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3800000027

第27章 屡败屡战(4)

曾国藩自乡居以后,修炼得越发精深,难以从他谨慎的言语中觉察出幸灾乐祸的味道来。而湘军的各位大佬涵养就不那么好了。连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这样的大哥也不能免俗,左宗棠在一次联欢会上说:“这真是天意呀!江南大营的庸将弱兵如何能担起扫平贼氛的重任?今日被洗荡,正是后来者立功的大好机会。”胡林翼断定:“江南大营覆灭,朝廷必以江南事付曾公,天下之事可以措手了。”

7.祁门历险

清政府一看李秀成连占江浙多座城池,这还了得,没了苏杭的经济支撑,就算占了安庆又有何意义?于是强令曾国藩东进。

咸丰帝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命令下去,半天不见曾国藩的反应。

曾国藩这是怎么了?想不出个头绪的咸丰帝召集众大臣来商议,有大臣回忆起,曾国藩以前不是向你要过地方实权吗?

原来是这么回事!咸丰帝以前一直秉承军权绝不可落入汉人之手的祖训,但是如今大清危在旦夕,哪还管什么祖制!

咸丰十年六月,在江南大营垮掉的四个月后,咸丰帝授以曾国藩兵部尚书、两江总督署理之职。

咸丰帝给曾国藩发了一封措辞强硬的诏书,潜台词大意为:你曾国藩怎么回事啊?咋还不动?是不是想祖坟被刨?

不久之后,曾国藩上书,认为不管是南京还是苏杭,一定要先占住上游,自上而下犹如高屋建瓴才能成功。江南大营的失败,就是因为在下游的缘故。所以,以后的战法,一定要自上而下,稳扎稳打,步步紧逼,才能歼灭太平军。

曾国藩包围安庆,在军事上,这个说法实在是有点牵强。那么,曾国藩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咸丰帝再次召集群臣商议。这一次,一个很受咸丰重用的军机大臣站了出来,他的名字叫爱新觉罗·肃顺。

肃顺在湘军的发展史上不得不提。他极力反对当朝沿袭过去不信任汉官的习俗,认为要拯救大清王朝,不用汉员已无可救药,并向咸丰极力推荐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他是清廷中少数几位看重湘军和汉臣的满清大臣之一,或许其中有拉拢曾国藩、巩固自己在朝地位的成分。他说,给曾国藩这样的虚职他当然心里不服,接着,总结了必须重用曾国藩的三点原因:

一、大清现在只能靠曾国藩及其湘军。这是因为大清的八旗、绿营主力在江南、江北大营被摧毁后元气大伤,这时正是休养生息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其他造反事件的时候。

二、曾国藩的湘军实力强大,但一直尽忠并无反意。曾国藩无实权,如果委以重任,他岂不感恩戴德,更加用心为我大清卖命?

三、现在南方的两股势力——湘军和太平军,实力都不容小觑,任何一支都难以对付。何不让两虎相争,我坐收渔翁之利?到时曾国藩灭了洪秀全,自己也元气大伤,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咸丰帝一听有理。江南大营被攻破后,两江总督何桂清逃走,既然这么着,就让胡林翼来当这个两江总督吧。

肃顺心里中意的是曾国藩,于是进言:“胡林翼在湖北做得挺好的,不太好挪动。”

咸丰帝摆明了对曾国藩不放心,说:“那就让曾国藩去湖北任巡抚,把胡林翼调去两江。”

肃顺说:“六年前您就让曾国藩任湖北巡抚,几天后又撤了任命;如今再次任命,显得皇上恩德不重,不如直接给曾国藩一个江督,曾、胡两人感情很好,两个人精诚合作,南京、江浙的事就没问题了。”

咸丰没再坚持,于是批准曾国藩的“派出部分兵力东下,但战略重心仍放在安徽”计划,并在咸丰十年七月(1860年8月)实授他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之职,督办江南军务。

