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5000000003

第3章 古代堪舆学探源(2)

【堪舆源于自然及神灵崇拜】

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然而,在远古时期,黄河流域饱受洪水泛滥之害,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在科技远不发达的当时,面对大自然的威胁,人类的抵抗力量实在太渺小、太脆弱。于是,在“万物有灵”的意识的引导下,天地、山川、日月、河流、猛兽等都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

在远古时期,人们不清楚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人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人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于是,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后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既然死去亲人的灵魂仍然存在,必然会对活着的人形成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人们逐渐产生了“灵魂崇拜”。

无论是自然崇拜还是灵魂崇拜,都对堪舆的出现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祭地察地,以示土地崇拜

古人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人们生活在土地上,土地赐予人类取之不尽的资源,养育了生命,所以,人们热爱土地,崇拜土地。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在夏至这天到都城北郊的泽中方丘祭祀土地。祭祀土地的仪式有多种形式,有的垒土成堆,对冢土加以崇拜;有的用酒、牲血洒在地上。

除了祭祀土地,人们也会观察土地。在观察中,人们发现有些土地会给人们带来意外之喜,如四川有个叫寺院村的土家山寨,有两亩神奇的水田,不论遇到什么灾害,不论变换什么稻种,都能盛产香稻,这种现象经久不衰。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先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吉地,有生气之地,人住在这样的土地上就可以长寿和富贵,死去的人埋在这样的土地上就可以保佑活人。在观察中,人们还发现,有些地方埋葬死去的亲人,亲人的尸体不易腐烂,而有些地方埋葬死去的亲人,亲人的尸体很快就只剩枯骨一堆了。其实,这只是因为前者土质干燥、纯净、温度稳定;而后者的土质潮湿、细菌极易繁殖。正是这样的区别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相地的重要性。

祭山察山,以示大山崇拜

在古代,人们崇拜大山,因为绵延的山脉如同大地隆起的脊梁,巍峨的山峰是擎天的石柱;而大山含泽布气,离天最近,是神灵的住所,苍天的意志通过大山传导到人间。人们表达对大山的崇拜与敬畏的方式是祭祀,这种礼仪通常要有帝王、天子来进行。受祭祀最多的是五岳,即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祭五岳用血祭,祭山林川泽则用貍沈之祭,即将牺牲、玉帛埋入土中,表示对土地、山林之神的祭奠。由于五岳分据天下四方,君王难以一一前去祭祀,这时就采取望祭的方式,即在京城南郊设名山大川五岳等的祭坛,远望山川而祭。在古代还有一种盛大的典礼叫封禅,这种典礼是在五岳之尊泰山上进行的,因为人们认为泰山最高,是“万物之始,交代之处”,封禅泰山就是要“以报天功”。

在堪舆中,人们认为“风”就是山神的气息,它吸气时,世界就是冬天;呼气时,世界就是夏天。它决定着自然界季节的变化,自然也能主宰人的祸福。如果以大山作为居住的靠山,就会幸福安康。此外,在民间,人们还将人去世称之为归山,坟墓就是建成山形,墓门为山门,卜卦算命的人为山人。山形决定人的祸福。群山连绵,像人体的脉络,又像龙在飞舞,风水师称为龙脉,并以之大做文章。这些观念,都是由大山崇拜逐渐演变而来的。

称水为神,以示水崇拜

在中国原始社会的早期,人们过着“穴居野处”的渔猎生活,狩猎和捕鱼是当时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捕鱼这种从水中取食的行为,使人们经常与江河湖海打交道。一方面,江河湖海给人们以巨大的恩赐;另一方面,它们又以强大而神秘的自然力肇祸于人,冲毁田地、住宅,淹死人、畜等,人们感激水,但是也害怕水,于是便产生了对水的种种神秘力量的崇拜,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对掌管水(包括雨雪等)的神灵的崇拜,称它们为河神、海神、湖神、雨神等,并进行相应的祭祀活动。

水对人们的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葛洪的《抱朴子》中记载:临沅县有个廖氏人家世世代代长寿,后移居他处,子孙就很容易夭折。而别人搬到廖氏住过的地方,竟然也世代长寿。人们由此推断,水与人的寿命有关系。经过勘察后发现,原来廖氏所住的地方有一口井,井水是红色的,把井挖开,发现井底有数十斛丹砂,丹砂与井水溶解,人们饮用后可以长寿。根据此类现象,人们就很看重水,并有了对水的堪舆,希望能够获得平安、富贵、长寿等。

