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0200000004

第4章 皇上国难,大臣母难,难难难!(4)

慈禧笑了。“我也明白了,对洋人,就不能任其作为。这方面,我们有的人骨头不硬,酿成大祸,吃了亏。往后,就得按照你对英国人、对德国人的办法。不然,我堂堂大清天朝,还有体面吗?!”慈禧气壮如牛地在自己屋里说大话,她竟忘了,那“骨头不硬”的人中间头一个就是她自己,给堂堂大清天朝丢体面的第一人也是她这个老女人。如今却又打肿脸膛充胖子来了。

袁世凯是明白这一点的,他自然不敢在这个女人面前拉开这层幕帐,而又献殷勤地说:“臣是能理解老佛爷的苦心。昔日,臣人微言轻,只能为老佛爷叹息;老佛爷厚爱小臣,小臣一定尽最大努力,在同外国人打交道时,首先想到大清王朝的天尊,想到老佛爷的体面。”

“难得你有这番心意。”慈禧觉得这些“闲事”该丢开了,她找袁世凯来的真实意图该说明了,“西安回来,我的心情总不好,看哪哪烦,该说的话,我也懒得说了。”

“这都是臣子们的不好,让老佛爷伤心了。”袁世凯忙拍马屁。

“你瞧瞧,你瞧瞧,”慈禧有点生气、变脸了,“八国联军的军队竟住进了宫内,什么地方都给破坏了,宫殿里的陈设,抢走的抢走了,毁坏的毁坏了。这哪里还是皇宫,还是金殿?简直是一片废墟,是一片不是人住的破瓦寒窑。我真伤透心了,若不是还有意收拾这片山河,拯救黎民百姓,我真的连活也不想活在人世了。”说着,竟扯起袖子去揉眼。

“臣子们有罪,臣子们有罪。”袁世凯没受人委托竟代表了满朝文武。他心中早已明白:皇宫烂乱成这个样子,太后伤心到这种地步,把他袁世凯找进宫里来了,鼻涕眼泪地说出了伤心事,还不是想要他筹集款项,置办物品,恢复皇宫的旧模样,恢复她慈禧的体面。袁世凯微微锁眉,心中掂量:修复皇宫,却不是仨俩钱可以办得到的,拿三五十万银子洒在皇宫中,怕是连个响儿也听不见;再多,哪里去拿?八国之乱,直隶重灾,正常秩序尚未恢复,怎么好张口向黎民百姓摊派泥?若是等到休养生息,那又是缓不济急。老佛爷说的,当耳旁风,听之任之,又不行。不是要我办这件事,她把我叫来干什么?皇宫这么大,想诉苦哪里不能诉,何必对着我洒泪!袁世凯又想:现在,朝事危难,老佛爷危难,正是做臣子的要出力,要勤王救驾的时候,有人想寻找这个机会还找不到呢。献忠心千载难逢之机,不要放过。

“老佛爷请放心,皇宫烂成这个样子,臣已觉罪不可免,若是看着老佛爷凤体就此大伤,那更是臣的大罪。老佛爷只管放心,这件事由臣来办。我将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皇宫恢复原样。到那一天,让老佛爷看了心里欢喜!”

袁世凯满口答应了修复皇宫的事,慈禧悬在心上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眉眼也展开了。“难为你了,孩子。宫中有一线办法,我也不会让你去为难。咱们共渡难关吧。黑夜过去就是早晨!日子好了,我会记住你的。谁待我怎么样,我心里都有一笔账。你去吧,我也累了。”

袁世凯又跪请“圣安”,然后退了出去。

从北京回到天津,袁世凯的眉头一直紧紧地锁着。他在慈禧面前大话说过了,他明白,那不是戏言,他不敢把它当成戏言,事情办不成,要落欺君罪的,欺君要杀头的。他应该说到做到。怎么做到?添一片瓦,购一张桌,买一件摆设,都得钱。钱从何来?他离开宫中的时候,大太监李莲英送了他一程。他跟李莲英交往很深,他的许多重要话都是经过李莲英传到慈禧耳中的;慈禧的话也都是经过李莲英传到袁世凯耳中的。

“宫保此番进宫,意义甚大呀!”李莲英伴着袁世凯一边往外走,一边说。

“常常劳驾公公,慰亭感激不尽。”袁世凯说,“此番老佛爷把修复皇宫的任务交给了慰亭,是慰亭的荣幸。我知道,李公公是厚爱慰亭的。”

李莲英不想只听袁世凯的美言,他看到了修复皇宫的难度。他一边递给袁世凯一张备料单,一边说:“这是匡算,算得很紧。略为大方一点,还得更多银子,宫保万不可轻视这件事!”

