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8700000004

第4章 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3)

很显然的,复性思想是含有相当浓厚的幽暗意识的。既然复性思想以不同的形式贯串宋明儒家各派,它所蕴涵的幽暗意识自然也不限于任何一家一派。但在宋明儒学的主流——程朱学派中,它似乎特别显著和突出。这主要因为程朱学派的义理结构是以二元论的形式出现。在宇宙观方面,它有理与气的对立,在人性观方面,它有天理与人欲,道心与人心的对立。这种对立使得成德过程的艰难性在朱子思想中特别明显。朱子曾说过下面这样一段话:“以理言,则正之胜邪,天理之胜人欲,甚易;而邪之胜正,人欲之胜天理,甚难。以事言,则正之胜邪,天理之胜人欲,甚难;而邪之胜正,人欲之胜天理,却甚易。正如人身正气稍不足,邪便得以干之。”换句话说,朱子认为,按照道理说,正应该克邪,但在现实人生里,邪却是经常胜正的!

朱子不但从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去看人生。同时也从这个角度去放眼看历史。在他看来,历史的本源,也就是所谓的“三代”,是天理流行,一片光明净洁,而历史的现实过程,所谓三代以后,即便是汉唐盛世,也多半是人欲泛滥,一片黑暗!他在答陈同甫的信里,把三代以后历史的沉沦,说得最为明白斩钉截铁:“若以其能建立国家,传世久远,便谓其得天理之正,此正是以成败论是非,但取其获禽之多,而不羞其诡遇之不出正也。千五百年之间,正坐如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这些话,出自朱子之口,道尽了宋明儒学正统派中的幽暗意识。

幽暗意识不仅限于程朱学派,就在对成德充满乐观与自信的王学里,也时有流露。理由很简单,王学虽然很少直接谈“复性”这个观念,但“复性”所代表的生命观,却仍然是王学思想中基本的一环。我们只要翻阅《阳明全集》,学绝道丧,人心陷溺的感喟,随处可见,便是明证。王学的乐观是来自王阳明之深信他发现了挽救人心、培养德性的独特方法,而并不代表他们无感于人心的陷溺。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王学文字中,“学绝道丧,人心陷溺”这一类话,并非出自对人世浮泛的观察,而是本自他们对生命的体验。例如王畿是王门中最富乐观精神的一位,他对一般人成德之信心可于他的“见成良知”这一观念看出。但同时他却能够对人性中所潜藏的罪咎和陷溺作深入的体认。他曾说过:

“[15]吾人包裹障重,世情窠臼,不易出头。以世界论之,是千百年习染,以人身论之,是半生依靠。”

这种幽暗意识,在王门另外一位重要人物,罗洪先的思想中看得更清楚。他对自己内心深处所蟠结的罪咎,曾有这样勘查入微的反省:“妄意于此,二十余年矣,亦尝自矢以为吾之于世,无所厚取,自欺二字,或者不至如人之甚,而两年以来,稍加惩艾,则见为吾之所安而不惧者,正世之所谓大欺,而所指以为可恶而可耻者,皆吾之处心积虑,阴托之命而恃以终身者也。其使吾之安而不惧者,乃先儒论说之余而冒以自足,以知解为智,以意气为能,而处心积虑于可耻可恶之物,则知解之所不及,意气之所不行,觉其缺漏,则蒙以一说,欲其宛转,则加以众证,先儒论说愈多,而吾之所安日密,譬之方技俱通,而痿痹不恤,搔爬能周,而疼痒未知,甘心于服鸩,而自以为神剂,如此者不知日月几矣。呜呼,以是为学,虽日有闻,时其习明师临之,良友辅之,犹恐成其私也。况于日之所闻,时之所习,出入于世俗之内,而又无明师良友之益,其能免于前病乎,夫所安者在此,则惟恐人或我窥,所蒙者在彼,则惟人不我与,托命既坚,固难于拔除,用力已深,益巧于藏伏,于是毁誉得失之际,始不能不用其情,此其触机而动,缘衅而起,乃余痕标见。所谓已病不治者也,且以随用随足之体,而寄寓于他人口吻之间,以不加不损之真,而贪窃于古人唾弃之秽,至乐不寻,而伺人之颜色以为欣戚,大宝不惜,而冀时之取予以为歉盈,如失路人之志归,如丧家之丐食,流离奔逐,至死不休,孟子之所谓哀哉!”

是经过这种深切的反省和自讼,他才能对生命有这样的感受:“吾辈一个性命,千疮百孔,医治不暇,何得有许多为人说长道短邪?”

