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3800000026

第26章 屡败屡战(3)

曾国藩心说,一帮只知道关心自己死活的懦夫,北边那么好堵我早就去堵了。且不说那里捻军横行,洪秀全难道不知道自己后院的重要性吗?于是懒得理咸丰的上谕,不过表面工作还得做,把三路军改成了四路,还别有用心地把自己改为第一路军。

我们来看一下:曾国藩率领第一路军沿江东进,围攻安庆。第二路军由多隆阿、鲍超率领,切断庐州与安庆的联系,阻止太平军增援安庆。第三路军计划不变,阻止太平军西进,攻取湘军的后方。第四路军由李续宜统领,攻庐州。而李续宜迟迟没到,后来第四路只能在原地留守。也就是说,这四路其实还是三路,只是第一路和第二路调了个位置。

这是个什么策略呢?仔细分析一下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围点打援”的战法。就是围住一个地方,专打来援的敌人。那么,主要作战就在这个打援上了。这下我们就明白了曾国藩这个换位的狡猾之处了。曾国藩、曾国荃、曾国葆都在第一路里,拿下安庆的话,这可是绝对的头功。而围住安庆,城内很快就断粮了,到时破城几乎不会有什么损失。另一方面,多隆阿、鲍超可就遭殃了,安庆被围,陈玉成等太平军还不死命来解围?那打援就是第二路军的事了。这为多隆阿和曾国藩之间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5.鲍超一战成名

太湖的宁静霎时间被数万湘军和与之旗鼓相当的太平军打破了。十几万军队聚集在这里,大战一触即发。

咸丰九年十月二十四日(1859年11月18日),曾国藩率第一路军万余人进驻宿松,派李榕、朱品隆率兵进攻太湖的太平军。第二路军多隆阿、鲍超、唐训方、蒋凝各部两万余人已进驻太湖城外。两路人马会齐,便发起对太湖的进攻,打响了湘军反攻安徽的第一仗。

太平军对曾国藩这样的大动作关注已久,加上安徽历来是太平军的战略重地,所以这次太湖之争,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双方投入的兵力、物力都是空前的。而曾国藩这边,显然对形势有些估计不足。

太湖战事发生后,陈玉成花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尽起东南之兵,于咸丰九年十二月率数万大军来援,围住了进攻太湖的湘军。

胡林翼闻讯,迅速由黄州进驻英山,并致信曾国藩,希望他改变战略部署,集中打击陈玉成的援军。而曾国藩却动起了心眼,表面同意援兵太湖,但仍然坚持围困安庆的方针,可见曾国藩对拿下安庆立下头功的渴望程度。至于“倒霉”的第二路军,为了大局必须要有所牺牲,那就让他们和陈玉成拼吧。于是,他命令李续宜、曾国荃增援太湖,另外再派朱品隆、李榕的少量湘军前去助阵。此时李续宜远在湖南,曾国荃在江西,要是等这两支队伍赶到,多隆阿和陈玉成估计打得也剩不下什么了。

应该说,围住安庆是没错的,但是消灭陈玉成也是湘军这次计划的重点。曾国藩看着多隆阿和陈玉成血拼,不光是战役路线不同那么简单了。也许是曾国华在三河镇的惨死让他心有余悸,但是作为主帅,曾国藩把硬仗交给别人,便宜留给自己和两个弟弟,这就显得有些不仗义了。

如今队伍被围,深知此战关系重大的胡林翼只得在第二路军里下工夫了。第二路军里问题也着实不少,要是解决得好,上下同心,战斗力必定大为提升。大战在即,必须有正确的指挥,于是胡林翼让多隆阿担任太湖战役的总指挥。

多隆阿是满洲正白旗人,福州副都统。他自幼习武射箭,很少沾染满清纨绔子弟的陋习,在作战中勇敢而强悍。可是这个多隆阿自恃是满人,对汉官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民兵的湘军。

胡林翼的安排本来没什么问题,但是他失算的是对多隆阿和湘军将领之间的矛盾缺乏了解。这导致了二路军在太湖会战中,由于多隆阿的傲慢自负,湘军将领也不乐意配合,弄得差点全军覆没。

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第二路军的主要将领之一——鲍超。

鲍超在太湖之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也因此名声大振。所以,在讲太湖之战之前,我们要介绍一下鲍超。

