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0700000035

第35章 又一次大迁徙(3)

有朝一日,人口会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规模,注意不要忽略了有朝一日,并不是现在。就目前而言,人口在不同地区的繁育速度各不相同,各地的繁育速度与之前相比都放缓了。但是,由于儿童的死亡率越来越低,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因此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在马尔萨斯生活的年代,人口数量刚到十亿。据估计,到1820年前后,地球人口数量突破了十亿。到110年之后的1930年,人口数量又增加了十亿。然后是1960年,只用了30年人口就又增加了十亿。之后,每增长十亿人口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1974年地球人口超过40亿,14年之后的1988年到达50亿,11年后的1999年超过60亿,又过了12年到2011年时世界人口突破了70亿。据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很可能达到80亿,到2050年左右,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这个时间点也可能会提前。这种前所未有的发展过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值得人们深入思考,这样的发展势头必须终止,而且要马上终止。到2050年,在地球的90亿人口中,有一部分人和现在是重叠的,其中部分人一生中人口增长了近三倍。这样的高速增长,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将来也不会再发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增长和更完善的财富分配制度会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贫穷国家和富裕国家生育率存在明显差距的现象也会消失。到那时候我们还要期待什么呢?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样的社会政策,使生育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呢?我们中有多少人能见证那一天的到来,那时候的总人口是多少,地球上应该有多少人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呢?

这次也是一样,只有依靠知识才能回答这些问题,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的知识也是一样,永远不够用。如今不确定的范围越来越大,人口结构已经进入一个复杂的转变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存在两个相对的趋势,家庭规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口结构的转变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未来还会继续,以前比较普遍的大家族会转化成适中的规模。理论上来讲,家庭面临的是r选择和K选择的问题(r/K选择理论是生态学上一个有关生物体如何权衡后代的数量与品质的理论)。

r选择代表多产策略,指的是父母会生育众多后代,因此每个孩子获得的投资比较少。K选择恰恰相反,指的是父母不会生很多孩子,因此有能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r选择中,会产生很多脆弱的个体,有些会中途夭折,但是剩下的孩子会长大成人,传宗接代,使社会得以延续。K选择中,很少有人会中途夭折,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投入的精力会很高,孩子会更健康、更强壮、更优秀。

在大自然中,从老鼠到海洋哺乳动物再到大象,不同的物种选择了不同的繁育策略。兔子的繁殖属于r选择,而鲸的繁殖则属于K选择。行为取决于环境,即使是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选择也不一定相同。

为了研究和规范人类的繁衍过程和繁衍机制,社会学在研究家庭生活、社会心理和经济行为时,借鉴了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观点和概念。即便在同一个社会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是社会学家还是总结出了大致的规律,较贫穷的国家主要是r选择:一个家庭中有很多孩子,当然未必是在家庭中,在这样的社会中流落街头的孩子也很多,用于每个孩子生活和教育费用非常低,很多学龄儿童因为没有钱无法接受教育,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投资,工作岗位不多,就业率也很低。贫困国家生育的人口很多,但是很多孩子未成年就会夭折,人口的素质和能力都很低,进入老年的年龄也比平均水平早。富裕国家与之相反,主要是K选择:孩子少,资金充裕,因此父母在每一个孩子身上的花费比较高。孩子们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和充足的营养,普遍接受了初级和中等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也很高,人口素质高、身体健康、寿命长是这些社会的典型特点。

如果你有很多兄弟姐妹,父母并非财源广进,那么你属于r选择群体。如果你是被父母悉心照顾的独生子女,那么你就属于K选择群体。无论你属于哪个群体,都可以在周围的朋友中找到相反的例子,就算在现实中不容易找到,在Facebook上也轻而易举。在非洲找到属于K选择的朋友比在欧洲找到K选择的朋友要难,美国这两种朋友都很容易找到,但是在中国几乎不可能找到r选择的朋友,因为中国在政策上严格实行K选择。我们可以据此得出一个大家都很容易理解的结论:如果中国盛行r选择,就会像邻国巴基斯坦或多年前的印度一样,中国经济会陷入泥沼,不会取得现在的成功。

