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000000012

第12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5)

通过柏拉图的描写,我们认识到了苏格拉底,他也成为哲学家眼中的典范。在伦理学方面,他的优点是胸襟宽广,临死前都不忘开玩笑。还有就是他坚持自己的真理。他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喜欢诡辩。并且有时候会有小人心态,比如沾沾自喜。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认为死亡是为了去与众神一起享福,这一点让人对他的勇敢表示怀疑。他不用科学的方式证明真理,而是自己建立起一套伦理学标准,并想尽方法证明宇宙符合他的标准,这是对真理的背叛。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蒂迈欧篇》中柏拉图提出了宇宙生成论。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是,这篇对话中有很多错误,对哲学影响很小,但它却是柏拉图作品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篇。下面我们便仔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在这篇对话中,主角已经不再是苏格拉底,而是蒂迈欧,一个毕达哥拉斯主义者。柏拉图继承了大多数毕达哥拉斯学说的观点。对话中蒂迈欧描述了从世界产生到人类诞生之间的历史。大致如下:

能产生理智的事物都是永恒的,能产生意见的事物都是可变的。世界是可以被肉体感觉到的,从中得到的是意见,因此世界不是永恒的,而是为神所造的。神是善的,他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创造世界,使得世界充满善和秩序。神将理智寄托于灵魂,将灵魂寄托于肉体,造出了人。世界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多个。世界是一个旋转的球,因为圆形是最美好的形状。

神用火、气、水、土四种元素制造了世间万物。因为按照了一定的比例,所以万物是和谐的、美好的,只有神能将这种美好收回。

神先创造了灵魂,后创造了身体,并将灵魂安于身体之中。

这是关于神创造世界的解说,接下来蒂迈欧又解说了行星以及时间的起源。大致如下:

造物主看到自己创造出来的生物,满怀欣喜。他决定让这些临摹出来的生物像原本一样永恒。但是世间的生物是有生命的,不可能永恒不朽。于是他决定制造一种影像,这种影像本身是永恒的,它还包含着世间万物。这种影像便是时间。

在有时间之前,世界上不分昼夜。昼夜更替让我们认识到时间,时间让我们认识到数目,数目让我们认识到哲学。这就是神创造时间最大的作用。

造物主还制造了四种动物:神、鸟、鱼、陆上动物。造物主声称可以毁灭神,但是他不会这样做。造物主制造的都是不朽的东西,他让神去制造其他可朽的东西。这些说法不能太信。

蒂迈欧继续说,造物主创造的灵魂有各种欲望,懂得高兴、愤怒和爱情;只有摆脱这些欲望,人死后才能获得幸福。如果生前作恶多端,来世则会变成女人或者畜牲。神不仅在地球上塑造灵魂,还在月亮和其他星球上塑造。

推动万物发展的是因,因分两种。第一种是理智的,是美好事物的推动者。第二种是被别的因推动而产生,并将推动别的因;这种因是无序、混乱的推动者。这两种因往往一起作用,因此蒂迈欧又对其进行了探讨。

蒂迈欧接着又说,构成世间万物的元素并不是土、气、火、水,而是两种直角三角形。这两种三角形被认为是最美的形状,因此神按照它们的形状来排列元素,塑造万物。用这两种直角三角形能构成多面体,每一种多面体都相对代表一种元素。

后来欧几里德曾经详细描述过多面体,但在柏拉图那个年代,这还属于新鲜发现。最早由一个叫泰阿泰德的年轻人发现了正五面体,后来他又发现了正八面体和二十面体。

由于这三种多面体的表面都是直角三角形,而正十二面体的表面是五边形,所以没法与土、气、火、水四种因素联系起来。因此柏拉图称正十二面体为“神创造世界的第五种方式”。也正因为如此,五边形被毕达哥拉斯学派看得非常重要,并将其作为社团符号。五边形的重要性还延续到后来的巫术中。将五边形看做是宇宙中的特殊形状,在现在看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接下来,蒂迈欧将人的灵魂分为两类:不朽的和可变的。造物主造出的灵魂是不朽的,众神造出的灵魂是可朽的。众神造出的灵魂要经受感情的折磨,快乐、痛苦、恐惧、愤怒,等等,它们会让人分不清善恶,变得愚蠢,失去希望。众神将这些感情同一些必然性掺和到一块,造就了人类的灵魂,这些灵魂会在人死后腐朽。

