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0700000036

第36章 又一次大迁徙(4)

在人口预测过程中做出的假设都存在很大的风险,很可能会出现严重偏差,文化和社会变革会影响假设的准确性,不断变化的经济和政治局势也会使现实背离当初的假设。各国的政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当初所做假设的现实发展。收入和社会政策,对幼儿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支持,政府的承诺,这些因素都可能起到鼓励父母再多生一个孩子的作用。

要想让孩子出生,首先要有父母才行。在一些国家满大街都是孩子的父母,比如正在快速发展的巴西,那里的人普遍早婚,在另外一些国家,由于种种原因,想早点结婚生孩子并不是件容易事。有时候,愿意结婚的男人供不应求,有时恰恰相反,等着结婚的男人排成行,但是找不到新娘。如果伊朗的女孩决定上大学,她们就会推迟结婚的年龄。伊朗选择接受大学教育的女性,相对来讲确实比其他中东国家多。为了不被打扰,很多女大学生会戴上面纱,有些人甚至会带个假的结婚戒指,这样的装扮在集市上随处可见。

其他地区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人无法找到配偶。在中国,男人娶不到媳妇和城市的独生子女政策有关,当初很多怀女孩的都选择了流产。因此,初生男婴比女婴多的状况一直持续了很久,娶不到媳妇的单身汉因此越来越多。在人口稠密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有类似的情况,只是没有中国这么严重。全球男女出生比例平均是1.07:1,巴基斯坦是1.10:1,印度是1.12:1,中国是1.13:1。在高加索地区,男女比例的差距也不小,格鲁吉亚是1.11:1,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是1.12:1。

在世界的另一端——自由圣殿美国,每二十个非洲裔美国人中就有一人身陷囹圄,其中以19~34岁年龄段的人为主。这些人很难成为父亲,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群体中的女性只能嫁给这样的男人。如果这么多的男性都在监狱里,很多人一辈子都出不来,很多女性就无法结婚。大家都能理解,谁会愿意当单身妈妈,因此结不了婚的只能选择不生孩子。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世界各地的单人户,也就是单身汉或无子女的单身女性越来越多。到2020年,这样的家庭可能会占到西欧家庭总数的三分之一,在东欧和美国也会达到27%~28%。拉丁美洲(约12%)和亚洲(9%)的比例应该会低一些,但是这种趋势也在不断上升。非洲和中东地区(6%)的比例应该是最低的。

这种差别主要是各种潜在的文化、经济和心理因素导致的,尤其是对女性而言。抛开个体对生活方式的喜好不谈,教育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学历越高,结婚时间越晚。在年轻的单身群体中确实如此。在上了年纪的单身人士中,主要以女性为主,因为女性的寿命更长,平均能比男性多活几年甚至十来年。即便在男女比例差距较大的中国,超过65岁的人群中,也是女性数量更多,这个年龄段的男女比例是100:92。

与幸运的找到了丈夫(但愿真的是幸运而不是不幸!)的同龄已婚女性相比,单身女性生育的孩子更少。当然,很多时候这些单身女性想生孩子,但是却找不到能嫁的人。不管这种单身的状况是自己主动选择,还是无奈,随着时间都会带来负面的经济后果。简单来讲,就是能得到孩子照顾的老年人越来越少。未来,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人口结构老龄化已经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在富裕的日本这个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容易些,但是在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就没那么容易了,在相对贫穷的东欧国家,比如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以及高加索地区,成功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更大。

综合考虑,从长远来看,单身文化会带来消极的经济和社会后果。比较心理学和医学研究表明,单身更容易感受到压力、愤怒、危机感,在他们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会为社会带来更大的负担,单身人士对社会的依赖更大,因此需要更多的公共开支,特别是在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方面。

就人口进程以及单身现象的本质而言,目前的这种情况会产生长期影响。一位单身人士,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顺其自然就走到了这步”,到三十多岁就不容易脱离单身了,到四十多岁更难,到五十多岁就几乎不可能了,到六十多岁想都别想了。因此,在放眼未来时,经济和社会规划都要将单身现象考虑进去,例如建立单身专用的储蓄系统,或者为单身父亲或单身母亲提供额外的补助和教育支持,帮助他们抚养孩子长大成人。

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已经意识到,以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人口数量会下降。从境外引入移民可以有效解决人口负增长的问题,但是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如此一来,只能通过鼓励生育的政策刺激人口增长。波兰最近采取的政策不值得推荐,因为波兰没有为幼儿的看护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只有在这方面消除年轻女性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起到鼓励生育的目的。给每个新生儿补贴300美元的政策,可以说是在浪费公共资金。如果一个国家不是穷得离谱,谁会为了300美元去生孩子!就算鼓励民众收养流浪狗,这点钱都不够,更别说鼓励一个家庭做出重大决策了,母亲的身份和父亲的身份都是沉重的责任,300美元完全起不到分担责任的作用。