一些社会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大转变。比如,墨西哥在短短的一代人的时间内,平均每位女性生育子女的数量从6个左右下降到了2个,伊朗从5.5个下降到2个以下。中国过不了多久就会废除城市居民只能生育一个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中国不会因此退回到之前的r选择,会更靠近K选择,而且是自愿的。

经验研究表明,盛行了几个世纪的模式即将就此终结。特别是那些相对比较贫穷,但是近些年出现高速发展的国家,比如实现彻底转型的中欧和东欧国家,发展比较快的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都从r选择转换到了K选择。这种人口结构的转变会在自主社会中至少持续两代人的时间。这个过程会解决一些问题,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不过,人口结构的转型似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K选择中包括很多决定性因素,最重要的是基于信任的社会资本,以及保证经济增长的高层次人力资本,可以满足少而精的用工需求,为企业提供受过良好教育、意志坚强、身体健康的人才,不称职的廉价劳动力会导致生育率下降和经济增长受挫。从r选择到K选择的转变能够轻松创造更高的人力资本,借助这批人力资本可以让很多国家重塑国内的人口结构。我们不能推行相关政策过分限制生育率,不应该要求一个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否则,人类迟早会走向终结。

如果一家只有一个孩子,不需要会带来灾难的战争,也不需要环境灾难或宇宙大灾难,只要人口结构持续下去,人类文明就会走向末日。如果人口继续保持这样的结构,人口更替撑不过几百年就无法继续了。首先,女性太少,男女比例会严重失调,男性不可能单独繁衍,因此也会灭绝。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其实道理很简单。

在83个国家中,出生女婴数量已经少于上一代女性的数量。因此,女人越来越少。以最显著的香港为例。有人对2010—2015年香港出生人口数量和性别结构进行了预测,预测指出1000名女性每年只生547个女孩。如果这些女孩也像她们的妈妈一样,那么下一代就只有299个女孩。如果按照这个趋势进行推测,目前香港女性人口有375万,只需25代就会缩减到一个,也就是全香港的最后一个女人。香港女性的平均首次生育年龄是31岁,那么最后一个女孩会在2798年出生。以此类推,即便是在人口密集的西班牙、日本、德国、俄罗斯、意大利也耗不了多长时间,到下一个千年的末期,人类会彻底灭绝。我们当然不能坐等人类灭亡,从现在开始就要采取行动,一定要记住,这件事不是光靠女人们努力就能解决的。

和现在相比,未来确实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联合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试图揭示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于是做出了引人关注的长期预测,还提出了具体假设,假设是关于生育率及其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确切地说是关于替代率的偏差。一些国家的生育率会很低,如果没有移民进入,人口会越来越少,另外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很多,在本国找不到合适的生存发展空间,会想要移民到别的国家。这是我们希望见到的。

在联合国做出的预测中,提到富裕国家的生育率甚至不能满足最基本的人口替换需求。美国目前的生育率是2.06,已经低于正常的人口替换率。日本的生育率更低,欧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生育率分别为1.39、1.59和1.77。这些国家目前的总人口数略超过十亿,联合国预计这些国家2050年的平均生育率会逐渐下降到1.85,美国的生育率还要继续下降,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生育率要上升。其他富裕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暂且忽略不计,瑞士、挪威、冰岛、韩国、中国台湾、新西兰,前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发达的捷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最近也步入了富裕国家的行列,这些国家虽然对世界人口和经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考虑到这些国家的人口数量,暂时可以忽略不计。上述国家的生育率变化趋势和富裕的大国类似。