袁世凯心里沉沉的。他明白,李莲英送行是名,其实是压任务的。

便说:“公公放心,我记住你的话了。还望公公在老佛爷面前多为慰亭说几句话。”

“放心吧,我会做的。”

袁世凯把那个清单看明白了,不是几十万两银子办的事,而是过百万两!他心里很焦急——银子过了百万两,是什么含义,他不能不焦急。

他一回到天津,就把账房先生符殿青找来,他想破釜沉舟、倾家荡产,也要落得慈禧喜欢。

直隶总督府的大客厅里,喜气洋洋。袁世凯以个人名义,邀请所属藩、臬、司、道的官儿们前来聚会。事前,他并未对他们说明来意,等到官儿们都到场了,袁世凯才捧起杯,笑着说:“今天,慰亭请各位大人来,是有件私事相求,还望各位大人能够鼎力相助。”

藩臬司道的官儿们先后站起,也都捧起杯,说:“宫保大人有话尽管吩咐,下官自当尽力,自当尽力。”

“好好,请各位都坐下说话。”

人们都坐下了,袁世凯才开门见山地说:“各位大人都是知道的,八国联军占领了京城之后,大兵驻进了皇宫。这一驻,皇宫遭了殃,房舍毁了不说,殿厅室轩的置物,几乎抢劫一空。现在,老佛爷和万岁爷都安然回到北京了,总不能让老佛爷和万岁爷住在那样破破烂烂的地方吧?”

“是的,是的。”众官儿们都应声。

“我今儿去见老佛爷了。”袁世凯说,“我不忍心看着老佛爷过那样的日子,我答应把皇宫恢复成原来的模样。这件事我思之再三,既不愿牵动直隶的黎民百姓,也不想惊动各位大人,一切都由慰亭我个人独担了。”

“宫保大人对朝廷的一片忠心,那是天日共鉴的,下官望尘莫及,以后要当真效法。”众官儿们纷纷说着奉承话。

袁世凯摇着头,淡淡地笑着,又说:“各位大人也是知道的,我袁某素来两袖清风,更加上新近葬母,俸禄所积,早已囊空。但答应上边的事又不能说而不办。这样,我请各位大人来,是想请各位大人先借我一些银子,算官借也可,算私借也可,总之,我是有借有还的。日后好转时,我一定如数奉还各位。”

一听说袁世凯要向他们借钱,藩臬司道们一个一个冷了脸——什么借钱,还不是上司卡下属,这样的钱,有借何尝会有还。他袁世凯对老佛爷尽孝心,让我们出银子,不干。于是,他们纷纷表示:“宫保大人,直隶本来就是片贫瘠的地方,我们这些官儿也穷得出奇,若说积存了,连一家老小也早已过着寅吃卯粮的日子。大人借银,自当解囊,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宫保大人,本地岁岁的皇粮国税,也都勉为其难。民穷官哪会富呢?

为朝廷尽心,下官是义不容辞。唯其……这银子,却一时筹措无门呀!”

“宫保大人……”

袁世凯一见这情形,心里冷了。“原来这直隶的官儿们一个个都是如此吝啬的家伙!”可是,他是直隶新官,尚无相当影响,又是把“借钱”的话说到前边了,总不能因为人家不借,自己采取强硬办法。袁世凯心中有数,无论藩臬,还是司道,哪一个官儿不是私囊饱鼓,十年清知府还十万雪花银呢。他们叫苦,其实是欺人欺己。袁世凯心中早已怒火冲天了,只是他不能发作,也不愿发作,只故作淡淡地一笑,说:“既然各位大人都这么贫寒,慰亭自然不能再让你们雪上加霜。此事暂作罢论,我再另谋良策。”寒暄一阵,那些官儿们便一个一个告退了。