《蒂迈欧篇》中还有关于生理方面的论述,非常有意思。例如,吃下去的食物进入大肠,食物被储藏在那里,免得人变得贪婪。如果今生懦弱,来世将变为女人。不相信数学,认为不学数学也能懂天文的话,就会变成鸟。不懂哲学的人将变为野兽,愚蠢的人将变为鱼。

《蒂迈欧篇》结束了,对于其中所讲,有的非常有意义,应该仔细研究,有的则只是一些神话和幻想。但是将它们分开是很难的。我认为应该得到重视的有:造物主制造世间的秩序;四种元素之间的比例,及其对应的多面形构成世间万物;人的灵魂中既有必然性的成分,也有被神添加进的感情成分。关于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也有道理,但是详细地去说变为鸟、变为鱼则没有意义。

这篇对话是柏拉图对话中对中世纪影响最大的一篇,全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研究,无论是严肃的还是幻想的部分。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与知觉

现在来看,知识来自知觉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柏拉图以及当时的哲学家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通过感官得出的不能称为知识,知识必须是一个概念。比如,“2+2=4”是知识,而“雪是白的”则不是。

之前的巴门尼德也持这种观点,但是真正将其用形式确定下来的还是柏拉图。这一章中主要讨论柏拉图对知识和知觉的认识。他对两者的看法主要在《泰阿泰德篇》前半部分中。

《泰阿泰德篇》中的谈话原本是想给“知识”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最后没有做到。

泰阿泰德首先提出,他认为感知了事物,便拥有了关于这个事物的知识,知觉就是知识。苏格拉底引用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认为按照这种说法,对同一件事物每个人的知觉不一样,则得到的知识也不一样。

接下来的一大段对话都是在讨论知觉的特点,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知觉给人带来的信息不是知识。

苏格拉底运用了赫拉克利特的观点,那就是万物都是变化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事物不断在变,感官也不断在变,那么知觉也会随之而变。苏格拉底举例说,他身体好的时候觉得酒是甜的,有病的时候觉得酒是酸的。按照赫拉克利特的说法,知识也是不断变化的,这样知识就成了实物而非概念了。实际上知识应该是不变的。

一些人质疑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他们说为什么不把猪和狒狒当做万物的尺度呢?做梦和陷入疯狂时的感觉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有效吗?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每个标准都是对的,那么世人将同样聪明,也是同样愚蠢。

对这些质疑,苏格拉底对普罗泰戈拉进行了辩护。对于猪和狒狒的问题他认为是胡闹,不予回答;他认为人在梦中的认识是有效的;对于每个人都同样聪明,同时同样愚蠢的问题,苏格拉底回答,标准之间没有真假之分,但是从后果上可以判断有好坏之分。其中暗示了实用主义。

尽管给普罗泰戈拉辩解,但是他自己对此也产生了怀疑。因为当医生给他看病的时候能预知他的病情,聪明的人比愚蠢的人更能预测到国家将要颁布什么法令。最后他与泰阿泰德的结论便是,睿智的人能更准确地衡量万物。

由“知觉即知识”推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现在后者被否定了,前者也被提出了质疑。

其次,要批评一下赫拉克利特的学说。事物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事物运动,另一种是性质的变化。但是赫拉克利特的弟子们认为,事物在这两方面永远在变,不停地在变,全部性质都在变。按照这种说法,我们不能说“这张纸是白的”,因为在说的过程中纸可能就不是纸了,也不是白的了。按照这种说法,知觉随时在变,就不能说“知觉就是知识”了。

按照上述论证,无论事物怎样变,至少应该保证一定时间内,一部分性质是不变的。不然的话,将没有判断是正确的。我们讨论知识的前提就是事物的某一部分必须是稳定的。

下面是柏拉图反对“知觉就是知识”的最后论据。柏拉图认为眼和耳朵只是知觉的工具,但不是思考的工具。感官不能对一件事物的好与坏作出判断,感官只能感觉到事物,作出判断的是心灵。知识在于思索而不是印象,所以能获取知识的是心灵,而非感官。因此知觉不等于知识,更不等于真理。

