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0300000004

第4章 1938年春(3)

“我梦见了白老虎。”我对年轻和尚说,“三只白老虎和一个吃狗肉的和尚。”我没有告诉他白老虎一路爬到有白色柱子的山顶,也没跟他说老虎在栖息处朝我眨着眼睛,似乎在提醒我它们对我腹中胎儿的重要性。

“哦?”年轻和尚扬起眉毛问,“这些梦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下意识地垂下目光,把手放在腹部。

“啊,我明白了。”

我的脸腾地一下红了,匆忙报出自己的名字,在好些地方知道刘安丽的人比知道我丈夫的人要多。

“我认识令堂大人。”他说,“刘太太是我们寺庙的大功德主。”

这时,风向突然变了,迎面吹来的风夹杂着泥土、苔藓、茉莉花、橘子花等各种来自花园的气味,看来要下雨了。没多久,细小的雨滴掉落下来,微微润湿了我刚烫好的头发,但弯弯曲曲的发卷没有丝毫改变。

一、二、三、四、五。一个个数字在我脑中回荡。六、七、八、九、十。十一。已经十一天了。等到今天的太阳升起,聿明就迟归十一天了。起初他只是晚了一小时,然后是两小时……再后来是一天。日复一日,天数不断增加。最后,数字会变成无穷大,聿明对我说。他说这句话时,我还是个学生,正在计算我们约会的次数。

我简直是疯了。怎么能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比较呢?那时候,计算我们的约会次数就如同在收集宝石,我把每一块宝石都用丝绸精心包裹好,收在我心灵的藏宝箱里。后来,约会次数越来越多,我再也数不清了,心中却是欢喜不尽。

那时聿明是高中老师,在一个女学生眼里,他简直遥不可及。大家都说,聿明不是池中物,他的未来不会局限在讲堂。这样一位高才生,应该去上大学才对。聿明的父亲韩刚大使,生前是著名学者。但大太太西瓜头强占了他父亲的全部遗产,聿明的教育费她一个子儿也不肯出。西瓜头的行径令韩刚大使生前的老友们大为震惊,他们都知道韩刚大使在世时多么宠爱蒙古族太太和她的独子聿明。他们登门去找西瓜头讲理,希望她明白礼义廉耻,可她丝毫不为所动。最后,是几位老友凑出钱来送聿明去上海交通大学深造。

这是他的宿命,也是我的宿命,要不是他那时没钱上大学,根本不可能注意到我。起初,我对他只是有好感。我喜欢他,就如同喜欢五彩斑斓的鸟儿、魅力四射的戏曲名角儿和勇敢无畏的将军。然而,初春的一个午后,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

父亲带着各种各样的礼物从马来亚回到鼓浪屿——裹在纸里的新鲜芒果、装在彩绘金属罐里的丹麦饼干、瓶装的苏格兰果酱和英国橘子酱。父亲总是会给我带个特别的东西回来。这次是一个涂着口红的欧洲女人瓷像,她穿着一条及地长裙,只露出一只秀气的脚。打开雕像包装时,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父亲给我买的各种玩具和宝贝,怎么也想不到第二天会听到那样一番话。

当时,父亲和母亲坐在客厅,背对敞开的窗户,他们不知道我正在屋外的檀香树下看书。“既然你和吴丹本都在家,”我母亲说,“是时候去提一下了。”我听见母亲的话,但并没留意。吴丹本是父亲的朋友,我们当地的富商,在马来亚赚了很多钱。

“安丽怎么看那个后生?”父亲问。如果他们口中的后生是指吴丹本的独生子的话,那我完全可以告诉他们我的看法。他是一个脸色苍白的傻瓜,笑起来像驴叫,成天游手好闲,除了赌博就是说些没脑子的废话。

“现在就问她,太早了吧。”母亲说。

“不会太早。我要知道安丽愿不愿意,然后再去跟吴丹本提,我不想因为这件事破坏了两家多年的交情。”

同意!我终于明白了,书从手中跌落,我捂住了嘴。

“同意!”母亲说,“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有哪个女孩子愿意离开父母去一个陌生人的家?你指望她说什么呢?”