接受教育的女孩子越来越多,学历越来越高,因此事业心也越来越强。这没什么不好。遗憾的是,母亲的身份会给她们带来很多麻烦,如果幼儿园和学前班数量不够或条件不佳,妈妈就应该呆在家里不能去办公室,每天要给孩子读童话故事,还要教育孩子,因此就没有时间看自己想看的书或者继续学业。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会说,这是一个市场问题。有需求就会有人提供服务。理性的经济学家会说,如果财政体制和政府的社会政策(掏钱的当然是纳税人,还能有谁?)为发展网点式的托儿所、幼儿园和其他形式的幼儿看护机构提供支持,才会创造出需求,否则妈妈带孩子就是天经地义。顺便说一句,个体状况和社会偏好完美匹配的领域少之又少,因此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

很多时候,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工作的全职妈妈,会想要生第二个孩子,有的还想生第三个(偶尔),甚至有想生第四胎(如今已经越来越少了)、第五胎(极其少见)的。一般来说,如果父母在外工作时,孩子能得到家庭以外的悉心看护,就会想要多生几个孩子。当然其他因素也会对家庭的生育计划产生影响,特别是薪资水平、拥有的财产、上下班时间、家族里是几世同堂。

如果现实情况照联合国的预测发展,1950年人口排名第五的日本,到2050年排名会下降到第十五,德国会从现在的第七下降到二十名之外。在这些国家排名普遍下降的同时,1950年没有跻身人口最多的前二十个国家之列的埃塞俄比亚和刚果,到2050年会分别上升到第九和第十,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倒是会变成现在的两倍。

虽然计算方法存在争议,有些人只是单纯的心存疑虑,但是这些估算结果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因为制定长期的经济政策必须与人口状况相结合。我们需要不时对预测进行修订,一方面是因为初始信息未来会出现变化,还有就是这些信息都是影响决定的因素,因此也会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人口变化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专注于解决短期问题的经济政策,也不会忽略长期的人口变化趋势,因为一旦忽略常常会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

接下来谈谈寿命的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目前全球平均寿命为将近67岁,但是乍得、几内亚比绍和非洲南部的平均寿命只有49岁,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的平均寿命是82岁,日本的平均寿命为84岁。波兰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76岁,其中女性的平均寿命是80岁,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2岁。如果身体健康,大家都认为活得越久越好,如果晚年能领退休金生活那就更好了。还能工作且有资金支持的话,寿命长甚至更好。如果世界上有能消除男女寿命不相称的魔法棒,让男性也能活到八十岁,我们最好不要随便使用,因为财政预算可能会不堪重负,因为现在的养老金是现收现付的,目前缴纳的社会保险存在很大缺口,需要国家预算进行补贴。现在的退休人员工作时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当时已经被用于那个时代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支付出去了。

社会老龄化是一个客观过程。据估计,到2050年,全人类的平均寿命比现在还要长十年。如果估计正确,就表示那个时候全世界人民普遍能活到77岁。虽然很难相信,但在20世纪初,即便是发达国家平均寿命也只有50岁,比如今生活在贫困非洲国家的人们的平均寿命还短。儿童死亡率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总的来说,人类整体的生命周期都比现在短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2100年,各个地区的平均寿命会达到67岁到87岁,到2300年,会达到87到106岁。如果这些预测成真,经过十代人,排在最末端的平均寿命,也比现在排名第一的寿命长,在最长寿的国家,平均寿命将高达106岁,比现在最长寿国家的平均寿命多了20岁。

人类寿命的延长,会给文化、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经济活动和公共财政带来难以想象的巨大影响。社会老龄化问题是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受此影响的国家越来越多,不仅经济领域面临巨大挑战,文化和政治也是一样。在2000年的时候,如果全世界的平均退休年龄是65岁,退休人员只能领两个星期的退休金就会离开人世。到了2300年,人们的平均寿命预计可达到96岁,假设平均退休年龄还是65岁,就表示退休人员要领31年的养老金。能领这么长时间的养老金,我们该为此感到高兴吗?

