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4000000008

第8章 北门学士:沈佺期

唐代诗人大多依附封建王朝而生存,这既是诗人衣食的物质基础,又是诗人功名的心理追求。依存有多种态度、多种方式:有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忠君爱国;有陈子昂的“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的不平进谏;有王昌龄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牢骚无奈;有白居易“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的为民请命等,这些都不失诗人的品格。还有一类是应制诗人,他们直接为宫廷服务,或执掌文书写作,或主持音乐歌舞,或随行歌功颂德,甚至为皇上插科打诨,武则天时期还有一批特殊文人——“北门学士”,是与女皇有暧昧关系的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就是这类诗人。应制诗人的角色,使他们难有杰出的诗歌创作,但作为中国诗人/士人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心理却值得探究。他们对封建皇权的依附,到了出卖精神乃至肉体的地步,表明了中国文人人身依附的悲剧。

唐高宗时,武则天召集文学之士万元顷、刘祎之等编撰《列女传》《臣轨》等书,这些文人被特许从北门进入宫廷。本来朝廷奏议、百官表疏、密令参决等政务,都得经过中书门下(正门、南门)的官衙上达,武则天却特许少数文人从北门出入,这就有了“北门学士”。“北门学士”是可以走女皇后门的文人。武则天设北门学士,从朝政管理上来说,是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许多消息可以从“地下”渠道抵达武后,不少政务可以由她自行掌握;从个人生活上来说,她是为了笼络一帮宠臣,为“面首”提供出入宫闱的方便。于是,一些宫廷诗人也争当“北门学士”,沈佺期、宋之问就是这类人。他们因巴结武后而得到诗名,也因结交内廷而遭人遗弃。

沈佺期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上元二年(675)进士,新旧《唐书》有传。《旧唐书》说:“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再转考功员外郎,坐赃配流岭表。”《新唐书》说:“及进士第,由协律郎累迁给事中,考功收赇,会张易之败,遂长流驩州。”记述略有差异,基本事实相同。圣历年间,武则天召张昌宗、沈佺期等人编撰《三教珠英》,沈佺期官授通事舍人,有了自由出入于宫廷,直接面向武后的特权。武后让他主管科举取士、考察官员,后授给事中,进入内阁,直接参与廷前议事。沈佺期是个典型的北门学士。武后宠信,给他掌管人事大权,这是个容易收受贿赂的官位,他果然忘乎所以,主管考核官员和科举取士时收受贿赂,终于被弹劾入狱。

沈佺期在狱中得到消息,自己少年的好友王赦去世了。他写了一首诗《伤王学士》,序文说:“昔同为人,今先鬼录。恨吾非所,阙尔桑梓。退而赋诗以哀命。”所谓“非所”,意为呆在不应该呆的地方,即监狱,自己在监狱里不能回乡参加王赦的葬礼,只好写诗哀悼:“闭囚断外事,昧坐半余期。有言颖叔子(王赦),亡来已一时。初闻宛不信,申话涕继洏。”狱中与世隔绝,打着迷瞪度过自己的余生,传来王赦去世的消息,开始还不相信,继而报告消息的人话没说完,就涕泗涟洏,恸哭一场。沈佺期哭,并非痛失好友,也不是痛恨犯罪,而是痛失恩宠。但他毕竟是武则天的贴身侍臣,入狱不久便得到赦免。武则天需要他,他扈从圣驾游西岳,继续写诗阿谀奉迎。

沈佺期获罪得免,得益于北门学士的近侍制度,他们是武后的贴身侍从。这种近侍制度早已引起朝臣们厌恶,那些贴身宠臣一旦被击垮,他们遭遇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中宗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则天病重,宰臣崔玄暐、张柬之等发动羽林军起事,迎太子至玄武门,斩关而入,杀了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也枭首于天津桥南,武则天退居上阳宫。武则天退位,她的侍臣数十人被贬,其中包括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等宫廷诗人。沈佺期贬到驩州,今在越南荣市境内,是流放得最边远的,可见他与武则天关系的亲密。身为女皇近臣,晨昏侍奉,炙手可热,获得权势,获得诗名,一旦武皇下台,沈佺期遭人唾弃。他写诗《初达驩州》说:“流子一十八,命予偏不偶。配远天遂穷,到迟日最后。”发配的人有18个,命运还没有偏待他,可他发配得最远,到达的日子也是最后,有点无奈,也有点伤感。

