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5000000004

第4章 古代堪舆学探源(3)

魏颗的父亲魏武子,有一个爱妾名叫祖姬,没有生儿子,魏武子生病时嘱咐魏颗说:“祖姬是我所爱的女子,年纪还轻,我死后,你当为她选择对象把她嫁了,使她终身有个归宿。”但是魏武子临终的时候,却又嘱咐魏颗说:“祖姬是我的爱妾,我死后,你当为我把她殉葬,使我在九泉之下有良伴。”魏颗安葬完他的父亲后,就选择了一位适当的士人把祖姬嫁了。有人责问魏颗为何不遵循父亲临终遗愿,魏颗说:父亲临终时精神昏乱,为了不陷父亲于不义,所以他听从父亲清醒时的遗命,帮助父亲成就德泽。后来,魏颗有一次和秦军将领杜回战于沙场,当双方战事紧急之际,魏颗忽然遥见一老人在杜回面前结草,攀住杜回的脚,杜回因此踬仆跌倒在地,魏颗赶紧上前把杜回俘虏擒捉起来,使晋军大获全胜。魏颗当晚做梦梦见白天所见的老人,老人告诉他说,他是祖姬的父亲,白天所为是为报答魏颗不殉葬女儿的恩德。

这种冥报的例子在战国时有很多。在王充的《论衡·福虚》中还记载了一个关于孙叔敖的故事:楚国相国孙叔敖小时候看见两头蛇,当时人们认为看见两头蛇的人必死无疑,孙叔敖怕别人再看见,就将蛇打死。回家后告诉了他的母亲,他母亲说:“人有阴德,天报之福。”后来孙叔敖不但没死,反而做了楚国相国。

到了东汉以后,佛教传入我国,儒家这种荫后报应的观念就与佛教的“轮回报应”一拍即合。因为轮回报应是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它告诉人们“三世”的道理,过去是今天的因,今天则是昨天的果,今天的所为又是来世的因,所以人们应该“不修今生修来生”,多行善事,以期来生报应。民间也流传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说法。在这种观念的基础上,“择地葬亲”就不仅仅是对死者的敬崇和思孝了,也是为自身和后代着想。恭敬地为死去的亲人选择一个好的“冥府”,使他们安居,他们就会福荫后代,使之人丁兴旺,富贵发达。

鬼神有知,慎重择宅

在古代,人们普遍相信,在人类生活的世界外,还有一个鬼神的世界。鬼神无处不在,并且有异于常人的能力,能够操纵人间的祸福吉凶。从遗留至今的遍布各地的各种祭祀场所,如祭祀祖先的祠堂,祭祀社神的“社”,还有祭祀山川、人鬼的各种庙等,可知鬼神信仰是古代的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

这种鬼神观念也深刻影响着堪舆术。从阳宅的方面看,在相宅活动中,吉凶之神各司一方,东西南北四方之神即岁星、辰星、荧惑、太白,它们相配“四灵”,东为青龙,西为白虎,南为朱雀,北为玄武。其中西方白虎被看做凶神,在宅舍西边动土是要格外小心的。不仅方位有神看管,岁时也有神看管,所以在建宅的时候要慎重地选择时辰,否则就有可能因违背神意而遭殃。再如,建宅就要动土,土地也有神看管,即土地神,所以建宅前一定要请示土地神,否则就是对神的蔑视,难免会招来祸患。正因为鬼神信仰的逐渐渗透,堪舆术也开始“舍人事而信鬼神”,距离神秘越来越近。

从阴宅的角度看,由于鬼神信仰普遍,再加上灵魂崇拜,使人们普遍持有“人死则为神鬼而有知”的观念,于是“事死如生”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在郭璞的《葬书》中有下面一段话:

葬者,乘生气也。……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内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云: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

上述可以说是古代阴宅堪舆术的理论基点。它的含义是,人的骨是气聚凝结而成的,人死后,精神不灭,聚于坟墓中,受大地之气的滋润,可以使枯骨获得生气。而有亲缘关系的死者与生者之间虽然生死殊途,可是情气相感应。枯骨得生气,活着的人也会受到福荫,即“气感而应,鬼福及人”。这段话可以说是解释了死者如何决定生者的祸福命运的,也就是解释了荫后报应观念。既然死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好不好、满意不满意能够决定活着的人的祸福命运,活着的人岂能不为死者寻找一个良好的安身之处?

