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0300000007

第7章 1938年春(6)

我努力回想白天的院子,想着掩埋物件会不会留下痕迹。鼓浪屿多石,不能等到挖下去才知道挖不动。“先用几根竹竿探探地面。”我小声说。她们找来靠在菜园篱笆上的几根竿子和一个木槌。试探几次,折坏几根竹竿后,我们找到第一处开始挖洞。挖好后,素莉把我给的锡铁盒丢下去,她和阿桂掩好土。我们把土踩踩实,开始找下一处。

第二天早上,我在地图上标出位置,写了一个对句,描述埋金子的地点,然后她们在翻动过的地方洒上沙土石子。一晚上挖两个洞,不到两个星期就大功告成。我补了最后一个对句。和母亲一起熟记后销毁地图。

时间刚好。只过了几天,我们就近距离感受到敌人来势汹汹。当时我、阿梅、奶妈宝萍正在美国领馆附近,突然听到飞机的轰鸣声。飞机从东南方渐渐逼近,飞得很低,我能清楚看到机翼上印着太阳旗。

“会飞的船!会飞的船!”阿梅叫起来。

“是红眼睛飞机。”宝萍对阿梅说,又教会她一个新词。

“红眼睛,红眼睛。”阿梅哼着,旋转的裙子像张开的太阳伞。

突然间,其中一架飞机开始下降。飞到我们正上方时,它悬停着扔出一些东西,像片片纸屑一样在风中飘散。“我的……它,我的。”阿梅尖声叫着,伸出手去接一张飞舞的黄纸片。

我一把抓走。纸片跟日本浪人和汉奸们站在街角散发的传单一样,都是欺骗好人的鬼话。传单上印着粗体字,叫嚣着王道乐土、共存共荣、友善邻邦。我撕掉传单,扔向空中,无心再阻止阿梅去追赶已经没了杀伤力的碎纸片。

第一轮轰炸开始时,我睡得正熟。听到声音,我起床冲向窗边,用力把门窗都打开。红色闪光穿破黑夜天际,伴随着一连串刺耳呼啸,一声接着一声的轰隆巨响。我看不到轰炸的地点,窗户的方向不对。我冲向婆婆的房间,见她已站在窗口。

“你看。”她边说,边指着吴丹本家的房子,那里原本是母亲最初帮我选定的婆家,吴丹本差点成为我的公公。在照耀着云朵的闪烁亮光中,我们看到,吴家人为了看得更清楚,全部爬上了屋顶。

“笨蛋。”我喃喃道。

婆婆摇摇头,“他们连孩子都带上了。”

我们翘首看向房屋和树林,张望着爆炸发出的耀眼光线,炸弹好像落在了厦门城外,靠近厦门炮台的某处。

“少奶……韩太……快……”素莉在楼梯上叫我们,话音在爆炸声中断断续续。

“你去吧。”婆婆说道,“我要穿好袍子。”

“我喊得嗓子都哑了。”母亲一看到我就说。她坐在床上,阿梅在一旁,奶妈俯身靠在床上拉住阿梅的小手。“你婆婆人在哪里?”

“过来了。”

“素莉,去接她。”

母亲房中的百叶窗关着,但炮声依然清晰可闻。我抬头看到婆婆迟疑地站在门口。

“快请,韩太太。别拘礼了。”她挥挥手道,“请进来吧。”

又一枚炮弹炸开,响声更大。我忙一缩头,再抬头时看到阿梅一头躲进母亲怀里。

“日本人还没打到这里。”母亲说,“现在决定还为时不晚。”

我把窗户开了条缝。“什么?”我转过来,冲她直皱眉。“假如您说的是逃难,这事去年夏天北平沦陷后我们不就商量过了。”连聿明也赞同我们留下。鼓浪屿上住着这么多欧美人,日本人要打进来的话就太猖狂了。

“当时你丈夫还在家,日本人也还没打到家门口,说话当然轻松。现在安排一下,去香港或马尼拉避难,还不算太晚。”

“现在?炸弹临头的节骨眼?”

