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3800000025

第25章 屡败屡战(2)

这次战役最显著的影响是使湘军与太平军在长江流域的攻守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处于守势的太平军乘胜出击,陈玉成分兵挺进,绕舒城,由孔城进攻桐城,十月十九日(11月24日)击败桐城湘军总兵赵克彰,夺占该城。再率师南下,迫使江宁将军都兴阿撤安庆之围,败退宿松。李秀成率部进攻庐江、界河、潜山、太湖,连战皆捷。安徽的局势立刻陷入危急。

曾国藩急忙回援安徽。胡林翼回到武昌,准备随时助皖。曾国藩正要进军皖南时,江西巡抚耆龄突然向他求援,说太平军杨辅清部大举进攻景德镇。曾国藩的湘军进入皖南的话,江西将无兵可援。无奈之下,曾国藩只得先解景德镇的燃眉之急,派遣张运兰援兵景德镇,另派一支部队盯住在福建的石达开。占据景德镇的杨辅清也知道安徽的战事是关键,于是下决心拖住曾国藩。于是景德镇的战事从咸丰九年年初一直打到六月,杨辅清弹尽粮绝后才弃城走投皖南。而曾国藩为了拿下景德镇,不仅调来了朱品隆、曾国荃等人,还不得不跑到湖南去招兵。

拖了半年,曾国藩才结束江西的军务,打算转入安徽作战。

在这期间,曾国藩在建昌的湘军大营来了两个得力助手。为什么要在这里单单提出这两个人呢?因为这二人在湘军和太平军的决战时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二人,一是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曾国荃在此之前一直在湖南老家操练湘军,后来朱品隆回湖南招兵,就一起来到了江西。另一人,则是李鸿章。

3.李鸿章辉煌一生的开始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合肥人。因在家排行第二,又称“李二先生”。

李鸿章在湘军里虽然算是晚辈,但是上升速度惊人,在后期俨然成为湘军的骨干和掘墓人。为什么说是掘墓人,后文再说。在近代史上,李鸿章以他主导的几个卖国条约、洋务运动等让国人都记住了他。

李鸿章是如何攀上曾国藩的呢?这还得从李鸿章父亲那辈说起。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和曾国藩是同年进士。那时候的官场很看重这个,因为考取一个进士不容易,能得同年进士更是有缘。因着这层关系,李鸿章就以年家子的身份拜在曾国藩的门下。年家子,就是科举中同年进士之间后代的自称;而李鸿章,则是曾国藩严格意义上收的唯一一个学生。曾国藩生平收了无数学生,也有无数的人拜他为老师,然而,曾国藩真正教授过学业、为人处世的学生就李鸿章一个。

当年李鸿章考中举人,继续留京准备参加道光二十五年(1845)的恩科会试,于是正式拜曾国藩为师,学习诗文,准备应试。这一年,曾国藩正好出任本科会试考官,李鸿章虽然没被选中,但曾国藩阅过他的卷子,大为赞赏,“知其才可大用”,早晚必成大器。此后,李鸿章每日跟曾国藩学习理义经世之学。

从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咸丰二年(1852)曾国藩离京,这八九年间,李鸿章皆以弟子身份向曾国藩问业,关系极为密切。

曾国藩回湖南老家办团练后,李鸿章也随着当时的刑部左侍郎吕贤基回老家安徽办起了团练。奇怪的是,李鸿章似乎命中克主,一连克了两位靠山。第一位就是和他一起回安徽办团练的吕贤基,回安徽不久就被捻军杀死了,走投无路的李鸿章找到了第二个东家福济。福济当时是漕运总督,但他去投靠不久,福济就因镇压农民起义不利被咸丰免职。这下,李鸿章去投谁谁都直摇头了。

就在李鸿章准备回家时,太平军烧毁了他的家乡合肥,他父亲也在战火中被太平军杀害。失魂落魄的李鸿章只得投靠在曾国藩军中当差的哥哥李瀚章。李瀚章也是曾国藩的门生,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朝考出曾氏门下。曾国藩回籍办湘军,李瀚章为湖南善化知县,为湘军办粮饷,他把曾国藩当作十足的靠山,将老母亲也接进曾国藩的驻军大营中。

对于李鸿章的投靠,曾国藩心里是十分欢喜的。因为他早就知道李鸿章必非“池中之物”,只是他在安徽十几年也不来投,还是让曾国藩心里有些介意。

据说,李鸿章来到建昌后,住在馆舍里十余日曾国藩才同他见面。见了面,曾国藩还当面奚落他:啊,你李鸿章在安徽十几年做得很大嘛,那到江西做什么来了?李鸿章对老师的脾气很了解,像猫一样必须顺着摸。于是李鸿章从自己在安徽的不如意开始说起,恳切处不免声泪俱下,再以“冷眼旁观这十几年来的东南之地,真正的中流砥柱就老师您一人而已”这样的话来结尾;中间穿插父亲的谆谆教诲:投人必投曾国藩。于情,真挚感人;于理,实事求是。师生两人很快和好如初,曾国藩留他在大营中做掌书记。

