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0200000005

第5章 靠上皇族,抓住军队,爬上去!(1)

在危难之中,军权尤显得重要。扩军抓权,成了每一个政治家都不敢丝毫放松的事。

袁世凯是伍行出身,小站练兵发家,扩军抓权成了他日夜梦寐以求的大事。但是,军多了也烦恼。

袁世凯忙了一大阵子,病倒了。家中的医官刘斗夫、王仲琴中西合璧也诊断不出是什么病症。他总是卧床不起,四肢瘫软,两眼不睁,水米不进,喜怒皆无,像一个出土的木乃伊。这情状不仅吓坏了内宅上下,同僚们也个个大惊失色。大臣病重,上报朝廷。

慈禧听说袁世凯病重了,心神也慌了。“就这么一个有大用的人,怎么又病了?!”她问李莲英,“小李子,袁世凯病了,你可知道?”

“老佛爷,奴才知道。”

“害的是什么病呀?”

“奴才问过了,但没有问出来是什么病。”

“病有个名也好治,这没名的病……”慈禧想起了不久前她逃难西安时,也患了病,又重又快,随去的御医也没查出什么病,眼看就不行了,真急死人。幸亏西安一个叫刘绍业的医生救了她。后来,她把他带回京中。慈禧自然想起了她身边的御医刘绍业。“小李子,咱们身边的医生挺高明的。我看,派他去天津吧。”

“还是老佛爷心细,奴才就没有想到。”李莲英就是会顺着竿儿爬,“派刘医生去天津再好不过,既表明老佛爷关心臣子,又能救得袁大人的命。那袁大人还不得把心都贴到老佛爷身上。”

“你这张嘴也学得乖巧了,”慈禧假意地嗔怒着,眼神投给了李莲英,“就不怕我生气了撕了你的嘴?”

“奴才连命都交给老佛爷了,还怕撕嘴。”李莲英献媚地笑了。

御医刘绍业匆匆赶到天津。

不知果然是御医高明,还是该着刘绍业与袁世凯有缘分?他到了天津之后,只用了三剂中药,袁世凯的病就完全好了,精神恢复得像病前一样。衙门里当成天大的奇闻传了出去。袁世凯对这位御医也感激万分,一定挽留他多住几日。刘医生也就答应了。

“慰亭的再生,一是感恩老佛爷天高地厚的大德,二是感恩刘医官的绝高医技。”袁世凯在小客厅用丰盛的家宴款待医官,和他推心置腹地畅谈,“请医官禀报老佛爷,慰亭有生之日,全为大清大业,苍天可鉴。对于刘医官,我怎么说呢?有用着下官处,只管说一声,天大的事情,我也尽心尽力。”

袁世凯的病,不是什么要命的病,而是忽然患了心病。原来他夜间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因为手无兵权而被几个小人物杀了,暴尸街头,万人唾骂。吓醒了之后,仔细想想,自己手中兵权真的不足,他在闷起头来思索如何抓兵权的事呢。袁世凯有个习惯,小事装糊涂,大事自做主。每逢大事便闭门自思,得出办法便雷厉风行。那日子他专心想扩兵的事了,像是病入膏肓。这御医也不是神仙,那中药也不是灵丹,所以药到病除了。正赶上袁世凯也想出了扩兵的策略,药不到病也自除。袁世凯之所以又对御医如此感恩戴德,明白人就会自懂,那还不是趁机迎合老佛爷。

说来事又凑巧,这位刘御医也正有满腹的愁肠,天大的心事,欲说没处,碰上袁世凯了,他不仅知道袁世凯的身份,也知道袁世凯的能耐,更知道袁世凯在老佛爷面前的地位。“机会千载难逢,索性我便投靠这位大人,也算有个归宿吧!”

