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4300000008

第8章 游荡的生灵(7)

我把床让给了父母睡。我则在阳台上铺了地铺。夜晚的安静放大了我的敏锐。那夜,母亲一直未能入眠。她的每一次翻身,我都能察觉。我尽量不出声,装出睡着的样子。我怕自己的响动,会掀起母亲更多的惆怅。我敢肯定,那天夜里,母亲的内心一定经历了一场风暴。那场风暴,比乡下山坡上的寒风还要浸人心骨。它来自心的最深处,夹杂着血泪,以及身为一个母亲的慈悲和无助。

第二天一早,父母就让我把他们送到车站,坐车回老家去了。父母走后,我又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独自浪迹在这个喧嚣的大城市了,做着怀乡的梦。

后来,父亲在跟我的一次谈话中说道,自从母亲回去后,一直在担心我的生活。母亲曾对他说:“如果我那次生病医治不好的话,我就去撞车,为儿子挣回一笔钱。”父亲话刚说完,我就哭了——为我这位一辈子生活在乡下的愚昧而又伟大的母亲!

我愧对我的父母。

像我一样做着怀乡梦的,也许还有那些农民工。他们是这座城市里的另一群卑微者。无论是烈日酷暑,还是寒风刺骨,随处都能看到他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的身影。他们皮肤黧黑、衣履破旧,躬着身子劳作在水泥堆、仓库、车站、码头、建筑工地上;或蹲在马路边,抽着劣质的烟,吃着毫无营养的盒饭。即使逢年过节,他们也宁可忍着思乡的煎熬,而把身体出租给这座城市,以获取求生的资本。

在这座偌大的城市里,他们永远是一群边缘者,过着封闭而廉价的生活。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这座城市建造过无数的高楼大厦,公园广场,却没有一处空间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就像一只只蚂蚁,只能躲在阴湿的暗角,做着虚无的梦。他们以自己的沉默和谨慎,与城市保持着距离。他们怕得罪那些高傲而“文明”的城市人。他们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处境,知道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泥腥气和柴草味道。这一切都会让城市人排斥和鄙视。为了生存,他们已经学会了忍辱负重,明哲保身。

在我工作的杂志社附近,有好几家新开发的建筑工地。傍晚时分,夜幕黑纱般笼罩在城市上空,静谧而寂寥。这时,那些劳累一天的民工就会拖着疲倦的身躯从工地上出来。脸上的表情是麻木的,生冷的,僵硬的。他们早已被残酷的生存打磨成了一块顽石。

这些民工大多住在工地上,生锈的钢管和肮脏的塑料布搭建的工棚就是他们的“家”。里面除了凌乱的被褥和锅碗瓢盆外,剩下的,便是无尽的荒凉和寂寞。重庆的冬天很难见到太阳,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弥漫着寒冷和忧郁。入夜,湿气像草丛里的蛇,到处乱窜,碰上谁咬谁。我不知道那些躺在工棚里的乡下人,没有电热毯,没有空调,是否能够抵挡得住寒气的入侵。在他们那焦黄的体内,该潜伏着多少条无形的毒蛇呢?

吃罢晚饭,他们就围在床上打牌。这是他们惟一的娱乐方式,也是最好的抵御空虚的方式。他们没有条件享受到其他的文娱生活,没有电视可看,没有广播可听。只有扑克,可以让他们暂时忘记活着的苦恼,把生存的隐痛和内心的酸楚消融在漫漫长夜里,消融在浓浓的黑暗中。

但我不明白,这简陋的工棚,能够安放民工的身体,也能安放他们的灵魂吗?当他们蜷缩在被窝里的时候,听着外面隆隆的车声和城市人发出的欢声笑语,他们会想起远在乡下的妻子和孩子,以及衰老的父母吗?会想起村边的那条河流和房后面的那棵树吗?会想起圈里的牛和羊,以及院坝边的那片菜园吗……

我每次下班从工地旁走过,都会在内心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这些疑问困惑着我。每次看到那些民工们在劳动的重压下凝重而无奈的神情时,我都会难过。在这个陌生而冷漠的城市,没有人会去真正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没有人会主动去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他们也没有倾诉自己情感和表达自身愿望的权利。他们永远压抑着自己。他们已经习惯了做一个被漠视的社会角色。

