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2300000009

第9章 西藏日记1984—1986(1)

1984年7月30日 星期一

今晚,在拉萨记下这不平凡的一天。像不可思议的梦一样,两个小时以万米的高度(从成都)跨越了一千三百公里,飞临世界之巅,饱览了千山万水,俯瞰茫茫云海,从群山到群山,从江河到江河,从雪峰到雪峰,从一个世界到了另一个世界——拉萨。而后乘汽车由贡嘎机场沿雅鲁藏布江一路颠簸,沿途藏族男女老少不时闯入我的视野,我终于目睹了被传说打扮得神秘、陌生、野蛮、古怪的藏族儿女,我为那些传说、歪曲而愤愤不平!当沿途的几个藏族儿童或是妇女、老人朝我们频频挥手,那满脸的笑容显得那样朴素、善良,我心中涌起巨大的爱的呼唤,我的眼潮湿了……好吧,这是一个序言,让我慢慢地,一字一句,开始记录这里的生活……

1984年8月3日 星期五

上午,来到布达拉宫,仰望,无法用语言表达……倒是布达拉宫脚下满目的石片让我亲近一下,可以用手摸一摸。据说每年来此朝圣的人在围绕布达拉宫转完经后,临了必扔下一块石片,久而久之这里便堆满了这种刻有经文的石片。今天目睹了这一景象:大小不一的岩片一层一层地摆开,最上面还有牛角,牛角上也刻有经文。当我正好奇地端详这些有文字的石片牛角,忽抬头看见前面三个藏族妇女站在一处石台前摆弄着什么,我好奇地走过去,心里还怕引起她们的反感,结果她们见了我只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继续她们的事情,我放心了。石台满是灰烬,灰烬上面放了一些类似树枝的草。一个背小孩的妇女胳膊上挎着一个竹编篮子,篮子里满装着一种草。我好奇地问她是什么草,这是在做什么,她用藏语回答了我,可我一句也听不懂。这时,旁边一个年轻的姑娘忽然轻轻地用汉语对我说了一句:“就像烧香一样。”她说得那样清晰、自如,我真是高兴得不得了。于是我又从她口中得知这是一种香草,制香的原料,她说这草非常香,买不起香,所以干脆用香草了。正说着,背孩子的妇女划火柴点草,草还青着,划了好几根火柴也没点着,于是我拿出了一张废纸要递给她,这时香草砰地一下着了。燃着了香草,她又从篮子里拿出一把铜壶,围着香草浇了一圈类似牛奶的东西,因为我刚刚在前边喝了一杯,于是马上说道:“这是青稞酒吧?”那妇女见我居然知道是青稞酒,非常高兴地点点头。这当口,年轻姑娘又指着香台上一小撮白粉对我道:“这是糌粑粉。”“哦,糌粑粉。”我连连点头,姑娘说:“神吃,我们也吃。”好幽默!我们一齐笑了。围绕布达拉宫的这种进香台有许多个,这里的进完了要进下一个,分手时我向她们挥手致意,她们也都挥起了手笑着同我作别。布达拉宫进香这一幕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藏族是一个多么善良、友好的民族啊,我望着她们的背影不禁感叹。

1984年9月23日 星期日

一清早,我的学生们就穿着漂亮藏装到了学校,然后,排着整齐的队列,打着队旗,唱着歌,向着两条小河拥抱着的(尼雪)林卡走去。学生们兴奋极了,他们背着卡垫和一天的饭:酥油茶、青稞酒、甜茶、酸奶。每个人都准备了节目,有舞蹈、独唱、重唱、合唱,还有用藏语朗诵的《文成公主到西藏》。先遣队员在林卡中已围好了白布帷幔,当学生们透过林子看见了那一角帷子,高兴地欢呼起来,队伍立刻像从地里冒出的泉水一样涌上前去。于是铺好了形状不一的卡垫,席地而坐。这时学生旺金端着一个糖盒送到我面前,接着从我身边走开,每个同学送上一块,整整绕场一周。节目开始了,先是大合唱,然后是舞蹈《体育场上》,九个女生分成两队翩翩起舞,相迎,而后宛如二龙出水,分开,列成两队,两两对舞而上。大家伴唱,再退回,接着是下一对。这个舞很有点整体的造型,富于变化和线条感,真是美极了!当她们一出场,两条手臂像迎风飘扬的树枝一样自然、柔软。男生也上去了,好不热闹。藏族孩子能歌善舞真是名不虚传。虽然她们有时也腼腆,但总体很大方,能感到她们天生的欢快和自由的精神。我拍下了许多美好的照片,学生们对照相也感到非常新鲜,纷纷争着表演。

