可能会……”胡潺老奸巨猾没有往下说。

“请皇上仔仔细细想一想吧!”他给嘉靖皇帝设下一个悬念,就退了出来。

廷谏出巡

胡潺走后,嘉靖皇帝反反复复思考了。他认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胡潺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万一真出了逆贼,怎么办呢?他一整天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决定明天下朝后,再问护国真人。

胡潺从朝殿退出后,想:自从进宫以来,他除了伴君讲道,便是独自修行,生活单调得很,日子过得很不快活,哪里比得上往年闯南串北、游山玩水的惬意日子。于是,他就想出了随嘉靖皇帝巡视浙东的计策。

第二天散早朝时,嘉靖皇帝说:“护国真人请留下来,朕有要事与你面议。”

等到众臣走完,皇上对胡潺说:“真人为国事操心劳神,朕很感激!你卜议星象说得在理,逆贼作乱不得不防呀!中原大地历朝更替,大多数与逆贼作乱有关系。要使大明江山永固,防人之心不可无哟!”

“圣上打算怎样处置呢?”

“朕思考多时,没想出好办法来。因为即使有逆贼,他们也在暗处呀!抓不能抓,杀不能杀的。怎么办呢?”

“只要肯做,办法总是有的。”

“那如何是好?真人不妨请说出来。”

于是,胡潺就趁机说出了昨天想好的随嘉靖皇帝巡视浙东的计策。

“朕去巡视,会不会碰上逆贼?”嘉靖皇帝听了,怕遭挟持,提出了疑问,“怎么去法?”

“万岁可以乔装成钦差大臣,对外说钦差大臣去浙东巡视,带百名锦衣卫护驾。贫道卜测过,不会出事的,请皇上放心。”

“但愿神仙保佑!”嘉靖皇帝说,“何时动身?”

“准备完毕,立即启程。”

“好!明日早朝朕下旨巡视浙东。”

“万岁,这次巡视千万不要公开自己的身份和去向呀!”胡潺关照着。

“对,朕是乔装巡视的,‘钦差大臣’姓名不用提;去向么,说江南好了。”

为了做好保密工作,胡潺接着跟嘉靖皇帝详细谈了这次巡视的准备工作、行走路线、乔装打扮和对朝廷政事的安排等等。

嘉靖皇帝听了频频点头,不断地说:“好!好!”

第二天上早朝,嘉靖皇帝按胡潺的话,下了一道圣旨:自今日起,朕要外出修道一百天,处理朝政大事由宰相代之;另派护国真人胡潺为钦差大臣,去江南寻仙草,炼神丹。

“遵旨!”大臣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后,面面相觑,有的大臣的奏章第三次上奏了,此刻他们正叹息着:何时呈给皇上的奏章能准了办理啊!有的大臣轻声嘀咕着:又是胡潺在搞鬼,寻什么仙草,炼什么神丹啊!有的大臣小声埋怨:“万岁真糊涂啊,人怎么能修炼成仙呢!”

过了一会儿,大臣们出了朝殿,心事重重,担心宰相代政后国运如何?唯独胡潺笑容满面,一路在想:这一计又成功了。此番浙东之行,我可以一箭三雕:暮春初夏,江南景色迷人,能饱我眼福;若能抓住逆皇迹象,少不了我保皇之功劳;详细了解浙东宗教传播情况,以便今后灭掉异教。

出巡江南

一个月后,嘉靖皇帝南巡浙东的准备工作在外出修道和去江南寻草炼丹的幌子下就绪了。

今日早上,文武百官上朝,道贺万岁外出修道。然后,他们送行至河埠头。

京城的河埠头停泊着五艘大官船,每只官船都好似一幢木结构的雕花楼房,船中装满了此行百余人要用的物品。嘉靖帝和胡潺上了中间一艘最大的官船,锦衣卫掌事指挥着同行的百余人先后上了船。启航了,河面上五艘像楼房似的官船缓缓开动。

五艘官船沿大运河南下,行至天津附近,按原计划嘉靖皇帝乔装成钦差大臣,胡潺和有些官员也都改了装,看不出原来的身份了。因此,大运河两岸的老百姓见了,都以为是钦差大臣官船南下。

过了半个月,他们来到了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果然不错,杭州美丽的景色把这队人马吸引住了。胡潺建议嘉靖皇帝上岸,去游览江南的湖光山色和古城杭州。他们都住宿在杭州府衙旁的一个驿站内。每天有好多官员来这里拜访钦差大臣,住宿在驿站里的人也每天出去,有的游览美丽的湖光山色,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观;有的参观杭州奇特的建筑物,赞叹古城的人文景观;有的走亲访故,与亲友聊叙别情……

过了七天,这行人马中的五个人秘密东渡钱塘江,然后改行陆路,骑马往浙东而来。五月初三,到了目的地──余姚县城。

余姚县官照例替他们设宴接风洗尘。在宴席上,胡潺对县官说:“此番钦差大臣巡视浙东,想以余姚城为驿站,你可要做好安全防务工作呀!”

