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2500000002

第2章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1)

一个男人的爱,可以有许多层次,对林妹妹,是深爱;对宝姐姐,是恋慕;对湘云,是怜爱;对妙玉,是珍惜;对可卿,是情动;对晴雯,是感怀;对袭人,是依赖……荒烟蔓草的年头,他抛下一应身外之物,只将这感情随身携带。

茶道里有个观念,叫做一得永得,一次获得,便永不失去,从此后即便风烟万里,再不相见,只要我心中有你笑颜宛转,便是另一种地久天长。

(一)步步生莲

“一个男人必须走过多少路,在他被称为男人之前;一只白鸽必须飞过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睡……”听到这首歌,总是想起贾宝玉,不是出现在《红楼梦》文本里的贾宝玉,而是能够由文本推想出的经历了一切之后的贾宝玉,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亲人爱人皆如潮水来了再去,而关于那些好女子的温柔细节,对于他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她们是他爱过的人,现在已然爱着;她们还是他来路上一个又一个驿站,让他在生命的长途奔袭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她们甚至于是他的一部分,骨中之骨,肉中之肉,若是没有她们,就没有这样的一个他。同理,若是没有他,她们也就会成为别样的女子,他们彼此成全了对方。

1 无常:华林之中的悲凉

读红文字烟波浩渺,最能击中我之心魂者,总是鲁迅先生言简意赅的那几句:华林之中,遍被悲凉之雾,呼吸感知于其间者,唯宝玉一人。

这悲凉之雾是什么?肯定不是华丽家族没落的前兆,对于家族命运,宝玉压根儿不上心,有一回,黛玉跟宝玉说,我私下里替你们算了算,出的多,进的少,如此下去,必将后手不接。宝玉很没心肝地来了句,管他呢,反正不会少了我们两个的。黛玉都懒得再理他,转过头去找宝钗说话。

我每看到此,都能透过白纸黑字,看到曹公那自嘲的笑容。

宝玉的悲凉感不是务实的,是务虚的,来自于生命的深处,对于终将到来的死亡,尤其是死亡引发的虚无感的一种恐惧。

少年时看过金圣叹的一篇文章,这会儿也不去百度了,大意是,他坐在屋子里,想到几百年前站在这里的不知道是谁,几百年后站在这里的又不知道是谁,而自己又在何处,不由悲从中来。是啊,人类最大的惶恐莫过于不知道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孤零零地站在天地之间,再亲的人也帮不了你。

宝玉与金圣叹又不同,他过得比金圣叹好太多,含着银勺子出世的比喻已经泛滥,在他身上再用一回也无妨。他母亲王夫人视他为心肝宝贝;他父亲贾政虽然有点简单粗暴,出发点也是为他好;上有贾母的宠溺,下有丫鬟们的拥簇,更有那么多美丽聪慧的姐姐妹妹们相伴度日,他几乎得到了可以想象到的极致。

佛家有因果这一说,快乐,正是痛苦的因,痛苦,则是快乐的果。他在拥有时多么快乐,就会在失去时多么痛苦,因此,没有比他更害怕失去的人了。

这种恐惧在第十九回初见端倪。袭人被家人接回去过年,宝玉闲极无聊,去她家探望,在一堆女孩子中瞅见一个穿红衣服的,大概出落得格外齐整一些,宝玉就留了心,回去问袭人。袭人说这是自己的两姨妹子,又说起她各式嫁妆都备好了,明年就出嫁。宝玉听到“出嫁”二字,已经大不自在,又听袭人说,连她自己,也终究是要离开的,一时间情难以堪,竟至于泪流满面。

书中替袭人解释说,袭人是见宝玉毛病太多,拿这话要挟他一下。袭人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她不知道这对宝玉来说是多么残忍。她揭开了宝玉一直不敢直面的“无常”的面纱,告知他依恋的一切,都会改变。

如悉达多王子的第一次出行。净饭王的小王子,自小长于深宫之中,后来他这样回忆:我娇生惯养,在我父亲的宫殿里,有三座特别为我营造的莲池,各生长蓝色、红色和白色的莲花,我用的都是迦尸出产的檀香木,头巾和衣服全来自那里。

无论白天黑夜,我总是在白色华盖的保护之下,以防尘土、冷热、树叶乃至露水。我有三座宫殿,一座用于冬季,一座用于夏季,还有一座用于雨季。在四个月的雨季里,足不出户,一天到晚由宫女陪同娱乐。(摘自《印度佛教史》,[英]沃德尔著,王世安译)

他的父亲把他保护得很好,梦想让他在温香软玉的包围中,无烦忧地生活。他二十九岁才得以离开宫殿,来到外面,看到了老人、病人、送葬者,窥见浮华背后生老病死的存在,跌入了痛苦之中。