上午的节目告一段落,野餐开始。学生散落在林卡的草坪上,分成了五六堆,有的在河边,有的在树荫下,有的在田埂上,有的在刚刚收获过的青稞麦田上。阳光极其明媚,学生们铺好卡垫,拿出各种吃的东西,我站在中间,向四周一望,真是美妙,宛若一幅颇富民族特色的油画。几乎每一堆学生都同时招呼我到他们那儿吃饭,如果我去那一堆晚了些,他们就不高兴,抱怨我欺负人。所以我是东吃一点,西吃一点。我吃了从未吃过的粑离,那是一种薄得像纸一样的面饼,吃的时候把饼摊开,放上味道鲜美的牛肉条,然后一裹。他们都是这样吃。他们炒了许多菜,一盒一盒摊开,丰富得很。我还喝了酥油茶、甜茶、酸奶,吃了糌粑,还吃了藏族过年才吃的卡塞,一种油炸面食。他们边吃边唱,边唱边吃,快活极了。

饭后,我同几个男生聊天,颇有收获。我了解到他们的家庭身世,其中有一个叫阿旺次仁的学生,曾经在哲蚌寺当过小喇嘛,我非常吃惊。他的父母都在格尔木草原放牧,1981年他十一岁时被父母送到哲蚌寺当了喇嘛,一年后才被拉萨的舅舅接出来,重新上了学。寺庙生活是很苦的,通常每天是这样:早晨五点钟就要起床,喝一杯酥油茶,吃点糌粑,然后随着师父念经,大多是解释菩萨的,到九点钟开始干活,打杂或是到果园劳动,中午仅有半小时吃饭时间,到两点又开始学着念经,五点钟又要到果园干活。他的师父六十多岁了,叫阿旺洛桑,师父把他的名字一半给了徒弟,于是他改了原名,叫阿旺次仁。师父待他很好,让他自己住一间屋。那时庙里有一百多个像他这样的小和尚,也常发生一些打架事件。那时他班上的同学常常去找他玩,果园成熟季节,小伙伴们就去找他玩,他就偷来果园的苹果给他们吃。这时旁边的小巴桑搭了话,说有一次他去找阿旺要苹果,他在果园边上等,阿旺进去摘,他在边上看着,这时一个过路的人问他讨苹果,叫他小师父,以为他是哲蚌寺的,说到这儿他笑起来。这小巴桑也很有意思,他说他爸爸过去也是喇嘛,我就问后来怎么不当了,小巴桑说那时他爸爸在色拉寺,因为常常喝酒不正经念经还常常闹事,被庙里赶了出来。

小巴桑还讲了一个故事和一些有趣的传说,说以前藏人有个国王,力大无比,武艺高强,曾经有个魔鬼在西藏很是猖獗,无人能敌,后来国王同魔鬼交战,他变作一只小耗子钻进魔鬼腹中,魔鬼决心与他同归于尽,于是叫手下人造了一个大铁盒子,他想钻进去就这么一起完蛋。可巧那造盒子的人心向着国王,于是造盒时在盒壁上钻了个针尖大的眼儿,于是魔鬼腹中的国王从中钻出,安然逃离了铁盒,胜利了,而魔鬼却永远被囚禁在铁盒中。国王死后变成了活佛,小巴桑说,他一半留在天上,一半留在地上,就是现在他也每天随初升的太阳一起驱赶魔鬼,到了太阳落山又回庙里。小巴桑还说在格尔木现在有许多鬼,那儿的人死后都不能升天而变作鬼。小巴桑说,鬼并不可怕,和活人一样,比如两个过去相熟的人,其中一个已经死亡,那活人仍可和死人饮酒聊天。小巴桑说,有一次阿旺爸爸的一个熟人,在朋友家喝过酒,回家路上遇到了一个鬼,此鬼是他过去的朋友,于是他们又在一起吃喝一顿。

小巴桑说得神乎其神,坚信自己讲的是真的。但他说拉萨没有鬼,因为拉萨有哲蚌、大昭、色拉等寺庙,有菩萨保佑,人死后都能升天,而格尔木没有这些寺,所以人死后都变成了鬼。这时坐在一旁的德庆卓嘎递过来一个糖盒让我吃糖,我一看是外国货,圆形糖盒四周是几幅田野收获的图案,一头牛拉着装满麦子的车,后边的农民跟着,盒盖是一个半裸的披发女郎。小巴桑告诉我说这是印度糖盒,德庆卓嘎妈妈前两年去过印度,见到了尊者,还带回尊者一盒谈话录音。