袁世凯此计不成,心里十分生气,一个一个都是混账王八蛋,莫说是为朝廷尽力,就是我袁世凯明火执仗诈你们,你们也不敢一毛不拔的搪塞。穷、穷,哪个不知,不刮地皮的官儿有几个?骗黎民百姓可以,骗我袁世凯能骗得过?越思越气、越想越怒,越觉得直隶这些官太不识相。“天子脚下的官儿,连官场上的礼俗都不懂,做得什么官?”袁世凯是个十分刚愎自用的人,这些年官做得大了,高傲自信更强了,他想办的事办不成,是不会罢休的。他坐在自己的小客厅里,边气边怒边想,倒是颇费了些心机。

袁世凯毕竟是过了“不惑”之年的人了,官场上这些年的体验,使他深谙该怎么走路,该怎么为官;尤其使他警惕的,是该怎样为自己的更远大前途和更坏的退路着想。借钱不成,借故处理几个藩臬司道,轻而易举。袁世凯摇头不干。“树了敌,又成不了事,下策。”把想借的款摊派下去,限期收来。袁世凯又摇头不干。“官儿们刮地皮正寻求‘理由’,不能为他们再开方便之门,趁火打劫,下策。”袁世凯锁着眉,微闭双目,“我得想一个既抓到钱又不伤大雅的两全之策!”

世界上最多的路,不在地球的本体,而在官场。打过官司的人都明白:

官断千条路,一纸公文下来,死活、胜败你都得认。官想走的路也是千条,坦途大道走不通,便走崎岖小道;崎岖小道也不通,便在荆棘丛中重踏一条道。总之,当官的目的是一定要达到的。何况袁世凯这样的大官。

“来人。”袁世凯终于想出了一条可行之路,他要调兵遣将了。“老爷!”

一个侍从在他面前打了个躬。“把绍明找来。”

“是,老爷。”

管家袁乃宽匆匆进来。“大爷,你找我?”

袁世凯点了点头。

袁乃宽自觉与袁世凯认了本家,身份不同又曾为他出过不少力,举止都随便些。不待袁世凯发话,他便先开了口:“大爷请属员的事我知道了,不顺利。这些东西真可恶,都是死人……”

“别提他们了。”袁世凯说,“有件大事,你马上去办办。”

“还是银子的事?”袁乃宽问。

袁世凯又点点头,然后,仔仔细细地对袁乃宽交代了一番。“……要做得大大方方,冠冕堂皇。记住了?”

袁乃宽点头微笑。“大爷,我记住了。你放心。”总督府得宠的人,袁乃宽得算取首。平时无事他还生着法儿找事,只是不敢惹大祸而已。而今,袁世凯交给事去办了,他自然会尽心尽力,办出名堂。袁乃宽狗颠屁股地在天津几个大票号走了一遍,最后来到最享盛名的蔚长厚钱庄。他朝柜台前一站,先报了家门,有人又禀报上去。

蔚长厚一听说是总督府的总管来了,马上出迎,领到小客厅。“总管大人光临小号,有失远迎,谢罪谢罪。”蔚长厚打躬拱手。

“别客气,我也只是一个客户,想跟贵庄成交一笔交往。不算公务。”

“总管大人请吩咐,小号无不从命。”

蔚长厚一个年近六十岁的胖老头,长衫马褂,头戴瓜皮小帽、脸膛胖胖的,一双机灵的眼睛。从那出神的目光,便会猜知他甚精于算计。他拱着手,一直站立着。

袁乃宽反宾为主,让他坐下,然后说:“宝号的名声和信誉,我们是知道的,更是信得过的。所以,我想把我们府里的一些公款暂存宝号。仅是一笔经济交往,别无他意。”

“小号欢迎,欢迎!”蔚长厚又躬腰。

“那好。”袁乃宽说,“这样,咱们就明说吧。蔚老板你是个通达的人,我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你也明白,那就打开窗子说亮话吧,蔚老板……”

蔚长厚明白,这是拿公款谋利息的,各官长都这样做。今见是跟衙门中最大的衙门打交道,便认定是一笔大交易,也就慷慨地说:“总管大人,既然府上高看了小号,我也诚实相待。至于说利息嘛,小号最高息都是付八厘。这也是破了例的。”

袁乃宽笑了。“这个码是不算低了,但不能说是最高。实话对你说吧,我也跑过几家钱庄了,只是觉得他们信誉不佳,最后才落脚到贵号。”

“总管大人,这八厘利息实在是市上最高额了。不瞒大人说,天津卫许多衙门都是跟小号有交往,没有一家超过这个标的。”