谁都会变老。但是谁也不愿意接受自己已经老了的事实。青春一去不复返!目前,65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占世界总人口的7.9%(其中有2.27亿男性,2.89亿女性),据联合国预测,这个年龄段所占比例将会从2100年的24%上升到2300年的32%。从22世纪到23世纪,80岁以上年龄段的比例会增加一倍,从8.5%增长到17%,100岁以上人口比例会从0.2%上升到1.8%。到24世纪,当前退休年龄以上,也就是65岁以上的人口会达到三十亿,这个数字和半个世纪之前全球人口总数相同。不用等到24世纪,其实用不了多久,世界人口再增加两亿,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就会达到十亿,到本世纪中叶,这个数字就会达到二十亿。到2050年左右,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就会比15岁以下人口数量多。

老龄人口在不富裕的社会中增长速度最快。40年前,超过一半的60岁以上老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当时被称为“第三世界”),40年后,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口已经达到二十亿,其中8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一方面,这说明人类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进步:收入、营养、卫生、保健等领域都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人口比例过高,经济很难会高效运转。目前,30岁以下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二,因此可以说印度是一个年轻的社会。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会达到2亿,印度就变成了老年社会。到那时候印度的老年人要靠什么生活?他们的生活条件会提高到什么水平?

有些人一辈子疲于奔命无法享受生活,只盼着退休以后能够弄孙为乐,有病了看看医生,没事时看看电视,但是富裕国家的状况并非如此。很多人退休以后依然精力充沛,想要去工作,不一定是全职,在家或附近的社区做点什么也可以,不然突然有了大把闲暇时间,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很多人工作是出于经济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目前的生活水准。即便你有很多存款,如果不工作,日子一天天过去,存款只会一点点变少,前面还有很长的日子要怎么过呢。假设你有12万美元的积蓄(政府想要减少公共债务,采取金融抑制措施,导致通货膨胀,由此对公众利益的影响不予考虑),一个月花一千,能花十年,一个月话五百能花二十年,一个月花三百能花三十三年。

至于提高退休年龄的问题是否迫在眉睫,有人心存疑虑,这些预测应该能帮你消除疑虑。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试想一下,如果有三分之一的退休人口,经济还能正常运转吗?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但是退休之后的寿命越来越长,是所有国家的共同特点,我们需要坚决支持政府制定政策延长工作年限,推迟退休年龄。

不要忘了,工作年限延长,每天、每周,甚至每年的工作时间就要缩短。我们不知道这种过程会对未来的几十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更别提几百年以后了,但是总的来说,在越来越长的有生之年,我们的工作年限确实可以通过这个过程被拉长。当然,在延长整体退休年龄的同时,我们也要制定一套关于提前退休的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办理提前退休的年龄,可能是70岁,也可能更晚……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大讲堂

    中国经济大讲堂

    《中国经济大讲堂》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我国高端人士,以通俗、生动的演讲形式,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紧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纵论中国经济方略,向广大读者传递丰富的经济知识,解读中国经济政策的权威之作。对书对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及时、深刻、有针对性的诠释,使各领域、各阶层人士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清晰、系统地认识和判断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进而精确地把握中国经济脉搏。
  •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在本书中,郎咸平教授谈兴甚浓,兴致盎然,语言大胆诙谐,而且看问题一针见血,直达事件最真实层面。从3.14事件中CNN对中国的诋毁、到汶川大地震的众志成城;从大众对奥运经济的过度期盼到奥运礼仪的中华风采;还有海峡两岸对台湾现状的真实解读,功夫熊猫凸显的文化融合以及诸葛亮能否成为优秀的企业家;郎教授都做了最真切的解读,全部都是在电视、平面媒体上闻所未闻的观点,这是在郎教授对东西两种文化体系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并且从社会民众中的普遍的小细节中展示出大事件的根本趋势,令读者有醍醐灌顶的痛快淋漓之感。
  • 小国的痛苦和大国的烦恼:孙立坚谈世界经济

    小国的痛苦和大国的烦恼:孙立坚谈世界经济

    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已经扩展到全世界,至今仍然难以见底。但中国经济融入东亚经济、世界经济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在全球化显现退潮迹象的今天,各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小国是选择继续开放,在市场风浪中承受痛苦并成长,还是暂时关上国门,先做好自己?大国是挟巨量经济规模之威,重新谋取规则优势,还是超越烦恼,以迅捷的改革与合作推动进一步的全球化?本书收录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孙立坚教授对影响欧美经济的次贷危机以及代表东亚经济模式的日本经济政策的众多评论和分析,全面解读了次贷危机、东亚合作、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诸多重要议题。
  • 主权债务危机和经济可持续性

    主权债务危机和经济可持续性

    我们一直认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理念创造了全球经济繁荣,以及提高全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奇迹,尤其是四十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的经济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在一个全球化和商业化的时代,作者怀疑,我们是否还能继续享受这一理念所带来繁荣,特别是当债务缠身的西方国家发现维持这个繁荣假象越来越困难时。作者不仅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想法,利用市场原则产生公共财政收入来维持现状,还在本书中强调,除了采取新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措施以外,西方国家还应该采取一些规范市场经济的措施。
  • “宁波帮”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