李鸿章的这番诉苦深深打动了曾国藩,也说明李鸿章在文章方面的造诣极高。事实上,他的文案工作做得确实很出色,写材料、书牍、信件,上通下达的文告都得心应手。曾国藩对他的工作极为满意,赞扬说:“少荃天资于公牍最相近,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

但是,书记工作不在话下,只是纪律让李鸿章有点受不了。

湘军纪律非常严格,天不亮就要做好一切战斗准备,洗漱、早餐都须在天明前搞定。有仗打时打仗,无仗则进行操练。曾国藩以身作则,幕僚也不例外,早晨和士兵一道吃饭,饭桌上说古论今,谈笑风生。曾国藩把治家的方法用在治军上,对军队士气的提高和纪律的严整有很大助益。

李鸿章却是十几年的懒懒散散的文人脾气,睡觉要睡到自然醒。曾国藩发现他的这个毛病后很生气,如此习气怎么能成大器!于是,一天早饭做好后,曾国藩命令亲兵去敲李鸿章的房门。正在熟睡中的李鸿章大不高兴,躺在床上不起来。

亲兵说:“曾大人请你吃饭!”

李鸿章回答:“让大人先吃。”

亲兵说:“曾大人说,你不到,湘军全体不许吃饭!”这下李鸿章汗都下来了,急急慌慌地洗漱完毕,奔向饭堂。

曾国藩及众人在座位上坐定,单等李鸿章。曾国藩一言不发,大家开始吃饭。李鸿章一餐饭吃得不知为何物。吃罢饭,曾国藩对李鸿章说:“你投奔了我,就得遵守我的规矩,此处所尚,唯一诚字而已。”说完拂袖而去。李鸿章呆坐在座位上,半天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次的教训给李鸿章的影响很大,据他后来回忆,经过曾国藩那次的教诲,李鸿章下决心改掉自己懒散的坏毛病,令行禁止,严于律己。曾国藩在李鸿章的心中,既是恩师,又是严父,让他终生难忘。

而李鸿章真正让曾国藩刮目相看的却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

就在曾国藩结束江西的战事不久,石达开自福建入湖南围攻宝庆府,因久攻不下,决定率兵入川。骆秉章、胡林翼得知此军情,通过湖广总督官文入奏,令湘军入川防守。胡林翼的意思是让曾国藩入川,可以让老大哥得到四川总督的位子。再者,四川井盐的税收很丰富,以川盐厘金为饷,湘军的供应也就充裕了。

所以,曾国藩离开江西就有去四川和安徽两种选择。到底该去哪里呢?当了太久虚职的曾国藩实在想要一个实职坐坐,于是,曾国藩倾向于入川。就在大家收拾行装准备出发时,李鸿章站了出来:“老师,四川绝不可去!”

曾国藩觉得李鸿章初来乍到能懂些什么,不过看他说得这么坚决,就让大家先停下来听他说说。李鸿章的话言简意赅,总结起来就两条:

一、现在的战略重心在苏南、皖中两地,而皖中更是双方争夺的重点。光看李秀成、陈玉成拼命进攻皖中,就说明这个地方的重要性。现在战事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双方的决战地也必然在这些地方。湘军若轻易退出这些地方,无疑是把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方和功劳让给清军。

二、石达开窜入四川,不过是一支流寇,没有目标,没有后援,成不了什么气候,灭了石达开,其战功与灭了江宁、皖中的太平军比起来,孰轻孰重呢?

李鸿章的一番分析,使曾国藩心里赞赏不已。不过曾国藩还打算看看李鸿章的心机到底如何,于是说:“现在皇帝已令入川,怎能违抗命令呢?”李鸿章说:“向皇帝讲明入皖比入川重要十倍,而石达开在四川根本用不着湘军就能摆平。再者,恩师可以让官文、胡林翼一起上书皇帝,说若湘军入川,两湖、安徽的兵力太空虚。你想想,胡帅怎么会不为湘军计、不为恩师计呢?老师则可以做出要入川的样子,估计走不到湖北境内,圣旨也就到了。”

这样的安排还不周到吗?叹服不已的曾国藩接受了李鸿章的建议,立刻给官、胡修书,同时整顿兵马,慢慢悠悠地向四川进发。

果不其然,当湘军行至武昌附近的阳逻镇时,曾国藩便接到了咸丰帝的上谕,让他暂缓入川,驻扎湖北,与官文、胡林翼熟商进剿皖省之计。

事实上,曾国藩这次入鄂,成为他一生军事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留在湖北,得到胡林翼的帮助,处处得手,事事顺利。他一生多次回忆、记述李鸿章这次献策的功劳,说以前处处滞碍,而自咸丰九年(1859)与湖北合军后,胡林翼“事事相顾,彼此一家,始得稍自展布”。

就这件事,曾国藩对李鸿章的料事周全深感佩服,同时也对李鸿章寄予了厚望。而李鸿章的辉煌一生,也从这里开始了。

4.目标——安庆

按理说,圣旨的权威性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即使错了,臣子的也只有执行的份。那么,咸丰皇帝怎么能容忍曾国藩、胡林翼等人朝令夕改呢?

