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3600000016

第16章 一些行为误导使得学生难以进一步提升生态道德品质

学校所举办的重大活动会在学生的一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活动是学生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通过重大活动中的一些行为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态道德规则的理解,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与同学之间相互交往,可以产生相互作用、相互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评价别人,也学会了自我评价,从而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能力。通过活动进行的这种生态道德教育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是一种更为深刻、更为根本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能否进行自我教育以及在什么水平上进行自我教育是衡量生态道德教育成功是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以下重点谈学校重大活动中,一些行为的误导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学校部分造假行为影响了学生生态道德品质的提升

目前的学校正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生态道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学校一方面在努力地培养学生生态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又在不知不觉中自毁其教育成果。例如,学校里存在的公开造假行为,就给学生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下面我们选取一些学校生活片断加以说明。

事例:某校为了迎接“区级绿色学校”的检查评比工作,通知下发后,由于时间非常紧迫,只有一天的准备时间。于是全校紧急动员,根据检查评比的内容着手准备,评比要求之一如下:校园内的垃圾筒要分类放(分可回收垃圾筒与不可回收垃圾筒两种类型),这所学校已经取得了市一级的“绿色园林特色校”荣誉称号,积累了一些应付评比工作的经验。一夜之间,校园里的老式垃圾筒全换成了新式的“环保型”垃圾筒,教室里也出现了分类垃圾筒,尽管学生用起来还有些不习惯,另外,全校每一个系都赶出了一期主题为绿色教育的黑板报,全校的橱窗都布置成绿色宣传教育专栏,还到绿化公司租了很多花花草草放置在学校各个重要地方,检查组在市环保局和教育厅的领导带领下进行了检查,检查组走后不久,学校垃圾筒又被换回“老面孔”,教室里垃圾筒的分类也不存在了;橱窗换回了报纸,漂亮的花花草草也被绿化公司搬走了。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为迎接上级的评审,动员全校师生公开突击造假。当然,对于上级的各类大大小小的检查,学校也有苦衷,于是,就采取这类应变之策。但是,学校没有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种学校集体的公开造假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学校已经进行的生态道德教育,使得以往进行的生态道德教育功亏一篑,更别说来提升学生生态道德品质。

针对这一种现象,我们试作如下的原因分析:

原因一:学校从自身的利益需要出发。学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存在的社会实体,它有着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学校为了体现其办学业绩,往往拿获得的荣誉来显示。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而不顾损害学生的利益。它实际上反映出,教育部门以及学校违背了举办这种活动的目的、意识和价值。而仅仅将它作为一种检查的手段和工具。作为学校的教师在应付一次检查时,会清楚这是为了什么而做,但是,一旦学校要迎接多个此类的评比检查,为了所谓的学校利益,整个学校的造假已经“习惯化”了,而这种习以为常的行为会导致集体无意识地做假。比方说涉及到班级检查时教师和学生也会应付学校的检查进行“造假”,学生在应付教师的检查时更会“造假”。所以我们应清醒认识此类活动对学生生态道德品质的提升存在巨大的危害。事实上,我们知道这种检查评比是需要的,学校通过检查评比可以对以往生态道德教育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其中的不足和好的地方,不足的地方可以通过对照进行逐步克服,好的地方可进一步推广。但无论怎样,最终的最根本的目的都应该是促进学生生态道德品质的提升。

原因二:现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干扰学校的正常工作。由于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公立学校要接受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因此,造成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来自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对学校的压力。现实社会中,每个人对教育似乎都不陌生,教育作为一项公众事物被人们谈论,无论是教育界人士还是教育界以外的人士。尤其是在我国,公立学校作为国家的一级事业单位,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对学校事务进行管理与指导。如教育厅里分管学校事务的相应部门会来学校检查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自主权。这些人员进入学校领域内,对学校教育工作进行检查,并提出批评,反过来又干扰了学校教育者自身的判断,学校教育工作者也会因此弄不懂学校教育到底为谁负责以及负责什么?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学校是根据上级行政指令开展工作的。