就在袁世凯说不尽感激话的时候,刘绍业欠身起来,扑通一下就跪在了袁世凯面前。“袁大人,犯官有罪,犯官有罪,恳求袁大人救救犯官。”

袁世凯一下子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他急忙站起来,双手拉起刘绍业,说,“请刘医官起来说话,总有天大的事情,都包在我袁某身上了,你只管说。”

刘绍业抹着泪花,这才站起身,把自己的情况对袁世凯说了个详细——刘绍业,本名刘鼎臣,原籍湖北,原本是官场上的人物,做过陕西郦县知县。此人家藏铜敦两件,为商代器物,全身彩釉,斑斓欲滴,刘视之为家珍,带在身边。此物被陕西巡抚端方探知,便以上峰身份借来鉴赏。但却久借不归。刘鼎臣视为家珍的,不甘被人吞去,便多次催索。端方见赖之不成,恼羞成怒,便将二器彩釉刮尽送还。铜敦彩釉脱光,价值已损,刘便甚为不满,说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言语;而端方也因夺之不得,恼羞为恨,不久,便借故将刘革职回籍。

刘鼎臣原出身名医世家,遂悬壶长安,成了街头名医。慈禧逃难西安时,大病在身,久治无效,经人推荐,刘到病除。慈禧甚为高兴,便赏了个五品顶戴。此时,刘鼎臣已改名绍业,字竺憎。慈禧回京时,便把刘带回北京,给了个“备位御医”,又赏三品顶戴。

“宫保大人,这就是犯官的前后情况。一旦真情败露,犯官便有灭门之灾。故而,犯官心胆俱悬,寝食不安。还望宫保大人为犯官做主,替犯官担挡一二。”

袁世凯听了刘鼎臣的自述,心里犯了嘀咕:此类事情,也算刘的不幸,也是端的霸道,瞒就瞒了。可是,如今刘鼎臣成了备位御医,在慈禧面前问题出来了,这便是件大逆不道的事。论罪当杀。他皱皱眉,想在慈禧面前献点殷勤,把刘鼎臣揭了出来。可是,袁世凯并不是那样盲动的人,他觉得坏了这样一个小人物的事,对自己并无多大好处,何况这个小人物又确有冤情。再说,凭着他的医术,已经取得了慈禧的欢心,备位御医一升位,便成了慈禧身边的红人,我何不拉他一把,令他感恩,也算在宫廷老佛爷身边安了个耳目。想到这里,袁世凯笑了。“我说是多大的事情呢,原来是一件小事,却又是刘医官的不幸。这个端……”袁世凯想责怪端方几句,可他转了个身,又收住话题说:“这样吧,此事你知我知,就不必再向外人谈了。今后无论发生了多大的事,都有我来担待,你只管好好地做你的事。”

袁世凯这么说了,刘鼎臣又伏身跪倒。“犯官有生,全赖宫保大人。宫保大人有用着犯官处,犯官万死不辞!”

“刘医官言重了,你我都是为了大清的千秋基业,自应相互提携。下官日后少不了拜托刘医官处。起来,起来。”

就这样,袁世凯不费功夫,便在慈禧身边安了个耳目。袁刘二人也成了莫逆之交。慈禧死后,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便把刘鼎臣留在总统府,做了自己的医官,并且成了家医。此是后话,不再赘述。

袁世凯既然“病”在军上,那就抓军吧。送走了刘御医,袁世凯就坐在密室里苦思冥想如何扩张军队的事。

袁世凯历来就是轻文重武的。小时候,读书的时间没有捣蛋的时间多。当初,他跟着养父到南京的时候,养父为他安排了良好的读书条件,可是,他却终日跑到清凉山、雨花台、莫愁湖等地方,同一般野小子打拳、骑马、下棋、赌博。养父死后,他回到项城不久,又被从叔父袁保恒带到西北、带到河南、带到北京终日到处跑,还是不肯读书。结果,两次“童子试”他都没有考中。自己还生气,气得把过去做的诗文全烧了,决心弃文从武,这才跑到山东去投奔庆军统领吴长庆……后来,无论他在庆军,在朝鲜,尤其是1895年接管定武军,开始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时,他更加坚定了牢牢抓军的思想。

袁世凯对军权有过精心的研究,他明白,晚清汉人所以得宠,曾国藩是靠着手中有一支湘军,李鸿章是靠手中有一支淮军。“难道我就不能有一支比湘军、淮军更威武的什么军吗?我要有!我得有!”

