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1200000006

第6章 沙滩人语(5)

胡为斯言?因为这些大个头的家伙以及煤、钢、石油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国家在价格上控制得较严。这样,改革以来因价格体制不合理,东北人自己吃了大亏,实际上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大贡献,却落了个经济发展水平位次后移,真是有苦难言。与此同时,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对它们挖得很苦,搞得这些昔日的天之骄子老态龙钟,效益不佳,影响了东北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如此,东北的许多大中型企业是中央直属企业,计划程度高,如何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东北人说了不算,这就影响了东北经济改革步伐以及经济的发展,现在东北人提出“第二次创业”,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东北人吃饭用的盘子大,饭菜数量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的一桌菜,起码实际数量要超过其他地方一倍。有时饭桌上盘子叠成了蔚为壮观的“金字塔”。就这种现象,我请教了一位东北籍的学者,他的解释是: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的内在气质密不可分。东北人生活在宏大广远的环境里,内在精神气质必然与外在环境融合,也是宏大广远的。这种内在精神气质的外在化,便体现为他们所创造出的东西都带有一个“大”字:大盘子、大房子、大火炕等。这解释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信服。

对东北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我取欣赏态度,而对大盘子这种外在形式,恕我不能欣赏。看到硕大的盘子垒成“金字塔”,十成菜吃得剩下六成,躬逢其盛,我有一种负罪感。我固执地认为,慷慨大方应该体现为乐善好施,扶危济贫,而不是体现为浪费东西。有人说:东北物产丰富,浪费点算不了什么。那么我要说,你还能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富?看看人家的宴会上的菜谱,只能说我们的做法是不文明的,是穷摆阔。如果是花国家的钱或大家的钱摆阔,那简直是败家子行为,决不能对此津津乐道,更没有理由自我欣赏。

东北酒风

东北人的能饮善饮在全国是出了名的。宴会开始,先是“三中全会”(白酒、葡萄酒、啤酒各一杯),继而是花样百出的劝酒辞,令你无法推辞。“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一喝就必须是一杯;一杯酒过后,主人说:“一条腿怎么走路;必须喝个双喜临门。”两杯酒喝完,主人发了话:“这第三杯更得喝。党的三中全会政策好不好?好。不反对三中全会,这杯酒就得喝。”事关政治问题,立场问题,你能不喝吗?酒过三巡,面酣耳热,主人大呼“换碗上来”,于是大家一齐醉倒。

酒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好饮善饮是东北人的天性,是东北人的可爱之处,适可而止,则无可厚非。但如要弄到“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则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宴会上死乞白赖变着法儿强迫人喝酒,更是不文明的表现,不仅不能加深感情,还会伤害感情,有时还会误事。现在人们到东北来,首先发怵的是如何对付喝酒问题。这还不该引起东北各级领导的重视吗?在东南沿海,现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劝酒,主随客便。我看东北的党政领导应该把不劝酒作为一项规定,专门发个文下来。不知道这算不算小题大做?

在民间场合,以赌赛喝酒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我以为也是可笑复可怜的。“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这话是当不得真的。大丈夫万世流芳,关键是或立德,或立功,或立言,不在于酒量大小。古来饮者留名的,是因为都是有真本事的。“李白斗酒诗百篇”,是以诗传名的,他的好饮便成了美谈。如果没有任何特长,只是能饮,别人除了说你是酒桶,还能说什么?当然,我们大家都是普通人,但是普通人只要敬业诚实,恪守诺言,做好自己那份事情,同样可以让人尊重,而不在乎能饮与否。

(原载于《党风月报》1994年第1期,发表时用了笔名)

我有一个梦

人必须有一个肉体,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欧洲一位哲人曾无限屈辱地说:“我是它的老仆人,它强迫我为它洗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为肉体所累。因为在高度分工、高度专业化的文明社会里,为了满足肉体的各种需求,我们一刻也离不开他人提供各种产品与服务,因而容易受到别人的伤害与欺骗,给我们带来屈辱与烦恼。