“不趁乱逃,还等什么时候?”母亲房里的闹钟敲了半点钟。现在是4点30分,离日出还有两个钟头。一旦做出选择,我们就得抛下一切,赶紧收拾细软找船上路。我在凌乱的桌子和架子之间踱步,有那么一瞬间,我能想象那种轻松……要是能放下我所在意的一切亲情家事和种种牵绊,结果会怎样?

“您跟我们一起走吗?”我马上觉察了母亲的答案。对她而言,即便我们能找轿子送她上船,一路也将千辛万苦。然而更重要的是,旅途再艰难,也难不过说服她离开家门。

“我不走,孩子。”她回答。

“那我们也不能走。”

夯、夯、夯。去年10月,我第一次听到这声音,它比零式战斗机声音更低沉。是轰炸机。阿梅从外婆床上滑下,向我跑来。

“我年纪大,又富态。”母亲在噪声中提高嗓门说道,“我这小脚不中用啊。你要保全下一代的。”

我抱起阿梅,“不行。我不能丢下您。”

“阿桂留下来服侍我。”她不耐烦地摆摆手,“你去吧,我要穿衣服。”

母亲神情忐忑不安。我猜她是想要抽烟。婆婆和素莉转身离开,阿桂留了下来,只有她无须假装对母亲抽烟一无所知。

我们几个人去厨房喝茶,仿佛这样能解决问题似的。我跌坐在椅中,示意着请婆婆坐下。“您怎么看?”我问她,“该走,还是留?”

婆婆没有正视我,眼神在空中某处游离。“马尼拉热得很。”最后她说道,“不过,在那儿过日子,不见得很不舒坦。”

不舒坦?她这样看我么,我是个讲究舒坦的女人吗?我也爱国。为了国家和亲人,再苦再难我也经受得住。“那聿明怎么办?”我质疑着。我的丈夫。她的儿子。“去了那里,他就再也找不到我们了。”

“就算我们留在这里,”她说,“他要穿过敌军封锁线,谈何容易,要是厦门被日本人占领就更难了。”

“那倒不至于。”从我跳下床开始,我的大脑就一直飞速旋转,试图理清所有头绪。我低头伏在桌上,思索着。

“哎呀!”我一下子弹起身,撞翻了凳子,这才发现身旁是素莉而已,她正要把茶壶放在桌上。

“我只是说吕宋岛天气炎热。”婆婆继续道,“因为我在那儿住过,你没有。当然那会儿不一样,我公公和丈夫还健在。”她的指尖抚过面颊,仿佛在回忆着,她作为中国大使夫人逗留在马尼拉的那段短暂幸福时光。

“那您的意思是?”

她耸耸肩。“将来意外变故太多,我这脑子算计不了那么远。如果你想去马尼拉,我保证那里的华人很高兴接纳我们。很多人还记得我丈夫。公公他们父子俩都很受人敬重。”

“您的意思,我们应该走?”

“除非你想走。”

除非我必须走。我又不是游牧民族,一有风吹草动,收起帐篷就能策马远行。鼓浪屿是我的家。连沿着海岸走远路去福州,我都觉得太遥远。“我怎么能离开鼓浪屿呢?”我问,“我母亲怎么办?”

“你做主。”

阿梅踢了一下桌子下面,钻到我的两腿间。“还有,”我说,“我不愿意再无端拉长跟聿明的距离。”

素莉把阿梅从桌底下拽出来,抱到桌上。在她们身后,晨光初现,将雾霭染上一抹污红。素莉挖了一勺芒果肉,正当阿梅张嘴时,天空中映出一道惨淡的粉色。

“素莉,”我喊道,“把她抱下来。快点。”

