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0000000002

第2章 黄口翠羽初啼(1)

1|晴翠行脚,夕黄看云

人活一世,山川风物,凡俗人间,雨雪交加,如爱如仇。每个人都生下来光洁如同新瓷器,一路走来,遍布暗伤。试问,哪一个不是怀揣恐惧行路——最怕残缺,最怕离散,最怕失侣,最怕孤单?

偏偏怕残缺的得残缺,怕离散的得离散,怕失侣的失了爱侣,怕孤单的独自上路,天涯独步。

古人说“四美具,二难并”,可是没有什么时候和什么地什么人得此圆满,看似花好月圆,好比一半是艳冠群芳的牡丹芳颜,转过脸,另一半却是令人惊悚的白骨森森,露着黑洞洞的眼眶。

可是,既已降生,好比修行,一生行脚,不可商量。

“行脚”这个词,端的是意味深长。

一步远似一步,步步都是向远方。

永远在路上。

看不完的晴岚翠羽、风雨苍黄。

电影《阿飞正传》里讲:“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生下来就不停地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就是死亡的时候。”

每个人都是这只鸟吧,顶大的梦想与恐惧,也不过就是“行脚宜晴翠,看云恐夕黄”。希望有一个好天气,风也不很热,亦不是很凉;有一点太阳,却又不烤不晒,不寒冷不凄惶;云也要有,却不要晚夕那样漫漫的烟黄,因为那通常预示着明日是一个阴云布雨的天,这样的天气,明早还未曾上路,心里先自怯弱孤单。

及至一生结束,长长的一口浊气吐出,心里是一生的巨石终于放下的如释重负,从此可以敛翅着陆,今生再也不用挣扎、孤单、哀苦。

所以再重新回头,审视三毛一生,就俨然看见一只黄口雏鸟,黄喙翠羽鲜明,正在她人生的初端,初试啼声。然后,在我的笔下,再一次背起行囊,重新上路。

三毛,你好。

人到中年,越来越怀旧。

那些粗劣的饮食、粗朴的布衣、粗坯断砖盖的老房子,连绵不断的雨水浸泡得泥土一片泥泞,奔跑的马、拉磨的驴、耕田的牛……一个人推的独轮的“叫叫车”,响在记忆里,“吱扭扭,吱扭扭”;弯曲的里弄、街口的甜水井,辘轳上缠着粗粗的缆绳;天边的青光、头顶的星辰,北斗星像一柄勺一样;火红的大丽花、有毒的夹竹桃、天色未明就有鸟喳喳地叫。

自此一步远似一步也,离愁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那么,三毛,你一生浪迹天涯,可想念你的家乡?

三毛出生于一九四三年,可是她自己在《E·T回家》里却自承:“有一年,中国和日本打了好久好久的仗,就在两国不再打的时候,一个婴儿生了下来,她的父亲母亲就叫她平,就是和平的意思……”

我不知道哪一种说法更可靠,不过无论哪一年,都是乱世将尽而未尽,风雨将息仍未息。炮火仍旧连绵,人心仍旧溃乱。三毛,你选择出生在这样的时间点,到底怀着怎样的祈愿?

其实,我一直都信,人的出生、经历、死亡,都由得起自己的安排,好比一朵花可以选择自己何时何地开。

可是,奇怪,那么几千年漫长的人世间,这一时段如青竹葱郁如玉,那一时段如黄叶飘零枯萎;既有萧条落拓的境地,就有金粉繁华的地界;有躁闹奔忙的慌乱步调,就有宁静缓慢的美丽光阴;有贫苦饥寒衣食都照顾不周的父母家境,就有玉食锦衣的优渥供养。人性素喜趋利而避害,为什么三毛你不选择一个繁华、宁静、优渥的时间、地点、环境降生尘世?

还有那些与你同期甚至同处降生的小孩,你们都是怀着怎样的心思?

