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9000000007

第7章 植基古学的青少年时代(2)

2.4 劬学与交游

家政的重担不能窒息对学业的追求,十六七岁的罗振玉,白天要应付债主,奔走衣食,只有在夜晚读书。每天准备好满满两盏灯的油,总要用尽才睡。由于每日睡眠太少,一年后,患了严重的失眠症。后来迎娶了比他大一岁的范氏入门,生活比较有规律了,失眠症才渐愈,但在贤淑妻子的支持下仍经常夜读。《集蓼编》中写:当时小仅方丈的书斋,别置小榻,每夕夜读,妻子总要先帮他整理书案,自己持衣在旁缝纫,“儿啼则往抚之,予丙夜就寝,淑人必为予整书卷、理衾枕,始伴儿眠,往往匝月不通一语,恐妨予读也”。

在淮安的那些年,读的书大多是借来的,而引他入门的一部书,却是父亲以三十千钱给他买的《皇清经解》。光绪八年(1882年),他与兄长同赴乡试,归途绕道江宁省视父亲,于书肆见到《皇清经解》,引起很大兴趣。书中汇集清代学者经解,共一百八十八种,千余卷,是摹勒《石鼓文》的阮元辑刻的。当时自己无钱购买,父亲知道后,满足了他的愿望。书到手,他如获至宝,归后,按计划每天读三册,一年间一字一句地将书读了三遍。他在《集蓼编》中回忆说:“闻先辈言,读书当一字不遗”,所以“虽观象授时、畴人诸书读之不能解,亦强解之。予今日得稍知读书门径,盖植于是时也”。

在读经史的同时,他深感古碑刻对经史考订的意义很大,因而很重视这些物质文化资料。十七岁乡试之行的另一项重要收获,就是在扬州买到仪征张氏榕园藏石拓本十余纸,这是他一生收藏墓志拓本的开始,对碑刻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将其用于经史考订之学,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首先校勘《金石萃编》,这是清代重要金石著作,王昶著,共一百六十卷,收录秦至宋、辽、金碑刻达千五百种,还有一些铜器和其他铭刻。内容包括:铭文、考释或前人题跋、按语。内容丰富,但有一些讹文、误字、漏字。当时家无碑刻拓本,又无力购买,就赁碑校读。当时山东碑帖商人刘金科常带山东、河南、陕西碑刻拓本到淮安贩卖,租赁每份二十钱。从光绪九年到十一年(1883—1885年)共赁碑八百余通,与长兄振鋆共同研读。罗氏后来回忆说:当时兄弟二人各居东西二舍,每夜在青油灯下疾读,煤染于手,十指尽黑,摩挲倦眼,面目亦黝然而墨,二人相顾不禁哑然失笑,就这样涤荡了平日的抑郁忧愁。在长兄去世的第五个周年,他曾请人画《赁碑图》,自己写了《赁碑图记》,编入《面城精舍杂文》甲集,追忆这一段生活经历,寄托对长兄的怀念,“且以志寒士为学之非易也”。

在这几年中,长兄完成了《碑别字》五卷。长兄去世后,随着所见碑志的增多,又一再进行了校补,罗振玉曾让三子福苌随时将所见新字补于书眉,后成《碑别字补》五卷。1928年将正续两编十卷合刊为《增订碑别字》五卷时,距离长兄著作《碑别字》已四十三年了。而他自己,通过赁碑校读完成了《金石萃编校字记》,对照碑文将《金石萃编》失录的字补上,讹文误字予以补正。还有《寰宇访碑录》是清代大经学家孙星衍和邢澍合撰的历代石刻目录,收录周秦到元代碑刻八千余种,注明书体、立石年月等,是很有用的目录书。后来赵之谦又作《补寰宇访碑录》。罗氏通过赁碑校读,作《寰宇访碑录刊谬》一卷,二十八岁再作《补寰宇访碑录刊谬》一卷和《再续寰宇访碑录》二卷,以后还有学者不断续补、校勘,使《寰宇访碑录》逐步得到丰富和完善。

赁碑校读过程中罗振玉还作了《读碑小笺》、《存拙斋札疏》,均成于十九岁(1884年)。《读碑小笺》主要是以碑刻证经史,收笔记九十九条,除了订正《金石萃编》十九条外,订正涉及的书有段氏《说文解字注》、《集古录》、《金石录》、《中州金石记》、《字汇》、《正字通》、《宝刻类编》、《授堂金石跋》、《关中金石记》、《曲阜志》等二十余种,反映当时他已读了很多书,而且能融会贯通。《集蓼编》写在淮安时“平日就人借书”、“日必挟册出入”决非夸大之辞。《存拙斋札疏》是集小小考订,如证《论语》“温故而知新”的“温”即“蕴”字,《礼记·中庸》“素隐行怪”《汉书》引作“索隐”,乃“素”“索”古字通用。清代经学大师俞樾曾将其中的一些考证摘入《茶香室笔记》。就像童子应试时学使张霁亭怀疑试卷并非出于一少年之手一样,《存拙斋札疏》再次被误认为出于名宿。后来,有人把该书送给著名学者汪梅村看,汪梅村为之作《跋》,称“其书不盈一卷,而考证极多精核”,“君贫笃行,敏于著述,年才弱冠,斐然有成,后来之彦,非君莫属”。这两本小书是罗氏著书之始,由妻子范氏脱簪珥刻行。

