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0700000034

第34章 又一次大迁徙(2)

人类不是一个大家庭,但是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你有两个孩子,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或者换个角度,如果你家里有父母和一个兄弟或姐妹,是什么情形?如果你有四个孩子,或者如果你的孩子有三个兄弟姐妹,你们家里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子?两个孩子和四个孩子的家庭肯定不一样。被波罗的海、塔特拉山、布格河、奥得河环绕的波兰目前人口总数略超过3800万,如果16年后这片片区域要由7600万人分享,那么波兰的社会、经济状况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目前的趋势来看,波兰不会出现那样的情况,但是有些国家真的可能要面临这样的问题,比如津巴布韦,可能会因此陷入崩溃。当地人口以4.36%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30年就会翻一番。到那时候,那里的人很可能会迁往人口较少且比较发达的国家。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会包容,接受多元文化。与此同时,法国总统、德国总理和英国首相都曾表示,自己的国家没有成功接纳多元文化,这才是我们应该担心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他们不仅能够很好地应对多元文化带来的问题,还能成功利用多元文化,推动经济扩张。

我们需要定期学习多元文化。如果每个国家的学校都能教学生们理解多元文化,对社会没有坏处。如果联合国下次修订千年发展目标时,也能将多元化问题纳入其中,就再好不过了。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学校并不是学习的唯一途径。就像很多其他知识一样,多元文化也要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多元文化中包含多种价值观,彼此之间取长补短,这正是多元文化的价值所在,因此如果对多元文化不能做到理解和包容,我们就无法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因为各自的原因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我们可以表现出惊讶,但是最好去理解对方,尽量在冲突发生之前消除原因,而不是事后再分析。

最近,哈佛大学历史学家高调公布了自己的发现,说耶稣是有妻子的,波兰的天主教徒没有因此上街抗议,也没有对美国驻华沙的大使馆放火。但是与此同时,法国内政部长在巴黎发出警告表示,警方不允许穆斯林进行示威游行,引发穆斯林怒火的是在一本讽刺杂志中出现了穆罕默德的漫画形象。如今,在西方世界的巴黎卢浮宫,开放了一间名为“翅膀”的展厅,专门展示伊斯兰艺术作品。在东方世界巴基斯坦,由于一部愚蠢的电影触怒了穆斯林,很多城市爆发了反美示威游行,甚至造成了部分伤亡,当局称那一天为“向先知穆罕默德表达爱的特殊日子”。

虽然巴基斯坦的一位部长——堂堂部长,内阁成员——竟然悬赏10万美金追杀电影制作人,那位制片人早已逃亡多日,这应该不算是文化冲突引发的闹剧。在苏联、中欧、东欧社会主义垮台之后,弗朗西斯·福山发表了《历史的终结》,提出了和塞缪尔·亨廷顿完全不同的观点。当然,我们并不希望多元文化通过激烈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警告大家不要做蠢事,比如2012年夏天放在YouTube上引起轰动的那部美国的电影,与此同时也要建议大家多多进行积极的交流,比如巴黎的展览。最重要的是,如果大家无法互相欣赏对方的差异和多元文化,至少应该打下互相理解的坚实基础。

不要低估人类的情绪力量,人类很容易感情用事,做出非理性行为,我们应该尽量落实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不要再通过政治声明或新闻稿发表空洞的言论,应该切实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生活水平提高,年轻人就不会因为找不到工作,想通过移民摆脱人口过剩带来的贫困。如果他们不移民,就会爬上路障,在摄像机面前摆各种姿势,烧国旗,大家都喜欢烧美国国旗。事情就这样结束也挺好的,因为即便是小事,如果失去控制,冲突就会升级。很多时候,一个火星会引发一场大火,烧毁一切。我们要提高警惕。