鲍超,四川奉节人,字春霆。人如其名,作战的风格也如春雷滚滚横扫寰宇,非常勇猛,是湘军的传奇人物。

鲍超的父亲是绿营士兵,在鲍超幼年时即战死,其母亦丧。成了孤儿的鲍超十余岁时到四川峨眉山清虚观为道士打柴挑水,他为人爽直、做事卖力,因此深得道长喜爱。道长把自己的武功都传授给了他,希望他留在观中,但志向远大的鲍超想凭着自己的一身本事干出一番事业来,成年后,便下山从军。

当时广西正在闹太平天国起义,朝廷派向荣前去助剿。鲍超就顶替父亲参加了向荣的亲兵营,随向荣转战广西。永安一战,他身负重伤,留在广西养伤,与一个姓韦的女子结了婚。伤好之后,便领着妻子到湖南追随向荣,结果没有追上向荣,却遇上曾国藩招兵。

当时,鲍超和妻子正走投无路,曾国藩试了他的武艺后,就留他做了一名教练,教湘勇武艺。后来塔齐布看中了他的忠诚和武艺,把他招入营中。果然,鲍超打仗非常强悍,每战必做先锋,在湘军里无人不识。

曾国藩组建水师时,知道鲍超打仗勇猛,就把他提升为水师哨官,编入杨载福的长江水师前锋船中。之后,鲍超在洞庭、岳州、金口、武昌、田家镇等战役里,每战必立功,被大家称为“福将”。特别是在破田家镇拦江铁索一役中,鲍超身先士卒,对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国藩在江西撂挑子回家后,鲍超跟随胡林翼,深得胡林翼赏识,胡将他作为自己的“布衣知己,尝以弟呼之”。胡认为鲍超的勇猛在陆战里作用更大,就把他带领的水师改成陆师,同时给他新招了三千多人,改名为“霆军”。他的这支军队,特立独行,每战常常作为先锋军,在湖北、安徽多次和陈玉成、捻军作战,成了农民起义军心目中最凶恶的劲敌。

这次进攻太湖,鲍超以参将衔率众六千余人,主动要求做先锋攻城。可是多隆阿也是一个猛人,对曾国藩没让自己去打安庆心里老大不舒服。这次打太湖,多隆阿当仁不让地任主攻,鲍超等人被他派到太湖东北的小池驿驻扎,阻止陈玉成进兵太湖。

鲍超本以为这次打太湖没自己什么事。哪知,正当他在小池驿看风景时,探子来报,陈玉成大队人马正铺天盖地往这边奔来。

这让鲍超又惊又喜。惊的是自己的队伍离诸军很远,这下成了一支最孤立、最突出的部队。喜的是,以往和太平军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太久了,经常是小打小闹,吃点亏就龟缩着不出窝。这次不同了,退就意味着这次会战的失败,所以,双方都没有退路。

双方一接触,战斗就进入了白热化。鲍超率领着六千名弟兄,在陈玉成数倍于己的支援大军的包围里左冲右突。

陈玉成刚开始根本没把这六千人放在眼里,哪知别看这支湘军营寨少,陈玉成竟硬生生趟不过去。太平军将领无不感到纳闷,这湘军在湖北休整了几个月,怎么像打了鸡血似的,战斗力咋这么强呢?

好不容易抓个俘虏拷问了一番才知道,这是鲍超的霆军。陈玉成一听鲍超头都大了,要不是安庆紧急,陈玉成几乎要绕道而走!

不怕一个人不要命,就怕一帮人都不要命!

深知鲍超厉害的陈玉成赶紧扎下营寨,稳扎稳打,准备凭借人数的优势磨死鲍超。鲍超可不管这么多,既然被围住了,还弄那么多弯弯绕做什么,打呗。一次夜间,太平军又一次围攻鲍超无果后收兵了,他们以为鲍超肯定被打怕了,哪还有胆子出窝?哪知道正当他们熟睡之时,突然喊声大作。人困马乏的太平军仓促应战,几乎被鲍超击溃。幸亏陈玉成临危不乱,亲自指挥,挥剑斩杀了几个逃命的士兵,这才稳住了阵脚,击退了鲍超。

这下,吃了亏的太平军围困鲍超更加小心翼翼,生怕哪天睡觉时被他砍了脑袋都不知道。

鲍超的队伍尽管勇猛,但是毕竟人数悬殊太大。鲍超多次派人要求多隆阿支援,但是多隆阿学会了曾国藩的不厚道:“鲍兄弟啊,坚持住,哥马上就拿下太湖了。”