从十九岁开始著书到二十九岁,十年间著作近二十种,有的在他此后的一生中还不断增补、完善。熟悉他这一时期著作的学者,如张舜徽教授曾评说,这些著作“内容极为广泛,而他的治学严谨、考证精审,是承乾嘉学者们的学术风气一脉而来的”,“在很年轻的岁月里,就已成为清末学术界的知名人物了”。

罗氏早年在故乡淮安期间的学术活动,还得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友人支持。

光绪九年(1883年)冬天,罗振玉结识了周至路山夫(岯)。路山夫出身翰苑世家,以荫子得官做到知县,由于不肯逢迎上司,被劾罢官,流寓淮安,筑屋于郡城东北隅,因在边高士(寿民)苇间书屋之西,就称“苇西草堂”。他有学问又有收藏,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比罗振玉年长近三十岁,但二人谈起金石考订之学却很投契,从而订忘年之交。“遂晨夕过从,无闻寒暑”,稍后,常会于草堂的还有丹徒刘梦熊、刘铁云兄弟,山阳邱崧生,吴县蒋伯斧等。在草堂或“各出金石书画相娱乐,或剧谈痛饮抽毫赋诗”。[4]

罗氏与山阳邱于蕃(崧生)订交是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二十三岁时。邱氏出身诗礼世家,家境也不错,有先世的遗产足以自赡,但因不善治家,随着子女婚嫁,家道日益衰落。在淮安时,他们不仅一起谈学,邱氏对罗氏经济困境的解脱,也给予过帮助。

罗氏自长兄病逝,家计愈加艰难。祖母说,死守祖产不忍割舍,志虽可嘉却未免太愚,应割产一半还去急债,得脱身出门谋生才能打破僵局,使家庭有复兴的希望。但当时米价极贱,田更难卖,想通过父亲在外谋职,也未找到门路。后来,还是邱于蕃推荐,应山阳刘氏馆为童子师,每年酬修两万钱(约合白银二十两)。三年后,移馆邱于蕃家,再一年又移馆刘家,教授刘梦熊、刘铁云兄弟之子,岁收增至八万钱。由于当时的物价贱,这笔收入对一个债务重压下的家庭是不小的帮助。罗氏家庭困境的缓解,第一步是在邱氏帮助下迈出的,这是事实。然而有一种说法流传颇广,如溥仪在《我的前半生》就说罗氏在邱家教书时,将其百数十件唐人写经及五百多件唐、宋、元、明字画席卷而去,因此发了家,却是无稽之谈。罗继祖在《永丰乡人行年录》中进行了剖析,特别指出:唐人写经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甘肃敦煌始被发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年以后,大量流出国外,才逐渐被国人所知;罗振玉于邱家为童子师是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初见敦煌卷轴是在宣统元年(1909年)赴日本考察农学归国返京,与伯希和相见时,伯氏告知石室尚有卷轴约八千件,以写经为多,由此罗氏奔走于学部和京师大学堂,致力于将“唐人写经”等购至京师;而邱于蕃卒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完全不可能家藏“唐人写经”。可见这种说法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而且从《永丰乡人行年录》中可以看到,罗、邱的关系决不仅仅是西席与东家,而有终其一生的友谊和交往。如:

1888年,订交,罗氏得山阳阮吾山(葵生)《风雅蒙求》稿本,“以示路山夫与于蕃,路、邱各作序、跋,醵金刻行之”。

1889年夏,“以所藏明仿宋庆元晁氏宝文堂本《具茨集》赠邱于蕃”。

1890年正月,馆于山阳刘氏,“邱于蕃所推荐也”。

1891年,“有李氏者藏五代杨吴李涛妻志石,扬州浚漕渠所得”,后“移石至邱于蕃家,乡人与吴县蒋伯斧亲施毡墨”拓之。该年还常在一起作诗联句。

1892年,妻子病逝,愁苦中邱于蕃等友人时邀为文酒之会,曾留下步韵和遣怀之作,有《闷坐书怀呈邱君蔷庵》等。

1893年,馆于山阳邱氏。次年移馆刘氏,仍有交游。

1895年,存诗有《有感事步邱蔷庵韵》(七律)二首。

1898年,在沪创东文学社,举邱于蕃任校务。

1905年,邱于蕃卒,年四十八岁,罗氏为其作墓志铭,叙其平生抱负。还提到“及今年夏,君以益贫且病,将归淮安,邂逅于沪渎”,“乃不数月而遽死矣”。[5]