袁世凯抓兵权早有准备,当年小站练兵时,荫昌便从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中推荐了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和梁华殿四人,除了那个梁华殿在行军中淹死了之外,现在,这三人都早已成了袁手下的得力干将了:王士珍是工兵学堂总办兼工兵统带;冯国璋为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段祺瑞为炮兵学堂总办兼炮兵统带。另外,他还从武备生中陆续招收了段芝贵、吴长纯、徐邦杰、曹锟、王占元、陈光远、卢永祥、张怀芝、陆建章、孟恩远、雷震春等人。这些人,有的是科场中的失意客,有的是乡间的地痞,但目的只有一个,都是想在戎马生涯中求个“出息”。有了这些人,袁世凯的扩军雄心就更大、更坚定了。

平心而论,袁世凯手下的这批人,也并非都是草包,有的人在治军、治政上,也都独具见地,颇有韬略。比如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连德国军官在观操时也翘起大拇指称他们“不愧为杰出的将才”。这即是被人称为(被袁世凯自吹为)“北洋三杰”的人物。当然啦,三杰也并非并驾齐驱,而是各具特色:那位直隶正定人王士珍,就因为他生性平和,不树敌、不露锋芒,遇事唯唯诺诺,从无疾言厉色,就像传说中的龙,夭矫凌空,见首而不见尾。所以,人称他为三杰中的“龙”;合肥人段祺瑞,因为老爷(祖父段佩)当过旧军中的管带,淮军统领,他常自称“将门之子”,有虎气,更加上还曾到德国镀金,性情固执,不善言谈,常常暴躁如虎,又有一副虎势,故称他为三杰中的“虎”;直隶河间人冯国璋,是新建陆军的骨干,此人善于假装糊涂,遇事满不在乎,长相又有点狗头狗脑,故人称他为三杰中的“狗”。袁世凯会笼络人,不仅平时把他们这些人当成亲信对待,还尽量攀缘亲戚。他知道段祺瑞断弦了,便将自己的干女儿张佩蘅介绍做了段的继配夫人。这样,段除了是他的部将,又是他的干女婿。冯国璋断弦了,袁把他的家庭女教师周道如介绍给他做了继配夫人。

现在,袁世凯要在他的直隶任上扩军,要把北洋新军扩大为属于直隶总督的三个协(协,相当于旅)。朝野上下,无人不知袁世凯在结党营私,扩大实力。为了掩人耳目,袁世凯在扩军时张张扬扬地打出招牌,用人唯公,公开招考,择优重用。成立第一协时,王士珍首先考中了,走马上任,当上了统领;成立第二协时,冯国璋又考中了,也走马上任,当上了统领;唯独到了成立第三协时,段祺瑞连连考了两次,都不曾考取,袁世凯的“病”又犯了……

坐在袁世凯小客厅里的段祺瑞,茶不饮,烟不吸,头不抬,呆呆地,不均匀地喘着粗气。比袁世凯小六岁的段祺瑞,此时,仿佛比袁世凯又大了十岁,成了近暮年的人了,连眼上的一点精神也没有了。

段祺瑞自觉惭愧呀!久在军中,自称将门之子,又明知总督大人偏爱,就是两考两败,这不是丢了大大的面子?袁世凯单独召见他,他想不去,可又不能不去;来了,硬着头皮,只觉脸热。段祺瑞1881年才十七岁时便投了山东威海军营,当了一名哨官。1885年考入天津武备学堂炮兵科。1889年毕业后被派到旅顺监修炮台,后来由李鸿章派赴德国学军事。回国后先后任北洋军械局委员,威海随营武备学堂教习。袁世凯在小站新建陆军时(1896年)被调到天津,1901年升任北洋军政司参谋处总办。现在,袁世凯想重用他了,他却成了扶不起的天子。

其实,段祺瑞并不是笨猪,并不是两次考试都那么拙劣,而是他大意了,他有恃无恐了。他段祺瑞的官是袁世凯给做的,袁世凯要他做的,考试是过场。袁世凯考官还会为难他的干女婿?哪知袁世凯来个沽名钓誉,竟弄得他两次狼狈不堪!他该对袁世凯说什么呢?他能对袁世凯说什么呢?