曾国藩自创办湘军,对抗太平军,艰苦转战七年多,清政府一直不把地方的大权交给他。如今,曾国藩终于成了坐镇东南的封疆大吏。

两江总督,意味着他不仅是长江两岸、东南数省军队的最高统帅,也是最有实力的军阀。权力越大,身上的责任也越大。咸丰帝把这个位置给他,也就是把今后镇压太平军的全部职责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下一步的战略部署问题。

胡林翼建议:分兵一路支援杭州,一路支援扬州,一路由曾国藩率领从安徽北上,之后三路会师南京。要围攻南京,现在的人数不够,于是提出再招募四万人充实队伍。

曾国藩不同意这个建议。他分析说,先攻安庆,截断洪秀全的粮道,则江浙之危可解。洪秀全在江浙人生地不熟,占不了多少便宜。我们在这边朝南京方向往死里打,不信江浙的太平军不回来。

曾国藩分派:一路由池州进攻芜湖,一路由广信进入浙江,一路由自己亲自带队,驻扎祁门,准备经太平进攻溧阳。同时令李元度、何饶廷招五千五百人援助浙江。

作战计划报上去,皇帝很快批下来,队伍也很快出发了。可是在一个地方的去留上,曾国藩和李鸿章出现了分歧,这个地方就是祁门。

前面说到,曾国藩要围攻安庆,那么,他哪里有那么多军队去援助江浙呢?实际上,曾国藩根本没有援助江浙的打算,只是做了两江总督,不给江南百姓一点希望的话说不过去。于是曾国藩派了三路队伍援助江、浙。前两路加起来不过几千人,李元度、何饶廷那五千多人不过是空头支票。第三路有万余人,自己亲自率领进驻祁门,伺机援助安庆。也就是说,真正进入江浙的兵不过几千人。

祁门连着赣、浙、苏三省,曾国藩想:我既可安抚江浙百姓,又不耽误坐镇于此指挥安庆的围攻,可谓两全。

但是李鸿章表示反对,提出“祁门地形如在釜底,殆兵家之所谓绝地”。曾国藩认为,祁门四周有大山环绕,地点是三省交会,远可贯通三省全局,近有大山护蔽营盘,驻营在这里没什么不好。师生俩吵了半天也定不下来。

那么祁门这个地方究竟适不适合驻军呢?

祁门是个小县城,位于皖南的群山环抱之中,有一条大路贯通,东连休宁、徽州,南达江西景德镇,是安徽、江西、浙江三省的交界之处。咋看起来,三省交界处,确如曾国藩所想,应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请注意,祁门四周环山是名副其实的,就是说堵住那条大路,无论从哪里俯冲下去,祁门县城里的守军都是“瓮中之鳖”。

但是曾国藩坚持己见,他留给曾国荃一支队伍继续围攻安庆,抽调正在休假的猛人鲍超的六千人,朱品隆、唐义训的二千人,杨琪魁的一千人及张运兰的四千人,共计一万三千人,从宿松动身,于咸丰十年六月初一日(1860年7月18日)抵达祁门。

一到祁门,曾国藩就后悔不该不懂装懂,干嘛要和李鸿章争得面红耳赤的?更后悔早早把驻军此处的决定上报皇帝,现在挪窝的话多丢人。原来这里果如李鸿章所言是一块“绝地”:四周山势陡峭,与外界可通的只有一条大道,若这条道被堵住,这里便成了死地。曾国藩左右为难了。

李鸿章说:“祁门这个地方可是兵家忌地,还是早早改驻东流,那里傍江依山,攻守进退自如。”

曾国藩怒道:“你们这帮人是不是害怕了?若害怕,就回去吧。”