姓风观风,以示风崇拜

风本是流动的空气,但是,古人对风却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庄子·逍遥游》说:“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淮南子·天文训》却认为“天之偏气,怒者为风。”而《说苑》则认为“天地之气合以生风。”至于风如何产生,人们认为它产生于土,《淮南子·览冥》:“羽翼弱水,暮宿风穴。”其注解说:“北方寒风从地出也。”风对人类是有益的,因为风可以促使草木欣欣,花粉传播;同时,风也会毁坏房屋,影响交通,周武王伐纣,大风折盖;秦始皇浮江至湘山祠,遇大风阻截。因此,古人非常敬畏、崇拜风,如伏羲、女娲都以风为姓;春秋时,任、宿、须句、颛臾四国都姓风等。不仅如此,人们还观察风,如《周礼·春官》说:“(保章氏)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和。”再如,汉代非常盛行风角的占风术数。

正因如此,风也就成为相地术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了。

祭龙察龙脉,显示龙崇拜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四灵之一。古代人们非常崇拜龙,至今我们还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至于崇拜龙,是因为龙在古代传说中是一种善变化、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鳞虫之长;它潜伏在九重深渊,掌控着江河湖海之水;它能腾云驾雾,穿透铁石,摧毁山岳。对龙的崇拜很早就有了,伏羲氏时出现龙瑞,就以龙为官名,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不仅汉族人祭祀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少数民族也各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祭祀龙,如普米族有龙潭祭,在密林或大山搭起高台,用酒、牛奶、鸡蛋等物作祭品,祷告龙神,保护人畜两旺。

对龙的崇拜还表现在用“龙”命名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山西浑源县有一座山,山势雄伟,山麓苍翠,称作龙山。湖南常宁县有个龙穴,穴中有黑土,天旱时,人们以水沾穴,据说会下雨。民间还有龙门、龙泉、龙井、龙丘、龙溪等说法。此外,唐代的兴庆宫里有个龙池,常有云气上升,人们称之为龙气。

在堪舆中,堪舆家称逶迤曲折的山为龙脉,或称山龙;称奔腾不息的江河为水龙。龙是吉祥的象征,所以,堪舆以龙山为吉地。堪舆还以山的气脉集结之处称为龙穴,认为以龙穴作为墓地,可以得到吉祥。《秘传水龙经》云:“横宫龙穴生荣显,借合穿龙主发财。”所以,无论是皇族还是官宦人家,建祖坟时都要寻找龙穴。壮族有些村寨把死者葬在龙头地,据说这样会给儿孙带来好运。

由此看来,堪舆术中诸多关于龙的观点都与龙崇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重视丧葬,以示灵魂崇拜

古人受到“灵魂不死”的观念的影响后,就认为人虽死犹生。这种想法影响着人们看待死去亲人的尸体的看法。远古先民原本没有埋葬的习俗,在亲人去世后往往用草席遮掩尸体,将其抬放至郊野与自然同化。随着灵魂崇拜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埋葬亲人的尸体,于是有了丧葬礼仪,并且这种礼仪成为古代对后世影响最大的礼仪之一。

“灵魂崇拜”对古人的另外一个影响是使古人认为死者是本,生者是支,本支永远是相连的。如果死者不安,生者就不荣。判断死者是否安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看坟墓,有些地方盛行二次葬,打开棺木后,发现尸体腐烂得不忍目睹,就以为死者在地下受到了极大的折磨;另一种方法是,如果后辈生者有病痛等灾难,就认为是死者不安造成的。为了使死者安宁,生者荣耀,逐渐出现了相地及相地术,如察看龙脉、土质、穴口及墓穴周围的环境等,选择了风水宝地,死者的遗体就不会腐烂,死者的灵魂就会荫福生者。这就是灵魂崇拜对堪舆的影响。

总之,古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逐渐认识到大自然既可以赐福于人,也可以嫁祸于人,还可以决定人的命运,人如果想要生活健康、安逸,就应当顺从大自然。顺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就是要“上观天文,下察地理”,即认识大自然及其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到有生气之地或住或葬,从而得到吉祥。这正是堪舆产生的缘由以及最终的结果。

风水与水文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分布、运动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其研究结果表明,地球上亿万年来演变而成的山川河流、自然地貌、地下水脉和地质构造形成了各种山川、水讯、水质、土质、岩层结构,这些地质构造中又包涵和产生着各种有机和无机的化学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会产生各种有益或有害的影响。例如:铁、锌、有机蛋白等,对人体是有益的,而镭、氡、锶等放射性元素,对人体与智力发展是有害的。由于这些化学元素的含量和组合结构不同,对人类也会产生不同的正负面效应。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地方的人能健康长寿,有些地方的人却容易患病或早逝的原因。

在中国古代,先民也因为关注长寿或生病早逝等问题而关注过地貌、水流、水质等的状况,有时还要闻尝土和水的气味,从中判断风水是否有利于人的体力和智力、思维和事业,如果水味甘甜就应是吉地,如果水味苦涩则是不吉之地等。由此看来,风水学中的一些道理与现代水文地质学是相合相通的。我们可以择其善者而用之,使其对现代人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做出贡献。