在相对温和的预测中,会假定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生育率会继续下降。生活水平越高,尤其是女性的教育水平越高,以及社会福利和教育体系越完善,生的孩子就会越少,儿童的死亡率也会越低。儿童死亡率越高,父母就越想生育更多的孩子,在极端情况下,婴儿的死亡率会超过十分之一,其中一两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夭折,剩下的孩子会长大成人照顾自己逐渐年迈的父母。贫穷的国家没有养老保险制度,通常会由家庭来弥补社会福利的缺失,因此一个家庭中的人口越多,生存几率就越大,没有养老金的人口目前还是占全世界人口的大多数。其中的双向关系非常清晰:因为孩子太多所以穷,与此同时,因为太穷,不得不多生点儿孩子才能保证一定的存活率,让能够长大成人的孩子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生育率应该会迅速下降,但非洲下降的速度会相对较慢。亚洲和拉丁美洲目前的生育率分别是2.2和2.3,到2050年会下降到2.1,非洲的生育率会从目前的4.5下降到2050年的2.7。这种转变是很有希望的,特别是最近生育率的下降速度非常明显。再补充一点历史信息,半个世纪前拉丁美洲每位母亲会生育6个孩子。巴西是南美大陆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在全世界排名第五,人口数量超过2亿,近半个世纪以来生育率的下降速度尤其显著,从1960年的6.2下降到了现在的1.81,低于保持人口恒定的替换率。如果非洲的生育率在未来几十年也迅速下降,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非洲生育率的变化,在很大的程度上将取决于千年发展目标推进的步伐,尤其是消除贫困、提高卫生标准和改善儿童孕妇保健水平等方面的进展。如果未来的发展方向真的与联合国的预测相符,五六十年之后,各大洲目前的繁育分化状况就会消失,除了非洲和最富裕的国家,其他地区的生育率会维持在2.1左右,人口数量会趋于稳定。人口数量停止增长,将会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自从大约250年前,现代经济开始增长,人口就开始迅速增长。14世纪的大瘟疫结束以后,人口数量一直在持续增长,但是从来没有达到过现在的增长速度,即便是在造成6000万人死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口增长也没有停止。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希望未来人口能够保持稳定,我们必须竭尽所能确保我们的希望变为现实。

但是,其他的预测也有可能变为现实。其中一个非常可能实现的假设是,用不了多久,未来的人口就会下降到无法保持恒定人口数量的水平,而且这种趋势会一直保持,世界人口会因此下降。在这种设想中,要强调的是这是设想不是预测,所有的推断都是以目前的生育率会持续下降为基础的,2050年以后生育率会比联合国的预测低25%,也就是1.85(2.1-0.25)。人口数量在2040年之前就会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降,2050年会下降到74亿,和现在的水平差不多。如果未来能这样发展就再好不过了。

另一种可能实现的假设是,过去几十年的人口增长态势会持续下去,到2050年,世界人口会达到109亿。联合国的预测的数字比这个数字低20亿,说的是到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会达到89亿。这种假设变为现实的可能性非常高,但并不表示100%会发生。

如果真是这样,当代人口数量与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总人数的比例,将会出现最后一次上升。据估计,在此之前地球上前前后后总共曾经生活过1100亿人。如果这个数据准确,就表示如今的人口数量占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人口总量的6%左右。如果到2050年地球人口又新增了47~49亿(期间28~30亿死亡),那么本世纪中叶的幸运儿们将占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人口总量的7.7%。换句话说,如果你能活到2050年,你将是所有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人类总数的十三分之一中的一个人。(89亿除以1150亿是十三分之一)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人类包括距今320万年的阿法南方古猿,也就是在埃塞俄比亚哈达发现的人类始祖露西,如果你相信神话,其中还包括亚当和夏娃。

同类推荐
  •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本书通过各种富于哲理、生动有趣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学的世界。经济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作为这个社会中的成员,要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含义,就应该花点时间来学习经济学。通过对《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的阅读和学习,读者会从中获得经济学的思维训练,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看透经济现象的本质,为你的生活增添无限精彩。
  • 在日常小事中培养自己的经济头脑

    在日常小事中培养自己的经济头脑

    本书通过一些典型的整合,阐述了如何在日常小事中培养经济头脑,说明了只有善于观察和发现,才能培养出敏锐的经济头脑。
  • 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家:镜鉴兴衰三千年(修订本)

    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家:镜鉴兴衰三千年(修订本)

    本书对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管仲、商鞅、桑弘羊、刘晏、王安石、张居正的改革背景、改革历程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改革成果以及他们的改革思想,剖析了其中蕴含的王朝兴衰的秘密,同时对官商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做了清晰的解读和分析。
  •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的住房梦为何难以实现?为什么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涨工资为何总是那么难?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个个老百姓身边的问题,一个个关乎生计的百姓事,却蕴含着不同的经济原理。本书从小处着手,以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老百姓身边的事儿。
  • 中国经济运行的几个问题