可就在这个习惯了被漠视的庞大的群体里,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我的父辈。因为,在这个爱恨交织的人间,我们有着同一个姓名:农民。

也正是由于这种根源上的关联,当更多的农民工受到社会不公正对待和歧视的时候,我注定没法做到像那些“文明”而有“教养”的城市人那样,成为一个旁观者而心安理得。

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我都是一个站在黄昏边沿的黎明守望者。在这个漫长的守望过程中,我目睹了辛酸和悲伤,体味了痛苦和绝望。看到了人为了活着所必须承担的苦难。但我并不悲观,我相信只有经过苦难的锤炼,才能最终获得曙光的照耀。

十一

我对故乡的怀恋,并非是要做一个农耕文明的怀旧者,更多的却是一种审视。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无论我身处何处,我的根始终在乡村。在城市里摸爬滚打的这些年,我已经深切体会到无根的痛楚。这种痛楚是尖锐的,它使我迫切需要替自己的心灵寻求一个归宿。但当我看到故乡一年不如一年的衰败和陷落,我的精神有一种枯萎的状态。尽管我一直在逃避乡村,但我从来没有抛弃过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我的爱是潜在的,隐忍的,像地下的泉水。

人活着,是需要有根的。

根,让一个人看到自己的来路。能看清自己来路的人,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狂妄自大,又不妄自菲薄;才能知道自己该珍惜什么,该坚守什么。

尽管我一直对像我一样出生的农民充满同情,但我也时常看到一些进了城之后的农民,再回到故乡时的跋扈和乖戾。他们穿着被城里人淘汰的西服和皮鞋,打着劣质的领带,把自己包装得煞是光鲜。还学着城里人说话的腔调,故意在乡邻们面前显阔,俨然城里人的模样。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究竟在城市里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这样的人总是令我感到厌恶。这不能不说是另一种意义上悲哀。

如今,大部分的年轻人都跑到城市里去了,乡村只剩一副空壳。还继续留在乡下苦苦挣扎的,就只有像我父母那样的老人了。他们是乡村最后一批守望者。只是,他们所守候的,不再是黎明的曙光——他们对生活已经不抱希望。而是命运本身,以及那一丝血缘亲情。

像我的父母,总是盼望我能经常回去看看他们,陪他们说说话,吃顿饭。哪怕什么也不做,就那样静静地呆一呆。在乡下老家,我母亲自今还藏着我曾经使用过的几种名片。她用一块纱布包好,放在枕头下。想我的时候,就偷偷地拿出来看看。而我父亲则收藏着各种刊物寄给我样刊后留下的信封,每个信封上,都写着他儿子的名字。有一次,我整理房间,将这些破损的信封扔了,可父亲又背着我将它们捡了回来。现在,他们老了,已没有能力再爱我,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儿子的牵挂和祝福。

可我在乎过他们内心的想法吗?我在逃离乡村那一刻,就意味着把他们一同撇下了。多年之后,当我回首来路,已是人到中年。面对渐渐老去的父母,我束手无策。像面对逐渐消失的故乡那样。

好在,我并没有因为故园的丧失而颓废,也没有因为父母的衰老而沮丧。故土和亲情所给予我的养分,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里。这种来自血脉上游的滋养,使我懂得了感恩和怜悯,懂得了慈悲和爱。

以致于,不管我在城市里遭受多大的屈辱,我都不会因为自己是一个农村人而感到羞愧。

十二

我也无意于去指责和批评我现在寄生的城市。

我时常告诫自己,不要以农村人的狭隘眼光去看待城市。城市虽然有它固有的排他性和残酷性,但总体上还是体现了一种现代文明。不管是医疗卫生,还是文化教育,权益保障等等,都是农村无法比拟的。城乡之间,永远是有差别的。城市也永远对农村具有诱惑力。否则,就不会有数以万计的农民,从他的孩提时代起,就在梦想着挤进城市。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事实上,城市也确实让无数来自农村的追梦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虽然,他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血泪。

从生命的本源来讲,人是生而平等的。没有人可以决定自己的出生,就像没有人可以抗拒死亡。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城市人就自觉高贵,也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农村人就自感低贱。应该彼此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少一份歧视和伤害。

让每一只蚂蚁,都能感受到被太阳照射的温暖。

让每一只蟋蟀,都能发出哪怕微弱的声音。

放爱一条生路吧,你的灵魂将会获得永恒的安宁!

