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4300000004

第4章 游荡的生灵(3)

黄谷最崇拜的作家是路遥。他说他喜欢路遥作为一个农民作家所持有的平民情怀。他一直梦想着今生能够成为像路遥那样的作家。黄谷最爱读的书即是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他从路遥的作品里,看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生为底层人的苦难。黄谷不止一次对我们说过,每当他不堪劳动的疲惫,或因精神落寞而压抑之时,他就会想起《人生》里的高加林。是高加林的顽强和坚韧,以及对生活始终抱有的乐观态度,激励着他在家乡贫瘠的土地上,勇敢地活着。

在我们四个人中,黄谷是读书最认真也是读书最多的一个。就拿《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这两部书来说,我和谢婷、刘灿都只是听说过,并没有买来看。只有黄谷看了。他不但看了,而且至少看了五遍。在黄谷简陋的瓦屋里,还藏着其它一些书籍,如:《双城记》、《日瓦戈医生》、《静静的顿河》、《尘埃落定》、《白鹿原》等等。我们都难以想象,生在乡下的他,是如何弄到这些书的。

黄谷写得最满意的小说,是那篇《乡间夏日》。小说讲述了一个乡村青年与他父亲之间的思想冲突,父亲是个思想守旧,勤劳朴实,对土地怀有深沉的爱的老人,而儿子则是个追求新生活,渴望自由,幻想与土地决裂的青年。父子俩在亦庄亦谐,妙趣横生的情节中,展开情感上的纠缠和观念上的碰撞,并对城乡文明做出了一些思考。小说细节丰富,感情真挚,人物形象鲜明,有痛感,有思索。这篇小说不长,不到一万字,几经辗转后,被《辽宁青年》刊发了出来。

当时,在我们居住的县城里,能够在《辽宁青年》上发作品的人并不多。黄谷小说的发表,曾在县城里搞文学的人当中引起过不小的震动。后来,在一次笔会上,县作协主席看到了黄谷的这篇小说,大加赞赏,并把他的事迹介绍给了县电视台。很快,县电视台的记者专门跑去黄谷的老家,为他拍了一集纪录片,片名叫做《大山深处的文学追梦人》。片子播出后,黄谷成了当地的“名人”。我们都以黄谷为骄傲。

但黄谷并不以自己取得的一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也没把所谓的“荣誉”当回事。白天,他照样下地干活,喂它的猪。夜晚,就独坐灯下,用文字来编织梦想。冬去春来,黄谷就这样躲在大山的皱褶里,寻找生活的方向。那一座座高山,能够阻挡他的身体,却无法阻挡他的心灵。在那些寂静的深夜,他借助想象的翅膀,在大山上空翱翔,俯瞰着这个让他既爱又恨的山村。山下的河流,是他流淌的血脉,也是他精神的故乡。在黄谷的小说里,你经常能看到他对家乡风物的描写——山上的风,黄昏的落日,盘绕的炊烟,孤零零的小船……每一样物事,都寄托着黄谷深厚的爱和深刻的痛。

黄谷最大的心愿,是出版一本自己的小说集。自从那次电视台的记者到家中采访黄谷后,也给他父亲这个庄稼汉争了光。尽管父亲并不懂儿子写的东西叫小说。那次,记者对黄谷的父亲说,你生了个能干的儿子,会写书呢。于是,黄谷的父亲深深地记住了儿子是个会写书的人,并以此为荣。有一次,村长到黄谷家窜门,黄谷偷听到父亲在村长面前夸耀自己说:我儿子说了,到我死的时候,他要写本书给我垫枕头。

黄谷出书的念头,便是在那时萌生的。

每次到县城,黄谷都要带着他那厚厚的一沓小说稿,四处托人联系出版,可结果总是令他失望。那时,我们对出版书籍一窍不通。以为像投稿一样,只要把书稿拿给出版社,就有人给出版。后来我们才知道,大多数人出书,是要自己掏钱的。就连县作协那些“作家”们出版的每一本书,都是自费的,更何况黄谷这个乡下的农民作者。