桌上的香茶冷了,段祺瑞不喝。袁世凯又命人为他换一杯。换茶的时候,袁世凯说了一句像是安慰自己,又像是安慰段祺瑞的话。“想想办法吧,路总是能够走通的。”

袁世凯没有意思去责难段祺瑞,在袁氏的部将中,段祺瑞得算最忠心于他,而又最有前程的人。袁世凯要依靠他,要当成栋梁来用。考试选将的事,凭着平时的接触了解,他觉得他的条件最好,能够考得最顺利。“哎呀,没想到大意失了荆州!”

“大人,”段祺瑞先开了口,“我看你就另外再选一人吧。条件说出去了,我又那么不争气,也只好作罢。”

“另选?”袁世凯瞪了段祺瑞一眼,“选谁?你推荐。”

段祺瑞挺胸想了想,也是由于不甘心,却没有说出任何人的名字。

袁世凯“哼”了一声,更加赞许地说:“你以为良将就是那么好寻找的,俯拾皆是?”

“我也算不得良将呀!”段祺瑞脱口而出。

“自暴自弃了?”

“这……”

“果然是那么想的,我也就白费一番苦心了。”

“大人……”

“我要问问你,还想不想争?”

段祺瑞抬眼看看袁世凯。

“果然连这点勇气也没有了,最好领着佩蘅回合肥去,团团圆圆过个乡村日子……”

“大人,芝泉(段祺瑞字芝泉)还不是那样鼠目寸光,这口气我一定要争!

一定争到!”说罢,段祺瑞站起身,要退出去,“我等待大人再一次考试!”

袁世凯没有挽留他,但却从袖筒中摸出一张纸条,递到段祺瑞手里,随时又给了他一个深刻的目光。

段祺瑞走出来展开一看,原来是下一次考试的试题。他心里一阵热腾腾的。

第三次考试,段祺瑞以“优异”的成绩过了关。于是,他走马上任,当上了北洋新军第三协的统领。

袁世凯手下有三协北洋新军,以省份来说,算是组有军队最多的省。可是,袁世凯却并不满足,他想取得全国建军的大权,把自己的势力扩大到全中国去。直隶的三协军,由统领们各自去招兵,训练去了,袁世凯和谋士、部将商讨了在全国扩建军队的意见,便带领随员进了北京。

北京城,依然满目萧条,洋人造下的罪孽,斑斑可见,人人脸上还都残存着恐惧;饿狼寻食般的洋兵,不时在街巷中出现;挂着外国旗帜的汽车,嚎叫着从东交民巷出出进进。塞外吹过来的饱含着尘沙的阵风,更使这座古老的帝都增添了几分荒凉!

同类推荐
  •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刘战英,1943年生,河北省高阳县人。国家一级作家。曾任中央军委空军文学艺术创作室副主任。1987年转业,任中国侨联机关刊物《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现任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兼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已出版包括长篇小说、传记、散文集等在内的20余部著作,逾500万字。
  • 知人善任:狄仁杰

    知人善任: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生于隋大业三年,即607年(一说生于唐贞观四年,即65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为唐时并州人。他是唐代杰出的宰相和政治家,他从政之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狄仁杰是唐代最负盛名的宰相,是一位对唐代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存在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并且他用自己的德行与作为,告诉后人他是一位百姓永远敬仰的英杰……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体会《论语》

    体会《论语》

    今天这个时代,依然可用狄更斯《双城记》刚刚开始的几句话来描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聪明的时代,这是最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任的时代,这是欺骗的时代……”
  •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孙家栋时代开创中国卫星事业新篇章、开启空间事业新纪元,至今传奇仍在继续,88岁高龄的孙家栋,仍奔波在航天工程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孙家栋的人生历程,是航天人发扬伟大航天精神的缩影。本书以孙家栋的人生历程为线索,重点描写了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各类应用卫星太空遨游,中国航天走入国际市场,“嫦娥”探测卫星奔月之旅,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群星普照的辉煌成就。
热门推荐
  • 游傀