这种对生命有千疮百孔的感受,在晚明刘宗周的思想里有更明显的流露,造成幽暗意识在宋明儒学里一个空前的发展。例如他在《人谱》一书中,把成德的实践过程分成六步,每一步都有罪咎的潜伏,都有陷溺的可能。他在总结第六步——“迁善改过以作圣”时,曾有这样的话:“学者未历过上五条公案,通身都是罪过;即已历过上五条公案,通身仍是罪过。”接着在《人谱续篇·纪过格》里,他对这“通身的罪过”有极详尽的抉发和分析。他把罪过分成六大类,每一大类再细分成各色各种,其中第一大类,刘宗周称之为“微过”,最足以表现他对罪过勘查的细微:“[16]以上一过实函后来种种诸过,而藏在未起念之前,仿佛不可名状,故曰微,原从无过中看出过来者。‘妄’字最难解,真是无病疼可指。如人之气偶虚耳,然百邪从此易人。人犯此者使一生受亏,无药可疗,最可畏也。”

《人谱》里面所表现的罪恶感,简直可以和其同时代西方清教徒的罪恶意识相提并论。宋明儒学发展到这一步,对幽暗意识,已不只是间接的映衬和侧面的影射,而已变成正面的彰显和直接的透视了。

上面讨论的主旨是在强调:儒家思想,尤其是宋明儒学,是含有幽暗意识这一层面的。所以要这样强调,主要是为了纠正一个很流行的错误观念,那就是儒家思想一味地乐观,对于生命的缺陷和人世的遗憾全无感受和警觉。但是这种强调并不就是对儒家与基督教在这方面不同之处的忽视。前面说过,两者表现幽暗意识的方式和蕴含的强弱很有不同。基督教是作正面的透视与直接的彰显,而儒家的主流,除了晚明一段时期外,大致而言是间接的映衬与侧面的影射。而这种表现的不同,也说明了二者之间另一基本的歧异,如前所说,基督教,因为相信人之罪恶性是根深柢固的,因此不认为人有体现至善之可能;而儒家的幽暗意识,在这一点上始终没有淹没它基本的乐观精神。不论成德的过程是多么的艰难,人仍有体现至善,变成完人之可能。

重要的是,儒家在这一点上的乐观精神影响了它的政治思想的一个基本方向。因为原始儒家从一开始便坚持一个信念:既然人有体现至善,成圣成贤的可能,政治权力就应该交在已经体现至善的圣贤手里。让德性与智慧来指导和驾驭政治权力。这就是所谓的“圣王”和“德治”思想,这就是先秦儒家解决政治问题的基本途径。

两千年来,儒家的政治思想就顺着这个基本观念的方向去发展,因此它整个精神是贯注在如何培养那指导政治的德性。四书,便是儒家思想在这方面的好注脚,而一部《大学》,对这思想尤其有提纲挈领的展示。众所周知,《大学》这本书是环绕三纲领、八德目而展开的,我们不妨把这三纲领、八德目看做儒家思想的一个基本模式。大致而言,这个模式是由两个观点所构成:第一,人可由成德而臻至善。第二,成德的人领导与推动政治以建造一个和谐的社会。而贯串这两个观点的是一个基本信念:政治权力可由内在德性的培养去转化,而非由外在制度的建立去防范。很显然的,对政治权力的看法,儒家和基督教是有着起足点的不同的!

总而言之,圣王的理想,《大学》的模式,都是儒家乐观精神的产物,同时也反映了幽暗意识在儒家传统里所受到的限制。必须指出的是:这些理想和模式是中国传统定型和定向的一个重要关键。由它们对传统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为何开不出民主宪政的一部分症结。这里我且以正统的朱子学派作为例证,对这问题稍作剖析。

朱子注释《大学》是宋明儒学的一个奠基工作,影响极大,他的主要论旨是:人由内在德性的修养,可以臻于至善,但是人的成德,不能止于修身,必须由个人的修身,进而领导政治,推动社会,以达到“治平”的理想。总而言之,成德的过程是修身与经世绾合为一。这仍是儒家“内圣外王”理想的发挥。

在朱子传统中造成两种趋势:一种是以儒家的道德理想去观照和衡量现实政治,从而产生抗议精神与批判意识。朱子平生的思想和立身行事就已经很有这种倾向。他的一生,多次遭贬受谪,无非是因为他坚持儒家道德的原则,抨弹政治,守正不阿。