县作协主席承认帮黄谷出版书籍,但至少得花七千元钱。黄谷回到家后,内心经历着痛苦的煎熬。七千元钱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可出书也是为完成他父亲的愿望。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黄谷还是选择了出书。他把圈里养的那些猪,凡是能够出槽的,统统卖掉了,直到凑足了出书费。

几个月后,黄谷的小说集顺利出版了。拿到样书那天,黄谷异常高兴。他送了我们每人一本书,还签了名。可谁也没想到的是,黄谷出书的喜悦很快就被烦恼替代。书总共印了一千册,全部给了作者。面对堆满屋角的书籍,黄谷不知如何处理。这一包包书,是他用几头大肥猪换来的。痛苦像潮水一样包裹了黄谷。

出书几乎耗尽了他家中的所有积蓄,他不能让这大堆书变成废纸。

无奈之下,他想到一个办法,把书背到集市上去卖。

凡逢赶集之日,黄谷便早早起床,爬坡坐船,用背篓装着他的书去各个乡镇卖。到了镇上,他就找个热闹点的街边,拿一张塑料胶纸铺在地上,把书摆上去。刚开始,他还不好意思,觉得有辱斯文。次数多了,也就习以为常。甚至,他还扯开嗓子吆喝了起来。来来往往的脚步从他面前走过,带起的灰尘覆盖了书的封面,却没有一个人买他的书。黄谷每天背着书出去,又原封不动地背着书回来。饥饿和疲惫像病痛一样折磨着他。内心的屈辱和隐痛,利剑般将他刺伤。我们目睹了黄谷的遭遇,十分痛心,都想伸手帮他一把。大家都在想法宣传、推销他的书。刘灿建议他去各个中学的文学社团签名售书,可没有一个学校愿意放黄谷进去,不是嫌他身份低微,就是说他不够分量。

就在黄谷专心设法卖书的那段时间,他的父亲因疏于照料,病发从床上滚下来,死了。灾难的陡然降临,使黄谷深受打击。他觉得父亲的死,责任应该归咎于他。出书原本是为了让父亲高兴,却不想断送了他的性命。自责和懊悔像两条毒蛇,咬噬着黄谷的肉身,并伤及他的灵魂。

埋葬黄谷父亲那天,下着濛濛细雨。黄谷长跪在父亲的坟前,痛不欲生。他一边哭,一边用蜡烛烧他的书。火光在坟头燃烧,雨珠在草叶上滚动,空寂的山野只剩下黄谷凄清的身影。那在火光中涅槃的每一个汉字,仿佛排着队在替黄谷的父亲送行。

黄谷的父亲死后,黄谷就再没写过小说。

刘灿

刘灿如果还活着,他现在或许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了。

刘灿给我的最初印象,是忧郁,孤僻和内向。他个子虽矮,却粗壮结实。一张黝黑的圆脸像是被放进砖窑烧过的陶罐。我们每次聚会,他都不大开腔。哪怕我们说得唾沫飞溅,他也只是支愣着两爿木耳似的耳朵,静静地听。仿佛一个僧人,面对的惟有自己的内心。这跟他的作品气质非常吻合。他写的诗冷峻,安详,充满哲思,还有点宗教的意味。

刘灿原本不是我们县的人。在我们相识的前一年,他才随父亲从邻县的乡下来到我们县里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

据刘灿自己讲,他还在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秋天的一个下午,他的母亲揣着他们家仅有的五千元存款,撇下他和父亲,以及还在读小学的妹妹,偷偷地跑了,至今音讯杳无。