由此可见罗氏非但不可能从邱家“席卷唐人写经”,也不可能“席卷”其他财物字画,这是没有疑义的。

蒋伯斧,家境小康,中乡试后父丧,定居淮安读书养亲。他和罗氏同庚,关系更为密切,交谊“垂二十年,出入与共,方在淮安寓居,过从无虚日”。[6]后来一起在上海办农学社,一起到广东参议学务,到苏州办师范学堂,同在学部授二等谘议官。因而是“在上海居比舍,日数见,当世贤达以人才询予者,必举君以应,故予客粤中、客吴下皆与君偕,出则连轸,居则接席。及君来京师,住予家者半岁……”蒋氏卒于1913年,罗氏为之撰写了墓志铭。

在刘氏兄弟中,罗氏较早熟识的是刘渭清(梦熊),他懂法文,醉心西学,不愿为官而闲居淮安。1895年邑中拟开西学书院,曾聘他教授外文、算学。罗氏同刘铁云的交谊始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当时山东河患频繁,山东巡抚的幕僚中,多援引贾让不与河争地说,主张放宽河身。上海筹赈绅士施少卿,更拟用海内赈灾之款收购河边民地。罗振玉以为不可,作《治河论》五千余言,拟投报社以警当世。刘渭清得见文稿,寄给在山东的刘铁云,铁云读后大喜,将自己所作《治河七说》送给罗氏,附信说:“君之说与予合者十八九,群盲方竞,不意当世尚有明目如公者也。”[7]1894年,刘铁云回乡守丧,两人才相见。当时正值甲午战前,友朋相聚常论及时事。1915年罗振玉在《五十日梦痕录》中回忆道:

时诸军皆扼守山海关,以拱京师,予谓东人知我国事至熟,恐阳趋关门而阴持旅大,以覆我海军,则我全局败矣。侪辈闻知皆相非难,君之兄且引法越之役法将语,谓旅大难拔以为证。独君意与予合,忧旅大且旦夕陷也。乃未久竟验,于是同侪皆举予与君齿,谓二人者智相等,狂亦相将也。

尽管罗、刘二人性格不同,但不少见解一致,特别是都有“好古癖”。刘铁云对古文物有相当高的鉴赏力,收藏范围广、数量多,罗振玉在同一篇回忆中,曾念念不忘地说“予之知有殷虚文字,实因丹徒刘君铁云”。也许正因为这些共同语言,使他们有较深的交谊,并成为儿女亲家。

淮安时代的交游在罗振玉一生中是难忘的,后来他在《题小像》[8]一诗中深情地回顾道:

少年意气正纵横,何事呼朋共耦耕。

种树书成谁乞稿,海滨回首不胜情。

注释:

[1]罗继祖:《庭闻忆略》,第10页。

[2]见《贞松老人外集》卷三。

[3]《甲子岁谕儿辈》,见《贞松老人外集》卷三。

[4]《路府君(岯)墓志铭(并序)》,见《永丰乡人甲稿》。

[5]《邱君崧生墓志铭》,见《永丰乡人甲稿》。

[6]《蒋君黼墓志铭》,见《永丰乡人甲稿》。

[7]《五十日梦痕录》,见《永丰乡人甲稿》。

[8]《贞松老人外集》卷四。

同类推荐
  •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Facebook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连Facebook的创建者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说不清楚。有1000个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种关于Facebook的定义。对于喜欢收发信息的人们而言,它是一个发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网页上每个月有近75亿张图片、2000万个视频和6000万则新闻、 日志之类的新内容上传。这里上传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扎克伯格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拥有整整一个世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
  • 二三毛:三毛传记

    二三毛:三毛传记

    三毛的冷郁、极端、神秘……米娜的辛辣、仗义、尖锐……一个性情女人写的性情女人。就当是性情女人辛唐米娜以她的敏锐与感性,带我们对“三毛时代”进行一次成功的穿越,我们将看到另一个性情女人三毛,不算太平的一生。
  • 芈月式宫廷传奇