我这样想着的时候,又一个春天悄然地来了。窗外园子里的几棵柳枝上,新的胚芽正在绽放纯净的笑意。我看到从地平线上升起的第一缕阳光,在照亮大地的同时,也在驱除我内心深处囤积的寒冷,使无数光明的事物重又灌满我的胸腔。

【从两路口到上清寺】

先说两路口。

地盘不大,横竖就两条街道。交叉在一起,形成一个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车,都从这里经过,故塞车就特别严重。尤其是早晨,逢上班高峰期,车子爬在马路上,虫子一样蠕动着。喇叭响个不停,车内的人也焦躁不安。交警神闲气定地指挥着车辆,交通状况却丝毫不见缓解。可新一天的生活,早已在这种拥挤和喧嚣中,粉墨登场了。

我们编辑部就落座在其中一条街道的旁边。房子是老房子,远远一看,尽是岁月雕刻的痕迹。看门的师傅姓冷,肥胖的身子,病恹恹的。卧在传达室的椅子上,面若冰霜,跟他的姓十分吻合。他只要一见我,就说:报纸。然后,随手将一札信件和报刊扔给我。缩回身子,继续卧在椅子上,抄着手,像一个被冷落的思想家。

信件多是作者来稿,每天都要收到几十封。这些稿件的作者,都是热爱文学的信徒。文学越是不景气,爱好文学的人却越来越多。有的投稿者很谦虚,寄一首诗来,还要附上一封长长的信。信的内容,无非是希望编辑能认真看他的稿子。若能发表,不胜感激云云。其实,他即使不写那封长信,编辑也会认真看的。能发表的作品,自然能发,达不到发表水平的作品,终究发不出来。

一天,我正在看稿,突然接到一个投稿电话。投稿者说:我有一篇小说,是写情感题材的,你们要不要?那时,我刚做编辑不久,对处理这类事情毫无经验。我沉默片刻说:我们得先看稿子,再决定是否采用。对方的声音小了下来,说:只要能发,我一分钱稿费不要,还倒给你一百块钱,行不,考虑一下。没等我说话,对方继续说:先就这样吧,我住处离你们编辑部不远,明天就把稿子给你送来。说完,就挂了电话。第二天,他果然就把稿子送了过来,厚厚的一沓。稿子内还夹着一张某体育中心的游泳券。他说,这是一张家庭消费券,把老婆、孩子带去放松放松。我立马拒绝说:不妥不妥,我还是单身,用不着这玩意。他说:用得着,用得着。边说边转身匆忙离去。那天过后,他每隔一天就来电询问稿子的事。我说:没这么快,我正看着呢。他说:这样吧,稿费我不但分文不要,倒给你两百块钱,怎样?我无言以对。他的小说我倒是看了,编造了一个婚外情故事。语言冗长,读起来,也不大通顺。该用句号的时候,他用逗号。我便只好诚恳地告诉他:大作我们这发表很困难,你还是另投他处吧。没过两天,他很不悦地跑来把小说拿回去了。当然,那张游泳券,原封不动地夹在那沓稿纸中。

我们编辑部在七楼,六楼是一家广告公司,八楼是一家保健药品销售公司。去买药的,都是些老年人。不知道人老后,是否都要借助药品来维持生命。果真如此,当我老后,希望激活我生命的,不是药品,而是别的什么。比如,文学,爱情……