【堪舆神秘之源:祸福荫应】

堪舆,作为一种堪天舆地之术,本来没有丝毫的神秘与荒诞之处。它就是为生者择居,为死者择葬。为生者择居,是因为人们想住得更舒适、安逸,尽可能避免自然对人类的危害;为死者择葬,只是为了“藏”其尸。《吕氏春秋·节丧》中提到上古先民的墓葬方式:“古之人有藏于广野深山而安者,非珠玉国宝之谓也,藏不可不藏一。藏浅则狐狸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藏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这里的“藏”就是葬。

然而,堪舆还是逐渐走向神秘化。首先因为虽然殷商时代的占卜与人事吉凶没有关系,但是因为占卜、巫术等毕竟是神秘之术,所以堪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另外,堪舆家利用了祸福荫应的观念,使人们逐渐相信居住环境会影响个人命运前程、家族盛衰沉浮乃至子孙后代的吉凶祸福,阳宅如此,阴宅也是如此。那么,堪舆又是如何与祸福荫应有了紧密联系呢?我们一探其源。

择地葬亲,不欲速朽

在古代流传最广的礼仪典籍《礼记》中记载有一个故事:有子问曾子,孔子对丧葬是什么态度。曾子回答说,孔子主张死了就快点腐烂。有子断言这不是孔子的本意。曾子说:“我是和子游一起听到这话的。”有子不信,曾子就将此事告诉了子游。子游听后,大声赞叹有子深知孔子的心意。他说:当时在宋国,司马桓为自己制造一副石椁,三年未成,孔子听说此事后,说:像这样浪费人力,死了还不如快点烂掉。孔子是在这种情况下说的。曾子又去问有子是如何知道“死欲速朽”不是孔子的本意,有子说:“孔子做中都宰的时候,规定百姓制棺必四寸厚,制椁必须五寸厚,所以我知道孔子是不主张死欲速朽的。”相反,儒家不但不主张“速朽”,而且主张“不朽”。

儒家主张“百善孝为先”,也必然会想要“死欲不朽”,并且认为厚葬深埋就可以较长时间地保存尸体。我们在古代典籍中,常常可以看到挖出古墓的尸体“颜色如生”,人们带着赞赏的态度来看待这种“死而不朽”。于是,堪舆理论就迎合人们的这种心理,认为选好了真龙穴,亲人的尸骸就不会迅速朽烂。

择地葬亲,荫后报应

在《易·坤·文言》中有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反映的是荫后报应的观念,可见荫后报应观念最早来自儒家,这种“善恶到头终有报”的思想大约形成于战国时代。

荫后报应的观念其实就是最原始的天人感应观。上古的人们认为,上天是有意志的,它审视民间一切人的作为,劝善而惩恶是它的本性。劝善惩恶的手段便是施予祸福。早在《尚书·汤诰》中,就有“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的话。可见在古人那里,善恶是因,福祸是果。

这种观念并非停止于理论的层面,古人还举无数实例加以证明。《国语·周语下》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这可能就是善恶报应最早的实例。

在《左传》中记载了一个有名的故事:

同类推荐
  • 古镇新韵——万安

    古镇新韵——万安

    为挖掘万安古镇独有的历史文化、廉政文化、红色文化及展现当代的辉煌奋斗业绩,本书辟“标杆·捷文林改”“廉政·清风永拂” “掌故·传说沿革”“乡愁·古镇留痕”“山水·美丽万安” “民俗·中原遗风” “人物·名士缉览” “艺文·撷英拾贝”“红土·激荡风云”“崛起·魅力万安”10个篇章,收集整理相关内容,旨在了解万安、熟悉万安、研究万安、透视万安,推动本土文化建设,凝聚正能量,为建成“城北新镇、城郊花园、保障基地”的美丽万安作出应有贡献。
  • 隐遁的社会: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斗蟋(田野中国)

    隐遁的社会: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斗蟋(田野中国)

    作者选取在中国存在了千百年但却一直没能进入学术研究视野的斗蟋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七年多的参与式观察和持续田野调查,掌握了大量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文化社会学的方法不断加深问题意识和延伸分析触角,揭示了相关群体的基本生存样态和内在行为的文化逻辑。这不仅体现了作者走近研究对象的努力和开拓研究领域的能力,更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敬畏和追求。
  • 大家:40位文化名人采访记

    大家:40位文化名人采访记

    本书讲述了作者闵捷独家采访过的40位科学文化大家的人生故事,如冰心、夏衍、端木蕻良、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陈逸飞、杨 振 宁、丁肇中等。作者力图透过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以全新视角勾勒出这些文化名流的独特成长历程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度思考,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域里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产生深远影响。
  • 回望来路