这次出征聚集了晚清三大中兴名臣。曾国藩算一个,李鸿章算一个,还有一个就是左宗棠。

8.左宗棠事件

左宗棠在湘军里也算是骨灰级人物。作为湘军后期的主要智囊之一,他在湘军与太平天国的斗争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考察左宗棠的发迹史,我们也会发现他绝非平庸之辈。左宗棠曾屡次科举,无奈屡试不中,但其才干和声誉却早已闻名遐迩。早在左宗棠在家自办团练之时,御史宗稷辰向朝廷推荐人才,他的名字在第一位。咸丰打听了左宗棠的情况后,便记下了他的名字。后来咸丰帝接见郭嵩焘,议论起左宗棠,当皇帝知道左宗棠常以未中进士感到遗憾时,便宽慰他:“不必非要以文章功名建功,而要在国家用人之际立业。”林则徐更是称赞他为“非凡之才”、“绝世奇才”。

左宗棠一直以举人身份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幕中充任僚属。骆秉章才力平庸,却有刘备那样的胸怀。每遇政务,都向左宗棠请问方略。久而久之,巡抚衙门上下往往向左宗棠求问,而将巡抚丢在一边。骆倒是乐得清闲,也十分信任左宗棠,天天喊着“左师爷”。而别人则称左宗棠为“左都御史”,意谓左的才气、学问和实权都大过了骆秉章。骆秉章自知智力不及左宗棠,就以左宗棠为依靠,每遇公事则说:“问季高(左宗棠字)先生,公可亦可,公否亦否。”

左宗棠在湖南巡抚衙门待了很久,虽然没得什么官,但一直做着巡抚的实际工作。湖南全省的政治、经济、军事举措都出自左宗棠之手,以至于当时有人说左宗棠“自刑名、钱谷、征兵、练勇与夫厘金、捐输,无不布置井井,洞中机要”。

左宗棠对曾国藩和湘军更是充满信心。看着老乡编练的湘军和太平军死拼,左宗棠便利用湖南一省的力量,努力为湘军提供粮饷和兵源。

曾国藩、胡林翼等也知道湘军能在前方支撑局面,与湖南左宗棠的努力有极大关系,所以极力保奏左宗棠。就在曾国藩向朝廷要官,希望能顺便给左宗棠要个官时,左宗棠却差点因为自己的直性子丢了脑袋。

一天,骆秉章接见下面来的一个叫樊燮的总兵,左宗棠正好作陪。大家一介绍,左宗棠一听这人的名字气就不打一处来。在整顿吏治时他就风闻樊燮的贪污行为,只是想到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才没动他。现在见到了本人,自然不给他什么好脸色看。樊燮一介武夫,平时很少听过左都御史的名号,见左宗棠板着脸,心说你不就一师爷吗,于是就只向骆秉章行礼、禀告,而把左宗棠晾在一边。

直性子的左宗棠本来就火大,见他这样更来气了,就质问道:“樊将军进门不理睬,出门也不告别,是何道理!”

樊燮脾气也不小,大声回答:“朝廷体制,哪一条说命官见师爷非要行礼的?”

“师爷”这个名号骆秉章叫叫还行,其他人都知道他最恨人笑他这么些年了还没混个实职,所以没人敢叫他“师爷”。这樊燮一叫,火冒三丈的左宗棠挥拳便要打。樊燮一看,呵,求之不得,那就练练吧。

一旁的骆秉章哪里容得他俩动手,赶忙把两人隔开。

这樊燮平日也是胡作非为惯了的,在巡抚衙门无端被一个师爷呼来喝去的,哪能咽下这口气去。于是跑到武昌,向湖广总督官文告了左宗棠一状。因为左宗棠在湖南搞吏治改革,损害了湖南布政使文格这些贪官的利益,于是他们也落井下石。

官文一肚子坏水,一看有便宜可占,添油加醋给左宗棠罗列了一大堆罪状上报给咸丰:左宗棠把持湖南幕府,无视朝廷命官,独断专行,无恶不作,是南方数省出了名的“劣幕”。

咸丰下旨,着在武昌主持乡试的钱宝青查清原委,如果官文奏折属实,把左宗棠就地正法。

圣旨到武昌后,湖北巡抚胡林翼赶紧通知曾国藩、骆秉章,左宗棠有危险。于是,在围攻安庆的过程中,一番“保左行动”也开始了。

曾、胡、骆几人一边写保折,一边请在京城的王闿运、郭嵩焘活动。王闿运正在肃顺家里做家庭教师,和肃顺关系很好,一提起这事,肃顺说,左宗棠我知道,他不会做这样的事的。只是碍着官文的情面,不好直接过问。不过他一看曾国藩、胡林翼、骆秉章这些人和左宗棠关系非同一般,这个人情就一定要做了。于是,肃顺授意王闿运:你们上奏保他,然后我再从中说情。