二、学生环保活动中的形式主义直接妨碍学生生态道德品质的提升

当前学校的各种学生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假日新视野活动),有关生态环境的课题选择的人很多,但真正付诸实际行动的学生很少。

事例:某高校从2003年9月开始,在大学一年级实施研究性学习,由学生处、团委总体规划,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为两大主题,提出了9个研究方向,它们是(1)环境保护问题;(2)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3)学习方法研究;(4)个性心理研究;(5)语言文化艺术;(6)社会热点透视;(7)生活中的科学;(8)计算机与网络技术;(9)关注社会面向生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经验,设计了各自的研究课题,共计89个,其中22个选择了环境保护课题,例如,家乡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水的节约,汽车尾气与空气污染,白色污染的处理,家乡土质污染问题,农药残留问题及对策等。这本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头,但一年下来,经过调查真正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实践,并写出了详细而完整的研究报告的学生小组很少。

通过这些与几位获奖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交流。

某教师:其实在这一过程中,我并没有真正对学生进行指导,只是挂一名头,一方面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另一方面是为了完成我个人教学能手的考核要求。

某学生:我们很多学生都是这么做的,其实我们做不做环境还是这个样,又不能改变什么。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些情况:学生对这种活动的方式习以为常;另一方面学校与教师的行为在强化这一不良的影响。这种形式主义的学生活动对学生生态道德的提升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笔者认为,可能会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问题一:学校出发点是好的,想通过学生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进行指导,而大部分学生也未真正进行实践活动。教师没有指导学生照样可以获得该活动的指导奖,学生也可以凭借结题报告写得好来获奖。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得学生们感觉到付不付出劳动都无所谓,只要能“吹”就行,从而给学生留下错误信号;另一方面教师给学生留下了不正确的印象,会导致对教师失去信任感。

问题二:通过这样一次活动,学生对学校所举办的所有活动都可能会产生不信任感,会觉得学校举办的活动都是形式主义,目的都是为了教师和学校的利益,而不是真正来提高学生自己的能力。所以对从此以后再举办类似的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就会下降。

学校以及教师在学校中是各种活动的开展者,是他们控制了整个活动。仔细分析问题主要原因可能是以下两个方面:

原因一:学校以及教师对研究性活动的误解。研究性活动的目的重在学生参与的过程,而不在于活动的结果。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心智得到成长,能力得到锻炼,才华得到展示。研究性学习是大学教育的一场革命,它不仅是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在其中也蕴涵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研究性学习面向生活,学用结合,给了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大多来自学生生活、社会和自然,而不仅仅局域于课本,因而为学生开辟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不是传统的从书本上得出的结论,而是通过实践和调查结果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因此,实践的环节被凸显出来了,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实践的过程又是一个对书本知识的验证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应用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高内在的生态道德品质的动力和积极性。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对研究性学习没有进行深入理解,表面上都在进行着研究性学习,真正参与其中的学生却很少,自然学生利用这一重要的基本途径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就不具有实效性了。

原因二:学校和教师的行为在学生的活动中的错误引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学校和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是知识的权威。尽管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自我判断能力逐步提高,但是学生从小到大都接受的是学校教育,学校和教师认为对的,基本上就是对的。学校和教师很少赋予学生自主的能力,所以会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但是就因为学生还是不成熟的人,学生个体缺乏道德判断能力,所以学生无意中都会模仿教师和学校的各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提升学生生态道德品质的途径受到阻碍。

总之,学校和教师若想通过生态道德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品质,在各种活动过程中就要站在超越学校和教师本身利益的立场。清楚地认识到学生这一主体,坚持从学生主体出发,尊重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活动机会,向受教育者传播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并使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最终将知识和意识转化为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因此,学校和教师对所要举办的活动都要进行周密设计:活动的目的、活动的过程评价、活动的结果评价等。而教师一旦参与了学生的活动,就应该起到表率作用,真正融入学生的活动中,并且在活动中积极为学生指引方向,而不是取而代之学生。这样,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和正确行为的引导才能真正提高生态道德品质。