悉达多的故事可以是一个比喻,用在贾宝玉身上,锦衣玉食、至爱亲朋构成了他的宫殿,他以为可以像个鸵鸟似的在里面赖下去,永远不出去。

“出嫁”“离开”这些字眼,揭示了宝玉自说自话的稳定必然被打破,接下来,他的一番讲述,透露出他无能为力的挣扎: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了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

这是一个强要遮挽的手势,然而却是徒劳。谁对生老病死有办法?秦始皇派出五百童男童女求不老药的方队,徒然暴露了他暮年精神上的虚弱,汉武帝的不死灵药,也早已被东方朔调侃地解构,古往今来,有多少高人能参透生死?越是敏感越是执着的人,就会体验到越多的痛苦。

宝玉如此,黛玉亦如此。

2 葬花:一场哀伤的行为艺术

京剧大师梅兰芳倾情出演《黛玉葬花》,却因外形丰腴,很被鲁迅先生哂笑了一番。我没有看过剧照,大略可以想象得出,可能是有些滑稽,不过窃以为,外形的胖瘦,并不足以影响葬花的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葬花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黛玉曾为这句子心醉神痴。一如阮籍的行到途穷处痛哭而返,黛玉葬花,表达的是对于生命之必然凋落的叹惋与感伤,她葬的不只是花,还有自己,她预先给自己完成了一个美丽而悲凉的仪式。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山坡的另一面,宝玉听到这字字句句,不觉恸倒在地,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

却原来,他们有着一样的爱与痛。宝玉不由“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

《西厢记》里的爱情,是“少年看见红玫瑰”,《牡丹亭》里的爱情,是“那小子真帅”,都是远远地一瞥,心潮起伏,情潮涌动,彼此倾慕的,都是对方的肉身,只有宝黛,是执有同样的生命感的人。

《红楼梦》里,对宝钗的形象多有描写,她的肌肤,她的眉目,她的穿着打扮以及配饰,荣国府的人都说她比黛玉美丽,连宝玉看了她雪白的膀子,都只恨不得一摸。相形之下,黛玉是气质美女,光说是风流袅娜,没有一个字,描述她的肉身。我总怀疑她的“硬件”不如宝钗。

而且湘云也美,而且宝琴更美,怎么着黛玉都不是《红楼梦》的第一美女,做不得偶像剧里的第一女主角。但是,《红楼梦》给我们提供的,正是“才子佳人”这俗套之外的爱情,卿非佳人,我也非才子,我们只是一对,因活得真切深入而疼痛的人,那种“同质”感,让他们彼此爱恋。

黛玉和宝玉,一个清高矜持,一个昏头昏脑,但是在灵魂最深处,他们是相似的。宝玉最恨别人劝他读书,黛玉从不劝宝玉读书,宝玉并非贪玩懒惰,只是不喜欢读“正经书”而已。他愿读庄子西厢,不爱做八股文章,他厌憎仕途经济那一套,却愿意跟河里的鱼天上的鸟喁喁轻谈。

他憎恶别人将他朝所谓正道上驱赶,男性世界的气味让他眩晕,他不能想象一个女人也对那样的世界心存向往,不管他对宝钗怀有怎样的好感,只要她一句劝学的话,就知道她与自己不是一路人,道不同,不相与谋。

所以,当宝玉因为跟金钏戏谑,跟琪官交往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被他老爸暴揍一顿时,来探望他的黛玉居然是期期艾艾地说了句:“你从此可都改了吧。”若是这句还可以视为黛玉有规劝之意,下面,宝玉的回答,坐实了他们是一个阵营里的:“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我少年时读到这段颇为不解,结交琪官倒也罢了,再怎么说,跟金钏打情骂俏也不是什么好事,黛玉为何怕他改掉这些毛病呢?待到后来,经历了些事情,对于爱情的理解不复那般单薄,方觉,这才是黛玉与宝玉的心心相印之处。

只有黛玉,能看明白那些浮花浪蕊般的调笑背后,他的悲哀,无助,依恋,执迷——他跟那些美好的人厮混,梦想在他们的音容笑貌里,醉生梦死,自生自灭。一旦宝玉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成为第二个贾政,纵然是非礼勿动非礼勿听,黛玉与他,也只能在精神上分道扬镳了。

她对宝玉的那些不良嗜好,从不像宝钗袭人那么不以为然,看见宝玉脸上的胭脂痕,也只怪他带出痕迹来,怕人跑到贾政那里学舌,让宝玉吃亏。当袭人开始拿“准姨娘”的俸禄,她还和湘云一块儿去祝贺,完全心无芥蒂的样子。

正如她所言,她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心,当然,还有宝玉的心。假如宝玉的心是一座城堡,金钏也好,袭人也罢,还有那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琪官,她们都住在城堡的客房里,而黛玉作为城堡的女主人,完全可以与她们和平共处。黛玉担心防范的,是另外一些可以成为城堡女主人的女子,比如湘云,比如宝钗,她对宝玉的心思并不那么笃定,所以对宝玉说:“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只是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