供职于南书房的郭嵩焘发挥自身优势,争取咸丰帝每天看的折子里百分之九十是给左宗棠求情的,而落井下石的统统过滤掉。于是,保奏左宗棠的折子像雪花一样飞向京师。奏折中最生动的一句话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咸丰帝接到这些奏折,才知道这事没这么简单。肃顺又说了一车好话,左宗棠的死罪才免了。

这边左宗棠气不过,赌气不干了,骆秉章百般劝说也没用。咸丰九年底,左宗棠去北京参加当年的会试。骆秉章知道不是考试这么简单,不知他此行是去告樊燮还是官文。前者还好说,这官文可是一等一的小人,肃顺这样的大员都得给他几分薄面,左宗棠哪斗得过他?骆秉章、胡林翼赶紧写信给沿途的好友安襄郧荆道毛鸿宾:“一定要拦住左宗棠!”

左宗棠走到襄阳,就让毛鸿宾的手下给截下了,左宗棠只好去英山大营见胡林翼。两人分析官文的素日行径,知道北京之行必遭官文暗算,左宗棠只好不去了。

4月,左、胡从英山赴宿松见曾国藩。曾国藩见左宗棠没事,大喜过望:“左老弟考什么状元呀,不如跟着哥打仗吧。”曾国藩的会试成绩也是拿不出手的,当年撑个半死才考了个二等第十九名,还不如带兵打仗爽快。左宗棠一想也是,就回湖南募勇,独成一军,名曰“楚军”,转战赣、浙等地。

咸丰帝也进一步了解了左宗棠,打算重用他。曾国藩受任两江总督之时,清政府同时赏给左宗棠一个四品卿衔,令他帮办曾国藩军务。

9.因为李元度师生翻脸

洪仁玕用围魏救赵的计策摧毁江南大营之后,尝到甜头的他又想用这招解安庆之围。于是,洪仁玕派陈玉成由江北进军,李秀成由江南进军,计划于咸丰十一年二月(1861年3月)在武汉城外聚齐,合攻武汉。这个计划是相当高明的,当时湖北的地方军、湘军都在围着安庆打援,若武汉被攻下,曾国藩在安庆就没什么意义了。

曾国藩见太平军大举西进,还以为他们的目标只在安徽,就分兵防守长江两岸的城镇,派湖南提督周天受守宁国、李元度守徽州、左宗棠守景德镇、吴坤修守九江、鲍超和张运兰守休宁。

同类推荐
  • 三国潘凤传

    三国潘凤传

    拳击冠军潘安穿越到三国历史的潘凤身上,因为一封家书,毅然决然走上霸业之路。北上幽州,公孙瓒不服?打!南抗幽州,袁绍不爽?战!西拒兖州,曹操不降?杀!打打打!杀杀杀,此书不走感情线,纯军事战争路线!不服就要干!
  •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1935年,红军经川边北上抗日,一部分红军突然迂回直扑四川省省会成都,让领教过红军厉害的“四川王”刘湘慌了手脚,不得不请求执中央权柄的蒋介石支援。蒋介石趁机插手四川:在峨眉山办军官训练团,专挖刘湘“墙脚”,同时,在重庆派驻中央参谋团。从此,双方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而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生死存亡一线之时,具有民族正义感的刘湘舍弃一切,毅然率数十万军出川抗战。一时,“无川不成军”,激昂慷慨悲壮。
  • 清代战争史