世界正处于危险的边缘。如果经济不能平衡发展,从人口过多经济落后的国家涌出的移民会越来越多。津巴布韦的人口以每年4.36%的速度增长,一代人之后,人口数量就会翻一番,在经济停滞期间,应该增长的不是人口数量,而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该翻倍的不是人口数量,应该是生活水平。在贫穷国家,一方面提倡计划生育,另一方面加快经济增长,这是大势所趋。我们需要达成更广泛的共识,宗教领袖也应该参与进来,如果他们真的希望世界上的罪人能减少。

我们需要突破限制,一方面是天主教,最终会代表基督教(基督教徒占全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一半是天主教徒),积极支持实行计划生育,如果孩子控制在一定的数量,就能让孩子接受适当的教育,另一方面是伊斯兰教社会(伊斯兰教徒占世界总人口的23%),通过提高妇女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程度改善女性地位。妇女应该有权自由决定是否想要怀孕和生育,对这种权利的剥夺,是经济和社会保守主义的典型标志。

颁布法律限制大学扩招,明显是社会倒退的表现,伊朗在2012年就针对某些院系推出了这样的法案,目的是将女学生的比例限制在60%以下,这类的政策在包括伊斯兰文化在内的任何社会中都不常见。如果政府错误地实施了由上至下的干预,大多数妇女只能呆在家里生育更多的孩子,这样一来国家的经济无法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不会得到改善,只会变得越来越艰难。

西方世界必须明白,他们那套发展援助模式已经行不通了,那套模式通常只是进行表面援助,其实是为了本国公司的利益,想要以此换取贸易特权。很多时候,富裕国家将大笔“援助”资金花在阻止移民上,而不是去创造物质和文化价值,让人民自主选择留在国内。美国对阿拉伯地区的援助并不讨阿拉伯人的欢心,美国应该赶快认识到这一点。有时援助还会带来反效果,穆巴拉克当政时期,埃及获得了二十亿美元的援助资金,其中三分之二用于军队,剩下的三分之一,大部分被政府和军方贪污了。

未来的人口趋势将会如何变化?不同的社会中,人口的变化速度和方向会是什么情况?人口的变化会延续先前的方向还是经过一段时间(多长时间?为什么?)会逆向发展(逆向发展多长时间,什么原因)?预测牵涉的时间越长,这样的问题就越多,我们就要做出更多的假设。“从……到……”的时间范围越广,对未来的判断偏差就越大。理论上应该是这样,但也不一定。

进行长期人口预测时,我们会假设目前的趋势会持续下去。很明显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几乎没有任何论据可以支持这一假设。我们可以假设明年人口数量的增幅和去年差不多,或者假设会增加7800万人口(有1.34亿人出生,0.56亿人死亡),但是,如果我们假设十年后的情况和十年前的情况差不多,就会犯下严重的错误。十年前和十年后的差距很大,因为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因素可能会使某一地区的家庭规模增加,但是在其他地方恰恰相反,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在正在寻求自主的国家中,由于女性接受了更多教育,她们会选择较晚生育孩子,而且不希望有太多孩子。在一些高度发达国家,平均生育年龄已超过30岁了。通常,第一个孩子出生越晚,女性生育的孩子就会越少。

在文献中这种现象被称为“人口红利”。父母生的孩子较少,孩子的教育基金就越多,每个孩子获得父母的关照也就越多。因此人力资本提高,经济增长的机会也就越大。他们的父母就能花更多钱用于孩子的教育,父母也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养育每一个孩子。因此,人力资本的质量提高了,经济增长的可能性也提高了。人们因此能挣到更多钱,退休以后可花费的储蓄就越多。储蓄倾向提升,存下的钱越多,就有越多的钱用于投资。女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可以获得更多工作机会,家庭收入会因此提升。人口红利会引发上述现象,带来全方位的积极影响。有必要指出的是,所有的积极影响都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比改善人口统计和经济方面的数字指标更重要。

女性晚育也会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影响,女性生孩子的年龄越晚,地球母亲同时负担的人口代数就越少。如果女性首次生育年龄是20岁,地球上同时存在的就会有三四代人;如果女性的首次生育年龄是30岁,即便我们的寿命更长,同时生活的也就两三代人。