3 情悟:此生只得一份泪

也难怪黛玉多疑,那时节,纵然在宝玉心中,黛玉最重,又如他自己所说,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只要黛玉喜欢,他马上就恭恭敬敬地呈上,这并不妨碍,他想要努力地去爱更多的人,也要让更多的人爱自己。

他跟袭人说梦想:“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都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所,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一个人眼泪是不够的,他要一条大河那么多的眼泪,也许他以为自己的感情无穷尽,再拿出些来,也影响不到黛玉的那一份。呵呵,说到这,倒想起朱天文她爹朱西宁的一个桥段来。当初朱西宁以粉丝的身份给张爱玲写信,想来文通字顺,行文流畅,又附了自己写的小说。身在美国无人识的张爱玲见这么一个人万里迢迢地来致意,难免心情不错,回了封信,很是敷衍了他一番。

如是断断续续地过了几年,朱西宁突然写了封给张爱玲的信登在《人间副刊》上,朱天文复述说:“(朱西宁)引耶稣以五饼二鱼食饱五千人做喻,讲耶稣给一个人是五饼二鱼,给五千人亦每人是一份五饼二鱼,意指博爱的男人,爱一个女人时是五饼二鱼,若再爱起一个女人,复又生出另一份五饼二鱼,他不因爱那个,而减少了爱这个,于焉每个女人都得到他的一份完整的爱。”

胡兰成看了剪报很高兴,写信恭维他说:“耶稣分一尾鱼于五千人之喻,前人未有如足下之所解说者,极为可贵。”张爱玲那边没有任何表态,只是很客气地写了个便条,拜托朱西宁不要写她的传记。从此以后音书断绝不算,还发狠写了一部大煞风景的《小团圆》出来,把《今生今世》的九天仙女掷还给胡兰成他们。

朱天文也怪她爸多事,说她妈看到那封信首先就大不悦,天下的女子更要揭竿而起,打个满头包了。

朱西宁就像张爱玲形容的,“天真到可耻”,但可能是生性孱弱,对于别人的道理,不管看上去多么无理,我总要多想一下。朱西宁的“博爱”有没有一点道理呢?五饼二鱼之说真的不能成立吗?套《红楼梦》里的说法是:“一个人只能得到一份眼泪吗”?

《红楼梦》不会给我们提供详细的阐述,严密的推断,它所做的,不过是复述生活,在生活的推进中,灵光乍现,醍醐灌顶。

如前所述,宝玉也曾努力,去争取所有的好女子的心。他四处讨好,样样操心,不但落下“无事忙”的名声,还让黛玉也生气,宝钗也多心,害得金钏跳井(虽然不是他的本意),自个儿狠狠挨了一顿打,他的第一策略就此山穷水尽。

贾宝玉的“博爱”精神是佛家所说的“所指”,非得血淋淋地砍掉了,才能得到“能指”,对于他来说,命运如一个过于严厉的老师,在给了他一个教训之后,才会向他揭示真谛。在贾宝玉犯下一系列错误之后,他终于遇到了一个感情范本,只是重要的事件多半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当贾宝玉因与金钏逗趣反落得没趣的那个下午,当他隔着花荫看见那个单薄的女子苦苦画“蔷”时,他并不知道这一刻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那女孩子拿个簪子,一笔一画地写“蔷”字,不觉写了几千个(此数字有点夸张)。里面的人写痴了,外面的人也看痴了,宝玉不知道是什么,使得这个单薄的女孩承受如此大的熬煎——曹公在这里特地伏了一笔。

同类推荐
  • 第七连:丘东平作品精选

    第七连:丘东平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

    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

    本书共收录了艾略特在1919年至1936年期间18篇评论文章和演讲稿。凭借其深厚的文学蕴涵和冷静敏锐的洞察力,这名出色的批评家对英国文学史上具有时代重要性的代表诗人进行了承前启后的审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文学批评的意义和手法的独到见解。
  • 智慧故事荟萃(下)

    智慧故事荟萃(下)

    读聪明人的故事能让人更聪明、更快乐地生活。智慧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的人生哲理,激发我们的人生追求。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使自己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效。本系列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智慧故事荟萃”包括上下两册,收录了世事明察、是非分明、看清真相、晓事明理、权宜应变、顾全大局、聪明智慧、知已知彼、醒悟觉察、借鉴教益等系列内容。下册收录了飞行员智脱虎穴、法国军官巧审间谍、闻香味夜行军、强光射目破德军、假战士真勇士、隔岸观火解放长春、爱迪生妙算数学题、希特勒借刀杀人、给狼洗礼、瞎子坠桥、杨修智悟丞相题字等智慧故事。
  • 唐伯虎画真容

