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0900000022

第22章 和谐:缤纷世界的本质(2)

从克劳斯的这段叙述中可以看到,过去的印第安人是不浪费食物的,他们充分利用猎取的动物身体上的任何一部分,充分做到物尽其用,他们是以节俭的方式生活,丝毫没有浪费的意识,节俭是印第安人的美德。但是现代社会的过度消费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浪费,污染了环境,人的生存条件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克劳斯所说的“用后即可丢弃”的尿片是不可降解的生物,是美国的垃圾填埋场上最常见的三种废品之一,大约要经过五百年后才能腐烂。克劳斯称它们是“用后即可丢弃并且是永存不灭的,就像是这个国家里的其他东西一样”,在这里,美国被比喻为“用后即可丢弃”的化身,它掠夺了印第安人的土地、灭绝了印第安文化之后,印第安人保留地也像“这个国家里的其他东西一样”,“弄得到处都是尿片形成的垃圾填埋地”。印第安人是美国过度浪费、滥用和消费的牺牲品。也许正是由于克劳斯极度厌恶城市中这种到处充斥垃圾的污浊环境,他的性格发生了异化。克劳斯在蒙塔纳(Montana)的印第安庆典集会(powwow)上遇见了小说标题中所指的羚羊妻“甜心花布”(Sweetheart Calico),被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原始的自然魅力所迷醉,因而用花布诱惑她并不择手段地绑架了她,把她带回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克劳斯在与“甜心花布”生活的过程中,似乎是要攫取她身上那种与自然相融的天性,但是“甜心花布”不屈服于克劳斯的束缚,而克劳斯也感到无法控制保持着野性的“甜心花布”,最终将她放回到大自然中。

路易丝·厄德里克在其作品中对人类当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表现出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激烈的批评态度。她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展现破坏自然的可怕后果,以促使人类意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人类从自然中获得资源和能源以谋求生存和发展,并且把废弃物排放到大自然中。长久以来,经济主义价值观使人类习惯于以狭隘的功利眼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不断地利用、开发、掠夺大自然,粗暴地糟蹋人类自己的巢穴,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发生异化,必将面临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这一恶果。在这样的情形下,人的自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异化。人类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维持着有机联系的整体,人类是依存于自然的,地球有限,资源有限,承载垃圾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停止破坏自然生态的恶劣行径。只有尊重自然﹑节约资源和珍爱万物,人类才能获得宁静与快乐,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了,人类社会本身也必然走向和谐。厄德里克的小说表现了她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希冀人类与大自然亲和共存的愿望。她所描写的人物继承了印第安传统的自然观,印第安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包括各种植物和动物,如飞禽、走兽、地上生长的及河里面游动的等等。印第安人信奉自然法则,相信世界上没有任何残酷的统治、严厉的法庭或强悍的群体能够改变自然法则。自然法则虽然非常简单,但是人类无法改变它,自然法则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人类准则,人生来就要从属于自然法则,并且按照自然法则来确立自己。印第安人在遵照自然法则的前提下生活在自然界中,他们相信人与自然界是共生交融的,他们通过与自然交融获得生活的力量。人与自然相随相依,大自然是人的最终归属地。在《爱药》一书中,艾伯丁与利普夏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与大自然默默地交流中感受到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和力量:

我们嚼着甜甜的草尖,仰望天空,陶醉了。一切似乎都融为一体。空气和我们的脸都冰凉的,潮湿而又黑暗,夜空如幽灵一般。淡绿色的点点光亮闪烁着,渐渐消失。充满生机的亮光。亮光慢慢上升,越来越高,越来越高,然后消失在黑夜中。有时,天空布满了光点,光线聚集、坠落、闪烁、消失,就像呼吸一样有节奏。整个天空好似一个神经系统,我们的思想和记忆则在其中穿梭。天空好似我们的一个巨大的存储器。或者说是个舞池,世上所有游荡着的幽灵都在那儿翩翩起舞。

美国印第安人看来,生气勃勃的大自然中,丰富多样的万事万物都有不朽的灵魂和神秘的魔力,它们时刻在运动和转化,绝不是静止不变的。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也积极参与到世界万事万物相互间的、神秘莫测的运转过程中来,万事万物在运转过程中互相转化,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印第安人确信在与万事万物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能够从其他物种那里获得物质的或精神的非凡力量。厄德里克小说中的人物露露与大自然就是经常这样交流和融合的:

谁也不明白我隐秘而放荡的生活方式。他们以前常说露露·拉马丁就像只猫,从没真心爱过谁,只会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喵喵叫。不过这话说得不对。我热爱整个世界,热爱世界上用雨露滋养的所有生灵。有时,我望着外面的院子,那儿郁郁葱葱,看见黑羽椋鸟的翅膀油亮油亮的,听见风像远处的瀑布一样奔泻翻滚。然后我会张大嘴,竖起耳朵,敞开心扉,让一切进入我的体内。