轰炸刚开始时,我就是这么紧张。我把阿梅留在楼下,不让她接近窗户。我关掉电灯。不许任何人出门。粥煮好后,我只点一根蜡烛,把母亲的早餐台尽量推得离窗户远些。

然后,我又回到厨房跟婆婆一起用茶。对爆炸声,一天之内是不可能习以为常的。每次爆炸都把我吓得战战兢兢。我缩紧双肩、眯起眼睛、紧咬牙关,直到脑门酸痛。我们俩坐在那里,喝着茶,徒然揣测着,我军士兵的装备弹药不足,能否抵挡得了日军进攻。但我们的军队长官比日本指挥官更有智慧,不是吗?中国自古就有不少彪炳史册的帅才。三国时诸葛亮不就曾运筹帷幄,以弱胜强吗?我们坐着回想种种历史典故,直到意兴阑珊。我们盯着茶杯,听着炸弹的爆炸声。最后,我受够了就这么一直躲在家里,于是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推开凳子站起身。

“我觉得轰炸声少了。”我说。

我走出前门,碰到了阿桂。“我要去看看情况。”我低声道。

她毫不犹豫地说,“我跟您一起去。”

我们走了不到十步,林老先生就从他家铁栅栏门后叫住我们。“看到什么状况,告诉我一下。”

我点头答应,沿着一条窄巷往前走。轰炸确已不再密集,但依然时有发生。小巷两侧的围墙和宅院挡住我们的左右视线。走到我旧日的中学时,一片开阔天空展露出来。我们爬上一个可以俯瞰操场的土丘,十多位老师正聚集在门廊下。其中一位老师看到我们,跟其他人凑得更近了些。看样子他们像在谋划着什么。

透过树枝,我看到飞机从东北方逼近。紧接着一队敌军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护送下,向我们直扑过来。在最后一刻,它们拐个弯,向台湾方向飞去,把我吓得气喘不已,剧烈的心跳声几乎与飞机引擎声相仿。我们正要离开土丘上的观察点时,又看到两组日军飞机。它们的飞行路线保持一致,先往前飞,兜个圈子绕开鼓浪屿,然后往东飞回去。

回到巷子里时,林老先生正等着。他推开大门,一瘸一拐地走出来招呼我们。“狗杂种。”他对着天空挥拳咒骂,一直喊到咳嗽发作。“跟我说说,”他最后才粗声说,“你们看到什么了?”

“只知道轰炸还在继续,没完没了。”

“我在这儿都听得到。”

“看样子还没接近这里。”

他点点头,我们各自进了门。

8

战火终日未停,轰炸声和枪炮声令人神经焦虑、惶恐不安。下午风向一转,炸药的焦呛味和废墟的焦土味向我们袭来,如毒雾般渗进屋顶和墙壁。漫天烟尘令人窒息,它们来自被炸得粉碎的房屋、道路、庄稼……还有我不敢去想的东西。我以为天黑后会休战,就像渔夫日落收网,交战双方自然会鸣金收兵。然而等到地球东转、太阳西沉,战火一刻未停。很快会停的,我心想。我坐在竹摇椅中前摇后晃,用手指梳理阿梅的头发,抚摩她的背。快了。

阿梅熟睡后,我将她放到母亲床上。我不想把她抱回楼上的儿童房,明早日军没准会照我家来一发炸弹,我可不想让她离危险更近一层楼。我心想,干脆跟婆婆都到楼下去睡好了。阿桂和素莉帮我把床垫和被褥搬到客厅当中,婆婆和我的床垫紧挨着。

等我们歇息下来时,轰炸和枪声总算停歇了。我在被子里瑟瑟发抖,对于屋里所有细微声响——巷子里各种脚步声,远处每次的喊叫声——都警觉不已。我听着婆婆的呼吸声,看着惨白的月光从窗隙间漏进来。那晚空气中夹杂着火药毒尘,比起往夜,月光犹显浓稠。

“宝贝,”我对腹中核桃大的胎儿喃喃道,“这不是我所希望的,你不该出生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

我闭上眼睛,想到应该让阿梅跟我一起睡,地板很凉,但她能窝在我的怀里。我用手撑着起身,转念一想,又躺了回去。阿梅在母亲身边已经熟睡,何必再弄醒她。我蜷起双腿,把一只冰冷的脚丫塞到另一条腿下,又把被子拉到齐耳高。我浮想联翩,想象听见白狐对月号叫,白鹭发出悲鸣,仿佛梦见鸿雁西飞。白狐和眠鹭的意象,出自唐代李贺的《溪晚凉》,是我的尊师代于华最爱的一首诗[1]。

