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0900000021

第21章 和谐:缤纷世界的本质(1)

我所在之处是我应之所在。一个作家必须有一个他或她感觉是这样的地方,一个值得热爱和被激励的地方。

——路易丝·厄德里克

路易丝·厄德里克热爱自己的家乡,她的小说大都以故乡北达科他州为背景,书写的是美国印第安人的传奇故事,歌唱了古老而绚丽的印第安文化。和谐是印第安文化的本质,也是缤纷世界的本质,和而不同的美学特征在厄德里克的小说中得到了完美的显现。厄德里克在其小说中抒发了她符合社会生态学的情怀,将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同印第安人的苦难历程和顽强精神并行展现。社会生态学认为人类应该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关系,人的理性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这一价值目标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两个领域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不能分离。人类和非人类存在可以被看作同一个进化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人类的出现扎根于非人类存在的进化中。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与社会发展的一切进步形式的根本条件。人类不应该以等级制的方式来建立自己与自然界的秩序,认为人类至高无上,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注定要统治和支配自然,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是为人类而服务的。社会生态学主张在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社会中盛行的支配观念应当转化为一种互补观念,应当用生态学的态度来对待差异性,为了建立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开创性且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体系,人类应该用他们自己的能力弥补非人类存在物的不足,人类不应该是自然的统治者,而应该是自然的援助者,人类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处。厄德里克笔下的齐佩瓦人追寻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人类要珍视自然,保护自然,理解动物,善待动物,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应该保持和谐的关系,这是厄德里克小说中振聋发聩的新时代强音。厄德里克在她的小说创作中,恪守与传承印第安文化的同时娴熟地运用现代文学创作技巧,使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得益彰,形式别具一格,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和谐之美,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气韵。

本章从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与动物界的和谐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三方面来探析厄德里克小说中彰显的和谐思想。

一 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自从有了人类,人类就与大自然发生着联系,人类就参与到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发展中。自然界一直是作为人类生命的支持系统而存在,是人类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项物质生活资料的唯一场所。19世纪上半叶人类迈进了声势浩大的工业社会,自从发现了理性和科技的力量之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成就斐然,人类以所向披靡之势大举向自然界发起进攻,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造着自然界,使自然界变成被人类奴役的对象。人类不断地膨胀自我,大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并且为人类所利用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结果导致人类踏上了一条对抗自然、征服自然、妄图操纵自然的不归之路。然而,无论在何种的社会形式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为前提,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再生产提供丰富的原料、能源和场地,为人类能动性的发挥作用提供舞台,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但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人类对自然界业已造成极大的破坏,人们向自然界索取物质资源的数量急剧扩大,大片土地被开垦,广阔的森林遭到砍伐,引起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一些物种已经灭绝,而另一些物种又泛滥成灾,造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这种因生存需要和生产发展而导致的非自愿失衡对人类生存的危害已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予以关注。人类应该明确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废弃物的可容纳性制约着人类活动,影响着社会生产。虽然人类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创造更多的人工自然,但是人类不可能随心所欲,人类不能对自然行使霸权,企图主宰世界,而必须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必须建立人与自然的亲和、协调的融洽关系,构建符合生态规律和环境特点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对大自然的热爱是路易丝·厄德里克在小说中致力于书写的一个主题,她通过描绘印第安幸存者的故事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那份与生俱来的情怀,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诗意美景。在书写美丽的大自然时,厄德里克往往凸显了自然环境的改变及其对印第安人的深刻影响,在她所描绘的自然景观里浸透着美国印第安人历史、文化上的悠久传统,蕴含着美国印第安人追寻身份和身份认同的重要元素。