鲍超坚持了二十余日,队伍也快拼光了,自己也多处受伤,这时胡林翼派遣金国琛、余际昌率领的万余援军终于赶到了。这下,鲍超和他的霆军再次显示出作为一群猛人的本色,鲍超带着队伍从坚守的营垒里尽数杀出,里应外合,竟然打败了陈玉成的数万军队。陈军的大批粮草、储备被夺被焚,败走天京。而多隆阿的湘军这才趁势夺占太湖,近围安庆。

太湖一战,鲍超及其“霆军”声名大振。咸丰闻报,龙颜大悦,加封鲍超提督衔,并赏假回籍养伤、省亲。

与此同时,曾国荃、李续宜也率军由湖南赶来,加入了安徽会战。

曾国藩、胡林翼对兵力部署进行了调整:曾国藩围攻安庆;多隆阿主攻桐城,同时阻击太平军对安庆的援军(这次多隆阿又要跳脚了);李续宜驻军桐城与潜山之间的青草塥,策应各路军。

从此,安庆被湘军紧紧包围,内外联系中断,直至咸丰十一年(1861)被攻陷。

6.江南、江北大营轰然坍塌

就在咸丰还在为曾国藩、胡林翼围住安庆而感到高兴的时候,突然一个消息传来,让他顿时食不知味:江南、江北大营被李秀成攻陷!

咸丰深知这个消息的严重性。两大营被毁,苏浙危矣。咸丰帝猜得不错。几天以后,再次传来消息,李秀成攻破江南大营后,顺势向东,攻占了苏州、常州。

这下咸丰帝坐不住了。江、浙可是清政府的粮仓和钱袋,如果让李秀成攻下这两个省,那清政府真的就玩完了。于是在一片恐惧之中,咸丰帝只能求助于曾国藩了。

曾国藩这边倒是不着急。他对于咸丰帝这种“要的时候拿来,不要的时候踢开”的做法早就见惯不怪了。现在曾国藩脚下有两条路:一条是坚持围攻安庆,直捣南京,那时功劳可不是你咸丰愿不愿给的问题了,你要不给,全国人民都不答应;第二条路是从安庆撤兵,遵照咸丰的旨意进入江浙作战。那个地方油水肯定不少,还能在这时狠拍咸丰的马屁,让他打消对自己的猜疑。

到底何去何从,曾国藩确实需要想一想了。

江南、江北大营是清政府处心积虑在天京城外建立起来的营垒,第一次组建是在洪秀全建都南京时。没过多久,太平军攻破了两座大营,还杀了清军主将也就是鲍超的第一个靠山向荣。但过了不到两年,清政府砸锅卖铁,在天京城外又建起了两座大营。

清政府为什么这么执着地要建立这两座大营呢?表面上看,这两座大营可以相互配合,对天京形成合围之势,以显示朝廷志在必得的决心。但这两座大营并没有让洪秀全的天京怕到哪里去。倒是咸丰皇帝深怕洪秀全哪天心血来潮,突然北上或者南下,这都让清政府受不了。北上,那是想要皇帝的命;南下,那是要断清政府的粮,掐断清政府的财路。所以,筑起这两座大营,虽不言进攻,但足可以防守。

作为清军的主力,两座大营的实力还是不弱的。不过,《孙子兵法》说:“两军交战,攻心为上,破敌次之。”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军队的实力应该包括:士兵的战斗力,主帅的领导能力,谋臣的统筹能力。清军在最后一项上明显不如太平军,这是因为这时的天京城里来了一位高人,他就是洪仁玕。

洪秀全在选贤任能上确实眼光独到,他在天京变乱中的行动完全是排除异己,而不是一些人说的老糊涂了。事实上,谁有能力,谁是草包,他心里清楚得很。

咸丰九年(1859)春,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自香港来天京,被洪秀全封为干王、军师,总理朝政。洪仁玕在香港做老师,书读得不少,见识也广博,他上台以后,天国的气象果然改观不少,经济、财政等各个方面都稳定下来。

内政渐渐理顺后,洪秀全开始考虑拔掉清政府的两座大营了。这时,洪仁玕献了一计:发兵进攻杭州,攻敌必救,等到江南大营分兵救杭州时,再回军进攻江南大营,必可破敌而解天京之围。这一计大家都应该很熟悉:“围魏救赵”。计策虽老,却很实用。