比如,在城市的大街上乘坐公共汽车,有的售票员小姐一开口,就可以噎人一个跟头,其言辞之锋利令人生畏。久居城市,尝到过几次厉害,自知我辈不是对手,懂得了小心翼翼,三缄其口。外地人,尤其是乡下人不晓得这一点,明明小姐满脸黑云,或因这个月奖金太少,或因刚买的化妆品又是假货而一肚子不高兴,偏偏这时候去买票,还要多嘴多舌:“买票。”“买到哪儿,说话!”“俺第一次来北京,哪儿热闹买到哪儿吧。”“哪儿热闹买到哪儿!火葬场热闹,你去吗?”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花上百元钱买一双皮鞋或旅游鞋,穿不到两天,鞋底与鞋帮就分了家;七八块钱买双线袜,洗一次就走了样,一只袜子可以装进去两只脚;如果你碰巧买了假药、假酒,那就更糟了。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伤害,很容易产生一种可怕的“涟漪效应”。比如,公共汽车售票员在百货商店遭了白眼,就可能拿某位乘客出气;如果这位乘客是位小学教师,她就可能拿学生及其家长出气;如果这位家长是个警察,一肚子不高兴上了班,就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找司机的茬儿,扣车、训人;再比如,如果农民买的化肥、农药是假的,误了农时,收入减少,他们就可能往棉花里掺土、往猪肉里注水,进行报复;纺织厂、副食店吃了亏,就可能以次充好、缺斤短两,从消费者身上找补回来。结果,不多的几个“癌细胞”迅速扩散,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与不信任,生活中我们就得时刻提防受伤害与蒙骗。人这样活着,该有多累!

为了逃避,我经常这样幻想:人如果没有肉体,只有灵魂该有多好!那样我们就可以免除以上烦恼,自由轻松地活着。然而,这终归是幻想,肚子的咕咕叫,注定要把我们从幻想的天空拉回到尘世,我们仍然必须为了满足肉体的各种需求去奔波。

既然灵与肉不可分,既然为了满足肉体与灵魂的需求,我们相互依赖,唇亡齿寒,那么,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相濡以沫,互相帮助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以感恩的心情对待生活、对待他人,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为他人服务呢?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歌词虽然有点儿不科学,表达的愿望却是美好的。

这就是我的梦,但愿梦想成真。

(原载于《是与非》1994年第10期)

城里人与乡下人

“我给大家讲个笑话。”酒过三巡,菜上五道,衮衮诸公都有点面酣耳热了。座中一位用餐巾擦擦油汪汪的嘴,主动要为大家助兴,把今晚的聚会推向新高潮。

“一个山东乡下人来到北京,好不容易挤上了公共汽车。咣当一声,车门关上,山东人大喊一声,‘同志,你夹住俺的腚了!’‘什么腚呀腚的,那叫屁股,土老帽!’售票员很不屑地说。‘同志,俺买票。’‘买到哪儿?’‘俺,俺买到安屁股门!’”席间一阵哄堂大笑,推杯换盏,气氛更加热烈起来。

这是一个在北京非常流行的笑话,每次有人讲,都能收到良好的娱乐效果。因为我来自农村,对笑话背后表达的对农民的歧视十分愤怒。每次听别人津津有味地讲述这个笑话,在座的人享受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我都会不合时宜地站出来:“查查诸位的祖宗三代,大家进城才几天,不要数典忘祖”,一下子败了大家的兴。

现在,城里人对农民的歧视司空见惯,而且成了一种时髦。比如,经常听到城里人酸溜溜地说,“现在老乡富了”,“现在有的老乡也当上董事长、总经理了”,“新鲜事,现在农民也开上汽车了”,等等。弦外之音,农民压根就不应该富,就不应该当董事长、总经理,不配坐小汽车。再比如,公共汽车上,如果一位女士旁边站着一个农民工模样的男人,她就会眉头皱得紧紧的,做委屈状、厌恶状、不安状,好像那乡下小伙就要对她非礼了。再看那年轻的农民,努力保持着与别人的距离,紧紧抓住扶手,生怕接触了别人身体,招人讨厌。

与城里人相比,乡下人确实文化水平低,少见识,不文明。比如,有的农民虽然有了几十万、上百万身家,当了董事长、总经理,但是身着西装却脚蹬布鞋,领带系在毛衣外边晃来荡去,土洋土洋,反而透着更土;有的农民在公共场合被抓住随地吐痰,死活不肯掏那5毛钱罚款,有的实在赖不过了,掏出1块钱,很气派地再吐一口痰,“不用找零钱了!”但是,如果城里人往深里想一想,为什么农民没有城里人文明、有教养,就不会那样理直气壮地鄙视他们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强调要消除“三大差别”,而实际上公共资源多数投到了城市,教育和文化设施条件好得多,使城里人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享受和接触现代文明,变得相对的文明和有教养。在农村,许多人还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不少学校还是“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没有机会见识现代文明。而谁能够成为城里人,是生下来就注定的。生在了城里,就可以进机关、工厂当干部、当工人,做一辈子城里人;生在了农村,就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修理一辈子地球。城乡隔离的政策,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实现鱼龙蜕变,可以逃离农村,更多的人是跳不过“农”门的。电影《人生》中的高加林,不是不爱巧珍,从乡下人变成“公家人”,对他的诱惑太大了。他的痛苦与矛盾,局外人是无法理解的。司汤达写作《红与黑》,对于连有道德谴责,但也抱有深深的同情。看《人生》,如果只是鄙薄高加林,那是相当浅薄的。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后期,毛主席一声令下,成千上万城市知识青年来到农村。农民们不懂反帝反修的大道理,不知道自己大字不识一个,怎样去教育来自城市的文化人。在他们看来,本来乡下就地少人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里娃是和乡下人争饭吃来了。尽管满肚子不乐意,念及孩子们远离父母不容易,他们还是张开怀抱给予关心,帮助城里孩子盖了房子、安了家,一碗饭分给城里娃一半。