我们可以把目前的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归结为一点:学校对学生作为主体的人的生活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忽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果是导致学校生活世界与学生的精神世界相分离,学校生活也因此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生态道德品质的提升,反而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生态道德与学生主体的分裂。因此,我们要改善学校生活的整个领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的提升。

同类推荐
  •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中国的文化名人与图书馆的交往以及他们的文化成就与图书馆的关系,本书资料详实,描述通俗,记录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正文链接和余思,积极参与图书馆的有奖读书活动。
  • 实用策划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策划文书写作大全

    策划文书概述第一节策划的含义策划是根据现有的资源信息,判断事物变化的趋势,确定可能实现的目标和预算结果,再由此来设计,选择能产生最佳效果的资源配置和行动方案,进而形成决策计划的复杂思维过程。本书详细介绍了策划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
  • 外行看热闹:社会热点话题冷思考

    外行看热闹:社会热点话题冷思考

    本书是作者就经济领域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话题包括房价、教育、食品安全、城市交通、名牌与驰名商标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假日经济、慈善与公益事业等。
  • 杨敬芝论文选集

    杨敬芝论文选集

    《杨敬芝论文选集》是杨敬芝在从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三十余年中,紧贴时代主旋律,以匍匐的姿态体验、见证以及思考、研究、探讨和总结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时间与发展的成果,折射了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的基层公共文化情态,可供相关学者和文化管理者思考。
  •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寻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寻

    本书中,谭传宝教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德育”这一虽妇孺皆知但是却常常雾里看花般令人迷惑的概念做了系统而严谨的定义,并以大量浅近文字梳理、解释,试图让初次接触者也能洞悉其深意、理解其价值。另外,本书对德育的诠释完全切近时代特色,关照现实问题,建言德育实践,努力填平学术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热门推荐
  • 神宠再临

    神宠再临

    再次降临的拉不多尔,给了蛮小满探索未知的机会。它拉开世界的幕布,他站在了舞台之上!憨态可掬的宝,黑白相间的他在敌人看来是如此的恐怖!厌恶苍生的恶之妖兽恨虎,在莽林中追逐,戏耍着自己的食物们!九青天星不知道为什么总会成为拉不多尔的玩具,但是它没有选择的权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思考的力量

    思考的力量

    人和人本质的区别是思考的区别。面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的思考大相径庭,从而导致他们的行动和结果也千差万别。乔布斯预料到了个人电脑的繁盛前景,从而创立了苹果公司;马云判断电子商务将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而创立了阿里巴巴;马斯克预见了电动汽车的趋势,从而投资了特斯拉公司……
  •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3季)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3季)

    最雷人、最搞笑、最荒诞、最天才的零分作文,高考一族的减压零食,都市白领的幽默早餐!另附小学生爆笑“撒谎作文”必杀篇,绝对挑战你的想象极限!《央视新闻频道》等28家电视台,《新华日报》《南方日报》《重庆晨报》等120家报纸、数千家网站报道推荐!
  •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新思维-所有作品都体现出了作者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作者们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处在无拘无束的新思维中创作所得。新表达-作品的创作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作者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杜绝套话,杜绝千人一面,杜绝众口一词。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并将这一切,反映在作品中。
  •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诗话总龟后集

    诗话总龟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翡色茉莉

    翡色茉莉

    你在我心里很久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那么让人仰望着的你,如果给我走近你的机会,我想尽我所能的靠近你,哪怕你的心里住着别人。
  •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开放改变了观念,思想解放了社会,繁荣造就了住房,住房大庇了天下。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房地产业风云际会应运而生,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毫无疑问的支柱产业和中国主体经济腾飞的历史推手。回首30年中国老百姓的住房变迁,就会发现,房地产业记载的既是一部中国30年的建设史,又是一部浓缩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开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