一天的时间结束了,印象太多了,感受更是新颖丰富,这是我进藏以来最幸福的一天。

1984年10月11日 星期四

黄昏,哲蚌寺西侧山脚下,偶然发现天葬台。奇怪的是我一点恐惧也没有,完全为好奇所控制了。因为早就听说哲蚌寺山上有天葬台,我也常看到那边山上有鹰在盘旋,可是天葬台具体在什么地方不知道。那地方好神秘,有许多山峰,因此总是猜测可能是在哪个山顶,因此我常常在遥望那边山峦时憧憬着天葬台,默想也许是在那个山顶,那里有经幡飘拂,不,那儿太高了,也许在矮一点的山上。日久天长,好奇心越来越强,因而今日黄昏到山脚散步,偶遇天葬台,竟然喜出望外,哪有一点畏惧之心呢?

山脚,草坡上,石块砌就的一个圆盘,直径约有一米五。石盘上显得油腻腻的,呈灰黑色,空空荡荡,天葬师大概有几天没在这儿工作了。我们(同事林跃)站在石盘上,弯着腰,像寻觅什么宝贝,突然,林跃叫了一声,原来他在石缝中发现了一小片头盖骨,而后又发现了一些骨头渣子。我们讨论着这些骨头渣是人体的哪个部位。石盘上还散落着一些天葬师用过的匕首、藏刀,大小不一,在黄昏里闪着幽幽的寒光。我甚至抓起一把匕首仔细端详,有一刻我觉得有必要拿回去一把做纪念,后来心里不舒服又放弃了。离石盘一米左右的地方,还有一块方整的石头,朝天一面凹了进去,我们猜测说人的头就在这块石头上捣碎。而就在附近,我又发现了一根白色腿骨。或许是天葬师的疏忽没把腿骨捣碎,我这样想。许多男人、女人的衣物散落在天葬台周围的草丛上,一件女人穿的水红的薄绒衣安详地垂卧天葬台的边沿上,煞是鲜艳,上面的饰花、镶的黑边都看得很分明。离它不远,还有一束女人的头发,黑黑的,没一根白发,这大概是一个年轻女人的头发。难道是应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在这死亡之地,我觉出了一股诗意,一股生命的气息?我甚至认为,一个年轻人,尤其是一个年轻的女人,即使死了,灵魂依然弥漫着活力、青春和生命。

天葬,死亡。我退到远一点的地方,瞩望着眼前的情景,思考着这两种东西。这里是人生的终点,生命在这里不是消亡了,而是获得了新的意义。依照藏人的意思就是升天了,升入了天堂。这是自古以来,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对死亡的一致认识。我又瞥了一眼远处宏伟的哲蚌寺,尽管它在这里只露出了白色的一角,但我依然感到它那强大的宗教意识和精神力量。

同类推荐
  • 葡萄心情

    葡萄心情

    本书是朝左拉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完成的作品,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两部作品本应属非常“私有”的和个性化的东西,在创作之初,朝左拉本人并无意公之于众。
  • 慢下来

    慢下来

    珍视生活中的乐趣,一如珍视生命本身。 “没时间”与“压力大”不能永远地被当作借口,终究有一天,你会发现青春、回忆、健康、亲情不能永恒,也会消失不见,与其那里再来追悔、惋惜,何不从现在就开始放缓脚步,慢下来。
  • 汉诗英译的比较诗学研究

    汉诗英译的比较诗学研究

    本书主要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视角,对20世纪以来英美汉学家的汉诗英译文本作了点面结合的研究,探讨了汉学家的汉诗英译同他们的文化身份、审美主体性、翻译认知能力、重构能力和解释能力之间的关系。职业汉学家、翻译家大都注重翻译的忠实性,把翻译作为文学分析的一种手段,为文学研究服务。诗人翻译家则更注重汉诗译文的文学风味,因此,翻译呈现较大的变异性,有时近乎创作。两类翻译家的翻译批评也不能依据同一标准,要考虑各自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特征。总结他们的翻译思想、策略、传播和接受,对中国文学“走出去”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军统特务实录

    军统特务实录

    “ 军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其势力分布渗透到全国各地,乃至驻外领事馆,专门对进步团体、人士从事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秘密活动。虽然它暗杀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在抗日战争中有一定的功绩,但这些功劳也难以掩饰其反人民的本质。
  • 喵了个咪

