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0400000003

第3章 序论(3)

隐逸之风也愈来愈盛。西晋时期的隐逸只是思想里的东西,人们只是在诗文中赞颂隐逸,真正能做到“高步追许由”,“濯足万里流”者并不多,而且就是那种赞颂,在很大程度上也还包含了不少自我排遣的成分。他们并非真的认为做官不好或厌恶做官。他们只是在做不上官或官职不称心时,才写《闲居赋》,作《招隐诗》。到东晋,情况则极为不同,当时不仅出现了大批“隐士”,而且隐士的行为本身还受到赞扬和肯定。《世说新语·简傲》载,谢万军败当斩,他自己表示要当隐士,“故幸而得免”。因为想当隐士而得到宽容和理解,足见当时人们对隐逸抱有一种崇敬的心态。东晋的隐逸之风虽然昌盛,但与先前的同类行为相比,已有很大不同。文献所见东晋的“隐士”多为士族名流,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存在官宦仕进的问题,他们的栖遁也没有多少不满现实或全身避祸的因素,正如戴逵所说,他们到山林里去居住,并非为了“逃人患,避斗争”,而是为了“翼顺资和,涤除机心,容养淳淑,而自适者尔”(戴逵:《闲游赞》,《艺文类聚》卷三十六)。所以,东晋隐逸之风彰显的,已不仅仅是人们对社会某一特定方面的不满或忧虑,而是对整个现存世界的厌倦和无奈。这种对现存世界的厌倦,不仅在徜徉山林的道隐者身上可以看到,而且在身处庙堂之上的达官显贵那里同样也很明显,因为在东晋士大夫们的意识中,隐与显已有了新的内涵,乘轩服冕者不妨泛咏阜壤,混迹风尘者亦不妨虚述人外。只要能做到“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孙绰:《刘惔诔》,《通志》卷一百二十七,四库全书本),身在何处并无妨,隐的关键“在心不在迹”,我们不妨说这是儒隐的类型之一。

隐逸和清谈构成了东晋社会的两大风尚,东晋人的心理特征就是从它们当中反映出来的,或一味沉湎于抽象玄虚之中,或漫游在山水之间。表面上显现出一种缺乏生命力的宁静与超脱,但在这宁静与超脱的背后,却潜藏着比西晋人的感伤更为深刻的东西。因为西晋人的感伤是从自我与社会的不和谐中产生的,由现实的冲击造成;而东晋人恰恰抛弃了这一切,恰恰凭着那要挣脱现实社会束缚的努力,躲避了现实的冲击。但是东晋人却由此陷入了另一种更深的苦恼之中,即逃避现实后,在永恒的自然和无限的宇宙面前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易于流逝。“同天地于一指,等太山于毫芒”,以及“物我泯然而同体,岂复寿夭于彭殇”(湛方生:《秋夜赋》,《艺文类聚》卷三),便成了时人反复吟唱的生命之歌。他们渴望着能把自己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将生命融注于外界自然,不知不觉地随其迁化。于是我们看到,一种悠然达观的无我情调在东晋人的生命之歌中悄然而起,不过它显得极其表面,根本无法掩饰住在它背后浮动的深深哀愁。尽管东晋士人们大多在山水与玄想中走完全部生命的路程,并把青山和绿水也带进了诗歌之中,但其诗歌仍然为一种无我境界的哀愁所弥漫。因为东晋人对山水的态度,并非把它作为审美观赏的对象,而只是把它当作表达自我的话题。哲学玄想远远超过了审美观赏,并且这种玄想往往于山水呈现之前就已预先确定。所以当山水出现以后,那本来潜在的玄想便被触发,并超越对象本身而遨游于更广阔的领域。如谢安的《兰亭诗》,诗人面对眼前的怡人景物,并未陶醉其中,而是泛起了一片玄想,心灵也主要是被齐生死等万物的幽思所占据。又如湛方生的《帆入南湖诗》,作者的玄想飞升得更远,他从不舍昼夜的流水和亘古长存的山岳悟出了人生的短促,从推迁的人运意识到造化的无穷,意识到宇宙自然与个人生命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因而发出了无可奈何的叹息。但无论从山水景物中引发出的这种幽思与玄想是如何深邃和高远,它们还是掩饰不住其中的重重哀愁,它们对生死的达观,对人生的超脱,也只是在表面上而已。