印第安民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群体。1492年以前,北美印第安人以耕种和狩猎为主,基本上是处在一个原始部落阶段。由于北美地域辽阔、资源富饶,印第安人很早就解决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因此“和谐、平衡、统一”是印第安人自古以来最本原的世界观。美国生态思想家拜尔德·凯里考特(Baird Callicott)指出,“在这个生态学思想普及和环境危机意识深入人心的时代,传统的美洲印第安人文化成为一种象征,它象征着我们失去了但还没有忘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的美洲土著民族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方式应当成为当代欧美社会的理想。”许多世纪以来,在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之前,印第安人生活在一个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土,繁茂的植物,还有像巨大的天然过滤器无边无际展开的大海和森林。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印第安人生存方式的基本状态,在较原始的生存环境中,印第安人对自然环境十分依赖和敏感,逐渐形成了与环境和宇宙间的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文化心态,认为自然界到处都充满着美与和谐,人的自然生命与宇宙万物的生命是统一的、协调的,人是和谐万物中的一员。怀着这样的文化心态,印第安人千百年来一直在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他们是泛神论者,所信奉的创世神灵是一种非人格化的神灵,这种非人格化的神灵把自己的精神融入到万事万物之中,既超于万事万物之上,又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所以印第安人认为宇宙间万物不论是有生命的人、动物、植物还是无生命的河流、天体或雷电都有一种亲缘关系。在北美印第安神话中,自然界的万物都蕴含着神灵,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有自己的灵魂,无不在冥冥中被赋予了神秘的力量。人类和飞禽走兽、所有的绿色植物乃至更加原始的物种共同分享宇宙,他们都是同一个母亲的孩子,都有非凡的神力,人与自然万物共存共生,相通相融。在万物共存的平衡系统中,人虽然是有决定力量的主角,却始终不敢恣意妄为,因为人对自然有感恩之情、尊敬之意和畏惧之心。印第安人崇尚自然、敬仰生命,从来不把人视为高于万物的特殊物种,从来不与自然脱离甚至对立。与自然界的万物相融已经深入印第安人的心灵,成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准则。事实证明,人类只有与自然界的万物相亲相爱,融为一体,才能与自然界真正和谐相处。在厄德里克的长篇小说《痕迹》(Tracks,1988)中纳纳布什描绘了原生态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那些繁茂的树木非常硕大、粗壮,树枝在顶端扭曲过来,像弯曲的手臂一样。它们的树干在风中来回摇摆,相互碰撞,吱嘎作响,甚至有的树干砰然断裂。树叶在诉说,那冰清的语言装满你的头脑,直到溢出来许多。你想躺下来。你想永远不再起来。

倾听着印第安人的诉说,读者犹如置身于美妙的大自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美丽与和谐,聆听到自然界中的神秘语言,在与自然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净化与情感上的满足。

令人痛心的是,欧洲白人殖民者到达北美大陆以后,印第安人遭到种族屠杀、围攻、驱赶和被迫迁徙等无情的迫害,与此同时,美洲大陆原有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厄德里克在小说中给读者呈现了许多大自然被白人无情破坏的场景,令人触目惊心。在《痕迹》一书中厄德里克借助叙述者纳纳布什的叙述来控诉白人殖民者的暴行,白人对印第安人掠夺和灭绝未遂,便转而对他们实行同化,试图让他们放弃本部族的悠久传统,切断印第安人与部落之间的关系,迫使印第安人融入到白人主流社会之中。1887年美国政府通过的《道斯法案》(Dawes Act),即土地分配法案,表面上打着维护印第安人的土地所有权的幌子,其实是变相地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结果印第安人的土地大量流失到白人手中。1912年的冬天,齐佩瓦人经历了灾难性的天花疫情之后更大的不幸随之来临,由于托管期之后印第安人支付不起美国政府的繁重税收,许多人被逼无奈,要么低价出售了分得的土地,要么用自己的土地置换了必备的生活资料。《道斯法案》的后果是大量的印第安人丧失了土地,无家可归,颠沛流离。印第安人和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无论哪个部落的印第安人都认为土地是造物主神圣的赐予,他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是他们部落身份的象征,是承袭部族传统和文化的载体。没有土地,部族文化就无法延续;没有土地,印第安人就失去了母亲,就成了流浪的孩子。《痕迹》中纳纳布什说道:“土地是唯一永生的东西。”白人殖民者从印第安人手中夺走了大片土地,使印第安部族文明受到了极大的摧残,白人在占有印第安人大片富饶土地的同时大肆破坏自然环境。譬如《痕迹》中弗勒尔家的土地被白人约翰·詹姆斯·毛瑟的木材公司收购,位于湖畔的树林是她的栖身之所,却即将被砍伐一空,那些品质优良的树木都将被运送到白人居住的地方用来建造舒适的房屋。面对失去土地后家族的生存受到的巨大威胁,弗勒尔绝望地跳湖自杀,获救后她被逼无奈只好抛下女儿露露,跟踪树木的去向,独自走上了夺回土地的复仇之路。小说不仅真实地描述了齐佩瓦人的不幸遭遇,同时也再现了土地及整个大自然所受到毁灭性破坏的惨痛场景:大片的森林被白人侵占后,“坚实苍翠的树木”无情地被砍伐运走,留在保留地的印第安人却“听见阵阵呻吟和吱呀声响,感觉到每一棵大树倒下时大地的震颤。”印第安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命运何其相似。惨遭白人掠夺后的保留地从一片绿洲变成了荒芜之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毁坏。在《爱药》一书中艾伯丁初夏时节开车回到保留地,呈现在她面前的是一派寂寥的景色:

保留地就在巨大的农场和微风吹过的田地的尽头。我知道离保留地近了。你远远地就可以通过与小山截然相反的东西——地上的坑洞,干涸的泥沼,沟渠里的香蒲花,沼穴——来感受那些小山。平原上没有水时山上会有……

公路渐渐变窄,七拐八弯之后驶上了满是车辙、坑坑洼洼的沙砾路。路边沟渠里长着一丛一丛的蓝苜蓿。几座小山丘矗立着。不知从哪儿蹿出几条狗,又凶巴巴地跑开了。空气中满是灰尘。

从上面的场景中可以看到印第安保留地是何等的落后和衰败,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白人在抢占的印第安人土地上建造了城市,开设了工厂,然而,环境污染问题与工业化相伴而生,人类制造的垃圾越来越多,对环境的污染也越发严重。《羚羊妻》一书中的克劳斯·沙瓦诺(Klaus Shawano)是一个生活在城市底层中的印第安人,他的职业是垃圾清洁工(sanitation engineer)。在保留地上,他与理查德·怀特哈特·毕兹(Richard Whiteheart Beads)共同经营了一个垃圾回收公司,每天都要把许多城市垃圾运送到保留地来处理,人们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让他深有感触:

我们漫无目的,乱兜圈子,我们吃得更多。我们印第安人过去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扔掉的——我们把最后一片都用完。现在我们有了许多娱乐场的垃圾,当然,还有用过的尿片,用后即可丢弃并且是永存不灭的,就像是这个国家里的其他东西一样。这样持续下去的话总有一天我们将弄得到处都是尿片形成的垃圾填埋地,成年人生活在我们婴儿的粪便上面。在某种意义上这样讲是有道理的。对我来说是有道理的。

同类推荐
  • 莫言小说语言专题研究

    莫言小说语言专题研究

    本书是从语言的角度专门研究莫言小说语言中的语言运用方法和技巧的一部著作。
  •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高建群,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等重要作品问世。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本书收录了《我的饥饿记忆》、《陕北猎奇》、《我家的小保姆》等数十篇高建群散文佳作。
  • 王火文集·第七卷:心上的海潮 隐私权 众生百态

    王火文集·第七卷:心上的海潮 隐私权 众生百态

    《王火文集·第七卷》为中短篇和小小说合集,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篇小说集《心上的海潮》,由七篇小说组成。多为不同时代背景下婚姻与爱情主题的故事,讲述主人公或因价值观,或因误会,或因懦弱,或因金钱,或因性格等的悲剧。第二部分为中篇小说《隐私权》,探讨爱人之间隐私权的尺度。第三部分为短篇和小小说集《众生百态》,由四十余篇小说组成,作品涉及领域广泛。有人生哲理,有对世事的慨叹与礼赞,刻画了种种人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
  • 李致文存:我的书信

    李致文存:我的书信

    本书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 扶轮问路

    扶轮问路

    本书是凝结了史铁生近两年来所思所想的二十余篇随笔集。书中还收录了史铁生的十几首诗作。书中,花钱的事、看不见而信、理想的危险、乐观的根据……史铁生通过洁净文字,铺陈着自己对人生、社会、命运、价值观、世界观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叩仙门

    叩仙门

    修行九州龙脉,锻造无上魔躯,坐拥先天神器,御使上古凶兽。纵横宇内,扬威海外,我虽未成元神,元神以下的不要前来送死。一条与众不同成仙之路,我虽狂妄,于仙道却谦卑。大道漫漫,人路两坎坷;岁月悠悠,心月同踟蹰。且看一个不知修仙为何物的小子如何叩开那一道浩瀚天门!
  • 从球童开始