    “宁波帮”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

    在我国历史上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商帮”的兴起是一个引人瞩目的重要现象。形成于明清时期的“十大商帮”为当时中国经济社会的市场繁荣和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宁波帮”是一大劲旅。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旅沪宁波人势力盛极之时,其时在沪宁波人仅从商者就有5万多人。
热门推荐
  • 冷宫废后,无良邪王欺上榻

    冷宫废后,无良邪王欺上榻

    一朝穿越,千暮雪梦醒之后竟成了东凌国尊贵的太子妃。然,大婚当日皇帝驾崩。太子继位,她也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后。而她的夫君凌千夜,竟然大婚后将她视为隐形人!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既然如此,她可不想冷宫中寡度余生。于是,她开始想尽办法逃离……骨节分明的大手将她一把拽住,疼痛瞬间蔓延四肢百骸。“皇后,既嫁与我,又想去哪里?”他问,眸中带着阴沉。千暮雪咬唇忍疼,在寒冷的夜里昏死过去。原来,他并不受宠,又被逼迎娶了她。而她姐姐,竟是逼死他生母之人。他应该是恨她的吧?她自愿搬入冷宫,本以为可以躲避过这一切,而他却附身在她耳边轻笑:“皇后好手段,欲迎还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Cricket on the Hearth 炉边蟋蟀(II)(英文版)
  • 皇后万万岁

    皇后万万岁

    当身穿成黑户的魏云清还在为护送侥幸从战场上活下来的草包皇帝回宫,她绝想不到将会在后世的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魏云清:我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把你送回皇宫,不就指望着混个小康吗!你怎么对我的?恩将仇报的禽兽!草包皇帝:朕是真龙天子,一言九鼎,下的旨意怎能收回……
  • 太平无事

    太平无事

    天元寺座落在西郊的半山腰上,是四方乡民集资建的。寺庙落成那天,县公安局从刑警大队抽了些人去,以备万一,怕人太多弄不好出个什么岔子。大队长老李眼睛睃巡一遍:“曹三九呢?”曹三九连应着:“来了来了。”从屋里钻出来。李大队没好气:“你小子这几天怎么跟属泥鳅似的,老爱溜边走!”几辆摩托轰轰烈烈开出院子,出了城区就有山扑面而来。看看青山绿水、阳光白云.一行人都感到豁然开朗。李大队感慨:“他妈的,难怪大城市的住宅区向郊外发展,人在野外就是感觉轻松自在嘛。”
  • 花心皇后

    花心皇后

    为什么别人穿越遇美男,而她偏偏背上了逃婚的罪名,择日便要问斩!她,她可不想逃婚啊,王爷可是美男子,要是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一定要做王妃,当皇后!新书现代言情小说《我的CV》正在连载,大家多多支持新书啊!
  • 佛道无我

    佛道无我

    (本书大背景在《西游记》下,考究党勿喷)沉寂三百年,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再现世人眼中。求道者许安之拜师菩提,以一剑行世间,以平凡之貌,行不同之路,斩不平之事,揭弥天之秘,扬天道至善。
  • 赴难人间

    赴难人间

    我沉睡黑暗,醒于晨光。整个人生只拥有一半,命运却还要我守护人类,说这是大义。我不欲……我欢喜的时候就笑,悲伤的时候就睡觉。我沉醉自己,不去看这变的乱七八糟的世界。(既来人间赴难,却又偷闲懒惰。)
  • 曾有爱情,打马而来

    曾有爱情,打马而来

    一个关于爱情的黄粱一梦你需要爱,我付出爱江逸以为自己是那个清清醒醒的局外人,这一场戏落幕了,他就该平平淡淡的离开,可是乔夏多少次喝多隔着耳机嘟囔的那几句“你在哪儿啊,我好想你”这么多年反反复复的响起,告诉他,江逸,忘不了的那个,是你后来……梦醒了
  • 漫威世界的霍格沃茨

    漫威世界的霍格沃茨

    邓力多在漫威世界获得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系统,不但可以提取《哈利波特》电影中的全部魔法、建筑、动物、人物,还可以提取其余影视、游戏中的魔法元素。于是邓力多便在属于自己的平行世界中开辟了拥有十几万莘莘学子的魔法学校霍格沃茨。(主要讲述开设魔法学校的日常,时间线和故事情节请以本书为主。)
  • 筑梦未成,爱已及

    筑梦未成,爱已及

    他爱她,很爱,却迟了,他终归还是伤了她,失去她的日子里,他为自己筑了一个有她的梦,却每次梦醒,脑里都在回忆,她死前对他说的话,他们的爱情本没有结局,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终是少了那个陪着他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