柏拉图一共提出了三个论据来反对“知觉就是知识”,下面我们一一来分析这三个论据。

[1]知觉就是知识;

[2]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

[3]一切事物都在流变。

第一个论据是柏拉图的主要论据。柏拉图通过比较法、存在说和对数的了解来论证,上述三点都是知识最基本的特性,但是它们不是来自于感官。下面是具体的一些例子。

先来比较一下相似与不相似。我眼前有两种颜色,不管它们是否相似,我感受到的是知觉,而不是根据知觉作出的判断。因此,知觉就是我们感受到的实在的事物,不等同于知识。知觉包括物理上的和心理上的两层含义。例如,“我看见一张桌子”中,“我”与“桌子”都是客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逻辑的、物理的。我们对桌子的第一反应和影像形成了一种判断,是大还是小,是黄色还是红色。这种判断被称为“知觉判断”,是心理上的。说“知觉就是知识”是不对的,可以说“知识就是知觉判断”。

还是说两种颜色的例子,柏拉图认为我们只能感觉颜色,但是不能感觉两种颜色是否相似。柏拉图误以为所有感官都是在人体表面,而忽视了大脑皮质。

接下来谈的是存在,这也是柏拉图强调的一点。他认为存在包括一切,可以同时包括声音和颜色,也包括能被心灵认知到的那些事物。只有达到存在,才能达到真理。

柏拉图对存在的认识犯了语法错误,下面就是我提出的反驳。假设你对一个孩子说“狮子存在,而麒麟不存在”,并把他带到动物园指着狮子说“看,这就是狮子”,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话;如果你是一个哲学家,说“看,这就是存在”,那就毫无意义了。柏拉图犯的就是这种错误,存在只用来描述事物,没有事物就没有存在。

再假设,我们看着眼前的颜色,可以说“这是我的知觉”或者“我的知觉现在存在”,但是不能说“这存在”。存在必须有客体。

下面谈一下数,数分两种,一种是算学,一种是经验。“2+2=4”属于前者;“我有十个指头”则属于后者。

柏拉图认为算学不是来自于知觉,同理适用于其他纯粹理论。数学命题正确与否关键在于符号,这些符号的意义大概是“相等”、“不相等”、“全部”、“一部分”,等等,这与现实世界没有关系,并不指代具体事物。纯粹数学范围内,无须知道世间万物,依旧可以研究数学。由此可知,数学的真理与知觉无关。

经验命题,如“我有十个指头”,就不同了,它显然是需要知觉的。“指头”就是来自知觉;不过,“十”这个概念是抽象的,并不来自知觉。这是我们给它的定义。我们可以用别的数目来代替十,如果我们最开始把太阳的颜色定义为绿色,那今天所有红色的东西都会被改口为绿色,但是这并不影响它们的本质,太阳依旧会刺眼。

我们有十个指头,但是我们的指头中不包括“十”这个元素,这个“十”是我们给指头数目人为作的一个定义。

严格来讲,数是一种形式,是一种逻辑。我们说“两个”、“相等”之类的关于数的概念,它们远比“自由神像”、“乔治·华盛顿”之类的命题复杂得多。后者都是涉及到了特定时期、特定主体或者特定事件。但是前者是抽象的,只是一种形式,或者一种符号,它没有特定对象。由此我们也可以说,数是永恒的。但无论如何,数并非实物,是虚构的。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这本书对于“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试图提供一个正式的定义或完整的答案。作者从哲学的批判性和建设性这两个概念着手,将哲学比喻成一条小溪,自己在溪边看似毫无章法却又条理清晰地漫游,通过对客体本质的讨论,进入因果联系和变化的讨论,接着是目的和道德行为,判断、真理,以及形而上学的最终问题。《哲学九讲》从约翰·洛克、勒内·笛卡尔开始,沿着两位欧洲伟大思想家的足迹,顺着意识与存在这一基本问题,逐层深入,不仅讨论了哲学本身,更对人性进行了探讨,比如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哲学九讲》也高度提炼了学术史上众多知名哲学家的观点,同时提供相关参考原著名称,使读者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进一步涉猎相关知识。
  • 人的哲学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一种阐释