这种抗议精神,在后世的朱子学派,持续不衰,最明显的例子是明末清初陆世仪、张扬园、吕晚村这一批学者,他们之不事新朝,并不只是对异族的反感,他们也是本着儒家的道德理想,坚持抗议精神而有所不为的。陆世仪在他的《思辨录》里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周子曰:师道立而善人多。《学记》曰:师严而后道尊。斯二言诚然。《尚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则师尊与君等。又曰:能自得师者王,则师又尊于君,非师之尊也,道尊也,道尊则师尊。”换句话说,师儒代表道统,而道统高于君主,因此师儒的地位,至少不应低于君主。这是何等的抗议精神!何等的批判意识!这里不应忘记的是:陆世仪的《思辨录》是以“大学模式”为中心思想所写成的一部书。

然而,话说回来,儒家的抗议精神和批判意识毕竟不是西方的民主宪政,两者之间仍有着重要的差异。其中一个基本的不同就是民主宪政是从客观制度着眼,对权力加以防范,而儒家的抗议精神则是着眼于主观德性的培养以期待一个理想的人格主政,由内在的德性对权力加以净化。上面提到的陆世仪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他对政治的构想最后仍归结于期待圣王的出现。他的抗议精神是由“大学模式”表现出来,因此也难免受到这模式的限制!

前面说过,朱注《大学》,在宋明儒学的主流里造成两种趋势,抗议精神的发扬仅是其一。另一种趋势就是以现实政治为基础而求德治的实现。代表这个趋势的是南宋以来影响极大的一本书——《大学衍义》。此书是南宋朱学的重镇——真德秀所编著。他编著此书的目的乃是承袭朱注大学的传统,但缩小朱注原来的目标,而纯以当时君主为对象,以求修齐治平理想的实现。于是,在朱子的手里,那还是一部谈成德治道一般原则性的书,到真德秀笔下,便完全变成一部帝王成德之学了。

《大学衍义》,后来在明初由当时一位朱派学者——邱濬加了一个重要的补充,这就是《大学衍义补》。这个补充主要在讨论如何在现实制度的安排中发挥由上而下的德治。后来由经世思想出发而讨论制度安排的种种丛编如《皇明经世文编》、《经世文钞》、《皇清经世文编》等在基本义理规模上都未能超过《大学衍义正补》两编。因此由“大学模式”的思想为基础,在儒家传统中确曾产生过有关制度的构想和讨论。但必须强调的是,此所谓制度是现存的行政制度及其附丽的礼乐制度,而非基本的政治制度。因此,这种制度是第二义的,而非第一义的。借用牟宗三先生的两个名词,我们可以说,它是表现“治道”的制度,而非“政道”的制度。

上面我们简略地讨论了圣王的理想和“大学模式”在朱学传统所造成的两种趋势。一种引发了抗议精神与批判意识,但这精神与意识始终停留在道德理想的层面,未能落实为客观制度的构想。另一种引发了制度的构想,但所谓制度是表现“治道”的制度而非“政道”的制度。这两种趋势都可归源于儒家的乐观精神和理想主义,同时也间接透露出儒家传统的一个重要消息:幽暗意识虽然存在,却未能有充分的发挥。衡之幽暗意识在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重要性,我们也可由此了解到中国传统之所以开不出民主宪政的一个重要思想症结。

后记

去年我在另外一篇文章里也曾稍稍触及幽暗意识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并曾就这一问题,对中国传统作了一些简短的批判与反省。徐复观先生当时在美省亲,读到此文后曾来信表示不同的意见,他回香港后,并曾发表文章,就我的论旨,提出商榷,10月间,他把他的文章寄给我看,我因当时被学校一些杂事纠缠住,未能和他仔细讨论这个问题,不过我在回信中答应在短期内将为文详述我的观点,向他请教,没想到,如今这篇文章写好了,而他已经离开人世!

我知道徐先生一向喜欢后辈向他请益辩难的,就以这篇文章来表示我对这位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老斗士的一点敬意和悼念吧!