我还一直都相信,人的出生、经历、死亡,都是为了来寻找。就像大水漫漶、迷雾茫茫,尽头总有一个什么东西一样,好比一灯如豆,在对自己召唤。而自己跌跌撞撞,一路走来,疲惫艰难,汗如出浆,甚至受伤、被囚、离散,都是为了靠近那一点模模糊糊的光。

人生本就如暗夜行路,个人同在襁褓中蹒跚起步,却谁也看不透各自运命中暗含的跌宕起伏。三毛就这样和她这同一时代的人们,不约而同选择了给自己戴上荆棘冠冕,各奔前途。

这群孩子日后经历与结果怎样,绝无可能一一考证。也许是耕田扒粪的平头百姓,一滴汗珠摔八瓣,没入黄土均不见;也许是锦衣绣履的驷马高官,连替他驾驭的车夫都趾高气扬,好像皇上;也许固守一隅,如同一枝花不肯离开花根;也许如三毛辗转漂泊,浪迹天涯,像一只鸟终生飞翔,歇不下一双疲惫的翅膀。可是,无论怎样,他们选择、他们经历、他们承受,他们各自给出各自的结局。绝大部分人默默隐入云水,他们里面,起码有一个孩子,替自己的灵魂,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足迹。

这就是三毛——陈平。

谷暖泉远,林幽鸟新,落霞孤鹜,芦花月明。一瓯雪、一汪水、一茎木、一只鸟、一朵花、一丛林、一粒石、一丝风,哪个不是天生来的一段风流灵性。相较于它们,人类却是一颗心多飘摇,浊浪翻滚,连天浮尘。

我们不肯甘于平淡,不肯知晓恩情,我们为生命演绎故事,再为故事配备情节,再在情节里洒下眼泪,然后在步步凌迟的痛楚中忍耐流年。

一生冗繁,不过瞬间。那个曹七巧临死的时候,两颗老泪挂在腮边,一颗尚有精神拭去,另一颗便任由它自己渐渐风干。

她真可怜。

哪个人又不可怜。

草木无情绿,花叶可怜红。参破了情关,就如同挣破了牢关。可惜三毛生关死劫皆为情,此生终不能飞越关山。

她的一生如初织锦缎,飘荡铺展,第一根丝就肇始于战时的陪都重庆。此后世间凡尘,人情冷暖,开始梭梭起手,步步开端。

说起来,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年代。

而陪都重庆,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所在。

张恨水正是以这个时间段为节点,在重庆这个地方,展开一场纸醉金迷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和三毛的父亲陈嗣庆一样的外来户们。

在这里生活的外来户们,那些能坑蒙拐骗的,过的是神仙一般不闻啼饥号寒、耳边仙乐飘飘的日子,好比那个有办法的朱四奶奶,住洋楼,有美丽的小花园,楼下客厅里面有“重庆最缺少的绒面沙发、紫檀架子的穿衣镜,以及寸来厚的地毯,其余重庆可以搜罗得到的陈设,自是应有尽有。在客厅的一边,上有北平式的雕花木隔扇,在这正中,垂着极长极宽的红绸帐幔,在那帐幔中间,露着一条缝,可以看到那里面地板光滑如油,是一座舞厅。……到了楼上,又是陈设华丽的一座客厅,但那布置,却专门是给予客人一种便利与舒适。沿了四周的墙,布置着紫漆皮面沙发。每两张沙发,间隔着一张茶几,上面陈设着糖果、花生仁等干果碟子。正中一张圆桌,铺着白绸绣花的桌毯,有两只彩花大瓷盘,摆着堆山似的水果。墙上嵌着各式的大小花瓷盘与瓷瓶,全供着各色鲜花”。另一间屋子里,“设着一张铺好了花桌毯的圆桌,而且围了桌子的,全是弹簧椅子。

“朱公馆开的饭也很可一记,桌椅全是漆成乳白色的,两旁的玻璃橱,里面成摞地放着精致的碗碟瓶罐,不是玻璃的,就是细瓷的,甚是光彩夺目。宾客用的是象牙筷子、赛银的酒杯、全套的细瓷器具。重庆餐馆里的擦杯筷方纸早改用土纸六七年了,而朱四奶奶家里,却用的是印有花纹的白粉笺。吃的第一道菜,是一尺二直径的大彩花瓷盘里的什锦拼盘,有龙须菜、有鲍鱼,还有两样海味菜,一样是虾子烧海参,一样是白扒鱿鱼。

“真是衣香鬓影,强煞秦淮。”

有光就有暗,有富就有贫,贫民们则住吊脚楼:

“他们这楼房,最坚固的建筑,也只有砖砌的四方柱子。所有的墙壁,全是用木条子,双夹的漏缝钉着,外面糊上一层黄泥,再抹石灰。看去是极厚的墙,而一拳打一个窟窿。第二等的房子,不用砖柱,就用木柱。也不用假墙,将竹片编着篱笆,两面糊着泥灰,名字叫着夹壁。还有第三等的房子,那尤其是下江人闻所未闻。哪怕是两三层楼,全屋不用一根铁钉。甚至不用一根木柱。除了屋顶是几片薄瓦,全部器材是竹子与木板。大竹子做柱,小竹子做桁条,篦片代替了大小钉子,将屋架子捆住。壁也是竹片夹的,只糊一层薄黄泥而已。这有个名堂,叫捆绑房子。