“我不信。”袁乃宽摇着头。

蔚长厚诚心想拉住这一大户,便说:“总管大人,我说的全是实话。这样吧,你也是官府的人,我也不瞒你,我拿几本存有官府银钱的账簿给你过过目,你就相信了。”说着,转回内室,取了一撂账簿,放到袁乃宽面前。

袁乃宽先是推阻不看,老板再三相请,他才翻开来……

袁乃宽接受袁世凯的指示,就是要查清官们的存款情况。存款查清了,袁世凯才可以对那些声声哭穷的家伙采取措施。

蔚长厚不知就里,他如实地将某官署、某官的个人存款数字以及利息多少,一一指给袁乃宽看。袁乃宽便一一记在心上。然后,他们又谈了一阵子别的事,便告别了。“谢谢蔚老板,我回去后立即向上边报告,事成了我再来。”

袁乃宽这一番苦心,收益极大,官儿们的存款竟达一百多万两。袁世凯捧着这个名单和存款花账,笑了。“他们都穷了,穷得寅吃卯粮,穷得两袖清风?!”

两天之后,袁世凯又把那些藩臬司道的官儿请到自己的客厅。这一次,不谈借钱的事了,却大谈起“天津世风”。

“……天津商人很不守法,唯利是图。尤其是一些票号,简直胡作非为。

我告诉大家,一些票号的掌柜的,做事太可恶,他们竟敢冒用诸公的名义招摇撞骗,列出巨额款项,说是诸公存款。我相信是假的。诸公当面对我说过,连度日都维艰了,哪有大笔银两存入票号?请你们都放心,我不再追究。为了惩戒这些票号掌柜的,我已经把这些冒名顶替的存款全部借出暂用了。以后如何处理,我想禀明朝廷再说。”

那些存了款的官儿们听了这话,立即都六神出了窍,他们明知是诈,一个个有苦难言,还得声声附会,说:“宫保大人做得对。该这样做,该这样做!”

一场先礼后兵的筹款,总算解除了袁世凯为修复皇宫的忧虑。他把银两送到北京,慈禧乐得合不上嘴。“袁世凯、袁世凯,我没有看错人,我没有用错人。这样的人,我以后还得重用,还得破格。”

袁世凯后来会怎么样?后边再叙述。

同类推荐
  • 段祺瑞(北洋风云人物)

    段祺瑞(北洋风云人物)

    本书记述了作为北洋三杰之一段祺瑞的一生。段祺瑞为皖系首领,因帮助袁世凯练兵而得到提拔,纵横政坛十五年。作为北洋主要成员,段祺瑞在武力征伐以及民国初年内政外交方面,均有所作为。作为军阀,一直被认为是反面人物,但却一生清正耿直。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对段祺瑞的人性、人格进行了深刻的挖掘,段祺瑞一生起起伏伏,既有卧薪尝胆的艰难时刻,也有身居高位的不可一世。作者抓住了段祺瑞的一个特征——生气时鼻子会变歪,以此种细节为读者呈现出一个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 居里夫人自传:不虚度的一生

    居里夫人自传:不虚度的一生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爱因斯坦最为推崇的女科学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著名翻译家陈筱卿译作,经典作品权威呈现。居里夫人用一生诠释: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把梦变成现实。比成功更可贵的,是一个纯洁而高尚的灵魂。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语言直白、坦诚,是一个普通女孩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真实写照;第二部分是由居里夫人撰写的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传记,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和日记、他人的评价等多个角度展现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
  • 李叔同禅心人生

    李叔同禅心人生

    二十文章惊海内,一轮圆月耀天心。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音乐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闻名于世。他还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在中国美术史、音乐史和话剧史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许多著名音乐家、美术家皆得其亲传,如著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皆出自其门。这样一位艺术修为全面的艺术家,在历尽繁华之后,毅然皈依佛门,从此不问凡尘,立志埋名,不务名逐利,甘于澹泊,枯守孤寂,过起了参禅悟道的僧侣生活。
  •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莫先生余生请指教