从七楼的窗口朝下看,一眼就能看到街边的那家面馆。面馆的老板,是个中年妇女。人长得胖,皮肤黑黑的,但很能干。为招徕顾客,她直接将面馆取名“胖妹面馆”。来吃面的,多是熟客。人还未到,声音先吼开了:胖妹,二两杂酱。这边的话音刚落,那边又有人喊:胖妹,酸菜米线,二两。日子一长,胖妹就成了她的代号。每天早晨,我都要去她的面馆吃面。她卖的面,配料很有特色。吃起来爽口,滑而不腻,是我吃到的重庆比较正宗的面食。胖妹的老公,是个憨厚的男人。每天都在面馆里给她打下手,听从胖妹的指挥。他的肩上总是搭张毛巾,只要看见胖妹额头冒出汗珠,他就取下毛巾,替她擦汗。他的这一举动,曾令不少顾客感动。面馆只营业半天,晌午一过,夫妻俩将清洁做完,就关门大吉了。两口子有说有笑的,开车回家。车是胖妹才买的新车——长安面的。这种车适合载货,停靠也方便。胖妹还买有一辆出租车,由他儿子在开。偶尔,会看见他儿子开着出租车来吃面条。吃完面条,喊一声:妈,走了。脚一踩油门,消失在车流中。这时,胖妹总要望着儿子远去的车喊:注意安全。胖妹还在重庆买下两套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拿来出租。一家面馆,让一家人脱贫致了富。

同类推荐
  • 朱红色的沉思

    朱红色的沉思

    “你想成为诗人吗?到你的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去寻找吧”。读着这集子“乡土梦魂”最初的篇章,我便想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曾经说的这句话。因为我感到,作者冯艺在他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也获得了他的灵感。他仍然依恋那片他早已离开的曾留下他童年脚印的树林,他所《依恋的小树林》的绿波,至今依然抚摸着他的心;他依然不能忘怀很早很早以前的《大山梦》,永远是那般澄澈纯净的儿童时代的梦;他在《村头,那条清清的小河》的怀抱中,孕育了他最初的诗行。也许,叶赛宁这句话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我所知道的不少诗人的歌吟,总或多或少与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有所牵连。
  • 拔地苍松多远声

    拔地苍松多远声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与王元化先生有一段不平凡的交往经历,也没有想到他在我的学术生命中的重要意义——他让我第一次深刻地反思自己、认识自己,从他那里获得了做人、做学问的力量与信心。我的《审美中介论》一书,于1986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列入第一辑“文艺探索书系”出版,出书之后,责任编辑高国平先生特别嘱咐:凡书中所涉及到的当代名家学者,都应由作者签上名赠送一本。我遵嘱,也送给了王元化先生一本。先生收到后,赶在当年汉学家会议(上海金山)之前夕读完。
  • 巴山月蜀水潮:文铭权新闻作品集

    巴山月蜀水潮:文铭权新闻作品集

    本书是一部反映四川省多个市州改革发展、时代风貌的大型新闻纪实文学作品,全书约28万字。作者饱含真情,勤于思考,以新闻这一独特的视觉,深入众多新闻现场,真实而又全面地呈现了这些市州改革发展的实践与成效,展示了广大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面貌,既讴歌了时代的主旋律,突出真善美,又提倡多样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3年芦山大地震发生后,作者在均第一时间赶赴抗震救灾一线,写出了大量感人肺腑的新闻作品。
  •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本书是一本关于最平常生活的叙述,作者让一个个平淡的日子充满了诗意。这缘于她有一腔对生活热忱的品性,坚持爱与善良的传播,让亲身所历的一切真善美都有所注脚,永远做一个在场的人,心存对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热爱和赞扬。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例子,许多人误以为作者是在书写她们的生活,因为读者也她的生活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生活有十色,请相信向着太阳生长的植物一定是最茂盛的。作者愿意与你一起,沐浴心灵的阳光,每天都有拔节的声音。
  • 抱恨莫干山

    抱恨莫干山

    黄郛那年去北方,目的地是北京,却在天津停留了下来,这是因为,新婚妻子沈亦云十三岁入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在此地有许多旧日同学,老夫少妻,这点小愿望岂有不满足之理。这是一九一二年冬天的事。那时他刚解散沪军廿三师,做了一名有名无实的陆军中将,帮盟兄陈其美打前站,前来联络出洋考察事宜。与他们一同北上的,是另一对恩爱夫妻,刚刚在上海基督教怀恩堂行过新式婚礼的张群、马育英夫妇。新婚妻子沈亦云是嘉兴人,时年十九岁。嘉兴沈氏虽非簪缨世家,却也因出了沈氏三姐妹在民初政坛广受瞩目。
热门推荐
  • 史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19—1991)

    史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19—1991)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研究历史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作者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以时间为经,分为八个阶段,从列宁创建共产国际直至戈尔巴乔夫导致苏共灭亡、苏联解体;以事态为纬、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对外战略等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中苏关系由朋友到对立面,从结盟到对抗的历史演变过程。据此,分析导致发生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
  • 靠自己去成功