我一定是梦见了代老师,第二天黎明,当新一波炮火发出的呼啸轰鸣声把我惊醒时,她的影子依然萦绕在我脑海。这无疑是种慰藉。代于华曾教过我三年国文,她与我们这些学生一道激赏诗歌,抒发情怀。

“唔……”婆婆推开被子坐起来。我们很快穿好衣服,准备开始行动。婆婆称之为“侦察任务”。一直被关在家里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踏出门时,我有些退缩,但婆婆没有迟疑,昂首挺胸出了院门,走进巷子。

我们来到菽庄花园前的沙滩,围墙外花盆里绽放的一丛丛橘色花朵吸引了我。海鸟掠过海面,飞向浅蓝色的天际。我再定睛一看,发现一艘日军军舰正不动声色地浮在水中,船的两侧各有一个烟囱,船中央是桅杆,旁边歪歪扭扭的高架子活像小孩搭的钟楼。我们越过沙滩,来到九曲四十四桥,沿着遍布礁石的海岸迂回曲折地前行。最后,我们看到海湾里停泊着一些小船,一群人身边堆满大包小包的行李。

“要是我们改主意,恐怕也会来这里。”婆婆说。

那不大可能。我们没那么容易被吓跑。

我和婆婆靠在石栏上,断断续续地听到船家和逃难者的讨价还价声。他们的声音忽高忽低,不时有恐慌的叫声响起,但很快又压抑下去,好像在担心自己的绝望情绪会不断拉高船费。

“按理说,”沿着九曲桥往回走时,我说道,“逃难并不可耻。”可我不太喜欢他们的样子,慌张成那样,惶惶似丧家之犬。就在昨天,我们也曾考虑过同样的事。“按理说,”我继续说,“即便最英勇的将军,也要懂得适时命令将士们撤退,重新布防。”婆婆可是将门之女,她应该清楚。

“你是在问我吗?”

我想着聿明,他为国家万死不辞,而这些人,却只顾着保全自己的卑微性命。我像孩提时那样,向婆婆坦率吐露心声,“如果说撤离可以光明正大,那为什么我在海湾上看到的只是胆怯懦弱?”

同类推荐
  • 说英雄·谁是英雄5:朝天一棍

    说英雄·谁是英雄5:朝天一棍

    京城武林中,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金风细雨楼”的好汉唐宝牛、方恨少打了皇帝赵佶和宰相蔡京,被判斩首,以诸葛先生和四大名捕为首的忠臣义士和以王小石为首的江湖好汉联合劫法场。以蔡京为首的奸邪乱党则乘机要将白道武林一网打尽,于是,忠臣奸臣之间,白道黑道之间,把个京城闹了个天翻地覆。可谁知道,在高手如林的拼斗中,武功最高的,居然是那毫不起眼的老太监米有桥,所向无敌的,是这老太监的“朝天一棍”。《朝天一棍》是“说英雄·谁是英雄”中的一种,也是其中写得最热闹,最扑朔迷离中的一种。
  • 力

    本书是一部武侠小说。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1949年6月由上海正气书局出版第一集;至1950年6月出版第八集。全书共四十一回,总计四十万字。作者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很好地诠释了侠客们仗义行侠、快意恩仇、独立不枸的精神,于今而言,是一种对人格尊严的独立和勇于助人等高尚品德的一种呼唤。
  • Z:泽尔达·菲茨杰拉德的故事

    Z:泽尔达·菲茨杰拉德的故事

    本书是讲述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传奇夫妇菲兹杰拉德与泽尔达的纪实小说。1918年,17岁的泽尔达·萨耶尔在一个乡村俱乐部舞会上遇见了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并立刻爱上了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泽尔达乐观地登上了北上的列车,与菲兹杰拉德结婚。接踵而至的是璀璨的爵士时代。
  • 走出非洲(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