露露以这种方式接近她所热爱的大自然,在对生命本体的尊崇和面对宇宙生命万物的质朴与谦逊中获取灵感,获得顿悟,在与大自然相互交融的过程中获得力量,她深植于自然之中的本真的自我得以回归,从而实现自我的完整及自然人性的复归。露露之所以选择自己这种源于母系氏族的独特生活方式是因为这是她与大自然融合的一种方式,她说:“我要说说那些男人。我曾让他们进入我体内,只因为他们是世界的一部分。”露露是路易丝·厄德里克所塑造的一个保持印第安人传统的典型人物,她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表现了她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印第安传统美德。

按照印第安传统,十几岁的少年就要开始戒食和静思,来寻求梦幻(vision quest),有时这种活动要长达一周之久。戒食和静思是印第安人与大自然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方式之一,值得探究。在戒食和静思的过程中,戒食和静思者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当中,用超常的毅力来斋戒数日,全神贯注、沉思冥想,历经饥渴、寒冷和孤独的严峻考验之后,感官的束缚得以解脱,超越的潜能被激发出来,在神志恍惚的状态下产生幻觉,看见或者梦见一些动物或事物,感到自己与神灵接触了,梦幻就降临了。若能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意义加以理解,戒食和静思者便在精神上达到一次与大自然以及神灵的沟通,获得幻觉中的神灵的启示。他们相信,如果个人信仰坚定,动机纯洁,就能在自身内部发现真理和慰藉。在《四颗心灵》(2004)中,弗勒尔历经磨难回到保留地,夺回了属于自己家族的土地,但是女儿露露却依然拒绝接受她。玛格丽特是奥吉布瓦族部落中具有超自然力量成员之一的女药师司(medicine woman),为了治愈她“精神上的女儿”弗勒尔的心灵伤痛,她安排弗勒尔全身沐浴,使她的身体保持洁净,因为这是接近神灵的必要途径。然后让其穿上她在配制爱药时所穿的用桦树皮做成的制药礼服(medicine dress),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中,在马什马尼图湖畔渡过了一个为期八天的戒食和静思:

除了我的制药礼服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你。我的女儿,太阳会烘烤和灼伤你,并且会摧毁你的视力,而这件礼服会保全你的视力,迫使你审视你的内心。情况会变得更糟糕,刺人的苍蝇会摧残你的皮肤,蚊子会吸食你的鲜血。这件礼服是让它们能轻易叮咬得透的。然后它会让你的伤口愈合以便你每天早晨对于昆虫来说都是新鲜的。那些小精灵将会驱使你度过你的极限。夜里,风会吹袭你,湖边是寒冷的。冷空气会让你的心紧缩,你将饱受寒冷的摧残,可是,这件礼服是不会让你死去的。你躺在岩石上的八天内你的嘴唇不能沾一点食物,可是制药礼服不会让你饿死,也不会喂给你食物或给你水喝。第四天之后的每天夜里,我会给你带来足够的水用来维持你的生命……这件制药礼服会聆听你,四颗心灵,不要去管你那可怕的愿望,为了求得善良和仁慈而呼喊吧。

弗勒尔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和信念战胜了饥饿、寒冷和酷热,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桦树皮做成的制药礼服的陪伴下安全度过了为期八天的禁食,在与大自然的交融中治愈了自己的心灵伤痛,获取了智慧和勇气,重新从痛苦中振作起来,追寻到了自己的身份所在,得到了宝贵的启示:爱和土地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具有持久不衰的价值。弗勒尔与大自然完全地融合在一起,在这种融合中,她强烈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力量,感受到印第安文化的魅力,也使得印第安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和发扬。

印第安人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灵魂,人类是万物之中的一分子,他们和其他大自然的孩子一样有着生命的轮回,月缺月圆,盛衰相继,从萌生伊始到生机盎然,到成熟结果,再到枯萎衰老。虽然万物的实体可以消失,但是其灵魂却依然游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天地之间,万物的灵魂都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在这个世界里显现,人们与它们时常交流。万物的神灵会不时地以各种形式涌现在丛林中,出现在田野里,化作湖水中的倒影,或者一起升起在地平线上形成亮丽的风景。万物心心相印,共同印证着生之喜悦,印证着存在的意义。印第安人的这种认识使他们从来不与大自然脱离甚至对立,而是随时保持与大自然万物的沟通和融合以获取生命的力量。人类与世界万物是平等的,是互相帮助的,这是印第安人的思维方式。印第安人的心灵深处,无时无刻不依恋着大自然,尤其是在生活的困境之下,渴望与大自然的交流。在《彩绘鼓》(2005)一书中,混血印第安人基特·塔特罗(Kit Tatro)生活落魄,频遭挫折,他对于自己的身份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属于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印第安人。但是经过了四天的禁食和静思之后,在自然界万物神灵的注视和帮助下,通过心景(mindscape)与风景(landscape)的融合,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身份:

驾驶汽车行驶在双车道公路上……他为了看清路不得不让那些幽灵敲击他的头。当他在一个缓坡上超越一辆休闲车时,突然冒出来一辆红色切诺基吉普迎面朝他飞驰而来。基特赶忙转向,当时他备受惊吓,心头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应该就在原来的车道上跟在那几辆温尼巴哥露营车后面。即使当他把车猛拉回到右车道时,他也绷紧了神经,确信自己会撞上那几辆露营车中间的一辆。但是让他吃惊的是它们当中出现一个空间。那几辆温尼巴哥露营车看到了他的困境,拉开了一段距离,让他回到它们中间。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两秒之内,避开迎面而来的那辆车和进入原来的车道,这一往返,与相撞之间相差都只有几英寸。塔特罗随着车流继续驾驶着,惊魂未定,恐惧渐渐地转变为极大的快乐。他安全了,他不必担惊受怕了,他被收留了,被接纳了。他有了归属。

在这里,基特·塔特罗的精神在与其他驾车者的交流中获得了心理平衡。但这不仅仅是对于以毫厘之差逃过一场车祸的描写,其中有两个车型是用印第安民族的名称命名的,值得注意。迎面开来的切诺基吉普是用切诺基族命名的:切诺基族(Cherokee)是北美土著易洛魁人(Iroquois)的一个分支,Cherokee在印第安语中的意思是住在山里的人。在原来的车道上行驶的几辆温尼巴哥露营车是用温尼巴哥族(Winnebago)命名的:温尼巴哥人是居住在威斯康星东部等地的北美印第安人。仅有一百来个英语单词的一段描写中出现的两个车型都是用印第安民族的名称命名的,这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更深层的寓意,暗示基特在短暂的踟蹰徘徊之后终于理解了自己作为印第安人的处境,找回了自己的身份,明白了自己究竟属于什么族群。事后菲亚·特拉弗斯(Faye Travers)一语双关地问他:“这样你觉得自己属于温尼巴哥这边了吗?”他充满幽默地回答说:“我们宁愿被称为霍创克人。”霍创克人(Hochunk)与温尼巴哥人(Winnebago)同指居于东威斯康星等地的北美洲印第安人,只是称呼不同而已。在印第安人的语言里,温尼巴哥人的意思是“嗅水族”,霍创克人(Hochunk,也拼成Hocak)的意思是“大鱼族”。对于基特·塔特罗来说,不管他自称温尼巴哥人还是霍创克人,他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仿佛是照进他这颗迷茫灵魂中的一缕希望之光,照亮了他的混沌世界,使他空虚的心灵得到归属感,获得了在英裔白人清教徒主导的世界中顽强生存下去的力量。

同类推荐
  • 我的非洲之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非洲之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为大家带来的神奇的非洲世界。详细地给我们展示了百年之前的非洲景象,不仅仅是自然风景,还有风土人情,以及人与自然的种种互动。
  • 患难余生记

    患难余生记

    《患难余生记》是由邹韬奋创作,三联书店1949年7月初版9月再版。
  • 四时花朵作陪

    四时花朵作陪

    这是一个自诩城市农妇的人的生活随笔,写自己种植、打理、欣赏花花草草的过程、心得、收获,也分享自己与花友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不仅是人在料理植物,更是植物在料理人。在每一个惬意的清晨、放松的黄昏,像哺育孩子一样精心打理植物,记录每一种植物的细微变化,在姿态万千的花朵中捕捉生命的丰盈和感动。
  • 花间呢喃

    花间呢喃

    本书主要介绍了花季时期的高三的孩子们,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这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总共分五章:平凡人生、往事悠悠、理性思考、有话要说、声音再响。
  • 心若浮尘,浅笑安然

    心若浮尘,浅笑安然

    岁月需要流转才有戏,人间没有悲欢不成篇。自然给女人的,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一味子,杂陈五味。面对这些生活的赐予,女人们应该懂得珍惜,崎岖顺畅,都是命运的真谛。需要救赎的是我们这些拿不起、放不下、好高骛远、忘乎所以的人,是我们这些蹙眉窝心、抱怨连连的女人。这也正是本书的写作主旨。本书没有从放下、淡定直接入笔,而是提倡追求奋斗,人生需要经历精彩,需要经历挫折,生活给我们的痛苦欢乐,都是一种财富。只有经历了,才能够淡然,只有痛了,才能放下。
热门推荐
  • 不朽音魔