这种从山水与玄想杂糅的诗歌中流露出来的无我境界,在那些单纯以叙述和玄想构成的作品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且看孙绰的《答许询诗》:“贻我新诗,韵灵旨清。粲如挥锦,琅若叩琼。既欣梦解,独愧未冥。愠在有身,乐在忘生。余则异矣,无往不平。理苟皆是,何累于情。”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首先是对许询之作的辞彩音旨给予赞扬,其次是对许询之作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怨恨自己身体的存在,希望抛弃生命然后得到快乐,最后是作者自己人生态度的表白:有身与无身,乐生与忘生完全一样,世上的一切都没有差别,只要领悟了“理”,无论何适何往,均不会产生烦恼。由此可见,作者在这里展示的心绪,已不单纯是对生命短促的悲叹和无可奈何,而是对自己生命和自我存在的否定。另外就形式而言,这首诗与前面分析过的那类作品相比也有所不同,其不同主要在于,先前那类作品中还多少包含的一些抒情因素到这里已基本被思考活动所代替,然而通过这种思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却又未能达到像哲学阐述那样的严谨和明晰。正是根据这一特征,学界习惯上将其称为玄言诗。这类诗,现在所存不多,但据《诗品》、《文心雕龙》、《宋书·谢灵运传》和《世说新语·文学》等文献记载,它们在东晋时期是极为盛行的,几乎风靡了一代诗坛。它们的内容一般是经过加工和进一步理解了的老庄哲学,其中包括人们的苦恼意识,当这种苦恼意识被注入了新的消沉和绝望因素而被纳入诗歌后,其诗歌必然会呈现出一种哀愁情调。虽然目前我们已无法对当时产生的全部玄言诗进行逐一考察,不过从上面所举的那首《答许询诗》便可见一斑。从总体看,东晋诗歌的主要特征是哀愁。

南朝时期,距“永嘉之乱”已经过了一两个世纪,人们心中的沦落、漂泊之感开始淡化,由丧乱所造成的巨大创痛也渐渐缓解,但沦落漂泊之感的淡化与巨大创痛的缓解并未能使他们从缺乏生机的消沉中超拔出来,面对现实的凄苦和世事的无常,他们依旧感到无可奈何,四顾茫然,依旧没有能力去正视或改变现存的秩序,而只能以一些消极的方式去寻求一时的身心满足。曾为东晋人所迷恋推崇的山水和老庄已显得不很重要,而酒会与歌舞却变得愈来愈不可缺少。他们已不像东晋人那样时常栖身于空灵玄妙的山水林间,也并非保持住一种缺乏生命力的安然宁静,而大都过着一种“徒跅弛以自闲,处围城之惵惵”(沈约:《悯国赋》,《艺文类聚》卷五十九)的生活,大都在歌伎舞女的伴随下徘徊于醉乡与梦乡。对他们来说仅仅有“樽酒不空,坐客恒满”(《序梁元帝全德志》,《艺文类聚》卷二十一)的物质享乐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必须加上一些心理消遣,如品味女子之仪态、揣摩女子之愁苦等,这一点我们只要翻阅一下徐陵的《玉台新咏·序》,便全然可知。因此,如果说东晋士人主要是以优游山水和蹈玄入虚的方式去寻求解脱的话,那么南朝士人便主要是在诗酒献酬和歌声舞节中聊以度日了。

同类推荐
  • 红杜鹃白杜鹃

    红杜鹃白杜鹃

    生长过红军的土地,是红色的。红军走过的路,镶嵌在褐色的大地上,走进去,一步一步的,走向历史的深处,寻找生命之轻。
  • 南街村见闻

    南街村见闻

    1984年,南街村重新走向集体化之路。经历十余年的发展,这个拥有八百余户,三千余人的行政村成为一个集体资产雄厚且具有很高凝聚力的真正集体或说真正的共同体,一个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并依靠市场竞争而发展壮大的村民集体。一个行政村,何以能形成一个真正的集体,并以集体法人的资格参与市场竞争呢?这一现象,一直引起我的高度兴趣与关注。因为这个问题,在我看来,直接关涉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可能的重大问题。为了深入地分析南街村现象,让我们先来谈一点理论问题。
  • 愿你活得通透又自由

    愿你活得通透又自由

    何为通透?意为通彻、明白,也为干净透明。女人最为可贵的是:历经千帆却依旧保持一颗简单剔透的心。看得清楚,活得简单;知进退,不纠缠,不与自己较劲;自爱,自我,却不自私。爱来了,锦上添花;爱未至,享受孤独。无论身处何境都不会舍弃底气与温柔。愿你在复杂善变的世界里,依旧拥有自己最初的真心。
  • 述往:榆下怀人

