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9000000008

第8章 开拓现代农学(1)

为童子师勉以维持生计,债务却无法清偿,为家庭考虑,他念念不忘祖母的教诲:宜弃产业的一半以还急债,得以脱身外出谋生,“负米四方,门祚之兴,乃可望也”。[1]从自身考虑,那正是“少年意气正纵横”的时代,罗振玉在《集蓼编》中回忆说,当时“年少气盛,视天下事无不可为,耻以经生自牖”,“好读杜氏《通典》及顾氏《日知录》”。怀抱着见用于世的志向,也不安于长久在家乡为童子师。尤其1894年甲午一战的失败,全国人心沸腾,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感召下,为国、为家,也为了个人,罗氏决心到风气早开的上海做一番事业。1895年出售薄田百亩,得钱千余缗,更将腴田百亩抵押给蒋伯斧,贷款两千缗,偿还了急债,又继娶丁氏,将寄养外家的女儿接回抚养。安排好家事,终于在次年(1896年)三十一岁时来到上海,与蒋伯斧一道创办学农社,办农报馆。此后十余年间,究心于农业问题,译述欧、美、日本的农学著作,出版《农学丛书》,投身农业教育,成为我国现代农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3.1 创办学农社与《农学报》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年)春,罗振玉与蒋伯斧共同筹资,到上海创办了学农社,组织人编译日本和西方的农学书籍,并成立农报馆,出版《农学报》传播国内外农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当时的上海,维新变法的思想非常活跃,学社报馆林立,不过农社还是首创。当时汪康年创办的《时务报》影响很大,罗氏在《集蓼编》中曾回忆汪氏在谈到办报宗旨时说“今柄者,苟且因循,呼之不闻,撼之不动”,积重难返,必须大声疾呼伸民权、开民智。他聘梁启超任撰述,纵论时政,激励人心。当时罗氏也曾为之激动,在家书中说“穰卿(即汪康年)与儿旧交,所著《时务报》切中时弊,留心时事者不可不读”。[2]但是对于解决时弊的办法,罗氏与当时《时务报》的观点有所不同,他认为首先要了解西学,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如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十九日的家书曾对守旧派“谈及西学,辄斥为用夷变夏”的思想表示极大的反感,而为朝廷开始颁发一些新政欢欣鼓舞。同年五月的家书中说:

近人谈及洋人,恨之至骨,绝不知西人法制之美,学业之精,安于固陋,人才日衰,皆由于不立学堂之故。刻处处有兴学之议,津汉铁路准办,又奏准民间开矿,此等事皆时实有转机之象,杞人之忧为之顿解。迩日淮人之来从儿西学者渐多,亦风气略开之征也。

可见在变法前夕罗氏也是比较活跃的,以至变法失败在家乡淮安曾出现康梁变法罗氏参与其事的传言,引起了家属的惊慌。实际上罗氏对于康梁维新派思想是有疑虑的,康有为讲托古改制,他撰述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是为他政治观点服务的,从学术观点上,必为学风严谨、不尚空谈的考据学派继承者所不能接受。而以章炳麟为代表的革命派,以排满复汉为旗号,更与罗氏的思想格格不入。罗氏所受到的全部教育使他认为,清王朝“以三百年天下共主”就是国家的象征,“我高曾祖弥以来,赖国家之庇荫,得守田园,长子孙”,不能不顾国家的存亡。[3]他还认为“中土立国之道,在礼让教化,务安民而已”,“且古者治法、治人并重,今弊在人耳,非法也,至以民权辅助政府之不足,异日或有冠履倒置之害”。[4]将清王朝与国家混为一谈;只讲民生,不要民权;只讲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而害怕革命,反对打破旧制度。这些是他思想的误区,也正是这种思想决定了他一生的政治态度。

正因为这种思想分歧,罗氏认为当时的志士多数浮华少实,和蒋伯斧议定与他们要保持一定距离。所以未参加他们的政治活动,而潜心研究农学,考究其新论、新法。罗氏在上海曾将数年研究农学的成果集成《农事私议》,序中他谈到学农的宗旨,说:

理国之经,先富后教,治生之道,不仕则农……尔来外侮频仍,海内虚耗,利用厚生,尤为要图,爰就斯业,专虑探讨……一得之愚,差得献曝,世有达者,举而行之,空言之诮,庶几免夫。

