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85900000019

第19章 生存博弈:把控心理才能赢得主动(2)

【肥皂水效应:这样批评不会得罪人】

生活中,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尴尬:某个穿了新衣服的朋友走到自己面前问衣服好不好看?其实,对方明显想要得到肯定的答案。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觉得不好看,就会陷入两难的选择。

如果忠于自己的本意实话实说,那么对方就会不高兴了;如果违心地说些恭维的话,自己的心里又不舒服。究竟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这种尴尬,既能让人们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又不伤害到朋友呢?

美国前总统约翰·卡尔文就用了一个睿智的方法来批评他粗心的秘书。某天,约翰·卡尔文看到秘书小姐穿了一套新衣服,非常漂亮。于是他对秘书小姐说:“您穿这套衣服非常漂亮。这套衣服就是为您这种漂亮、干练的小姐所准备的。而且,我也相信你能把你的公文处理得像你一样漂亮。”

在赞美中夹杂批评,就像涂抹肥皂水后刮胡子一样,在减轻别人伤害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激励和鼓舞别人。后来,心理学家就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肥皂水效应”。

肥皂水效应的产生是源自于人们内心对赞美的渴望。当人们听到外界的赞美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这个时候,再用委婉的语言来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那么就会变成一种激励和鼓舞。

很多时候,人们会问对方,你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先听坏消息。英国心理学者曾为此做过一项邮件调查,结果发现70%以上的人选择先听好消息。因为当听完好消息后,人们再听坏消息,就会发现坏消息的“坏”程度减弱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当人们听到好的消息、美好的赞美后,印象会停留在积极的一面,于是再接收到不好的消息、批评就不会觉得那么难受了,因为人们的心情和印象还是停留在之前的感受里。

因此,当你的好朋友询问你衣服好不好看的时候,你不妨实话实说,但是要注意一点技巧。你可以用这样的说法:“你穿这件还蛮不错的。喂,我觉得如果你穿黄色或者白色的裙子会更加好看,因为你的皮肤真的很白。”瞧,这样就解决了你的两难选择。

我们可以利用肥皂水效应来学会批评别人,也可以利用肥皂水效应来拒绝别人。每个人都有不好意思拒绝他人的时候,因为我们知道“拒绝”会在某种程度上带给别人伤害。因此,有时候宁愿为难自己,也不愿意拒绝他人。

不过,如果你懂得肥皂水效应,那么也许你能在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拒绝对方的要求。

1856年,麦金利竞选总统的时候,共和党里一位重要的党员绞尽脑汁为麦金利撰写了一篇演讲稿。这位党员觉得自己写得非常精彩,就兴致勃勃地跑到麦金利面前,亲自把这篇演讲稿朗诵了一遍。他激动地圈出里面精彩绝伦的句子,越说越兴奋。

可是麦金利却觉得这篇稿子有些不合适,他想拒绝这位热心的党员,却又害怕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打击他的热情。

于是,肥皂水效应就上场了。麦金利思考了一会儿,对这位热心的党员说:“我的朋友啊,这真的是一篇少有的、精彩绝伦的演讲稿。我相信在党内没有多少人能写得比您更加出色了。这样精彩的稿子,我想在许多场合里,应该是一篇非常难得的好稿子。从您的立场来说,稿子是合适的。如果从党的立场来考虑,是不是要重新修改一下呢?这样吧,您先回去,按照我刚才提的几点,再撰写一篇演讲稿送给我好吗?”

结果,那位党员真的重新写了一篇演讲稿送给麦金利,并成为麦金利在竞选活动中最得力的助选员。

同样是拒绝的话,说得好,事半功倍,说得不好,事倍功半。因为受伤的心,就很难再去弥补。很多时候,人们说了一句令他人伤心的话,结果用十句都无法弥补对方的伤心。因此,如何说出拒绝别人的话,真是一门艺术。

在上面的故事中,如果麦金利先生直接拒绝,那么热心的党员就会感到受挫,说得更严重一点,甚至会产生报复的心理。那么也许最后,他就不会成为麦金利最得力的助选员,而是“阻”选员了。

【登门槛效应:你是受害者,也是同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安排两位大学生担任实验的具体实施者,让他们去登门拜访一些家庭主妇。第一次,其中一位大学生向被访者提出一个小要求,即要求她们在自己家窗户上挂一个小招牌,或者在一份请愿书上签字,目的是为了表明自己支持有关“美化环境”或“安全行驶”这一类的倡议。家庭妇女们觉得这是一些无害的小要求,都欣然同意了。