皇帝的尊严、朝廷的脸面,这些都是以实力为前提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句话说的不是气势,而是真刀真枪的实力。晚清政府风雨飘摇,政治腐败,太平天国横行了近十年,八旗绿营如同草包,咸丰帝再威武也是无计可施。咸丰比他老子道光还昏庸,平时不着急,急时抱佛脚。现在为了灭掉洪秀全,保住祖宗基业,好不容易出了个能打仗的湘军,那还不得赶紧抓住,至于脸面、尊严什么的实在是顾不得了。

曾国藩入川行至南昌时,遇到了五弟曾国葆,这给风尘仆仆的曾国藩带来了些许的安慰。

对于这个曾国葆,大家也许还有点印象。当年曾国藩誓师东征时,曾国葆随军出征。当年由于自己年轻气盛,自以为了不起,在咸丰四年的岳州和靖港之战中连连战败,搞得差点自杀,曾国藩一气之下就把他打发回家了。如今三哥曾国华在三河镇被杀,悲痛的曾国葆又来到湖北投军,要为哥哥报仇。曾国藩见五弟行事比以前沉稳了很多,也就准许了。

老友胡林翼看曾国藩一家都投身到剿灭洪秀全的战局里来了,又因着和曾国藩过命的交情,自己兄弟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就出钱让曾国葆招了两个营,取名湘恒营。

不久以后,在江西作战的九弟曾国荃终于拿下了吉安,为了表示纪念,就把自己的这支队伍改成了吉字营。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后来两兄弟合军,成了湘军的主力军和曾国藩的有力助手。

留在湖北的曾国藩如今做起事来可谓是得心应手:兄弟来助阵,老友来帮忙,再加上李鸿章这位料事如神的参谋,这下,进军安徽的信心就更足了。

那么,主攻安徽的哪个地方呢?大伙一时犯了难。这时,神算子李鸿章又站了出来。他在地图上指着安庆说:“就是这里。”

对于李鸿章,大家有些崇拜。这个人的心思总让人摸不着、猜不透。不过,安庆作为南方屏障,天京的粮草也要经过这个地方,因此,陈玉成长年驻扎于此。

曾国藩领兵多年,隐隐觉得李鸿章选的这个安庆确实抓住了整个战局的关键。只是为什么在安徽上百的城镇中选择了安庆,曾国藩也没想通。

李鸿章问湘军将领们:“我们打仗打了这么久,最终目标是什么?”

大家一听,这还用问:“南京啊。”

李鸿章微微一笑:“那为什么久攻不下呢?”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说“洪秀全地盘太大,当然得抽丝剥茧”,有说“太平军杀不光”,还有的反问:“清军不是在天京城外建起了江南江北大营吗?怎么说是攻不进去呢?”

李鸿章说:“都不对,金陵之所以久攻不下,赖于陈玉成经营的安徽。”

他接着分析,陈玉成开辟并守护金陵与安徽的通道,以安徽为金陵的后方,并在三河、浦口、庐州迭挫清军。所以,要想攻破金陵,必先驻重兵于滁州、和州,阻住金陵与安徽的通途,割断芜湖的粮道,金陵则不攻自危。而要重兵驻在滁、和,就得围攻陈玉成的驻军之地安庆,兼攻安徽的首府庐州,迫使陈玉成进行决战。消灭了陈玉成的安徽军队,攻陷安庆、庐州,攻克金陵就没有大问题了。

这下曾国藩有如醍醐灌顶,领悟了潜意识里对安庆敏感的原因了,也由衷地佩服李鸿章对战局的清醒认识。简单地说,李鸿章的这招准就准在像是在洪秀全的心脏边扎了一根针。围困并攻陷安庆,一则南京城里的粮草断绝,十几万守军都得饿肚子;二则安庆作为天京的南方屏障,围住安庆,陈玉成不得不来跟湘军决战,所谓“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的道理就在于此,这比夺下多少城池有用得多。

接下来,湘军的首脑们商定了进军的计划:都兴阿、多隆阿、鲍超、杨载福沿江东进,为第一路;曾国藩攻太湖、潜山、桐城为第二路;胡林翼取道英山、舒城、六安为第三路。

这个计划报告给咸丰,皇帝倒没看出什么来,底下的臣子们一查地图不干了:曾国藩这么一搞,万一洪秀全的队伍战败,南路又被堵死,狗急跳墙一路北上可怎么得了?于是,群臣上书让咸丰帝要曾国藩更改计划,至少是把北边也堵上。