    唐伯虎画真容

    从此春去秋来,唐伯虎果然画好了八张有名有姓的美女图心中十分得意,感到这次一定要叫祝枝山大吃一惊,让他也尝尝输掉银子的滋味。
  • 路边书

    路边书

    《路边书》是作家罗伟章的一部散文随笔自选集,分“小笔记”“路边书”“对谈录”三辑。其中“小笔记”记录罗伟章读书、写作的心得;“路边书”记录了行走祖国大地的感悟;“对谈录”记录了作者作品创作过程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开局一把打野刀

    开局一把打野刀

    这是一把可以升级的打野刀。开局一把打野刀,装备妹子全靠打
  • 纪念与怀念:杨克离休后部分文稿集

    纪念与怀念:杨克离休后部分文稿集

    本书汇集了杨克同志离休后部分文稿,追述了中国革命的那些重要的历史瞬间,回顾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充满了对有关领导同志和战友的怀念之情,文章还记录了作者参与反腐倡廉及扶贫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史料的价值,是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也是一本记述革命史实和人物的翔实资料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 战争游戏或一种状态素描

    战争游戏或一种状态素描

    本书作为一部中篇小说集,作者以其丰富的阅历与经验对各个阶层军人进行分类观察和研究,小说把笔触伸向野战部队,伸向上至将军下到普通士兵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以轻松、随意而且常常带有戏谑、幽默、嘲弄的笔调描写一些时代的命题,展现了一个作为有着数十年军龄军人,在参与我军新时期充满希望而又步履艰难的现代化、正规化进程中的全部心灵体验。
  • 修仙的作死生活

    修仙的作死生活

    在全民修仙的时代,陈伟靠着作死走向至高点(一部交织着搞笑,有剧情,修仙的作死故事)交流群:584190390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 属性提取系统

    属性提取系统

    林昆惊奇的发现,他脑中系统居然是游戏里增加人物属性值的面板,上面写着力量、灵力、体质、敏捷、暴击。并可自由设置属性。按照系统介绍,自己可以提取万物属性,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他就是最大的BUG。这五种属性代表着五个不同方向,加满一种,战斗力便会破百万,若五种全加满会有多可怕,他也无比期待。
  • 顾少的蜜爱娇妻

    顾少的蜜爱娇妻

    我为了报复变心的前男友,才故意接近他,来到他身边。可是,阴差阳错的我们竟然走到了一起。他一反在外人面前的高冷,宠我爱我,待我若稀世珍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胭脂铺

    胭脂铺

    巫族天女左红昭为令高国二皇子高昱涧起死回生,险将巫族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天命不可违,左红昭计划失败,容貌尽毁,背负“爱而不得”的诅咒,沉浮人间。兜转数百年,左红昭再次遇见由高昱涧转世而成的率真捕快孟泊川,尽管她有心逃脱,却还是在命运的嘲笑声里,选择与孟泊川并肩,携手破案。横亘于左红昭与孟泊川之间的,不止是不可逆转的命运,还有左红昭内心深处最深切的绝望。无奈缘分总是唏嘘,爱不能永存,只能缅怀。他们的愿望各不相同,失望却如出一辙。“我对你的爱,就像是埋在土里的早已煮熟的的花种。我悉心灌溉,日夜守护,从不期望它能回报我分毫。或许,只有当我明白了割舍与占有之间的关系,才能算是爱过你。”
  • 你走后,全世界都熄了灯

    你走后,全世界都熄了灯

    十四岁的废弃小巷中偶遇季云攀,谢以洛的一生从此改变,他使她免除牢狱之灾并且给她一个遮蔽风雨的家,然而谁也说不清这一切到底是福是祸。谢以洛的爱慕在感激之上生出来,她原本愿意默默暗恋他,不将感情为外人言说,然而世事难料,季云攀的婚事突然告吹,命运给谢以洛打开了一扇诡秘的窗,从那刻起,她迫切想要长大,想要成为可以与他比肩的成年人,届时可以对他说爱,然而,当终于等到那一刻,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而她深知,他只是因为懦弱……阿洛决定退出季云攀的世界,然而命运却不肯就此罢手,厄运接连发生,坍塌的世界无法重建,最后,阿洛无可选择地走向了大海深处:季云攀,我爱你,从初见到我死,如果有来生,如果能早早相逢,我将继续爱你,从我生,到我死。
  • 腹黑将军请走开

    腹黑将军请走开

    她是沈家不受待见的二小姐,却因一连串的变故她死而复生,男扮女装,流落军营。不想竟然遇见了前任未婚夫,那鼎鼎大名的慕容将军视她为眼中钉,处处针对。她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出众的智谋,让他对她刮目相看,悄无息的占据了他心底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