如果说希望亲人骸体“死且不朽”还有精神慰藉的成分,那么,鬼神信仰影响下的荫后报应观念就纯粹带着世俗功利的目的。所以,它一与堪舆术结合,就马上迎合了广大凡夫俗子希望子孙富贵荣华的心理。

总之,堪舆最初出于孝的目的而择地葬亲,可是在善恶有报、鬼神有知的影响下,荫后报应观念与堪舆紧密结合,使得堪舆阳宅日渐迷信,堪舆阴宅也成了为生者谋利的一件事。

为子孙,朱元璋母求活葬

朱元璋在成为明代开国皇帝职权案中,曾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有一场恶战,当时,他们相持不下。为了战争的胜利,朱元璋身边的风水师和谋士想了一个办法,即赶快营葬,以得到速发。于是朱元璋派人到江西一带遍访名山,最后访到卧龙岗,以为山势盘旋如卧龙,是出帝王的大穴。这时,朱元璋家中并无枯柩可以营葬,朱元璋为此愁眉不展。一天,他双眼失明的寡母听见儿子在叹气,便问缘由。朱元璋双膝跪下说:“听谋士讲,陈友谅祖坟葬的是双凤朝阳的大穴,是该出帝王的,而我们祖坟无法与他抗衡。现在我在卧龙岗谋到一穴,可惜我家无枯柩可以营葬。”朱元璋的母亲听到这里,不禁转忧为喜:“吾儿何虑!你自去营穴,明日寅时,我叫你葬下你们家一个嫡亲祖先。”朱元璋虽然将信将疑,但他是个孝子,还是照母亲的吩咐,把正穴挖好。到了寅时,他的瞎眼母亲让人搀扶着来了,穿戴整齐,只见她摸索着走下墓穴,直立不动,瞑目而逝。霎时间两边黄土自动愈合,顿成坟冢。这就是“卧龙岗”活葬母的故事。朱元璋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后代子孙能够成为帝王并享有荣华富贵,就把自己活葬了。这是一个故事,但从故事中却能看出祸福荫应对人们的影响。

【堪舆学的科学内涵】

堪舆学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有其科学而合理的内涵。正确的堪舆学精粹是符合科学理论的。它不外是以选址方面作为准绳,对地质、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及采取相应措施,利用风水改变人的心情与运势,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说到底,堪舆学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生存环境学。在《诗经》和《易经》中都能找到古人注重居住环境和建筑位置的论述和观点。

科学的堪舆原则

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科学是中国堪舆学的三大科学支柱。天、地、人三者合一是中国堪舆学的最高原则。中国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将天、地、人纳入一个大系统中综合考虑。

堪舆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及交互感应,以一种整体性思维以及天才直觉,阐发出一套与今天的生态环境学诸多理论不谋而合的理论。

如堪舆注重环境的“形”和“气”的优劣,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谓“形”,是人的五官所能感知的山川河流的实际存在状态。“气”,则是指看不见、摸不着而又客观存在的无形物质和物质的功能状态。风水学认为,形与气是相生相成,互为一体的,有好形则必有好气,有好气的物体,它的形状也一定不差。而形与气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聚则成形,散则化气”。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形与气是会相互转化的,这就与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物质与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理论不谋而合。

同类推荐
  • 银河相会:七夕节

    银河相会:七夕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 毓老师说老子

    毓老师说老子

    《毓老师说老子》以1978年7月至11月毓老师讲学内容整理而成。毓老师强调,《老子》是一部言政治之术的书,讲的是政治之术而非政治之学。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之精深。研究《老子》必知“以静制动、以弱胜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几个原则;“无为”的境界就是最高的境界,一个人到“无为”的境界,则没有不能做的事。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借我一生》以这些普通人的群像。勾画了一部真切具体的现代民间生态史,由于一切从自我感觉出发,全书的主角很快从前辈转移到作家自身,因此,现代民间生态史只是成了背景,真正的着重点是一位当代文化学者的成长史。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研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研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统筹国际国内大局的重大发展倡议,文化构建是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核心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和谐、包容,以及与沿线各国合作、互利共赢的思想。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是21世纪国际社会共同期盼的目标。本书运用了多种调查研究方法,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统自身的传承与新变切入主题,着重梳理五年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文化构建及其成效。
热门推荐
  • 空间之弃妇良田