可见罗氏认为要富国就要发展农业,他研究农学的目的,就是给当政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富国谋略,并希望这些成果能够得到实施。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例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即戊戌变法的前一年,罗氏得到无名氏撰《黔蜀种鸦片法》一卷,作跋付印,[5]对当时广种鸦片以挽利权的社会思潮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解决办法。文中说鸦片之害众所周知,只因种烟利厚,“今倡禁烟者日少,谓宜广种者日多”。有人说广种鸦片可阻止外货输入,白银外流,这实是一种“欲杜利之外溢,不顾自贼自毙”的办法,就像一座美好的园林,为阻止邻家无赖折其护栏当作柴薪,主人自己尽毁房舍作为柴用。所以广种鸦片以挽权利之说是毫无道理的。不过强令百姓不种鸦片,改种各种谷物也是行不通的,因为鸦片之利数倍于谷,必须找一种获利高的作物取代鸦片。文中提出最好用种桑取代种烟。一亩之地可种桑百八十株,三四年后售叶之获可数倍于烟。若自己养蚕“每亩之获将十万以视”,而种烟每亩所获不过万余钱。文中还分析种桑较种烟有三利,如植桑用劳力较少,逢歉岁少;种烟用劳力多,且或败决于割浆之时,虽平日长势良好,割浆时遇雨,则“无纤毫之获”。特别是种烟之家吸烟者过半,自种自吸已去其利十之二三,而植桑则有利无弊。不过种烟利在当年,植桑利在三四年之后,所以烟田改桑田要一步步进行,“有田三亩者,令二亩植烟一亩树桑,三年以后桑树既成亟兴蚕利”。百姓尝到种桑的甜头,“植烟之二亩将不令而自改,但必须官绅协力,将烟田编籍,行三亩改一之法”,然后“立茧厂、学织造,其利可胜计哉!”在这篇跋中,罗氏还提出两点,一是希望当政者能“起而行之”;二是指出“闻近来印度植烟之处,政府令其改植桑、茶、木棉”,印度是最早种鸦片的国家,已翻然改图,中国不能再“瞑然不知变计,而日竭脂膏于一呼一吸之间”了。说明罗氏此论是为了解决时弊而发,而且是在吸收了国外好的经验,做了一番调查研究后提出的具体可行的办法。他不仅有纸上的议论,而且积极推行科学实践,从罗氏起草与蒋氏联名的致张謇书,[6]可知他当时还积极参加了推广蚕业的活动,为浙江蚕业局访求教习,寻找当年派出留学的归国人员。还散发学农社章程,征求意见,呼唤同道,当时有人愿捐沙地若干加入学农社,则又准备开荒试种,寻找当行切实之人作为总理。

当然,学农社最主要的工作还是译书。在《集蓼编》中罗氏回忆道,当时认为实现用世之志,需要立一业,中国是“农为邦本”,因而立志学农,先读了中国古代农书《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又读欧洲的农书译本,后者讲到用科学方法进行农耕可增收获,却缺乏详细的资料,因此办学农社的目的就是“购欧美日本农书,移译以资考究”。书籍的印刷出版是需要一定周期的,为把新知、新论迅速传播开来,就要办报,所以又创办了农报馆,出版《农学报》,由蒋伯斧总庶务,罗振玉任编辑。该报创刊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四月,初为半月刊,每期约二十面,载农事奏折、条陈、农事译文。次年改为旬刊,增加了禀牍、事状栏目。1900年篇幅减半,内容分文篇、译篇两部分。1902年刊头始加江南总农会印字样。[7]罗氏关于农学的著述,多先在该报上发表。

正因为这样,百日维新时,湖南巡抚陈宝箴曾举罗氏应经济特科;端方以三品卿管京师农工商总局,锐意兴农,致书罗氏询问措施,罗氏答书千余言,提出兴修京畿水利,这是他们订交的开端,端方接受意见拟先垦张家湾荒地。[8]而且光绪皇帝还有上谕:“务农为国之本,亟宜振兴……上海近日创设农学会,颇开风气,着刘坤一查明该学会章程,咨送总理衙门查核颁行,其外洋农学诸书并着各省学堂广为编译,以资肆行。”[9]看到自己提倡的事业得到响应,罗氏非常高兴,他在家书中写道:“中国农业转机将在于是,不仅草野小臣,私衷欣慰也。”此外,家乡浙江上虞地方官也与罗氏联系,拟办上虞农工学堂。[10]但不久变法失败,振兴农业的种种措施也随之流产。当时朝旨禁学会、封报馆,虽未封农报馆,但蒋伯斧主张农报馆也自行关闭,却由于尚欠印书费无法关闭,罗氏致书两江总督刘坤一,请将报馆交农工商局改为官办。刘坤一答“农报不干政治,有益民生,不在封闭之列,至于农社,虽有乱党(到会签)名,然既为学会,来者自不能拒,亦不必解散,至归并农工商局未免掠美,有所不可”。并批示上海道拨款二千元维持。当时蒋伯斧以此款偿还印费欠款后,回乡侍奉老母,罗氏独自一人担起农社与报馆的职责。不久学农社虽经刘坤一改名为江南总农会,但和报馆一样,仍由罗氏举私债维持,直到1907年罗氏进入学部供职,携眷入都,才将学农社和报馆结束。