    芈月式宫廷传奇

    穿越古今,还原历史真相;纵览宫廷,探索女权政治她们皆是“芈月式”的女子,从跌宕坎坷到华丽转身,一生传奇笑对人生!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本书为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之前传。沿袭“民国清流”系列图书风格,呈现出1912年至1916年新文化思潮汹涌澎湃的壮丽景观,客观再现20世纪初中国文化进程的巨大蜕变。时值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严复、谭嗣同、黄遵宪、柳亚子、苏曼殊、章士钊等传统文人开始思考救国之道并努力付诸实践。他们仓促而毅然地登上历史舞台,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为己任,自觉地自我启蒙,传播新学,通过文化进行救亡图存,表现出“民族之正气”以及文化生命的巨大魅力。在这个文以载道的传统国家,在史无前例的时代巨变中,传统文人遭遇各种困境、苦闷与彷徨,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与突围。他们在精神和思想领域奋力跋涉,以文字为武器,在实现相当文化和文学成就的同时,也希图借此找到一条走出晚清桎梏的文化转型之路,完成自身的涅槃。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一个平民的变迁(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个平民的变迁(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本书,是讲一个平民的事,白手起家,做生意被骗,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特别的关爱,结婚后也曾一度无房,最后独家代理了某胶卷的专有权,事业开始起步,凭借自己的勤劳、善良,终于成就了一份事业。有成就后不忘报恩,赢得了亲友的尊重,全书具有一定的励志意义,展现了我们这代人的影子和人生痕迹。
热门推荐
  • 孩子的第一本读物

    孩子的第一本读物

    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简短易懂而富有哲理的故事既可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又能引发孩子思考,启迪智力,并学会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国际大师儿童精品绘本系列:孩子的第一本读物》具有丰富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还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并有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可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 武魂往事

    武魂往事

    浩天正气,武义长存。斗心不灭,武魂不倒!何以乐逍遥,唯我酒天宗。仗剑凌九霄,诛魔天地间。
  • 吉拉德的幻象

    吉拉德的幻象

    《吉拉德的幻象》是凯鲁亚克的半自传体小说,展现了他在“垮掉派之王”标签下不为人知的温情一面。书中讲述了他年幼夭折的哥哥吉拉德生前身后的往事。之所以题做“幻象”,是因为作者把对童年场景的回忆与想象融合在一起,刻画了一个圣洁而敏锐的吉拉德形象:他短暂的生命中虽然承受着疾病带来的巨大苦痛,但他的智慧和品德却始终感染着身边的人。这一形象对凯鲁亚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引发他对生存意义的深刻反思。
  • 我接手了黑影兵团

    我接手了黑影兵团

    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咸鱼,被迫踏上了在异世界营救阴影之王尤克拉?瓦龙的故事......余南:说不定也会是一个谋权篡位故事......
  • 白少怼妻日常

    白少怼妻日常

    向来嘴毒不饶人的白少,怼天怼地怼死人不偿命,最大的爱好是就怼他家青梅叶青岑。只是,谁要是学他和叶青岑过不去,那他就会真让那人过不下去。白间从来奉行一句话:怼人一时爽,一直怼人一直爽。嘴毒腹黑不是错,长得难看才是错。PS:欢迎大家加群讨论:柿子爷的小仙女们:437924751作者君爱玩王者荣耀,也欢迎爱玩游戏的小仙女们。
  • 平明雪

    平明雪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 名宅故梦

    名宅故梦

    十里洋场,锦绣浮华,她舍却惊艳才名一头栽下。风云激荡,岁月波折,他拨开层层迷雾坎坷峥嵘。 这是一场权力的角逐,一段人心的戏目,一代红颜的过往,一座名宅的前世。她是锦衣玉食的名门闺秀,曾是蜚声沪上的女作家,却不得不踏入雪月风花;他是身份成谜的年轻将领,留洋归来意气风发,凭借无双智谋立于乱世烽火。世人记住倾城红颜的风流罗曼史,殊不知,她心心念念唯有一道明月光影,永驻流年。
  • 打破二次元去穿梭

    打破二次元去穿梭

    选取典故,构筑意象,摘取概念,魔法构成人海战术?指鹿为马,地火明夷,请了解一下一力破万法?墨守成规,请安安心心的给我躺着什么?敌人又变花样了?没事,中华五千年传承难道是开玩笑的?不服?忍着;不爽,憋着。而这个书是由魔禁为主世界穿梭,并不是单纯的二次元哦,请各位慢慢欣赏当前世界:魔禁(主世界)—约战(暂完)一千恋万花(未完)加群,666367391
  • 荒野大主播

    荒野大主播

    我叫易燃,我是一个小主播,每天的直播日常很简单。泡泡妹砸,逛逛野外,做做任务,升升级,偶尔......装个逼?
  • 倚剑歌行

    倚剑歌行

    仗剑高歌一壶酒,只此一生逍遥游。孟季是《江湖》骨灰级玩家,在一次登录游戏界面之时穿越到了《江湖》的世界里,身上还带着游戏的系统,且看孟季如何一路仗剑高歌,行侠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