    从球童开始

    头石头打鸟、打蛇、打兔子打老鼠……百米速度接近国家二级运动员。十三四岁就有那啥要求,女人缘还超级好。当球童时偶然摸摸球拍胡乱打了几天后,就把省市队的专业运动员给干了。成名多金之后,没忘曾经资助帮扶自己的机构和个人,开始大力回馈国家,在华夏掀起网球热潮极大推动了网球运动发展。作者有点偏爱引擎,油门有时还有点过大,有可能带来不适的后果请自负。
  • 心缝

    心缝

    跌宕起伏的世界,这故事为何而起,又该怎样结束?分崩离析的家园,透过指缝看到的,是否只剩下漆黑?人心存在狭缝,世界存在缝隙。他不说愿看到活在绝望里人们的泪,所以他才出现在这里。可他总在掩饰着什么?又在隐藏着什么?他的名字是叫……眯缝眼加柔弱的面庞下,又是怎么样的他?这是一款简单中又带着点曲折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总是隐藏自身的有着神秘身份的反叛组织者,和一群充满故事的反叛者们。他善于隐藏又善于蛊惑人心,似乎从来不表露真心。时间给我们的,是人心存缝。世界给我们的,是崩塌重塑。那么他又会给这里带来什么?
  • 暗层

    暗层

    夜幕降临,天色有些阴沉。十一点三十分。罗敏终于可以放下手上的设计稿,长呼一口气,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大功告成,明天终于可以交稿了。”罗敏用力地伸了一个懒腰,拿起桌上的水杯准备起身去接水。就在这个时候,电脑却发出了“嘀”地一声响。罗敏的身子僵了一下,紧接着又坐回到椅子上。“这么晚会是谁发来的邮件?”罗敏放下水杯移动鼠标熟练地点开信箱中的接收栏。
  • 妃逃不可

    妃逃不可

    刚穿越过来就被人吃干抹净!本姑娘可不是吃亏的主!装满首饰,收拾金银,本小姐开溜!看你炸毛王爷还不干瞪眼!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小丫头看你往哪跑!你追我赶之间,两个冤家要聚头!
  • 打工妹逆袭记

    打工妹逆袭记

    本文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男女主角!讲述了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下,来自农村的白萍和赵俊霖等人南下广州追逐梦想的故事。有一天,农村出身,老实本份的白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行事风格变得越来越像赵俊霖那个无赖了……白萍大惊,完了完了,这是中毒已深的节奏哇!只是,不知道现在抽身,是否还来得及?
  • 晴有所归处

    晴有所归处

    多年不见,甚是想念。一别七年,又重新相遇,懵懂时的感情经过时间的发酵愈来愈烈,这发酵后的感情是苦涩难以下咽还是醇厚满口生香呢?
  • 天后她只想结婚

    天后她只想结婚

    【互宠文】这年头结婚还挺难。君宥第一次举办婚礼,现场怨气冲天,只好就此终止。于是世人皆知曾经黑粉无数的天后是个搞玄学的大佬。君宥第二次举办婚礼,结婚对象被抓了,她为救人和吸血鬼、狼人打了一架。于是世人皆知天后她不仅话狠打架更狠。君宥第三次举办婚礼……算了,证已经领了,孩子都能爬了,婚礼不再重要。人人都以为君宥的结婚对象是小白脸,因为她总是说要保护他,直到他们看到他的脸……这不那个经常上财经频道,有钱有颜的黎先生吗?〔开窍后悔不当初的君夫人×从头到尾情深似海的黎先生〕
  • 万界套餐

    万界套餐

    异界重生的爷爷为刘灵订购了一份网络覆盖全宇宙的通讯套餐,之后刘灵在附近的人里遇到一位宇宙中的好心人,获赠一本筑基功法,刘灵的不凡之路从此开启!
  • 那个送我筋斗云的美少年

    那个送我筋斗云的美少年

    这是一本与爱情有关的书,是作者在上本书做地面活动宣传时,很多学生和读者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代琮听的,作者之后又经过挑选、整理和杜撰后写了出来。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属于读者们自己的真实故事。19个不同的故事,19个不同的人生,19种不同的爱情,有青葱少年时的苦涩暗恋,有徘徊在爱情和现实边缘的挣扎和纠结,有即便穿越人海终会彼此遇见的温暖,有过尽千帆后依然相信爱情会在不远处等待的执着与纯真。让人感同身受的那段与爱情有关的过往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