母亲走后的那段时间,他们家陷入了绝境。刘灿每天放学回家,不是看到冷坐在院子里垂头丧气的父亲,就是看到蹲在门槛上哭泣的妹妹。他的父亲也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从来不跟子女谈心。每天只知道拼命地干活,以此来宣泄内心郁积的悲痛。刘灿和妹妹看到父亲如此伤心,一回到家里,就主动帮父亲操持家务。他的妹妹很懂事,煮饭,洗衣,喂猪,割草……样样都做,把家里的日常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希望以自己的行动来安慰父亲,共同走出生活的阴影,让他们这个残缺的家庭重新充满阳光。

可命运偏偏不肯放过他们。

刘灿的母亲走后不到半年,他的父亲即在一次锄地时,晕倒在田里。要不是被过路的邻居发现,及时将他送去镇上的诊所抢救,他恐怕早已离开了人世。父亲的病使他们这个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家雪上加霜。那段时间,刘灿和妹妹轮流请假回家照顾父亲。他父亲那次真是病得不轻,整整卧床一个多月,才在刘灿兄妹俩的精心护理下慢慢站立起来。

为给父亲治病,刘灿向左邻右舍借了近二千元钱。眼见自己的家一天天衰败下去,他们三人都忧心忡忡。父亲刚能下地,就又扛着锄头上坡干活去了。刘灿担心父亲的身体再出状况,跟本没有心思学习。每天人坐在教室里,心却在父亲和妹妹身上。后来,刘灿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退学,以此来减轻家庭的负担。刘灿的妹妹看到哥哥退学,也哭着要求退学。但最终被刘灿说服了。刘灿说,如果真让妹妹也退了学,他的良心会一辈子不得安宁。

刘灿退学的那天下午,他们家的气氛一直都很沉闷。晚上父亲特意烧了两个菜,让刘灿和妹妹吃。可他们兄妹俩谁都没有动筷,父亲满脸的愧疚。那天晚上,他们三人早早地就上床睡觉了。刘灿说,到后半夜的时候,他听见父亲和妹妹都躲在被窝里在伤心地哭。屋外的秋风撕扯着长夜,悲伤像一条大河,覆盖了他的身体和记忆。

刘灿的辍学使他父亲一直活在忏悔中,他觉得今生对子女有亏欠。因此,他一直在想法改变这个家庭的现状,力图使他们今后的日子过得宽裕一点。就这样,在刘灿一个远房叔父的介绍下,他们父子俩来到我们县,开始了辛苦的打工生活。

刘灿和他父亲同住在工棚里,我和黄谷都去过。里面除了一张砖头砌的床和一床旧棉絮外,还杂七杂八地堆满了建筑用的工具。若遇下雨,整个工地上全是泥水。泥水流进工棚内,满棚潮湿。人呆在里面,一股寒气直往身上窜。可刘灿最喜欢的就是下雨天。那样他就不用出工,可以安心地盘坐床上写诗。他的那些诗,都是忙里偷闲写出来的。刘灿的枕头边,放着几本厚厚的书。书的封皮被翻得残破不堪,其中两本是《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这两本书里大部分的诗,刘灿都能倒背如流。他喜欢古典诗词的意境,这对他的写作影响很深。他写的每一首诗,都精于构思,立意高远,平和冲淡。这是他与谢婷的诗不同的地方。谢婷的作品,更多的是在表达生存的痛楚。而刘灿的诗尽管也是在写现实生活,有疼痛和悲悯。但更多的却透出一种宁静和隐忍。按照刘灿的说法,正因为他在现实中经历过种种挫折和磨难,他才把诗写得清新,乃至唯美。他不想把刻骨的痛带到他的作品里去。他的作品是对未来的展望,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对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安慰。他曾写过一首诗《致妹妹》,很短,也很感人。