    清代战争史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战争史是记述这一特殊社会现象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专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体组成部分。我国几千年来,有记载的部落之间、民族之间、诸侯之间、新旧王朝之间、阶级之间、阶级内部及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战......
  • 卒国

    卒国

    江湖远,庙堂高,何人起得天下潮。行路难,征途漫,儿郎束甲几时还!
  • 贾志刚说战国(全集)

    贾志刚说战国(全集)

    列国争雄,百家争鸣,道术为天下裂。《说战国》好戏连台,历史从未如此精彩!继畅销系列《说春秋》之后,贾志刚再揭战国大幕,从波诡云谲的历史中窥探人性的变化,让战国神人轮番登场,演绎一场令人欲罢不能的历史大戏。贾志刚《说战国》,演义一段神剧般的历史,再现一个牛人辈出的黄金时代!
热门推荐
  • 绝品护花兵王

    绝品护花兵王

    浴血奋战,山林归隐,胡良下山,成了故人之女的监护人,还要兼职保护一大票美女……生活忙的不亦乐乎!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念念有词音

    念念有词音

    起也相思,坐也相思,遥看君子,嗟嗟如斯。
  • 人生如画

    人生如画

    冯涨础的家属于“三和居委会”管辖。居委会干部们都知道本辖区里有一对名叫冯涨础和俞金妹的退休老人,特别有爱心,多次用稿费扶贫捐款。一次,老两口读报时发现有位农民工遇到了难事需要帮助,立即就献上一笔捐款。但干部们并不知道他的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突然有一天,发行量近百万份的《上海老年报》上的一篇题为《丰收永远属于勤劳者——老劳模、画家冯涨础逸事》的文章引起了居委会干部们的注意,文章介绍了冯涨础在大西北、上海两地教书育人及潜心美术创作所取得的斐然成绩,并写出了作者深深的敬意与祝愿。
  • 捡个老公带回家

    捡个老公带回家

    自从苏菀歌在江边捡了个男人回去之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在片场,被人打了,还没来得及复仇,隔天,这个打了她的女星就被爆出了一系列的丑闻。定的女二号角色被人抢了,隔天,女二的戏份变成了0,而她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女一号。原本新人奖的主人是她,结果被人拿走了,隔天,家里多了一大堆金灿灿的奖杯。“夫人,对你看到的东西还满意吗?”苏菀歌无语的看着那一堆金灿灿的东西,“滚!”某男笑的贱贱的,“好,我这就来滚……你!”ps: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绝对的1v1甜宠文,喜欢这种类型书的小伙伴们请点右下角收藏!作者君在这里先谢过大家了!!!
  • 衰神成长日记

    衰神成长日记

    天生噩体,霉运连连。恰逢灵气复苏,别人都是觉醒排山翻云高大上之能。而我,却只能默默站在墙角。画个圈圈诅咒你。(轻松娱乐热血文,欢迎阅读)
  • 老夫终于等到了灵气复苏

    老夫终于等到了灵气复苏

    老夫等了一百年,一百年啊!该死的,当初是谁告诉我全球灵气复苏时代即将来临的!等等,这股气息,老夫不是在回光返照吧?……这是一个百岁孤寡老人与灵气复苏时代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 一生衷情尽错付

    一生衷情尽错付

    她爱他,爱到心甘情愿背上所有的骂名,可是他不喜欢,不喜欢她爱他。就算她家破人亡,付出性命。终于她放手了,可是他说:“你是我的,生生世世。”但时光已迟,剩下的就只有,花开两朵--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请好好做人

    总裁请好好做人

    前世她厌他烦他,避他如蛇蝎,一直到死的那一刻,她才明白那个男人有多爱她。一朝重生,肚子里还多了个小包子!陈朝朝肚子里揣着个小包子,每天还要忙着宠孩子他爹、宠孩子他爹、还是宠孩子他爹!陈朝朝宠不动了,决定不宠了,被他阴沉沉的威胁着,“不行,必须宠!”陈朝朝崩溃,自己宠出来的,跪着也要宠完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