    中国经济运行的几个问题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今天,中国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哪些重要的问题?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会是怎样的?新学期伊始,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主讲《中国经济运行的几个问题》,从通货膨胀、就业问题等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阐释当前经济政策研究的重点;从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等方面探讨中国经济运行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强调中国经济中的许多问题,只有在改革中解决,在发展中解决。厉老将和广大研究生分享其从事经济研究的智慧人生,引领研究生体味经济学科学的严谨。
热门推荐
  •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北大好比一种精神力量,以深刻隽永的厚度培育出一代代的精英领袖,它也像是一部沉淀着中国近代史的活词典,在这里,你能找到有关“青春”的代名词——不迷茫,不乏力,睿智、创新、颠覆权威….. 本书聚焦北大历史上影响中国、激励人心的北大人,看看他们如何化苦难为辉煌,从失败走向成功。 希望,这本书能助你走出迷茫的困局,面迎全新的人生。
  • 太玄经

    太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木兰无长兄(4)

    木兰无长兄(4)

    库莫提,他是黑山大营赫赫有名的鹰扬将军,十六岁入军营,五年内获得军功七转,位当正将,领“鹰扬军”精锐的宗室将军。他是大魏皇帝拓跋焘的兄弟,身为皇亲贵胄,却一直不愿成亲。人人言其骁勇善战,有乃父之风,却毫无政治头脑,可他实际上却是背负着家族压力的男人,背后隐藏无数势力,无数计谋暗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幸福不缩水的智慧

    幸福不缩水的智慧

    你的工作幸福吗?工作让你幸福吗?一份比较权威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的工作幸福感并不是很强,整体工作幸福指数处于中等偏下,而且在工作中负面情绪比较多。一个人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如果工作不幸福,或者不去主动追求幸福,那么工作将会是一场漫长而又痛苦的马拉松。本书以幸福为主旨,从心理学和实际工作的角度,与读者分享了幸福工作的十大法则,阐述了“工作着,是幸福的”、“怎样才能使自己幸福”等观点。这些法则,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对于一个欲提高自身工作幸福感,致力于收获一生幸福的人士有很大的帮助。
  • 幻想的美漫

    幻想的美漫

    孤独的穿越者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他看见了即使面对千军万马也依旧拉紧手中盾牌的战士。他看见了黑暗骑士行走于黑暗之中却坚守光明。他看见了外星之子化身希望之光,他看见了有人突破群星。而当他目睹这一切的时候也决心再也不坐以待毙,他要守护心中的美好!………而当他伤痕累累时再回首望去,是那佳人依旧QQ群号:305342448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沧海白衣录

    沧海白衣录

    人生如星火,在天空中释放出炙热和光辉。人生如野草,在田野中坚守着信念与不屈。人生如海水,在海洋中展现了胸怀和博大。问世间情为何物?是长相厮守,年年有今日,还是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是霞尘冢中裂缝间坠落的身影,还是信笺中一字一言的声声呼唤?是那眉心厄运的妖花,还是握在手中从未劈出的剑?谁见幽魂独往来,生生世世,只为寻到家的方向。谁见沧海桑田变迁,岁岁年年,只为求得宁静安乐。问世间情为何物?一生,一世,足够。
  • 洪武双侠

    洪武双侠

    明朝洪武初年,江湖势力纷争不绝,明教新旧派系斗争激烈,大明王朝内部暗潮汹涌,北元、倭国四处侵扰,明王叶苍穹之子叶凌云与大明丞相胡惟庸之子胡萧,背负忠诚与道义、国仇与家恨,从相识结义、同仇敌忾到各为其主、分道扬镳的人生道路。
  • 都市里的生产队(中国好小说)

    都市里的生产队(中国好小说)

    城市郊区有一个白鹤庄,庄里还有二十多户人家,保留着生产队的治理模式。张东升是这个生产队的队长,试图在坐拥土地的实力上让庄子富起来。他找关系,使手段,在生产队里大建豪华商业城。东升曾经受到过不公平待遇,坐过牢,心里压抑着仇恨。他渴望着绝对的权力,在文化转型后还按着旧的标准尽可能地圈自己的领地。最终因对员工私自用刑,再次被捕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