    游傀

    世人都说天上好,殊不知天上的细枝末节细思极恐,谁说女子不如男,仅凭一己之力,也要来一场天翻地覆...
  • 重生宇智波青火

    重生宇智波青火

    回到宇智波,是平凡,还是沦陷到忍者之战的宿命中来!我终将手持利器,捍卫宇智波的光辉!
  • 逆天强宠:纨绔嫡女

    逆天强宠:纨绔嫡女

    【这是一个关于腹黑男死缠烂打扮柔弱,无耻女伪善天真跳火坑的故事,配以各款俊男美女,渣男贱女为下酒菜。】她是定国王府的掌上明珠,亦是人人耻笑的纨绔女,打架斗殴,无耻卖萌。他是天玄大陆的至尊丹师,亦是身世神秘的贵公子,相貌一流,腹黑一流。后来的后来,她昭告天下:“欺他,便是欺我,欺我定国王府!不怕死的试试?”什么?说她是废物?保护不了他?看她勤加修炼,亮瞎一众的狗眼。不过,那个姓苏的男人,不是说等级低下,风大了都能吹倒吗?一招灭了比她还强大的人是怎么回事啊啊啊啊啊!
  • 世子今天病好了吗

    世子今天病好了吗

    推荐新文《嫡色生香:侯爷,淡定点》沈千乔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所以她找了个上门婿,结果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重生后,沈千乔眉眼间妩媚流转,她轻轻勾了勾手。那稳坐如石佛的男人眼里血红如丝,额头青筋暴起,冷冷的看着她:“妖女!”沈千乔冷冷一笑,这一世她偏偏要做那人上人,将所有人都踩在脚底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寻理想足迹(人生高起点)

    追寻理想足迹(人生高起点)

    人生的智慧丰富多彩,成功的方法许许多多,如果你想把握住未来的人生,那末,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就会裨益多多。这套《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将精彩的人生哲理、实用的人生途径、最有说服力的人生经验,尽收囊中,送给广大读者,目的就是启迪读者对人生的思索,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感悟,让读者在智慧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 斗罗大陆之碧水邪灵

    斗罗大陆之碧水邪灵

    “摄梦笛,控三魂,掌气魄,若得此,万人祭,方成神。”碧水之灵,是仙神界初现时便诞生了的神灵,已守护仙灵界为使命,却被四位至高神联手暗算,被封印千年。重生斗罗大陆,觉醒的武魂,竟是要以千万人姓名为引方可成神的邪武魂?究竟是要坚守曾经抛弃过自己的所谓的正义,还是血染斗罗世界?
  • 天台山记

    天台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家范典妻族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妻族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予尔因果梦三千

    予尔因果梦三千

    一块玉佩,一树梨花,一个印记,一道伤疤。一世,一个神仙因爱上妖界的一只灵猫而被永禁轮回道,濒死之际化毕生法力只为守护她一方常安。一世,那神仙再次进入轮回成了和尚,生来吃斋念佛却不料惹上江湖事,只因寺庙里那回首一眼,终为相思与世长辞。一世,他与那相思之人功德圆满投生仙胎,只为圆那一生都未曾说与她听的一句“我愿为你还俗”。一世,他是鲜衣怒马的少将军,她则是闭月羞花的大小姐,生死簿上为他们造了段好姻缘,却未料惨遭魔族篡改,生生渡成了情劫。一世,他们再回仙界,机缘巧合破了千年谜团,知了前生历了今世,还能否回到从前?一世,大梦初醒恍如世隔,水泥钢筋,汽笛聒噪,日复一日竟将那须臾万年轮回几世统统忘了个干净,不知打了多少个照面,却全然陌生擦肩而过。直到一日,故地重游,二人于深宅大院同启万花石门,顷刻间记忆如洪水猛兽般涌入脑海。天地轮回,因果有报,辗转三千,予尔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