即使这个世界上只有苦难

我们也要学会爱,爱世界上

所有的夜晚,所有被苦难放逐的人

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小草依然

在生长,黄昏依旧在眺望黎明

大地是辉煌的,天空是辉煌的

每一条再荒僻的路,都有

先行者走过的脚印

学会爱吧,爱一切恨,爱一切悲

爱世界上所有惊心动魄的美

这首诗朴素,温暖。我曾多次把它带到课堂上,给我的学生们朗诵过。我们在公园里聚会的时候,大家也喜欢拿他的这首诗来诵读。有一次,谢婷过生日,我们在公园里为他庆祝。那夜,晚风吹皱河面上的水,月光照着地面,像铺了一层霜。我们四人并排站在草坪上,齐声朗诵这首《致妹妹》。四周出奇地安静,只有草丛里的蛐蛐为我们伴奏。朗诵完毕,我们都沉默良久。然后,手拉着手,流下了泪滴。月亮似乎更亮了,黑夜并没有淹没我们。

刘灿几乎所有的诗,都是献给他的父亲和妹妹的。他说:父亲是我的脊梁,妹妹是我的灯光。他和父亲有个共同愿望,就是希望妹妹能够出人头地。他们在工地上打工所挣的钱,一半都花在了培养妹妹身上。

每个月,刘灿都要回老家去看望妹妹。自从他和父亲出来打工后,妹妹就一直寄宿在学校。每次回去,他都要给妹妹买点礼物。有时是一只笔,有时是一个笔记本,有时是一件体恤。妹妹一见到刘灿,总是喋喋不休地向他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如果获了奖,就把奖状拿出来在哥哥面前炫耀。这时候,刘灿就会从衣袋里掏出一首诗来念给妹妹听。念完就交给妹妹保存。他希望自己的那些诗,能鼓励妹妹健康快乐地生活。

刘灿从来不向刊物投稿。每次碰面,我们都建议他把诗往外寄一寄,可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写的那些破东西,还够不上发表的水平呢,还是先放放吧。但我们心里都清楚,他写诗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他妹妹。除了我们,妹妹是他最忠实的读者。心情好的时候,刘灿也会把自己写的诗,念一两首给他父亲听。而他父亲总会说:你要是继续读书,该多好。刘灿听父亲如此说,就会笑着回答:难道不读书,就不活了啊。

我们是亲眼目睹过刘灿在工地上劳动的情景的。矮小的个子穿着一件宽大的工作服,头上戴一顶沉重的安全帽。每当看到他提着一桶满满的灰浆,在工地上跑来跑去的样子,我就心头难受。他的脸上溅满泥浆,双手都被灰浆腐蚀烂了。手背上到处都是红斑,还起了泡。我们都不敢想象,一双能写出如此柔软诗句的手,却是那样的粗糙,浸透着鲜血。

刘灿的父亲最大的愿望,是给刘灿说门亲事。他曾多次托人给刘灿物设对象。可人家一听是个建筑工人,就心灰意冷,连见面的心思都没有了。刘灿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为让父亲心安,他也私下努力不少,拜托他认识的所有亲朋好友,为他张罗婚事。后来,仍是他那个远房叔父替刘灿介绍了一个姑娘。姑娘也是农村的,没读过什么书。自幼就被父母抛弃,跟着养父养母长大。由于彼此出生低微,两人互不嫌弃,情投意合,一说事就定下了。也了却了刘灿父亲的心愿。

同类推荐
  • 那年那人那些事

    那年那人那些事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那年那人那些事》挑选能与你产生共鸣的文字,和你分享,打造经典阅读典范!这些文字都由《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的超人气当红作家倾情奉献。
  • 感悟平常心:大智若愚的98个点滴

    感悟平常心:大智若愚的98个点滴

    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生命之灯,既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你自己,只有先照亮别人,才能够照亮我们自己。
  • 春醪集

    春醪集

    本书是才子作家梁遇春珍藏版散文集,收录了《春醪集》和《泪与笑》以及书话、书信,是梁遇春26年短暂年华的丰富结晶。王蒙推荐,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现代中国散文的奇异之作,“中国的兰姆”昙花般的青春絮语。
  • 无法湮灭的悲怆