两周以后,另一个大学生再一次来到这些家庭主妇家门前,请求这些主妇们在自家门前的草坪上放一块巨大的,但却与周边环境有些格格不入的广告牌,上面写着诸如“安全行驶”、“美化环境”的字样,并请求能够放上两个星期。面对这样的请求,主妇们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答应了。与此同时,实验组还安排了一个参照组,也就是让第一个大学生去从来没有拜访过的家庭直接提出第二个要求,结果他被毫不客气地拒绝了。

这个实验的意义在于揭示了某种心理,即很多时候,操纵者都是被我们纵容出来的。有时候,我们被人哄骗引诱,或者为了得到别人的好感而答应了别人的小要求之后,就很难拒绝后面更大、更不客气,同时更有实质性的要求了。这种情况被心理学家形象地称为“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主要讲的是,如果一个人要进你的家门,一旦他先把一只脚踏过了你家的门槛,那么你就很难拒绝让他整个人都进入你的家门。可是,如果你一开始就把他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那么他也就根本进不来。

操纵者从来都是从小事开始来试探我们,比如你本来计划好要出去玩,而你身边的操纵者却流露出不高兴的神情,他希望你能留下来陪他;周末你下厨,想做一些自己喜欢吃的菜,可是操纵者又生气了……这一件件的小事,最后都因为你为了要讨好操纵者,让他赶快高兴起来而牺牲自己的快乐和渴望。

也许你会说,这些真的只是一些小事情,甚至旁人也会说:“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你做点事情让你关心的人高兴不是应该的吗?”好了,这就说到了问题的关键了:其实,重点不在于你为操纵者做了什么,而是你究竟是出于何种心态在做这些事情?你是心甘情愿地为他去做,同时自己心里也十分满足呢,还是怕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你是否会觉得他一次次提出新的要求,你会在内心深处感到很委屈,可又不得不去哄他高兴,因为你以前都是这样做的?你已经习惯于为了满足他的要求而牺牲自己的意愿,一旦违反,你就觉得自己反而成了坏人?如果是后面这种心态,那就说明你已经被他的情绪所左右,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是在为自己活着,而是被这个操纵者的喜怒哀乐所控制。而他的一颦一笑正在左右你的行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你的一再容忍,给了操纵者得寸进尺的勇气和资本。因此,残酷的事实就是:你既是操纵者手里的牺牲品,同时又是造成这个事实的同谋,对于那些你遭受到的操纵,你应该负一部分责任。你选择忍气吞声的主要根源就在于,缺乏辨别操纵者的能力,并且希望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实现自我价值。

那么,你真的没有退路了吗?当然不是,即使对方已经把一只脚伸进了门槛,你仍然有办法可以对付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被操纵者影响,不要为照顾他的心情而改变自己的计划。比如说,你今天晚上已经约好要跟朋友出去,他知道了以后怒气冲冲地回来,要求你取消计划。请注意,操控者一般来说不会直接要求你改变计划,而是会对你说“你去玩好了,不要管我”之类的话。实际上,他却会用动作、神情和语调暗示你这时候应该留下来陪他,就像你以前无数次这样做过的那样。这时,你可以选择不要去看他,并对自己说:“不要听他的,千万不要留下来,就按照我原定的计划出去玩。”

本质上,这类操纵者的内心也是脆弱的,他们希望通过控制他人得以证明自己的魅力。之前因为我们对他们的纵容,使他们以为跟人相处的时候,可以放肆地运用这种手段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效益。一定要记住,如果他这次的发作再次成功地让你改变了原先的计划,他下次就会变本加厉。为了不让他陷入一种“病态的依赖”怪圈,也为了不要让你的心情总是被他影响,你该让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学会用健康的途径跟你交流他的感情。