除此之外,还存在很多其他重要因素。人们经历的生活水平提高的时间段越长,平均寿命就越长,但是我们无法得知人类将来的寿命到底能有多长。人的寿命越长,受移民潮的影响就越大,但是很难预测移民的方向和规模。即便是像美国这样社会稳定的国家,生育率也常常出现意料之外的变化,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内,就从1955—1959年的3.7%下降到了1975—1979年的1.8%,又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再次上升至2013年的2.06%,这些变化都是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贫困的减少和福利的增加,也会影响出生人口的数量,作用的过程很复杂。了解到上述因素之后,再进行预测时我们应该能够抛弃以前那种简单的推断方法:以前就是这样,现在是这样,那么以后也会是这样。未来会变得不一样。究竟会有多么不同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出更多的假设。未来的生育率,可能会偏离维持目前人口水平的替代率,我们要对偏离的规模和方向做出假设。目前,全球的生育率大约是2.2,也就是说平均每位女性会生育2.2个孩子,这一数字在不同的文化和经济背景之中存在一定差距。高度发达国家,目前的生育率是2.1,在发展中的经济体中,目前的生育率是2.3。

如果出生的婴儿没能长大成人,或者成年女性不愿意或不能怀孕生产,人口数量就无法保持恒定。在贫困国家,由于其营养、卫生和医疗水平低下,儿童死亡率较高,其中当然也包括未来可能成为母亲的女孩,因此那些地区必须把人口替换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在阿富汗,每1000个初生婴儿中,有122个无法存活,马里是109;同样是在1000个初生婴儿中,瑞典只有2.74个会夭折,日本是2.21;中国是45.62,印度是46.07。在非洲,多达13%的儿童活不过五岁,在欧洲和北美这个比例是1%,亚洲是8%,南美洲处于平均水平是5%。

在落后国家,很多年轻的母亲死于分娩。在乍得,每10万名孕妇中,会有1100人死于分娩。这个数字实在惊人,也就是说每91位女性在创造生命时,就要有一位牺牲掉自己的性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希腊每10万个孕妇中只有3人死于分娩,在爱沙尼亚,每10万名孕妇中仅有2人死于分娩。中国和印度分别是37和200人。

一父一母是两个人,为什么人口替换率要超过2,如果等于2不是刚好吗?还是举例说明吧。假设总人数是200人,其中有101位男性和99位女性。99位女性找到配偶后有97位想成为母亲。其中95位女性能够生育,婴儿出生。有的只生了一个孩子,有的生了两个或三个、四个,平均下来每位女性生育两个孩子。也就是总共出生了190个孩子。其中186个长大成人,4个人因为某些原因夭折,通常发生在婴儿期。也就是说,下一代总共只有186人,减少了7%。因此需要5%左右(相当于0.1/2.0)的安全缓冲带。换句话说,平均每位女性生育2.1个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才会保持恒定。假设总共还是200个人,其中有99位女性,有两位女性不想生孩子,还有两位无法生育,其余95位女性平均每人生育2.1个孩子。再假设其中85位女性每人生了2个孩子,也就是出生了170个孩子,剩下的十名女性中有六位生了3个孩子,四位生了四个孩子。因此总共出生了204(170+18+16)个婴儿。其中4个不幸夭折,200个孩子长大成人,进入下一轮生育阶段。由于出生率是2.1,才能让曾经的200人,繁育出200个后代。

在现实中,如今世界范围内的男女比例是1.012:1。15岁以下年龄段的男女比例是1.07:1,15至64岁年龄段男女比例是1.02:1,65岁以上年龄段男女比例是0.8:1。女人的平均寿命更长。有人说,他们没有短命的妻子……

同类推荐
  • 镜厅

    镜厅

    过去百年中发生了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始于2008年的大衰退。为什么在我们认真反思了大萧条之后仍然没有预测到,更没有准备好应对2008年这场严重的危机呢?当今国际学术界最活跃、最富影响力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巴里·埃森格林,一针见血地指出:失败的根源恰恰在于对大萧条的乐观解释。身为金融史权威学者,埃森格林强调,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对于大萧条再现的恐惧影响了欧美的政策应对,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后果。
  • 积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