    空间之弃妇良田

    【双强】+【美食】+【萌宝】+【灵兽】女boss穿越成没二两肉的土村妇,住房漏雨,米缸无粮,身边还有个面黄肌瘦的包子管她叫娘,最蛋疼的是,还是未婚生子,骂她淫娃荡妇的人可以绕村子几周。回是回不去了,只能咬牙挺胸赚钱把娃儿养,山里觅野味,填饱肚子,发现空间,种植灵果,灵药,培养珍珠宝石,良田万顷,金银赚大发,弃妇翻身亮瞎世人眼,叫那些骂她的人都去见鬼,还有那个杀千刀的娃儿他爹,哪里凉快哪里待着,想要认娃,先跪搓板,再挨鸡几棍毛掸子,交了抚养费,赎罪钱,再说......关于睡觉某女:“家里只有一间卧房,男女有别,你睡这里。”某爷蹙眉:“这么乱,是人睡的地方吗?”某女:“确实不是人睡的地方,这里曾是驴棚。”某爷黑脸……关于认爹某爷:“童童,我是你爹爹。”某宝:“想做我爹爹,先交十万两银子。”随侍立马递上十万两银子的银票,“小主子,请笑纳。”某爷:“童童,可以叫爹爹了吧?”某宝:“不行。”某爷:“?”某宝叉着小手:“娘亲说,你黑心,黑肺,不负责任,抛妻弃子,所以,这十万两银子是你的赎罪费,外加抚养费。”某爷囧:“童童,你如何才肯认爹爹?”某宝:“娘亲原谅你了吗?”某爷垂丧:“没有。”某宝:“跪搓板,挨鸡毛掸子,任你选,只要娘亲原谅你,我就叫你爹。”某爷:“……”有爹好乘凉随侍:“爷,小世子给皇上下了无敌痒痒粉。”某爷漫不经心:“嗯,去告诉皇上,作为君王,堂兄,要懂得谦让,关爱幼弟。”随侍汗:“爷……”某爷:“还有何事?”随侍:“小世子在太后宫里放了毒蛇,毒蝎。”某爷:“哦!那老妖婆死了吗?若是死了,替本王送口棺材去。”随侍晕厥:“爷……还……还有一事儿,小世子说,您这爹当得不称职,要重新给王妃选夫婿,帖子都已经发出去了。”某爷怒:“还杵着作甚?赶紧去将帖子撤回来“随侍哭,狂奔……
  • 四爷福晋又开撕了

    四爷福晋又开撕了

    穿越大清当然要先做后院之主,再来个后宫之主了。咱不做妾,咱堂堂正正做正室。独宠六宫,雌霸天下横扫小妖精。我乃四爷嫡福晋,尔等通通跪下!本宫乃是皇后,小蹄子休想靠近四爷半步……既然来到四爷府,就要母仪天下,就要搅动后宫风云,就要大杀三方!她要有生之年永远是六宫之主位,她要生养众多,由自己儿子继承大统。她是来改变命运的,不是来嘤嘤嘤的。四爷还是那个四爷,她却不是她。四爷啊,放马过来吧,咱们也过过招!
  • 大冰作品合集(共四册)

    大冰作品合集(共四册)

    本套书是百万级畅销作者大冰的作品合集,共包括《我不》、《好吗好的》、《你坏》、《阿弥陀佛么么哒》四册。
  • 泛舰星海

    泛舰星海

    王荣意外被银河舰队录取,曾有的一切计划碎裂崩塌。到处都是新人类,他光环不再,又将何去何从?什么是人?什么是非人?非人是什么?人是什么?什么是新人类……迷雾征途中,他蜕变成长,上演怎样的王者荣耀。归来仍是少年,但地球是否无恙……穿梭宇宙黑暗森林中,遍寻无数文明,寻找心中的家园。这是唯武独尊的星际世界,纵横时空,都为生存和自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都市极品水神

    都市极品水神

    一个平凡的高中生,机缘巧合之下踏上修仙之路,从此机缘不断,踏上了人生的巅峰!PS:新建交流群号876968864
  • 道途者

    道途者

    因一次穿越,成为废物莫寒,家族因他被灭,未婚妻退婚…………且看他如何扭转乾坤。
  • 皇女策:邪君的倾城帝妃

    皇女策:邪君的倾城帝妃

    她堂堂玉飞龙在盗墓界赫赫有名,竟在阴沟里翻船。一朝穿越,浴火重生,失去倾城容貌。恶姐欺负她,刁奴为难她,皇帝威胁她,夫君欺辱她。很好,老虎不发威就当她是小白兔。烧恶姐,打刁奴,虐白莲,斗王爷,我们慢慢来。
  • 魔狱玄幻录

    魔狱玄幻录

    一滴凡尘泪,一段旷世情。一颗长生药,一部千年史。天地初开之际,天魔与地魔横空出世。一代凡人,对抗天地。三生三世,定情不悔。本书名为魔狱前传,书名含义为魔狱之前的传奇。主要讲诉魔狱形成的前因,经过,结果,以及过程中的各种恩怨情仇。
  • 重生之山雨欲来

    重生之山雨欲来

    昔年在这丹陵城中,我丹陵谢氏一族是如何的风光鼎盛,如今又是怎样的一副凋落光景。而这般的光景一切起始,只是因为我,谢家的四娘子谢兰琬识人不清,引狼入室,才使得谢氏遭遇这灭门之灾。纵然有后来的十年,卫熠拼死为我谢氏满门平反,故人已逝,徒留清名亦是惘然。而卫熠终究也是落得个功高震主,遭幼帝猜忌,满门被灭的下场。今日,我既归来,一切欠我的,我必将亲手夺回,一切我欠的,我必一一还之,方不负他们的一番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