    靠自己去成功

    《靠自己去成功》,就是要教给大家怎样积极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各个方面不断积累起促使成功的资本,从而让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经世史

    中国经世史

    经世致用,是中国知识分子为学的优良传统。它远溯于继孔子之后,继春秋之末,成熟于明清时期,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其以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作者从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历代以来,经济、政治、军事、交通等各方面的发展。经济方面,其重点在讨论有关田土税制与商业经济等;政治方面,重点在讨论有关中央、地方政制,科举教育与监察行政得失;军事方面,重点在于历代军事体制得失的检讨;至于交通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了重点之分析,并综合新旧史料,作详细讨论。
  • 宇宙第一星主

    宇宙第一星主

    电子落幕、光子降临、DNA粉墨登场。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人人如龙、知识才是最强力量。我们穷尽宇宙奥秘,恍若诸天神明,创造亿万种族,遍布十方宇宙,毁灭兆兆星球,出入黑白之间,打破生死之谜。不知不觉,你我比肩神明!
  • 神王模组

    神王模组

    “我是诸异的共敌,我是盖代的风华。”在无限的时光长河中,他曾有过许多为人称颂的名号……但是无人知晓他的真实来历。他不屑于被人歌功颂德,也不觊觎凡众言谈之中的圣名,更加不会理会愚昧的世人对他的诋毁和抹黑。他去过太多的位面。驻足,留下一段事迹,又悄然离开。就像飘零的树叶,终要归于树下的土壤。他一直在寻找梦境中恒久遗存的家乡。
  • 异界无上邪君

    异界无上邪君

    一方修炼天赋的魔幻世界,天地之间,万物有灵,一根草,有【坚韧】【再生】,一匹野兽,有【疾跑】【狂暴】,一块磐石,有【硬化】【固结】,而能将诸多天赋施加于身,这种人被凡人敬畏地称之为……炼灵师!炼灵师强者,焰蛇咆哮,狂风肆虐,雷霆震怒,轻轻挥手间,便是群星陨落,浩瀚星炎爆发,屠灭一城!在这辽阔无垠、异族突起的大陆上,群雄争锋,强者通天,斩天猎神,黄泉饮酒,一剑逆转乾坤,一术赤焰九霄!而一尊黑暗中,传奇崛起的杀手,降临这一方世界后,突然,画风突变……“韩潇哥哥,长大后我嫁给你好吗?”一个明眸皓齿,顾盼生怜的小萝莉,望着烧烤野味的黑衣少年,娇羞道。“不,御姐才是王道!”少年放下烤架,俯瞰苍穹,眼里爆发精光,坚定道。QQ福利群:1074372930
  • 寻武侠皇

    寻武侠皇

    武侠,两个字包含很多的含义,武,一个形,一个是意。侠一个情,一个义。但是什么是皇?充满奇幻的武侠世界,终结一个时代的皇者。
  • 萌狐有点甜:仙尊乖乖不要逃

    萌狐有点甜:仙尊乖乖不要逃

    一个现代女特工魂穿苍澜大陆附身成狐,屡次被同一个人所救,于是身为一个随时可能被人宰割的小虾米的她,决定抱紧大腿,并且励志拿下这个虽然带着面具却,身姿卓绝实力高超秒杀全大陆的白衣公子~某日,某色狐狸偷看某人洗澡……真看的津津有味时,面前被巨大黑影笼罩…“好看么?”某公子语气淡淡,眼中露出一丝幽光…“吱吱……”好…好看…唔,怎么又被发现了…殊不知某男在她还没靠近时就知道了…“去罚禁闭。”某公子眼中含笑…似乎…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夜深沉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夜深沉

    《夜深沉》是一部令人感喟的女性情感史。一位美丽、极富艺术才情的街头歌女,被捧红为京剧名角后情感迷失,难拒纨绔子弟之诱惑,堕入火坑,被军阀、富商所摧残,欲逃不能……一位执著不渝的爱慕者旷日苦恋,奈何贫富之差,阴差阳错,一直在痛苦中徘徊,最终无奈地娶老板的姘妇为妻。夜深沉,情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