    走出非洲(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

    《走出非洲》是丹麦国宝级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的一部自传小说,她曾获安徒生奖和彭托皮丹奖,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后来该小说被搬上银幕,由美国知名电影导演西德尼?波拉克执导,好莱坞著名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罗伯特·雷德福等人主演,讲述了凯伦为了得到一个男爵夫人的称号而远嫁肯尼亚,后来跟英国探险家邓尼斯产生感情的故事,该片在1986年荣获第43届美国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第5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7项大奖。
  • 像水一样柔软

    像水一样柔软

    直到离开村庄,罗盘依然想着数日前的那个黄昏。当街站的人都听到了宋如花的尖叫。罗盘自然也听到了,但他只是回头瞥了瞥。宋如花总是一惊一乍,四十多岁的人了,没一点儿定性。罗盘不,心慌脚不乱。呛死了,呛死了。宋如花一路走一路揉眼睛,风把她的声音荡过来,如同飞扬的空壳谷子。宋如花就这样把众人的目光拽定。人未站稳,话已离开舌根,烟不往外冒,往家里扑,呛死了。罗盘料定她没什么事,不就是烟囱倒扑烟么?马上有人说,炕堵了,掏吧。宋如花犯愁道,这顿饭咋办?像问罗盘,又像问众人。
热门推荐
  • 王妃要休夫

    王妃要休夫

    我虽没有倾国倾城之容貌,可是我有一个倾国倾城的皇后姐姐。于是我托姐姐的福,由皇帝姐夫一道圣旨,然后下嫁给了无数少女心目中的好老公人选——六王爷。据说他长得很帅,据说他很能打,据说他还很懂文……
  • 卷帘战(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卷帘战(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卷帘战》为“怀旧童书馆·红色童年”系列之一种,此书由原来的《卷帘战》和《炮楼跳舞》两小书组成。《卷帘战》以书中其中一篇文章名为书名,也做了新版的(两小书组合版)书名。《卷帘战》一书分为三个部分“不放一枪的胜利”、“地雷的‘秘密’”、“巧妙战术”,是著名作家康濯为建国初的小朋友们写的一本书,生动描绘了建国前(20世纪40年代)河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八路军和民兵连打日本、除伪军时采取游击战、地雷战等一系列巧妙的战略战术。
  • 谢谢你,等我那么久

    谢谢你,等我那么久

    十几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但要是真的想一步一步走过来,就算有幸福掺杂其中,那也很是艰辛。相互扶持,相互依靠,又相互守候。从最初的对对方一无所知到最后的非你莫属,几载春秋,转眼轮回,他们错过了太多,但终究没有错过彼此。“谢谢你,等我那么久”。张珂珍身着轻盈洁白的婚纱,眼框微红,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抬头看着面前动情的新郎轻声说道。新郎并没有回应,只是当着大家的面吻住了还想说些什么的新娘,把那些将要吐出的音符堵了回去。一吻过后,李辰耀定定地看着两颊染上了红霞的新娘,眸中柔情似水。“我知道”。对,你的心意我都知道。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以我情荐故乡

    我以我情荐故乡

    2006年12月19日上午。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学术报告厅。一位中等身材、举止儒雅的汉子,在哗哗的掌声中走上讲台,开始了他的演讲。在此前,他应邀参加过中国第三届民营经济高峰会,参加过在香港召开的有40多个国家参加的中国民营经济论坛会。今天,又应山西大学管理学院首席博导梁嘉华教授的邀请,前来参加该院举办的和谐社会与企业精神研讨会。作为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对外交流与展示学术水平的窗口,能够应邀走进这学术报告厅,并且有资格登上讲台的人,老实说不是专家学者,就是社会上有能力,有一定影响的人。否则不会邀请你来,你也不敢去班门弄斧。
  • 逍王爷的小娇妻