    莫先生余生请指教

    叶瑶这一生很倒霉,失去双亲,被婶婶威胁,被妹妹欺骗,最后还被嫁给了一个双腿残疾,不能人道的中年男人。天啊!谁来救救我。“等等,你不是不能人道吗?”新婚之夜叶瑶惊恐的看着站起来的男人。“谁说我不能站起来,笨蛋,给我生个孩子。”中年男人道。完蛋了,叶瑶觉得自己又被骗了,这个男人不仅能人道,而且还会弹钢琴,做饭,拖地,洗衣,当总裁……等等,叶瑶忽然觉得,也不是那么难过了嘛、“我叶瑶倒霉半辈子,才盼来一个你,你别想跑。”最后叶瑶抱紧中年男人的大腿,露出开心的微笑。
  • 最整蛊的穿越:罪王妃

    最整蛊的穿越:罪王妃

    读穿越系列第二部,群号:12964387没想到,我竟然这么衰,走路都被花盆砸中……再醒来时,我竟然成了将受千刀万剐之刑的女囚。KAO,就这样让我穿了,谁这么害人呀。我才刚死没多久,又让我死,而且是最残忍的死。MD,想我死是吧,我非不死,看我如何自救,死囚也照样走出刑场做女猪,且看女主安若曦如何驯服暴君男猪,调教柔弱美男。
  • 天下为聘

    天下为聘

    一个医术和战术天才的重生,注定要翱翔九天!纵横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仙不从

    小仙不从

    初尝感情,本以为的天荒地老,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所谓的喜欢,敌不上背叛师傅殒落,伤痛之余寻求解决之法。“我要你把下半生的自由输给我。”是福是祸,祸福相依。身体里住着的那个我是谁?神秘的力量又源自何方?当神魔大战再次打响,这一次的结局又会如何?每个人又该何去何从?喜欢本书的小可爱们请多多收藏支持,谢谢大家。qq群324265049,你快看过来。欢迎小可爱的加入。谢谢大家。
  • 异道学院

    异道学院

    孤儿院中成长的少年与被封印的异能,在这奇异大陆上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百大学院中的院长与圣王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 绝活

    绝活

    二十年前,黄老锛在南宫城里丢过一次人,现过一回眼,蒙受了奇耻大辱。然后就少言寡语闷闷不乐,整日只反复说三个字:练功吧。再然后,黄家铺就不见了他的人影。找他拾掇风箱,说上山了。二十年前那个冬里,老锛误闯河北南宫县城。在南街刚撂下挑子。吆喝了一声:拾掇——风仙啵!街坊们就围上来看稀罕:这小子吃豹子胆了?(地方口语中“箱”与“仙;同音)一家店铺里还泼出几桶泔水,有猪就到老锛脚边来舔。小伙计拿棍子来撵猪,猪就嗷嗷地叫喊。铺子里女人就骂开了:喊!喊你娘那×!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还不快滚!猪跑了,铺子里还骂。
  • THE PLANET MARS AND ITS INHABITANTS

    THE PLANET MARS AND ITS INHABITAN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误惹腹黑大boss

    误惹腹黑大boss

    走错房,她惹霸道强势陆大总裁。从此以后,小三刁难,有他帮忙!继母作怪,有他收拾。唯一的条件,他跪下来,掏出戒指:“嫁给我,爱我,一生一世。”原本以为是各取所需的婚姻,婚后,他却将她宠到天上去。
  • 仙侠之反派重生

    仙侠之反派重生

    “黎昊,这一世我帝兮必定打败你。”上一世曾为反派,在最后与主角黎昊展开决斗,但是却依旧败了,最后被人趁机偷袭,无情斩杀,不甘陨落。但是他却凭借着从主角那里夺来的气运重生了,高傲的他不承认比黎昊更弱,这一世他要再与黎昊一决高下,也分生死。但是,在修炼一途,他却发现了许多他所未知的谜团,曾经所执着的事实也只是谎言,那一段消失的时代纠结发生了什么?众多神迹频频出现,这意味着什么?他所死亡的真相又是什么?到底是谁在最后击杀了他?又是谁在掌控着他?
  • 电话行销的100个关键细节

    电话行销的100个关键细节

    每一名电话行销人员都渴望成功,可有的人却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他们忽略了电话行销的关键细节。本书正是为了能够提高电话行销人员掌握细节的技巧而编写的,其中包括了电话行销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100个细节问题。如果你能在电话行销中注意到本书所建议的关键细节问题并且运用其中的技巧,那么相信你的电话行销水平一定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本书语言流畅、案例生动,每个细节之后都配有相应的实践练习,可读性和互动性很强,适合电话行销人员、其他销售人员及销售主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