    积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

    发展经济是政府工作的中心任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必须着力扩大内需。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主要着眼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扩大有利于稳定需求和经济增长的投资;二是扩大有利于推进结构调整优化的投资。这是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
  • 陆海交接处:早期世界贸易体系中的澳门(澳门研究丛书·“全球史与澳门”系列)

    陆海交接处:早期世界贸易体系中的澳门(澳门研究丛书·“全球史与澳门”系列)

    本书以15-18世纪这样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段为纵轴,以早期世界贸易体系为横轴,探讨了澳门在这一体系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作者的主要观点是:澳门及其贸易的发生、发展是15世纪世界性海上格局变化的直接结果,也是16世纪环球贸易航线合龙的关键点,而更为重要的是,澳门的存在使这个以全新环球航线为基础的世界贸易体系与中国经济体有了持续稳定的联系,并由此展开互动,影响了各自的发展轨迹。
  • 城镇化转型

    城镇化转型

    在推进城镇化转型的过程中,传统融资方式面临挑战,如何进行投融资创新与改革,既能有效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值得深入探讨。《城镇化转型:融资创新与改革》一书,从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差异,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与挑战出发,对城镇化融资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城镇化融资的历史、现状做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勾勒了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并详解了这一框架所需要的财税、土地和金融改革。
  •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本书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20几岁的年轻人介绍一些最基本、生活中最常用的经济学原理,从而让年轻人在轻松的阅读中探究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理性地处理自己的日常行为,理性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热门推荐
  • 从华雄开始的穿越之旅

    从华雄开始的穿越之旅

    苍穹之巅,何以为念,长风过,模糊了旧容颜。霜天孤寒子,谁肯做?醉梦里,可堪寂寞!百花不曾解语,是谁伴孤峰矗立了千年。红尘情劫,有谁能勘破;相思恨,向谁托!珍馐美酒,抵不过故人笑颜。痴情易碎,落日黄昏多愁绪;步履承孤云,衣带随风,轻轻去。
  • 止戈决

    止戈决

    深渊曾经注视着自己,自己也差点成为深渊。这是一个青年人的自我救赎,在乱世中,从苟延残喘到忍痛活着的故事。
  • 一起进城的日子

    一起进城的日子

    春叶说,咱到外面打工吧。我说去就去,闷在家,憋得我头都大了,早想出去。这是我和春叶高中毕业后的第一个夏天,互有好感又双双落榜,两个落魄相怜的孤男寡女,好不容易冲破了他爹的樊笼和俺娘的千般阻挠,一个漆黑的夜晚,当我从她家的院墙上跳下来时,顾不上雾湿了头发和衣服上的泥污,就紧紧地搂抱在一起,那情形就是当年的张生莺莺私定终身的再版。天麻麻亮的当口,火车一声长鸣,就把我们送到了离家百十里外的县城。春叶说,我从没来过县城,这城里真好,楼这么高,车这么多,人这么悠闲,看看,那女的,人家那才叫水灵。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不是黑心主神

    我不是黑心主神

    高考倒计时开始,周围的同学冥思苦想脑细胞爆炸。唐玄却被主神缠上。“哥我求求放过我吧!我不想当轮回者!”主神没有回应。但它烦了唐玄一个月。终于,唐玄要崩溃了。冒着被原地爆炸抹杀割鸡的威胁,他,唐玄,把主神最小化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根本大和尚真迹策子等目录

    根本大和尚真迹策子等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测字秘牒

    测字秘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永年译欧·亨利短篇小说

    王永年译欧·亨利短篇小说

    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贤人的礼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王永年的翻译以精练、准确著名,翻译的欧·亨利小说出版多种版本,备受英美文学研究者的好评。
  • 那个春神很暖

    那个春神很暖

    我是一棵梧桐树,上有建木遮挡风雨,下有花草伺候日常,连凤凰族的宝贝小王子都要不去我,但是有一个人,他把我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