3.2 编辑出版《农学丛书》

学农社自1896年初创办,到1900年已移译了不少农书,罗氏编为《农学丛书》,始拟措资出版。最初计划印行百部可售得五千元,以半数偿付印费,余款可维持农报馆。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罗氏至湖北主持农务局和农校,提出丛书可印二百部,由他出面要各州县购买,以扩大发行。由于这部书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后并未借助张氏之力,亦十分畅销,第二年售书所得除偿还本金及维持报馆学社开销外,尚余数千元,罗氏得以清偿了家庭旧债,仅剩下抵押给蒋伯斧的田产尚未赎回。因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1904年从湖北调任江苏巡按的端方,在聘罗氏为江苏教育顾问时,将《农学丛书》五集进呈光绪皇帝。端方在《进贡农学书籍折》中谈了学农社成立经过及宗旨,说经调查了解罗氏“家本寒畯”,学农社“虽经改为江南总农会,公家并未助给经费,而所译农书裒然成帙,皆系该员独立支持,未尝中缀。较之妄出报章有害人心希图渔利者,用心相去不谛霄壤”,“观其考核之勤,采取之博,自应将原书进呈御览”。[11]

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杨直民撰文《中国传统农学与实验农学的重要交汇》,[12]详细介绍了这部《农学丛书》。文中说该丛书署江南总农会编,共七集,包括二百三十三(一说二百三十五)种译著,光绪末年石印出版。它的内容既有传统农学中的要籍《陈旉农书》,又有大量欧美日本农学著作;既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经验技术,又对各地种兰、植茶、艺花、养金鱼等需要特殊技术并容易获利的生产项目给以更多注意;既有完整的农学著述,又有重要技术专题的摘编,如《人工孵卵法》系从杨双山《豳风广义》中摘录的。此外还有专题的调查,如《南海县西樵塘鱼调查问答》就是据罗氏提出的问题,由南海陈敬彭回答而撰的。内容相当丰富,所以研究者指出它“汇集了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不少要籍,增添了不少民间农业生产调查内容,反映了当时中国传统农学及其发展方向。它又通过译述欧美日本农书,较全面地引进实验农学的丰富资料”。这部丛书在近数十年来的学术界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从农史研究的角度看,它至少是将两种不同发展阶段的农学,即“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传统农学”与“以科学实验武装的现在农学”,“开始结合在一起,初具现代农学的雏形”,“中国农学史的研究,无法绕开它行走”。

研究者认为,我国移译介绍国外农书,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李善兰译英人林德列《植物学基础》。此后,梁启超编《西学书目》,蔡元培编《东西学书目》,都有若干动植物学、昆虫学、林学、农政等方面的著述。但是《农学丛书》中,不仅有移译,还有罗氏结合中国农业发展情况所作的点评,体现了传统农学与实验农学交汇的特点。例如:

第一,《农学丛书》突出了农事以辨土性为第一的思想。翻译了代表这种观点的农学著作,如英人黑球·华来思的《农业初阶》,不仅论及“农学之法,先须辨其土性之所宜”,而且具体介绍如何用物理、化学分析的鉴定方法。在《耕土试验成绩跋》中罗氏写道:“右耕土试验成绩,从日本农事成绩中摘译出,考农事以辨土性为第一,能辨土性,方知土中所缺者何元素,所饶者何元素,然后施肥乃有把握。中国农民,概施固定之肥料,泥守往制,卤莽因循,不知变通,故译此卷资借鉴焉。”

第二,提倡使用化学肥料。在《人造肥料品目效用及用法》一书的编者记中罗氏写道:“肥田之物,在化学未发达之前,概用天然肥料,如人畜便溺、草木根芥之类,及化学进步,而人造肥料兴焉。人造肥料有数益:切效宏,一也;体积减、便运输,二也;可按物之特性而施所嗜之要素,三也。”在《啤噜(即秘鲁)鸟粪论跋》中说:“考今日东西各国多用化学肥料,而中国则至今尚无用之者,此卷文笔拙劣,故刻存之,以资参考。”

同类推荐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马克·吐温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转变,其思想和作品风格也呈现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改变。马克·吐温不受欧洲传统的束缚,以新大陆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提倡并开辟了“运用口语进行创作”的独特文体。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