父亲和母亲继续争论着,我在心里问自己,将来想要嫁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未来的丈夫绝不会是吴丹本儿子那样一个脸色苍白的傻瓜。永远都不会。我闭上眼睛,以前我想都没想过的各种念头全部冒了出来,就像一锅煮沸的米汤从锅里溢出来。我差点喊出声,我嫁的人一定要有崇高的理想。他是个像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心怀远大抱负,愿意为弱者和穷人挺身而出。他读书破万卷,但又不是书呆子。

我睁开双眼,看见檀香树新长出的叶子彼此交叠,在微风中来回摆动,明亮的阳光照得树叶背面的叶脉清晰可见。我心目中的丈夫要生得玉面丹唇、双耳垂肩、鼻如悬胆、眉似卧蚕。我嫁的人要像脱缰的野马般令人无法抗拒。我再次闭上双眼,未来丈夫的脸立刻浮现在我眼前,是聿明。

窗外开始变得明亮,又是新的一天了。是时候停止计算天数和回忆往事了。我走上阳台,侧耳倾听外面的动静。什么声音也没有。我朝东方极目远眺,望着黎明前海天相接之处,那里依然一片沉寂,似乎大地也屏住了呼吸。

然后,来了——四面响起低沉缓慢的轰隆声,听上去像被层层裹住一般不真实。我数了数,共有8次爆炸声。

我转身朝房间走去,这时才注意到昌佑寺的年轻和尚站在大门口,他低头朝我深施一礼。我喊阿梅的奶妈开门,又吩咐阿桂去倒茶。然后,我进房间穿戴整齐。

和尚的茶刚喝了一半,我已经准备停当,可以出门了。

我们横穿鼓浪屿朝渡船码头走去,我边走边想,刚刚应该跟家里人说一声我要去哪里。转念又一想,算了吧,他们不需要知道这些。况且,阿桂看到我和昌佑寺和尚一起出的门。

渡轮上,我和小和尚站在一扇窗旁,望着蓝绿色的海水。“你听到过南面的爆炸声吗?”接近厦门时我问道。

他点了点头。

“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日本人的炸弹。”他脸上与世无争的表情消失了,眉毛拧成一团,嘴巴向下撇着,气得满脸通红,像是突然戴上了一张戏剧脸谱。

我们走了很长的路,先是步行赶上公交车穿过整个厦门岛,再搭渡船到集美,剩下的一段路程叫了辆人力车。我们花了半个上午,终于到达昌佑寺。

一位眼睛细长、身材高大的和尚在寺庙门口迎接我们。他带我们穿过前厅走到庭院,陪我前来的年轻和尚向我告辞,看门的和尚带我继续往前走。我们沿着走廊绕过几个转角,来到另一个庭院。远处有一扇小木门,我们低头穿过木门,沿着一条通往森林的山路走去。前面带路的和尚回了几次头,看我有没有跟上。他后来见我的体力比一般女人强得多,便不再回头,迈开轻快的步伐朝山上走去。

我们一直沿着右侧朝山上爬,只能看见左侧的树梢和遥远的天空。我们越过一条小溪,又穿过一大片竹林。随后,一间小屋映入眼帘。屋前是一个地面平实的小院,有个人正在练剑,他双膝用力向下弯曲,手中的长剑横扫过头顶。接着,他飞快地转身跃起,深蓝色长袍随风飞扬。奇怪的是,虽然他的身手像年轻人一样矫捷,但双眉如雪,稀疏的长须也是银白色。

“请在此稍等。”眼睛细长的和尚说,“我去禀告住持。”

看来,这位剑客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住持了。据说,他已年届85,是一位武林高手。

张住持练完一套剑法,收式后将剑交给眼睛细长的和尚。他大步流星地走向小屋,长袍的下摆在身后翻飞。和尚示意我跟上去。住持在门廊稍站片刻,沉默地望了一会儿远处的松林和山麓。“请坐。”他终于开口道,朝旁边的两个木凳一挥手,等着我先坐下。他抚平长袍的后襟,坐在另一个木凳上。“是什么梦?”他问。