这下,江南大营的主将和春、张国梁注定要倒霉了。

咸丰十年二月(1860年3月),李秀成依洪仁玕的计策猛攻杭州城,浙江巡抚罗遵殿不幸做了炮灰。和春赶紧派大队人马救杭州,见清军倾巢而出,李秀成急速回兵,会合陈玉成、杨辅清、李世贤一举攻破江南大营,并乘胜攻占苏南广大地区和苏、常各城。和春、张国梁、浙江巡抚徐有壬皆败死。

建立七年之久的江南大营被攻破,江北大营早在之前就被太平军一点点地拖垮。至此,清政府在江南再也无力组织起威胁天京的军队。惊恐之下,只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曾国藩和湘军身上。

湘军上下忙着围安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时刻关注苏杭战局的变化。不管曾国藩对围攻安庆还是进军苏杭这两条路思考得如何,他都不着急。

当李秀成提兵进攻杭州时,清政府急令曾国藩缓攻安徽,东下救苏、常。但李秀成进兵迅速,曾国藩未及东援,太平军已攻破江南大营,又连克苏州和常州等地。曾国藩在安徽,想进军的话,哪用等到咸丰帝从北京发来上谕?接到命令的曾国藩仍然按兵不动,那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他不想动。也就是说,曾国藩已经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围困安庆,直捣江宁。

要是苏浙没了,大清垮了,那这场仗还有什么意义?可是曾国藩不这么想,湘军也不这么想。

一直以来,曾国藩和湘军都觉得自己像是后娘养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有清军大营这个“亲儿子”在。亲儿子在一天,干儿子就不受清政府待见一天。湘军的这种情绪在江南大营被捣毁后表现得尤为明显。

同类推荐
  •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十六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十六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传统中国”的概念,似乎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理解:就时间即“纵”而言,始自上古三代,历经汉唐宋元,降及是有清诸朝,均在其规范之内;就专业领域即“横”而言,则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风俗、宗教等等,全都包罗其中。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践祚登基,大宋帝国肇造。大军入城之际,东京汴梁“市不易肆”,针对刁民趁乱打劫则“索得数辈斩于市,被掠者官偿其赀”。对于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预表了一代圣君将要开启传统中国最绚烂的篇章。公元960年至公元976年,是赵匡胤的“帝王时间”,历史迎来了百姓富足、兵强马壮的“建隆之治”。此后16年间,他笃行德政、偃武修文,而终怀揣未竟之志于斧声烛影中神秘而逝。大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在怀柔天下、偃武修文之际,先后征潞州、平扬州,采纳宰相赵普锦绣良策“侵削藩镇”,收兵权定祸乱,以至升平之世……
  • 捍帝

    捍帝

    肩负国家使命的捍卫者,误入东汉末年,成为东归逃亡途中的献帝刘协。蓦然回首:汉祚势微,诸侯割据,黄巾余孽如蝗虫过境,尸骨成堆,饿殍遍野……大汉十三州,堂堂天子竟无立足之地?东归洛阳又如何?刚出狼窝,又入虎口!走投无路,刘协终于雄起了……兖州牧曹操率领虎豹骑风驰电掣赶到洛阳,却发现城内早已人去楼空,只见残破不堪的宫门墙壁上留下几行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汉室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洛阳宫》——刘协。…………
  • 大明宫谋

    大明宫谋

    哮天犬因贪恋人间的游历,一缕灵魂出窍,偷下人间,附身于兴献王豢养的白狗身上。白狗数次救朱厚熜于危难之中,一狗一人为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朱厚熜登基称帝,封白狗为威武将军,从此揭开了一人一狗的精彩一生。然,人世间人与人,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皆是一个阴谋的终结,又是另一个阴谋的开始,演绎着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这更催生了人们对权力巅峰的渴望。人心、人性、人欲,朱厚熜与白狗搭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惊世创举:斩断阁老集团的专权,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并躲过了后宫的暴乱。最终朱厚熜在白狗的辅佐下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 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

    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

    中国“老牌理想主义者”的历史现场。一群“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中国知识分子,本性并不热衷政治,大多素以教育兴国、文化传承、乡村改造、扶助弱民为安心立命之地。无奈国运艰危,民生离乱,烽火连天,没有安放书桌的地方。他们走出书斋,抱团成势,组建“统一建国同志会”,继而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不靠武装、不图政权、不占地盘,只凭文化和思想力量参与中国政治,活跃在国共两党之间,形成可圈可点的政治风景。《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在零碎史料中渐渐聚拢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呈现这一中国知识分子集团政治主张全貌的形成过程。精彩、渊博、厚重、亲切的先生们,排成了星汉灿烂的人物长廊。
热门推荐
  • 穿越未来之第一夫人

    穿越未来之第一夫人

    星际1015年女性人类早已经灭绝,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完成了女性人类的再造。但是,女人是被保护起来的存在。地球古人类女,钱欣欣是唯一在外面乱转的女人,她此时的身份是,餐饮机器人78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办?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办?