“这样的房子,逼仄挤窄,女主人公田佩芝家就住这样的房子,她的丈夫魏端本就是一个战时做公务员的人,生活艰窘,最奢侈的饭也不过就是割半斤肥肉转回去,再买几个大萝卜,两小棵青菜,半把菠菜和葱蒜,将肥肉炼好了油,萝卜青菜菠菜煮他个一锅烂。有的是葱蒜,开锅的时候,切些葱花蒜末。一只大瓦钵子,装了平价米的黄色饭,一只小的钵子,装了杂和菜。那切的白萝卜片上,铺着几片青菜叶儿,颜色倒很好看,尤其是那些新加入的蒜末葱叶,香气喷人。他就十分满足了。扶起筷子夹了几片萝卜放到嘴里咀嚼,半斤肥肉的作料,油腻颇重。因笑道:‘这很不错,色香味俱佳。’”

张恨水全用写实,那么,三毛出生的时候,她的父亲陈嗣庆,带着一家人生活,恐怕也不过如此,或者略略比得过如此,或者更比不上如此。

2|春水春风,绿园小亭

陈嗣庆,浙江定海岱山岛小沙乡人。早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法律系,后到上海,教书为生。抗战时期到重庆,仍以法律为业。三毛的母亲缪进兰出生于上海,高中毕业不久后就和陈嗣庆结婚,曾做过小学教师,后辞职在家做家庭主妇。夫妇二人都是基督徒。

三毛降生,陈嗣庆起名陈懋平:“懋”是家族排行,而“平”,便是和平了——好比大观园里,给冬令的枯枝着上彩绸彩绢的绢花,一朵花里,寄托的是春水春风,绿园小亭的梦。

初学写字的三毛自作主张省掉笔画繁杂的“懋”字,学名变成陈平,乳名叫妹妹。你若熟悉三毛,也必熟悉这两个名字。她一九七四年发表《沙漠中的饭店》,才有了“三毛”这个名字。“陈平”和“妹妹”是她的根,“三毛”是月亮树婆娑的枝和叶。

若你熟悉三毛,也必熟悉“Echo”这个字,这是月亮树上另一枚婆娑叶。

那么,你知道不知道三毛还有一个名字“我的撒哈拉之心”?

如果你知道,那么,你必是为她流过泪。因为那是一个人专门为她所起,只属她一人所有;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人,说给这个世界上另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的独一无二的爱语。

这一生一世一双人,生死缘由本不应由外人置喙。生而脉脉相对、喁喁私语,任花事开到荼;死而一抔黄土隔开幽明两界,逝者已矣,唯余生者醒里梦里魂相寄。往昔锦绣流年,于今化作灰烟,只在光阴里留下了他们的传说。他们,一个叫三毛,一个叫荷西。

亲爱的读者,假如你是一个还没有投生的灵魂,上帝向你发问,让你做选择。他说:“你将会投生在一个战乱未息的年代,将会在长大的过程中经历无数磨难挫折,将会嫁一个深爱的人,这个人却会在不久死去,而你,经历了孀居的孤寂与绝望的思念后,用一根丝袜结束自己的生命。”

那么,你还肯不肯出世?

亲爱的读者,我不知道你肯不肯,若是我,未必是肯的。

但是三毛肯。

所以她很勇敢。

她是一个勇敢的小孩。

黄角桠有这样的民谣:“黄角桠,黄角桠,黄角桠下有个家。生个儿子会打仗,生个女儿写文章……”

这话说得有意思。

为什么要生个儿子会打仗呢?

为什么生个女儿要会写文章呢?

为什么要把“会打仗”和“会写文章”像两个勋章一样贴在民谣里闪闪亮呢?