中宗即位,改元神龙,朝拜太庙,大赦天下,坐张易之案遭流放的人,也大都放还,视其轻重给予官职。神龙三年,沈佺期遇赦,经端州北归,回到朝中,授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沈佺期又做了皇帝的近臣,侍奉皇帝歌舞饮宴。他寻找机会讨回自己过去的荣耀,“既侍宴,帝诏学士等舞《回波》,佺期为弄辞悦帝,赐还牙、绯”(《新唐书》本传)。《回波》是唐中宗时兴起的乐舞新曲,演唱时可以即兴编唱新词,表达干求、谏止等意见。皇上喝酒喝得正高兴,侍臣们编些顺口溜,搞些戏谑的“小品”,讨皇帝喜欢。欧阳询形象丑陋,长孙无忌就调侃他:“耸膊成山字,埋肩未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欧阳询也应声道:“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只缘心浑浑,所以面团团。”既为自己解嘲,又回击对方,讽刺那些与后妃暧昧的侍臣,语涉私秘之处,开了个荤的玩笑。那个时候天下太平,君臣歌舞饮宴,逢场作戏,常开些玩笑。中宗亦诏告群臣:“天下无事,欲与群臣共乐。”《回波》乃香艳之辞、妖冶之舞,大概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意思。《唐诗纪事》对此颇有微词,说:“一觞一咏,足以肇乱,况其甚焉者哉!”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君臣一起喝酒,没有太多道貌岸然,演出《回波》时近臣常开着玩笑提出自己的要求。沈佺期也抓住这个时机,编上新词:“回波乐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我沈佺期在这里进行《回波》歌舞,流放岭南回来了。我的身体名分已经恢复了官籍,可是朝服还没恢复牙绯(即身上佩戴的象牙、鱼皮装饰)。中宗听了说,好吧,赐给你牙、绯。沈佺期流放归来,不思悔过,继续沿着谄媚皇权的道路向上爬,恢复了官职,还要求恢复待遇,他对这条道路也够“自信”的。果然中宗皇帝赐予了他绯鱼袋,升为中书舍人、太子詹事,沈佺期又成了皇帝的秘书、太子的老师。

沈佺期作为宫廷诗人,诗歌多为应制之作,缺少社会内容。但掌管宫廷乐舞,常作一些清辞艳曲,言儿女情长者,尚可一读。《杂诗》之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常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黄龙边疆,连年打仗,思妇心中的明月,还在前方的军营。月夜良宵,情意正浓,但是天各一方,春情难酬。思妇征人,儿女情长,倒也写得委婉动人。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也是思妇题材: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思妇征人是古来已有的题材,是为“古意”。沈佺期不但题材仿古,意象也仿古:古辞《河中之水歌》有句“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被沈佺期化为前两句。“玳瑁”乃古辞写女性装饰常用的事象,“寒砧”乃古诗写思妇怀亲常用的情境,“丹凤”落处即是帝都,“流黄”飘曳表示帐帏。诗中所有这些形象,都带贵族气、脂粉气,与其说写思妇之苦,莫若讲闺房之愁。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皇上后妃歌舞宴饮也愿意听这个,沈佺期也就借思妇征人,写些情诗艳曲。但他没有边塞的生活经历,没有思妇的痛切情感,只能借古诗古意,表现儿女之情,供皇上后妃们满足爱情的渴望。他写相思之苦难免有点无病呻吟,这正是应制诗人思想贫乏、情感苍白的地方。

唐代写征人、思妇的诗不少,有些可以拿来进行比较。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迴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打了胜仗思乡之情愈加强烈,“受降城外”战场意境更加凄苦,不仅诗意新奇,而且情境动人!

再如陈陶的《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前线杀敌不顾生死,五千将士葬身尘沙。家中的妻子还以为丈夫健在,夜夜在春梦中会见亲人。战场的英勇悲壮和后方的热切思念构成对比,前方的战士白骨和闺房的甜蜜怀春形成对比,写出战争的悲剧,入木三分!这样的诗已从思妇之情上升到人道之思,表达了人类普遍的和平愿望,诗歌的深度大大加强。这样的诗意被编成戏曲《春闺梦》,表现了巨大的人性深度和强烈的戏剧冲突。

相比之下,沈佺期的征人思妇诗是为宫廷享乐写出的,决然达不到这样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平,应制诗人的局限显露出来。不过沈佺期的诗辞藻华丽,对仗整齐,在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同类推荐
  •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就像沙漠中的清泉,能够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爱心就像是冬日的阳光,能够让寒冷的人感受到温暖;爱心就像久旱大地上突降的甘露,能够滋润枯萎的心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对于爱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毫无疑问爱心是人性中十分美好的一部分。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散文集。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为戴望舒的诗歌译作。全书精选了十九世纪末英国颓废派诗人道生的知名作。
  • 青春没了,痘还在