后来,城里娃回到城市,伸开手让人看他们手上的老茧,诉说着他们在农村吃的苦、受的累、遇到的委屈。有本事的,还把他们在农村的苦难以及在农村看到、听到的龌龊事写成书、拍成电影,赚了钱,出了名。

再后来,一些不安分的乡下人也跑到城里来了。城里人开始抱怨了,乡下人来到城里,城市变得拥挤了,不安全了。一些理论家就如何对付城市流动人口献计献策,格外起劲。一般城里人更干脆,把乡下人赶回乡下去!这其中,有不少当年的知青,受过人家的恩惠。

且不说城里人这样做是否薄情,作为一个现在的城里人,我不禁为城里人捏一把汗:果真把乡下人都赶回去,城里人还能活得这样滋润吗?

几十年来,我国实行“铁饭碗”、“大锅饭”,以及从摇篮到墓地的福利制度,已经使一些城里人贵族化了。他们根本不满足什么按劳分配,而是希望少劳多得,甚至不劳多得。这些年,一方面城里不少人待业失业;一方面,有些脏点累点的工种,在城里根本招不到人干,像翻砂、环卫、锻造、纺织、建筑等工种和行业,只能从农村招工。在有的企业里,真正卖力干活的,是从农村招来的临时工、合同工。上海人就说:“上班白相相,干活靠阿乡。”城里人只看乡下人长着一张口,要吃饭,要穿衣,看不到乡下人也长着一双手,能劳动,能创造。改革开放以来,眼瞅着高楼万丈平地起,混凝土里搅拌着乡下人的汗水;乡下人到城里开饭馆、开发廊,城里人不再为吃饭难、理发难犯愁;成千上万乡下姑娘进城当保姆,为年轻父母解除了后顾之忧。

心理学家指出:在乘公共汽车时,车上的人和车下的人想不到一块去。车上的人说,够挤了,快开车!车下面的人说,等等我,别开车!现在城里人已经“上了车”,就讨厌乡下人再往上挤。然而,农村城市化,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不听城里人吆喝。所以,城里人最好还是欢迎农民到城里来,大家一起乘上城市列车,共同奔向文明与富裕。

(1995年3月)

《中外吃人史话》序

泰始之初,鸿蒙开辟,一群猿猴从大树上溜下来,从地上站起来,折木为耒,敲石为刀,开始从事原始耕种和狩猎活动。从此人猿揖别,掀开了人类历史的篇章。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是劳动创造了人。经过劳动这种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人类的智力不断改进,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类要生存,与天斗、与地斗,还要与外族斗,必须齐心协力,形成一定的社会秩序,需要有法律规范、道德规范、文化规范。历史上各民族的圣者、贤者为他们的人民树立了榜样,对人民实行教化。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随着人类毛发变得越来越少,也逐步变得文明、高雅、理性,与自己的祖先渐去渐远,与动物的区别越来越大。

同类推荐
  • 契诃夫书信集

    契诃夫书信集

    本书收录了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全部4000余封书信中的217封文学书信。时间的跨度是25年。在这些书信中,展现了契诃夫的创作、生活和思想的发展变化。展现给读者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真实的伟大作家。在这些书信中,你可以看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光辉,也可以看到作为普通人的平凡。
  • 总统班底(译文纪实)

    总统班底(译文纪实)