细想一下,会打仗是指的能武吧,会写文章自然是指的能文。也就是说,生在黄角桠的小孩,男的能武,女的能文,便是一抔黄土也能变作金——一种多么朴素和美好的希望。

民谣在三毛身上得了应验,果然终身以文为生,三毛的姐姐陈田心做音乐教师,大弟陈圣经商,小弟陈杰学法律。也许是姐弟们没有出生在黄角桠,所以男的不爱打仗,女的不爱写文章。不知道这个叫不叫作命运。

有人说,“命运”是迷信,那么,三毛就很“迷信”。

她信八字,说:“八字和个性有关。”

她也信血型,说:“我是个B型血的人,虽然常常晴天落大雨,可是雨过天晴亦是来得很快。”这倒让人想起了张爱玲。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说:“爱玲从来不牵愁惹恨,要就是大哭一场。她告诉我有过两回,一回是她十岁前后,为一个男人,但我记不得是爱玲讨厌他或喜欢他而失意,就大哭起来。又一回是在香港大学读书时,一年放暑假,仿佛是因炎樱没有等她就回上海家去了,她平时原不想家,这次却倒在床上大哭大喊得不可开交。她文章里惯会描画恻恻轻怨、脉脉情思、静静泪痕,她本人却宁像晴天落白雨。”

这一点这两个女人倒的确很像。一九七八年,三毛住在西班牙丹娜丽芙岛,一日出门买菜,异国巧遇阔别表姐夫,后到船上为他送行,哭得好像天塌地陷;转过头却是船刚驶远,她又有说有笑,像刚才什么都不曾发生。好比大太阳伴大雨点,雷声过后半边天上垂下虹霓。很好看,没负担。

她亲爱的丈夫荷西,则是O型血,就是她嘴里的“择善固执”型。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我也是O型,哪怕被凶狠地伤过,还是固执地认为这个世界真比假多、善比恶多、美比丑多。

她又信星相,说自己是掠夺成性,一切美德都想占有的白牡羊。她的丈夫是天秤,像顽皮的孩子,总是在A和B、甲和乙的中间,摇摇晃晃求平衡。这一点说得也是蛮准。天秤座的荷西哦,平时和三毛在一起,三毛可以空手插兜里走路,菜篮子归荷西来提;可是有妈妈在,就要三毛提菜篮子;平时和三毛在一起,三毛可以揪他的头发,让他来背,可是有妈妈在,他就要在三毛面前拿起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的款来——可笑也可爱。

同类推荐
  •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弟子的事迹和思想,直接关系到布衣孔子及原始儒学的研究。原始儒学正是在孔子师徒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形成的。孔门弟子对阐发孔子的思想起着重大作用,同时又创造性地进行了发挥。他们的努力促成了先秦儒家八派的分化,使儒学成为一门显学,为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和百家争鸣准备了思想和文献条件。有的开启了先秦诸子别派,有的还直接演变成先秦别派的思想先驱。孔子师徒所提出和阐述的思想,以及师徒之间教与学的方法方式,许多都成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对当今仍具有启示作用。本书对有据可查的孔门弟子逐一进行叙述,力图清理出他们各自的生平、对当时社会的贡献、对孔子学术思想的继承及创新以及对后世的启示影响,希望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本书分为圣马丁、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等部分。
  • 风云雨雪 光风霁月:陶诗言传

    风云雨雪 光风霁月:陶诗言传

    陶诗言出身于浙江嘉兴一个衰落的大户之家。从小他就学有潜质,中小学两次跳级,后随父在宁读高中。抗战期间流亡到重庆进了四川国立中学,因成绩优秀被报送中央大学,毕业后由恩师涂长望介绍进入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解放前夕,陶诗言决心跟着竺可桢、赵九章领导的中研院气象研究所全部留下迎接解放。解放后陶诗言迅速成长为新中国一代气象科学大家。他是中国当代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开拓者之一,是国际知名的季风领域专家,曾任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大气委员会首席代表,中美大气合作研究中方首席专家,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 彷徨歧路:晚清名士李慈铭

    彷徨歧路:晚清名士李慈铭

    晚清名士李慈铭,在当时身名显赫,死后却渐不彰。处身于时代大变局中的古代知识分子,其人生选择的得失颇可值研究借鉴。本书围绕李慈铭的生平、学术思想、学术贡献、诗文创作等方面,着重论述了李氏在诸方面的重要成就,也解剖了他在选择中的困局,并辟专章讨论了19世纪中期的乡村文学生活。
  • 埃德蒙·伯克评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埃德蒙·伯克评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英国著名自由主义政治家试图把保守主义者伯克的政治思想置于具体历史语境中品评,试图达到“同情之理解”。
热门推荐
  • 隐婚1001夜:司少,一吻到底