    喵了个咪

    本书把猫写得妙趣横生,引人捧腹,性格呼之欲出,仿佛一篇篇寓言,不仅有猫生活,还有猫社会,说的是猫道理,实际又是人道理。百十篇文字,形成在五六年间。这里面有对猫的细致观察,也有深刻的爱和依赖,有养猫的经验和常识,也有和猫厮混的快乐与幸福。包括夸张的拟人化对话、故事,也有古时猫的典故、小段。通篇诙谐幽默,令人捧腹,抱抱、灰灰、三三等猫咪的形象生动可爱。
热门推荐
  • 净土承恩集

    净土承恩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梅小甜妻,竹马远一点

    青梅小甜妻,竹马远一点

    从小学就开始翘课,上课吃东西,拿粉笔砸老师……在别人眼里,她是一个样样都会的无良少女而他是一个温柔的佳公子,家世好样貌好学历好性格好什么都好的十全十美的男人。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但是实际如何.....怕也只有她才知道了。
  • 密林中行走

    密林中行走

    海龙先生的散文就是找到了很好的感性经验和生活细节来解析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因而所写文字,既保持着对人间生活新鲜的发现,又为我们提供了质朴、诚恳的现实经验,让我读到了文章散淡优美的气质和风貌。著名作家关仁山内容提要人生在世,仿佛在密林中行走,不知前方的路上会遇到荆棘或是花朵?《密林中行走》以一个富有禅意的书名带领读者开始一段洗涤心灵的阅读体验。作者是一位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国企领导人,他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和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真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青鸟晨歌

    青鸟晨歌

    世上最动人的时刻往往很短暂,自然与人的融合同样短暂。5分钟后,它不再响应,牢牢紧贴树干不动,似听出或看出我非同类。为安全计,它完全化身树的一部分。如此做法,属自保习性,往往在天敌眼前蒙混过关。我叫啊叫啊,叫了很久。同样,它把自己当成树也当了很久。最后我看看表,已过两小时,实在挺不住,举相机迈前一步。一直背对我的它像脑后长了眼睛一样,马上振翅起飞,落在10米外的小树上一动不动。只有10步远,还过去吗?它明摆着想引诱我再过去,用它那一动不动的魔法跟我再耗两小时。这才明白它真用心,它鸣叫并非表达愉悦情绪,而是向伴侣报警并兼有吸引我注意力的作用。
  • 初三那年我们都拼了

    初三那年我们都拼了

    初三那年,我幸运,遇见你……楚阳初三那年,我感叹,遇见了你……夏冰我想考好,夏冰。我想父母能多注意我,但之后,有个笑着很甜,开朗大方的女孩,她帮了我。楚阳,表示,有我这个学霸在,成绩不是问题。………………我写的不好请见谅
  • 魂归异世之江山美人

    魂归异世之江山美人

    她是历史系的大一学生,活泼,开朗,搞怪。一朝穿越到异世。一个外表看似温柔,实则残酷冷血的太子;一个众人眼中,眼瞎退残的淡漠王爷;一个洒脱不羁,温柔多情少主;一个文质彬彬的富家少爷。迷离的身世,残酷的斗争,……在这动荡争权的时代中,她将经历什么,又将情定何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丛林之书(全集)

    丛林之书(全集)

    讲述印度樵夫的儿子莫格里还是婴儿的时候误入丛林,被母狼收养,成为狼群中的一员。小说讲述了莫格里从婴儿到长大的经历,以少年莫格里为中心,创造了狼妈妈、狼兄弟、黑豹、老熊等性格鲜明的形象。莫格里最终成长为一个勇敢而机智的丛林少年,他掌握了丛林中的兽民必须遵守的丛林法律,成为丛林之王。
  • 消费心理十四讲

    消费心理十四讲

    哈利·D.凯森编著的这本《消费心理十四讲》不 讲授具体销售技巧,因为不同的销售形式有不同的操 作技巧,故不可同日而语。《消费心理十四讲》关注 的是所有销售的共同技巧和原则。众所周知,在不同 形式的销售中,销售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具有共同性 。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对象,归根结底就是消费者的 心理活动。无论是说出一个词,还是写出或画出一个 字,在购买活动发生前,消费者的心理活动都将经历 几个阶段。书中将描述这些阶段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 ,并加以分析。
  • 霸神决

    霸神决

    甚么?你是神?哦,好吧,我看上你女儿了,把她嫁给我,不愿意?那老子就抢了,老子管你是仙是神?活得逍遥自在便可,天算什么,地算什么,老子不高兴,照样挑翻你,老子是虐神的存在,一切尽在我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