    回望来路

    该丛书将政协委员在各自领域的经历、经验、研究成果及作品等精华结集出版。本书是丛书之一种,对黄国柱委员多年来在新闻与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做了梳理、汇总。
  • “中国梦”世界名校巡回演讲集:美国行

    “中国梦”世界名校巡回演讲集:美国行

    一批怀揣“中国梦”的演讲队伍由企业高管、学者、培训师等组成,由翟杰领队,自费去世界重点大学巡回演讲“中国梦”主题。此次美国行是世界巡回演讲的首站。其重点是宣传我国的外交、文明文化、现代化建设……所往之处有加州大学、哈弗大学等名校,在当地华人、留学生、访问学者中引起的不小反响。文中内容由多名演讲者的演讲稿组成,还有部分照片,与外国元首的合影,题词,宴会留影等。
热门推荐
  • 深衣考误

    深衣考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念及爱你无荒年

    念及爱你无荒年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http://m.pgsk.com/fengshang/谁都知道这场婚姻只是交易,无关爱情。黑夜之下穆越柯眉目轻佻玩味,姿态满满都是漫不经心。他说:“所谓交易,我会给你骆家想要的,但决计不会给你所谓的爱情。”她说:“那便不嫁。”***骆落一生都在庆幸当初的那个决定。她着长裙,披散发,做回最真的自己,带着那个真实的她游历千山万水,寻找传说中的一见钟情。之后。“我会乖乖回来,嫁与他,为了骆家。”骆落记得自己当时的声音,清冷倔强。总有道不尽的悲。她想,也许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遇见他。那个摄影师,那个第一眼见到便笑容和熙的同乡。那个耳鬓厮磨呢喃“我爱你”的岑梓黎。那个她心目中的百分百男人。然而,时光短暂,她有她的承诺,他亦有不得不去承担的责任。陌路,终究是早已注定。***再见,已是一年后。他怀抱着那个叫做未婚妻的女子,浅笑问好:“骆小姐,好久不见。”她目光漠然,客套的介绍:“岑先生,这是我未婚夫。”心底有轰然塌落的冰墙,那一刻,春风微拂,命运开始轮转……【又又的其他文】[萌贱宠文]《攻陷BOSS萌略》阅读链接:http://m.pgsk.com/a/784643/[萌贱暖文]《命犯桃花朵朵开》阅读链接:http://m.pgsk.com/a/576087/[青春文艺]《最初笙默白(全本)》阅读链接:http://m.pgsk.com/a/359822/
  • 霸道总裁:前妻很抢手

    霸道总裁:前妻很抢手

    “你干啥?”顾梓涵刚出浴室便看到一只饿狼干巴巴的看着自己。“你说呢?”饿狼摸了下嘴角,把措手不及的顾梓涵横抱到了床上。“最近看你挺缺爱的嘛,我来关爱关爱你!”缺爱!缺你大姨家的香蕉皮的爱呀!桥豆麻袋,关爱怎么关爱到床上来了?
  •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所选睡前故事以突显人类优秀品质为主,帮助父母引导孩子养成勤奋踏实、诚实待人、积极乐观、宽容博爱等优良品格。
  • 带着王者系统的剑仙

    带着王者系统的剑仙

    大荒云海中牧月饮酒的年轻宗主,一千年剑冢最强的持剑人,八百里魔域不败的王。集三方传承于一身,这人间种种不平,我林泽一剑破之!只要我林泽日日在,人间当享夜夜辉!系统流与仙侠的创新结合!书友交流群群号:813508346
  • 快穿:病娇男神是炮灰

    快穿:病娇男神是炮灰

    耽美本文比较慢热许时遇到了个傲娇系统,一会儿让他实现心愿,一会儿又让他攻略男主。许时挑挑眉,让他去攻略男主?你确定?系统07感觉有些不妙,回头一看,宿主他老攻正在自己身后,冷嗖嗖的目光盯着自己。07:……宿主,我错了!
  • 星辰摘录

    星辰摘录

    收录着自己的一些突如其来的零碎小故事
  • 薄情帝王的新妃:贴身宫婢

    薄情帝王的新妃:贴身宫婢

    帝位颠覆,一夜之间,她沦为他身边最卑微的宫婢。怜惜不再,他给予她的就只有无尽的折磨和痛苦。心无声的在滴着血,昔日的海誓山盟全部变成无情的讽刺。多少个日夜,她必需长守在红帐外等候着主子差遣,任由磨人的痛麻痹着她的心。辗转承恩,她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他永远不会知道,她是真的曾深深的爱过…只是她亦不知,他本想以感情为手段控制她,却不料赔进一颗真心……
  • 阴证略例

    阴证略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