    不朽音魔

    立不朽道统,争众生气运,创万代功业,立诸天之巅。长生路漫漫,众生争渡,流星璀璨,苍生如蝼蚁,天地为棋盘,一本天地音魔录造就叶尘的音魔之路,且看叶尘如何颠覆众生。
  • 断线风筝

    断线风筝

    梅机关、特高课、兰机关,还有传说中的日本帝国内行厂,至今依旧披上神秘面纱的黑太阳帝国王牌中的王牌100部队。更有那看似飘渺却如影随行般的多面间谍“蓝蝴蝶”!国共特工和国际特工联手合作,设局、破局,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较量!誓死要把侵略者驱逐!故都一处废墟故址被日军挖出的惊世宝藏,居然和唐三藏有关?一时间引来黑道宵小垂涎,黑道宵小卖国求荣与日伪特务勾结意图将宝藏偷运扶桑,国共特工联手出击!传统武林世家唐门三少爷的秘方失窃,这里面又蕴藏着什么阴谋?黑太阳帝国的野心和纳粹的一所神秘超自然实验室联系起来了,针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又一项疯狂行动正准备开展,令人匪夷所思的“D”计划,完全颠覆了当时人类的思维。这是历史之谜,至今未能完全解密。
  • 来自1974年的告白

    来自1974年的告白

    “外婆,这儿怎么会有以前写给希区柯克的粉丝信?”外孙女爱弥儿突然提出这个问题。我听了一时瞠目结舌,顺手把重新看了一遍的那张旧信纸折叠好,放在咖啡茶几上。那是结婚前亡夫寄给我的信,前天在整理物品时偶然发现的。我说:“你说的希区柯克就是那个电影导演吗?年轻时倒看过他导演的几部电影,说不定这封信就是那时写的。其实,我对他的电影兴趣不大,再说也不知道他当时住在哪儿。”
  • 重生农女之药园空间

    重生农女之药园空间

    前世是军医世家的继承人,一手针灸出神入化。今世是农家小娘子,先是被浪荡子调戏,再被未婚夫退亲,一气之下投了河。当军医女王成为农家小娘子,看她如何在这个异世大干一场。
  • 世界是网的

    世界是网的

    《世界是平的》从全球化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世界无疑是正确的。通过较长时期的理性思考,《世界是网的》作者钱志新认为在“平”的背后是“网”的,网络的巨大组织作用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坦。如果将这个认识扩展到世界各个领域乃至整个宇宙,则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世界是网的。”世界的多样性决定其表现形式是千差万别的,但在包罗万象的现象背后有着共同的本质,这就是网络。
  • 30岁前,你还有多少成功的机会

    30岁前,你还有多少成功的机会

    《30岁前,你还有多少成功的机会》作者以其丰富的经历和独具个人特色的语言风格,分享自我成长的心得,既有生而为人的成长故事,又有历尽岁月后的人生感悟。吕白将自己从一无所有到年入百万;从毫无背景、资源的95后年轻人,到备受推崇的新媒体写作、运营专家的经历和受到的教训进行深刻地剖析,帮助读者不再迷茫,告诫读者,梦想能达到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可以到达。你现在的努力,是未来可以选择的权利。
  • 爱在不言中

    爱在不言中

    言情天后晴空蓝兮倾情力作。我不知该说些什么,但我喜欢靠近你时,怦然心动的感觉。校园里的邂逅让程浩对聂乐言一见如故,然而结果却只是她的一厢情愿。一直到毕业之后她遇见年轻有为的江煜枫。两人相恋两年之久,却随着程浩的再一次出现,打破了平静的生活。而另一方面,江煜枫也仍旧时不时地与她在工作中有所接触,高深莫测的态度令她越发摸不着头脑。究竟是选择新欢还是旧爱?究竟程浩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才不能接受聂乐言?这其中又有怎样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 影响青年人一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影响青年人一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翻开历史长卷,就可以感悟到古圣先贤留给人类的浩大的智慧和思想,这些智慧之言博大深邃,发人深省。人生的课题很多,为人处事、人际关系、事业爱情、志趣理想等等,无不体现了人生的深义。让读者能更好的在各方面有所作为,是编纂此书的最大心愿。
  • 守望先锋降临漫威

    守望先锋降临漫威

    这是一个守望先锋重建在漫威世界的故事。(变身流+召唤流)企鹅群:535741820
  • 原来竹马是直男

    原来竹马是直男

    竹马竹马,脑袋门夹!明明是身娇肉贵的“太子爷”,偏偏关键时刻抽风,在老爷子定继承人的时候跑去弃商从艺,出道两年多成为红透整片天的偶像巨星。明星也是不错的,但是你绝逼不能走弯路啊!于是,在某青梅毅然而然走上了弯男掰直的征程,最后,他倒是好了,她却把自己整个儿搭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