“师父,我怀上这个孩子不久就开始做梦。”我把手放在肚子上,“而且不是早晨醒来就会忘记的梦。”

他看着我,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白眉下的双目亮如点漆。

“我总是梦见一个和尚和三只白老虎。和尚看到老虎,却一点也不害怕;其实他并不怎么理会老虎,他只是坐在篝火旁边,继续吃烤狗肉。三只老虎从和尚身旁经过,朝山上走去,一直走到中央立着三根白色柱子的空地。它们绕着柱子转了一圈,先是朝我咆哮一阵,然后又彼此低吼几声,最后各自选了一根白色柱子,爬到顶端。”

老住持站了起来。“老虎是凶猛和勇敢的象征。”他说,“虎乃万兽之主,天下至阳之物。五百岁的白虎能够御风而行。你朝山下看看,从这里可以看到厦门内港。你应该知道厦门港两侧的小山叫什么名字吧?”

“当然,师父。虎头山和龙头山。”

“虎主风,龙主水,龙虎山风水祥瑞,护佑厦门风调雨顺。你梦里的和尚是戚继光,他在世时是一位圣人,死后升仙,大家看到的通常是他骑虎的形象。你梦里的白虎是力量的象征,三只白老虎更是威力无穷。这位太太,你的孩子毫无疑问会是一位杰出人物。生在乱世,必为将帅;生在盛世,必为宰辅。”

是的,我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我的心开始狂跳。我的儿子将来会成为一位伟人,一个英雄。张住持的话更加证实了我的猜测。

“戚继光是一位威力无穷的战神。”他看着我的眼睛说,“他在世时生性固执,反对和蔑视一切规则。你的梦无关舒适或者和平。老虎不仅意味着力量,也暗含着暴力和动乱。”

我紧闭双唇。当然是这样。乱世出英雄,难道我会连这点都不懂吗?我的儿子必须承受他命里注定的磨难,他将为民众抗争,为正义而战。

“孩子降生前我能告诉你的就是这些了。”住持最后说道。

我站起身,向住持鞠躬行礼。“谢谢您。”我说,“感谢您同意见我。”

我沿着阴凉的山路下行,穿过寺庙幽静的走廊和庭院,一路上我脑子里想的都是儿子和他的锦绣前程。

出了寺门已是午后,闷热的空气迎面而来,我四下张望寻找人力车夫。车夫一看到我,立刻抓着那辆破烂人力车的车把跳起身。

一番讨价还价后,我坐上车,我们开始下山。车夫的光脚板扑通扑通地踩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我的后背随着他的脚步不停地撞击木靠背。这样大概走了有两里地,地势渐渐变得平坦,森林和小山消失了,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块块新栽的稻田,放眼望去,绿油油一片,令人心旷神怡。车夫的喘息声越来越沉重,我觉得他随时会一口气喘不上来。我想象着车夫倒在地上,人力车从他尸体上压过的画面。

“不用跑这么快。”我说,“我不赶时间。”车夫略微放慢了脚步,可是不一会儿又变快了,我猜他大概是想跑快些,尽量多拉几趟生意。他很快就恢复了原来的速度。“你不用跑。到了鼓浪屿码头,我多给你些车钱。”这一次他才真正放慢脚步,呼吸渐渐平缓下来。但是,他拉车时突然倒在人力车下的画面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他倒毙路旁,我一个人无助地坐在车上。

“停下!”我大喊。

“什么事?”车夫吓得猛地停住脚步。我们已经接近集美近郊,一个赶鸭子的老农民站在一旁看着我,他身后有个小贩,怀抱一个装着烟叶和香烟的木箱。

“我要给母亲买包香烟。”我急忙说道,一边挥手招呼小贩过来。

“宝贝牌香烟。”小贩吆喝着,“金龙牌香烟。”

“宝贝牌。”我把钱递了过去。

“对不起,小姐,您钱不够。这两天烟价又涨了。”

“那就金龙牌。”

“也涨了。加税了,小姐。您来盒太阳牌吧?不要税。”

“想都别想。给我包宝贝牌的,再要些火柴。”我拿出一些硬币。

“我这里只有友邦的火柴。”

“你自己留着那些该死的火柴吧。”真不要脸!他妄想把日本人的香烟和火柴卖给我就已经够下作了,居然还用那么恶心的称谓。友邦,饶了我吧!