“是!是!我会做好的!”县官不停地点着头。

“明日起,你陪我巡视余姚。”嘉靖皇帝说。

“钦差大臣,小人遵命!”

“我们有皇上的重任在身,向你问情况,要如实讲,切不可隐瞒呀!”

“一定如实汇报!”

接着,余姚县官向他俩介绍了余姚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丰富的特产、海防军事和名胜古迹等。嘉靖皇帝对余姚名人和海疆防务特别注意。

宴罢,余姚县官回到书房里,依据“大臣”的吩咐,安排了巡视的日程和地点。

(1980年,采录于择浦乡联兴村)

嘉靖视察

孙永盛、张文焕、孙雅娟/口述 张水洲/搜集整理

瞻仰圣贤

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大多数游览者都想去瞻仰一下当地的圣贤。乔装成钦差大臣的嘉靖皇帝和胡潺也一样,第一天就依照这次的安排日程,让余姚县官陪同去凭吊虞舜大帝和余姚乡贤的礼仪活动。

卯时刚过,余姚县官带了两名衙役,就来到嘉靖皇帝的下榻处等候了。

吃好早餐,嘉靖皇帝向胡潺吩咐:带上物品,前去凭吊。他们一行八人先来到舜江楼。

同类推荐
  • 在记忆里

    在记忆里

    本书是王宪东的诗歌集,收录了王宪东几年来创作的一系列诗歌。分为在记忆里、化剑为犁、前方没有站。
  • 老书店

    老书店

    本书是“民国趣读”系列丛书之一种。《民国趣读 老书店》是追忆民国时期出版业之动态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章锡琛、胡愈之、陈子谷、章元善、章乃器、张恨水等,这些民国大家讲述了当时那些老书店、老书局、老书社、老刊物的相关动态及重要人物的故事……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了民国时期出版行业的那些逝去的过往。咀嚼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历历在目,那段旧时光也显得华丽而有光彩。
  • 萧红全集

    萧红全集

    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为我们留下非常丰富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创作几个方面。本书精选了萧红所有体裁的经典作品,包括生前写给爱人、友人的重要信件、随笔,以求更完整、更丰富地反映和表现萧红一生的思想艺术全貌。
  • 在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温柔心

    在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温柔心

    苏心观点:1、人的衰老,并不是从某个年龄开始,而是从你不再相信美好开始。2、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行色匆匆,以为快,便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揠苗助长而苗死,才知道万物生长需要等待,幸福是等在门外的晨曦,只有熬过那段黑暗的夜色,它才能推门而至。3、每天认真低头拉车,把手头上的事做好,三五年后再看,当初和你一样迷茫的人依旧迷茫,你却早已脱胎换骨,坐在阳光下浅酌低吟,笑看风景。4、总说时光无情,那是因为你在浪费它。时光其实最有情有义,你投入得越多,它回馈得就越多。5、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弯路也算数。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0余篇,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文学大师对社会的见解和生活的智慧,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随笔经典之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热门推荐
  • 别人修仙我修魔

    别人修仙我修魔

    什么名门正派,我可不管,我只管我自己就行,所以,我就修魔,你奈我何!
  • 重生校园之逆天丹女

    重生校园之逆天丹女

    万年难遇的天才炼丹师安小小,在丹神之战上遭徒弟陷害惨死,意外重生到17岁高三女生安小小身上。在将某男当做鼎炉之后,体内有了灵气,运用独创的炼丹技法,任何普通花草均可炼出千金难求的丹药!这种天赋让她像块吸铁石,传说中的极品丹炉,稀世仙草,远古神兽后裔…纷纷主动靠过来。顺便看古董辩真玉,卖卖包治奇难杂症的顶级丹药,让世人为之疯狂,争相抢购………墨隐天,隐帝家族第一传人,远古人间王守卫家族后裔,掌管星洲大陆最诡异神秘的力量,连四国阁下都要对他俯首的男子!世人传言他若想称王,便可成为星洲大陆唯一的统治者!其人俊美如天神,性格霸道邪魅唯我独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某日遇到一个柔软的小东西,无意治好了他的“病”,对之产生巨大好奇,百般研究捉弄。等把心研究进去的时候却发现,原来自己只是某女的鼎炉!墨隐天心中的怒火,差点焚烧了整个星洲大陆:安小小,给我等着!重生、复仇、虐渣、双强、双处,一对一宠文。本文架空,类现代背景。
  • 神的下界史