    卫国英雄丛书,将中国历史上在抗击外敌战役中荣立功勋、威名远扬的名将事迹做以介绍,将中国古代名臣名将独有的思想气节,转化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在当代中国正经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戍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亟需宣扬,卫国英雄的形象更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中。本套图书面向青少年读者群,配以手绘插图,装帧精美,作品版本经典,作者均为相关领域研究专家,是值得收藏阅读的人物传记读本。陈明福所著的《卫国英雄:邓世昌(青少版)》以白描笔法,讲述了邓世昌成长经历、抗击外敌的气壮山河故事。?????????????????????????????
热门推荐
  • 嫁个将军好过年

    嫁个将军好过年

    穿越成相府傻子三小姐,以为可以过一回米虫生活,却被一道圣旨赏给了一品将军。嫁就嫁贝,却在新婚隔天被丢入了废园,面对四面漏风的破屋!TNND,还让不让人活了?楚天翔我的正牌相公,一道圣旨把我娶进门,却在新婚隔天把我吃干抹净后丢入了废园。等我向他讨要休书时,他却用他的圆月弯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冷冷地问:“你是不是给我爬墙了?”靠,你小三都养了,还不许我爬个墙?夜孤寒离殇宫主,带着罗刹面具的男人,新婚那天我揭下了他的面具,绝美的容颜上带着妖艳的血花,让我的心竟是如此这般的痛。苏凝芷玉面毒郎君,虽说你是我把上的,但是不要每次我们亲热的时候,都会有毒虫蛇蚁来助兴喂,我郑重申明:我对一切毒物过敏,小心我哪天对你都过敏。孟子墨、孟子轩,绝色双胞美少年。咳咳,你们的爱我吃不消,我不想做你们争夺的玩具。“不行,”不亏是双胞胎,脱口说出的话都一样。不过作为玩具的我能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挖?我要自己跑路。情景一:苏凝芷与我的相遇日“那你看岸上,”妖艳美男指了指岸上我的衣裙。“啊,”原来我脱下来的衣裙正半盖着一套紫色衣衫,显然他是比我先到此处。“对不起,是我没注意,”我红着脸低下头。感觉身边水波荡漾,等我抬头看去,只看到妖艳美男光楼的背影,他快速的拾衣穿妥后转身。“你,好好洗,”妖艳美男对我笑了一下,然后他捡起我的衣裙尽数的丢入池中,“顺便把和你一样的这些脏衣服也洗洗。”靠,这个男人有激发我心底小宇宙暴发的潜质,我咬着牙捡起了漂在水面上的衣裙。你等着,我李湄儿发誓一定要拿下你,到时让你舔我的脚趾。李湄儿其实是个慢热型的女主,平日里懒人一个,只有到关键时刻才会激发出她的小宇宙,一步步的走上掌控自己人生的色女YY之路。好友的文文《女王夫君不嫌多》夜光莹蝶《将军有女许给谁》酥肉儿《迎宾小姐的夜总会见闻》路非祸《逃妃索爱》蓝薇蓝《独傲天下》薄唇醉《相公好凶猛》路非祸
  • 大使咒法经

    大使咒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设计概论

    设计概论

    概括介绍了艺术设计这一门科学的基本发展历史、基础的概念分析、学科的基本分类,以及各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知识内容、当代基本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并根据我国当代一系列开放政策的需要阐述了艺术设计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的重要关系。同时,本书也对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知识技能、经营管理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能力作了介绍和建议,目的是使学生对艺术设计这一行业在宏观上有一个比较详尽的把握,并能够对其理论的认识也运用,为将来的深造和发展奠定坚实雄厚的基础。
  • 都市之掌门你惹不起
  • 中国法治之路

    中国法治之路

    宪政是当代一种比较理想的政治制度。它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一大文明成果,是各国人民通向幸福的必由之路。那么,究竟什么是宪政?它包含哪些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如实行宪政,在政治制度上需要作哪些改革?需要解决哪些理论认识问题?所有这些,都是现在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本书就这些问题探讨充分,并就中国宪政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 倾城女帝 傲娇归来