“您这样的人当然可以有骨气啦。”他说着抓过我手里的钱,“可我指着这个吃饭呢。人家愿意从日本鬼子那里买便宜香烟和火柴,我能有什么办法?”

我气得心跳加速,一把夺过香烟。其实我心里清楚,他说的没错。最近这三年,市面上到处是日货。金门岛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仓库。哪怕我不买太阳牌火柴,我家的佣人也会买,没准现在市面上就只有日本火柴。我把香烟塞进口袋,闭上了眼睛。

当我睁开眼睛时,已经快到集美了。沿海的滩涂上遍布着人工养殖的紫菜,工人们正忙着收获。渔民们架着小船,从海里拖出渔网,条条小船如同片片柳叶飘荡在海面。我一整天都没吃东西,便让车夫看到货摊就停一下。但这里的货摊没有常见的小吃,于是我买了些包在纸筒里的新鲜带壳海蛎。

集美到厦门的轮渡比往返厦门和鼓浪屿的渡船大很多,也脏很多。轮渡下层载着马车、人力车、货车,偶尔也有汽车。这个时段的乘客,大多是从集美回家的厦门人,有打短工的,也有做生意的,还有学生、政府官员和休假军人。我背靠窗口,拿着滴水的生海蛎,小心不弄脏衣服,同时观察着渡船上乘客的面孔。我暗忖,不知道他们当中谁是汉奸?谁是跟走私者做生意的商人?谁是领日本人薪水的政府官员?谁是分发日中友善传单的学生?我仔细研究着渡船上的一张张面孔,那些亲日分子自以为别人认不出他们的真面目,但是,船行至半,我觉得已经认出他们来了。他们的小动作暴露了身份,脸上都是一副得意的神情,目光闪烁不定。

我仔细打量同船的乘客时,似乎也有人一直盯着我看。离我不到三米远的地方,两位老太太一直在打量我。我朝她们看去,她们赶紧调转目光。“假洋鬼子。”其中一个老太太低声说。

她居然敢这么说我?我正要走过去质问她,突然想起自己新烫的头发。我头上的大波浪简直可以媲美台风吹起的海浪。我的脸一下子红了,于是把头探出窗口,让阵阵清凉的海风吹散脸上的灼热。

同类推荐
  • 芳邻

    芳邻

    1945年,美国的农业部推广部主任威尔逊在给杨懋春先生的著作《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的导言中说:杨博士这本书,通过把乡土中国放在它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一个村庄中,提供了乡土中国的生动描述。这里,就是对一个世界的陌生,让威尔逊读出了乡土中国的生动。或许对于任何一个个体,他者的世界多多少少都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这样一个陌生的世界,本是让人产生接近和了解的欲望的。这样陌生的世界,大约是令人心存了无限想像和向往的。
  • 岁月

    岁月

    本书讲述了北京西郊一座煤矿职工家属三户私交甚笃的煤矿工人家庭,黄子余家、焦吉祥家和于富礼家的故事。主要围绕三家人的第二代——焦建国、黄国强、于一心以及后搬入这座院子的刘保国,这“50后”四兄弟不同的命运,讲述了“50后”一代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感受了共和国建立的高歌奋进,并在时代的大潮中不断成长的故事。
  • 黄金泪(二)

    黄金泪(二)

    事情来得突然。那个黑魆魆的庞然大物出现在路虎的视野里时,车里的人微微一愣。就在这时,对方占据了内侧车道,咆哮着迎面冲过来,远光灯和车顶上的一排大灯瞬间齐亮,形成一片炫目的光晕。双方车头即将接触的瞬间,路虎下意识地向右打轮一闪。一串刺耳的摩擦声之后,失控的车一头向幽深的山谷冲去。前几天上京暴雨,这段路出现滑坡,路边的护栏大多被毁。山谷里传来断断续续的闷响。
  • 被遗弃的小魚