    伍德沃德在《华盛顿邮报》刚刚工作了九个月。1972年6月17日,星期六。伍德沃德接到本地新闻编辑打来的电话,说当天凌晨,有五个人带着照相设备和电子窃听装置,在位于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的一桩盗窃案中被逮捕。周六的新闻编辑部异常宁静,当伍德沃德开始打电话的时候,他注意到伯恩斯坦也在从事这桩盗窃案的报道。哦,天哪,可别是他。伍德沃德想起了办公室里的一些传闻,说伯恩斯坦很有抢新闻的本事。……1973年4月30日,晚上9点钟,尼克松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有请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播音员庄严地宣告。尼克松坐在他的桌子旁,桌子上一边放着他家人的相片,另一边是林肯的半身像。总统开始发言:“……今天,我作出了任职总统期间最困难的决定,我接受了两位最亲密的同事的辞职……在任何组织中,为首的人必须负责。所以,责任应该由我来负。我接受这一点……正是这样一种体制,使事实见诸天日……在目前情况下,这一体制包括了坚定不移的大陪审团,诚实的检察官,勇敢的法官,以及强有力的言论自由……”……1974年8月8日,尼克松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先秦、汉魏、两晋时期的文学,是中国文学逐渐成熟的阶段,是一幅幅陶冶性灵、崇尚自然,充满激情的生活画卷,它们的美满溢着情窦初开、浪漫忧思、风骨铮铮,为后世的文学树立了不同的典范。
  •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词境浅说

    词境浅说

    《词境浅说》是朴学泰斗俞樾之孙、红学大师俞平伯之父、近代诗词大家俞陛云的代表作。书中不仅从曲调、格律、词境等方面对选词加以笺释,更兼钩沉史迹、感怀词人,以极具诗意的笔法阐幽发微,“申其义而畅其趣”。
热门推荐
  • 提高办事能力全集

    提高办事能力全集

    在周围,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身无所长,然而却老练圆滑的人有时反而比一般人活得更轻松、潇洒、得意。他们头脑活络,办事说话八面玲珑,在人际关系中措置裕如,游刃有余。这一切,皆源于他们的办事能力强,说白了,皆源于他们“会来事”。
  • 唐颂天下

    唐颂天下

    阴差阳错来到大唐被误会为谪仙降临,王伦就顶着谪仙的名头到处造(zao)福(yao)天(zhuang)下(pian)
  • 月满西楼

    月满西楼

    月明如昼,风寒似水,美蘅闯入翡翠的巢恩怨交织的家族史中,她是单纯去应征做秘书的工作?还是不知不觉踏进她命运的轮盘中?十篇悬疑精彩,动人心弦的故事,篇篇让您爱不释手……
  • 腹黑狂妃:夫君乖乖不要逃

    腹黑狂妃:夫君乖乖不要逃

    这具身体的主人被亲兄妹陷害,一夜之间从天才变成废物,饱受蹂躏,被人活活打死,而她,二十一世纪的从不言败的天才佣兵,凡是她接手的任务从无败绩,当美眸重新睁开的那一刹那,芳华绝代无与伦比,且看她如何斗阴险兄妹,战狡诈叔伯,夺夫君之心,绽放属于她一个人的精彩!
  • 2023的守候

    2023的守候

    【新书《许你一生执念》已发布欢迎捧场~】“hello,大家好,我们是TFBOYS。”2023,国际巨星TFBOYS正式出道十周年2023,3652个日日夜夜正式结束2023,橙海燃起,TFBOYS对外宣称,“我们TFBOYS不会解散”2023,属于我们的十年之约……接下去的路,就一起走吧。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本书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作者刘义庆。全书主要记载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当时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门阀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丰富真实,全面地反映了“魏晋清谈”的风貌。本书行文言简意赅,意境深远,保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言,也对后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武道世界修个仙

    武道世界修个仙

    周清穿越了,金手指也到了,可没想到这个世界的水,却比他以为的还要深。
  • 嘿,我不是英雄

    嘿,我不是英雄

    号外号外!这本书,从九十八章开始免费啦,感谢一直以来陪伴我的读者,也正是因为你们的支持,我才得以一直坚持下去,这就当作是作者的一点小小心意。我过段时间会开始筹备新书(当然这本书是不会太监的),现在的书还是因为准备不足而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下本书一定会有进步。陈晓,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毫无男德,咸鱼一条,废柴一个。贪玩,违纪,暗恋,惹事。当他意外获得能改变三界格局的力量,他的人生轨迹究竟会通往何方?“你知道的,总有些事情,比这些情感啊,哪怕生命更加重要。当它找上你的时候,你就已经别无选择........”“希望你能做一个,英雄。”
  • 枯木婚纱

    枯木婚纱

    吾的此生你未阅完,愿来生“你我”无辞别。
  • 我真的有钞能力

    我真的有钞能力

    我原本只想低调的上个大学,但后来发现,作为一个有钱人,要保持低调,实在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