    青春没了,痘还在

    本书用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笔调,记录下一个80后的工作、生活、爱情以及思想片段,给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80后——我们已经长大了。全书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爱情、记忆、思想片段、等共分为八个部分,共约90篇文章,11万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 怒目金刚

    怒目金刚

    本书系“韩少功作品典藏”之一种,精选了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爸爸爸》《女女女》《报告政府》《怒目金刚》等19篇中短篇小说。作家一方面坚实地立足中国传统,另一方面有意识地使用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方法,鲜活的人物、奇幻的情节、对历史真相的揭示、直指人心的追问,多种元素构成了其作品凌厉而温厚的风格。本书既是韩少功中短篇小说精读,也是他创作三十多年的名篇荟萃,所选作品大多曾获过奖,有些作品还曾被改编为电影、音乐剧,影响深远。本书还配以湖南作协副主席何立伟所绘插图,以图诠文,在各版本的韩……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平凡之旅总有一抹星光璀璨

    平凡之旅总有一抹星光璀璨

    她-林一凡,跟名字一样一生平凡的人他-林新焰,一个天生与众不同的人当她碰上他,当平凡碰上非凡会摩擦出什么样的花火"喂,你就这么想死吗,算了,你这么笨,没我不行吧,哈哈。等我啊笨蛋"
  • 网游之神级鬼将

    网游之神级鬼将

    本书已完结,当初写得仓促,后来果真遇到了很多问题,勉强继续已无意义,目前正筹备新书中,再会~
  • 四月的夏天

    四月的夏天

    依然记得曾经和他并肩走过的路。“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 群雄守卫战

    群雄守卫战

    孙子:对方来势汹汹,我建议以退为进。吕布:上将吕布请求出战,犯我汉邦者,虽远必诛。诸葛亮:奉先稍安勿躁,运筹帷幄之中,方能决胜千里之外。张飞:军师,让俺老张去吧?诸葛亮:咳咳,不要问我,这个你得问大帅。岳飞:是在说我吗?诸葛亮:…………主角:大家安静一下,容本帅再想一想。
  • 男神调研日志

    男神调研日志

    江丘考上了帝国军校却没钱交学费,所以在学校门口卖烤鱿鱼串为生,然后他遇到了他的男神。令他没想到的是,男神买了他二十串烤鱿鱼串,竟然还顺便承包了他的学费!于是,小痴汉和男神开始了啼笑皆非的“同居”生活……星历3028年,江丘遇到了他的男神。他觉得,男神跟他说的第一句话足够他回味五百年。尽管平淡,尽管疏离,却像是把他从一场浑浑噩噩的梦中唤醒了,整个世界只剩下这低沉悦耳的一句话,如同微凉的山风拂过脸颊,又如同凌厉的箭矢穿过心脏。他透过袅袅烟雾看着男神。
  • 全球崩坏

    全球崩坏

    “曾经我被遗弃在起点孤儿院门口,后来孤儿院破产了”“曾经我上过一个幼儿园,后来这家幼儿园倒闭了”“这二十年,我经历过火车脱轨,二十八辆汽车连环追尾,天然气泄露,瓦斯气爆炸……但我还活着”“生活竭尽所能的想要消灭我,但我仍然顽强的活了下来”“不过我万万没想到,生活竟然又搞出这种事情——”【欢迎来到全球进化游戏,本游戏由地球发起,玩家为全人类】-------------某位NPC掉落了一串神秘号码:923017694
  • 纪连海评点汉书(上下册)

    纪连海评点汉书(上下册)

    《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与《三国志》《史记》《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本书从《汉书》一百二十卷中,选取“纪”10篇,点评了刘邦、刘盈、吕雉、刘恭、刘弘、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询、刘奭、刘骜共12位人物;选取“传”41篇,点评了陈胜、韩信、季布、萧何、张良、贾谊、李广、司马相如、司马迁、东方朔、杨雄、王莽等共131位人物。
  • 斩神

    斩神

    我,张浩宇傲视九天,崛起于红尘,横扫诸界无敌天下不过一念之间!诸天修士只为寻求堪破生死,但我只为游戏红尘!传说九天之上有神灵,然我要做的就是斩神!
  • 终极主宰

    终极主宰

    一场悲剧改变了两个少年,一个因仇恨而雄起,一个因悲伤而沉沦。天才自然是至尊武道的代表!而废物,却堕入妖界,他同情被修真者猎杀的妖,同他多像……几乎毫无悬念的一战,终会到来,又有何波云诡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