    逍王爷的小娇妻

    他是生于内宫,长于道观的淡薄皇子。她是生于都市里,长于红旗下的英雄之后。一只九天神雀,鸿雁传书,寄千年情深。一朝穿越,她是金尊玉贵的公府嫡女,他是长成回京的逍遥王爷。京城谣传简国公府幼小姐,视祖宗规矩如无物,走马逗狗,赏春听曲,荒唐如纨绔。贵女斥,纯属无稽之谈,幺幺妹妹,知书达理,娇俏可人,委实不可多得一佳人。简国公府的姑娘们,此女睚眦必报,心思狡诈,狠辣异常实在不是善茬。宋君阔听了,慢饮茶水、手指轻叩,说的都对。又有人谣传,沐恩候世子已向简国公府二房幼女下聘,二人自幼,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实乃天赐佳缘。宋君阔听了,眉头一皱,便和他爹要圣旨去了。一纸圣谕,她成了他的妻,他成了她的夫。成婚当晚,她端坐在锦帐里,义正言辞,咱们可作贤伉俪,你纳你的妾,我看我的美人,此后若生厌,莫勉强,和之离之便可。他剑眉轻扫,宽衣解带,莫要枉做他想,此生与你不死不休。成婚三载,帝王病逝,太子即位。奈何多疑多思的新帝,已不是当初少年兄长,猜忌、嫌隙中他们步履维艰。繁华京都,表面死水微澜、太平盛况,实则暗里早已风云跌宕、暗流汹涌。皇帝耽于女色,朝臣排除异己,京里细作猖狂。他要为她守住荣华,谋夺权位,保住家国。她为他,刺探消息,探查形式,收买人心。看二人,如何在在京都繁华里,跌宕风云中,谋权位,虐奸臣,除细作。**总而言之就是简幺幺跨越千年,来捉某醋王生宝宝的故事,顺便宅斗宅斗,吃吃美食看看美人的故事。“爹爹,娘亲说最近她的字进步奇快,都快比我写得好了……”某土豆揪着某人的衣袖摇摆。“嗯,确实有进步。”说着伸手扒开儿子的小爪子。“爹爹小气,为什么娘亲让揪,我就不让揪?”小土豆眼泪汪汪的委屈着。“爹爹的让你娘亲承包了,你就算了吧,以后揪你媳妇的。”某人瞥了眼某土豆正色道,“嗯,你娘亲的以后也不能揪。”某土豆委屈中……某人装作看不到,原则问题不能动摇。“爹爹,娘亲说要给李宇舅舅写封信,让舅舅看看她字写得好不好。”某土豆瞥了眼某人那啥道。“嗯,我看看咱家鸽子这几天能炖汤了……”说着唤人进来吩咐晚餐炖鸽子。某土豆更委屈了,人家还想给未来媳妇写情书呐。
  • 冷血公主的恋爱史

    冷血公主的恋爱史

    天真无邪的她却因为一场事故变的冷血无情一心只想为父母报仇,却不知爱上了仇人的儿子她该怎么办啊
  • 霸总你逃不掉了

    霸总你逃不掉了

    【新文:霸总又让我继承亿万家产】“霍先生,媒体都说,你跟我是金主和情人的关系。”她打趣的跟他说。第二天,他将名下所有资产都转移到了她名下,“你现在可以跟媒体说,你才是金主。”——霍南琛跟顾偏偏是所有人眼中最不可能成的一对,可有一天两本结婚证亮瞎了所有人的狗眼!传闻中霍太太凶恶泼辣,众人纷纷同情霍先生家有恶妻。得知此事,霍先生十分不满,“胡说八道!我太太温柔贤惠,以夫为天,我说一她从来不敢说二!”一旁助理小声嘟囔:“先生,您要不先从搓衣板上起来再说?”
  • 说话艺术与技巧速查速用全书

    说话艺术与技巧速查速用全书

    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人们的文化视野、交际视野开阔了,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公开地发表意见、用语言来打动别人。自我推荐、介绍产品、主持会议、商务谈判、交流经验、鼓励员工、化解矛盾、探讨学问、接洽事务、交换信息、传授技艺,还有交际应酬、传递情感和娱乐消遣都离不开说话。另外,看一个人是否有能力,这些能力能否表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会说话。因此,口才就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当今社会,一个人的成功,仅仅有15%取决于技术知识,而其余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及有效说话等软本领。”由此可见说话艺术与技巧的重要性,掌握其艺术与技巧,已经成为现代人成功的推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