同类推荐
  • 军户

    军户

    江山多难,美人如娇。年入三十的闲散社会人员刘宴甫却穿越到一个早已死在战场上的军户身上!内有贤王窥伺大位,外有横强窥伺,内忧而外患。大厦将倾可力挽狂澜否?
  • 齐国故城临淄

    齐国故城临淄

    《齐国故城临淄》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可否莫问人间烟雨

    可否莫问人间烟雨

    一个人活着总得做点儿什么,没做成就留在心里,当个念想,别把自己活成一个行尸走肉一样的人。世界很大,人很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活个人的样子,像个蝼蚁一样,贪婪的呼吸着活着的每一口空气。但在心里,要把自己当个人,不去放过任何一个,能够活下去,且能够活的更好的机会。只有活着,才能想之后,活着......
  • 大唐第一异姓王

    大唐第一异姓王

    作为一个天才,10岁读完小学,14岁进去科大少年班。却因一次实验意外穿越,看懵懂无知的天才少年如何玩转大唐,纵横贞观,成为大唐唯一的异姓王!
  • 裂土开疆

    裂土开疆

    站在金字塔尖上的老陈突然穿越到了明末崇祯年间,被裹挟成了流寇。一个人之所以成功,究竟是生对了地方重要,还是他本身的能力重要?鼎何惧之,夫当如斯乎,举之!天下四野,夫当一力乎,擎之!一个连古代话都听不懂的现代人,穿越到古代能走到哪一步?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是岁月派的星星糖

    你是岁月派的星星糖

    婚礼前夜,李晓澄暗戳戳地上知乎发帖求问网友:“嫁给前男友的叔叔是什么感觉?”裴庆承回答:你可以坐在巴黎时装周的第一排;你的照片偶尔会出现在财经版;你可以每天在300平方的卧室醒来;你可以一个月喝一万块的COCO奶茶,等等。李晓澄一眼就认出这人是谁,沉着脸回复:那我可以把你不住的别墅拿去换不锈钢脸盆吗?
  • 穷游武林

    穷游武林

    大陆分分合合,武林与朝廷共存,井水不犯河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男主天真少年,如何成为铁血将军,为何成为一门之主,为何游历大陆,为何冷漠无情,又为何孤身只影消失于人群。
  • 隐身侍卫

    隐身侍卫

    新书《首富小村医》,桃子卖没了精心研制二十年,火爆出炉了,QQ阅读首发,铁杆杆们,你们在哪里?
  • 你是我青春最靓丽的风景

    你是我青春最靓丽的风景

    如果说回忆能化解心中久久未能冷却的记忆,那么我想,记忆中的光阴就属于那个专属于我的小世界!就像人海中的汹涌,记忆中的惆怅,回忆里的恍惚,仔细去观察,总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时候,我想那大概就是青春中最靓丽的风景!
  • 温故(之九)

    温故(之九)

    《温故》是历史文化读物。它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这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本书大体上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2)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3)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 除却巫山不是云

    除却巫山不是云

    神仙又怎么样?凡人又如何?谁说仙凡相恋一定不会有好结果的?本小姐偏偏不信这个邪。因为,除却神仙的身份,我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也会喜欢俊逸的面孔,也会迷恋温暖的笑容。说到底,只不过是因为自己也有那么点儿小小的私心,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伤心的时候可以依靠,开心的时候可以掐一把的肩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名圣主

    无名圣主

    “(⊙o⊙)啥?还有这种修仙方式?”路虎被震惊得下巴到快要掉了。自从他踏上修真这条路来就从没见过只要不断去历练就能提升修为的功法。“你师傅不是说小霖的丹田是一片混沌,相当于没灵根,不能修练嘛?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说她能修练,你说,我们能阻止吗?”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到一个修真世界的苏霖依,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也能像书里写的那样上天入地,没想到上天却给她开了一个大玩笑:她没有灵根!是的!她的丹田里是一片混沌。就在她决定放弃修仙,作一个凡人时,却天上又掉馅饼,砸了她一脸。居然说她的这种情况是要凝婴的节奏。老天,你还能这样玩的吗?哎!没办法,只能按书里写的去作喽。且看某苏的另类修仙。偷偷告诉你,还能边修仙边拐个小白兔哦!
  • 红唇与领带

    红唇与领带

    本书系台湾当代知名作家、东海大学教授周芬伶的散文自选集。作者的作品以女性书写闻名,文字间既有感性的流动,亦有精细的修饰,诗一般的语言令人读起来有忧伤,有畅快,有愉悦,有悲戚,有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