【录音带效应:因为看不见,所以残忍】

在世界近代史上,曾经有三次大规模人类大屠杀的行为分别由不同的人在接受命令后将其贯彻执行,

第一个人是纳粹负责虐杀犹太人的艾希曼,曾经有数量高达600万的犹太人在他的指挥下,被逮捕并送到集中营杀害。

第二个人是美国陆军的戚廉·卡里中尉,他在越战时期,曾经率领军队在南越的索米村虐杀了一百多名手无寸铁的村民。战后,当卡里中尉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时,他坚称:“我是遵从上级命令才去杀死敌人的!”最后,在他终身监禁判决下达的第二天,尼克松总统就下令即刻释放卡里中尉,使他恢复了自由。在卡里中尉被释放以后,舆论调查结果发现,认为卡里中尉无罪的人数占79%,认为被判终身监禁判的罪行太重的人占81%,而赞成尼克松总统释放措施的人则更是高达83%。

通过这个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多数人都认为卡里中尉只不过是奉命行事的,所以个人不需要负责任。这和先前艾希曼的情况相同,因为艾希曼同样是执行希特勒的命令。

最后则是在广岛投下原子弹的飞机驾驶员们,每年在纪念原子弹受难者的日子里,他们都会发表同样的言论——“我们是奉命这么做的,并不是我们个人残忍冷酷的表现。”

1965年,美国人密格兰为了解开这三次屠杀的人类行为的心理之谜,做了一个服从实验,目的就是为了研究人们对权威的服从。

实验的过程十分复杂,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实验的结果:人们会将权威人士下达的命令贯彻始终,无论这个命令会带来何种后果,同时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对此事的行为无须负责。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控制方在会接触到被控制方的状态下,被要求给予被控制方负面影响,这时被控制方会产生一种抵抗感;但如果被控制方在看不到控制方的情况下被下达同样的命令,则不会产生太大的抵触情绪,有时甚至还会做出更残酷的行动。后来,密格兰根据实验的结果,总结出了“录音带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的某些所作所为,有些是出于自己判断而采取行动的,但其实还有许多行为是接受他人的命令、指示甚至暗示而行动的,这些行动往往与个人的意愿无关。即使发出命令者并不是什么具有权威的人,只要对方指示自己做的事情在当时的情境看来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就会服从。将服从指示或命令本身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加以正当化,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这就是“录音带效应”。“录音带效应”就好像是我们按下录音机的开关时,录音带就会随时播放出所记录的声音一样。因此当我们听到某个命令按下开关时,就会反射性地展现所记录下来的行动。

同类推荐
  • 大家都是上帝

    大家都是上帝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真的发现,尼采的观点与我们的这个时代是如此的吻合。这些犀利深刻的观点,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片。阅读尼采著作的过程,就像是抚摸锋利刀刃的过程,而且是要用你的神经、你的情感、你的灵魂去抚摸。那些锋利的刀片,会在不经意间戳中你的内心,戳得是那么痛,那么透彻,那么畅快淋漓。那被戳伤的心灵,流出的鲜红的血,就是破除笼罩在你心头的无边黑暗的最有力武器。此外,正如尼采自己所说,读完他的著作,会令你的内心世界为之一变,可以带领你抵达世界的另一端。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是由知名教育学者、2011年中国教师报“非常教师”扈永进主编的“国民通识读本”系列之一,介绍并专业解读曾经改变过世界的伟大哲学思想,衔接中学与大学教育,国内与国际教育,让白领日常充电,了解世界。通识教育思想兴起于哈佛大学,后风靡于世界,本书正是秉承这一思想,向国民传达那些历经时间洗礼仍旧璀璨的天下哲思。书中选取23篇文章展现柏拉图、康德、尼采等巨匠的重要观点,周国平、王蒙等学者的专业解读;文后附有兼具深度与广度的编后絮语,另设精彩快读、背景介绍和延伸阅读,让你全方位、多角度认识每一位学者、每一种思想!
  • 行走,一堂哲学课

    行走,一堂哲学课

    改变世界走向的思想,都是走出来的!“走路”并非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无论悠闲漫步,还是沿计划好的道路健行,行走令我们暂时摆脱各种世俗的责任义务,回归简单的“移动两足动物”。不少哲学家都热衷走路:尼采不断行走,以对抗剧烈头痛,直到再也无法挪步;兰波靠行走释放年轻的激情与灵感,内瓦尔则是为了抹去他的忧伤。卢梭只有在行走时才能够真正地思考、写作、创造、获得灵感,只要一看到桌椅他就感到一阵恶心。梭罗喜欢走到大自然中去冥想。“走路”终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有时讲到政治经济,有时又讲到教育,还有时讲军事等,不过都体现着它的哲学思想。当然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宇宙学、人体科学等,就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本书采取“化整为零”分章简介,以便读者理解原著。
热门推荐
  • 丹师清华