    神的下界史

    这是一个经常被外星人侵略的星球(位面?)-“好多美味的食物。”巨大的头颅从空中探出,看着眼前繁华的世界。“。。。。”路人“啊啊啊!!!”“楘楘楘,尖叫,真是美妙的声音。”巨大的头颅向前,露出整个身子。“好丑啊!好丑啊!”一个小巧的女孩子抱着水晶球大哭。“小蝶不哭,姐姐来了。”一直火凤飞来,变成女孩停在巨大的头颅前“你,滚回去,不然烧死你。”“小娃娃,你还不够我撒牙缝的,竟敢说大话,你就当我的餐前小点吃吧。”张开大嘴咬住女孩,然后-------“啊啊啊”巨大的身躯化为灰烬。红发女孩安然无恙的立在空中不屑道“渣渣” 看着大洞出来的东西“我擦!你们几个要我一挑百吗,厚不住啊!”“来了!”又飞出几道身影同巨大的怪物打起来。。。。。。。。。三个小时后“老大去哪了”红发女孩问“估计刚睡醒”和她长得相似的蓝发女孩说“来了”
  • 孩子,别再对我说谎

    孩子,别再对我说谎

    家庭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环境,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言传身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能够多学习一些亲子教育理念,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孩子交流互动,那么就可以纠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许多不良习惯,培养出真正适宜现代社会的高品质人才。亲子教育的本身是爱的智慧,是无条件、有原则的爱的能力体现。本书不仅告诉你这些,更提醒一直接受中国式传统教育的年轻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最容易进入的误区是哪些,以及必须知道的亲子基本功。
  • 型月世界的御主

    型月世界的御主

    这里只是在平凡的讲故事而已,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讲什么的?「欧皇」这种生物知道吧?欧皇寿命极短?你知道这些梗就代表你知道是什么,那就好解释很多了要讲的,就是一只欧皇在各个世界线改变别人的命运顺便撩妹子的故事我个人更喜欢happyend,中间会有伤心、会有难过,但结局是不会以悲剧收尾的,这点还请放心
  • 楚汉争霸:帝国的背影

    楚汉争霸:帝国的背影

    楚汉争霸发生在秦朝末年,为推翻暴秦统治,各路英豪揭竿起义,项羽和刘邦就是其中的两股主要力量。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公元前206年8月至公元前202年12月,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两大势力集团,为了争夺政权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 哑夫农妻种田忙

    哑夫农妻种田忙

    (推荐新书《福运娘子重生了》)“卿卿,睡觉了。”“不不不,我还不困。”叶卿卿脑袋摇的如同拨浪鼓。重生前,叶卿卿错把狼人当良人,不仅害得家人相继惨死,更害得他被天下人嘲笑。重生后,叶卿卿擦亮双眼,护家人。最重要的是,她要让和她拜堂成亲的那个男人,从里到外,完完全全的属于她。PS:一对一身心绝宠文!
  • 卡门

    卡门

    那个口衔金合欢的西班牙吉卜赛女郎,对人间的伦理规范视若无睹,认为爱情是无法束缚的鸟儿,即使情人夺走她的生命,却夺不走她那颗自由不羁的心。卡门出自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家梅莱美笔下,她的倾城魅力举世闻名,洋溢着不自觉的女性解放思想,是西方最具神话色彩的女性角色之一。
  • 做人越简单越好

    做人越简单越好

    《做人越简单越好》介绍“做人难,做事难。”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话。的确,人生不易,为了获得必要的生存资源,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很大的压力,要自我奋斗,要参与竞争。成功者固然踌躇满志,令人羡慕,折戟沉沙者只能令人同情。如何把握成功的规律、找出失败的症结,使自己在做人方面更成熟、更完善、更简单,是一个人必须经常思考、揣摩的问题。
  •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

    小时候的一个晚上,她跟着姥姥走过一段很长的夜路,那天姥姥牵着她的小手,一直走了好久好久,小小的她很害怕便紧紧攥着姥姥的手,问:“姥姥这路怎么这么黑这么长啊?咱们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头呢?”姥姥轻轻摸摸她的头,说:“乖!别怕,咱一直走一直走,走着走着太阳就会出来,天就会亮了。”后来,长大后,她开始一个人在黑暗里走,她也一直走一直走……走了好久好久,从惶恐走到绝望,不知道还能不能有天明,还会不会出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