    哭闹中的孩子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每个妈妈都曾深深领教过;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再也没有什么比哭闹更能让父母紧张到双腿发软或有深深的挫败感了。改变你对孩子哭闹的回应方法,你家这场无休止的“哭闹战争”现在就可以结束。孩子不哭不闹,父母没烦没恼。本书将要回答以下七大问题,最终找到哭闹根源,提出解决办法:·哭闹究竟是一种什么行为? ·哭闹会对孩子产生哪些消极的影响? ·孩子哭闹的目的是什么?·父母处理哭闹时的错误做法有哪些,错在哪里?·有效制止孩子哭闹的办法有哪些?
  • 爱情的选择

    爱情的选择

    我忘了有多少次自午夜从梦中清醒过来。闻来隔壁房间内传出的怪异声音,仿佛卡车在缓缓启动,低沉聒嚣。我不知是自己的幻听,抑或头脑中的隆隆作响。处于半梦半醒间的朦胧意识,我吃力地睁开双眼,任无边茫茫黑暗盈满视野。仿佛一条巨大沉渊的河流,汩汩涌动,掠去所有的光明与希冀。无限地汲取身上仅存的温热血液,那是最后的温暖所在。
  • 清稗琐缀

    清稗琐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空日历

    空日历

    本书是80后诗人陆燕姜的诗歌作品集,部分已经发表在期刊上。她用“丫丫式”的诗歌体式,制造与读者间的朗阔空白,延伸形式和内容的距离,增强了我们接受诗意的难度。她的诗歌语言既是表现的工具,同时又仿佛是具有活体性质的另一个主体,既与诗人对话,又与读者进行着对话与交流。这样的诗显然站到了一个时代艺术的高地,对于诗歌的内行读者而言必然具有特殊的魅力。
  • 太白飞歌

    太白飞歌

    大衍三帝英宗在位期间,江湖纷争不断,灭门惨案不知有几。皇权王法受到挑衅,英宗颁发《禁武令》,违者血腥镇压,一时江湖喋血,谈武色变。天柱三圣有感于武道没落,遂派十八岁弟子杨振下山,弘扬武道精神,光复中兴武林。 杨振热血沸腾,但却被现实泼了一头冷水。夹在武林与皇权之间,他左右为难! 但他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历经千难万阻,终于得到皇权认可。杨振却功成身退,携爱妻隐于幽谷。
  • 叶过无痕

    叶过无痕

    华夏九州武道盛行,高手层出不穷。当叶小二携叶家绝技再次出现在江湖上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踏入江湖后,叶小二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也交到了不少好友(苏子丰、剑一、谢流花等人。)也经历了很多冒险(盐帮阴谋,大漠孤雄,东海鲛人,皇陵玉棺……)并且一步步的揭开“地府”组织的秘密。闯鬼窟、斩鬼王,下东海、拜蓬莱,闯血池,灭血轮,上昆仑、诣剑神,武林会,夺少魁……逐渐成为一代“大侠”。
  • 傲娇前妻太难追

    傲娇前妻太难追

    闺蜜的婚礼上,她被撒旦残忍撕碎,从此她与撒旦的命运纠缠在一起,她不得不嫁,而他不能不娶。他是林氏太子爷,拥有最显赫的家世,他冷漠,看似漫不经心却永远的运筹帷幄,俯瞰众生,娶她,不过是责任,是对家族的敷衍,婚礼前夕,他对她说:“我可以给你全世界,但是,除了我的心。”她笑靥如花,“沧海桑田,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愿意与我一起看细水长流。”也许,只是也许而已,漫漫岁月中,她从希望等到绝望。一次突如其来的意外,她退出了他的世界,那一刻,他幡然醒悟,原来,不知不觉中,她早已浸入了他的生命……【沐雪,我最大的幸是你爱过我,最大的不幸是你说不会再爱我,可是,我爱你,至死方休。----林西宸】【其实是部大宠小虐的文文,简介无能,直接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