    丹师清华

    推文《魔女再临,鬼王绝世宠》21世纪青隐门少主,一朝身死,竟附魂于飞灵大陆废柴少女之身?废物?一招千里冰封让你们死无全尸!丹药?一枚丹药单系灵根眨眼变双根!夺位?一步一杀通通送你们黄泉相会!收灵宠,荡鹿苑,直讨神域,一怒三界乱!且看妖娆少女,谈笑间执掌杀伐,问鼎天地!她说:“世人皆道高处不胜寒,我倒觉得,只有站在顶点,才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拥有自己不想失去的。”他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你且去,我就来。”她嫣然一笑,吧唧一口亲在男人侧脸,“没事,多带两床被子,多大点事!”?
  • 犯罪心理档案(全4册)

    犯罪心理档案(全4册)

    犯罪心理学专家带领的刑侦精英队伍与高智商反社会连环杀手狭路相逢,谁引导谁?谁操纵谁?谁战胜谁?专业!烧脑!紧张!这是一部深度剖析犯罪心理、囊括了几乎所有犯罪元素的惊悚之书:一连串神秘莫测的死亡,一系列诡异老练的犯罪手法。真凶以伪善之名隐藏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同眠共餐。善与恶的殊死角逐后面,是深不可测的人性。由韩印、顾菲菲、杜英雄、艾小美、吴国庆等刑侦精英组成的团队,穷尽毕生所学,孜孜不倦地与一个又一个变态心理杀手展开缠斗。他们通过微表情解读,识破犯罪分子的谎言;通过行为证据分析,洞悉犯罪分子的心理动机;通过犯罪侧写,还原犯罪现场,让罪犯无处遁形。
  • 踏天无痕

    踏天无痕

    大燕帝国三十六王侯之族的姚氏宗子姚兴犯下大罪,修为被废,记忆抹除,流放到边陲投靠舅父,从天之骄子如日中天的云端跌落,沦为二流宗门太微宗最低级的道兵弟子,在一次意外中摔落山崖而死
  • 缥缈尊者2

    缥缈尊者2

    佛界名震七界,为保神界传奇人物重回神域;进神秘过度界神兽抵命;三神器会聚一堂,四天尊硬闯混沌密境,解密神界根源,实现元初之言,完成超越神人的存在。
  • 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

    圣铎编著的《每天进步一点点》介绍了,今天,你比昨天更快乐一点点了吗?今天,你比昨天更感悟一点点了吗?今天,你比昨天更努力一点点了吗?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持之以恒,那么,即使你现在平凡普通,没有过人的天赋,甚至身陷逆境,你同样可以通过过量的积累创造质的飞跃,开创辉煌壮丽的人生;同时,也只有每天进步一点点,你才有可能逐渐突破现状,改变命运,而那些好高骛远,企图寻找捷径一步登天的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赏心乐事

    赏心乐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好妈妈从讲故事开始

    好妈妈从讲故事开始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本社会之书,每一个孩子也都是一本生命之书。本书精选了许多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故事,这些故事贴近孩子的生活、切合孩子的心理。而故事以外的悟语,更像是一盏盏智慧的明灯,把一个个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技巧、人生的建议通过妈妈之口娓娓道来,引导孩子去思索、去感悟。而且,本书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每一篇文章的后都配有一个“妈妈锦囊”,为每一位妈妈提供切实的解决技巧。愿在那些绘声绘色的故事中,妈妈种下的是正直善良的品格种子,结出的是令人欣喜的美德之果,这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 启禀王爷,你家王妃又去骗钱了

    启禀王爷,你家王妃又去骗钱了

    言小九的人生只有一件大事,那就是骗钱、骗钱、骗钱……当然好看的男人也可以骗。冷旭初还是第一次遇见如此见钱眼开的人。只要一遇见她就冷着脸、冷着脸、冷着脸……言小九一副痞样双手环腰斜靠在冷旭初门前大言不惭说到:“俊男,你看看我俩的名字,你的旭字上有我的名字。证明我俩有缘,所以你就从了我,被我骗一辈子算了。”冷旭初脸一黑,富有磁性的男低音威胁到:“好狐狸不挡道,你知道我的手段。”言小九鬼魅的笑到:“要不是看在你有钱的份上我还懒得骗你,哼……如今我势在必得,不骗到手绝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