    隐婚1001夜:司少,一吻到底

    刚领完证,他就抛妻弃子3年不回家,她住在单身公寓成为一条码字狗,逍遥自在,互不干涉。谁曾想,3年过去,他回来了,还开启了没底线宠妻模式!什么情况?“司冥爵,既然你不愿接受这段婚姻,我成全你,你不应该高兴吗?”“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还觉得我应该高兴?”“要不咱们给彼此一年时间?一年后如果还没感情,就各奔东西,互不相欠。”“小说写多了,这么荒唐而狗血的事,你觉得我会答应?”
  • 樱花雨燕

    樱花雨燕

    洛家小姐偶然结实了晏家少爷,与晏家少爷展开了一段豪门之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年幼不幼稚

    年幼不幼稚

    黎欢,单字一个欢,本来应是一世安欢,可是却偏偏姓了黎,变成“离欢”,远离一世安欢。黎欢觉得她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应该就是:遇见了宋瑾阳。黎欢觉得她这辈子最大的不幸就是:取名叫了黎欢这个名字。黎欢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当初毫无顾忌的对宋瑾阳任性。黎欢这辈子最怨恨的事就是:在最无能为力的年纪遇到了像光一样温暖自己的宋瑾阳,明明想要和他相守一生,可却偏偏因为年幼失去了他。(前期会很甜,后期小虐)
  • 搞定你的上司

    搞定你的上司

    工作中,打交道最多的,除了客户,就是上司了。上司是带领你的人,同时,他也是你人生的“贵人”。部下应该如何与自己的上司打交道?如何利用好上司所具有的独特资源?本书介绍了与上司打交道的可操作性方法,即通过大量活生生的事例来阐述如何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
  • 白玫瑰的礼堂

    白玫瑰的礼堂

    当礼堂的钟声响起,我就知道是你来了我在那里等你,白玫瑰的礼堂成为我的王妃吧,许上这永恒的戒指,签订属于我们的契约轮回辗转,永不改变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
  • 代号D机关Ⅱ

    代号D机关Ⅱ

    22年前,那个让我失去一只眼的男人,那只罕见的日本狐狸,他回来了……「那是狐狸……是二十二年前那只罕见的日本狐狸的味道……」二十二年前在欧洲大陆上一场以猎狐者大败结束的狩猎战争,如今将再次掀起漫天烽火……狐狸VS猎狐者,这次究竟谁会胜利?「魔王」结城中校的传奇过往即将揭晓!你准备好了吗?
  • 要焚毁萨德吗

    要焚毁萨德吗

    《要焚毁萨德吗》最初在法国出版的时候,标题为《特权论》,其中收录了《要焚毁萨德吗》和《梅洛-庞蒂与伪萨特学说》,后来又以《要焚毁萨德吗》为标题重新出版。萨德是18世纪法国色情文学作家,Sadism即性虐待狂一词由他的名字而来。一些人认为他是性的邪恶,鼓吹本能的放纵,万恶不赦。另一些人把他看成鼓励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欲念的满足,终获彻底解放的战士。他的作品在法国被明令查禁,直到20世纪初才平反,是“被诅咒的作家”的先驱。波伏瓦切入的角度很特别,她的书名叫“特权论”,从特权阶级对自己处境的认识讲起,以旧时的贵族阶级为例:贵族们捍卫自己的权利,却不去考虑这权利的合理性。萨德出身贵族,却勇于承担起自己的特立独行,违背贵族遵循的道德标准,用最直白的方式,要求将自身的愉悦作为法则。虽然他最后失败了,可是他张扬的行为揭示了特权阶级身上的利己主义只可能是一厢情愿,无法在所有人眼中赋予自己合理性。第二篇《梅洛-庞蒂与伪萨特学说》也是从特权阶级的角度出发,在法国五六十年代的环境下,有些知识分子站在利益的一方,试图混淆普遍利益和资产阶级利益,与萨特发生论战,波伏瓦为萨特辩护,写下了这一篇文章。
  • 穿越之紫玉情缘

    穿越之紫玉情缘

    十二岁那年,司徒紫冰的父母在出国旅游时遇到空难,她成了孤儿。“我做了那么多,好最容易有了现在的规模,却要让我让位,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只要那丫头死了,就都是我们的了!“轰隆隆……咔嚓”一棵树被雷击断了,正要砸在躲闪不及的司徒紫冰身上时,她手上的紫玉手镯发出了耀眼的紫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