同类推荐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 ——《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 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 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 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 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 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
  •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我初识李天柱先生,是在1993年春天宁夏政协全委会的分组会上。他是组长。在主持会议时,他正襟危坐,其言温和,其色蔼如,堂堂正正地维护着每个人的畅所欲言。我作了一次关于如何识别人才的发言,有“坚持包子馅第一,包子皮第二”的怪论,他把我记住了。我会后打听,才知他是宁夏名校名师、名校长,大名鼎鼎的李天柱先生。而今李先生年近八十,有文集《教育随笔》准备出版,嘱我作序,我恭谨从命。
  • 美德的种子

    美德的种子

    作者融合传统文化的内涵,引用清代《弟子规》的精华,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撰写了这部便于诵读和修习的美德书。全书分“美德三字经”原文、“美德三字经”义解等三部分。文字凝炼,意蕴深厚。在义解部分,作者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与读者分享美德种子如何生根、发芽、壮大、结果,寄意于每个青少年朋友都能崇德向善,增智生慧,“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而拥有美好的未来。本书是一部有益身心健康和人生幸福、弘扬传统文化和当代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美德读本。
  • 趣生活

    趣生活

    这是写给都市青年的一本生活励志书。觅趣,不是让年轻人握着拳头,热血沸腾地喊一句口号,也不单单是为了猎奇、寻趣,更为打开生活多扇门之时,看到成长过程中,不曾领略的风景,见证不走寻常路的人生的诸多可能。书中的人和事是具体的,一纸文字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启发有多大,思想行多远,这不需要问别人,只需看自己,是否有一个知道去哪里、怎么去的头脑,一双拿得起放得下的手,和一颗能走出去走回来的心。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漫漫追夫路:老公到怀里来

    漫漫追夫路:老公到怀里来

    颜子柒的人生有三大爱好,一是看景尘,二是玩景尘,三是睡景尘。颜子柒:“景尘同学,我是颜子柒,请问我可以追你吗?”景尘:“……”颜子柒:“景尘同学,你不出声我就当你默许了!”景尘:“……”颜子柒:“景尘同学,给你个机会请我吃早餐……当然了,我不介意你把这个机会让给我。”景尘:“……”颜子柒:“景尘,我这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景尘:“……”三年的追随,仅仅只是因一个小小的赌约而起。面对他的冷漠,她甘之如饴成为他的尾巴,像是个傻子般雷打不动,风雨无阻,不料到最后她却赔上了整整一颗心。而颜子柒原以为这场豪赌自己输得一塌糊涂,不曾想输得不仅仅只有她自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漫威里的宇智波鼬

    漫威里的宇智波鼬

    新书漫威里的LOL大佬已发布,希望各位能够支持一波,感激不尽!!火影世界里的宇智波鼬在死后穿越到了漫威宇宙,渴望和平的他成了漫威里的英雄并觉醒了终极之眼----轮回眼,在美国队长、黑寡妇以及钢铁侠的诚邀下,他成为了复仇者联盟的一员。灭霸:我打个响指你们都会消失!宇智波鼬:我的眼睛会让他们再次归来!
  • 九州烟尘纪

    九州烟尘纪

    一回眸,一拂手,前尘消,恩怨了;烽烟起,战火生,今生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命运轮回,一切都未曾注定,只是逃不出心魔罢了。
  • 他藏在我的年少拾光

    他藏在我的年少拾光

    宫云表白男神林西失败,伤心欲绝留书一封,默默爬上天台想与世界告别。闺蜜方左左表示:伤我闺蜜者,死定了!于是仗着自己校花的身份,电话通知全校学生“缉拿”这个渣渣!当林西被“缉拿”到现场时,居然一眼就相中了方左左!方左左表示:滚一边去!然而,越是嫌弃,两人越是有着谜之缘分!方左左没想到自己还做了他的前后桌……方左左表示:千万别和我讲话,否则怼死你Y的!但,怼着怼着,方左左发现最后却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几经折腾,方左左才知道,原来,爱一个人可以很甜,也可以苦到忧伤……如果可以重来,愿青春不曾有过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魔君的天才毒妃

    魔君的天才毒妃

    二十一世纪天才杀手卿九,医毒双绝,魂穿异世成为东辰国最受人唾弃的卿家大小姐,长相丑陋,性格傲慢,天生废材而且还好色成性?这实在是……太好了!性格简直完全对她的胃口,九姑娘说了,她前世活的太累,这一世定要潇洒过一生,生平只有一个目标,“吃遍天下美食,看遍天下美男!”可为何会惹上这么一个可怕妖孽的男人?美的人神共愤,狠的阎王让路,顿顿只给她吃胡萝卜,而且她还不能睡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原罪——扭曲世界

    原罪——扭曲世界

    这是个畸形的世界,一切位面天生就带着罪孽。至于生存在位面中的无数生命,很遗憾,越是强大的个体就越看不到希望,或许弱小反而是种幸福。但生命总要成长的,未来又在何方?
  • 重生日本之我是财阀

    重生日本之我是财阀

    重生到日本70年代,从0开始做一个肆意妄为的大财阀要做哪些准备呢,作者新书《从山海经开始的人生》正在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