    倾城女帝 傲娇归来

    世人皆不知,她本是“女娲娘娘”最小的女儿,凤凰一族,乃上古时期女娲娘娘的护卫,女娲和自己的贴身护卫,也就是凤凰一族的族长“凤苶”相爱,有了她,同时她也是凤凰一族的长老们,选中的下一届“凤神”,真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幸运儿,可就在她刚刚接任“凤神”之位,即将迎来千岁生辰的前夕,却被最信任的朋友和亲人背叛,一位“天之骄女”骤然间经历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天堂坠入地狱,受过脱去“仙胎神识”的酷刑后,被打下了“仙神台”,坠入了永世的轮回。他,轩辕云,当世最神秘的的家族,轩辕一族的少主,也是当今宇国之帝王,神界尊主,为了她,前世甘愿坠入无边黑暗,只为等待她的转世;他,完颜楚,东秦大皇子,为了她,甘愿行使逆天大法;他,纳兰若瑾,当今武林的暗帝,为了她,不惜挑起武林浩劫;他,南怀钰,魔界之王,为了她,最终魂飞湮灭;他,涅梵音,“幻羽国”最年轻的少年将军,原为龙族太子,为她,甘愿承受剥皮抽筋之刑;一场婚礼,十里红妆,举国震动,各偏安小国纷纷前来恭贺,当世最大的国家“幻羽国”倾全国之力给他们的公主“轩辕霄玥”办婚礼,本应是何等的隆重和盛大,可是观礼的众臣和百姓,却都是一副哀戚的神情,“幻羽国”公主“轩辕霄玥”,今天本该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却成了她这一生中最大的梦魇;涅槃重生,倾城绝世,转世归来,凤眸一抬,唇角一杨,搅动的天下归一。一只要成精了的呆萌‘红眼狐狸’小萌宠,加上一个更加呆萌到瞬间要融化了你的心的,人称‘傻白甜’但却精明到“天~怒人怨”的主子,一个外表似仙人,又近乎妖孽的,儒雅的,俊逸的,但却满肚子阴谋诡计,阴险腹黑,外加极度无赖的‘一国帝王’,与两个集所有大人的优点于一身的,四五岁的小萌宝,为争夺一个傲娇到不行了的,容颜绝世的,女帝的宠爱,见天滴!!!互相扯后腿儿,那画面,瞬间美醉了你我,美醉了天下。。。
  • 爱情树

    爱情树

    左星荣和冷娟初中的时候是同班同学。左星荣是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男孩,学习成绩一般,也没有什么爱好和特长,在班上属于很不起眼的那一种类型,但身体略显单薄的他眉宇间却透着一股坚毅和执着。而冷娟却正好相反,她活泼可爱,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特别迷人,声音美妙动听,就仿佛清脆的百灵鸟的歌声般动人心弦。她不仅学习名列前茅,而且还是班里的文体委员,才华横溢。那时,班上有很多男生都喜欢冷娟,有些甚至鼓足勇气去追求,但都屡屡碰壁。因为冷娟觉得现在谈这些东西还为时过早。虽然如此,她还是期待能有一份美好而又轰轰烈烈的爱情垂青于她。
  • The Charleston Academy of Domestic Pursuits

    The Charleston Academy of Domestic Pursuits

    Nestled deep in the South is a tiny Academy that teaches classes in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world: the domestic arts. The Academy's unique curriculum includes everything from cocktail-party etiquette to business entertaining, dealing with household guests, and cooking for the holidays. Here, after a little gentle instruction from Deans Pollak and Manigault, interspersed with plenty of humor, students find they are living healthier, having stronger ties to friends and family, and using their houses to branch out in ways they never dreamed possible. Since not everyone can get to their sold-out classes in Charleston, the Deans are now offering this book so happier living can be within everyone's grasp, not just the select few.
  • 终于等到你

    终于等到你

    对于不婚女王管彤和林咪咪而言,婚姻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尽管每周都被父母逼着去相亲,但是管彤从没有想过要步入婚姻,直到谢博文的出现。但是,那段不堪回首的恋情横亘在管彤的心里,她还敢放手去爱吗?闺蜜林咪咪也是不婚主义。电视台美食节目主持人的身份使她游走在众多的男人之间,享受着他们的<终于等到你>追逐和爱恋。但是一次发烧,杨咪咪独自晕倒在家里,幸亏管彤及时赶到将她送到了医院。自此不堪忍受孤独的她领养了一名男婴鹏鹏,在照顾鹏鹏的过程中杨咪咪逐渐学会了关爱他人,学会了爱与被爱。她决定要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给自己也给鹏鹏一个完整的家。自此,杨咪咪开始在各大相亲网站上注册会员,带着鹏鹏奔走在相亲的路上。当管彤和杨咪咪尽情享受着自己的单身生活时,闺蜜周旋的婚姻却亮起了红灯。不堪忍受丈夫、婆婆的奴役,一向隐忍的周旋最终选择了离婚。正当周旋准备享受自己的单身生活时,却意外邂逅了同样离异的动物园管理员赵聪,两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曾经在感情和婚姻中触礁的姐妹三人,在遇见那个对的人之后,逐渐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