    述往:榆下怀人

    本书是一本黄裳先生写人物掌故的散文集,涉及的人物包括老舍、周作人、郭沫若、茅盾、冰心、冯至、废名、曹禺、俞平伯、郭绍虞、张元济、柳怡徵、周叔弢、沈尹默、邓之诚、贺昌群、宗白华、马一浮、潘汉年、沈从文、巴金、马叙伦、孟心史等人。
  • 被改变的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生活史

    被改变的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生活史

    本书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历史纪实作品。本书通过为数不多至今健在的幸存者的证言、大量详实、缜密的历史档案资料,详实地还原了南京大屠杀前后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与人生故事,用完整详实的细节揭露了日军侵略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与此前的种种大屠杀幸存者口述不同的是,此次口述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持,每一位口述者的经历讲述均由专家审读,并核准相关史实细节。幸存者的口述从大屠杀前的平静生活开始讲起,直至大屠杀过后多年,更为完整、详实、准确地反映了南京大屠杀给亲历者一生造成的无法逆转的巨大心灵伤痛。习近平同志在《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我们今天记录历史,记录下大屠杀幸存者最后的证言,是为了记录生命,传递和平,坚守正义,守望明天!
热门推荐
  • 异界争霸之最强军师

    异界争霸之最强军师

    杨柳本是都市少年,却意外穿越到了乱世。攻城池,平战乱,从此过上了杀戮生涯。
  • 黑猫小姐讨厌人类

    黑猫小姐讨厌人类

    被恶意缠身的少女,在死后变成了一只黑猫……——————PS:本书超能力都市题材。主角会变成猫娘。Q群:128454236
  • 走向和谐: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

    走向和谐: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

    《走向和谐: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介绍了20世纪美国南方天主教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的一生平凡而神秘,集作家、批评家、知识女性、幽默家、天主教徒、南方人和鸟类爱好者于一身。正如奥康纳儿时所饲养的“倒行的小鸡”到成年后饲养的“开屏的孔雀”,平凡中成就了独特的美丽。
  • 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

    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

    一篇好的童话,具备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深沉的哲理有趣的故事诗样的语言五个要素。《偷梦的妖精》获1989年海峡两岸第一届中华儿童文学创作奖,童话组二等奖,《少年文艺》1989年好作品奖;《阿雪的世界》获《儿童时代》1981年童话征文优秀作品奖;《绿门》获全国儿童短篇科幻小说优秀作品奖;《看不见的油画》列入重庆出版社王泉根主编《中国最美的童话》;《飞的花》列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伴随几代人成长的中国经典童话》;《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和《偷梦的妖精》中其他一些作品列入内地和台湾地区许多选集。
  • 当茉遇见莉

    当茉遇见莉

    在《当茉遇见莉》这本书中,她的文字如同她的绘画、摄影一样,有着能穿透物的表象,直指本心的洞察力。读她写的故事,主人公如同在身边,旁观故事里的一切,你会不由自主欢喜或悲伤。——林特特作家当茉遇见莉,当我遇见你。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18个关于成长,关于爱和遗憾的故事。他们是隐居在终南山的一对璧人,在西藏旅行中偶遇的雪莲花般的女子,热爱自然美学的古镇艺术家,在北海道森林里独居的母亲,一生只穿旗袍的阿婆,一个人躲在丽江画画的苏净净,还有青春的白桦林下拉着手风琴的女孩……这些故事令人唏嘘,却使人心生温暖,它让我们在这些故事里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到青春不会孤单。
  • 凤华容

    凤华容

    苏相府嫡女,是个武功废材,一朝上昆仑,拜了一位儒雅俊美的天尊做师父。“天下苍生和我,你选择了她……这是我上千年来看到过的最好笑的笑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腹黑男神洗白计划

    腹黑男神洗白计划

    王三柏在认识的人看来很完美,在不认识的人看来很冷酷。付靖溪在认识的人看来很呆萌,在不认识的人看来很沙雕。王三柏从国外回来,遇见了前女友的分手现场,那自己这前前男友,是不是只能去领证?
  • 青春战世纪

    青春战世纪

    小荻的沉默,是为了给对方更猛烈的一击,第二云伊的沉默,所有人都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丁咛淡淡地笑了,只有她唐人街的同伴明白,她的这种笑有多可怕,东旭学院高中部的音乐社团被阴云笼罩着,面对11月的高校艺术汇演,这三个互不相让的女孩究竟会拉开怎样的序幕?
  • 温言记事录

    温言记事录

    马路上捡了一个老头儿,被蹭吃蹭喝小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