    人的哲学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一种阐释

    本世纪初,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 作为基本原则与方式方法,来处理我国现代化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对人的哲学理论作了的精辟诠释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本书主要阐释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哲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作了阐释;还联系我国学术界有关人的问题(包括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的论争,提出自己的看法。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成败。思维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人的视野和成就。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你事半功倍,青云直上;错误的思维方式,让你茫无头绪,劳而无功。然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提高。本书概括总结了12种思维方式、精选了54道思维名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你如何正确地思考和选择,让你在一筹莫展中找到突破,在乱七八糟中理出头绪,在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从而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激发你的大脑潜能,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
热门推荐
  • 夜与燕

    夜与燕

    日记随笔,主要是生命里的一些思考感悟,以及和燕子的故事。Enchanters.(?????)
  • 爆宠村妻:世子大人,求放过!

    爆宠村妻:世子大人,求放过!

    向天歌穿越后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三最女人”,打最狠的架,赚最多的钱,睡最帅的男人。踹渣男,揍极品,带着全家老小发财致富,向天歌的小日子过得不要太快活,直到遇见了他。“女人,我觉得我可以再送你一个最。”“说说看。”向天歌对着这个比茅坑里的石头还臭还硬的男人,翻了个大大的白眼。“生最多的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劫难逃:废后当自强

    情劫难逃:废后当自强

    本来以为此生只能成为那个人的臣子,却意料之外的成了那个人的嫡妻。满心欢喜之后,却在那人大事已定之后,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对方利用的一个工具而已。封后当日,她成为荣国的皇后,却形同打入冷宫……
  • 非诗辨妄

    非诗辨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他们是这样赚钱的

    他们是这样赚钱的

    谈起赚钱,很多人都会兴致勃勃。毕竟,要想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中生存,离开金钱这个货币流通工具是行不通的。不过,要想赚钱,不仅要有强烈的赚钱欲望,而且还要为此付出行动。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行动之前不妨看看世界大富豪们如何赚钱。读完这本书后,您会发现:其实,每位富豪都是芸芸众生之一,是一个有血有肉、真真实实的人,而不是一个虚无缥缈、难以触摸的神。这些富豪们能够做到的事情中,也有您可以做到的。他们可以创造一个个财富神话,您也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经商奇迹。
  • 医只白鹤穿云来

    医只白鹤穿云来

    “芳泽立白鹤,清风逐流云”她叫楚鹤清,却不是楚鹤清遭天灾一朝穿越,青年教师异世成医者遇獠害一命呜呼,妙龄医才黎洛承异魂她,孙淼淼,本是二十一世纪大学文学教师,因一场意外来到架空的古代。这里獠害泛滥,尚医崇术,她以当世秘医奇才楚鹤清的身份,与身边的秘士一起历经人间悲欢离合,在战斗中收获感动。
  • 红矿帽

    红矿帽

    我是搭乘一辆为井队供应给养的客货两用车进沙漠的。坐在拥挤的驾驶室里,听着完全陌生的西北方言,眼望浩如烟海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我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我不停地在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来这里?是为了某种责任、猎奇,还是爱情?我无力地倚靠在车的一角,仿佛随时都有被大漠吞没的可能。为坐上这辆车,我费了不少劲,上午临发车时,井队调度室的安检员拦住我,要看我的介绍信,问我进井区干嘛?我说去1148井队找人。结果人家说什么也不让我上车,说近两个月沙漠里事故频发,伤亡率很高,现在讲以人为本,公司啥都不怕就怕死人等等。
  •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果你曾为我落泪

    如果你曾为我落泪

    那年夏天,沾满鲜血的玻璃碎片、被丢弃的校服衬衫、冰冷的雕花栏杆,将女孩陆砂与苏南的世界彻底隔绝开来。彼时,另一个女孩张蔓,也于一场孤勇而无望的爱情旅程之后,在属于青春的迷惘中刻下了绝望而疼痛的一刀。两个女孩原本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在无形中被命运联系在一起。隐忍的眼泪终于落下,再回首,我已不是原来的我——留一枚纯白的记忆碎片,我们曾在那里死去,也必将在那里重获新生。
  • 六道傲世

    六道傲世

    当他做梦到火影世界成为了六道佩恩,当他醒来之后还以为是做了一个很好的梦,却没想到一切火影的东西,都被他带回了现实,这到底是梦?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