    无法湮灭的悲怆

    本书重新还原那段悲抑的历史。当赵登禹挥动大刀倒在血泊、赵尚忐惨死汉奸宵小之手、杨靖宇的弹尽粮绝英雄末路都以细节的方式呈现时,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当一个团半日之内临阵“升迁五个营长,都壮烈牺牲”,却仍与力量悬殊之敌对峙,当田横五百士的遭遇重演,被日军逼上绝路的八百多名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在叩拜了天地父母后前赴后继地跳入黄河,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哭泣,不只是泪奠英雄,更为那打不垮的民族之精神。
  • 历代家书

    历代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历代家书》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迄明清的一百余份家书,堪为家书中的佳品。其中当然有部分与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念、伦理意识不相符合之处,但去芜以存真、披沙以见金,唯看读者朋友鉴别与取舍。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划过面庞的水晶

    划过面庞的水晶

    “炼,我们会好好在一起的,是吗?所以,别离开我。你说过不要让我消失在你找不到的地方,所以我也请你,别消失......炼..你等我!”——颜孜依“我放弃了一切,放弃了我的霸业,只为了换取你一句原谅我!可是,你终究让我失望了。颜孜依,你让我恨不起你,但是我可以让你恨我,这样你一辈子都能记住我。”——焰成皓
  • 榕城考古略

    榕城考古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从零开始的最好时代

    从零开始的最好时代

    非常的时代,要从零开始就一直参与,才算的上是经历了青春啊。(韩娱)
  • 生活奈何

    生活奈何

    出身贫穷,家境一般。难道就这么接受命运的安排?在这个飞速发展和变革的时代,生活是何等的艰辛和无奈!即使他不能成为世界第一,但他必须努力前行。生活奈何,他必须接受。和别人比较他总是输在起跑线上,但他选择自己和自己比。他叫高天一,目标是超越昨天的自己,所以他一直努力着……
  • 封神之后世书

    封神之后世书

    鸿钧一道传三友,三友立得三教难,人教掌管人间事,阐教难把神仙瞒,截教不论何等人,皆入吾教传法然。西方也是得道几万年,修得真果在池边,功德至在人心上,不劝神来不劝仙。
  • 浪人游记

    浪人游记

    一个倒霉蛋的经历我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咸鱼作者,略略略
  • 那些奋斗的岁月

    那些奋斗的岁月

    如果你有梦想,那么请相信,本书将对你的观念和思想进行良性冲击。当你失意茫然的时候,你可以随意地翻阅本书,静下心来,你会发现,其实这就是你想要的,那些奋斗的岁月,也是在写你自己。 这是一个平民的奋斗故事。他草根出生,却不甘放弃,一步一步编织着属于他的梦想,缔造了一个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奋斗故事,他的感悟一次次触及我们的心灵深处,而当他命悬一线……他又能否继续未完的梦?
  • 剑魔综漫无限穿

    剑魔综漫无限穿

    这是一个剑魔穿越综漫的故事。(短小又无力的简介)
  • 自尊与骄傲

    自尊与骄傲

    灰色、白色、黑色是日子的主色调。因为常见所以普通,因为交叠和过度的非常完美,所以他们的存在映衬着美丽的存在。白日的蝴蝶、夜晚的星空、日落的余晖……让我不由得散懒精神,放肆的微笑,思绪总是放荡在由黑、白、灰贯穿的岁月中。我爱听很多曲子,有我撕心裂肺唱出口的,也有去闻一片秋叶落地的宁静曲韵。我有时会思考,温柔纯澈的小沟水里的半指长的小鱼怎么会那么静止。我有时会思考,为什么人们只看到深秋北雁南飞的落寞,却从未欣赏过,冬日麻雀觅食的精彩。虽然我不精彩,但我身边到处都是精彩的美丽。虽然我很平凡,但是我的虽然不会成为我美丽人生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