    被遗弃的小魚

    和“丧家的狼”约好之后,韩林霞便决定回家弄钱。韩林霞去位于县城南面的火车站打听过,去广州的硬座车票是一百一十八元,加上吃饭,有一百四五十元就够了。她想,反正到了那儿就好说了,狼哥会管我的。我手头还有三十块钱,那么我回家再弄到一百一二就可以了。可是,该怎么“弄”呢?韩林霞骑着自行车一出五中大门就想这事。她先是打算向爹明着要,就说三天后的高考要交钱。但这办法不一定能成,因为哥哥两年前考过,爹知道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再交钱了。她接着又想,就说自己的生活费被人偷走了。这也不行,她忘了自己手头掌握的生活费只有几十块钱这个事实。
  • 牵手二十年

    牵手二十年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在四岁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所以对“知青文学”读起来津津有味,其实并不懂得那未知的另一个世界的事。不过那时还是大集体,温饱没有解决,干活的大人都饿着肚子,像我们这些吃闲饭的孩子就更饿着一点,碗里盛的多少总是从父亲、大哥、二哥、三哥、我、母亲排下来,母亲总是喝着很稀的粥,喝得香香的。由于这是母亲的安排,我倒没有什么怨言,就这样半饱不饱地出去玩。那时候计划生育很松,好像没那概念,不像现在大人们把孩子看得金贵。那时候的孩子像猫或狗的崽子。一窝窝的,轻贱得很。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皇朝战队

    皇朝战队

    在电子竞技里,女生也可以打职业,而且认真起来,就没有男生什么事了。
  • 八旗传奇之汗王崛起

    八旗传奇之汗王崛起

    努尔哈赤年幼丧母,被后母欺压,父亲放纵继母欺压努尔哈赤兄弟二人,不得不离家投奔外祖父,在古勒城,他们学习了很多军事技能,努尔哈赤也有了第一位女朋友,不过短暂的宁静被战火烧毁,外祖父被俘,最终被明朝杀害,努尔哈赤兄弟再次成为丧家之犬,双双被俘,在辽东总兵府慢慢受到赏识,努尔哈赤也与二公子李如柏产生了兄弟般的友谊。机缘巧合,努尔哈赤与青娅相识,刚开始二人互相看不惯,最后却成为彼此灵魂的伴侣,并为他生下两个儿子,褚英,代善。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唯一活下来的舅舅阿台,重修古勒城,继续于大明为敌,最终被部下杀害,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祖父也在劝说阿台投降的时候死于乱军之中,基本上痛失了所有至亲的努尔哈赤,在一夜之间站起来了……
  •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张海君编著的《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是一本讲述自信心的文集,这些精巧富有哲理的故事能让对自己没有信心内心昏暗的人重新找回对生活还有理想的自信。成功的人,不一定多么天才,但是他们都相信自己。其实很多时候,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我可以。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古代塾师教导幼童的重要教材,是昔日知识分子重要的知识资源,深刻影响着他们成长。合共约二千七百多字,是古人用来识字的书目;同时,涵盖道德、文化及历史基础知识的教育。古人在识字及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写作及研读经典。
  • 破茧而出 翩跹飞舞:独立生活

    破茧而出 翩跹飞舞:独立生活

    每个家长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可优秀的孩子是怎样锻造的,是否就是天生的呢?怎样让孩子养成一种好的生活习惯呢?这个问题是很多的专家、学者做过很多的研究,一些心理学家也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做出过很多的结论,在众多的学说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生活能力之所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关键是我们的家长包办的太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太少。
  • 第一分卫

    第一分卫

    那个得分后卫还不是3D的时代那个不是魔球的时代那个不是3分才是主流的时代那个中锋还没消失的时代那个没有体毛哨的时代中投,背身,后仰,干拔,脚步这才是分卫的标签(前期有些水,后面就好了)
  • 西游记戏文

    西游记戏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